血虚有什么症状?_女人气血虚有什么症状

由网友 中医有奥妙 提供的答案:

血虚是指血液亏虚,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织而表现出的证候,血虚主要是由于脾虚生化无源或瘀血阻络新血不生以及失血过多导致的。

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所以血虚以心、肝、脾三脏证候最为常见。血虚常见的共同证候是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舌、指甲色淡无华,手足发麻,女子月经涩少,脉细弱等。由于气与血是相互依存,相互化生的,故血虚的人,多伴有神疲、乏力、少气等气虚证候。心血虚者多伴有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症状,心脏病、贫血常见上述临床表现,补心血常用归脾丸、柏子养心丸等;肝血虚者多伴有眩晕头痛、肢麻震颤、失眠目干、月经涩少或闭经不行等症状,月经不调或神经官能症常见上述临床表现,补肝血常用乌鸡白凤丸或四物汤加味;脾不统血多伴有月经过多或便血,或皮肤出现紫癜,并伴有气短懒言,食少倦怠等,调理常用归脾丸或补中益气丸。

此外,肾精亏虚,影响肝脏,肺气久虚,影响心脏,也可能导致血虚,这是因为"精血同源"、"气为血帅"的缘故。

血虚有什么症状?_女人气血虚有什么症状

由网友 鲁南小郎中 提供的答案:

血虚证是一种常见病证,是中医一种病机,是指人体血液不足,不能充分濡养脏腑、经络、形体,亦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精神活动。浅谈一下血虚证:

一、 血虚证的常见病因:

1、平素体质虚弱:化生气虚不足,日久血虚。

2、脾胃虚弱:饮食差,气血生化无源日久血虚。

3、情志致病:思虑过度,日久伤脾,脾虚气血生化无源,形成血虚。

4、失血:这是最明显最快的引起血虚的原因,失血过多,就会血虚。如女子月经过多,崩漏,月经衍期等,外伤出血,痔疮出血,消化道出血,白血病各种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等。

5、久病体虚:久病耗伤气血,又加上久病脾虚,不想吃饭,饮食少,气血生化无源,加重血虚。

二、有以下症状说明血虚了:

1、颜面部:面色淡白或萎黄。

2 、头:头痛头晕,头空痛(如头空的感觉同)。

3、头发:枯黄无光泽,变脆,或脱发。

4、眼:头晕眼花,两目干涩,眼睑淡白。

5、耳:耳中蝉鸣。

6、口唇与牙龈:淡白。

7、心:心慌胸闷,倦怠乏力,失眠多梦。

8、肝:两胁隐痛,两目干涩,视物昏花。

9、月经:女子月经量少,色淡红,闭经,不孕,小腹隐痛,揉按则舒。

10、指(趾)甲:甲床(指甲盖)淡白。

11、四肢:肢体或肢端麻木,屈伸不利,或不自主颤抖等症状。

12、皮肤:皮肤干燥,无光泽。

13:精神状态:精神萎靡,健忘,或烦躁。

三、血虚主要表现在肝与心两个脏腑,具体症状如下:

1、肝血虚:

  • 主症:头晕头痛,视物昏花,两目干涩,两胁隐痛,肢体麻木,屈伸不利,四肢抖动,女子月经量少色淡,闭经,不孕,舌淡白苔薄白,脉弦细。
  • 治则:滋补肝血
  • 方药:补肝汤加减
  • 中成药:四物颗粒,八珍颗粒

2、心血虚:

  • 主症:面色淡白,头晕目眩,唇舌及牙龈苍白,心慌胸闷,倦怠乏力,失眠多梦,健忘,舌淡白,苔薄白,脉细弱。
  • 治则:补血养心
  • 方药:归脾汤加减
  • 中成药:归脾丸,人参归脾丸

四、血虚的养生注意事项:

1、营养均衡,荤素搭配,加强营养。

2、积极锻炼身体,运动主升阳,脾阳升,运化功能加强,气血生化有源,血虚减轻或治愈。

3、若有血虚症状,及时治疗,以免气随血耗,形成气阴两虚。

4、避免熬夜,耗伤肝阴(血),肝血亏损,肝血虚。

5、若有各种出血症状,及时止血治疗,以免出血过多,引起血虚。

以上浅谈血虚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调理与养生,望能帮助到朋友们!血虚影响健康,愿朋友们远离血虚,健健康康!

(文中方药仅供学历与交流,切勿自行抓药,责任自负,若喜欢中医科普与养生,请关注此号!)#问答挑战赛#

由网友 南开孙药师 提供的答案:

虚证,虽有阴、阳、气、血虚损的区分,但凡属虚证,皆为人体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虚证的形成:有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两个方面,但以后天失于调养为主。如饮食失调,后天之本不固,或七情劳倦,内伤胜腑气血,或房室过度,耗散肾脏元真,或久病以及失治、误治损伤正气等,均可致成虚证。

由于虚证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等多种证候的不同,所以临床表现亦极不一致,很难概括全面。常见的有:面色苍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大便滑脱,小便失禁,舌上少苔无苔,脉虚无力等。以症状表现为不足、虚弱为辨证要点。

血的病证颇多,概括起来主要有血瘀、血热、血寒、血虚四个方面。

  1. 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血瘀证临床常见局部肿胀疼痛,痛如针刺,拒按,痛处固定不移,且常在夜间加重,一般伴有面色晦暗、口唇色紫、舌有瘀斑、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等症状。一般以痛如针刺、痛有定处、拒按、肿块、唇舌爪甲紫暗、脉涩等为辦证要点。
  2. 血热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血热证临床常见心烦,或躁扰发狂,口干不喜饮,身热以夜间为甚,脉细数,舌红绛,或见各种出血证、妇女月经前期、量多等。一般以出血和全身热象为辨证要点。
  3. 血寒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血寒证临床常见疼痛喜暖,得暖痛减,形寒肢冷,舌淡而暗,脉沉迟涩。妇女常见少腹冷痛,畏寒肢冷,月经衍期,色暗淡有血块等症。一般以手足、腹部等局部冷痛,肤色紫暗为辨证要点。
  4. 血虚证的临床表现及辨证要点:血虚证临床常见面色苍白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发麻,妇女经行量少、衍期甚或经闭,舌质淡,脉细无力。一般以面色、口唇、爪甲失其血色及全身虚弱为辨证要点。

由网友 小荷医典健康问答 提供的答案:

血虚的表现是什么

血虚表现为颜面、唇舌指甲的颜色淡白,眩晕,心悸(心跳加快,常伴有心慌),多梦,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或闭经,脉细无力。

造成血虚证的原因主要有脏腑虚损、失血过多,出现体内血液不足的表现。临床上一般分为心血虚、肝血虚、心脾两虚等证型。

心血虚证:表现为心悸怔忡(心跳剧烈,惊恐不安)、健忘、失眠、多梦、面色淡白无华等。

肝血虚证:头晕、目眩、胁肋疼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急(因感受风寒而身体痉挛、抽搐)、妇女月经不调、闭经、面色黯淡等。

心脾两虚证:心慌怔忡、健忘失眠、面色萎黄(面色黄而无光泽)、疲倦、食少等症状。

如有上述症状,应及时至正规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

本内容由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夏昆鹏审核

由网友 医学常识 提供的答案:

谢谢邀请!

血虚,一般指人体中的血液量少或血液质量不好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换句话说,就是人体中的血液因"质"和"量"的改变所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血虚证的临床表现主要有:面色淡白或萎黄,眼睑、口唇、舌质、爪甲的颜色淡白,头晕、或眼花、眼睛干涩,心悸,多梦,健忘,精神疲惫或萎靡,手足发麻,手脚冰凉,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延期甚至闭经等。

引起血虚的主要原因有:患有慢性病或长期呈患病状态;大量出血或慢性失血过多;营养不良;长期的精神紧张、伏案思索,或忧伤、悲哀过度,导致损伤心气、耗伤心血;心脾两虚、津液耗伤、肾精不足、气虚导致的气血亏虚等,都可引起血虚。

血虚证常常会伴发气虚的症状,因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和血互根互用,常常表现为面色淡白、倦怠乏力、少气懒言。我们常说,一个人脸色发白,少气无力,经常感冒、头晕、失眠,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气血也是人体的一道屏障,气血不足了,也就很容易生病。

总之,当我们出现以上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调理,因为血液对人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作用不言而喻。另外,血虚了也会引起气虚、血瘀等,导致气病、血液病或气血同病等。

希望以上回答对你有所帮助,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关注【医学常识】Html369号,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9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