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参习处 提供的答案:
僧格林沁是给清廷撑场面的最后一人。他的死,意味着满蒙联合的军事力量瓦解,直接导致了汉人地方势力做大,最终演变为北洋军阀。
僧格林沁有两个身份,一是蒙古王爷,二是清朝名将。这两重身份,充分反映了清朝长期的统治结构——满蒙结合。
汉人处于被压制、被防范的地位。比如,同一个职位,分设满汉官员,汉官级别要低于满官。
但清朝对蒙古人,也是区别对待。蒙古人分为东、西、北三大系统。
因为,清朝龙兴于东北,与东部蒙古(科尔沁部)接触最多,双方结合的最早。对北部(喀尔喀部)则采用拉拢手段,基本有些土司制的意味。而最狠的,是对西部的准噶尔汗国,则直接消灭掉。
真正的满蒙结合,说的就是与蒙古科尔沁部的结合。
僧格林沁就出自科尔沁部。僧格林沁是成吉思汗弟弟哈萨尔的第二十六代孙。其父只是一个四等台吉,属于最低等的爵位。再加上蒙古地区当时的落后环境。所以,幼年的僧格林沁只能跟着父亲一起去给富人家放牧为生。
幼年的艰苦生活,锻造了他在之后带兵打仗时,能够与将士同甘共苦的作风。也成为清末贵族中少有的实力派。
但,若不是他的堂叔没有子嗣,他又被选为嗣子,即使他有再大的实力,也不会有机会施展。也正是借着黄金家族的一点血脉,僧格林沁继承了极为庞大的一笔政治遗产。
他的堂叔索特纳木多布济是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也是嘉庆帝的女婿,还是嘉庆帝的顾命大臣,死后被道光帝追封为亲王。
而这些地位,全被时年十三岁的僧格林沁继承下来。僧格林沁继承了郡王的爵位,还是道光皇帝法理上的表弟,奉命御前行走、赏赐三眼花翎。
在第二年,也就是他十四岁时,被任命管理上虞备用处、火器营。这都是皇帝亲兵,相当于清朝的锦衣卫。
在道光帝死前,僧格林沁又被委任为顾命大臣,辅佐咸丰帝。
整个道光朝,僧格林沁不断晋升,一直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而且,还是事儿少钱多的那种。
但到了咸丰朝,真正的天下大乱开始了。南方有太平天国、北方有英法联军,之后又有捻军。僧格林沁是坚定的主战派,也由此开始征战生涯。
僧格林沁不仅是八旗都统,还是哲里木盟的盟长,可以调动手下八旗兵及蒙古兵,保卫京畿。僧格林沁先后与太平天国北伐军、英法联军、捻军作战,两胜两败。
第一仗,由于天平天国北伐军孤军深入,缺乏后援,僧格林沁得以发挥优势,两年间剿灭北伐军残部,生擒北伐主将林凤祥、李开芳。
至此,僧格林沁的功劳达到顶峰,郡王升格为亲王世袭罔替,被授予努尔哈赤御用宝刀,得到咸丰帝御赐"湍多巴图鲁"称号。
第二仗,背景是在第一次大沽口战役中,清军战败,被迫签订《天津条约》。而僧格林沁认为只要请全国兵力,一定能把侵略者打出去。请朝廷撤回条约。但遭到主和派的压制。但,僧格林沁也因此得到了驻防大沽口和京东防务的任命。
僧格林沁在大沽口整顿军队,积极备战。恰好遇见英法战舰闯入防线,被清军击毁三艘,使得四百多英军死伤。英法联军撤走。史称大沽口保卫战。僧格林沁的功劳简直无以复加。甚至传到了欧洲,被马克思盛赞。
第三仗,是转过年来的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再次进攻天津时,僧格林沁却轻敌兵败,退兵后,一败于张家湾,再败于八里桥。僧格林沁郡王爵被革去。只保留了钦差大臣之职。咸丰帝出逃,英法联军攻进北京,火烧圆明园。
第四仗,僧格林沁追剿捻军,却中了对方诱敌深入之计。在突出重围后,因重伤落马,被小兵张皮绠所杀。
僧格林沁一生四战,全在北方。而南方则有湘军、淮军。本来,湘军、淮军不算是正规军。
在清朝的军队体系里,从高到底依次是八旗、蒙古、绿营、团练。
八旗内部分为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并不是二十四个旗,而是八旗各个旗里,都有满蒙汉。
所以,并不是所有蒙古兵都属于八旗蒙古。在蒙古地方的蒙古兵,属于各盟旗的蒙古王公掌控。
绿营兵多为汉人,最初是明朝南方军人转化而来。人数最多,战斗力也最差。
团练相当于民兵,最初根本不入流,不算正式编制。可绿营兵不堪用,八旗兵人数少,蒙古兵多在北方的蒙古地方。也就只能让各地自己筹钱自己招兵,才有了团练。
不过,在剿灭太平天国、捻军的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地方团练。也就是湘军、淮军。地方团练,代表人物是曾左李等人。
这也就形成了,清朝末年主要的两支武装力量。一是在北方负责京畿保卫的僧格林沁,统帅八旗兵与蒙古兵。一是在南方负责对抗太平天国曾国藩等人,统帅湘军、淮军等团练兵。
一南一北,初步形成了两个势力集团。南方这一伙人是新兴势力。第一代是湘军的曾国藩,第二代是淮军的李鸿章,第三代是清末新军的袁世凯,第四代是北洋军阀段祺瑞、冯国璋等人,一直延续到了上世纪三十年代。
僧格林沁死后,清廷在军事上完全依赖地方团练起家的曾左李等人。
传统的满蒙结合的军事集团退出了历史舞台。所以,僧格林沁算是最后一代。之后,虽有恭亲王等人,没一个能打的。
而新兴势力的第一代曾国藩与传统势力的最后一代僧格林沁,是同一时代的人物。故而,僧格林沁的死,便是清朝军事力量倒转的关键节点。
由网友 深度工场 提供的答案:
僧格林沁的是清末非常重要的军事人物,不仅仅是说他本人,而是说他带出了一批猛将。在很大程度上了恢复了一部分八旗军的战斗力。
僧格林沁手下的多隆阿率领1万八旗打败了陕甘数十万回军,金顺作为副司令和前敌总指挥参加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战役,多隆阿,都兴阿,西凌阿等人还在湖北摧毁了太平军英王陈玉成的主力。
而在高楼寨一战,损失了太多勋贵军官,可以说这是八旗军创办以来一战损失军官最多的一战。满洲镶黄旗翼长恒龄、齐齐哈尔副都统舒伦保等等都战死了,而且还死了很多开国功臣的后代。
僧格林沁率领的部队包括东部察哈尔三盟蒙古军,黑龙江吉林八旗军,还有西方人训练的汉人步枪队。结果,僧格林沁自认为部队精锐,一味追击,最后的步骑万人全部陷入包围圈。
在狭窄地形上,数万捻军手持几米长的长杆长矛一顿攒刺,在上万捻军骑兵配合在在狭小地形完全击败了蒙古军和八旗军骑兵。苏克金、舒通额、恒龄,舒伦保,舒通额,全顺等人全部战死,其中都统级别的就有4个人。
这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八旗军,硕果仅存有作战能力的中级以上军官,基本在这个包围圈里面全灭,也就是后继无人了。而且,黑龙江,吉林八旗马队在清朝看来非常珍贵,本来就分了1万人跟着左宗棠去西北各省转战,最后一直到新疆,就剩下这些也都损失了在了高楼寨。
据称在战场上,华丽丽的单眼双眼三眼花翎就装了几个大篓子,缴获战马数千匹。最后,只能征调黑龙江八旗西丹马队了,也就是未成年少年组成的骑兵队伍。
后来就是清朝失去了对北方的控制,只能提拔湘淮军将领到北方驻防。从此湘淮军掌握了南方和北方的所有防务。
其实算起来清末八旗军历次战争也损失了很多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损失了1000多人,在第2次鸦片战争的大沽口炮台,石缝炮台,张家湾和八里桥又损失了数千人,在对太平天国战争,捻军战争又损失1万多人。
最后在高楼寨又损失了6000-7000人,最后的一支八旗军部队在金顺带领下,在西北五省转战十年,战斗艰苦,也损失过半。从此,八旗军已经不能作为一支主要战斗军团参战了。
由网友 嘟嘟读读 提供的答案:
僧格林沁——清朝的最后一个勇将。他的死标志着清朝军事力量的衰落,汉族大臣的军事力量的崛起;他的死标志着冷兵器时代结束,热兵器时代的开启。从此以后,清军彻底放弃了冲锋战术,没人再回拼命。
清朝末年,国家外面又强敌,内部又内乱。太平天国起义,一支太平军北伐,一路势如破竹。一直从长江打到了北京城下,帝都告急。而此时的八旗子弟们已经习惯于遛狗斗鸡,早已经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纨绔子弟。于是咸丰皇帝紧急调僧格林沁进京勤王,这位蒙古小王爷并没有被荣华富贵所腐化——他依然保持着草原勇士的勇猛,并且手下拥有一支2万精锐骑兵。
采用的战法是他的祖先成吉思汗用过的——曾经用这个战法横扫了欧洲,打败了南宋。北京城下,僧格林沁2万骑兵面对几万北伐的太平军;他把骑兵分成5列,前面的两列是手持长矛的破阵骑兵,后面三列是装备弓箭的射击骑兵。破阵骑兵和弓箭骑兵间隔30米,在距离敌人一百米的地方,后方的弓箭骑兵仰望45度,一起射箭,密集的箭雨会越过破阵骑兵落入敌阵。就在敌人慌乱时,破阵骑兵已经冲到了前面。把太平军的几十个大阵瞬间破掉,杀的太平军片甲不留。
五年后,英法联军攻打到了北京城下,僧格林沁的2万精锐骑兵面对英法8000人联军,面对英法联军的方阵,僧格林沁决定给这群洋鬼子一点教训,僧格林沁预估:英法联军的火炮会在200~500的距离上杀伤他一千名士兵,在冲到100米左右的时候,敌人的排枪可能会杀伤他1000~2000名士兵,但是他们只有一次射击的机会,因为他后面的一万多骑兵会冲入敌军方阵,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
僧格林沁发起了进攻,但是他惊奇的发现——英法联军在500米距离的时候他们就开枪了。他并不知道,英法联军使用的是新式装备——线膛枪和米你弹,而不是老师的滑膛枪。这意味着:敌人每次齐射的间隔只有7~8秒,自己的骑兵在冲到对方阵前的时候,将会遭受到十几轮的射击,而不是预想中的1~2轮。破阵兵全部阵亡,弓箭兵暴露在了对手的射击范围内和刺刀面前,纷纷被射击落马。
那一天,僧格林沁的部下骑兵没有一个撤退或逃走的,他们全部阵亡在了冲锋的路上。僧格林沁大败而归,损失了2万人,而英法联军只损失了十几个人。僧格林沁成为了清军历史上,最后一个发动全面冲锋的将领。他不是不勇敢,而是时代变了。
北京城洞开,咸丰皇帝跑到了热河病死了,两宫的太后掌权了,英法联军烧毁了圆明园。随后,要找一个替罪羊,于是,已经没有兵力的僧格林沁就成了替罪羊的最好人选。他被夺走了一切封号,而且被排挤边缘化,最后逼迫他带领他的残存的骑兵,去干意见不可能的任务,僧格林沁战死沙场。
公正来讲,僧格林沁是一个负责人的人,他的军队也是极其又军事素养的人,他们没有在战场上怯懦,没有逃跑;但是以冷兵器去和热兵器作战,这本身就是不可能胜利的。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个人的努力也会成为悲剧。
僧格林沁死了,作为汉族大臣的曾国藩、左宗棠该登场了,他们看到了失去兵力的僧格林沁如何从铁帽子王被人逼死沙场的——还带着自己亲手带出的士兵。汉朝大臣显然比僧格林沁更具有智慧,曾国藩在攻打太平天国的时候,有一次,在攻打武汉的时候,曾国荃带兵冲锋,损失了3000人夺下了武汉,曾国藩气的直拍桌子,严令湘军不准冲锋,只准挖壕沟,用炮火和子弹杀敌。——曾国藩看到了僧格林沁失去了士兵后的下场,自己可以失败,但是绝不能失去手里的士兵,否则比僧格林沁的下场更惨,毕竟僧格林沁是王室,自己只是清廷不得已而启用的。
从此以后,湘军、淮军大力购买先进的装备,他们绝不冲锋,而是用炮火和子弹消灭敌人,保住部队就保住了自己赖以立身的根本。于是一个奇怪的现象出现了,湘军、淮军、左宗棠的部队等都是装备了世界上一流的装备,甚至装备了当时美国都不舍得买的机枪、加特林(早期的版本)、火炮;但是这些大臣在上奏朝廷的时候总是说敌人的炮火如何多,敌人的火枪多猛,自己打的是多么的艰辛。其实一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勇猛,二是为了多向朝廷要军费;三是为了自保。
曾国藩、李鸿展、张之洞、等洋务派,大力购买国外的兵工厂和先进技术,先进装备。
靠这种方式,清朝在军事上一路上所想披靡,国力也渐渐恢复了。直到日本侵略朝鲜,这个平衡才打破了。在双方武器装备等同的情况下,日本兵的冲锋直接导致了淮军将领直接弃城带兵逃回来了——他怕士兵死了,李鸿章的老本没了。
就连当时的德国教官都奇怪,清军在炮火和日军对射的时候勇猛无比,但是对方一冲锋,清军就立刻跑了。到后来的甲午海战,虽然海军没了,但是清朝的陆军依然在,而且兵力武器都十分的先进到后来的甲午海战,虽然海军没了,但是清朝的陆军依然在,而且兵力武器都十分的先进;但是李鸿章不打算打了,他知道和日本人打必须要拼命的,这会打光他的老本——没了老本的李鸿章和他的家族将回和僧格林沁,不,甚至比僧格林沁还惨,其他的国内利益集团都想取代李中堂,恨不得把他碎尸万段。更为关键的是,和日本人拼光了老本,还有其他几个列强呢。
翁师傅此时已经断了海军好多年的军费了,这就是前车之鉴,更有僧格林沁的战死沙场,不就是求和花点钱,总比把老本输掉要号。
所以李鸿章去谈判的时候,伊藤博文的让步不仅仅是李鸿章的谈判,还有他背后强大的陆军。
清廷的毫无信用,淮军的弃义,是国家制度的失败,而战争的失败,和武器无关,是清廷的自私,民众的愚昧,是人的失败。
武器是决定胜败的重要因素,制度和人才是决定胜败的决定因素。
由网友 一个人的探月工程 提供的答案:
为什么说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重要的原因在于两点,第一,僧格林沁把满清最后的王牌——2万余满清铁骑消耗殆尽,导致清廷无嫡系军队可用,才被动启用汉人和汉军;第二、僧格林沁的死,导致晚清军队出现"保守"思想,所有军队不以大胜仗为目的,都以保全自己的军队为根本!
僧格林沁作为成吉思汗兄弟的26代孙及蒙古贵族,在与英法联军的战争中,由于情报失误,导致满清铁骑顷刻覆没。自此,横行于世的满清铁骑退出历史舞台。而法军仅阵亡3人,英军仅阵亡2人。
僧格林沁的失败,导致了皇帝外逃,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京城抢虐。咸丰将其一撸到底,失去了实权,最后悲催的死于一16岁的土匪手中。从风光无限,到失去军队,被朝廷排挤,再到枉死麦田,让大清将领认识到一个道理,失去军队,就失去了一切。此后,满清与列强的一系列战争,清军将领为了保存实力,往往打几枪就跑路。
这从侧面也说明,一个重要的军事将领,他的遭遇,将动摇整个朝野,影响其他将领的决策。
由网友 纪元的尾声 提供的答案:
因为僧格林沁死后,清朝廷就没有人能够牵制以湘军为首的汉人武装了。
僧格林沁的人生很有趣,他虽然出身于一个普通的蒙古家庭,但身上流淌着的"黄金血脉",却让僧格林沁成为了索特纳木多布济的嗣子,看似八杆子打不着边的关系,总能在恰当的时候让人改变命运,僧格林沁就是这么一个典型的例子。
索特纳木多布济乃是科尔沁第十代扎萨克多罗郡王,但要说这个蒙古郡王在大清的含量很重,那就是吹捧过度了,扎克萨郡王本身就是大清朝廷给蒙古册封的众多郡王之一,事实上看作是一个蒙古部落的首领,这就合适了,所以索特纳木多布济本身的地位,并不是太高的。
但索特纳木多布济有一个特殊的身份,他是大清的"驸马",他迎娶了嘉庆帝的三女"庄敬和硕公主",所以他的身份因此要比一般的蒙古郡王、亲王显贵。
而索特纳木多布济夫妇多年都没有生下儿子,嘉庆十六年庄敬公主去世后,索特纳木多布济也没有能够生下儿子,于是作为小舅子(道光帝是庄敬公主的弟弟),道光帝亲自帮助姐夫在科尔沁左翼寻找一个"嗣子",虽然索特纳木多布济自己没儿子,可他的家族庞大,就这样,一表人才的僧格林沁就被选中了。
对于僧格林沁来说,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在僧格林沁能够改变命运,走上显贵的道路。
坏在僧格林沁以后要祭拜索特纳木多布济,而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布和德力格尔。
公主无出,宣宗为选於族众,见僧林格沁仪表非常,立为嗣。——《清史稿》
假如僧格林沁只是因为身上流着黄金血脉,然后被一个扎萨克郡王选中当继承人,这件事情单独来看,并没有什么不合理,事实上在蒙古的大小部落中,这种选嗣继承的情况很常有,但僧格林沁的命运里还有一份羁绊,那就是道光帝。
因为僧格林沁运气很好,他的嗣母乃是嘉庆的女儿庄敬公主,一个曾经的蒙古放羊娃,竟然成为了嘉庆帝的外孙,任何身份的迁跃,都是需要漫长时间积累的,但僧格林沁不用,他是天生的幸运儿。
或许索特纳木多布济本就病重了,嗣子选了还没多久他便去世了,僧格林沁在1825年继承扎萨克郡王的爵位,这一年,他十四岁,他的身份除了是科尔沁第十一任扎萨克郡王以外,还是道光帝的外甥,因为这个身份,僧格林沁直接到达了权力的中心,这一年的十二月,道光帝封他为御前行走。
当年乾隆的小舅子傅恒也是这么被火速提拔的,但当时傅恒年纪比起僧格林沁要大很多,最重要的是,傅恒本来就是富察氏家族的亲嗣血脉,而僧格林沁一个继嗣血脉能获得和傅恒等人同等的待遇,一时之间还是引起很多舆论的。
而锻炼一个人内心的最好办法,就是将他置身于舆论和冷眼的锻打中,久而久之,自会成为人才。
道光八年,刚满十八岁的僧格林沁因为对科尔沁流民良好的管理,被当时的盛京将军爱新觉罗·奕颢上奏称赞,这份上奏说明了很多东西,一是年轻的僧格林沁确实有了不俗的能力,二是僧格林沁也获得了满清上层贵族的看重,这对一个蒙古郡王来说,是非常难得的。
又过了四年,僧格林沁被道光帝任命管理火器营,这是僧格林沁首次接触大清的军事,而道光帝对这个"便宜外甥"显然非常重视,或许是看重僧格林沁背景不深的特点,决心好好培养僧格林沁,将其打造成清朝的"霍去病",道光十四年二月,僧格林沁接管皇帝亲卫"善扑营",这个善扑营是当年康熙擒获鳌拜所设立的亲卫营,可以说在大清地位非常高。
道光十四年七月,二十三年岁的僧格林沁正式成为正一品大臣,担任正白旗领侍卫大臣兼正蓝旗蒙古都统,不久后,正白旗蒙古都统爱新觉罗·乌尔恭阿因为病退,道光帝又安排僧格林沁接管蒙古正白旗,自此开始,僧格林沁在朝中的话语权就不亚于一些老臣了,而僧格林沁的能力也不俗,在道光帝连番"加持"下,还游刃有余。
之所以道光帝会如此看重僧格林沁,主要原因就是当时的满清八旗战斗力衰弱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自雍正时期和准噶尔的"和通泊之战"以来,满清核心的八旗就一直在军备上懈怠,乾隆三令五申强化八旗军事演练,到头来也是于事无补,而嘉庆登基之初的白莲教起义,八旗荒唐的战斗力让朝廷惶恐不已。
白莲教起义打了多久,满清八旗的脸就丢了多久,而满清八旗衰落的同时,蒙古八旗和绿营的战斗力比重不断上升,所以道光帝才会以僧格林沁为纽带,打造一个新的军事新星,最起码僧格林沁是方便道光帝掌握在手中的。
年轻的僧格林沁练兵很有一套,蒙古民族的天性,让僧格林沁对骑兵的战术很是精通,而僧格林沁的战斗思想也很先进,他对于火器也是大量应用,所以僧格林沁的崛起,本质就是大清军事的一次转折点。
道光二十一年,因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道光帝就安排僧格林沁带着三千蒙古精兵随时预防英国侵略者,这是道光给自己留的一道保险,所幸到战争结束都没有用上。
道光三十年,道光帝驾崩,此时的僧格林沁已经三十九岁了,不管是能力还是体力都达到了一个巅峰期,所以道光帝让僧格林沁和另外九位大臣担任咸丰帝的"顾命大臣",当年蒙古科尔沁草原上那一个普通的放羊娃,如今也因为命运走到了常人无法触及的地步。
而僧格林沁真正的"高光时刻",就在1853年,这一年,太平天国在南方点起焰火,迅速烧向中原大地。
太平天国崛起,是以踩着满清八旗的方式宣告的,在战争一开始,满清的精锐就以一种一边倒的溃败来告诉世人,他们很弱,太平军很强。
副将伊克坦布、都统乌兰泰在广西相继落败,并且身死,而在南方稳定了局势后,太平天国的东王杨秀清执意拿下南京城,一路东进中,又有大量的清军落败,江南提督福珠洪阿战死城中,此时的清朝廷早已经手忙脚乱,该派谁才能彻底遏制住这群太平军?
以曾国藩为首的湖南官员们提出了就地练兵,以湖南团练因地制宜,率先控制住南方的颓势,咸丰帝面对这些提议都通通给予准许,死马当作活马医。
另一方面,咸丰帝也更加注重蒙古骑兵的介入,其中主要的代表人物,就是僧格林沁,1853年,杨秀清多线作战,甚至还开启了北伐,他让洪秀全下令,让李开芳、林凤祥率领两万精锐直取北京,而杨秀清的这个计划其实是漏洞很多的,更何况北京有着大清王朝最核心的防护力量。
当太平天国北伐的消息传来,僧格林沁这张底牌就得用上了,咸丰三年五月,僧格林沁被咸丰任命接管京城巡防,并且率领京城地区的满蒙精锐开始练兵布置,为的就是抵挡来势汹汹的太平天国军,此时的太平天国风头太盛,所有人心里都没有底。
太平军北伐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因为经过河南这块中原宝地,所以李开芳和林凤祥又补充了大量的生员力量,到了八月份,就已经打到了北京周围,而僧格林沁此时背负着整个大清朝廷的重望,所幸的是,僧格林沁没有掉链子,在天津重创了北伐军,宣告太平天国北伐的失利。
但太平天国军不是输了一次两次就能扑灭的,在随后的两年时间里,不管是在城市里的巷战,还是在平原上的对拼,僧格林沁和太平军来来回回打了数百次大小战役,1855年,僧格林沁先后擒获林凤祥、李开芳,北伐太平军最高的两个领军人物相继落网,北伐宣布失败,太平天国成就了僧格林沁。
林凤祥、李开芳为粤匪悍党,狡狠善战,两年之中,大小数百战,全数殄灭,无一漏网,僧格林沁威名震於海内。——《清史稿》
因为挫败太平军,僧格林沁被封为"博多勒噶台亲王",地位水涨船高,与此同时,湘军曾国藩也崛起,两人合称"南曾北僧",这个称谓在当时乃是大清的"救星",毕竟没有人可以遏制住太平天国,唯有这两人有过大规模胜利的战绩。
同样的,清朝廷更亲近僧格林沁,因为僧格林沁就是咸丰心中的"霍去病",这是亲戚,是道光一步步培养起来的,而曾国藩则不同,他本就是汉人,而且还是迫于无奈才给他放开的人、钱、权,假如太平天国被平定了,如果处理曾国藩的湘军,这又是一个大麻烦。
所以在一开始,僧格林沁和曾国藩所代表的不同集团,就注定了两人的立场不同,僧格林沁崛起是大清军事的崛起,曾国藩的崛起,是大清军事衰落的一个侧面证明。
但不管怎么说,湘军在太平天国之乱中始终占据了主导地位,而在北方的僧格林沁则是因为保守防御,并没有参与对太平天国更深的剿灭。
而僧格林沁的人生也在"大沽口战役"中走向了另一个层次。
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
作为主战派,僧格林沁十分反对不平等条约的落款,但清廷的息事宁人态度让僧格林沁无可奈何。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侵略者依旧没有放弃对大清的军事入侵,于是爆发了"大沽口战役",在第二次大沽口战役中,僧格林沁带领的数万清军以火炮、鸟枪重创英国侵略者,英军伤亡人数近乎1500人,除此之外,战舰还被打沉了六艘,英军海军司令也身受重伤,僧格林沁因此成为了"国际人物"。
因为击败英军,在很多人看来,比起击败太平军的含量要高得多。
有时候,声望就是在战斗中积累的,僧格林沁作为一个内战、外战都在行的人,乃是晚清军事崛起的一个标志。
但好景不长,在1860年第三次大沽口战役中,僧格林沁则表现得非常狼狈,不仅大败,还率先逃走,这个行为让他在朝廷中落下话柄,不久后,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英法联军的疯狂行为,被朝廷认为是僧格林沁"激怒"了侵略者导致的,所以僧格林沁被削去了郡王爵位。
削爵归削爵,咸丰的表现也只是做做样子平息众怒,再怎么怪僧格林沁,却又有谁能取代僧格林沁?
所以不久后,山东的捻军作乱,僧格林沁再度被恢复爵位,披甲奔赴山东。
1862年,僧格林沁手握直隶省、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湖北省五省的兵马,而且还有最精锐的蒙古骑兵,成为了大清官方军事第一人,这既是对捻军的一种直视,也是对汉人军阀的震慑。
可僧格林沁太"忙"了,大清内忧外患太严重,他救火也来不及,1865年,意外终于发生了。
1865年四月,僧格林沁在山东菏泽的高楼寨被捻军包围,这一次包围终结了僧格林沁的生命,他的一生经历过多次围困,但这一次围困他却走不出来了,僧格林沁在山东被捻军杀害的消息传回朝廷,引起朝廷震动,所幸咸丰早已经驾崩,不然都可能被这个消息吓到驾崩。
僧格林沁的重要性对于咸丰而言是很清晰的,年幼的同治皇帝不会懂而已,在僧格林沁去世后,平定捻军的事宜只能交给汉人大臣,后来左宗棠担此大任,可清朝廷无时不刻都在提心吊胆之中。
他们很害怕,没有了僧格林沁,如果这群汉人军阀造反该如何是好。
事实上,僧格林沁的死,确实让大清朝廷在随后的数十年余晖里失去了军事主导权、主动权,最强的军队,都是汉人练起来的,大清朝廷根本没有一个能够像僧格林沁一样有魄力、能力的人了,假如僧格林沁还在,后世的北洋新军,或许就不会只效忠于袁世凯了。
虽然大清最后的几十年里也没有人造反,可这只是左宗棠、李鸿章等人的忠诚罢了,在"东南互保"事件中,大清的威严实际上早已经扫地,如果有僧格林沁在,东南互保未必会发生,八国联军也未必能够顺利洗劫紫禁城。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假设罢了,没有永恒的人,僧格林沁也是一样,只不过他传奇的一生,确实值得后人不断回味。
他曾是一个放羊娃,他后来闻名天下。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由网友 喝下这口历史的鸡汤 提供的答案:
僧格林沁是满清传统军事制度最后的顶梁柱。
僧格林沁的战败及死亡,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最后的顶梁柱
大清的传统军事力量,主要是八旗和绿营。
然而,到清代中期以后,八旗、绿营渐渐腐烂,已不堪用。
太平天国起义后,八旗、绿营充分暴露其无能,已不能拱卫大清江山。
曾国藩等人组织起的湘军能战,勉力支撑,维持着局势。
然而,对大清统治者来说,曾国藩、李鸿章等汉人,虽可用来应急,但却绝不敢以之为支柱的。
大清需要在"信得过"的人中,寻找能够忠于朝廷、维护其统治的将帅和军队。
僧格林沁及其统帅的蒙古骑兵,成为大清最后的心腹。
自后金开始,满蒙贵族就已经结成同盟,甚至可以说,满蒙同盟是大清建立统治的基础。
在大清入关、平定三藩、战准噶尔等一系列作战中,蒙古骑兵也早已成为满清统治的重要军事力量。
在八旗、绿营腐化的同时,蒙古骑兵在一定成都上保持着草原游牧民族的勇武、善战的传统和遗风。
可以说,蒙古骑兵,仍是一支保持着优秀军事传统的"古代军队"。
而僧格林沁,同样是优秀的"传统将领":一方面,在八旗、绿营将领贪腐,军队军饷匮乏之时,僧格林沁"督军十余载,斥资数十百万以充军实",不惜自己掏钱来维持军队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僧格林沁,"常怀必死之志",每战身临前敌,"躬冒矢石";而更为重要的是,作为科尔沁王公,僧格林沁与咸丰是表兄弟,本人就是清朝统治集团的一员,因此"视国家事为家事",对大清统治者极为忠诚。
由此,僧格林沁及其所统帅的蒙古骑兵,成为"国之支柱",无论是要镇压农民起义,还是制衡曾国藩、李鸿章等"汉人武装",抑或是抵御英法等外敌,他们都是大清的柱石。
国之柱石
一段时间内,僧格林沁确实对大清起到了"国之柱石"的作用。
1853年,太平天国北伐军一路北上,攻入直隶,逼近天津,"京师震动"。
咸丰帝将努尔哈赤用过的宝刀赐给僧格林沁,令其救火。
僧格林沁率军出征,迅速扭转了局势,接连取胜。两年时间,大小数百战,最终将林凤祥、李开芳先后剿灭,无一漏网。
由此,僧格林沁威震天下,与曾国藩合称"南曾北僧",成为"国之柱石"。
此时,大清仍能延续其一贯军事政策。
一方面,僧格林沁基本能够压制淮河以北的各类起义武装,替大清看家护院。
另一方面,僧格林沁为代表的满蒙贵族集团,仍然能够起到牵制曾国藩为代表的汉人集团,维系大清内部的军事平衡。
僧格林沁曾与靠北的湘军争夺地盘、军功,曾国藩曾被迫主动将寿州、正阳关的湘军撤离,交给僧格林沁接管。
此外,郭嵩焘等汉族官员,也屡屡受到僧格林沁打压。
面对僧格林沁的压制,"故曾国藩、胡林翼每言及僧辄闭目蹙顿",无可奈和。
而且,在一段时间内,僧格林沁看起来不仅能"安内",还能"攘外"。
此外,1859年6月,僧格林沁在第二次大沽口之战中大败英法联军。
经一昼夜鏖战,英法联军损失惨重。参战的13艘舰艇有3艘被击沉,3艘遭重创,死伤官兵484人,而清军投入4494人,仅仅伤亡32人,大沽炮台也仅仅遭到轻微的破坏!
僧格林沁的威望,达到顶峰!
此时,看起来,僧格林沁既能拱卫大清在北方的统治,又能替满蒙贵族压制曾国藩等汉人集团,还能击败英法联军的进犯,是满清内外部稳定的"柱石"。
如果放到一般的历史时期,僧格林沁,或许真的能长期做大清传统制度的"柱石"。
然而,时代不同了。
无力承担国防重任
随即,僧格林沁与英法联军的几次交手表明:时代变了。
第三次大沽口之战前,僧格林沁志得意满,认为洋人不过船坚炮利,放其登陆后野战,他的蒙古骑兵可以轻松取胜。
因此,僧格林沁甚至认为不必在北塘设防,"不妨听其停泊···该夷既失船炮之险,我兵又可施驰骋之力,(较之)北塘设防,更有把握"。
僧格林沁,认为古老的"驰骋之力",足以击败英法联军。
然而,英法联军集中起野战炮和舰炮火力后,僧格林沁的"驰骋之力"却毫无抵抗之力!
其实,当时,僧格林沁的军队确实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
当时,法军司令孟托班巡视战场后,曾表示:一旦他们将更好地武装起来,而且我们在痛打他们的过程中又教会他们如何作战的话,那么这些家伙真不知会干出怎样的事来!
僧格林沁的军队是优秀的"古代军队",但不知"如何作战",如何进行近代战争。因此,在英法联军的炮火打击下,大沽失守,遭遇惨败。
反登陆作战遭遇惨败,内陆作战又如何呢?
咸丰仍然押宝僧格林沁,他下谕:一旦英法联军胆敢越过张家湾,僧格林沁"即督兵迎截"、"痛加剿洗"。
华北平原,本是蒙古骑兵最适合发挥战斗力的地方。
僧格林沁,也借助一些近代火器,施展其经典的骑兵战术。
僧格林沁先是设立防御阵地,枪炮齐发,阻击敌军;随即,他分拨马队,抄袭敌军后路。
然而,古老的骑兵迂回,在近代化敌人面前却根本无法施展。
正当马队迂回时,联军炮队突然向马队发射火箭数百枚,清军马匹惊骇,回头奔驰,冲动步队,导致全军阵型散乱,马步自相践踏,纷纷溃退。
更令人绝望的是:一些成功迂回的骑兵,在近战中,也被敌军骑兵击败。
当时参战的一个锡尔骑兵曾讽刺到:蒙古骑兵就像小鸡,很难抓住。但一旦被抓住,其实也没有什么作战能力···
即便是骑兵近战,近代化军队的优势依然是明显的!
张家湾,僧格林沁再败。
随即,八里桥,僧格林沁代表的古老军事思想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此时,英法联军战线已长,兵力相对分散,粮弹供应困难,人地生疏,存在许多不利因素。(此战打到最后,英法联军弹药已尽,已上刺刀准备搏杀)
而清军在数量上战局绝对优势,又熟悉地形,还有大量马队集结于利于驰骋通州平原。
可以说,战场形势,对僧格林沁是最为有利的。
此战,参战清军的将帅作战也十分英勇。
清军奋勇冲击,前者倒下,后者马上替补,指挥官一手舞旗,一手执剑,始终站在最前面,寸土不让···可以说,用"将帅一心,三军用命"来形容,毫不为过!
然而,清军的冲击被英法联军的炮火无情粉碎,战到最后,"常怀必死之志"的僧格林沁失去信心,"于酣战之际,自乘骡车,撤队而逃",清军大败。
"国之柱石",已经承担不起国防重任了。
无力支撑平定内乱的重任
"攘外"不能取胜,"安内"又如何呢?
英法联军是近代军队,捻军可是"古代军队"呀。
然而,还是那句话,"时代不同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朝廷以僧格林沁为钦差大臣,率马步万余人,前往剿捻。
在捻军面前,僧格林沁的骑兵战斗力是有优势的。
然而,不到3个月的时间,僧格林沁三战三败。
具体战败过程不细说,但从朝廷斥责来看,僧格林沁败于"总不宜轻进,再蹈覆辙"。
其实,这并不能苛责僧格林沁。手中就这么支孤军,兵力不足,面对激动灵活、兵力众多的捻军,"持重"是不可能的,根本堵不住呀,当然只能以机动对机动,结果遭遇惨败了!
不过,僧格林沁还是有军事才能的,在调整后,很快又找到了制胜之法,一度扭转局势,捻军首领张乐行就被僧格林沁所擒。
然而,太平天国失败后,太平军、捻军余部重新整编,形成新捻军后,军政素质有了提高。尤其是"易步为骑",机动力打增,又发展了"盘旋打圈以疲敌,声东击西以误敌,设伏围裹以歼敌"等灵活战术。
随即,战局再变,僧格林沁又连吃败仗。
此时,朝廷已认识到,只靠僧格林沁的部队是不够的,遂企图调部分湘、淮军给僧格林沁,以支撑这支"王牌部队"。
然而,骄傲的僧格林沁却认为湘军、淮军"守则有余,战则不足",拒绝接受支援,仍想独得全功。
结果,在捻军"打圈"之下,僧格林沁的军队在被削弱、疲惫后,遭遇伏击,僧格林沁战死,其部全军覆灭!
"攘外"不足,"安内"也不能!
转折点
僧格林沁的败亡,使满清不得不对其传统军事思想、制度进行"转折"。
1、"骑射为本"的幻想终于被抛弃,满清开启军事近代化。
满清立国以来,一直坚持"骑射为本"。
即便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满清统治者也认为洋人不过船坚炮利,一旦到了陆地上,满蒙骑兵的"驰骋之力"仍然可以教训敌人。
然而,僧格林沁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接连惨败,使满清终于认清现实:"骑射为本",过时了。
僧格林沁是标准的传统骑兵将领,僧格林沁的骑兵也是英勇善战的骑射部队。
然而,在英法联军的近代军队面前,古老的骑兵部队耗尽"驰骋之力"也根本不是洋人近代军队的对手。
此后,大清被迫放弃了"骑射为本"的"骄傲",开始引进西洋先进装备,缓慢地开始了军事近代化的进程。
2、不得不依仗汉人。
大清自入关以来,其军事布局一直是:满蒙骑兵集结于要冲控扼全局,绿营分散在各处受其控制、驱使。
其中心思想是:以满蒙军队为"本",坚持满蒙统治集团的军事优势,借此压制、调动汉人武装。
八旗腐化后,大清将维持满蒙军事优势最后的希望,放在了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身上。
僧格林沁在其战败前,明明已经形势不利,依然强调湘军、淮军"守则有余,战则不足"。换句话说,意思就是"汉人不行,还得靠我满蒙骑兵"。
然而,僧格林沁的败亡,使大清不得不认识到:满蒙统治集团的军事优势,早已不复存在了。
确实,不要说什么近代、古代,即便与入关之初相比,满蒙统治集团的军事力量都已经衰落得不成样子了。
僧格林沁确实是员勇将,但是,他只能算是"躬冒矢石"的勇将,无论是谋略,还是用兵,都远非大将之才。不但与当年的多尔衮不能相提并论,就比之费英东、鳌拜也比不上。
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确实保持着勇猛的作战风格,然而,比之当年横扫天下的满洲八旗,无论是素质上还是在数量上都相去甚远。
靠僧格林沁和他的骑兵,满蒙统治集团哪里来的军事优势呢?
僧格林沁死了,即使再找一个僧格林沁,再造一个骁勇的骑兵集团,满蒙也不可能维系其军事优势了。
所以,尽管对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充满猜忌,但是,满清统治者却不得不开始依仗湘淮集团了。
如此,大清内部的军事格局,也不得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僧格林沁的败亡,使大清统治者被迫认清了现实,在军事制度、军事格局上被迫进行了调整。
因此,僧王之死,确实可以看成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
遗憾的是,这些所谓"转折",都是被动为之。
满清统治集团不过是在旧思想已经彻底失效后被迫进行了一系列小修小补,并没有系统、全面反思其与西方先进国家的差距。
因此,僧格林沁之死,虽是满清军事的一个"转折点",但却远远不是其"追赶"的开始。
僧王死后,大清在军事上的各个方面确实都开始变了,然而,其与世界的差距却依然在继续扩大。
由网友 秦右史 提供的答案:
僧格林沁出身高贵,据世谱记载他是成吉思汗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二十六代孙。道光五年(1825年),他承袭了科尔沁左翼后旗扎萨克郡王,成为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八旗将领的中流砥柱,出入禁闱,最被恩眷。著名历史学家蔡东藩评价僧格林沁为:
自曾国藩战胜江湖,而湘军遂横厉无前;自僧格林沁肃清燕鲁,而京畿乃完全无缺。南有曾帅,北有僧王,是实太平军之劲敌,而清祚之所赖以保存者也。将分南北,平分秋色,但僧格林沁生不逢时,成为八旗完全失落的标志性人物。乾隆之后,八旗骑兵部队虽然已经衰落,但还是有战斗力的,在僧格林沁领导下,起色不小。僧格林沁之死不光是朝廷损失能征善战的大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满汉格局的变化:
此后平定民变叛乱,清廷只得依靠曾国藩等汉族军事统帅以及湘军、淮军等地方军。满人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军事统帅权,也就是孔飞力等人所谓的兵为将有、地方军事化趋势。僧格林沁奉命剿杀捻军。同治四年(1865年)五月,因策略和判断失误,被捻军诱至山东曹州(今山东菏泽市)高楼寨,随后完全陷入重围,难以突破。
僧格林沁在与英法交战中,弱于武器装备。骑兵的优势在英军的先进火器前往往吃大亏,所以算然有时能打赢英军,但损失都很多。与捻军交战败于麻痹大意,在高楼寨几乎全军覆没,唯一还有些战斗力的军队不久后就被歼灭,军心自然就散了。到了五月十九日晚,僧格林沁率少数亲信随从冒死突围,浴血奋战,当逃至曹州西北的吴家店时,不幸中伤坠马,被捻军张皮绠斩杀在麦田之内,终年五十五岁,实乃名将之悲。僧格林沁突然战死疆场,令朝野上下一片震惊,皆以失去"国之柱石"而惋惜。《天咫偶闻》对此有详细记载,僧格林沁战死后:
百姓罢市,巷哭野祭。灵舆返京城,兵弁百姓皆迎祭,哭声振地。亦有纸线一陌,奠于道左,竟不知其谁何者,沿途比比皆是。非其诚之感人也深能之乎?故至今山左人与关帝并祀,祠宇殆遍通省,不下城阳景王也。清廷以亲王规格为僧格林沁隆重举行了葬礼。甚至,同治帝和慈禧亲临祭奠,赐谥号"忠",配享太庙,在北京、山东、河南、盛京等地建"昭忠祠",并绘像紫光阁。
同时,在科左后旗吉尔嘎朗博王府东建祠堂一座供奉僧王图像。在额布力尔协日嘎地方另建僧王塑像祠一座,并绘像紫光阁。僧格林沁征战一生,屡立战功。《清史稿》盖棺定论:
僧格林沁忠勇朴诚,出於天性,名震寰宇,朝廷倚为长城。治军公廉无私,部曲诚服,劳而不怨。其殄寇也,惟以杀敌致果,无畏难趋避之心。剿捻凡五年,扫穴擒渠,馀孽遂为流寇,困兽之斗,势更棘焉。继事者变通战略,以持重蒇功,则僧格林沁所未暇计及者也。然燕、齐、皖、豫之间,讴思久而不沫,於以见功德入人之深。有清籓部建大勋者,惟僧格林沁及策凌二人,同膺侑庙旷典,后先辉映,旂常增色矣。
僧格林沁之死,在晚清军事史上折射的是:旧式八旗力量和武器已经落日余晖,满蒙贵族地位更加失落,而汉族士大夫的艳阳天即将来临,这是历史的必然。
由网友 清水空流 提供的答案:
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说,那就是标着着满清在军事掌控上的彻底丧失,也标志着汉族官员已经完全掌控了晚清的军事,政治,教育,地方督抚的权力。
僧格林沁是满清自己所掌控的最后一支嫡系武装部队。是晚清唯一善战武将,而且对满清忠心耿耿。僧格林沁,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放牛娃出身,由于被道光皇帝的妹妹收为养子。得以在1825年入嗣袭扎萨克多罗郡王。旋入京,为御前行走。授御前大臣。先后担任领侍卫内大臣、正蓝旗蒙古都统、镶白旗满洲都统等职,颇得道光、咸丰两朝帝王宠信。应该最后一个能征善战的满清将领。
僧格林沁的指挥才能应该是不错的,在清水看来,在个人军事素养上应该高于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的等汉族高级将领,曾击败打到北京附近的太平军,而在和英法联军交战中大败,导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这个战役换成谁也打不赢,失败不应该算在僧格林沁的身上。后在公元1865年入山东清剿捻军,在菏泽高楼寨之战中,中捻军伏击失败,半夜突围时候逃至吴家店,为捻军斩杀。
僧格林沁在的时候,有南有曾帅,北有僧王之说,是满清国祚最后之所依赖的保障和以保存护者。是满清贵族,是八旗军事存在的标志。实数满清最后的倚仗。
僧格林沁的战死的最大输家就是就是满清,从此以后满清只得依靠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军事统帅以及湘军、淮军等地方军。满清中央政府失去了真正意义上的军事统帅权,也就造成兵为将有、地方军事化趋势。其实也就是军阀割据,满清在实际意义上已经没有军事指挥权了。僧格林沁之死,也标志着落后的军事武装的旧式八旗制度已经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了,他已经是落日余晖雄风不在,而汉族士大夫的新式武装终于登上历史的舞台,属于他们的时代必将来临了。这是历史的必然。
就此汉族将领掌控的军事力量就此形成,也使得汉族政治力量控制了地方实力;僧格林沁的死标志中国热兵器时代的开启。虽然满清数次想从汉族手中夺回军事权力但实在是没人了,从此以后满清就只有等死了。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由网友 毛剑杰 提供的答案:
僧王在晚清历史上地位特殊,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更是道光死时的顾命十大臣之一。作为蒙人,僧格林沁具有高贵的出身,他是博尔济吉特氏的后人,远祖是成吉思汗的同胞弟弟:奇葩史书《蒙古秘史》里著名的魔鬼筋肉人(生如巨蟒)+神射手(百发百中外加远程精确制导)+大胃王(早餐吃牛犊,外加生吞活人)——哈布图·哈萨尔。当然啦,由于哈萨尔及其科尔沁部身体健康生育能力强,草原上一半以上的蒙古族都认为自己是哈萨尔的后人。
科尔沁部不仅人多,而且与清政府关系亲近,多次的联姻巩固了这种归属感。清代几次边疆战争中,科尔沁骑兵都坚定的辅佐着清军进行作战,直接参与了征伐噶尔丹、策妄阿拉布坦、罗卜藏丹津等几次大动作。科尔沁骑兵的冲锋能力和战斗方式也丰富了清军的军事部署,也常被清军作为前锋使用。
僧格林沁就是这强大部族的继承者,老王爷死时,作为候选人之一的小僧十几岁时被钦点为王位接班人。虽然是幸运中签,僧王本人的功勋确是腥风血雨里摸爬滚打混出来的。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京郊也有悍匪横行,僧王亲自率队剿灭匪患,奠定了自己"猛将兄"的人设。多年戎马,僧王浴血而战,内有太平天国,外有英法联军,颇有战果的僧格林沁也成了暗夜里的一点光亮。最值得称道的是,1859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外虏再犯天津大沽口,旱鸭子僧王赶鸭子上架迎战英国远东舰队,并取得了难得的大胜。
但是,战无常胜,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1860年,僧王的衰音在通州八里桥已然奏响,英法联军完胜装备落后、战法陈旧的清军。蒙古骑兵的剽悍终将湮没在历史的风沙之中,僧王的最后几年在鏖战捻军的前线上度过,最终死于重围之中。僧王之死,错综复杂,不是纯粹的军事事件,此不展开。
"忠君铁骑"僧格林沁战死以后,清帝国曾经倚仗的满蒙骑兵再无承袭之力,从此一蹶不振。满蒙贵族中也再站不出一位冲锋陷阵的军事将领,军事上弱势,更削弱了政治层面的博弈筹码,满清皇室无可依靠,从此只能更多倚仗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汉人实力派们多多"公忠体国"了。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9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