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肖邦青史谈 提供的答案: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南宋朱熹谢世之后,首先是一个叫林駧(dòng)的人所撰《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卷八《儒吏》所记:"赵普,一代勋臣也,东征西讨,无不如意,求其所学,自《论语》之外无余业。"赵普所学的书籍,除了《论语》之外,没有别的了。在这段话下面,有个小注,写着这样的话:"赵普曰:《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赵普再相"后,听到人们说赵普所读的书就只有《论语》,于是宋太宗就此问赵普,赵普毫不隐瞒,并说出半部论语治天下。
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赵普为太祖出谋划策,发动兵变,拥立太祖赵匡胤,被任命为宰相。宋太祖死后,赵匡义当皇帝,别人认为赵普一生只读《论语》,不学无术,当宰相不恰当。赵匡义问是不是,赵普说我是以半部《论语》帮助治天下的,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由网友 野狐习禅 提供的答案:
题主好,这句话是宋代开国宰相赵普留下的名言,此话意味深长。
赵普在陈桥兵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帮赵匡胤得了天下,又给赵匡胤出谋划策,通过杯酒释兵权,巩固了赵匡胤的皇权,因此深得赵匡胤的信赖,被重用做了开国宰相。
赵普属于武人做宰相,有点"中书省内坐将军"的味道,赵匡胤也曾批评赵普"不学无术",赵普一生读得最多的也就是论语了,他说自己用半部《论语》帮赵匡胤打天下,用半部《论语》帮赵匡胤治天下。这话一方面是对自己打天下和治天下很有功的夸耀,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读书少的自谦。"半部论语"不是读一半的意思,是自己只能读到似懂非懂的程度。
当然这句话中也包含了对《论语》的高度赞美,似乎打天下,治天下的宝典莫过于《论语》了,后世儒家推崇这句话,也是因为这句广告词太好用了。
那么《论语》对打天下、治天下到底有用没有?
《论语》是一部政治伦理哲学,其内容涉及到为政理民,孔子是站在统治阶层的角度来设计如何治理天下的,后世以儒家思想为道统就在于它有利于秩序的建立,当然赵普所言半部《论语》治天下是没错了。
至于打天下,《论语》并不直接涉及用兵之道,但它对如何作人有重要价值,做好人是领好兵的基础。当年,齐国和鲁国开战,鲁国出战的三支军队,只有冉有所领的一支打了胜仗,季氏问冉有领兵打仗的本领是跟谁学的,冉有说都是根孔子学的。孔子只讲做人,从不讲领兵打仗的事,从这里可以看到赵普所言用半部《论语》帮赵匡胤打天下也是有道理的。
只要人还是人,《论语》这本书就有它存在的重大价值,任何诋毁都是无济于事的。
由网友 夏雨风7e4A 提供的答案:
这是讲的宋太祖"半部论语打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
陈桥兵变,大将军赵匡胤黄袍加身,龙腾虎跃了。建立北宋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将元老功臣打发到各地享清福了,全部起用文官治国。
因此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打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亦即马上论语打天下,马下论语治天下。
由网友 顶级圆月3No 提供的答案:
先说巜论语》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其中有好多至理名言。我上小学时,老师就经常给我们讲"温故而知新"的名言,在小学到大学的教材中,也编入了不少《论语》的章节内容,随便问一下在校的学生,都能说出几句《论语》中的佳句。
至于靠《论语》能不能治天下的问题,我们还需要仔细研究,不能做简单的结论。
据有关资料记载,这句话出自宋朝宰相赵普之口,是宋朝皇帝赵匡胤批评他读书不多时,他应答的一句话,后来成了广为传颂的名言。
仔细研读《论语》,发现其中有许多论断,它能够帮助统治者维持封建统治,有利于建立社会运转的正常秩序,从而巩固其政权。
例如:它建议领导人,在用人上"陈力就列丶不能者止",意思是要根据其能力用人,不能胜任的就罢免。在听取别人的意见时,要做到"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意思是,不要因为他的话说得好,就举用他;也不要因为他人不好,就放弃他的正确意见。这些告诫,就是在今天也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论语》还教育大丶小官员要"其身正丶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意思为,在上的人,如果自身正直,不需要发过多的指令,下面的人也会听从。这和我们今天倡导的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丶起模范带头作用的要求是一致的。
仔细研讨《论语》中的内容,发现它确实在如何治理国家,有效地理顺上下之间的关系,如何样为人处事,以"礼"丶"义"待人,如何样干好自己的事业,都有一些著名的论断,其中有许多好的精华也值得我们继续借鉴。
当然,放到今天,要治理好一个国家远比孔子所处的时代要复杂得多。单靠这样一夲书,就能使国家兴旺发达丶人民安居乐业是不可能的。我们应该扬弃结合,取其精华,丢掉糟泊,使其更好地为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由网友 闲看秋风999 提供的答案:
想起了三句成语;一,空穴来风;二,无中生有;三,以讹传讹;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与史实不符;《宋史》(元人编写)、《续资治通鉴》(南宋人编写)、《宋编年史》(北宋人编写)中只字未提此事;
正史没有记载,连野史中也没有;只有这样的记载,即宋太祖赵匡胤曾经批评过赵普,上他"不学无术";赵普晚年才读《论语》;
这就是空穴来风。
其次,赵普是北宋建国时的重臣;主要功劳有两项;一,参与"黄袍加身"的兵变;二,为"杯酒释兵权"出谋划策;
这两项"功劳"其实纯属阴谋诡计;翻遍了《论语》二十篇,无论是孔子还是孔门弟子没有任何人说过这样的话或者暗示;
赵普的所作所为与《论语》没有一毛钱关系。赵普晚年读《论语》完全是装装样子给宋太祖看的;赵普死后,宋太宗赵光义亲自为他写了碑文;不过,在碑文中也没有提及"半部论语治天下"这件事儿;
这就是无中生有。
那么,赵普到底是否说过这样的话呢?赵普没有;这样的话出自文学作品,也就是元朝的杂剧中;
元朝对儒家以及儒生完全持蔑视态度;根本瞧不起读书人,因此元朝儒家地位相当低,"九儒十丐",儒生比乞丐强那么一点点;
于是,有一位叫做高文秀大人编了一部杂剧《好酒遇上皇》;高文秀借助剧中角色之口,说出"半部《论语》治天下"完全是为了借此抬高儒生以及儒家的地位。
后人将上述种种故事攒在一起,将故事的主角换成赵普,借赵普的"名气"来吹捧《论语》,这就是以讹传讹。
实事求是的说,《论语》这部儒家经典并非能够z治天下;《论语》主要讲的是"教化",也就是现代汉语说的"思想道德建设"——
然而,古代的皇帝们鲜有真的用《论语》治天下的;《论语》就是一个金子招牌用来忽悠老百姓和读书人的。
由网友 名雅智 提供的答案:
这句话其出处一,赵晋是辅佐赵匡胤得天下的得力干将,后委任宰相。宰相乃文臣之首,赵普没有学历。赵匡胤是批评老谋士赵普不读书,意味深长的警告赵普"宰相需用读书人。
在此情况下,孔子的言论集《论语》最终成为宰相的救急之书。上朝论政事,事必决于《论语》,并且把过去玩弄权术,帮太祖算计前朝君主,及算计本朝功臣的业绩也都归结于孔夫子的教诲。赵普晚年自诩"半部论语定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 也是为了突显儒家经典的重要。
其二说法是始于元代。在元代,儒学和儒生地位低下,所谓"九儒十丐",即儒生的地位与乞丐不相上下。"臭老九"称谓儒生也始于此,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当时戏剧《遇上皇》的杂剧中的一句台词,当时被冷落的儒生们借以自我慰籍,一种自我吹嘘、自我安慰心态流露罢了。
具体放在他们的思想意境中可以这么理解这句话,就是理解一半的《论语》意思可治理天下。也就是说读懂《论语》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目的就是为推崇儒家学说。
由网友 正史漫谈 提供的答案:
"半部论语治天下",说的是北宋开国名相赵普。但在实际上,它是后世夸张的说法,表达了两层意思:
赵普作为宋初名相,他的文化水平比历朝历代的顶级同行低得多,研修《论语》已经是他的天花板;
赵普不是儒生,但他的治国思路、提出的种种举措,为北宋盖上了儒家治国的烙印,仿佛是《论语》在现实中的实践。
这种看似刻薄的评语,是赵普独特之处的真实反映。
赵普并非出自书香门第、世家大族,原本只是幽州的普通人家。幽州历来是北方军事门户、民风彪悍;中唐之后,这里作为河北三镇之一的根据地,更是长期兵荒马乱,文学之风并不盛行。
五代十国的后唐时期,幽州大将赵德钧连年用兵,搅得百姓越发苦不堪言,于是赵普家举族搬迁,辗转迁徙到洛阳。在这里,赵普的人生迎来了首次转机:他为人忠厚老实、沉默寡言,被当地豪族看上,迎娶了镇阳魏氏的姑娘为妻。
到了后周期间,赵普入仕,后经宰相范质举荐担任了军事判官,在赵匡胤之父赵弘殷手下当差。由于他们都出自幽州,而且均姓赵,逐渐熟络了起来,赵弘殷甚至把赵普当作自家人看待。
由于这层关系,加上赵普极有头脑、看事精准,慢慢地受到赵匡胤的重用,担任了他的掌书记,是名副其实的心腹、亲信。
后来让赵匡胤龙袍加身的"陈桥兵变",正是赵普一手策划、促成的。因此,他也成了北宋的开国功臣之一,当年被任命为右谏议大夫、充任枢密直学士,两年后担任枢密使、检校太保,又过了两年出任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即朝廷宰相。
终赵普一生,他曾辅佐宋太祖、宋太宗两位帝王,三度为相,被公认为一代贤臣。
不过,与历史上那些学富五车、才华出众的名相不同,赵普读书很少,并不是受过系统教育的儒臣;相反,他精于权谋、善于逢迎,与其说他是政治家,不如说其是谋略家,完全不符合人们心目中宰相忧国忧民、风清气正的光辉形象。
不过,这并不影响赵普成为一名影响历史的政治家。他有三大优点。
第一,勤奋。
诚然,赵普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但他刻苦勤学、手不释卷。后人说他只读过一本《论语》,更多的是形容他的文化水平有限;但能长期在文人云集的北宋朝廷官居宰辅,充分说明他的学习能力、知识转化能力远超常人。从其后来为宋朝制订的制度完全吻合儒家治国的思路来看,赵普显然是以"勤能补拙"的方式,全面提升了自己的文化造诣。
第二,虽然富于权谋,但为政品德高尚。
虽然不是儒生出身,但赵普刚毅果断、正直严厉的性格,却与儒家贤相的标准不谋而合。
他勇于进谏,为了让赵匡胤接受正确的建议,他不惜采取类似于"死缠烂打"的方式,对方若不接收、誓不罢休。史书中有个著名的例子:赵普曾想任命一个官员,赵匡胤不同意;但赵普坚持不懈、屡次就这事上奏,以至于赵匡胤暴怒之下、撕碎奏折扔到地上。然而,赵普仍然不为所动,他一片片把奏折粘好、再递交,这种顽强的毅力终于让赵匡胤让步。后来的事实证明,赵普的这次人员任用是极为正确的。
赵普为政,主张奖惩分明、仁政爱民,他曾说过一番超出了时代局限的精彩言论:"刑罚用来惩治恶人,奖赏用来酬劳立功者。刑罚与奖赏,是天下人的刑罚与奖赏,不是陛下一人的刑罚与奖赏"。
第三,眼界过人、扭转弊政。
宋朝立国之后,赵匡胤向赵普询问如何彻底终结唐末以来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赵普准确指出过去藩镇势力太强、君弱臣强的症结,提出了"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以实现天下安定的思路。
随后,在赵普的协助下,宋太祖着手构建起一个新的文官治理体系:
在中央组织架构层面,设副相、枢密使副与三司计相以分宰相之权,实现相互牵制,彻底改变了以往臣权的独立性,使之必须依附于君权而运转;
在军事方面,"收厢兵之骁勇"、荒年招募精壮男丁,共同组成禁军,将天下精兵都划归枢密院指挥。而枢密使只具备指挥权,禁军的训练则由马、步军都指挥和殿前都指挥负责,同样建立起相互制约的体系。
在地方上,将许多旧的节度使调做它用,以文臣取而代之,铲除了武将弄权的土壤。同时,还规定由文人出任知州及副职通判,且赋予会签权。如此一来,忠于皇帝的文职官僚集团彻底取代了武将群体。
就这样,北宋以全新的统治模式彻底终结了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自唐末以来首度实现了中原基本统一;在"以文治国"的基本思路指导下,遗失数百年的儒家治国思想再次被竖立。在这种体系下,宋朝科举大兴、理学出现,"满朝朱紫贵,俱是读书人",中国古代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而推动历史改变的头号人物,就是被戏称为"没文化"的赵普。
然而,所谓有得必有失,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唐朝是"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宋朝却"以文治国",从这个意义上而言,赵普对两宋进取精神的缺失负有一定责任。
由网友 M叔 提供的答案:
宋赵普宰相说这话有三层意思:一、自谦,论语境界自己达不到,贴近天下苦读士子之心;二、自夸,我赵普在治大宋天下,并且二次封相,服务两位皇帝,皇帝换了宰相没换,多牛;三、自傲,我赵普还有另一半学问你们不知道,论语只有一半用途,全靠论语治不了天下。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9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