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小北撰写文化 提供的答案:
建造导弹航母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技术、经济和战略等方面。虽然现代海战中导弹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但是导弹航母并不是唯一的解决方案。
首先,建造导弹航母需要大量的技术和经济投入。这不仅包括航母本身的建造和装备,还包括相关的研发和维护成本。而且,导弹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导致导弹航母的战斗力不断受到挑战。
其次,导弹航母的作用可能受到限制。尽管导弹航母可以在远距离上打击目标,但是它们在近距离作战中可能会受到制约。此外,导弹航母也需要有足够的防御措施来应对敌方的反制措施。
最后,建造导弹航母也需要考虑国家的战略需求和经济实力。不同国家的军事需求和经济条件不同,因此导弹航母并不一定是所有国家的最优选择。
综上所述,建造导弹航母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并不是所有国家都需要或能够承担。在选择军事战略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
由网友 光的尘埃 提供的答案: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虽然海战是靠导弹,比如空对舰,舰对空,舰对舰导弹。但现代海战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制空权,取得了制空权基本就赢得了现代海战。
为什么说制空权非常重要呢,因为上个世纪20年代,美国做了一项实验,发现战舰根本躲避不了战机的饱和轰炸。而战舰对空作战是有一定限度的。因此现代海战首先就是制空权的争夺,而制空权重要体现就在于战机,虽然现代空战也是靠导弹。但在海面上,必须有地方给战机提供起落、维护、补充弹药的地方。而这个地方最佳提供者就是航空母舰。
而建立导弹航母的战术,是完全靠水面战舰对付人家的舰队。这种战术依然不可能躲避对方的饱和空中攻击。而对付别人空中战机,最好的就是自己战机升空作战。这也是二战战列舰被淘汰的原因,而导弹航母理念和战列舰一样,只不过炮换成了导弹,其实效果不会很好。所以现在海战首先就是夺取制空权,夺取制空权,首先要靠航母起飞的战机。
由网友 山东石化王大刚经理 提供的答案:
谢谢邀请,所谓导弹航母,其实就是武库舰,虽然客观上武库舰有很强大的打击能力,但是抗风浪能力很弱,也不能自保,需要随航母打击群一起出击,从理念上说,武库舰还是陆军战术思维,不符合海战战略理念,但是,美国人用潜艇来代替武库舰,是一种完美的战术创新,所以,武库舰就成了鸡肋。
由网友 怀疑探索者 提供的答案:
现在海战全靠导弹,为什么不建导弹航母?下面,我来解答这个问题。
现代战争最有效的打击手段是导弹,尤其是海战更是全部使用导弹进行攻击。因此,有人发出疑问,航母上为什么只放飞机而不放导弹?航母的甲板这么大,起码可以放几十个洲际弹道发射口,储存几千枚核弹头,将航母建立成一个移动导弹发射平台不是更厉害吗?飞机几分钟才起飞一架。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航母的用途。航母即航空母舰,是一种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的大型水面舰艇,可以供舰载机起飞和降落。它通常拥有巨大的飞行甲板和舰岛,舰岛大多坐落于右舷。航空母舰是世界上最庞大、最复杂、威力最强的武器之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航母的造价很贵,之所以要花那么多钱来造航母,是因为航母能完成别的舰艇完成不了的事情,就是起降飞机,争夺海面和沿海陆地的制空权。
而其他舰艇都能够完成放导弹的任务,如驱逐舰和潜艇都能完成,所以就不需要航母来完成了。但驱逐舰能起飞飞机么?潜艇能起飞飞机么?都不能,所以航母不装导弹,专门用于起降飞机。如果要装导弹,飞机就必须少装。飞行甲板下方是机库,飞机平时是装在机库里的,在起飞之前才通过升降机升到甲板上。如果做成发射平台,那就不能有机库了,飞机携带数量大大折扣。另外,洲际导弹是远程打击利器,在陆地上也能发射的,没有必要用舰队开到对方海上发射。一般舰队发射的导弹最多的是巡航导弹,比如著名的战斧式导弹,但是战斧式用驱逐舰、潜艇和战机发射就够了。而巡航导弹是由战机来导航的。战机确定了目标的GPS坐标,导弹才知道要打什么。没有航母没有制空权,导弹的使用效率都会大大折扣。
历史上也有过不成功的导弹航母案例。前苏联的戈尔什科夫上将号就是这样一艘航母,但是经过实践证明这是一件失败的作。第一这样会影响航母的航速和重量,第二对于导弹打击他国的任务现在各国都是交给路基导弹部队或者潜艇部队来完成,航母只是作为一个远洋作战的大型机动平台进行地区性干预(包括封锁海峡、海域、获取局部战区制空权、制海权、威慑等等)的武。如美国一般将航母编为单航母(必要时编为双航母、三航母)编队进行地区作战任务,这些载有大量战机且战斗力十分强大的航母编队是其他舰艇编队是无法完成的。
由网友 军武数据库 提供的答案:
武库舰的想法是吧?
所谓的"导弹航母",并不存在,航母是航空飞行器母舰,用来起飞和降落飞行器的,目前仅仅指携带和起降舰载机的大型运输船。
最接机题主的概念的东西叫做"武库舰"。这是在上世纪末期,有很多军事专家和智库忽然间想到了一个和题主标题相似的问题——既然海战全靠导弹,为什么不建立一艘以导弹为主要攻击手段的军舰呢?这东西就叫做武库舰(Arsenal Ship)。一时间,各种武库舰的方案都被提到了桌面上来
总体的设计就是一艘万吨排水量左右的军舰,在上面安装大量的导弹发射器,长时间在远海航行,一旦出现战事,立刻发射大量的导弹来应对不同的面部。
但是悲催的事情是——这种类军舰只停留在纸面上一段时间,并没有被哪个国家真正的建造。原因是在提出武库舰概念不久,大家就发现了这种建造这种军舰本身就是一种脱裤子放屁的事情。
现在的大型驱逐舰其实就已经是武库舰了,包含了武库舰所有的既定功能。通过安装大量的垂直导弹发射单元,大型驱逐舰已经早就成为了一个海上移动的武器库。
这些驱逐舰上的垂直发射单元已经设计得可以发射所有型号的海军导弹。也就完全没必要再搞一个新型的舰船了。
而且类似于朱姆沃尔特、055这样的大型驱逐舰目前也只是叫"驱逐舰"这个名字,但是实质上已经具备了武库舰的资质了。
每艘"驱逐舰"可以携带上百枚导弹。这种事情在当初提出武库舰的时候是不敢想象的。毕竟当年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主流的驱逐舰是这样的:
每艘驱逐舰只有为数不多的导弹发射器,例如上图。
更可悲的是,还有一种军舰也把武库舰的建立给扼杀了。这就是弹道导弹核潜艇。
现在很多国家的弹道导弹核潜艇通过借鉴垂直发射单元技术改进了导弹发射管,发射巡航导弹。
一枚传统的弹道导弹潜艇发射管内可以容纳7枚巡航导弹。这就使得一艘具有24个发射管的核潜艇理论上最多可以携带168枚巡航导弹。这个数量甚至比驱逐舰还要多。也就更符合武库舰的概念了。
是改几个发射管划算还是单独再建立一类军舰划算?所以武库舰(导弹航母)就一种停留在纸面上,根本不会有人去建造了。
由网友 皇家橡树1972 提供的答案:
反舰导弹只是一种弹药,理论上来说任何海军战舰和战机都能作为发射平台去发射它,但发射平台是要有层级的,而航母作为海上机场有它搭载的飞机挂载反舰导弹,再去反舰则更有价值。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安装了12枚威力巨大的P700"花岗岩"反舰导弹垂直发射器,从广义上来说它就是导弹航母,那么与其它型号的航母相比,为啥"库兹涅佐夫号"要装备巨型反舰导弹呢?因为苏联当年与美国争霸海洋时错误的提出了"航母无用论",认为核潜艇和导弹才是未来海军的发展方向,航母只是"浮动的棺材"也就没有往航母的设计投入精力,但"古巴导弹危机"给苏联上了一课,在美军航母战斗群面前,苏联军舰既无空中掩护,又有可能随时被歼灭,根本进不去被封锁的古巴…危机结束之后,苏联开始认真的研究航母。
仔细看图片里有几名做日光浴的水兵,他们和巨大的P500/SS-N-12"玄武岩"反舰导弹发射器相比,实在是太渺小了。
但是以苏联当时的技术条件,没法设计建造出美军那样的大型航母,只能从"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开始,到1970年代末才建造出来"基辅级载机巡洋舰",由于它所搭载的雅克38垂直起降战斗机性能极差,不论是空战还是反舰都难以与美军舰载机匹敌,为了在海战当中保持强大的反舰能力,苏联海军只好给"基辅级"安装了巨型的SS-N-12反舰导弹。
雅克38"铁匠"垂直起降战斗机,只能挂载两枚AS-7反舰导弹,很可能没接近美军航母就被击落了。
苏联航母到了"第比利斯级"(库兹涅佐夫级)有了苏33重型战斗机和米格29K战斗机,在性能上已经与美军舰载机相当了,但苏联海军仍然心理没底儿,仍然给它安装上了"花岗岩"反舰导弹,必要时对美军航母战斗群实施攻击…苏/俄航母直接只是特例,其他国家的航母均没有直接反舰的任务。
而"库兹涅佐夫号"的姊妹舰"瓦良格号"抵达我国后在续建成"辽宁舰"时,P700导弹垂直发射器被拆除,因为我军不需要它们,有强大的歼15战斗机完全可以使用先进的反舰导弹对敌舰进行打击,根本不需要由航母本身反舰这种笨拙的方式。
总之,航母的价值在与灵活的调动舰载机去打击敌人,不论是空战还是反舰,舰载机会完成的更好,实在不行还有护卫航母的战斗舰艇,就不烦劳航母的大驾了,所以建造什么"导弹航母"没有意义。
由网友 军机图 提供的答案:
为什么不用导弹舰替代航母,其实这个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人考虑过了。当时,在美国海军制定"21世纪战舰"计划时,曾经考虑过建造一种配备多达500单元以上的导弹垂直发射装置、但自身配备的传感器极其简单、几乎完全依靠其他战舰提供目标信息和制导的大型战舰,即俗称的"武库舰"。
从概念上来说,武库舰可以说就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导弹航母",这种战舰除了作为火力平台以外没有任何其他用途,设计上相当"纯粹"。武库舰的火力相当强大,但这反而成为了它最终流产的原因:这种战舰除了作战毫无其他用途。这句话听起来或许相当费解,但这正牵扯出了海军的任务属性问题。
海军作为一种任务相当广泛的军种,其任务范畴远不止作战。事实上,海军在平时所发挥的作用,包括维护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保护海上交通线、武力威慑、进行海外干涉、外交和国家形象展示等等,范畴远比战时更为广泛。由此可见,武库舰作为一种没有独立作战能力的舰船(它可以把导弹发射出去,但没有其他舰船配合就没法命中任何目标),事实上在平时不具有任何威慑性,因此其即便建造出来也效费比极低。相反,航空母舰不但在战时能发挥其他舰船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平时也因能够携带大量的舰载机而适合各类任务,故在经济性上远比武库舰更划算。
所以,武库舰在任务性和经济性上无法与航母相比,自然也不可能用来替代航母。
由网友 飘荡在太平洋上的心 提供的答案:
武库舰最早是俄国人提出来的,利用大量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对美军航母实施饱和攻击,实现打击美国航母编队的目的。
美军当年发展武库舰完全属于走偏了,专门研制武库舰不符合美军的作战需求,还增加了海上补给的困难,反而是将上一代的战略核潜艇改装成发射战斧巡航导弹的平台更为经济。针对航母编队,美军计划将LPD17 San Antonio级两栖攻击舰改装成拥有288个发射单元的武库舰,支持登陆行动,将斯普伦恩斯级驱逐舰改装垂直发射单元作为航母编队的导弹发射平台。目前美军研制电磁炮取代巡航导弹的构想不太切合实际,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还是巡航导弹更适合攻击任务,电磁炮只能对付低价值目标。
中国对武库舰的需求是继承自俄罗斯的战略,用导弹饱和攻击的方式对抗美国航母编队。没有武库舰是无法实现饱和攻击的。但是中国缺乏合适的战略核潜艇平台,两栖登陆舰和海军旧的驱逐舰也不适合于改造武库舰(现代级驱逐舰除外),所以中国海军武库舰方面一直进展缓慢。但是由于中国在弹道导弹领域的新突破,DF21已经可以对美国航母编队实施超远程攻击,加之中国在空射弹道导弹领域也取得了突破。中国海军未来可以抛弃俄国人饱和攻击的战术,利用陆基和空基弹道导弹威胁美国航母编队。在去除了对抗航母编队压力的情况下,目前的大驱已经完全能够满足海军作战对导弹的需求,无需专门发展武库舰了。
由网友 白夜V 提供的答案:
虽然类似武库舰的作战平台可以提供许多优势,但全部建造这样的作战平台可能不是最好的决策。
首先,现代海战不仅仅只靠导弹。海军还需要其他关键系统,如雷达、通信、电子对抗等,来保证其作战效能。建造类似武库舰的作战平台可能不是最有效的方法来提高这些关键系统的能力。
其次,建造类似武库舰的作战平台是非常昂贵的。它们需要大量的资源,以及复杂的生产和维护流程。在经济上,这可能是不可行的,因为海军有限的预算可能不足以支持大规模建造类似武库舰的作战平台。
再者,现代海军需要具有更高的整体作战能力,而不仅仅是单一舰艇的能力。海军需要能够在多种威胁环境中合作,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作战效能。因此,现代海军需要一系列多样化的舰艇,以适应多种作战需求。
最后,现代海军需要考虑战略性问题。海军不仅仅需要应对当前的威胁,还需要考虑未来的可能威胁。因此,海军需要具有足够的战略灵活性和适应性,以便适应未来的战略需求。建造全部类似武库舰的作战平台可能会削弱海军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导致海军无法适应未来的战略需求。
因此,建造类似武库舰的作战平台是一个有吸引力的选择,但不能被视为唯一的选择。
海军需要在充分考虑经济、战略、技术和作战效能等因素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建造类似武库舰的作战平台的决策。只有在保证经济可行性、战略合理性和技术先进性的前提下,才能选择合适的作战平台,以保证海军的高效作战。
由网友 智勇双全明月sk9 提供的答案:
首先要明白,航母又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夺取制空权,这点导弹做得到吗?
也许你会说防空导弹可以打飞机啊,但是,现代战机的反舰作战大多都是在防区外发射反舰导弹来完成的,你也许飞机打下来了,但是人家反舰导弹也发射了,这就又给你送了一个概率学问题,让你方战舰被击毁的可能性更大。
但如果让己方战机在防区外就已经将来袭战机击落了,后面的这个概率学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而且,现如今海军的驱护舰,美俄还有巡洋舰,这些都能够携带足够的导弹,组队刷怪导弹管够,因此也就没必要再单独建一艘所谓的"导弹航母"了。
如果发射洲际弹道导弹,那还有海面之下的核潜艇呢,陆基发射的弹道导弹也能"全球必达",而且相对于水面舰艇发射,这二者更为隐蔽,不用担心被敌人发现。
题主说现代海战全靠导弹,这还是比较片面,至少舰队防空、反潜、侦察、夺取制空权依旧需要用到舰载机,而且舰载机有时比导弹更管用。
毕竟是人在驾驶,飞行路径不可预判,而且一旦任务目标发生变更可以及时修正,导弹可做不到这些。因此,就目前来看,导弹依旧无法淘汰舰载机。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9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