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方案中的精减的5%的编制人员将如何安置?_精减机构的意思

由网友 石丁 提供的答案:

我有一个利国利民的好办法。首先,来一次大整顿,要把贪污犯的须子找出来,与腐败分子有关的,或者是帮腐败分子忙的,严重不作为的,把他们直接开除,开除以后,如果超过5%,再重新补充新鲜的血液。如果说清除10%,我们再补充5%,我认为这样很好,纯洁了公务员的队伍,还能,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这些人,到什么单位也干不好。这样搞社会稳定,减少群众的意见!大家怎么看?

由网友 雪峰x 提供的答案:

对于机构改革方案中精减的5%编制人员的安置问题,通常会采取以下措施:

调动岗位:政府可以将被精减的编制人员调配到其他部门或岗位,以满足其他部门的需求。

鼓励退休:政府可以通过强制性或自愿退休计划,鼓励精减编制人员提前退休,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转岗培训:政府可以通过转岗培训等方式,为精减编制人员提供技能培训和再就业服务,帮助他们顺利地转移至其他行业或领域。

优化组织结构:政府可以通过优化机构结构和内部职能,减少冗余和重复性工作,以确保编制人员更合理地分配和使用。

公开竞聘:政府可以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让精减编制人员参与招聘,让他们有机会在其他单位或企业中就职。

需要指出的是,不同的地区在面对编制人员精简问题时,可能会采用不同的安置措施。政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为精减编制人员提供充分的安置和保障措施,确保其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由网友 80后小公 提供的答案:

中央国家机关精减5%的编制并不难。

本身中央国家机关的盘子就大,每个单位都有几百上千的编制。人多意味着退休也多,加上调离的,以及存量空编的回收,一年三下五除二就可以实现精减5%的目标。假设中央国家机关的编制数是10000个,精减5%是500个,中央国家机关机构数假设是100个,平均下来每个单位也就是减5个,很多单位说不定一年退休都不止5个,减5个压力并不大。

省市两级机关大致也是如此。压力最大的是县区一级的单位。由于长期缺编少人,人员力量非常不足,如果再像中央国家机关那样减编,显然不利于正常工作的开展。因此这次机构改革,个人预料中央、省、市三级或会对应按5%的比例减编,县乡两级大概率会保持现状。具体怎么改,各地地情不同会有一定的差异。

至于中央国家机关减编5%,会不会造成人员下岗,答案是否定的。不管改革如何推进,只要是在编人员一般都不会因改革下岗。改革后超职超编人员,一般会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安置:

1、提前退休。工龄满三十年或工龄满二十年、距离退休不足五年的,根据公务员法可以申请提前退休。考虑到改革实际需要,部分单位可能也会出台过渡政策,允许达到一定任职年限的人提一级退休,都是改革可能实施的安置方式。

2、分流安置。部分调整到有空编的单位,部分随职能划转转隶,部分退出实职改职级,拉长板凳,随退随销、随调随销。

3、鼓励停薪留职。投入社会万众创新、大众创业。

由网友 西纱窗下 提供的答案:

机构改革方案中所说精简5%的编制人员确实不多,正常情况下谈不上如何安置问题。主要有:1,机构改革期间暂停招录和安置新人。2,很多机关和单位都有一部分63、64、65年出生,且近一两年就要退休的人员,已超过5%。3,依据新"三定方案"优化组合人员,有一两年基本可内部消化相关人员。

由网友 谈笑阁 提供的答案:

很明确说明了编制调整到更重要的岗位,并没有说撤掉这些编制。

编制是慢慢消化的。

比如说去年这个单位有100个编制,缩减到95个,缩减5%。但是人不会少,人还是100人,但是控制进编。

这5个人一般是采用等退休的方式慢慢裁下来。一边退休一边不进人,人就减下来了。

还可以把一些愿意去国企的调整去国企,或者去事业单位,总之不会裁员。

然后这些编制就充实到其他单位了。

由网友 广行善全聚德 提供的答案:

精减就是让一部分人退出国家干部序列,如同国企和集体企业下岗工人一种模式,会以货币安置的形式进行工龄买断,被精减下来的人员不会另行就业安置,只能自主择业,自谋职业!

精减下来的人一般会有二种结局,一种是发展不尽人意,一种是浴火重生,东山再起,作为曾经的下岗工人,惺惺惜惺惺,惺惺相惜的我惟愿被精减的同志们一路风调雨顺,好运好景好前程!

由网友 光阴的故事66老胡 提供的答案:

你想多了,精简编制与裁撤人员不是一回事儿。比如一个单位有100人,精简编制5%,就是减少5个编制,只剩下95个编制,而不是裁员5人。可以通过人员退休的方式,实现精简编制。比如这个100人的单位,当年就有5个退休的,那么当年就可完成精简5%的任务。

由网友 职言职觉 提供的答案:

中央和国务院机关机构改革,明确精减5%的人员编制。请看清"精减"二字,只是精减,不是裁员。关于人员如何安置?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理解:

①不是裁掉5%的人员,而是核销5%的编制,比如一个部委有200个行政编制,此次机构改革后,该部委必须核销200*5%=10个编制,即该部今后的只剩下190个法定行政编制。

②人员大概率不会涉及分流,一般会采取退休离开一个人员、核销减掉一个编制的方法进行逐步消化,毕竟精减数量和幅度都不是很大。即使一个800个编制的大部委,精减人员也只有40个,精减数量相对较少。

③精减任务不会要求短时间内完成,一般会给予1~2年的过渡期限。一个200个编制的单位,两年时间退休消化10个人员,应该不是问题。据媒体报道,此轮机构改革的完成时间大约是2023年至2025年,有3年时间。时间相对宽裕。

④这3年期限之内,没有空余编制的单位,或者暂时没有完成精减编制的单位,估计不会允许再招录新的公务员。

⑤按照此轮机构改革的要求,精减的编制用于更重要的岗位。也就是说,有的人员或许会安排到其他重要岗位,也许是新成立的单位。只要人员调离单位,编制也就被核销,精减任务也算作完成。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8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