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曹操答应华佗的'开颅手术',会发生什么?_曹操如果让华佗手术会成功吗

由网友 34个代表 提供的答案:

如果曹操同意华佗的开颅手术,那曹操还算什么奸雄,怕不是个二傻子吧。既然是开颅手术,那应该以三国演义为依据。

先看华佗怎么说的,陀曰:"大王头脑疼痛,因患风而起。病根在脑袋中,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不可治疗。某有一法: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

用利斧砍开脑袋,这个动作何其惊心动魄,丧心病狂。一般人都应该见过斧子,斧子的重量比较大,舞动斧子需要较大的力气,精确度不好控制,远远没有刀子好用。如果没有李逵的本事,很容易把斧子用成锤子,这时候做不到精确的砍开脑袋,而容易变成把脑袋当成核桃给敲碎了。如果华佗说用菜刀来砍,估计曹操还不会如此暴怒,他也是怕自己脑袋变成被敲碎的核桃。

而且依照斧子的结构,斧子刃部太厚,就算华佗挥舞斧子比李逵还NB,但砍开脑袋,那被开的口子也太大了,肯定是血流如注,血流成河,估计还没等到华佗取出风涎,曹操就已经失血过多而挂了。

曹操就比较清醒的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说,臂痛可刮,脑袋安可砍开?他质疑华佗,汝必与关公情熟,乘此机会,欲报仇耳!这应该是非常有道理的。

由网友 平楠说史 提供的答案:

东汉末年,神医华佗曾被曹操,关羽请去医治疾病。后世之人并不知道,在当时算上华佗在内的神医一共有三位,另两位便是张仲景和董奉。后世之人多因华佗想对曹操做开颅手术之事,而更了解他。华佗被我国中医学界誉为外科圣手,医术十分高明。由于华佗医术精湛,声名远播,曹操便想请他为自己治疗头风之疾。曹操的头风病是在早年患上的,到了中年时期,每当头疾发作,曹操都会感到心神慌乱,头痛难忍。曹操请过许多名医为自己治疗头疾,但效果却并不明显。

曹操初次请来华佗时,华佗只在曹操头部穴位刺了几针,曹操头痛情况不但有所缓解,头脑还变得更清醒了。但在华佗看来曹操的头痛之疾只能长期疗养,并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治愈,根除。小说《三国演义》所写的桥段是:华佗本想通过开颅手术,来治愈曹操的头疾,但实际操作性却没有依据可循。古代医疗技术十分落后,按照古人的认知程度来进行判断,恐怕都会觉得这是斩首之刑。而华佗却只从医生的角度出发,觉得自己给曹操进行手术,是有一定成功几率的。

根据书中记载,华佗认为自己可以先用麻药麻痹曹操,随后再用刀斧避开头颅,取出脑内的风涎,随之曹操便可痊愈。曹操觉得华佗所说根本是天方夜谭,生性多疑的他更是怀疑华佗是不怀好意。甚至曹操还认为华佗是蜀国派来的奸细,想要趁机谋害自己,最终曹操选择了诛杀神医华佗。按照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华佗的手术方案,风险的确很大。东汉时期的华佗,到底能不能成功完成这场手术呢?

不可否认,华佗确实医术高明,而且他还有几十年的行医经验。但在三国时期,刀具的选材还多是生铁与青铜。即使华佗医术再高明,当时也没有支持他完成手术的器具。另外在那个时代,也不可能有绝对无菌的环境。《三国演义》的作者是元末明初人,他能杜撰出开颅手术的桥段,想必是他目睹过这一幕。但在我国古代历史中,根本没有开颅手术成功的先例。即使元末明初时有一位名医,完成了开颅手术,那他不还得名声大噪,名留青史呀?

没有开颅手术取得成功的史料记载但小说作者却又杜撰出了这样的桥段,就说明古代医师,曾做过这样的手术,但受制于环境,技术等因素,手术未能取得成功。所以后世历史学者才会评价,即使曹操同意了华佗的治疗方案,曹操也会当场死亡。那为何小说的作者要设计这样的一个桥段呢?这还要从曹操发现衣带诏说起。发现衣带诏后曹操异常恼怒,他不但诛杀了参与其中的所有大臣,就连国丈董承以及怀有身孕的皇后他都没有放过。

此事发生后曹操进一步将献帝架空,并自封魏公。而在曹操麾下却有一干臣子,对曹操的所作所为极其不满。对他有所不满的臣子中,就有他最倚重的谋士荀彧。荀彧叔侄,是名副其实的保皇党,效忠的对象是大汉皇室。正是因为衣带诏的发生,让曹操和谋士荀彧开始离心离德。这也是为何后来赤壁之战发生时,除贾诩稍作提点外,曹操身边一众谋士,没有点破火攻之计的原因。荀彧从曹操最倚重的谋士,变得和曹操离心离德,这就让曹操变得更加生性多疑。曹操拒绝了华佗的治疗方案,其实是小说作者为了凸显,晚年曹操生性多疑,刚愎自用的性格。

在华佗为曹操治病前,还发生了一些事。曹操收到了东吴送来的关羽头颅。在见到关羽头颅时,曹操表现得有些洋洋得意。早期的曹操十分欣赏关羽,关羽更是曾放过曹操一马。但后期面对关羽首级时,曹操却表现得有些洋洋得意,这就说明此时的曹操已经性情大变。随后在埋葬关羽首级返回府邸的途中,曹操又不信邪的剑斩榕树。谁曾想榕树流血,喷了曹操一脸,让其病情有所加重。

面对关羽首级洋洋得意,剑斩榕树,拒绝华佗,这些其实都是小说作者在暗示,此时生性多疑,性情大变的曹操已经不是昔年的枭雄,他已经变成了一个自私,在自己的世界里癫狂舞剑,防备身边人的人。自取灭亡的疯子,只有一个结局,那便是无药可救,等待死亡。

由网友 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提供的答案:

事实上,若是曹操答应华佗给他做"开颅手术",那么三国的历史将会出现大变!曹操很可能在有生之年一统天下!

曹操为何会答应做"开颅手术"

华佗建议给曹操做"开颅手术"的故事,发生在三国演义中,并非正史,所以我们考虑问题不能站在正史的角度,不能认为古代的医学条件不如现代,就觉得古代的"开颅手术"一定会不成功!因为这是演义啊!演义三分实,七分虚,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事情,所以才值得探讨。比如华佗给关羽刮骨疗伤一事,放在正史中,你会相信这是真的?很明显这是演义编出来的故事啊。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说,华佗建议给曹操做"开颅手术"的前因后果。

曹操这个人,文治武功是非常厉害的,几乎统一了大半个华夏,也正是因为他在这些事情上操心太多,所以他患上了头风病,一旦疼起来简直要人老命。年轻时的曹操,或许还能凭借着强健的体魄抵抗住,但是随着年纪的增长,曹操的身体素质也没有年轻时那么好了,所以他的头痛越来越厉害,急需医生为他治疗。曹操的地位很高,权势很大,身边聚集了一大批的精英医生,但这些医生也对曹操的头风病无可奈何,于是华佗的名字出现在了曹操的视野中。

华佗并非官方的医生,但是他的医术却非常厉害!当年广陵太守陈登因为喜欢吃生鱼片,结果感染了寄生虫,使得自身经常面红耳赤,心情烦躁,周边的医生都没法有效治疗,结果华佗一出手,直接诊断出了陈登的病因,在给陈登服药之后,直接驱除了陈登体内的寄生虫,使得陈登身体得以好转。

东吴周泰,为了护卫孙权,"身被十二枪,金疮发胀",眼看就活不成了。周泰伤势很重,而且伤口很明显出现了感染,按照古代的那种医疗条件,周泰几乎是必死无疑了。结果华佗出现,一个月就把周泰治好了,令众人钦佩。

之后的刮骨疗伤,更是把华佗的地位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关羽被曹仁的毒箭射中,而且箭毒已经深入骨髓,出现了感染,必须切开伤口,将骨头上的箭毒刮出,这在当时人看来,是根本不可能成功的。结果华佗出手,成功的帮关羽刮骨疗伤,治好了箭毒,令天下震惊,原来真有人可以做外科手术啊

综合华佗的医疗成绩来看,他绝对是当时天下的顶级医者,比那些皇宫中养得太医还要厉害!也正是因为华佗医术强,名气大,所以曹操希望得到华佗的医治,帮他彻底解决掉头风病!

华佗被曹操请过来后,经过一番诊断,认为曹操的头疼病并非不可治,只是需要使用非常规手段而已,于是便出现了下面这段对话!

原文:操即差人星夜请华佗入内,令诊脉视疾。佗曰:"大王头脑疼痛,因患风而起。病根在脑袋中,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不可治疗。某有一法: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

华佗说要用利斧砍开曹操的脑袋,取出风涎,便可以除去曹操的病根,但是在曹操看来,这可是闻所未闻的治疗方案啊,砍开脑袋那不就是死了吗?于是曹操不爽了,认为华佗是在坑他,再加上曹操本身多疑,又听说华佗曾给关羽刮骨疗伤,和关羽的关系比较好,便误以为华佗是故意想杀他,为关羽报仇,最终直接将华佗下狱诛杀了

事实上,在这次诊断中,华佗和曹操都有过错。华佗的错是话说得太直白,没有考虑患者的认知限度和脾气。比如说,华佗知道曹操头疼的根源在于脑袋中的风涎,只有取出这玩意儿,才能彻底把曹操治好。但是他直接说用"利斧砍开脑袋",给曹操的感觉就是把脑袋砍了,这谁受得了啊,曹操他们打了这么多年仗,都知道砍了脑袋人就活不成了,他肯定不会答应。但是若华佗换个方式,说"用精细的利刃在头上划开一条缝,然后取出风涎",这明显听起来就要好受得多了!"利斧砍开脑袋"和"精细利刃划开一条缝",是个正常人,都比较能够接受后面这种说法吧?

所以说,华佗这人啊,说话还是太直白了,没有考虑到曹操的疑心病和认知限度,若是他换个方式委婉地说清楚,怎么可能引起曹操如此大的反应?不过曹操这边,在处理这件事情上也显得太过急躁了,把事情闹得不可转圜的地步了。

曹操如此厉害,如果不是被"利斧砍开脑袋"这句话气疯了,他断然不会做出直接将华佗下狱的决定,智商在线的曹操,在听说了华佗的建议后,应该立马召集全国有头风病的人,将他们交给华佗,让华佗证明他的医术,证明他所说非虚!这才是真正的智者做法!

好了,回顾了华佗建议为曹操进行"开颅手术"的前因后果,我们再回到题目,回答题目中的问题!

首先,题目中说的是"如果曹操答应华佗的开颅手术",这个条件成立的前提,肯定是曹操迈过了自己心里面的那道坎,不然他根本不可能答应华佗给他进行开颅手术!那曹操心里面的那道坎是什么呢?很显然,那便是打开头颅并不会死,而且真的能够治好头风病!也就是说,在此之前,曹操必定亲眼见证过华佗做开颅手术,而且亲眼看到华佗把其他有头风病的人都给治好了,只有这样,多疑的曹操,才敢真正的让华佗来做开颅手术!

所以说,题目中"如果曹操答应华佗的开颅手术"这句话的预设条件,便是曹操已经准确地知道开颅手术能成功,华佗真的能够治好他的病,否则曹操不傻,不会同意做开颅手术的!也就是说,其实题目的意思可以等价于,如果曹操治好了头风病,延续了寿命,那么会发生什么?这样理解题目后,其实剩下的结局就比较好推理了!

首先,华佗肯定会失去自由身!虽然华佗治好了曹操,但按照曹操多疑的性格,他是肯定不会再把华佗放走的,万一日后头风病复发怎么办?万一曹家人有个病痛折磨怎么办?有华佗这个神医在,曹家基本就不用再担心身体问题了。而且华佗这么个神医,若是去给敌人治病了,这岂不就是在变相在给曹操统一天下增加难度吗?所以说,曹操肯定不会再把华佗放走的,华佗估计一辈子都得呆在魏国境内了!

其次,曹操能够多活几年,更有可能一统天下!头风病治好后,又有华佗在身边帮着调理身体,曹操肯定不会再受到病痛折磨,身体会越来越好,肯定能够多活几年。而一年之后的刘备,便开始了出兵征讨东吴,天下将发生大变!

刘备集团,要想争夺天下,击败曹操,只能从荆州、益州两路北伐,单从一路进攻,绝对会失败。后续的诸葛亮北伐,就证明了这个观点,无论诸葛亮是多么的厉害,单靠益州,最终仍难击败魏军。而被刘备众人寄予厚望的荆州,却被"盟友"孙权给偷袭了。当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把曹操打得差点迁都,这个时候的孙权,原本是有机会北伐牵制曹军的,结果他却联合曹操,偷袭了关羽的后方,占领了整个荆州,导致关羽兵败被杀。如此深仇大恨,刘备不可能不报!

杀关羽、夺荆州,这种仇都不报,估计不用天下人批判刘备,就算是蜀汉那些跟着刘备打天下的老兄弟,都会把他喷死,所以说当年赵云劝刘备别伐吴,而是应该先进攻曹魏,太过理想化了,当时的情况,刘备必须伐吴!

大家都知道,魏蜀吴三国中,曹魏的实力最强,就算是吴蜀联盟,都不一定能够打赢曹魏,现在吴蜀内讧,那么对于曹操,肯定是一统天下的最好时机!刘备最开始伐吴时,曾经邀请过曹丕,约定一起伐吴,平分东吴,结果曹丕没有答应,而是坐山观虎斗,任由东吴和蜀汉交战,准备等他们分出胜负后,再下场摘桃子。结果东吴击败蜀汉后,立马回军抵抗曹丕,最终曹丕失算,未能拿下东吴,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

曹操的军事才能、战略眼光远超曹丕,如果他多活几年,断然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坐观东吴和蜀汉争斗。就在蜀汉和东吴打得激烈的时候,曹操必定会快速挥兵南下,一举打过长江,杀入东吴腹地。而一旦曹军进入了东吴腹地,按照东吴那些世家大族的秉性,他们肯定会选择投降曹操,反抗孙权,而失去了世家大族支持的东吴,肯定会成为三方势力中最先灭亡的。东吴灭亡后,单靠刘备一家,还能够挡住曹操吗?本文认为是不可能的!

所以说,一旦华佗治好了曹操的病,曹操多活几年,那么刘备伐吴时期,曹操抓准机会,便可以一举击败东吴,而东吴一灭,刘备的实力很难在和曹操抗衡,最终曹操很有可能一统天下!

结语

站在三国演义的角度来看,若是曹操答应了华佗做"开颅手术",那么曹操就很可能被治愈,可以多活几年。而刘备伐吴之时,曹操肯定也会趁机对东吴用兵,最终一战灭亡东吴,再收拾刘备,最终一统天下!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由网友 俞远通 提供的答案:

话说江东孙权,谋害关公后,为避祸计,献公首于曹操。

再说曹操,居洛阳宫,合眼闭目,常梦见关公,心甚惊惧,众属下以为,洛阳行宫多妖,宜造新殿居之,可去此邪,曹操然之。

建造新殿,缺栋梁材木,适有跃龙祠前大梨树,可堪大用。

那大梨树,亭亭如大华盖,无曲节直侵云汉,乃千年古树者,工匠伐之,锯解斧砍不能伤,曹操闻,亲持佩剑,怒而斩斫之,树身流血,遂弃。

是夜曹操回宫,假寐辗转,心神不宁,恍惚间,有树神索命,醒,曹操受惊恐得病,头痛欲裂,求良医救治不能痊。

民间有华佗者,当世神医也,华歆举荐之,为曹操诊疾,华佗切脉毕,云:此病乃患风而起,病根在脑中部,治法是先饮麻汤,后用利斧劈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

曹操问:汝有几成把握乎?

华佗答:回复丞相,吾有九成五以上把握也。

曹操让华佗退下,忍头痛自思之,曹操多疑之人,犹而不决,其平常在身边,养有替身数人,为求万全,心生一计,欲先用替身,让华佗医试之。

话说华佗,医箱工具备全,一丝不拘,全神贯注施医术,只听啵的一声,白光闪处,那曹操的替身,斧到首开,曹操在窗外偷窥,见之,几乎惊晕过去。

这边厢,华佗也大吃一惊,话说华佗检视病人脑部,竟无异状,遂赶紧把伤口缝合之,抹上神药。

后,华佗目呆神滞,闷坐自问自答,再不与外人言语。

话说曹操的替身,经华佗开颅施术,有神药奇效,身体不日而愈。

这一回,曹操对华佗的医术,那是真正的服了,当他想让华佗给自己治病的时候,华佗突然失智,曹操懊悔不已。

华佗一生行医,从无误诊之事,今日失手,纠生心结过重,忧郁不能自拔,十余日后,气绝而亡。

一代神医,就这样离去了,曹操命厚葬华佗,亲临致祭,罢。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三国演义,华佗去后,曹操后来经历未改也!

(本人洛阳一农民,高中毕业学写文,过路君子行行好,关注点赞不忘恩。)

由网友 辽宁资深球迷二代 提供的答案:

会发生什么?只会有一个结果:曹操当场死亡!接着华佗被当成庸医被杀!可谓"一术两命"!

需要强调的是,所谓华佗企图对曹操进行开颅手术一事,正史当中没有任何记载,甚至现有的史料当中,也没有记录过华佗具备这样的医疗技术。所谓的开颅手术,只出现在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当中。换言之,这只是一种艺术上的虚构!

事实上,开颅手术在近代才开始出现,距离明末元初也有几百年的时间,所以即便是罗贯中时代,以当时的技术条件也无法进行开颅手术。不过这一时期毕竟要比三国年代晚上千年,元明时期的人无法进行开颅手术,可不代表元明时期的人不敢做出这样的设想。不管是古代和现代,每个时代的人们都会具备超前意识,只不过现实的技术能力是满足不了这样的想法。对于元朝之前所发生的各类头部病痛,相信这一时期的人也会做出未来的设想:能否打开大脑,去找到大脑里的顽疾!

事实上,在21世纪初有关考古人员挖掘大汶口遗址的时候,考古小队就曾经找到过一枚大约在5000年前的人类头骨,而这颗头骨上有一个清晰的圆形孔洞,并且边缘相对光滑。经过专业的技术鉴定,考古人员怀疑这是在当事人活着的时候,其头部被人钻孔,随后当事人又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又间接造成颅骨处的伤口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愈合。所以考古人员一直怀疑,有关开颅手术的探索,很可能在5000年前就已经开始。当然,这也只是设想,目前并没有被正式承认。

不过古人毕竟存在超前设想,加上古代的确存在这样的尝试,因此,罗贯中在编写《三国演义》的时候,把一些并不存在的医疗技术放到了神医华佗的头上,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要想成名神医的身份,就得夸大华佗的能力!

不过华佗真的具备这样的技术吗?至少历史已经告诉我们,这是不可能的!或者说华佗为了治疗曹操,冒险进行了这样的尝试,而曹操为了解决大脑中的痛苦,也冒险接受这样的手术,那这场发生在三国前夕的医疗实验,存在成功的可能吗?

至少在笔者看来,成功率基本接近0%,死亡率基本接近100%!

1、那个年代没有X光透视等技术,因此根本不知道头部病痛的精确位置在哪,就算进行开颅手术,也只能根据大致方向钻开颅骨,倘若着对位置还可以,如果找不对呢!继续扩大颅骨的破开面积?但是重新再钻一个孔?你华佗拿我曹操闹着玩呢!

2、那个年代没有显微镜,一切手术活动全凭眼睛,脑部有大量细小的血管,稍有不慎弄错位置酿成大出血,那咋整?

3、那个年代没有真空医护室,更没有专业的消毒工具,如何防止病菌的渗透?华佗的手术工具难道要用火烤、用酒泡?拿着炙热的手术工具去打开曹操的颅骨,你这是手术呢,还是上刑呢?

4、由于现代技术医疗完善,手术前就可以通过透视发现脑中的异样,并且通过手术将肿瘤一类的物体去除。然而那个年代,除了当事人能感觉到头痛,哪个人也不知道大脑里的病根究竟在哪,打开颅骨究竟该去掉哪个位置?难道直接把疼痛的部位彻底割掉?

所以《三国演义》有关开颅手术的描述,只能算得上是罗贯中的一种超前设想,放到上千年前的三国时代,这跟酷刑处死没多大区别!要是华佗但当着曹操的面说出这样的话,估计都不用小说中那么多的连篇废话,华佗还没讲完,曹操恐怕就要下令砍人!

由网友 晚来风L 提供的答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回忆一下此事的前因后果吧。

曹操早年就患有头疼的毛病,按照华佗所说,是脑袋里面有风涎。其实以我的理解,应该就是偏头疼,这种病在现在非常多见,很多患者往往只能以药物维持,根本没有根除的可能。史书上记载说曹操患有的是头风病,在《医林绳墨·头痛》:"浅而近者,名曰头痛;深而远者,名曰头风。"所以说这种头风病是一种反复长期频繁发作的头疼,有可能是神经性头痛,也有可能是精神压力导致的头痛,还有可能就是脑袋里长了恶性肿瘤之类的东西,但是以当时的医疗条件是无法确诊的。

后来在一次犯病的时候,华歆为了拍马屁,主动去找华佗为曹操治病。在《三国演义》中,关于华佗的种种神迹现在看来依然令人目瞪口呆。为了令曹操相信华佗的医术,华歆把华佗狠狠的夸了一顿。说华佗就是当代的神医扁鹊,首先说广陵太守陈登患病,满脸通红,吃不下睡不好。后来别人就把华佗介绍给陈登。华佗一看到陈登就说你多亏遇到我了,否则就麻烦了。我现在给你开一副药,但是交代他这个病现在虽然可以治好,但是三年后一定会复发。陈登开始不相信,但是吃了药之后的当晚,连吐了三升蛇,写到这里我都头皮发麻。不过说是蛇,其实应该是蛔虫之类的。当时陈登的病就好了,但是过了三年之后,陈登的病真的就复发了,而且很快死掉了。

还有一个军吏生病了,在回家避雨的路上见到了他的一个朋友,刚好华佗在他朋友家里,于是叫华佗给他看看病。结果华佗诊脉之后,就说我们认识太晚了,你的病已经没治了,你已经活不过五天,果然,五天之后,这个军吏就死了。

还有一个怀孕的妇人得了重病,把华佗请去之后,华佗说这个胎儿已经死了,再拖下去,大人都要难救,于是开了一剂药,吃下去之后不久妇人就产下了一个死婴,妇人的病也就好了。

在华歆看到华佗之后,华佗刚刚治好了一个郡守。当时华佗既没有开方也没有抓药,只是写了一封信说郡守贪污,气的郡守勃然大怒,连吐了几口血,结果病就此好了。原来华佗看出来这个病是因为血气郁结所致,激一下吐出来就好了。

在路上,又看到一个车夫,当时病的很重,华佗看过之后,叫人去饭店里要了一碗蒜汁,车夫喝下去又吐出来一条大长虫,奇迹般的就好了。

从以上的病例来看,华佗先生真的是神医无疑,作者如此安排无非就是让我们相信华佗,而且相信他的医术。但是曹操为什么不信呢?说真的,是不敢信,就拿现代医学上来说,开颅手术也是极具风险的的一项手术。

在给曹操诊完病之后,华佗给出了治疗建议,说他脑袋里有"风涎",只要喝了他的独家麻醉药,也就是麻沸散,然后拿把厉斧把曹操的脑袋劈开,把"风涎"取出来,再缝合起来,曹操就好了。

曹操听完之后,惊出一身冷汗。而且当时在场的诸位武将,差点就把华佗直接活劈了。曹操当场就想杀了他,亏的有人求情,于是就先把华佗下狱,并最终被处死。

那么如果曹操答应了华佗的"开颅手术",会发生什么呢?

1,颅内肿胀

这种并发症在开颅手术中一般都会存在,但是症状有轻重。在现在有些颅内肿胀症状比较轻,服用一些药物就可以痊愈。但是如果比较重的话,那就是术后还要进行第二次开颅,采用去骨瓣减压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如果曹操在手术中出现了这种症状,那么以当时的条件,几乎无救。

2,癫痫

大脑是一个高度完美的整体,一旦开颅,肯定会对大脑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出现了癫痫,曹操几乎必死无疑。

3,颅内感染

颅内感染在临床上特别常见,很多病源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等都会导致颅内感染,在不确定何种感染的情况下,曹操几乎也是无活。

4,静脉血栓

血栓有多严重就不赘述了,生活中遇到太多了,很多患者不能自理甚至直接死亡。

5,肺部感染

在古代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肺部感染具体有细菌性感染、非典型病原体所致的肺炎、病毒性肺炎 、真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 由支原体感染等等,这最关键的是要对症下药,华佗应该搞不定。

另外还有很多的其他并发症,比如颅内出血、刀口感染、骨髓炎、偏瘫,肢体活动障碍、昏迷等等,可以预见,以上的任何一种并发症,都是曹操不能承受的。

当然了,还有一种最直接的,华佗用锋利的厉斧,一斧头劈开曹操的头颅,曹操直接挂掉,这几乎是最肯定的,这样的话后面的一切并发症都无关紧要了。

由网友 多臻贵 提供的答案:

华佗为曹操"开颅手术",华夏格局必将被改写!

《三国演义》里华佗两次出场,为展现关羽隐忍魄力"刮骨疗毒",欲展现曹操多疑"开颅取涎"被杀害,但这两件事皆杜撰,史籍并不存在相关记载,历史上华佗曾为广陵太守陈登及东吴奋威将军周泰治病,用春三月的茵陈蒿嫩叶治愈黄疸病,得以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曹操曾被华佗医治头痛症,但华佗诓骗曹操妻子重病,曹操盛怒逮捕入狱严加审讯,接下来是重点,华佗在公元前207年诊治,公元前208年拒绝招供被拷问致死,当年更爆发著名的"赤壁之战",因此即便《三国演义》华佗能"开颅取涎",漫长的恢复期将使"赤壁之战"延后,汉末格局将被改写。

首先是荆州必乱,荆州刘表逝世后存在三方势力,刘备约2万,刘琦约3万,刘琮约13万,刘琮年幼难以服众又无良将,最多与刘备及刘琦联军打平,若刘备取胜,以荆州丰厚底蕴,势必快速组建强势军力,阻止曹军南征并伺机扩张;若刘琮取胜,荆州破败军事削弱,难以抵挡曹操铁骑侵袭。

其次是孙权两难,东吴群臣对孙权继位充满争议,孙权屡次征讨荆州收效甚微,荆州内乱诸葛亮的外交战略,极有可能支援刘备伺机获取利益,使东吴稳固长江中游统治,若刘备败亡刘琮降曹操,孙权即便坐收渔利击败刘琮,吞并荆州将直面曹操威胁,届时只要击败孙权,将再无任何势力能够阻拦曹操。

最后手术失败曹操逝世,华佗"开颅取涎",即便克服血液、缝合与细菌,但痛风源头的"风涎"是固态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开颅却无用必然华佗被杀,曹操若是身亡汉献帝便有夺权希望,曹丕有可能推至邺城割据,孙权未必服从汉朝政府,汉献帝将重新削除割据势力,巩固汉王朝中央集权。

综述:华佗为曹操"开颅取涎"只是《三国演义》杜撰事件,从当时的医疗状况难以办到,开颅手术拖延的时期,将使荆州与各地发生剧变,有可能曹军分崩离析,有可能刘备夺取荆州,有可能孙权渔翁得利,有可能汉献帝重新掌权,"开颅取涎"即便真的有效,曹操也必须放弃,才能维系曹军对天下诸侯的优势。

由网友 豁达的平淡看人生 提供的答案:

首先没有无菌术,颅脑手术不在无菌环境下,术后必死!其次没有相应开颅设备,书中写到用斧头?岂不玩笑?第三,病因不明确,书中所描述的疾病可能仅仅是偏头痛,开颅何用?

古人很多都是一些作家给神话了,什么一打一百,关羽能在千军万马中穿梭,很多夸张到不能再夸张的东西从小印在我们脑子里,让我们思维存在错误判断。

人类需要相信科学,你比古人强的多,优秀的的多,你家里的电视,汽车,手机,要是放在古代,那你就是神仙了。

由网友 诚君健谈 提供的答案:

如果曹操答应华佗的"开颅手术",会发生什么?

如果曹操答应华佗的"开颅手术",史上必不会有"神医"华佗。

也就是说,华佗之所以能成为神医,皆是华佗假陈寿,尤其是罗贯中之手碰瓷曹操的结果。

华佗之所以家喻户晓,首功在三国演义的广为流传,其次才是陈寿的碰瓷。

如果曹操答应华佗的"开颅手术",就不是碰瓷的问题了,而是严重的车祸事故,又如何成就神医华佗之名。

没有曹操,谁知道华佗何许人

曹操患有"头风",华佗认为只有开颅手术取出"风涎"才能治愈的说法固然是《三国演义》罗贯中的胡编乱造。

即使被人们认为是"信史"的《三国志》,其实也不过是陈寿的道听途说。

有关华佗的神迹主要见于《三国志·魏书·方技传》,共记述了华佗、杜夔、朱建平、周宣和管辂等人的奇人异事。

方技传文末自己都说,昔日司马迁记述了扁鹊、仓公、日者的神迹,而"华佗之医诊,杜夔之声乐,朱建平之相术,周宣之相梦,管辂之术筮,诚皆玄妙之殊巧,非常之绝技矣",更是神乎其神,所以"广异闻而表奇事也"。

也就是说,华佗跟杜夔、朱建平、周宣和管辂都是当世之时有异能的方技之士。

除了华佗,你知道其他几位是干嘛的吗?

不知道吧!

是因为这几位的本事比不上华佗吗?

非也。

事实上,如果《方技传》所记载真的是史实,那么,其他几位的本事比华佗高多了。

比如,与最后一位的管辂的占卜术相比,华佗的那些神迹尽皆不过是微末小伎。

"管辂传"开篇就说:

父为利漕,利漕民郭恩兄弟三人,皆得躄疾,使辂筮其所由。辂曰:"卦中有君本墓,墓中有女鬼,非君伯母,当叔母也。昔饥荒之世,当有利其数升米者,排著井中,啧啧有声,推一大石,下破其头,孤魂冤痛,自诉于天。"于是恩涕泣服罪。

就是说,郭恩兄弟三人都得了足疾,让管辂算病因。管辂说,你家里有坟墓,坟墓里有一个冤死的女鬼,不是你伯母,而是叔母。过去饥荒的时候,你们为了贪图她的几升米,将她推入井中,她当时没有死,还在"啧啧"做声,你们就用大石头砸破了她的头。现在,你们的病是因为被你们杀害的这个冤死鬼在向上天告发你们的结果。郭恩听后一边哭一边承认了罪行。

再比如,

时信都令家妇女惊恐,更互疾病,使辂筮之。辂曰:"君北堂西头,有两死男子,一男持矛,一男持弓箭,头在壁内,脚在壁外。持矛者主刺头,故头重痛不得举也。持弓箭者主射胸腹,故心中县痛不得饮食也。昼则浮游,夜来病人,故使惊恐也。"于是掘徙骸骨,家中皆愈。

说,

当时信都县令家的女眷们无故恐慌,并相继得病,让管辂算卦。管辂说,你家北屋西头埋着两个死男人,一个拿矛,一个拿弓箭,头在壁内,脚在壁外。拿矛的专门刺头,所以女眷头疼,还抬不起头来。拿弓箭的专门射胸腹,所以女眷肚子疼心痛,并吃不下饭。这俩死鬼白天瞎游荡,夜里就来吓唬人,致使女眷们惊恐发病。"于是,县令派人挖走俩死鬼的尸骨,家中女眷的病也就好了。

凡此种种,此类神迹多了去了。

你如果觉得这些东西都是虾扯蛋,那么,与杜夔、朱建平、周宣和管辂并列的华佗的事迹也是虾扯蛋;你如果认为华佗的事迹是史实,那么,这些神迹也是史实。

更何况,《三国志》里,陈寿也没有敢虾扯蛋到说华佗要给曹操开颅,仅仅是说曹操患有偏头疼,华佗用针灸随手你那个缓解:

曹操闻而召佗,常在左右,操积苦头风眩,佗针,随手而差。

还有,三国演义中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也是罗贯中替华佗碰瓷关羽,三国志里也根本没有记载。

《三国志》倒是的确为记载了曹操杀华佗,并说曹操认为华佗能治愈爱子仓舒,后悔错杀华佗而耽误了爱子的刑名:

及后爱子仓舒病因,太祖叹曰:"吾侮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可见,同为方士,华佗因为逐次三番碰瓷曹操才得以称为家喻户晓的神医,而其他更有本事的半仙们,因为没有成功碰瓷曹操只能籍籍无名。

当然,《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的比华佗更神的半仙更多。

其中,叨陪末座的左慈也曾碰瓷曹操,在酒席宴间信手钓千里之外的松江鲈鱼,取千里之外的蜀姜以取悦曹操。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8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