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李勉9 提供的答案:
在那个年代,人民十分贫瘠,物资极度缺少,每个人家里的碗都不多的。瓷碗甚至可能是父辈流传下来的财产了。
可能现在的人都不信了,那时候,失手打碎一个碗是基本上要挨一顿打的。最轻也要挨几个耳光的。现在呢,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小孩子有没有受伤,至于打碎一个碗,算得了什么大事啊。几块钱的小事。
有时候,家里来客人了,很可能饭碗都不够用的,那么就必须去邻居家里借碗。还的时候也是要很注意的,把邻居的碗还回去。那时候的碗都有好坏之分的,就是有些碗,不是那么圆,有一点点瘪的。(现在当然没有这种残次品了。)那么还碗的时候,就必须按照碗底的字去归还,不会有邻里纠纷了。
那时候的碗碟都是很宝贵的,所以以前有杂技,就是顶一叠碗或者是碟子,摆出各种姿势。让观众心跳加速,担心那些碗碟的。现在中国来说,这一套已经完全失去作用了。大不了都摔碎了,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啊。观众也就不紧张了。只要不摔着人就行了。
由网友 四月天274399172 提供的答案:
那时候老百姓家庭普遍经济不富裕 ,家里添置碗碟也算一件像样的物件,加上当时大家的住房都是大杂院,一家挨一家邻里关系好,经常吃饭就在一起扎堆。有时逢年过节时,几家人家干脆就一家出几个菜,大家合在一起过,图个开心热闹。所以碗碟上刻上自家的姓氏,就会避免饭后收碗碟时拿错东西。
除了碗碟刻字的习俗外,还有一个让现在的年轻人称奇的职业--补碗匠。那时候老百姓家里陶瓷碗盘打碎了,但凡能拼凑起来的,一定让走街过巷的补碗匠请到家里来,将碎碗盘胶合钻孔,打上碗巴后,又可以继续使用了,我记得当时一个巴子是三分钱。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8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