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科6年,一起工作的同事都被提拔了,该怎么办?

由网友 亲切海风5FZ 提供的答案:

看到同事们被提拔而自己没有,可能会感到沮丧和失望。以下是一些建议:

  1. 深入了解:了解同事获得晋升的原因、条件和经验,以及你自己存在哪些可以改进的方面。
  2. 与上级沟通:向上级了解他们对你的表现和发展建议,寻求反馈和指导。
  3. 发挥长处:关注自己的优势并发挥它们,努力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增加自己的价值。
  4. 学习成长:通过学习新技能和参加培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
  5. 不要放弃:不要因为别人的成功而放弃自己的目标,继续追求自己想要的职业发展,坚持努力和耐心等待机会的出现。
  6. 积极寻求机会:积极参加公司内部活动和项目,扩展自己的人脉,并主动申请更具挑战性的任务或职位。

最重要的是,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不要对自己失去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奋斗。

由网友 独一无二李小花 提供的答案:

我是31岁提的副科长,任市局办公室副主任,当时上副科长的年龄虽然已经不算小了,但是胜在科室比较权重。

这个岗位上工作了两年,33岁的时候,我的直接上司办公室主任调走了,心里暗暗盘算,办公室就我一个副主任,这次即使不能直接上正科,起码能给个主持工作吧,结果新来的局长找我谈话了,充分肯定了我的工作,但他说他想要一个男办公室主任,为了锻炼我,他让我下县局进班子挂副职,许诺我三年回来后重用。

没能直接在办公室主持,虽然有点小失落,但局长答应三年后重用,我理解的重用起码能上正科吧。

在县局的三年中,我就和打了鸡血一样,任劳任怨,拼命工作,三年都是优秀公务员,还立了一次三等功,终于要到三年头上了,结果许诺我的局长调走了,新任的市局局长直接把我招回,不是回市局,而是安排在了市局的直属分局,我们分局局长的级别比县局高,是副处,副局长是正科,下面科室都是副科级,是的,就是把我安排到了分局的科室,任科长,文件上还括号注明是副科级。

到分局工作后,确实有几天很沮丧,挂职回来的安排,严重不达预期,更为刺激的是,当时和我一起提副科的人,有几个已上正科了,相比较之下,心中更为憋屈,觉得实在有点不公平。这么委屈地过了几天以后,觉得这样下去不行,使劲想了想,既然无法改变现状,那就过好现在吧。

想开以后,就在分局好好干,我要证明我自己,在哪个岗位都能出成绩。于是又开启了热火朝天干工作的模式,结果五个月之后,上级突然通知,我们分局从副处降格到正科级别,分局科室正式成为股级,这次我接到自己的任命文件是股长,然后括号副科级待遇。

这次降格我已经欲哭无泪了,好在分局的其他人也都一样,左右看看,心里也就平衡了,继续好好工作吧,不然咋办。接下来,在分局的股级岗位上工作五年之后,迎来了分局副局长的竞岗,经过竞岗流程,我成功地争取到了这个副科实职的岗位,这个时候,和我一起提为副科的两位同事,已上了副处,进了市局的班子。

在分局副局长职位上干了两年后,我才如愿以偿上了正科。这个时候掰着指头算算,我在副科岗位上一共在了12年,这12年间有九年是优秀公务员,两次荣立三等功,从最初权重市局副主任实职岗位,到了县局副科级挂职岗位,然后是分局副科级科长职位,再然后就成了分局股长职位,副科级实职成了副科级待遇,然后再奋斗成副科级实职。

我在副科级岗位上12年的波折,能否对你有个安慰?!

由网友 体制小生 提供的答案:

我举一个真实的例子。

我的一位领导,曾在县里面工作了16年,是正科级领导职务。由于一直与爱人两地分居,就想调回市里。直到2009年,他已经40岁了才调回市里某单位。

当时,由于单位职数限制,他被定级为主任科员,说白了就是科员,不过发的是正科的工资,相当于40岁时他的仕途又重新起步了。一般情况下,当40岁还是科员的话,就会觉得没什么进步和前途了,多数人也就开始浑浑噩噩混日子了。

然而,我的这位领导团结同事,与人为善,从不怨天尤人,一心扑在工作上,多次出色的完成了所在处室的各项工作,深得领导赏识,同事对他的评价也非常好。两年后,他被提拔为副处长;又过了两年,被提拔为处长;现在已经是单位的副县级领导干部了,是实实在在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晋升的典型。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想说的是:

一、在体制内,在当前的大环境下,领导和同事心里都有一杆称,只要你兢兢业业干好工作,都会有被提拔的机会。

二、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身边同事的提拔,不要害"红眼病",更不能怨天尤人,迷失了自己。要始终保持专注,坚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三、牢记厚积才能薄发,任何时候开始努力都不晚,加油!!!

由网友 加油帅小帅 提供的答案:

我今年38岁,是从部队转业回来的,我说说我的情况,没准你能好受点。

2018年12月我转业安置在一个副省级城市的市级单位,当时转业级别是连级。什么是连级呢一些没当过连级的人可能对这个概念比较模糊。这里先介绍下职级的关系。

部队的连级对应地方的就是二级科员,因为我转业时还没有职级并行,落编的时候落的二级科员。

有的战友经常问我:"那我在部队连职干了好多年,转业回来落科员之前在部队的任职年限回地方还能累计计算吗?"

答案当然是可以的!

我当年转业回来时候正连已经干了7年,相当于科员7年,转业安置时按照科员落编,原则上一个月后就可以晋升副主任科员,可是当时领导没有同意,说在等等,就这样一等就等到了2019年6月。

由于我自己分管人事工作,我也不好意思总催领导自己晋升事情,就这样一直到2019年5月底领导找到我跟我说:"你准备下你的材料吧,争取6月份晋升副主任科员。"

我特别开心,虽然耽误了5个月,但至少看到了希望。进入6月份我开始着手准备我自己的晋升材料,可谁曾想,6月份我所在的城市机构改革,所有晋升工作暂停,就这样我又被拖到2020年1月份才晋升到四级主任科员,相当于科员干了8年(算部队的7年正连)

2022年1月,我本来应该能够晋升三级主任科员的,可当时单位换领导又一次不研究人事工作,一拖再拖,这不刚刚晋升到三级主任科员。跟我一起转业的同级别的快地已经副处了,我还在三级主任科员徘徊。

朋友,机会还是有的,我科员都干了8年,更何况你副科级待遇享受了6年呢,不要放弃,相信你的"副科病"会痊愈的。

由网友 博学艺术人xQ 提供的答案:

从你的问题描述中发现,说明你是一个有上进心的好领导、好干部。如果你是在基层工作,上副科都已经6年了,这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我觉得你要正确面对没有被提拔的这事,工作还得继续,空闲时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个人建议如下:

一是调整心态。工作的目的是为老百姓服务,组织提拔是为了挑起更重的担子,为更多老百姓服务。如果不计个人得失的话,只是服务老百姓的数量上发生了变化,同事提拔后工作压力也随着增大。你真的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继续认真工作。

二是找出差距。正确对待自己与一起工作过同事的差距,包括工作、生活、家庭以及对人情事故的处理等,我们不是去与同事比,而是正确对待这些差距。如果是工作上的差距,你真的要谦虚跟同事们学习借鉴一下。

三是坚持学习。个人坚持学习真的非常重要,在不违背党员干部学习相关规定的前提下,无论是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生活百科方面的学习都可以,丰富自己的内涵真的有用。

四是做出成绩。无论你分管什么工作或主抓什么项目,在统筹推进的同时,将某方面的工作推向极至,只要得到上级部门或上级领导的认可,下一次提拔的可能就是你。

由网友 致远245868409 提供的答案:

如果自己的同事都得到了升迁而自己没有,那你就应该深思一下原因了,主观客观都要分析,当然客观的原因你可能无法改变,那自己的问题就要努力改变了,如果想要进步,肯定先要付出,尽人事听天命,相信努力终会有回报。

由网友 常去海边散步的人 提供的答案:

没有怎么办,只有努力工作。别人提拔是别人的事,还有连副科也不是的呢,他们怎么办?也只能好好工作。还有进不了公务员系列的他们怎么办?只能好好工作。职务、职业不能攀比,只能随遇而安。

六年的副科不奇怪,有的干到退休还是副科,也不错。老是想着提拔会影响心情,影响工作。有些东西是可望不可及的,或许永远得不到。能不能得到职务的晋升不只是看工作能力,还须看机遇,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

同事、同学的职务差别大了,没有可比性,在这方面有烦恼是完全不必要的。职务低并不是矮人三分,只要不犯错误,就是活的硬气,活的有尊严。

知足者常乐,仕途无止境,知足者会有更好的归宿。急于晋升,不踏实工作,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万一犯了错误就追悔莫及了。

由网友 东篱老顽童 提供的答案:

你副科6年,我副科十年,在以后的七年里我从副科到正处。

我三十岁在单位技术科任副科长,在以后的十年里又辗转几个部门,仍旧是给别人打下手。这十年,提拔晚的,年龄小的都超过了我。我也曾有过彷徨,我也曾有过失望,但还是走了出来,七年后成为一个处级单位的一把手。

第一,调整心态,多看别人的长处。当别人被提拔了,要看他哪方面比我强,不要看他哪方面不如我。

第二,抓住时间丰富自己。在副科级的岗位上时间比较灵活,我利用工作和业余时间,收集大量的业务和管理类书籍,认真学习丰富自己。

第三,工作上不消极。该自己做的一定要做好,不该自己做的,只要领导安排,就要努力去做。我在副科级岗位上曾经两次把别人办不了的事办得非常出色,得了到上级领导的认可。在没有正科级岗位时,给我升为正科级,干副科级工作,享受正科级待遇。

第四,给自己准确定位。不适合自己的岗位,即便提拔了也未必能做好。我曾经两次放弃提拔,第一次是正科提副处。我是技术出身,提拔我为生产副处长,我感觉我不适合,婉拒了领导的安排,推荐了合适的人选。后来在总工程师的岗位上做得风生水起,为以后的路奠定了基础。第二次是副处提正处。公司技术处需要一位处长,我从我的经历和性格权衡,更适合在基层工作,领导找我谈话时,我又一次婉拒了。两次婉拒看是延迟了升迁,但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更顺风顺水。

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正确对待工作,这就是职场路。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8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