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我是条蛇 提供的答案:
耕地拋荒是利益问题引出来的!一个几乎无利可图的行业愿意耕种的已经快种不动了!又后继无人的情况下当然只能抛荒了!
加大补贴的力度但钱要到农民手里!把每年增发的货币不在用到企业手里。而是用来提高粮食收购价,把现在的粮食收购价每斤提高至一块八至两元,在以未提高前的价售卖给粮食加工企业。这其中必须严厉打击外国未加工粮冒充中国粮及往年陈粮冒充新粮的人。最好对它们实行死刑。不愿对它们实行死刑但必须对它们重罚,最少一粒粮十元的罚,它们走私或冒充多少斤粮食合多少粒便罚多少钱,决不能手软。如多增发的钱在加价收购中国粮还有剩余,就用一部分在出义务的老农民养老金上,在分一部分到个人交社保上,在现在个人交费总额上补贴个四五成,以便促使更多的人愿意交社保!
把每年多增发的钱拿给企业用,有用吗?我认为如今中国缺的是如何把产品卖出去而不是制造产品!可如今底层人大多没钱乍去消费呢!而它们那些办企业的人挣了钱后,不是去外国花就是高消费!比如一个有钱人买一件衣服花十万元,而一千个人买一千件一百元一件的衣服也是花十万元!虽然总额一样,但做一件衣服所需的人手和做一千件衣服所需的人手一样吗?从就业率来说那个做法更合适呢?所以别在把每年增发的钱给办企业的用了!
由网友 用户67633497114 提供的答案:
耕地抛荒到底是一个什么问题?怎么有效的去解决?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农村为什么会出现抛荒地?现在农民种田,投资成本大,种子、农药、化肥介格高,杂交稻种每斤30到40元不等,棉花种300克60元左右,玉米种每斤10元到40元不等,总含量51%氮磷钾17%的复合肥每袋100斤220元,氯化钾每袋100斤180元,农药包括除草剂价格也很高,一亩地要几十元,有一种水田恶性杂草除草剂每袋35元,亩用两袋成本70元,现在生产用工栽秧,每天150元,请人劳动干活每天120元左右。
农民种田收入有多少?
现在水稻国家实行最低保护价,早籼稻100斤121元,晚稻中籼稻100斤126元,粳稻100斤130元,每亩1200斤左右,每亩收入1500元上下,每亩种子、化肥、农药、机械耕作费、水电费、劳动用工费加在一起需要600元左右,种一亩水稻净收入不到1000元,若需上干旱水灾年收入就更低了。
种棉花费工费时,需肥成本大,底肥、追肥、还要施盖顶肥,从栽下后就要打药治虫除草,后期还要除叉打老叶摘顶,4月中旬种植8月下旬开始采摘,亩产籽棉400斤到500斤左右,近几年籽棉价100斤籽棉280元,亩收入1200到1500元之间,亩去种子、化肥、农药,用工成本,收入只有600元到700元,灾害年景收入更低。
小麦淮黄海地区亩产1200斤左右,沿江地区亩产800斤左右,100斤112元,亩收入1200元到800元之间,除去种子、化肥、农药,劳动用工成本400元,亩收入400元到600元之间。
玉米淮黄海地区和沿江地区,春夏两季均可种植,北方春玉米亩产1500斤左右,沿江区域1200斤左右,近几年来市场价运作,100斤85元到90元,今年价格高于往年,100斤115元到120元,亩收入1300元到1000元左右,除种子、农药、化肥成本,亩净收入在1000元800元之间。
现在种植甘蓝型杂交油菜和常规油菜,科学管理育苗移栽亩产500到600斤,直播亩产300斤到400斤左右,撒播亩产150斤到200斤,近几年菜籽市场价100斤240元到250元,移栽产量高亩收入1250元左右,直播、撒播产量低亩收入1000元500元之间,除种子、化肥、农药成本,亩净收入在1000元800元300元左右。
农民种田除去种子、化肥、农药成本,收入低,都把田地扭转给了种田大户种植,种田大户只承包水田和成片的旱地种植水稻和旱地作物,干旱不能灌溉,水灾不能排水,交通不便,山岗地低洼地无人承包,在全国各地耕地抛荒现象十分严重。
耕地抛荒到底是个什么问题?
我不讲大道理,我讲事实,现在种田种子、化肥、农药价格高,农副产品滞销价格底,农民种田只能管吃,没有收入,抛弃土地外出打工收入很高,有木工手艺、瓦工手艺、油漆装璜技术的中年人,到广东、江苏、浙江,经济发达地区,每天收入300到500元,50岁60岁没有技术的中老年人,在城市建筑工地干活,每天8到10小时收入也在150元左右,比在家种田地强10倍。
如果降低种子、化肥、农药价格,提高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玉米、大豆等作副产品价格,让农民种田种地有利可投,才能解决耕地抛荒问题,如果种子、化肥、农药,价格不降,农副产品介格不涨,耕地抛荒将越来越多。
用事实答题,不讲假话、空话、大话。关注农业、关爱农村、关爱农民,欢迎你留言,欢迎你分享。
由网友 吳玉香 提供的答案:
答:耕地抛荒到底是一个什么问题?怎么有效的去解决?
一、耕地抛荒是在国家改变经济发展进程中发生变化的,提倡以工业发展经济为主,政策允许农民大量进城务工,由于劳动力纷纷外出也就逐渐使耕地抛荒。
二、耕地抛荒问题是在农业生产劳动力存储因素为历吏上以来的由"老中青″劳动力,而逐年变成"老年人″劳动力了,也就是当今议论的劳动力,只剩下40,50,60的老人还在种耕地,这几代人虽然还在耕地,但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所以耕地只有抛荒!
三、耕地抛荒主要因素问题是在种植农业方面成本越来越高,包括农药,种子,化肥,人工价,机械农具添置,也逐年上涨,而出产的农作物价值底贱不值钱,这也是一大难题,使许多农民产生对种耕地生厌,这也是耕地抛荒的主要症结。
农民光靠种植一亩三分地的那点经济收入是改善不了一家人生活需求。明显搞农业经济收入和打工经济收入不成正比。所以人们思想意识逐渐变化不在搞农业为主,而改变为副。这也就是种植耕地的农民没有正常生活保障因素出现耕地抛荒的问题!
改变耕地不抛荒的办法是:
一、应对耕地纳入统一有计划的施用,因地制宜调整,(不许人为对农业有益的方面阻碍)。应向逐步实行机械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让有经济知识能力强的人耕种。
这个办法也是可以解决耕地抛荒问题。
二,政策应有像城市居民的政策对农民"一视同仁"对待,对农村农民享有年满六十岁发放退休金!这就是农民无后顾之忧而安心的种植耕地。这样做也使耕地减少抛荒的有效解决办法!
以上所说的是我对耕地抛荒问题如何解决的几点看法。
祝福大家春节快乐!
由网友 农民至友 提供的答案:
耕地抛荒到底是一个什么问题?怎样有效的去解决?
农村土地抛荒,到底是个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如果是普遍现象,那就是体制上的问题;如果是个别现象,那还是管理上的问题。
但无论是什么原因,必定反映出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农民种地赚不到钱,农民权衡利弊之后做岀的选择。
经济社会,利益就是最好的动力。农民依赖种地无法养活家口,必然要选择抛弃土地,如果种地能像在城里打工那样的收入,农民绝不会撇家离业,游离他乡。
农村土地改革,充分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民已经从吃不饱当中摆脱岀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单纯依赖土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活的实际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就会寻找新的门路。很多农民是不愿意放弃土地的,不愿意游离他乡,抛弃土地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如果能在家乡附近就业,农忙务农,农闲打工,土地就不会被抛荒。
中国的农村,人多地少,这是我国的国情,无论采取什么办法,让几亿农民都守着土地,农业永远不会有岀路。有人说把土地流转给大户,这样就不能岀现土地抛荒,那样没有土地的农民还是要走打工的道路,还是要游离他乡。
解决土地问题,就要和产业问题同步发展,才会是最好的选择。
说个最现实的例子,我附近有个农村,农民人均土地不到一亩,农民靠土地根本无法生存。可这个村除了有头脑能做买卖的以外,没有人外岀打工,土地也没有一户农民抛荒,其原因就是村里有企业,村里有两个矿山,每年能安排上百个劳动力,农民农忙可以务农,农闲时做工,收入虽说比不上外岀打工,但农民日子过得非常舒心。
还有一个山区农村,这个村完全靠种植粮食,人均只有几亩地,户均也就十几亩。村子里有个林场,农民也没有外出打工人员,土地也没有被抛荒的现象。
综上所述,我认为解决土地抛荒问题,最关键的是要就地发展产业,能把产业做起来,让农民守家致富,不仅可以解决土地问题,农村的各项发展,都会得到解决。
由网友 傲雪148881552 提供的答案:
一边是国家整天都在強调的粮食安全问题,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中国人手里,一边是土地撂荒问题屡禁不止,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近些年粮食价格偏低农民种地卖不上钱收益太低甚至赔钱,不少人只好外出打工挣钱,家里的土地又租不出去只能撂荒。只要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让农民种地不但可以赚钱而且可以赚大钱,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由网友 鹰x眼 提供的答案:
土地是农民的根,土地是农民的命脉,为了脚下的这片热土,无数的先辈付出了生命。可以说,我们今天脚下每一寸土地,都是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即然我们好不容易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宝贵的土地,那么、为什么要把它轻易的抛荒呢?
《一》土地抛荒的原因
以我们队为例,八十年代分田单干时,农户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争着抢着开耕扩大地的边边角角和荒滩,为了争地,有的农户还大打出手,打的头破血流。然而、如今时过境迁,当年争地的现象不复存在,而且还出现了抛荒的现象。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抛荒土地的现象呢?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点:
1:进城创业:
2:招工招干进城:
3:随儿女异地搬迁:
以我们队为例,分田单干时,全队有近六十户人,随着日月的转换,时间的变迁,有近二十户人进城或远迁他乡。他们有的进城创业,有的是招工招干进城,还有的是儿女在外成家立业,无人养老,只好跟随儿女到它乡生活。
《二》无奈的选择
做为一个农民来说,谁都不愿抛荒自己的土地。分田单干后,农村劳动力得到了彻底的解放,在加上国家政策放开,农民可以进城经商务工,我们队有许多年青人把地交给父母耕种,自己进城务工创业,通过多年的打拚,他们有的在城市立住了脚,有的在外地扎下了根。随着岁月的流失,他们的父母也渐渐的老了,种不动地了,他(她)们也想把自己的地租出去,也想把父母接到身边养老,可谈何容易?就拿我邻居来说吧,当初六口人分了十八亩地,那时他们家兵強马壮,一儿一女,儿子上技校,女儿上初中,虽说父母六十多岁了,但身体还算硬郎,还能帮着在地上干点活。前些年、他儿子毕业当了工人,女儿从学校出来进城打了几年工,最后也嫁给了城里人。现在邻居俩口子六十多岁了,己种不动地了,父母也八十多岁了,己完全丧失了劳动能力。他们想把地租给人种,但由于十八亩地分的过于分散,不是夹在别人的地中间,就是在边头边脑的地方不好耕种,而且单纯种粮产生的效益非常的低,没人愿意租,现在他们只好把一部分地白送给人种,一部分地白送都没人种,只好抛荒,自己只种一小部分。他们的儿女也非常的孝顺,也想把地租出去,把父母接到身边养老,但却无能为力,因为他(她)们都是参加工作不久,刚成家立业的年青人,背着房贷,不可能把双方的老人都接到身边生活。象我邻居的这种情况,在农村普遍存在。由于地少,切分散,不好管理,产生的经济效益低,不如进城打工的收入高,有些年青人心一横,把地白送给人种,有些没人种的地只好抛荒,带着父母进城打工。去年我们乡镇核发房屋产权证,我们相邻的几个生产队,竞有三分之一的房屋是长期无人居住的危房和长期闲置房。要说这些长期无人居住的危房和闲置房无主吧,根本就说不过去,因为这些房子都是有主人的,并且房产就在户口名下,户口就在当地。只不过他们的主人或外出打工创业,或投奔儿女养老去了。
《三》破解之法:
要说解决农村耕地抛荒的问题,方法不是没有,我们相邻的两个村就做的非常好。这两个村是六、七十年代新建的移民村。八十年代分田单干,这两个村并没有急于分田到户单干,而是观望了好几年才分田到户单干的。他们分田到户的方式和我们别的生产队不同,别的大队生产队把地分成三、六、九等按户搭配平均分给农户。几乎把集中的农田分成了碎片化,而这两个村是把农田统筹起来按户划分,并没有把农田按远近好赖分成等级给农户搭配平均分配。现在亊实证明,他们分田的方法很好,由于农户分的农田集中,统一好管理,而且适合名种农业机械耕种,这两个村不但没有出现土地抛荒的现象,而且还有好多外地老板找上门租地种。这样不但解决了土地抛荒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老人无力耕种的问题。有近半数农户干脆把地全部租出去坐收地租,自己则就近打工或进城务工创业去了。从上列事实可以看出,只要把土地集中分配,就能解决土地抛荒的问题。
,
由网友 孤方自赏375 提供的答案:
大搞水利农田建设时代一去不复返,如今兴修公路铁路四通八达,工厂成群结队高楼林立,现在的水库都是五六十年代修筑,干旱时有渠无水,全靠自己购买水泵水管从江河湖里抽水灌溉,种一季农作物需要半年才能收获,这半年用去几个月时间钱💰呢未进兜里,不抛荒才怪,外出打工每月的工钱都到手了。
由网友 忠文道地药材 提供的答案:
耕地抛荒其实第一个就是经济收入的问题。当入不敷出的时候,农民就会犹豫,就会放弃对土地的依赖。第二个就是风险的问题。农民正盼望风调雨顺的时候,老天却下来了一场干旱两场冰雹三场风灾四场洪水,做农民的真是不死也会脱层皮。第三个就是农民老龄化问题。其实就是″老农"这个词叫坏了,没有"小农"来接班,土地谁来种。要想有效解好耕地抛荒的问题,首先就得适当调高粮食价格,适当降低农用物资商品的价格。其次就是引导农民种植产值高一点农经济作物,为农民搞好一切土地基本设施。最后就是让做不动的老农民适当领点退休金,把他们这部分土地想法承包给其他有劳动力的农民或承包大户种植。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7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