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非凡帆船hE 提供的答案: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批判"封建"思想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说的"一无是处"。如欧洲谚语所说,"泼洗澡水,把小孩子也泼出去了"。我们一般人印象中是"科举"尽是"八股",背会"四书五经"就行 。实际上并不是如此 。古人让孩子读书,目的是"经世济人"。孔子首开"普及教育",开设六门课程,包括"驾车""射箭"。唐朝科举选士,特设"博学鸿词科"。国家疆域越来越大,为了使不同地域的学子更平等,避免题目太宽泛漫无边际,便设定一些人人皆知的规制 。形成了后来的"八股"。时间长了,便束缚人了。我们的高考也是出于"平等"起见,印制出全国统一"考纲"。这也被后来一些"高明人"批为"新八股"。其实,无论是"科举"还是"高考",都为我国上千年发展做出巨大"人才"贡献 !
由网友 龙任国 提供的答案:
答:我认为,你把古人能够考取秀才太简单化了。
因为,虽然说在科举时代,凡是参加各种考试的学员,基本上都以四书五经为主。但是,还是有其他的知识要考。否则,不可能连秀才都难以考上。
再说,考秀才的比例,肯定是有限的。因为,考秀才只在乡里考。范围小,肯定是名额不多。再者,在古代,能够进私塾读书的人,是少之又少。大多数穷人家的孩子,连吃饭都很困难,何况读书呢?所以,学员不多,固而录取率低。
还有,读书需要一定的天赋的。而真正有天赋的人不多,大多数是靠死记硬背的(这是我们古人的教育方式)。因而说,理论上古代只要把四书五经背熟,就能考取考上状元。而大多数连秀才考不上的原因!
由网友 石海钓沉 提供的答案:
你这答案太想当然了,古人若中功名, 哪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四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字数都不多,几千字到几万字不等,但是,但是,为毛古人写书惜字如金呢?因为那会儿写字要刻在竹简上——不知大家有没有小学时往课桌上刻字的经历,刻个字其实是很麻烦的事,一节课刻三五个字且能让人分辨出来,那就是铅笔刀篆刻大家了,像现在一些领导讲话发言口若悬河叨逼叨三四个小时是不行的,全国人口都抓来刻都赶不上他喷废话的速度。所以,刻在简上的每个字,都是作者苦心孤诣研究了半生的结论,都非常值得推敲。这十几万堪称字字珠玑的文章,非常不凑巧,全是这类需要反复推敲后再一板一眼刻在竹简上的文字,所谓一字千金那种,您若能全背下来,光这个难度就足以消灭今天绝大多数的初三考生。
而光会背四书五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学习各家的注释,而历朝历代显学达人们对四书五经的重视程度是递增的,周易光系辞来说,就那几百字,但历朝历代对周易的解读与心法,而且动辄就洋洋洒洒几万字甚至几十万字,放现在开个图书馆也不为过。所谓学海无涯,知也有涯,而你要能在这些浩如烟海的著作中快速准确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这不仅考验你的眼光和见识,考验你的记忆力,更是拼人品的开始。
所以,如果光背书的话,古人为啥那么热衷游学呢?第一就是互相交换经验,第二就是切磋学问,哪本书值得看,哪本书沽名钓誉不看也罢,你达到这程度看的是啥师从的谁,等等,多少真知灼见就都藏在这"游"字里了。
光背下四书五经了解了各名家注释就想赶考去了?外延来了,年轻人颤抖吧——经、史、子、集,光一个史部,左传是基础打底的,前三史或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这是基础课、必刷题。当年苏轼苏东坡高考时,光一部《汉书》就刷了不下九遍——注意,这可是连正文带注释不下上百万字的《汉书》!至于本朝之前的历代通史、各朝《会要》,也都是重点出题范围,明清两代的考生甚至还要兼顾《资治通鉴》的策论部分。这还只是史这一部哦,经、子、集虽然没这么汗牛充栋,但体量也是非常可观。
尽信书不如无书,是饱学之士接下来要做的第四件大事,那就是要把书中的知识和当下的时局联系起来,融会贯通,也就是说,要把圣人的智慧之光,通过你的所学所悟照射进现实里,这还需要——继、续、读、书!
天文地理、龟澨占卜、紫微斗数、奇门遁甲、阴阳五行这类阴阳玄学的,黄帝内经、千金方这类医学的,《孙子》《孙膑兵法》《李卫公问对》《司马法》《六韬》《三略》这些练兵打仗的,《文心雕龙》《文赋》《全宋词》《全唐诗》这类提高文学修养和造诣能让你在高端场合跟着和诗填词不露怯的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读史方舆纪要》这类讲经济军事地理说不定哪天就得用上的,你作为一个读书人,一位未来的封疆大吏、手握重兵的督抚要员,也要通盘学习各有心得才行。另外,我还没说,有些牛人在如此繁重的课业负担之余,居然还能开外挂,练武强身。
所以,看看历代状元的试卷,你会发现,古代的读书人并非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痴汉呆子,更不是只会四书五经的书呆子,书袋子,而更像是一群妙语连珠、学富五车且有理想有抱负有热血唯独没有利益代言的大V公知。
除此之外,邋里邋遢的也别想金榜题名了,试卷卷面分要求极高,几乎达到正楷书法大师作品级的水平才行。不仅如此,皇帝及历代皇帝的名讳你也要知道怎么进行空行和回避,否则,一字之差,轻则名落孙山重则全家受株连。
这些,是光会背四书五经就能掌握得了的?
由网友 相约清明 提供的答案:
(原创)熟能生巧
[赞][微风][ok]背熟了,只是字面印象,理解、联想才是最重要的。
[赞][微风][ok]就和现在的高考和公务员录考差不多,有命题作文和自题作文。
[赞][微风][ok]审题、达意很重要。明白😊考官(皇上)出题的目的、用意才能作出"好文章"。
[赞][微风][ok]有的考生作文的确很美,阅卷人不喜欢(ღ˘⌣˘ღ)今年这科就白费了。
[赞][微风][ok]每个人的资质不同,领悟能力有差别,作文的"中心思想"肯定有异。
[赞][微风][ok]结果可想而知,有的人考了"985"有的人录了"211"有的人进了"三本"等。
(个人愚见,仅供参考)
(图片与文字无关)
由网友 桂西云山鉴水老黄历 提供的答案:
能把四书五经背熟是一回事,能考上状元又是一回事呢。为什么这样讲呢?记住: 理论必须和实践相结合!也就是有人把四书五经背熟了,但他不会利用四书五经里面的道理、事例去阐述安家、治国、平天下,那么,他背下来的那些内容是死的东西,不会灵活运用到写文章去,那他就是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更谈不上考上状元了。所以,才有很多人虽然背熟了四书五经,可是连个秀才都考不中的原因。
由网友 sunjin6278 提供的答案:
从隋唐以来,在每一个大一统王朝,科举考试不仅成了大多士子们唯一的进阶之路,也是他们欲展平生抱负的最佳纽带。因此金榜题名时也就成了那时人生四大快事之一。
取得秀才功名,通过录科后有资格参加考举人的乡试,乡试不中但成绩为落第优等者可作为优贡被选送京城学校学习,家庭可免除部分差赋徭役,秀才戴方巾长靴,可使用士人级定量的奴婢,见官无须下跪,有资格入官学学习,遇公事可禀见县官,惹讼事可免除部分刑法。
取得举人功名,拥有参加京城会试资格,会试不中但成绩较优者可作为副贡做国子监教授,入京参加会试沿途提供车马路费,作为后备官员当官位有空缺时可补缺,每月有官俸,可使用下大夫一级定量奴婢,免除家庭徭役赋税,惹官司时享有司法豁免权,可不到场,不过堂,不下跪,不用刑,免死刑。
取得进士功名那就更了不得了,那就成为朝廷命官,只要有能力不犯错官运自然亨通,享有朝廷命官相当品级的优厚待遇,自然比秀才、举人更胜一级。
正因为功名有如此之多的优厚待遇,自然成为士子们疯狂追逐的目标。四书五经是主考内容,熟读四书五经自然不在话下。但是,每次状元只有一个,进士、举人和秀才都有定额限制,面对全国的读书人来说,竞争的激烈性可想而知,要想顺利通过层层科举考试,登达彼岸,其艰辛程度真的不亚于登天之难了。
首先,科举考试要过严格的政审关
古代的科举考试一般分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六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严格的政审关。
县试、府试通称为童生试,县试通过后参加府试,府试通过后方可获得童生资格。有了童生资格方可参加省一级的院试,院试包括岁试和科试,每两年一次,岁试通过后称为生员,也就是秀才及第,就是俗称的秀才,也就正式成为县、府、州学校的生员,有时特别优秀者还会被选送入京城国子监学习。经过学习后,参加省一级的科试,生员通过科试,方能有资格参加考举人的乡试。如果科试通不过,还要继续学习,成绩太差或表现太差劲的生员,有可能会被取消生员资格,这就等于没有了秀才功名。这有点很像以前高考前的预选,预选不上,就没有参加高考的资格。
乡试三年一次,通过后获举人资格,就有资格参加京城里三年一次的会试,会试通过后称贡生,方有资格参加皇帝亲自主考的殿试,不过殿试只排名不黜落人。通过殿试后,成为天子门生,经过天子认定,才能正式成为进士。
初次参加童生试,报考前政审十分严格,要经亲供、互结和具结三个阶段。
参加考试的读书人先到县署礼房报名,填写亲供,也就是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表。要完整填写自己的姓名,年岁、籍贯、体格、以及容貌特征等。 同时填写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存殁履历,过继的人要写本人亲生父母三代。审核者会严格审核报名者本人及祖上三代的家庭情况,看其本人及祖上三代是否出现有做僧人、道士的情况,是否存在违犯朝廷忌讳的,是否有祖父母大丧正在丁忧的情况,是否是冷藉、丐户,本人和家庭中是否有从事娼妓、戏子的,是否有正在做府衙杂役的,有没有犯罪史。如果有其中之一的情况,考试资格即被取消。这称之为亲供。
考生要在十里八乡中寻找到五个一同参加报名考试的考生,相互结合,互为作保,填写五童互结保单,并签字画押。彼此互相担保,一人不真实或犯错,其他人就会受牵连,一同受到处罚或除名。这称之为互结。
互结之后还要请本县廪生具保,称为认保。保其不冒籍,不匿丧,不替身,不假名,保证五人身家清白,不娼优皂吏的子孙,本身亦未犯案操贱业。完成以上,方准报考,名册分存县署。称之为具结或廪保。
所谓廪生,就是廪膳生,就是秀才中的优等生员。一般经过县、府、院三级童子试后,能获秀才资格,就可到州、府、县的学院进一步参加学习,以备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乡试。秀才统称为生员,按考试成绩分廪生、增生和附生。廪生最优,在学院学习,一般由公家供给粮米和银子。但廪生有一定限额,大府不超20人,大县不超10人,那些小县能有三四个就很不错了。增生和附生是次一等的生员,公家不资助粮米银子。因此说,古时候读书人很少,秀才中的廪生更是凤毛麟角,想参加童子试,在十里八乡中,要找够五名同考者互相互保,并要拜求一名廪生为他们作保,以达到顺利报考,其难度可想而知。
府试、院试和县试差不多,只是政审时要多一名廪生做保,考场更严格。
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当年的八月举行,又称大比、秋闱、乙科,是科举考试中很重要的一步。乡试的主考官由朝廷亲派,全省经过科试合格的本省生员、贡生、监生均可参加。但这些考生都需要经过县、府两级推荐并作保,那些有过失而罢黜的官吏、街头艺人、妓院之人、父母丧事未满三年的,均不能被推荐作保参加乡试。
会试比乡试更高一级,称甲科,是由朝廷礼部主持在京城组织的考试,由通过乡试成为举人的各地士子参加,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进行,因此又称"礼闱"或"春闱"。参加会试的各地士子都是经由各省地方严格推荐作保的,与乡试情况大体相同,凡是通过会试的士子称贡生,经礼部推荐作保,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只以时策排名,不黜落人。
因此,古代士子要想通过科举考试做官,首先要通过一道道严格的政审作保程序,稍有差迟,就没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
其次,科举考试考场封闭所考内容晦涩
古代读书人报名资格通过审核,有资格参加考试后,接着就是通过县、府的童生考试。县试知县为主考,一般定在每年2月进行,考四场还是五场均由县官决定。考生在入考场前,有"搜子"搜查考生全身,严防怀挟小抄等纸张入场。考生带着里面装着文具、食物的提篮,凭学卡、准考证经点名依次入场。点名时教官和作保廪生都齐集站立主考官后,点名点到某考生,某考生应高声唱:"某廪生保。"某廪生确认后应声唱:"廪生某保。"此为唱保。无误后方可领卷入考棚,按排号入座。如作保廪生对考生有疑惑时,县官会立即查察或扣考。每场考试一天,自带吃食,四五场下来就是四五天,再加发榜成绩又得数日,这下来差不多得半个月。
第一场为正场,录取较宽,文字通顺者即可录取。自第一场至末场,每场考试隔数日揭晓一次,第一场未取者,不能考第二场,依次论推。在第一场取前列者,下一场提坐"堂号",接近主试官,监试更加严,或受面试,其人数以十名至二三十名为度。
第一场为正场,试四书文二篇、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题目、诗、文写法皆有一定格式,全卷不得多于七百字。第二场为招覆,亦名初覆。试四书文一篇,性理论或孝经论一篇,默写"圣谕广训"约百字,不得误写添改。第三场称再覆,试四书文或经文一篇,律赋一篇,五言八韵试帖诗一首,默写前场"圣谕广训"首二句。第四五场为连覆,作经文、诗赋、经文、姘文各一。如此几场下来,能被录取参加府试的也就不过十数人而已。
府试和县试差不多,通过府试后,方称为童生,第一名称为案首。获得童生资格后,方能进一步参加省城院试。院试一般在府、州的"学院"举行,又分为"岁试"、"科试"两级,政审程序和府、县试差不多,但得由府、县推荐作保。岁试是每年举行的童生"入学"考试,录取后即为"生员",通称"秀才"。科试则是对已在学校的秀才进行考试,成绩优者方可参加更高一级考选举人的乡试,成绩劣者要受处罚甚至取消生员资格。科试也称为录科。
乡试每三年一次,一般在八月举行。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皇朝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
乡试考三场,分别在当年的八月初九、十二日、十五日开始,每场考三日,三场都需要提前一天进入考场,即初八,十一日、十四日进场,考试后一日出场。
考场在各省的贡院考棚内进行,有军兵严格把守。考棚又叫"号房"是一间一间的,每个考生一间,既是考生答卷的"考场",又是考生吃饭、住宿的"宿舍"。贡院里的监考更严,考生进入贡院时,要进行严格的搜身,以防考生的身上藏有"夹带"。当考生进入考棚后,就要锁门。考生们参加考试期间,"吃喝拉撒睡"皆在"号房"内,不许出来,直到考试结束。
号房十分狭窄,只有上下两块木板,上面的木板当作写答卷的桌子,下面的当椅子,晚上睡觉将两块板一拼当床。考棚里还为考生准备了一盆炭火、一支蜡烛。炭火即可以用来取暖,也可以用来做饭。考生考试期间与外界隔绝,吃饭问题得自己解决。监考官,只监管考试作弊,至于考生在号房里的其他动作,监考官一概不问。
乡试由朝廷选派翰林、内阁学士赴各省充任正副主考官,主持乡试,考试主要考《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等,当然各朝所试科目有所不同。
八月初九为第一场,试以《论语》一文、《中庸》一文或《大学》一文、《孟子》一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义四首,初场的3道四书题每道都要写200字以上,4道经义题则需要写300字以上。十二日为第二场,试以五经一道,并试诏、判、表、诰一道,议论文要求300字以上。当然有时也随情况变化考试内容。十五日为第三场,试以5道时务策即结合经学理论对当时的时事政治发表议论或者见解。但是,在考试中虽以《四书》、《五经》为主,一旦有朝廷明确忌讳的,是万不可触碰的,一旦触碰上,不仅考试资格被取消,好不容易争得的功名也有可能会被割掉。
会试与乡试差不多,也是考三场,每场三天,考试内容也差不多。只是考试是在京城贡院进行。考试时的弥封、誊录、校对、阅卷、填榜等手续与乡试一样。参加会试的举子应先行复试,道远不及者,得于会试后另行复试。参加殿试的贡生由礼部保送,考试只排名次,不黜落。
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虽然以四书五经内容为主,却严禁考生自由临场发挥,特别是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严格以八股文形式,只能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必须以孔子、孟子等圣贤口气说话,严禁使用风花雪月之句,很多时候都需死记硬背,同时需要平仄对仗之处必须使用平仄对仗的对子。
第三,科举考试的秀才、举人、进士都是有一定数额限制的
明、清两代都实行"科举必由学校"之制,参加乡试的士人,必须是官办学校的生员。但学校有定数,全国各级官府职位数有限,因此录取的秀才、举人、进士每科都有一定的定数。因此国家根据各地不同的人口数,一次给定的秀才、举人数也有一定限制。一般大府秀才名额20名左右,大州县秀才15名左右,小县也就4至5名,全国下来的秀才数也不超25000名。举人一般按秀才数恶二十分之一录取,但实际加上历年落榜者,据有关资料统计,大、中、小省举人与秀才的比大致分别为1:80、1:60、1:50,举人一次全国录取数也就在1500名左右。
清朝咸丰三年(1853面)清政府批准各省增加生员,到同治十年(1871年)止,各府学考试中,生员名额增加了20%,秀才数从道光三十年(1850年)的25089名,增加到30133名。乡试中录取举人全国限额保持在咸丰元年(1851年)的1770人以下,光绪七年(1881年)下降到1254人。基本上平均一次仍在1500人左右。当时全国人口在四亿左右,可见考个秀才、举人是何等的不容易。
考取进士的就更少了。据统计,明朝二百七十七年,开科会试八十九次,录取进士17000人,每次平均录取191人。清朝二百六十七年间,开科会试考试112次,录取进士26000人,每次平均录取232人。
一个步入科举的读书人,从童生考取秀才,再从秀才考取举人,由举人到进士,这一级级考试,就是次次顺利的话,也得十来年,如果在哪一个层级不顺利的话,那就是十几年、数十年的事了。因此说,古代科举之路是十分艰难的。《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三十多岁才中了个秀才,到四十七岁方中了举人,一下子竟欢喜疯了,我们也是能体会其心情的。
科举考试的士子们,以几万分的努力,青丝染白,白首穷经,孜孜矻矻,去竞争那万分之几的希望,是何等的艰辛。其间的苦楚泪痕又能向谁倾诉?因此明清时代,为考取功名,奋斗在科举考试场一生的大有人在。《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年愈七旬尚还在考举人的乡试场上拼搏。清朝广东顺德人黄章,40岁才考中秀才,83岁时被考官看不过,额外选其为贡生,100岁时还参加乡试。从广东顺德到北京顺天应试,千里迢迢,由曾孙一路服侍照料,就为了心中的那份执着。入考场时,黄章在灯笼上大书"百岁观场",由曾孙在前引导,一时成为科场佳话。此正是康熙三十八年(1669年)之事。
第四,科举考试物财耗费巨大一般人家承受不起
科举考试不但要读书人穷首白经,历尽艰辛,而且还是很花费钱财的。你想想,在古代农耕时代,全靠人力肩拉力扛,男劳力可是家庭的顶梁柱。撇下农活不干,去一心一意地经营科举考试,一般家庭哪个能受得了?县试、府试、院试,哪次考试不得吃饭用钱,到官家学校学习,家庭又怎么能不时时供给?一般有哪个家庭能承受得起?因此,能一心奋斗在科举场上的人,非官家大户,就是很殷实之家,除此之外,恐怕一般家庭连个识字读书的私塾都上不起,更别说终生奋战在科举考试场了。一般家庭,哪有那么多闲钱供其扑腾花费呢。
据记载,北宋年间,苏洵、苏轼、苏辙的三苏父子本是四川眉山县当地的殷实人家,嘉祐元年(1056年)苏洵携二子入京赶考,苏轼兄弟虽金榜题名,然家当开销的也差不多了。次年苏洵之妻病死眉山,父子三人奔丧回籍,家中已是一派"屋庐倒坏,篱落破漏,如逃亡人家"的惨景。这还不包括十年寒窗不事生产的花费呢。
因此说,科举考试是为有钱人家所包揽的,其所需的经费开支决非一般贫寒家庭所能承受的。历史上一些寒士通过科举考试成名那都是极少数的,甚至有些说其是寒士家庭出身,但其实他们的家庭在当时当地已经是很殷实之家了。
由网友 庄主爱钓鱼 提供的答案:
这个理论就不成立,什么叫背熟了?科举考试考的不是背书!我这举两个例子为证:
一、大家看一篇清代秀才撰写的记事碑文:
尝闻《夏令》曰:"九月除道,十月成梁。"(书中原文:尝闻夏令曰:"月□除道,十月成梁。",此处内容有更正和补充),乃知桥梁之设,所以通商贾而便往来,尽人力而补造其利,人之念诚公以普济世之功,尤深且远也。我马儿平村之东鄙,有茅洿河一道,东南涧水共趋于兹。时逢阴雨,洪流浩瀚,行其涂,叹厉揭维艰者有之;至其涯,嗟停轿(原文为"骄",待考证原碑文勘误)莫渡者有之。故先是有生员王君讳埙者,与善人牛如麒慨然首倡,于康熙三十四年,约本村诸善士,同心戮力,创建石桥一孔,涧丈余,长则十步有奇焉。所以四十年来,此有安驱之乐,彼无险阻之忧,虽遇河水弥上,俨若履道坦上矣,可不谓一劳永逸哉?
就这种引经据典、对仗工整的遣词造句,叙事与抒情结合的精悍文章,现代有几个高中生能写出来?
二、再看明朝状元赵秉忠的卷子:
赵秉忠是明朝的一位状元,而且年仅25岁的时候就成为了一名状元,他的书法才华,那可是非常的漂亮,完全不输书法名家的书法作品,这是赵秉忠当年参加科举考试时的试卷,这幅试卷那可是非常的珍贵,特别是那汉字更是非常的工整,写出了书法艺术美,因为其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是无价的,所以这张当年的试卷也被称为是"一级文物"!
如果是只会背四书五经能具备如此强悍的书法功底?写出令皇上龙颜大悦的文章来?所以我认为四书五经只能算是框定一个基本的考试范围,类似我们现在的考试大纲,但要真正能从读书人中脱颖而出,需要的不光是熟背经典,至少还到有很强的逻辑思辨能力、写作功底以及书法基本功,要知道在古代那可都是用毛笔来写作的,可没有现在的答题卡、机读判断等手段。要想赢得各位主考官的欢心,一份字迹潦草的卷面是绝无可能出线的。
由网友 用户名寒雪 提供的答案:
老师好,古人笨,连个读书都少,大部分人穷得叮当响,能识几个字的人家是地主,财主。一个乡没几个有钱的,能专心读书的更少,所以考壮元的更少了,考了秀才,备准三年,步行或坐马车,船去北京,要走三年,其间多少辛苦,许多人不甘寂寞,路上就废了,何况进京赶考,而考生要聚备听,写,背多项考试,古人字写得特别美,把壮元题放到現在也没几人会写。文化是双刃剑,汉文化是封闭自己的死路,至使一代代衰败下去。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5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