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爱尚博艺 提供的答案:
作为音乐爱好者,本人认为简谱和五线谱都要精通。简谱适用于中国民族乐器,如二胡、古筝、扬琴、葫芦丝等;五线谱适用于西洋乐器,如钢琴、小提琴、萨克斯等,比较直观,国际通用。
1、1——do(哆)
2、2——re(来)
3、3——mi(米)
4、4——fa(发)
5、5——sol(索)
6、6——la(拉)
7、7——si(西)
哆、瑞、咪、发、索、拉、西将自然大调式中的七个基本音级分别唱作do、re、mi、fa、sol、la、si(或ti)。七个固定音节的唱名方法产生于11世纪,由意大利音乐家圭多发明。他采用自己编配的一首赞美诗每一行歌词的第一个音节作唱名,沿用至今。
自然七声音阶其音程组织是每个八度之内有5处全音,分成两个一串和3个一串,两串之间以半音隔开。
数字简谱的雏形初见于16世纪的欧洲,那时有一个天主教的修道士名为苏埃蒂;他用1、2、3、4、5、6、7来代表七个音来写谱教歌,尔后写了一本小册子名为《学习素歌和音乐的新方法》,那时西方人极注重发明创造和版权等个人成绩,才被记载入史册。
18世纪时法国人,名卢梭;1742年在法国巴黎向科学院宣读了一篇论文《音乐新符号建议书》再提这"数字简谱"。18世纪中叶此后,又有一批法国的音乐家、医生、数学家等把"数字简谱"加以整理,完善。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兴起"新式学堂",其中的"学堂乐歌"课直接效法日本的音乐教育,也沿袭了日本使用简谱的做法。在许多中小学里开设唱歌课。当时的唱歌教材,以我国音乐教师填词的日本歌曲居多,其中五线谱,也有简谱。
我国的许多音乐家在创作乐曲时,记录最初的创作乐思,多习惯使用书写方便的简谱。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时,他们的初稿也都是用简谱来记写的。
在五线谱中央的一组叫作小字一组,从小字一组往高音部分,依次叫作小字二组、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各小字组的音名均用小写字母标记,并在右上方加注相应的数字表明其所属的小组,从小字一组往低音部分,依次叫作小字组、大字组、大字一组、大字二组,各大字组的音名均用大写字母标记,并在右下方标注相应的数字表明其所属小组。
在乐音体系的总音域中,一般把小字组、小字一组和小字二组划分为中音区,小字三组、小字四组、小字五组划分为高音区,大字组、大字一组、大字二组划分为低音区。不同音区通常有着不同的艺术表现特点,高音区清脆、明亮、透彻,低音区厚实、沉重、低沉,中音区则优美、抒情自然、富有歌唱性。
其中,小字一组的c1叫作中央C,是因其位于钢琴和乐音体系的中央而得名。小字一组的a1是国际通用的标准音,标准音方便了音乐理论研究、乐器制作和文化交流,在练视唱练耳的时候也常以标准音为基础音来确定其它各音音高。
乐体系中的个音叫作音级,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音级,叫作基本音级。其名称分别以C、D、E、F、G、A、B七个字字母命名的叫作音名,以do、re、mi、fa、sol、la、si命名的叫作唱名。音名是固定不变的,唱名则因唱法体系的不同而各不相同。
记写音符与休止符的五条等距离平行线叫作五线谱。五条线由下而上依次叫作第一线、第二线、第三线、第四线、第五线,线与线形成的空间叫作五线谱的间,由下而上依次为第一间、第二间、第三间、第四间。
五线谱上下方加写的平行线叫作加线,由加线形成的间叫作加间。上方加的线与间分别叫作上加一线、上加一间、上加二线、上加二间等。下方加的线与间分别叫作下加一线、下加一间、下加二线、下加二间等,以此类推。
在五线谱上准确记写音高位置的记号叫作谱号,常见的谱号有两种:高音谱号与低音谱号。高音谱号由拉丁字母G演化而来,因此又叫作G谱号。低音谱号由拉丁字母F演化而来,因此又叫作F谱号。
在五线谱中,记录音的长短、高低的符号叫作音符。表示声音间断时长的符号叫作休止符。
相邻两个音符之间的时值比例关系是:较长时值的音符是较短时值音符的两倍。如一个全音符等于两个二分音符,一个二分音符等于两个四分音符,以此类推。
由网友 许科云 提供的答案:
"我们儿时再见"提出!
简谱和五线谱学哪个比较好?
我们中国和意大利等国都用的简谱,适用在中国民族乐器,你想学唱歌,学民族乐器必须先学简谱因为你一见到的曲子都是用简谱记录的,当你的简谱有了一些基本功后,学五线谱还是必须的。
两种谱各有难度,但适用于你的乐器就不感到难,五线谱的唱名就是do、re、mi、fa、sol、la、si、音名就是:CDFFGAB、民族乐器的调号也已与世界通用,曲子左上角都标注的1=?什么调号,看简谱的调号也能相应,将它用简谱唱也是1234567、简谱也是按钢琴七大组从低音组到高音组排列的,吹管乐,弦乐器的定音都是与钢琴对应的。五线谱是分几个谱号记录的,简谱的和声音程上下对应也与五线谱一样,识普样子不同,都唱一样的音高,你掌握一门再学第二门,举一反三就不难。
谢谢你的阅读🙏!
由网友 Andy乐活 提供的答案:
谢谢邀请,简谱和五线谱,都是记录乐曲的基本方法。下面简单说下区别:
1、五线谱是由五条平行横线组成,用来记录音的高低、长短的一种记谱方法。五线谱的每根线以及线与线之间的空间,自下而上分别称为第1线、第2线、第3线、第4线、第5线和第1间、第2间、第3间、第4间。线和间如不够使用,可在五线谱上方或下方增加线和间。
2、简谱是记谱法的一种。由于它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在记谱、读谱上有很大的方便,因此在广泛流传。数字简谱以可动唱名法为基础,用1、2、3、4、5、6、7代表音阶中的7个基本音级,读音为do、re、mi、fa、sol、la、si,休止以O表示。每一个数字的时值名相当于五线谱的4分音符。
3、简谱有它的优点,但也有它的缺点。例如记合奏合唱,它就不像五线谱在视觉上那么清楚,而记钢琴谱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具体应该学哪个记谱法,要取决于你是业余爱好,还是专业声乐,建议先从简谱入手,简单易学。希望回答对你和有相同疑问的朋友有帮助。
由网友 中国男低音朱和荣 提供的答案:
简谱和五线谱都是学习纪录音乐的工具。业余人士大都选用简谱,简谱书写较五线谱容易,而且釆用首调读法音比较唱得准。首调唱法如简谱标记1=G就是以钢琴上的G音为1。以此类推1=D就是以钢琴上的D音为1。。。。。。吃专业饭的基本都选用五线谱,他们釆用固定调读法。固定调的1=C,2=D,3=E,4=F,5=G,6=A,7=B等,在读谱时1永远读1,5永远是5,以此类推。。。。。如果五线谱记录有升降记号则按标记的音升或降半音处理,固定调读法速度快尤其在乐器方面转调或临时转调音准方便快捷。对于读谱都是熟能为上是一种习惯,没有好坏之分,全凭个人爱好选用。个人感想仅供参考。
由网友 张永科38 提供的答案:
文题有误须更正:是《简谱和五线谱相比较哪个好?》
一),中国传统的音乐记谱,用的是《工尺记谱法》,以汉字的上尺工凡六五乙这七个字分别代表简谱中的1234567。用合,四,一这三个字分别代表简谱中的低音5,6,7。后来当引进简谱和五线谱之后,工尺记谱法就被淘汰了。
一),五线谱引进的时间,是在清朝康熙后期的1713年,在《律吕正义续编》一书中有详记!
简谱是清朝末期通过留学日本的学生传入我国。19o4由沈心工编写的《学校唱歌法》一书出版后→简谱便开始在我国普及开来。而现在简谱的使用面远大于五线谱,各文艺音乐杂志均使用简谱。
二),简谱记谱法主要使用了七个阿拉伯数字→在八度内有固定唱名的七个音称为基本音级,其普通称呼叫音符:1(do),2(ri),3(mi),4(fa),5(sol),6(la),7(si)。
音符时值的长短由延时线和缩时线来标注。在音符后面的撗线叫延时线,在音符下面的小横线叫缩时线。在音符上有点的叫高音,音符下面有点的叫低音。
三),五线谱记谱法的高低音由线和间来确定的!它的音高体现在五线和四间之上!比如若一线上是1,则一间上就是2,二线上就是3,二间上就是4,三线上就是5,三间上就6,四线上就是7,四间上就是i…
而音的长短由音符的符首和符尾来标注的:比如,空心的符首是2分音符,实心的音符是4分音符。有一个符尾的是8分音符,有两个符尾的是16分音符。
四),若问这两种记谱法哪个好,按理说,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各有自己的优势。普遍的认知是:
善于使用並熟悉简谱的人就认为简谱好!
先学会五线谱的对简谱不熟的人就说五线谱好!
在我看来,论普及利用率的广度来说,简谱优于五线谱!
但在表示音符时值或西乐篇章时,五线谱优于简谱!比如标记64分音符时,简谱在音符的下面要加四条小横线!而五线谱只在符干上加四个符尾就行了!总之,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作为专业的音乐人应该都掌握并熟练为好!业余文艺爱好者则随自己所好!没有好坏之分。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4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