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阿桂影视7v9Y 提供的答案:
前几天,退休下来的老书记准备给自己八十岁的老父亲过寿,以前在任的时候,一来自己忙,二来怕人多影响不好,老父亲生日都是悄悄的过,尽管悄悄的可来的人不少。
每次老书记父亲生日,下属比他还着急,很是上心,一个个争先恐后的表孝心、忠心。小王听说书记父亲一直想吃家乡的酥油饼,有种小时候的味道,现在很难买到,为了满足书记父亲的愿望,小王费劲周折终于买到了,书记父亲非常高兴终于把梦圆了,书记很是欣慰,小王也一路向前。
书记父亲爱好不多,就是喜欢打牌,钱不钱的无所谓喜欢那种感觉,牌友们一个个对他点头哈腰的很是尊敬,就因为他儿子是书记。每次做到牌桌上牌就像张腿似的上的很快,一会不是上家放胡就是下家点炮,手气爆棚。
这不书记趁着退休了,闲了有时间热热闹闹给老父亲办个寿宴,相信来的人不少吧,老书记可是准备了好多桌。
可到了寿宴那天,来了仅仅几桌人,像之前老书记的好多下属都没来,更有意思的是老书记父亲一直夸赞的小王,老书记一手提起来的小王,现在的副书记老书记退休前提拔的小王没有来,据说是单位有事走不开,以前小王可不这样,老书记家的事都是头等大事,不知道现在变了样。
老书记父亲看着零零星星的几个人,心里很不高兴,老书记也感觉到随着一切好像都变了,来得人少了不说,对他和他父亲也没有之前那么尊敬了,变得他不认识了,也说不出哪里不一样了。
由网友 一品山川 提供的答案:
前两天,一位退休的老局长到局里交党费,不少年轻人不认识他,见老人来交党费,说话又很和蔼可亲,给他端茶倒水,让他休息一下。
闲聊中,老局长说自己让谁谁当兵,给解决了工作问题;谁谁在他手下干工作,经常挨他批评,现在成了某单位的一把手;谁谁从小家里困难,自己网开一面,进行特殊照顾,如今他们家过上了好日子。
过了一会,管党费的主任来了。这个主任以前也受过他的恩惠。老局长说,小王啊,我们老党员要学习的书籍不多,看能不能买一点,丰富大家的学习知识。主任听后,当即表示买书。
老局长走后,再也没有听到关于主任给老党员买书的事。我们在等老局长来催书的事情,一直没有等到。
一次,饭桌上。问主任给老局长买书的事,主任说,给他们买做什么,想看自己花钱买,现在的每一笔钱都管控得严格,不能因为买书,违反纪律规定啊!
没有过多久,老局长果然来询问买书籍的事情了,这一次他来,不知为啥,没有人再给他倒水了,主任也借故离开。老局长无趣的走了!
由网友 资治通过 提供的答案:
前几天,退休后的马书记,又办了他的个人书法作品展。没想到,大厅空空荡荡,气氛冷冷清清,和过去热闹劲不能比。马书记捂着心口,脸色苍白,摇摇欲倒。幸亏展馆工作人员眼疾手快,见势不妙,跑过来,抱住了要倒的马书记,赶紧叫120,把他朝医院送。
马书记的毛笔字写得好。在位的时候,年年都举办书法作品展。当然,那时候的作品展,不是他自己提议的,是那些喜欢他的字的伙计们,一而再,再而三求他搞的。
过去,每每他书法作品展时,好不热闹。不到九点钟开馆时间,文体馆门口,挤满参观学习的人。九点钟开馆时间一到,门一开,好家伙,大家蜂拥而至,争先恐后。
大家在装裱精美的书法作品面前,驻足观看,议论纷纷。有时候,有人还因为对他书法作品解读的不同,与旁边的人争论不休,面红耳赤。
马书记也总会被请到现场,与民同乐。谦虚的他,在自己的作品面前,更显得虚怀若谷。
他听着大家对他作品的评价,眼望前方,频频点头,若有所思。对有人想与他合影留念的要求,也有求必应。
今年,年刚过,马书记到年龄退了。欢送会上,有部下提醒他,书法作品展还要举办呦,到时候,他们不但要来,还要求墨宝呢。
马书记不知道这是客气,信以为真,又潜心写了好些幅。花钱装裱,联系场地,把展览办了起来。没想到,竟然,没人来。
没人来看书法作品,马书记气病了;他要再知道,过去被奉为墨宝的,他写的那些"惠风和畅""厚德载物"的条幅,现在没人稀罕,都朝垃圾堆扔,还不知道还会气成啥样。
说句实话,马书记文化水平不高,写大字也是业余爱好,加之,从不爱老老实实临帖,喜欢按自己个性来写。虽然他知道这样不好,想改,但手下的人,对他的字那么推崇,那么喜欢,都赞不绝口,那还改啥呀。
记得,马书记去年有一次住院,好家伙,来看他的人,简直没办法制止。因为疫情,医院不让进,这也难不倒人,各想办法。有个人,假装成病人,不惜办住院,也要来看看"最敬爱的老大哥老领导"的他。人与人的那份真诚,简直感天动地。
这,才退了几天,马书记住院,竟然连一个看望慰问的人都没有。马书记半靠在病床上,一个劲抠着手指头,无所事事。想到人走茶凉,此言不虚,原来不假,鼻头一酸,老泪纵横。
由网友 无烟煤精煤 提供的答案:
我们以前一个老领导,一起共事六年多,每次同事们叫出去吃饭,就捡腰子点,自己一分钱不出,能吃能喝能抽。六年多,没有见过自己买包烟,每次都是过来蹭烟,女儿考了大专,还得让我们掏份子钱,临走前一年,把自己的一个心腹提起来,几乎跟他平起平坐。从此以后,大家再也没有请过老领导吃过饭,退休后,来过单位一次,没有一个人招待他。各忙各的。从那以后再也没有来过。
由网友 闲言碎语串串串 提供的答案:
我叔叔退休前是当地县一中的校长,县一中教育质量非常好,每年高考的本科上线率远高于当地平均水平,每年都会有考生考入清华、北大,985、211国家重点大学上线率也很好,我们当地的地级市重点高中与之相比都显得逊色一筹。
在这样的高中当校长,自然在当地有很高的名气,不管哪方面的人都会有求于他,毕竟孩子选择上哪个高中是很重要的,不仅是我们县当地有头有脸的人找他办事,连市里的人物也找他,希望自己的亲戚或者孩子能够进去我们县一中就读。
长时间的身居要位,习惯了别人对自己的点头哈腰,笑容满面地给自己回话,养成了居高临下的俯视别人,在他任职期间,好不风光,逢年过节,拜访人是络绎不绝,用门庭若市形容也不为过。他慢慢地也习惯了享受这种礼遇,觉得人间值得,觉得自己这辈子值得。
转折点出现在他退休之后!
由于到了退休年龄,按规定办完退休手续就回家休养去了。在他的意识中,不管自己是否在位,别人都会对自己礼遇有加,别人尊重自己不是因为自己是县一中校长,而是因为自己的人缘关系好,自己的名气威望高,就算退休后别人一样会尊重自己。
事实总是很残酷,退休后的第一个春节,家里没来一个人,以前每年都来拜访他的老熟人,今年一个也没来,甚至于连一个电话都没有,热热闹闹的场景不复存在了。
他一个人静静地站在窗外吸烟,呆呆地望着大门,他可能希望有一个人进来,哪怕是一个人,也会给他安慰,可是让他失望了,一个人都没有......
他有点接受不了现实,落差太大,郁郁寡欢,病倒了.....家人都安慰她,没什么大不了的,不来人年照旧过嘛,何必跟自己过意不去呢。
从此以后,公园很少见他的身影了,自己一个人静静地呆着,好像变了个人似的。
有一天转悠的时候,碰到了一个以前的朋友,但很久没来往了,朋友看到了他很开心,说以前你身在要位,我想和你聚聚都没机会,这下你退休了,咱两好好聚聚,说着拉着他去喝酒去了。
饭桌上,他喝得醉醺醺的,拉着朋友的手说,以前都是别人围着我转,都把我当座上宾,不管什么时候都有人拜访我,现在退休了,一个人都不来看我了,有的见了我,只是礼貌的点一下头,打个招呼,有的甚至理都不理。我回想自己,没有哪一点做得很过分,也没有得罪过他们,怎么会这样呢?
朋友告诉他,那是你习惯了,世态炎凉可不是随便说说,那都是一群趋炎附势之徒,你没有了价值,都不把你放眼里了,你跟他们计较什么,如果那样,那你就自跌身价了,以后无聊的时候找老朋友聊聊,这才是真感情!
人都是很现实的,你有利用价值的时候,对你是百般讨好,一旦没有了可利用之处,那就会对你爱答不理!
"人走茶凉"不只是说说而已,现实中可能比想象中的还要残酷一些,因此,当我们退休后就不要对这些虚无缥缈的人情世故抱有太高的期望,这样就算是人走茶凉了,我们也不至于太失落。
我想说的是:
在这个世态炎凉的社会中,人走茶凉是不可避免的事,也绝不是骗人的,我们应该放下执念,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只要我们自己不在乎,那么茶凉不凉对我们也就没什么意义!
由网友 职言职觉 提供的答案:
人走茶凉必定不是骗人的,而是人性使然,也符合客观规律。
我们市直单位有一位副局长。这位副局长倚仗家里有几个臭钱、有点背景,一心想着扶正当局长,作风霸道、目中无人、狂妄自大、漠视一切,什么人他都看不惯,什么工作他都要插手发言,俨然自己才是单位一把手。①有一次单位开大会,办公室一位刚考进来的女公务员为副局长倒茶水,女公务员不小心把副局长的茶杯碰倒在地上。副局长脸色顿时暗沉发黑,当场责骂办公室主任怎么培训下属的?搞得办公室主任下不了台,女公务员当场就哭了。②还有一次,有个科室男科员休陪产假,假条递到副局长那儿。谁知,副局长以年底要考核为由不批假给科员。科员找到科长,最后是科长到副局长办公室好说歹说,才勉强批了四天假给科员。③还有一次,副局长交待办公室一个副主任科员写对照检查,副主任科员说自己正在写局长的对照检查,可能没有时间。副局长一听不高兴说,自己想办法解决。屈于淫威,副主任加了两个通宵班。想这种事还很多。一说起这位副局长,大家心中直打哆嗦,似乎心中有一百个问候。
天外有山,楼外有楼。做人真的不可以那么的狂妄,否则早晚有人来收拾你。这位副局长在酒店吃饭时候,和别人发生冲突,大打出手,还口出狂言,要别见不到明天的太阳。第二天随即被媒体曝光,还好宣传部门处理得当,没有造成较大的舆论影响。随后,副局长被组织处理,降为正科级非领导职务,勒令提前退休。
副局长最后一次办公室收拾个人物品,局里没有一个人理会他,就连局长也装没看见他。他的物品比较多,上下楼连续搬了几次,没有一个人去帮忙。
其实,无论是普通人员,还是单位领导,无论你在单位是大权在握、风风光光、前簇后拥,还是身低位卑、人微言轻、默默无闻,退休离开单位后,必定会与单位没有任何关系,单位的大事小事与你无关,偶尔因个人私事回到单位可能会没人理你,让人感到极不适应,特别是当领导的会感到物是人非、人走茶凉、世态炎凉,普通小兵倒是觉得无所谓,毕竟在原来在单位也没享受到特殊待遇。退休人员为什么尽量不要回原单位,我觉得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退休后变为单位编外人员,大家不重视
退休后,就不是单位正式员工了,工资不是单位发,人员不归单位管,除了单位退休人员花名册上有你的名字外,其他的与单位没有任何关系。说白了,本质上就是一个编外人员。一个编外人员,没有权力、没有地位,大家会重视你吗?
二、退休人员来单位不是好事,大家不欢迎
绝大多数人会认为,退休人员回单位,要么是来找单位领导办私事的,要么是来找单位要待遇的,要么是来给单位添麻烦的,反正不是什么好事。鉴于此,绝大多数人员都不欢迎退休人员来单位。
三、退休后权力消失了,必定人走茶凉
领导在位时,有重要的签字审批权、人事决定权、工作安排权、事项决策权,上级重视、同级尊重、下级仰望,尤其是下级,尊重敬畏、溜须拍马,甚至前簇后拥。因为什么?因为你可以决定他的升迁提拔、可以决定他的个人利益。当你退休后,所有权力瞬间消失,吸引力和威慑力自然也就没有了。这时候会发觉原来经常围在身边的好多人一下子就全部消失了,来到单位后也不受欢迎、不受重视,甚至没人跟你打招呼、为你倒杯茶水,必定会极度失落、难以适应,感到人走茶凉。
综上,退休人员回到单位,既不受单位人员欢迎重视,还会让自己感到人走茶凉、物是人非,与退休前形成强大的反差,让人难以适应、难以接受。所以,有自知之明的领导,或者绝大多数退休人员,没有特殊情况绝对不会回原单位。正所谓,人走茶凉花易散,物是人非情成殇。
由网友 十万大山人47364442 提供的答案:
以前我们上级一个局长,我们见面和他打招呼,他只是从鼻腔内发出一点声音算是回答的。他退休后,有次我去上级局办事,在大院见他对面走来(局办公室和宿舍在一个大院内)远远的笑咪咪的等我和他打招呼,我和他面对面相向而行,距离还有五六米远时我一个右转向办公室走去[捂脸]
由网友 薇剪影 提供的答案:
以前的邻居,退休前在某厅任副厅长,日常出行都有专属司机接送,逢年过节家里人来人往,都是拿着礼物登门拜访的。
退休后,没了之前的门庭若市。只有老俩口相伴着出入,以前巴着他的那些人也不见了,节假日也没了往日的热闹,真是人走茶凉呀。
经常看见老头背个包到菜市场买菜,也没有架子了,见天到活动中心和老头老太太们打打牌,想着这老头思想转变得还挺快。
有一段时间没有看见老头,听说老头突发脑梗,拉到医院抢救及时,却走不了路了,出入必须坐轮椅。
他老伴原先着装打扮比较讲究,人也看着挺精神,自从老头病倒,他老伴伺候照顾老头,眼看着一日日憔悴下去,人也一下子衰老了好多。
这个时候,陪伴他的只有老伴和孩子。
前些日子老头见到原先的下属,没说几句话就失声痛哭起来,看着可怜极了。是伤感人走茶凉不是骗人的!是压抑了许久的失落情绪突然爆发?是退休没多久身体就成了这样而委屈?
其实痛快地哭出来还好,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对身体的伤害很大,宣泄出来能让自己放松心情,对恢复身体健康有好处。
从云端落入谷底肯定要有一个适应过程,人走茶凉很正常,努力调整好心态,不要过份压制自己的情绪,伤害自己和家人。
云卷云舒,花开花谢,珍惜当下,珍爱自己和家人。
由网友 卷舒Pro 提供的答案:
和闺蜜去夜跑,快进入树林的时候,突然发现有4个男人在跟踪我们,闺蜜吓得说话都哆嗦了:要死了,不知道是劫钱还是劫色了。
我放慢脚步,紧紧握着手机,不知道是否该打电话求救,事情还没有发生,打电话怎么说呢?
闺蜜见我沉默,继续说道:我们报警吧,他们绝对是跟踪我们,从进入这一块比较偏僻的地方后,他们的步伐就和我们一致了。
我们跑得快他们就快,我们跑得慢,他们就慢。显然是想等我们进入前面树林就动手。
闺蜜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条外环绿道很长,会途径许多两旁都是树林的地方。我本人是不敢一个人跑,所以特意约了闺蜜来一起跑,没想到竟然被人跟踪了。
还有,他们没穿运动服!现在离我们越来越近了!闺蜜回头看了一眼,又说道。
豁出去了!我说道,咱们直播吧?我们直接回头,朝他们走去,你走前面,一边走一边介绍,然后我拍摄,经过他们身边的时候,我会拍到他们,他们胆子再大也不会攻击正在直播的主播吧?
闺蜜说,靠,竟然有这样的好主意,来吧!
然后,我们立即调转方向,我举着手机拍摄,闺蜜放下马尾,甜甜一笑对着我的镜头不停地喊:家人们,看啊,这是我们这边的绿道,绿化真好啊,晚上夜跑很热闹,当然今天人不多,是因为最近寒食节啊,鬼节,所以人显得少了一些!
看到我们往回走,又一边拍摄着,那4个男人也立即掉头,快速地往回走了。
走回蕰川公路之后,夜跑的人多起来,我们停止了直播,用尽全力跑着去追那四个男人,他们自然也在拼命跑,不过,在过一个十字路口,路灯特别明亮的时候,我认出了他们:竟然是我在上一家公司的同事,跟踪我的竟然是我原先的下属们!他们白天的时候曾经发信息威胁我,没想到晚上就来跟踪了,这真的太吓人了。
一阵冷风吹过,我全身都在打冷颤,闺蜜说你怎么在发抖,我们安全了,别怕了!
我说,那些人我认识,我可能要害他们失业了。我跳槽到客户公司,拿掉了老公司500多万的业务,所以他们恨我。
闺蜜说:不会吧?找一份工作能有多难啊?为了一份工作去跟踪前总监?太傻了吧,我要是他们,就来找你,看能不能跟你一起跳槽!
我正要跟闺蜜说一下我和老公司的恩怨,老公司的老板就打电话过来了,接通之后,他特别焦急地问我:
你没事吧?他们没有动手吧?我一听说他们找你报复去了,立即就打电话给他们,劝他们冷静,没想到他们说你这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人,不教训一顿咽不下这口气!
我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老板也就继续说下去:
你就放过他们吧,他们真的不容易,他们就靠这个客户拿提成养家,你这样把订单停了,他们怎么办啊?房贷呢?孩子尿不湿奶粉钱呢?
你不能这么对他们啊,想当初要不是他们拼命干活,你能在总监位置上坐稳吗?一将功成万骨枯,你做管理能有成绩,不就是靠他们每天累死累活干活吗?
你怎么能因为他们删除了你,就做出那样的事呢?你格局太小了!你再不改改脾气,以后肯定要吃亏的,像今天这种事,以后要是再发生怎么办呢?
我默默挂了电话,从我离职之后,他已经多次给我打电话,说的都是订单的事情。
其实,我是因为对他心灰意冷,才跳槽到客户公司的。从乙方跳到甲方,对我的职业生涯来讲,并非是好的选择。因为在乙方,我有机会接触到各行各业,但是去了甲方,我就只能局限于甲方所涉及的行业,未来的发展会受限。
可是,我是做技术出身的,我真的忍受不了我们老板弄虚作假的作风,他可以为了节约成本,临时组建一个没有专业人员的团队,去承接客户高达上百万的宣发订单,然后买数据去唬弄客户,利用许多传统行业的老板及管理层不懂互联网的信息差,赚了许多昧着良心的钱。
我和老板是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争执之后,不得不放弃彼此的。他说:你走吧,以你的性格,到哪里都很难和老板合得来,因为你太自以为是。
在他催我走的那一天,客户公司的老板正好给我打电话,说打算再开2家分公司,这样加起来就10家,每年投放可能要7、800万,想要组建一个专业的团队来运营,不再选择外包了。他希望我能去做这件事。
我立即写了辞职报告,老板火速批准。然后,在我离职的当天晚上,我发现自己被所有的老同事删除了。
我到新公司后,也不含糊,立即找了新的供应商,把外包业务转走了。在自己的团队能胜任之前,我还得依靠第三方。
等老公司的同事及老板知道我去的竟然是客户公司,且转走订单的就是我时,他们都暴怒起来。各种信息、电话轰炸,令我手机一度没法使用。老公司的老板,立即把我加回去,发了一段又一段的语音骂我,甚至跑来我新公司楼下找我,问我怎么能这么忘恩负义呢?
我当时懒得多说,就说了句:既然你们都删除我了,说明我们大家缘分已经尽了,那我在新公司,做怎样的决定,就不涉及感情了。
于是,他就一直认为,我是为了报复他们删除我这事,这才把订单拿走的。所以就整理了很多资料,提交给我的新老板,连同我前面说的那几句话的录音,也一起给了新老板,力图正面:
我换新的供应商,是为了报复被删除这件事,而不是因为他们的服务不好。
他们甚至还收集了一些数据,去诽谤我刚选择的供应商,说新供应商店大欺客,不会好好提供服务,我肯定是为了回扣,才选择和新供应商合作。
新老板当然不会相信他们,因为我知道运营的成本,所以在和新供应商谈的时候,要求把服务费降低了一半。为此新供应商利润非常微薄,但他们考虑到我们是大客户,所以还是答应了。仅就这一点,公司每年就省了几十万,新老板怎么会轻易相信老公司的这些人对我的指控呢?且新找的供应商是行业的龙头老大,在专业度和服务态度上上很难去质疑。
我本以为通过这样的正面交锋,结果已出,这事可以告一段落,没想到老公司的老板和同事,竟然还不愿意放过我,如今还搞出这种跟踪的戏码,我很愤怒,同时也特别担忧,毕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如果死了也就死了。
从跑道走到我们停车的地方,得有十多分钟,我一路心神不宁,时不时回答闺蜜的一些问题,大概把这事跟她讲清楚了。
她也就认真地安慰我道:
离职嘛,本来就是人走茶凉,他们删除你,很正常,你不必放在心里。你这边呢,拿走订单也很正常。毕竟你要过试用期啊,当然是怎么做对新的工作好,就怎么做了。你这个老公司的老板,太拎不清了。
要不你去我家住?我家离你公司近,你搬去住一阵子,等事情过了再说?
我谢绝了闺蜜的好意,以她的战斗力,如果真有什么事,多她一个,不过是多一个受害者而已。
我打算找老公司的老板和同事们谈判,看怎么做才能平息这事,但说实话,我没什么谈判的筹码,因为新公司的老板,是不可能同意把这个业务再外包给老公司的。而且,我本人也不想再和老公司的人打交道,就算新老板同意,我也不想这么做。
想到了半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我发了一个圈:
从乙方跳到甲方了,今后也是甲方爸爸了!再也不用跪求回款啦,换个身份和乙方合作,是时候感受一下虐乙方的感觉了!
配图是我和新供应商公司老板的合照,那是我们签署合同后,一起去喝咖啡时候拍的。
果然,第二天一早,老公司的老板就找我了,他气得大吼大叫:
你发这样的圈什么意思?是想告诉大家,你离开我这里了,去了新公司,跑去跟我的竞争对手合作了?你是想告诉所有人,我这里不如竞争对手?你快点删了,要是我的客户看到这个信息,对我公司的能力有质疑,你等着,我绝对不让你好过!
你是不是忘记了我是做什么出身的?我当时怎么抢占市场的,你是不知道吧?那我告诉你!
当时我就给地推人员一个命令:看到竞争对手的招牌、单页、电话号码,全给我拆了、涂黑了,打伤了我治,打残了我养!这就是我的风格,你是要挑战吗?
我按掉了电话,出去确认了一下大门已经反锁,门口的摄像头也正常工作,然后抱着赌一把的心情,关机,开始做早餐。
其实,这个老板的过往历程,我多少还是知道一些的。据说,他是做代理招工、招生出身的。在旺季的时候,也就是高考出分数线那几天吧,他会去生源地聘请几百名员工进行推广,方式简单粗暴:
到处张贴自己的传单,看到竞争对手的传单就撕掉,如果被对方的员工看到,那么该吵架就吵架,该打架就打架。他的名言就是:打伤了我治,打残了我养。
最激烈的时候,他们甚至去高速公路上抢人,怎么抢呢?开一辆空的大巴,跟在竞争对手的车后面,趁着竞争对手的工作人员在服务区上厕所、或者刚到目的地下车的时候,想办法制造混乱,然后宣传自己的机构、公司,通过给补贴的方式,把人家的招生、招工成果给抢走。
据说,这种场景是带有极大危险性的,但是这个老板吧,每天和几个律师在一起,随时等着接听各种电话,给现场的人出主意。就这么靠着一路闯黄灯、红灯的手段,几年时间,倒是积累不少金钱,然后在互联网时代兴起的时候,就转行了。
只是呢,虽然现在做的是线上的生意,但他的管理手段还是特别江湖气,训员工的时候,动不动就是:信不信我找个黑乎乎的角落,把你脚筋挑了?让你爬着回老家去?
我自然是接受不了他的那种管理方式,他也不喜欢和我这类人打交道,所以我在他公司不到一年就离职了。
坦白说,对于他这种江湖气息浓郁的老板,我是有点怕的,因为我不确定他说的那些威胁人的话,是否是出于真心,他是不是真的会这么做?但另一方面,我性格里也有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我惜命,但惜命的程度,还不足以让我愿意妥协。
比如,他喜欢恶点,动不动就用软件去搞竞争对手,我不认为这样做有利于行业的发展,事实上这个行业的其他公司,很少有人这么做。所以,从我入职开始,我就要求下属不可以这么做。
他还喜欢各种暗黑的技术手段,比如用抓取软件啊,用套信息的WIFI啊之类,但我知道,这些都是违规的,一旦有事情,老板可能没事,但员工会有事。老板已经通过层层股权的代持,让自己置身事外了,员工却是一抓一个准,所以我禁用,我不愿意让员工去冒险。
可以说,从猎头把我和他凑成同事之后,我和他是越来越了解彼此,也就越来越厌恶彼此,最终分道扬镳。
我也曾想过,我把他500多万的业务给搞没了,他肯定是要对付我的,但到底会使用什么下三滥的手段,是直接找人弄我呢,还是在工作层面上为难我?我其实猜不透。
如今我清楚了,那就是:让员工来骚扰我。其实我怀疑那四个员工是他派来的,以我对那些员工的了解,他们不傻,不会为了一份工作去做违法的事情。他们这么做,唯一的原因只能是被老板指使。
这个想法提醒了我,我立即开机,翻找通讯录,找了一位和我关系还不错的下属,给他打电话,问他那边的情况,事情确实如我想象得那样:
老板跟大家说,总监走了,所以要在几个产品线的副经理、经理当中选择一个人来做总监,然后空出的经理位置会选主管接上,空出的主管位再物色合适的人接上。
总之,就是我离职了,接下来会有好几个人被提拔,至于谁被提拔,那看大家的表现。当然,老板也不忘批了我一顿,然后要求大家不要再和我联系,最好就是删除了。
这样一来,大家都拼命想表现,而我和他们共事也不到一年,彼此感情也没太深厚,大家也就删除了。
那位下属还告诉我,老板说了:近期要搞点事情,让大家看看什么叫杀猴敬鸡,让大家知道对公司不忠诚会有什么下场!
我总算明白,为啥大家都删除我,甚至还有人跑来跟踪我,一切都是为了升职加薪啊。不过,一想到他们是为了升职加薪才跟踪我,我倒是不害怕了。
想着升职加薪的人,也就是想要未来的人,这种人不至于为了一个岗位,会去做出格的事情。
所以,我大着胆子,分别给那四个人打了电话,结果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老板找他们,用他们手机给我发信息,还让他们来吓唬我一下。他们立即就答应了,结果他们一出门,商量的结果就是:找我谈一谈,看我能不能带他们走,或者给他们介绍一个工作,他们其实也不喜欢这家公司的氛围,以及老板的管理风格。
至于为什么一直跟在我身后呢,因为看到我和闺蜜在夜跑,不好意思打扰,后面看到我们要去树林,担心树林可能有危险,所以就快步跟上了。
后来看到我们直播,担心和我们打招呼入镜被老板发现,又被老板处罚,所以就赶紧跑了。
我把这事跟闺蜜讲了之后,她哈哈大笑,说原来事情和我们想的相反啊,人家是要来保护我们的,我们竟然以为他们是坏人。
当然,闺蜜也问了我一个尖锐的问题:你相信他们四个人的话吗?
我说,我信,认识不到一年,但他们的人品我还是信的,他们删除我,只是为了应付老板。这个老板很怪的,常常会抢过员工的手机,翻看员工和客户的聊天记录,寻找错误,有时也趁机看看员工的私人信息。所以,谁敢不删啊?
中午的时候,我家的门铃响了,我从监控看出去,竟然是老公司的老板和老板娘。我犹豫着要不要开门,担心一开门他们身后跑出来一群人怎么办?毕竟我的摄像头只拍到我的门口和电梯口,旁边楼梯有没有人,那是拍不到的。
到这里,我超级后悔,当初真不该在入职的时候写了真实的家庭地址。不过,考虑了一会,我还是开门了,因为以我对这个老板的了解,他只在做好事的时候出现,做坏事的时候,永远是把别人推出去的,如果他来找我想要做啥坏事,绝对不亲自来,更不会带子妻子来。
果然,进屋之后,只寒暄了一会。老板娘就从包里拿出了一个小盒子,一枚知名品牌的胸针。
递给我的时候,她说,我看过你的照片,觉得你很柔和,就去买了这枚胸针,很衬托你的气质。
我还没来得及答话,老板抢着说,真不懂你们这些女的,几千块钱就买这么一个小玩意,还不如买金子呢。
老板娘说,咱不理他,他和咱们不在一个维度。
于是老板无聊地坐在一边,我和老板娘倒是聊起来家常,直到后面聊到我和老板的纠纷,老板娘才邀请老板过来一起沟通。
我确实没有想到,事情这么简单就解决了。老板呢,不再找我麻烦;我呢,也删除了圈里对公司不利的东西,并答应老板在客户对公司有质疑来找我的时候,帮忙维护公司,以免客户流失。大家从此以后,尽量多合作。
当然,多合作是我答应老板娘的,但我内心是不可能再和这个老板合作的。
老板娘可能也看出了我的心思,她叹了口气,说:卷舒,你相信我,他会改善的。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有在进步。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就是个脾气暴躁又毫无礼数的暴发户,现在好多了,不然你压根没法跟他合作这么久。
我苦笑着说,老板娘,一年不到算久吗?
她笑了,说:
你们的合作是一年不到,不过我和他的婚姻倒是坚持了15年了。我有在努力改变他的性情,他现在也就嘴上嚷嚷,其实什么坏事也不敢做,你别怕他。
老板说,那倒是,以前赤脚,现场穿鞋了,有家有业的,哪敢乱来呢?但你也不能人走茶凉啊,一走就翻脸不认人了,这看起来也太忘恩负义了,我再怎么和气,这口气也要发出来的嘛。
听他这么说,我又怒了,刚想怼回去,但被老板娘抢话了,她说道:
这你就过分了,人走茶凉本就是正常的自然现象,怎么就跟忘恩负义联系在一起了呢?叫你多看几本书,你就是不看。
茶是给人喝的,茶要不停地添热水,才能保持温度,人不喝茶了,自然也就不要添热水,那茶当然要凉。
我找到机会,说道:
我前脚走,你立即要求所有人删除我,你说这人走茶凉,是说你还是我啊?
老板娘这回吃惊了,她问:还有这回事?看来还有事瞒我。
老板立即说:哎呀,都是我的错。晚餐我请客,成不?
老板娘没理他,看着我,说:
我比你年长一些,也曾在职场多年,还一度在单位做到了挺高的位置,那一段时间,我家真可以说是车水马龙,下来之后,怎么形容?门可罗雀。心里也曾难受,但后来我想通了,我觉得职场上的人走茶凉是非常正常的。
你在职的时候,手里有权,大家自然围着你转,你不在职了,你也给不了别人什么了,别人凭什么还要围着你转呢?
权力也好,利益也好,都是给岗位的,不是给个人。所以,大家围着你的时候,你要头脑清楚,那是为了权力利益,不是因为你本人。
所以啊,不要说大家忘恩负义,其实大家从来没有变过,大家围绕的始终是那个岗位上的人,而不是具体的某个人。变的是你的心态,上去之前没有人围着能接受,下来之后,只是恢复没有人围着的状态而已,却变得不能接受了。
我和老板都沉默着,听老板娘说人走茶凉的往事。我老早就知道老板娘不简单,但之前没有打交道,现如今倒觉得,她才是真正的老板,她老公只是她推到台前经营公司的人而已,幕后其实是她在领导着她老公。只是,老板可能对她阳奉阴违,所以公司有邪邪的感觉。
她继续说道:你们俩其实都进入误区了。
然后,她突然看着我,问:如果方便,你能回答我一个问题吗?
我点点头。
她问:如果大家没有删除你,你会这么快就把这个业务交给我们的竞争对手做吗?你是否会给我们公司一个机会。
我如实告诉她:
如果你们没有把我删除,我不会这么快就把业务交给竞争对手。事实上,我原先的打算是要求你们换人,派出专业的团队来负责我们的业务,我亲自对接,我对你们的工程师很熟,我知道谁能干好这活,如果你们能按照我的要求做,我能保证新公司的利益不受损,合作还是能继续的。
老板一听,眼睛马上亮了,他说:
我当然愿意派出你满意的工程师去操作你们的业务!你只要把这个订单重新拿回来给我,我分你一半服务费!这样等于说,你不在我这里上班,但从我这里拿到的收入还是一样多呢!
我摇头拒绝了,明确告诉他:
新公司的老板让我去组建团队,这个业务迟早是收回来自己做的。只是说,组建团队需要时间,而且新团队未必能运营好,就算收回来,也不会全部收,会一点一点收。所以,我还是先和那家合作,如果不顺利,会回头找您的。
老板一脸沮丧,也就不再说话。老板娘开口了:
果然和我想的一样,如果没有删除你,我们两家还是能合作的。这就是为啥我前面说,你们俩都走进误区了。
你还是介意被删除这事,我们这么对你,你觉得这是人走茶凉,也就随手报复了,对吧?
我觉得她分析得对,但我没有回答她。她继续说道:
大家都是职场里认识的,因为是同事,当初才加联络方式,如今不是了,删除了联络方式,不是正常吗?
我说,对。和你前面说的一样,权力和利益是给岗位上的人,不是给具体某个人。我应该明白,大家之前加我,是因为我是总监,删除我,是因为不是了。我不该为此感到心理不平衡。
老板娘笑了,她说:其实我不介意公司一个订单的得失,我说这么多,只是希望能把你们说通,这样你们未来心态会好一点,对你们也有帮助。
我知道老板娘的意思,她想利用这个机会,教导一下老板。于是,我配合着说道:
是的,我们真的应该正视人走茶凉这件事,承认它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能因为它的发生,就患得患失,并为此去做一些冲动的事情。
这时老板也说道,对,我也要检讨。你都离职了,我怎么能希望你还从我们公司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呢?权力和利益是给岗位的,我这里已经没有权力和利益给你,你没有理由再帮我了。我怎么能因为你拿走订单,就做那么多小动作,我格局也太小了。
在我们的相互道歉中,事情也就过去了。但对"人走茶凉",我倒是思考了不少。我发现人走茶凉的确不是骗人的!
那么,为什么人走茶凉不是骗人的?
列夫.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友谊好比一壶开水,一旦离开了炉子,就会逐渐凉了下来。
这句话和人走茶凉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说一旦人离开,人和人之间的热度自然会降低。
只是呢,职场上的人际关系比普通的交友要更加功利,凉的速度和程度更加的立竿见影而已。
那么,在这样的人来人往中,有的人凉得快,有的却比较慢,为啥呢?
因为每个人背后的能量不同。
如果你只是一个普通的员工,入职了一家公司,然后因为工作没干好,就离职了,那么,这家公司的同事和你联系的可能性就不多。
但如果你是高管,你入职了一家公司,然后又离职,同事们未必就不联系你了,因为他们认为你有能力,把你当成人脉去经营。就算你离职了,逢年过节你也一样收到问候,合适的时候,他们就会问你是否招聘,是否有项目给他们做。彼此间的热度会一直在。
所以呢,凉和不凉,凉得快还是慢,也是要看个人的能力,说白了就是,你是否还有别人想要的利益?如果有,别人还是会愿意围绕着你转的。
还有一种现象,有些人已经从岗位上下来了,仍然有不少人围绕着,为啥?因为他庞大的人脉网络还在,他虽然不直接决定谁的前途,但可以间接决定,这种人怎么会"凉"呢?
也正因为这样,有些人认为"人走茶凉"是骗人的,但我觉得,以上两个例子恰恰证明了"人走茶凉"的本质:有利益就不凉,没利益就凉。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几千年前,老祖宗就告诉我们: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围绕着每个人身边的种种,不过是利益的交集,所以对自己和他人,都不必过于执着,人来了就好好相处,人要走就好好道别。
职场如此,人生亦如此。人走茶凉从来都不是骗人的,它只是人性驱利避害的一面最直接的体现罢了。
由网友 东白启明 提供的答案:
在我在研究院担任科研一室主任的时候,有一年,从大连理工大学毕业的女硕士毕业生邱琳被分配到了一室工作。
邱琳非常聪明也非常好学,当时研究院正在大力提倡培养女性科研带头人,所以,邱琳正赶上了一个难得的好机会。
邱琳不仅文凭高,而且长得楚楚动人,尤其是她的那双眼晴就像会说话一样,左顾右盼,眉目传情。
邱琳分到一室后,院长就指名道姓让我担任邱琳的业务培养人,也就是邱琳的师傅。那时候当师傅可不是嘴巴说上一说就行了,而是要签订师徒合同的,合同里面的条条款款非常多,在这我就不一一细说了,但总的要求就是我要对邱琳的成长成才负责。而且还有明确的时间要求。
我接到这个任务后,心中就打定了主意,会尽自己的所能,用心培养邱琳的,让她尽早能够独挡一面,这对她今后的成才成长一定会大有益处的。
当时我就是抱着这种念头,开始尽力尽心,手把手地去教邱琳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授,我突然感到在邱琳光彩照人的外表下面,其实她是一个非常会算计人的姑娘。也就是说,邱琳的目的性很强,她不像和她同龄的那些女孩子一样,把业务能力看作是自己安身立命之本,而邱琳只是满足于蜻蜓点水,知道个大概就满足了。
这让我对邱琳倍感失望。因为搞科研需要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才行。像邱琳这样,是很难在专业上取得突破的。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邱琳小小年龄对走上层路线那是门清。她把自己的聪明才智一大部分都投入到了拉关系,走路子上了,我非常怀疑邱琳完成的研究生学业,是不是在给自己贴金,她并不是要真正投身于科研工作当中。
看到邱琳无心钻研技术,我培养她的心趣骤减。而且准备取消我与邱琳签订的师徒合同,这也基本上断绝了邱琳能在我们科研一室出人头地的希望。
不过邱琳真的是个非常聪明的女孩子,她察觉到我很可能要对她采取不利的措施,就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就是现在想起来,我深身还冒冷汗,当时,要是我思想上稍有松动,就会陷入到邱琳设计的圈套当中而不能自拔。
邱琳为了让我转变对她的负面看法,开始拉拢我。邱琳不愧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她拉拢我并不是像一些人那样请客送礼,她知道像我们这种类型的人,对吃穿住行不讲究,但对思想交流很看重。于是,邱琳和我谈经历,讲自己的父母,说她的励志故事,你别说,邱琳的往事还真正地打动了我。我就决定再给邱琳一次机会,于是我就打消了取缔师徒合同的念头。
有一个周末,科研一室的同事们都去参加工会组织的健步走活动了。我因为有一项科研分析任务,就放弃了这次活动,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作分析。那是个炎热的夏季午后,不一会儿我身上的白大褂前胸后背就湿透了。正在这时,邱琳来到了实验室,她说她要陪我完成这项分析任务。
正当我专心致志做分析的时候,邱琳从背后紧紧地抱住了我,她说她等这个机会很久了,她要报答我。
我知道邱琳所说的报答指的是什么,有一句话不是说:要想学得会,就要和师傅睡吗?
你要说当时我如同柳下惠一样坐怀不乱,那你真是高看我了。但最后还是理智战胜了情欲,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有贼心没贼胆啊。不过自此以后,我再也没有提过与邱琳解除师徒合同的事。
不久,一纸调令将我调动到了总部机关,邱琳顺利接了我的班,成了科研一室的主任。她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把我主持制定的技术标准全部修订了一遍,标准的剩定人换作了邱琳,她把我在一室的轨迹全部抹去了。后来她又平步青云,当了研究院的副院长、院长。
她当上院长后,行政级别比我都高,有好几次因为业务上的联系,我找到了邱琳,她开始给我打起了官腔。突然间,我感到邱琳真的就是那种忘恩负义的人,当她昂着脸给我打官腔的时候,她就不想一想,曾经有一个下午,她准备献身于我的尴尬瞬间,难道她一点都不感到脸红吗?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4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