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老人在立交桥下做日结,4点起床抢不到工作,不敢回家养老,如何看待低龄老人再就业问题?

由网友 农人小甜 提供的答案:

随着我国老龄化加深,60~69岁的低龄老人数量不断增多,在2020年时,60~69岁的老年人就已经接近1.5亿人,低龄老人占全部老人的比重约为55%,占比一半以上。所以就业和养老问题就是目前的重中之重

清华大学58岁老人找不到工作的事情曾一度登上热搜,一位高学历的退休老人都还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即使降薪也没人录用,这说明了什么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再就业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就业需求背后原因多种多样,有的人不习惯退休生活,"真正退休之后,属于自己的时间虽然变多了,生活也变得空虚了,每天遛弯看到匆匆赶路的年轻人,甚至有点失落。"有的人迫于生活压力,希望能趁自己还有能力,为养老攒点积蓄。有学历有能力的人都找不到工作,何况一个农民工,这俨然成了当下最弱势的群体,老年人就业难养老难,现在社会35岁以上的都不好就业

有人会说那到了这个年龄为什么不回老家了,至少每个月不会花300元租房,有这钱在农村种地种菜也就够生活了。话虽是这样讲,谁不想过上悠闲的退休生活,还不是生活所迫,解决老年人就业问题也只能解决一部分,还有我们这样的农民工老了该怎么办呢,是直接躺平吗?

目前最让人揪心的就是农村人的养老问题,因为他们没有高额的退休金,有的甚至连养老金都没有,他们该怎么办呢,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别让生命终结在努力的路上吧!

由网友 郑灿根 提供的答案:

68岁老人在立交桥下日结,4点起床抢不到工作,不要讲68岁老人抢不到工作,现在连五六十岁的找不到工作的也有不少,六十八岁的老人没有文化,身体也老化了,才还会要六十八岁的老人,六十八岁老人要想找工作赚钱难难了!

不敢回老家,老家里没有钱,这么回家,只有早上四点起床抢工作,家里经济困难,抢着一个算一个,今天抢不到,明天再抢,明天抢着了,就赚着一天钱了,他心里这样想的,可以用十几天了,其它没有什么办法了,只能一天天过去!没钱只要有饭吃,没有身体讲究,过得去就可以了!

如何看待低龄老人再就业问题?

老人就业难,六十以上的老人就业更加难,大城市要的是人才,不是人才,也不香,不是人才,一般的人工作也不好找,不要说老人了,老人要想就业难了!我们是没有办法解决的!告诉年轻人,要努力奋斗赚钱,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赚好养老钱,不要到老了没有钱,老了没有钱,工作抢不到,回不了家,老来苦,心里不好受,六十八岁的老人就业难,真的难以解决,只有过艰苦的日子了!

由网友 晓非新观察 提供的答案:

对于老人再就业问题,我说一下:

第一,一个68老人抢不到工作,是因为老板都喜欢雇佣年轻人。老年人与年轻人比没有竞争力,这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老年人打工找不到工作,应该顺其自然。

第二,这个68岁的老人,已经不属于低龄老年人的范畴了。现在,国家已经禁止雇佣60以上岁老年人,从事建筑工地及高空作业工作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这是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如果是城市里的老年人,退休退休,那就是休息,建议就不要和年轻人抢饭碗子了。

第三,农村人都分配有土地,还是应该以务农为主,都出来打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人明显减少,不利于国家的粮食生产和储备,影响国家粮食安全政策的落实。

第四,这个老人每个月花300元租房打工,有那300元做资金种地,搞点副业,也一定能够维持生活的。既然种地可以维持生活,那为什么还要花300元出来租房打工呢?说明即使找工作费劲,有时候没有活可干,但是还是能挣的比300元要多不少的,挣钱可能还会比种地轻巧省力吧,否则没有必要早上4点钟就起来,到大桥底去下抢工作了。

本人不是不同情老人打工艰辛,包括在城市里的老年人,可能为了帮助儿女解决房贷车贷的问题,还要出来挣钱工作。但是,这毕竟还是少数人。另外也有儿女的问题,过于啃老,不知道个人努力奋斗。这样一种情况,真是可恨又可气。儿孙自有儿孙福,不与儿孙做马牛。说的对,但是,一些家庭里的老年人,还是没有办法改变自己的这种困境也是没有办法啊?

由网友 知足常乐0724 提供的答案:

68岁老人在立交桥下做日结,4点起床抢不到工作,不敢回家养老,如何看待低龄老人再就业问题?

答:这种问题回答一定要小心,搞不好Html369的审核会说你违规,发布不当言论。

没有所谓的低龄老人,这是谁搞出来的奇葩的新名词,老龄人不存在再就业的问题。

这是一个社会养老的问题,是一个还要经过长时间慢慢解决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问题。

岂有此理,媒体本来就应该是宣传正能量的东西,而不应该给世人来一个创造性的胡咧咧一个所谓的"低龄老人",这是典型的"站着说话不腰疼",没有怜悯之心。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人之所以老了还要出去赚取朝不保夕的微薄收入,每天要在天桥下面和别人争抢工作机会,肯定有他们的难言之隐,实属无奈。

本来康根长就已经68岁了,并且在工地上伤过三根肋骨,这属于伤残鉴定为不能干重活的老人。本人也是这些老人群体的一份子,但还不至于与年轻人争抢工作岗位。

事实上,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辛酸苦辣,表面上看起来非常光炫,只是一地鸡毛没有被他人看见而已。

国家法定退休年龄为60岁,中国人口众多,社会保障体系还有待逐步完善和提高。按道理这些人就已经退休,但一些欠发达地方的老人,他们的收入微薄,需要钱的地方太多,不像有工作且工作多年的退休老人那样有退休金,可以颐养天年,基本生活得到保障,老有所依、老有所养。

在西安灞桥区的半坡立交桥下,这些老年人要和年轻人抢活儿,多数情况肯定是抢不到,也只能等夜间别人休息了,捡夜里的垃圾,以此谋生。

这里除去老年人因为历史造成没有读书,让没文化成为他们仍然老了还要出来打零工的理由。不少和康根长一样超过60岁的日结工、月结工。他们大多来自农村,"养老"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词。去年建筑行业发布"清退令"后, 60周岁以上男性及50周岁以上女性,被限制从事现场施工作业。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对他们来说犹如登天还难。

由网友 W老槐树 提供的答案:

这个问题提的很好,因为这是个很突出,又很尴尬的社会问题!当前,因为疫情等多种因素,很多企业不景气,关门歇业,不少年轻人都纷纷下岗,在岗的干部职工还要延迟退休年限,在这种情况下,多数低龄老人没有一技之长,有很多招工的企业超过50岁的不招。因此,六七十岁的老人找不到工作很正常,更谈不到再"就业"问题了!养老又如何谈起呢?

这个问题是很复杂的社会问题,我只能表示同情,而无能为力。希望有关方面关注这个问题,帮助这些老人能吃上饭,体面的养老吧!

个人观点,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由网友 我才是成珏 提供的答案:

你说的这种情况应该都是农村的老人、而且还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我也只是听说农民是没有退休工资的、好像只有几百千把元钱的什么补贴、这点钱在现在这个社会真的起不了好大的作用!而且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占大多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虽然我们已经全面进入了小康社会、看来还要尽快实现社会大同!老百姓的生活特别是农民的生活才会真正的幸福!(受邀回答、个人理解)

由网友 秋膘没贴成功的阿狸狸 提供的答案:

我家亲戚有人已经67岁了,性别男,在扫大街,每个月2000,属于临时工那种。扫大街是分街区的,不管什么时候去干活,但是只要没有达到规范是会扣钱的。所以他们基本都是早上5点过就去扫,晚上9点过还在扫(中途就在街边的店休息,或者匆匆回家吃个饭)。

就是这样的工作,只要有人离职马上就会有人来接手。[泣不成声]没办法。我家亲戚都是靠介绍才得到这份工作的。他们的孩子工资不高,压力很大。他们需要这些钱,一是给自己养老,二是给儿女们减轻压力。

城市待着很难受,回去吗?没有地种,因为土地被占了。占了赔了钱呀。可是孩子要买房子呀。还在老家买房子吗?媳妇不干呀。在大城市买的房子,土地赔的钱差好大一截。儿子媳妇加起来一共不到一万,媳妇家还有年迈的父母,孙子还要吃奶粉。媳妇一个月2000+,儿子一个月5000-6000。媳妇父母在家帮忙照顾孩子,亲戚两口子赚点钱补贴点家用。够吗?紧巴巴的。

根据他们跟我爸妈说的情况,每个月都抠抠搜搜,才能存点钱,还不敢生病。但是孙子身体不好,经常去医院。一进医院,几百都是起步。房子还有房贷,本来想买辆车,还得一直考虑,一直没买。用他们的话就是睁开眼睛就是钱。之前借的钱还没还完呢。大人根本不敢生病。

说实话,老人都老了,还分低龄和高龄吗?来城市打工的老年人,他们根本不敢说退休这个问题。他们经常干活,吃得也不好,身体比一般老年人还差。(不要跟我说啥子经常干活身体好,试试再说)

被限制从事施工这些小工,可能也是怕突发事件。但是为了所谓的安全,让他们处于另一个不安全的环境。整天忧心忡忡。完全把人赶到日结小工就安全了吗?就杜绝了所谓的突发事件吗?

现在工厂里面看门大爷都要求60以下,餐馆里面洗碗的大姐都要50多。。。

之前我们公司收留了一个65岁的人,但是买不到社保。我们公司领导也是因为关系,给留下的。但是他到了68岁还不走,还想再干。但是看门大爷的位置,我们也怕啊。快70的时候,我们让他走了。他跑到我们领导那求情,说之前没有买过社保,回家就真的啥工作都找不到了。可是我们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这个是个社会问题,只能靠各项制度和社会福利去缓解和缓冲这个矛盾。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4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