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四川人和重庆人尤其不爱讲普通话?

由网友 雪姐说生活 提供的答案:

四川和重庆素有"川渝一家亲"的说法,而且自古以来,两地在方言、说话口音就基本上一样。做为一个成渝中心人,深有体会尤其不喜欢讲普通话,总感觉说普通话少点意思、显得非常别扭。

都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说普通话",意思就是:四川人说的普通话通常不标准,常常把普通话的"n"与"l","h"与"f"不分,还有前后鼻音也不分,即便说出来也是带有四川方言的"川普"。外地人听起来会觉得有点搞笑。

另外,四川还有"四川人生得尖,认字认半边"的说法,意思是: 四川人经常把自己不认识的字捡认得的半边来念,这样导致跟普通话的读音完全不一样了,但是用四川话说出来,四川和重庆人知道在说什么。比如:莘莘(shen shen)学子,我以前就经常说成辛辛(xin xin)学子。

其次,四川话比普通话更简洁,更能表达意思,更符合语境。比如: 别人给你说需要你去做什么,在你没听懂的情况下,普通话通常会说:"不好意思,刚才没听懂,能不能麻烦你再说一遍?",四川话表达起来就很简单了,一个字: "安?"或者"啥子"两个字就可以了。

再有,四川话接近普通话,外地人基本上都能听懂。四川话只是与普通话声调相反,比如: 一个字普通话发的一二声,四川话正好把一二声反过来,普通话发的三四声,四川话把普通话四声读三声,三声念四声。

四川话易学好懂,很多嫁来四川和在四川工作、学习、做生意的外地人,一段时间后都会说四川话。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个四川人,尤其不喜欢说普通话的原因,欢迎大家补充!

由网友 淳午8231819413185 提供的答案:

讲普通话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对方听得懂要表达的意思。而四川人和重庆人说的话,除了某些特别的方言以外,凡是中国人,绝大多数都能听懂四川话和重庆话。

你说四川人和重庆人不说普通话,我可以理解。可是,像福建、浙江、广东等一带的居民,不说普通话就说不过去了。

96年至99年,我曾经到过福建、浙江、广东这些地方,在大街小巷想打听一件事,当年是相当的麻烦。除了买上一本当地的地图小手册以外,还要带上笔和本子。若自己想到达某一个小地点,用普通话与当地居民交流是无法沟通的,唯有笔和本子才起作用。

当然,这种现象只出现在过去。由于这几个地方进进出出的人多了,学说普通话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而不同的是,四川人和重庆人,在当地是不轻易说普通话的。即便学习普通话,学生时代只能用来正音,参加相关知识的学习考试而已。他们一旦跨出校门之后,又各自说的是四川话和重庆话。

再说,四川话和重庆话,在当地历时已久,早已形成了当地的语言特色。如果硬让他们在当地去说普通话,四川人和重庆人反而感到不自在。

比如:巴适、爬开、板命、卡卡角角、格老子、拉稀摆带、吼个锤子、怕他个铲铲等等的四川话和重庆话。懂普通话的人,你现在就轻轻用普通话来试读上面的文字,看看普通话说得顺口呢?还是四川话和重庆话说得顺口?

换言之,即便能用普通话把上面的字音读出来,听到的人可能会笑得浑身打颤、肚子疼得不得了。而用四川话和重庆话来读上面的文字,一是顺口;二是能读出当地人的豪放、洒脱、幽默、诙谐,还能把当地人的性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因此,由于四川话和重庆话,各地方的人去细听,大部分人都能听得懂;再一个就是,四川人和重庆人一旦说了普通话,他们想要表达的效果就完全没有了。

所以,上述就是四川人和重庆人不爱讲普通话的原因。

由网友 袁师傅76 提供的答案:

在重庆还没有升为直辖市的时候,我在重庆生活了5年,所以,我谈一下当时的感受。

初闻重庆方言,感觉新鲜,甚者说那些所谓的"脏话",也引人入胜不觉回味。

接触了很多不同社会层次的人之后,我发现一个问题,如果你的普通话够标准,那跟你接触交流的人,都会努力他的把语速调慢,把语调调平,试着用普通话的发音与你沟通。有时候,也许是因为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或者其平时语言环境的单一,所以,在他们说普通话的时候遇到的障碍也有所不同。

在我接触的一个施工单位(广厦一建),其项目总经理50多岁,一口流利的四川方言,私底下交流才会说普通话,开会的时候绝对不会说普通话。技术负责人40多岁,会上会后都会努力使用普通话。技术员20多岁,平时都说普通话,只有跟他的小伙伴一起才会说四川话。预算部负责人30多岁,只要一见到我,就只说普通话。后来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觉得普通话挺好听的,想跟你学习说普通话…"

我喜欢四川人,准确的说应该是重庆人。比较耿直,一般不会跟你绕圈圈。也喜欢他们的方言,虽然能听得懂,但至今也没有学会几句"文明用语"。

当你努力去听懂他们的语言的时候,他们会很真诚的与你交流,其中的感受并不受语言差异影响。这让我想起曾经在火车上碰到的一个法国留学生,他想表达的意思周围的人听不懂,也没有人敢于过去询问,而我呢,自认为会说几句蹩脚的英语就冲了上去。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法式英语跟我这中国式英语很难沟通,所以,他查着电子词典努力用汉语表达,而我是连比带划呲牙咧嘴,中文英语混合过关。最后对方留了个法国电话号码,一顿神祝福就各奔天涯了。

所以,语言差异不是障碍,只需要你有一颗善于沟通的心。

回到正题,为什么有人不爱说普通话,其实很正常,社会环境是其根本原因。而另一个原因,就从人为自身层面考虑了。

就好像我的同学,在国外大学终身教授的哥们儿永远不会在跟我说话的时候夹杂英语。而在国外做食品加工老板的同学,却总是用英语词汇代替他所找不到的那句中文。

所以,尊重彼此的语言很重要。

由网友 渝采风 提供的答案:

你这问题在邓小平,陈毅等一大批中国开国元老还在的时候问就是反革命知道不?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交流方式,谁告诉你的普通话就是中国标准?每个地方的语言都有其特色,56个民族大团结就有56种或更多种语言与表达方式,那你看江浙地区平时都是普通话交流吗?西藏新疆等各自治区也是用普通话交流吗?

其实四川话说慢点,少点方言全国各地的人都能听懂,要不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说了一辈子的四川话,那不是还要专门找个人24小时跟着就专门做四川话翻译成普通话?

我的家族本就是东北人,他们说惯了东北普通话,平时都是东北话和四川话交流,就连我父亲退伍回到父母身边(70年代,那时候我爷爷辈的从鞍钢来到重庆支援重钢好多年了),他们都是慢慢适应了这种交流方式并没觉得有什么问题。除了我爸不会四川话,我两个叔和一个姑都会正宗的重庆话,需要的时候他们都用重庆话和重庆人交流,这就叫入乡随俗。

现在抖音上不是有重庆话或者四川话翻译成普通话之后的区别的视频吗?不看不知道,也没发觉,原来重庆话里这么多词和字一两个就能表达普通话里整整一句话的意思,比如你们外地人最容易听到的"安?",其意思就是"没听清楚能再说一遍吗?",一个字就表达了,多方便。

由网友 美少女小陈陈 提供的答案:

作为一个在四川上学的重庆人,我觉得我是有资格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的。

首先给大家普及一下中国的方言,在整个中国来讲,分为七大方言,分别是,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粤方言,闽方言。

其中,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有争议,也有一种说法是江苏话),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粤方言以广东话为代表,闽方言以福建话为代表。按照划分,四川重庆都属于北方方言区域,那么接下来谈谈为什么跟普通话同属一个方言区的四川人重庆人不爱讲普通话。

川渝人从小说地方的方言已成习惯

如上图,四川人和重庆人基本从小就说重庆话四川话,走到街上,"阿姨你要去哪儿呀"="孃孃你走哪点儿切哟",在家里=在屋头,"爸爸对我说宝贝打扫一下家里"=老汉对我说幺儿煞贴一哈屋头,我的鞋子呢=我的孩子呢……四川重庆的孩子很大一部分除了上课时间被要求说普通话,其他时间都是嘴里操着一口流利的四川话重庆话。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习惯,自然而然的说方言。

川渝人的椒盐普通话太可怕

有人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广东人说普通话",更有人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四川人说普通话",这是为什么呢?给大家举个例子可能就懂了😂

"翻迎歌星刘德法,来到我们山喀喀"(欢迎歌星刘德华,来到我们山区)

再来几张图片👇🏻

大部分川渝人普通话不标准

因为受方言发音的影响,川渝人不能很好的区分平翘舌z c s和zh ch sh ,也不能很好的区分边音鼻音n和l,来看看因为分不清发音而闹出的笑话吧~

"来,今天我们学个绕口令: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十四不是四十,四十不是十四,莫把十四念四十,莫把四十念十四。"

"四四四,十(si)四十(si),十(si)四四十(si)四,四十(si)四四十(si),十(si)四不四四十(si),四十(si)不四十(si)四,莫把十(si)四念四十(si),莫把四十(si)念十(si)四"

虽然咱们四川人重庆人普通话不那么标准,还是能当做笑果的呀,想知道四川人重庆人跟其他方言区的人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欢迎分享噢~😉

由网友 孩子成长营 提供的答案:

作为一个地道的重庆人,用亲身经历分享其中的原因。

我本人到北方上的大学,所以大学期间基本都是使用普通话,回到重庆工作后,当时单位新招了一批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第一年实习时,我们这帮年轻人聚在一起的时候比较多,这段时间,普通话使用频率依然很高。

但是,当时的领导,就讲的重庆话。

最开始很多外地人还不理解,但是,实习结束后,分到了各自所属的部门,他们发现部门的同事基本上都讲重庆话,不但平时大家交流用重庆话讲,甚至在一些会议上,都是用重庆话……

什么原因呢?

后来观察了单位的人员结构才发现,几乎80%以上的员工都是四川、重庆的,所以,说重庆话似乎理所当然,人家还觉得亲切。

此外,有的领导年龄较大,当时50岁左右的领导,听他们讲普通话那真是如同听笑话。因为他们硬是将重庆话的方言用普通话的调子憋了一遍。

比如说:

普通话:小杨,这个统计报告啥时候能做好?

一些人的普通话版本是:小杨,勒个统计报告啷个时候做得好?

类似的就太多了,搞得很多外地人听不懂,而且很别扭!

当然,作为本地人,每每听到这样的对话时,都有几分想笑场的冲动!

除了四川、重庆本地人多,外来人口比例不高外,重庆话本身容易懂,也是普通话不够普及的一个原因。

如果说闽南语、广东话等超级难懂,完全如同听外语,那么,重庆话相对是好懂的,大部分只是语音声调略有不同,如果四川、重庆人讲话稍微慢一点,外地人是完全可以听懂的,所以,这一点也让很多人懒得说普通话。

不仅本地人不说,有些外地人在重庆生活了一段时间,为了迎合当地的文化,硬是学了一口地道的重庆话,比如我认识一个老家在安徽的,在重庆读大学,现在留在重庆上班,大学四年,加工作3年,他现在的重庆话堪比本地人,不知道的完全以为他就是本地人。

还有一个湖南的也是,他做销售工作,总跟重庆人打交道,发现大部分都说重庆话,他索性学起重庆话,现在只听他讲话,真的以为是重庆区县的人。

当然,不可否认,重庆这些年说普通话的人还是越来越多了,如果你的外地人,在街头问路,热情的重庆大爷大妈都会用带着"重庆味"的普通话给你耐心地解答,虽然有些外地人还是听不懂,但这份热情就足以感动外地人了!

由网友 三生福 提供的答案:

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吧:

1、四川话在西南地区通用,没必要去专门学普通话;其次,四川话是属于北方语系,四川话里面主要是没有四声,如果说慢点,除了某些"背时,摇裤、拉稀摆带"等富有地方特色的词汇,全国大部分人都能听懂四川话,所以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说四川话完全满足需求;

2、有些语言所附带的情感信息,用普通话没法表达或表达的意思不够;

3、对于从来没去过外省生活过的四川人,说川普对别人都是一种折磨,高中时班上有个女生去参加北大的提前招生,笔试过了还有面试,天天说普通话,听得我尴尬急了,要不是女生,我同桌甚至想去揍她一顿了;

4、重要的一点还是看工作环境吧,比如我公司同事都是来自全国各地,黑龙江、山西、河南等各地的都有,办公室也是说普通话。对于周边接触的人都是四川人的话,就没必要说了,双方听着都尴尬。

由网友 朽梦挽歌丶62284237 提供的答案:

我就是四川南充的,说起普通话我就想起一件事,前几天一个朋友A(简称A)和一个在上海的朋友B(简称B)开语音,A和B开语音时B是一口普通话,A就说你说普通话吧,B说现在有点不会讲四川话了。结果B旁边有人叫他,他就说了句普通话。其实我个人也是去过深圳游玩过一周,在深圳说普通话,回到了四川就说川普,不是不喜欢说普通话只是看跟谁说,我爸妈在深圳也呆过十年左右,他们现在跟在深圳的朋友打电话还是说的普通话,电话挂了就不说一句普通话,因为没有了说普通话的必要。

由网友 黑皮haipi 提供的答案:

四川、重庆有一句经典"山西骡子学马叫"。意欲就是老乡与老乡之间在一起交流,如果操一口蹩脚的普通话,特别让人不舒服。

这样的定性,以言传身教方式影响着周边的人,久而久之,想在四川话浓郁的地方,一个人说普通话,显得鹤立鸡群,那么这个人也会被其他人带入川话行业当中来。

四川话,不止就在川、渝地区流行,还包括西藏一部、陕西、贵州、云南、湖北秭归一带,甚至湖南和广西一部分地方也有四川口音。

传说中把四川话,准备纳入普通话推广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02年,认识一江西兄弟伙,每次交流,我用四川话,他用普通话混搭江西话,半年后,他的四川话可以蒙到好多人,当然,这家伙是有一定的语言天赋,06年在义乌我们一起摆夜摊,见到广东人,用广东话对付,见到说四川话的,他就用四川话对付。

遇到较真的,立马问他四川哪里的,他就说重庆的,又问重庆哪里的?老乡嘛,见到家乡人,总是那么热情。

具体地址他答不上来时,一般都是我去救场。当然不是故意要这样,为了多拉两个家乡客,不得已的而为之。

为何要举这个例子,表明一件事,四川话好学,易懂,只要在平常说话时,语音、语调,慢一点,非四川话区的人,基本能听懂。

这又是,不爱说普通话的原因之一,反正在四川、重庆,除了学校,所有的社会大环境,就是操一口四川话,真来一句蹩脚普通话,估计要把观众笑好多天。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5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