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多年,预计每年将有2000万左右退休人员,'退而不休'或成常态,'低龄老人'如何再就业?

由网友 飘二代在北京 提供的答案: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退而不休将成为常态。

低龄老人如果能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可以考虑继续工作下去。不但缓解老龄化社会年轻人的压力,为自己积攒退休金;也是对自己脑力和体力的锻炼,延缓衰老。

如果低龄老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可以从解决家庭内需的角度考虑,不能开源就要考虑节流。低龄老人自己的父母已经是高龄老人,需要照顾,如果自己可以照顾可以减少雇佣别人的费用,人工的费用未来会越来越贵,自己照顾可以节省开支。低龄老人也可以帮助自己子女照顾孩子,接送孙子辈上下学。

工作了一辈子,按说应该可以享受人生。但是人如果不能持续的创造价值,更容易衰老。所以建议低龄老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参加社会劳动。

由网友 1小风车1 提供的答案:

退而不休适合低龄老人,年龄才五六十岁,体力还正是身强力壮,完全可以继续工作,因此上预计每年将有2000万左右退休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和家庭情况再就业,有的退休人员是本单位返聘,继续工作,有的是根据自己的人事关系到别的单位干适合自己的工作,还有的自己来创业,根据自己的能力还会干一翻大事业,低龄老人退而不休的确是一个好事情,既做了奉献也获得了二份工资,一具两得,确实是有利于自己的好事情!

由网友 暖心财经说 提供的答案:

1962年至19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婴儿潮,在这15年的时间,新出生人口近四亿。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来到了退休的年纪。

如果是有单位参加的职工养老保险,或者自己缴费参加了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老了之后基本上不用愁。至少养老金也能领到1000元以上,能够满足基本生活。

如果说缴费年限长或者是机关事业单位等缴费基数高的情况,养老金能领四五千甚至上万元,可以保障老年以后有很体面的生活。

但是,由于过去我们的养老保险制度不成熟,还是有很多老人没有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为了保障老人都能有养老金待遇,国家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如果按照最高档次缴费,养老金也能领到八九百元乃至上千元。可是面对新事物的时候,很多人在踌躇不前,大多数人都选择的是最低档或者较低档次交费。因此退休养老金也就是两三百元,甚至有的人只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这样的养老金收入无法保障生活,因此很多低龄老人在谋求再就业。大多数的就业途径是年轻人不愿意干的保安、保洁,也有的是餐饮服务员等工作。工资待遇不高,工作时间也不规律。有一定技术的老人,可以自己做些小买卖。

总体来说,低龄老人的再就业岗位面相对狭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老人担心延迟退休的原因。

这种情况下只能依靠国家加大研究低龄老人的就业保障问题,以实现有求职岗位需求的老人都能够实现就业。

由网友 小风悠悠退休时光 提供的答案:

我是62年的,我是企业退休人员,我50周岁退休的,养老金不高,每个月只有2千多。五年前,我在超市上班,超市的促销员,导购,基本上都是50岁以上的女性,她们基本上都拿到了养老金,一开始我不知道,后来熟悉了互相交流才知道原因,在超市上班的低龄老人,很多都是自己买的养老金,刚退休每个月不足一千元,还有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也很低。

为了生活质量好一点,她们选择了再就业。还有的人,家里有儿子的,还没有结婚,她们说儿子还没有结婚还不需要她帮忙带孙子,就有时间出来再挣一点钱,以后添孙子了,就没有时间出来挣钱了。还有一部分人结婚早的,儿子结婚了,她们这边上班,在经济上补贴一点,这也是减轻孩子们经济上的负担。

能够吃上城市饭的,低龄老人还有很多就业的岗位,比如男的在物业当保安,女的做保洁,城市环卫工人,基本上都是岁数大的人在做。还有城市的绿化带种植,都是市郊的菜农,失地农民在干。

只要不懒,身体健康,不追求高薪,70岁以下的男女都能够找到一份低收入的工作。

当然了如果每个月都有不菲的收入,就不需要再就业了,轻轻松松的度过余生!

由网友 荷叶好物推荐 提供的答案:

未来十多年,预计每年将有2000万左右退休人员,"退而不休"或成常态,"低龄老人"如何再就业?

答:首先要谢谢问题是提出者,为题主点赞,因为题主是有备而问,是做了统计研究工作的,是实事求是,切中问题要害,也是未来十多年中国社会上突出的一个问题。一方面55——70岁的退休老人以及老村老人,绝大多数人仍然身强力壮,另一方面,尽管有些行业用工荒,但却不用这些低龄老人,这些老人要么很难找到事情,要么找到了事情,也干同样的工作,所拿报酬可能比更低年龄的人要低,因为,用工者根本就不想使用这些人,因为这些买不到保险。

笔者生于1962年,2022年元月退休,接触到许多上下年纪的人,他们都想找一份轻松的工作干一干,既可以充实自己的生活,通过轻松劳动保养身体,又可增加收入,用来提高自己老年生活的质量,或者贴补家用。总之,人老了,手中有钱就好办事;人又老又无钱,就不是好事。身体好还好点,一旦生命就麻烦。退休老人有医保,但人身体还行,又有时间,能赚到钱,多数低龄老人想赚。钱不是坏东西;等到低龄老人变成高龄老人,赚钱是无论如何不可能了,只能纯花退休金。本人也是这样想的,能干点力所能及的轻松活,再赚几年钱,既可充实自己的退休生活,又可锻炼自己的身体,还可增加收入,那真是妙不可言。可世界上没有这样的美差事,这种事情很难找到。

生于1962——1977年,从去年开始退休,连续15年,这部分人会将近达到4亿,世界上总人口能达到这个数目的国家微乎其微。现在,这部分人多数想发挥余热,想岗位,可事实上却没有这么多岗位,或者法律也不允许他们从事某些他们认为能干的岗位。这样需求与供给就出现矛盾,希望有关职能部门能重视并协调这一矛盾。

个人意见,回答供参考。

由网友 段海森 提供的答案:

我是62的老虎,60岁退休,到现在已经退休一年了。

我快退休的时候,有一位民营企业的老板(一直的朋友)就给我打招呼说,退休了给他的公司帮忙,当时我没有当回事,以为是朋友客气,就随口答应了。

退休前一直计划和家人到祖国的秀美山川去旅游,到了退休以后,也就是去年上半年,疫情严重,出家门都比较困难,别说去旅游了。在家没有呆几天,还没有正真享受退休的悠闲自在的生活,老板朋友就给我打电话了,让尽快来他的公司上班。因为我之前答应过他,咱不能言而无信吧。

在朋友的企业上班后才知道,民营企业不好干,上下班必须打卡,各方面要求比较高,劳动强度大,单位需要干什么必须顶上去,没有只干一项具体工作之说,服务行业没有节假日之说,而且还要干好,年龄大的人比较难以适应,薪资比之前上班时候要低不少,但咱不能临阵逃脱吧,起码不能失信于朋友啊。就这样一直干到现在。

我以为退休以后,身体健康,闲不住,干一些力所能及的的事,没有什么坏处,躺平了的日子不一定好过。生活要有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一生的生活规律。周游世界不可能天天如此,一年一次就足够了。偶尔睡个懒觉,不可能天天睡懒觉。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