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艾沫Aimo 提供的答案:
、饮食:合理控制饮食,要注意控制饮食,适当的节制。减少葡萄糖、果糖、冰糖等各种糖类的摄入量,避免导致血糖明显升高,影响钙的吸收;多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平时可以适当吃一些动物的肝脏、鱼肉、牛奶或者虾皮。还要及时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蛋白质,适当吃一些豆制品、牛奶、蛋类食物;尽量不要吃动物油或者动物脂肪,有助于预防血糖升高;还要限制面食、紫薯或者米类的摄入,控制体重。
二、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胎儿发育,更能促进母体糖分代谢,降低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如散步、瑜伽、游泳等,建议准妈妈们在家人陪同的情况下进行运动,确保安全。
由网友 妇帮主张医生 提供的答案:
糖尿病被称为不治之症,长期的高血糖对人体是有很大危害的,有些孕妇怀孕之前没有糖尿病,怀孕以后突然出现了糖尿病,不禁在问为何自己会得妊娠期糖尿病呢,怀孕的人该怎么预防呢?
一.为何突然会得妊娠期糖尿病呢?
妊娠期糖尿病的检查是在孕24到28周之间做糖耐量实验评估的,只要空腹血糖大于5.1,餐后1小时大于10.0,餐后2小时大于8.5,其中一项超标就可以判定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在怀孕之后随着胎儿的增大,需要的糖分就比较多,但是孕妇不可能一直保持高血糖的状态,体内的胰岛素会不断分泌,把血糖维持在稳定值。在孕24到28周胎儿增长迅速,胰岛素无法充分的分泌,就无法降血糖,血糖也就会上升。
二.如何进行预防呢?
生活中可以见到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有以下特点,在怀孕初期每天的食量超过正常饮食的两倍,体重超过160斤,腹部脂肪肥厚,平时不喜欢运动。这些种种现象显示预防糖尿病最重要是适当运动,控制饮食。每天保持30分钟的散步,在吃完饭后进行,特别是晚饭后。同时每天的饮食要合理搭配,脂肪的量不宜高于总食量的20%,可以适当多补充蛋白质,推荐孕妇在15周以后要吃钙片,可以很好的预防糖尿病。
总结:每天的合理运动和平衡的饮食是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有效措施。
欢迎大家一起讨论~我是三甲医院妇产科医生,高级育婴师,专注我,给你专业的医学指导。
由网友 超级乡村研究所 提供的答案:
妊娠期糖尿病最明显的症状就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伴有呕吐。如果孕妈妈发现自己虽然食用了大量营养丰富的食物,体重仍明显减轻。就需要到医院做妊娠糖尿病筛查了。
如果你具备以下情况,就需要警惕可能妊娠糖尿病了:
1.有糖尿病家族史。
2.身体胖,体重指数在30以上。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是: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
3.过去有不明原因的死胎或新生宝宝死亡。
4.前胎有巨婴症、羊水过多症。
5.年龄超过35岁。
通常在孕24-28周的时候,做孕检时会采血化验筛查妊娠糖尿病。通过检测到的血糖数值来判断是患妊娠糖尿病。这是可以量化和直观的东西。
妊娠糖尿病的危害是比较大的,不仅对孩子对妈妈同样如此,如可能会导致妊娠毒血症或早产流产难产的发生。
因此,生活中孕妈妈要避免妊娠糖尿病,如何做呢?
我们知道,准妈妈因为孕育宝宝,所以需要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素,但不是越多越好,所以需要健康饮食,摄入适量的热量和营养素比例,才能更好地避免妊娠糖尿病的发生。
1.通常,妊娠初期我们不建议特别增加热量,到中后期适度增加热量,但不宜太多,平均每天增加300大卡即可。
2.要控制油脂类食物的摄入,多食用植物油,减少油煎炸食物的摄入。
3.糖类摄入要适量,多膳食纤维(如主食不要过于精细,可食用一些粗粮杂粮代替白米饭和馒头等),少糖,水果的量也不宜过度,最好选择含糖量低的水果。
4.建议孕妈妈们少食多餐次,将每天应摄入的食物分成5~6餐使用,避免一次进食太多使血糖快速上升或长期空腹导致酮体产生,出现酮血症。
5.孕妈妈一定要保证足够蛋白质的摄入,如可多食用牛奶、乳制品、禽蛋、鱼和豆制品等动植物蛋白质,不仅为子宫和胎盘提供能量也保证宝宝的生长。
更多育儿和孩子成长问题,请关注"父母在线"Html369号。
由网友 内分泌糖尿病张医生 提供的答案:
妊娠期间要做好饮食调控和运动治疗,有目的性地调节好血糖水平。
首先,孕期的饮食调控是一个可以预防的因素,孕妇如果有发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如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有高血脂史、有过妊娠糖尿病病史等等,最好是少量多餐,吃三餐正餐,在下午和晚上各加一个小餐,这样少量多餐,可以控制进入体内的热量,减轻胰岛负担。
其次,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把血糖调整好,这样对母亲和胎儿都有利。
再次,需要注意孕期情绪和心理调整,不利的情绪会诱发内分泌腺体功能紊乱,导致高血糖。
另外,要注意检查甲状腺、肾上腺皮质功能,这些功能异常也可以引起妊娠期高血糖。
最后,还要定期监测血糖,每周测量一次空腹和餐后血糖,及时发现问题。
由网友 湖南医聊 提供的答案:
目前全球有超过1.99亿女性糖尿病患者,2/5的女性糖尿病患者处于生育年龄,1/7的分娩受到糖尿病的影响。那么妊娠期糖尿病如何避免呢?在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些妊娠期糖尿病的小知识。
(网络图,仅供参考)
1.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包括孕前患有糖尿病(1型或2型糖尿病合并妊娠)和妊娠糖尿病。而妊娠糖尿病(GDM)是一种独立的糖尿病类型,不同于通常所认知的1型或2型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才出现或首次发现的糖尿病或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
2.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有什么影响?
(1)流产:高血糖可使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流产率达15%-30%。
(2)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较非糖尿病孕妇高2-4倍。
(3)感染:未能很好控制血糖的孕妇易发生,感染亦可加重糖尿病代谢紊乱,甚至诱发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4)羊水过多:发生率较非糖尿病孕妇高10倍。
(5)因巨大儿发生率明显增高,难产、产道损伤、手术产几率增高。
(6)易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7)妊娠糖尿病孕妇再次妊娠时,重发率高达33%-69%;远期患糖尿病几率增加,高达70%的妊娠糖尿病妇女在怀孕后22-28年内发展为糖尿病(2型为主)。
(网络图,仅供参考)
3.妊娠糖尿病高危因素有哪些?
在超重或肥胖 [亚洲人或亚裔体质指数 (BMI) ≥23 kg/m2] 的基础上,有一个或多个以下额外的危险因素,将大大增加妊娠糖尿病风险。
(数据表)
4.什么临床表现应警惕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可能?
(1)三多症状(多尿、多食、多饮)。
(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反复。
(3)孕妇体重>90kg。
(4)并发羊水过多或巨大儿。
(网络图,仅供参考)
5.如何早期发现妊娠糖尿病?
美国糖尿病学会建议:
(1)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在进行首次产前检查时,应全面筛查2型糖尿病。
(2)首次产检未被诊断为糖尿病的孕妇,应在孕24-28周筛查妊娠糖尿病。
(3)妊娠糖尿病孕妇在产后6-12周时,应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筛查糖尿病。
(4)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妇女,至少每3年进行一次糖尿病筛查,并维持终生。
(5)有妊娠糖尿病病史的妇女,如果已经发展为糖尿病前期状态,需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或药物干预。
(网络图,仅供参考)
6.妊娠期糖尿病怎么办?
(1)控制饮食:既要保证孕妇和胎儿能量需要,又能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而且不发生饥饿性酮症,尽可能选择低血糖指数的糖水化合物,少量多餐,每日5-6餐。
(2)运动治疗:妊娠期孕妇的运动方式以有氧运动最好,如散步、瑜伽、太极拳等,不可进行剧烈运动,如跑步、打球等,每天至少一次,一般于餐后0.5-1小时进行,持续20-30分钟。
(3)监测血糖:监测空腹、餐前血糖和餐后1~2h血糖,有条件者每日4~6次。
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标准
(数据表)
(4)控糖治疗:避免使用口服降糖药,通过饮食治疗不能控制血糖时,遵医使用胰岛素治疗。
(5)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6)并发症监测:每3个月进行一次肾功能、眼底和血脂检测。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代谢内分泌科 杨玲凤 曹楚晴 李霞
由网友 未名湖是个海洋育儿 提供的答案:
1、合适饮食,控制体重。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一般食欲都好,进食量较正常的孕妇多,这时一定要控制饮食量。主要是限制米、面、薯类食物,每日在250克左右。不要进食含糖高的食物,含糖高的食物进食过多可导致血糖过高,加重糖尿病的病症或产生"大胎儿"。一般每日每公斤体重约需的热量为30-35干卡。最好让医院的营养师根据您个人的情况制定适合于您的食谱。
2、控制单糖的摄入 严格控制易被体内吸收的单糖,如蔗糖、砂糖、果糖、葡萄糖、冰糖等。选择纤维含量较高的主食,如糙米或五谷饭,有利于控制血糖。
3、控制体重。正常情况下,孕妇在整个妊娠期的体重应该增加10-12千克,妊娠晚期每星期体重增加不超过0.5千克。如果怀孕期间体重增加过快,特别是妊娠晚期每星期体重增加超过0.5千克,腹围增长过快,下肢浮肿明显,要引起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
由网友 大医惠众 提供的答案: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在妊娠时才出现或发现的血糖升高达到糖尿病或糖耐量减低标准。妊娠期糖尿病一般发生于妊娠中期与后期。对原已经确诊有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患者出现妊娠情况应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
以下情况下妊娠期易患糖尿病:
(1)任何妊娠妇女都有可能发生糖尿病。
(2)高龄孕妇,年龄超过35岁。
(3)肥胖者,即在妊娠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者。
(4)直系亲属中有患糖尿病者。
(5)既往妊娠时曾出现过妊娠期糖尿病。
(6)生育过巨大儿(体重大于4kg)者。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补充的食物有:
(1)铁 铁是主要的造血物质。妊娠时母亲需要更多补充铁,而胎儿也需要在肝脏内储存更多的铁,以便在出生后离开母亲时,在不能及时得到足够的铁补充时,能自身造血用。
(2)钙 每天应能保证1200毫克钙的补充,因为钙对胎儿骨骼的发育非常重要。
(3)叶酸 妊娠时需要量比平时增加2倍,因此应多吃一些含叶酸而对血糖影响较小的食物,如绿叶青菜(如菠菜和甘蓝菜)、豆类、动物肝脏、橙和全麦面粉等。
(4)维生素D 妊娠时需要量增加,有条件时可饮用加入维生素D的牛奶,或更为简单的方法是每天在阳光下散步。维生素B、维生素C,需要量仅轻微增加,且在许多食物中有相当大的含量,因而一般不会缺乏,没必要特别供应。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不应大量进食的食物有:
(1)咖啡因 在我们日常所喝的咖啡、茶和含苏打的饮料中含有大量咖啡因,咖啡因对心脏及中枢神经系统都有刺激作用,因此在妊娠时应尽量减少。
(2)酒精饮料 妊娠妇女饮酒将会对胎儿发育及出生后的智力造成不良影响,而且酒精对糖尿病的控制也不利,因此妊娠期糖尿病妇女戒酒非常必要。
由网友 妈咪宝贝传媒 提供的答案:
孕前也许并没有糖尿病,妊娠期意外查出让孕妈咪真是烦恼啊!糖尿病对孕妈咪和胎宝贝的危害都是由于血糖高引发的,所以就要严格控制血糖,特别是餐后血糖水平。
什么是妊娠期糖尿病?
以前没有糖尿病,怀孕以后,常常是在怀孕的中晚期以后被查出来有糖代谢不正常,等怀孕结束,胎宝贝生出来,胎盘排出来后,糖尿病也好了,这就叫妊娠期糖尿病。它的临床发生率大约有5%~15%,所以并不少见。
健康生活方式远离妊娠期糖尿病
虽然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原因不明,但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与不合理的饮食大有关系。
1. 并不是为了胎宝贝健康、聪明,怀孕以后就要大量吃高营养、高热量的食物。
2. 孕妈咪的饮食一定要合理、均衡,怀孕后是需要增加能量,但只要比不怀孕时增加总量的10%就可以了。
3. 营养要均衡就是不挑食。其实每一种食物都有一定的营养,但都不全面。
4. 不能拿水果替代主食,吃那么多水果势必把其他食物挤掉了,营养将不全面,会影响孕妈咪自身和胎宝贝的生长发育的。
5. 孕妈咪还要注意适当地活动和运动,这样也可以消耗一部分能量。
由网友 育儿网头条号 提供的答案:
很多女性朋友在怀孕后,会选择大吃特吃,生怕宝宝没能吸收到充足的营养。其实,孕期需要科学饮食,肆无忌惮的饮食反而对自身和宝宝不利,甚至会"吃"出妊娠糖尿病。接下来,育姐就给大家详细解读妊娠糖尿病:
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是妊娠糖尿病
1.头晕
患有糖尿病的孕妈妈血糖浓度一般会比较低,所以很可能会发生头晕甚至晕倒的情况。
2.疲劳
糖尿病会让孕妈妈容易感到身体疲惫,如果孕妈妈身体十分疲劳,也不要直接忽略,必要时要到医院做一些检查。
3.皮肤瘙痒
很多人很难由皮肤瘙痒联想到糖尿病,但这确实也是病症之一,孕妈妈要格外小心注意。
3.口渴、尿频
孕妈妈如果总是感到口渴想喝水,也要注意自己是不是患了妊娠糖尿病。而水喝多了就会导致尿频,所以尿频也是妊娠糖尿病的一个症状。
4.经常有饥饿感
虽然孕妈妈食欲大增看似是十分正常的情况,但是如果孕妈妈总是感到饥饿,就要考虑这可能是妊娠糖尿病的早期症状。
妊娠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
Δ 胎儿过大
当孕妈妈体内血糖浓度过高时就会渗入到胎儿体内,从而就可能会导致胎宝宝的体内的胰岛素分泌过量,进而增加体重,使得胎宝宝成为巨大儿。这不仅会影响孕妈妈分娩,发生难产,甚至还会导致胎儿死亡。
Δ 延长产程
如果孕妈妈患上妊娠期糖尿病,分娩时可能会消耗更多时间,就可能就会导致胎儿缺氧,对胎儿的大脑发育会产生很大危害。
Δ 宝宝会患上其他疾病
过高的血糖浓度会影响胎宝宝的健康发育,而且会增加宝宝出生后患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溶血病等各种疾病的风险。
Δ 增加孕妇感染几率
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妈妈更容易出现胎儿早产的情况,剖腹产几率也会大大增加,这样就很可能会感染细菌生病。
如何预防妊娠糖尿病
想要预防妊娠糖尿病,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女性朋友在孕前就要检查自己的血糖浓度,如果血糖浓度空腹时高于6.1mmol/L或是餐后2小时超过7.8mmol/,那么就要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从而降低血糖浓度;而孕妈妈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食物,避免糖类及酒精饮料,杜绝胡吃海喝,要按时适量吃饭并且吃饭时要细细咀嚼,慢慢消化;馋嘴的孕妈妈可以备一些水果、胡萝卜或坚果之类的健康零食;最后,孕妈妈要经常关注自己的体重,并加以控制。
妊娠糖尿病在准妈妈身上并不少见,各位一定要重视起来,积极预防。倘若有不适反应,务必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保证自身和宝宝的健康。
由网友 营养百事通 提供的答案: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最常见的问题,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2种情况,"孕前糖尿病(PGDM)"和"妊娠期糖尿病(GDM)"。PGDM较难控制,大多数需要使用胰岛素。而GDM容易控制,大多数可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最好在怀孕前检测血糖确定是否有血糖受损情况?
孕期激素引起血糖变化
孕期大约在孕24~28周时胎盘分泌的激素引起胰岛素抵抗,使孕妇血糖开始上升,孕32~36周达到整个孕期最高血糖值,36周以后稍下降。所以孕妇一定要在24~28周检查空腹血糖(FPG),与普通糖尿病诊断不同,妊娠期孕妇的FPG≧5.1就会诊断为妊娠糖尿病;如果4.4<FPG<5.1应尽早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后2小时≧8.5;或者实验后1小时≧10,任何一项满足均可诊断为GDM。
妊娠糖尿病与非妊娠期糖尿病不同,妊娠期需要对血糖进行更严格的管理和控制,只要在这一阶段做安排好饮食和运动,产后可以不再受糖尿病困扰。如果不重视,盲目认为孕期吃药打针可能对胎儿不利,就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机会,还可能带来妊娠不良结局:早产、艰难产或产伤、收治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高胆红素血症、妊娠毒血症等。
具体措施如下
控制孕期体重增长
结合孕前体重和BMI(身高/体重/体重)设定整个孕期体重增长的目标值。标准体重BMI18.5~24.9,整个孕期可以增长11.5~16kg,控制体重可以避免妊娠糖尿病。
学会均衡饮食
远离高糖、高脂、高盐食物,选择天然未经加工的食物。注意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主食和水果。多吃全谷物和杂豆类,如糙米、全麦粉、小米、高粱米、红豆、绿豆。食物种类要齐全,每天12种食物,每周25种,每餐要有鱼或肉或蛋。好好吃饭可以避免餐后血糖升高,预防妊娠糖尿病。
保持运动
妊娠期仍然可以运动,比如快步走、孕期瑜伽都是值得推荐的运动。只要胎儿胎盘正常,没有流产危险就可以正常做运动。
心理放松
孕妇要保持良好心态,按时作息,按时睡觉不熬夜有利于血糖稳定,可以避免妊娠糖尿病。
作者:袁媛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
国家高级健康管理师
王兴国教授第三期营养特训班学员
辽宁营养师事务所签约营养师
擅长儿童饮食营养、孕妇饮食营养等特殊人群营养、健康管理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4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