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道导弹并不是核武器,为什么一些国家不允许发展?_弹道导弹为什么不用gps

由网友 军武数据库 提供的答案:

由网友 国平视野1964 提供的答案:

其实,是否装备有弹道导道,是一个国家军事力量是否强大的显著标志,而弹道导弹则分为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等4种形式。由于弹道导弹开发十分复杂,技术含量又非常高,不是国力有限的国家所能研发制造并装备自身的军队,一般拥有近程的,不一定能拥有中程的;拥有了中程的,不一样能拥有远程的;有了远程的,不一定能拥有洲际弹道导弹的。

理论上近程、中程、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等4种导弹全都拥有的,目前来看,也就联合国五常中的中国了。

因为签了中导条约的原因,美俄两国军队并没有装备中程弹道导弹,英法两军也没有装备此型导弹,中国军队的中程弹道导弹,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独步天下,拥有全球精尖具备反航母战力的东风系列中程弹道导弹。

有的国家由于国力所限,无法通过自身研发弹道导弹,但却愿意化重金,从国际军火市场外购弹道导弹,但一般所能取得的都是近程弹道导道。

因为弹道导弹的威力巨大,所以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也即民间说所的那几大流氓,为了防止弹道导弹的扩散,而制定了一个防止弹道导弹扩散的条约,规定近程弹道导弹出口时,其射程不得超过300公里。

常见在某防务展览会上,某国又出口了一新型反舰导弹,但射程都被控制在298公里之内,永用不会超过300公里,原来那几大流氓尽管各自都有矛盾,但在对弹道导弹的管控上,却历来都心照不宣,目标都非常一致,都不愿第三世界国家的军队拥有射程超过300公里的反舰导弹或对地攻击巡航导弹。

因此,许多国家是难以从国际军火市场购买到射程超过300公里的弹道导弹的,一般射程数千公里的弹道导弹,那是更加难以花钱买到了,有钱都买不到,所以沙特这个狗大乎之所以在中东非常牛逼,是因为其手中拥有30余枚射程数千公里的东风3弹道导弹,那是能镇场子的大杀器。

上时间80年代初中期,沙特从改革开放的东方某大国花重金购得,当时类似禁止弹道导弹的条约还未签订,自然老美包括前苏联也不好出面阻止,当时某大国穷啊,所以沙特每枚超过1亿美元的价格,可谓雪中送炭。

原本某大国军方高层伸出的那个手指头,代表每枚弹道弹道1亿人民币,乖乖,沙特直接打进账户的却是美元,狗大户真是贼有钱,出手就是大手笔。

综上,因为一旦将弹道导弹装上核弹头,那就是非常可怕的核武器了,所以那几个流氓就严控弹道导弹的出口,对于一些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某些大国出于反恐和意识形态的考虑,是绝不允许其拥有中远程包括洲际弹道导弹的。

这世界上宗教的力量,有时真比金钱对人的影响还要大,为了教主就连性命都不要,邦上炸弹直接就出击了,这方面某些大国是吃了苦头的,所以就一头扎进了反恐的无底洞而无力自拔。

由网友 马克观察 提供的答案:

弹道导弹因其发射距离长、拦截难度大、技术多样化而具备战略威胁,所以要被已拥有技术的国家所限制。

弹道导弹是一种远距离制导地地导弹,根据技术可分为洲际、远程、中程、近程弹道导弹。而发射距离从8000公里到150公里不等,可跨国际、跨洲际进行远距离打击。以洲际打击为例,从发射准备到打击的时间最短可以在30-60分钟左右,而在空中时间可能只有10-30分钟,所以弹道导弹打击对于各国来说都是一种威胁性很大的打击手段。

一次弹道导弹打击,不止是单纯一个发射系统的问题,更是一种综合国力的体现,这意味着包括卫星侦测系统、远程雷达探测系统、制导系统、电子系统、燃料系统、载具系统的重大突破,只有这些系统应用成熟之后才能进行成功的弹道导弹打击,任何一个单元的缺失,都意味着发射行动的失败。

而弹道导弹发射技术源于火箭技术,除携带常规弹头外,经过技术发展,还可携带核弹头、各种卫星、卫星武器、反卫星武器、空间武器等多样化用途,这意味着威胁性更大。

最重要的是,世界各国的反导系统并未取得实质上的成功,无法有效的进行弹道导弹的拦截与防御,在盾未形成之前,限制矛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由网友 皇家橡树1972 提供的答案:

还不用说射程超过8000公里的洲际导弹,即便是射程1000~5000公里的中程弹道导弹,其威慑力也是巨大的,而且它们要比洲际导弹使用更加的灵活,购买价格相对便宜可以大量装备到部队,战时更可以大量使用。

美苏中导条约后销毁的SS-20"少先队员"和"潘兴Ⅱ"中程导弹,这是在博物馆内那两枚拆除了和弹头和燃料的弹体,当时两国同时销毁中程导弹时被允许留下几枚作为纪念,美苏也互赠了一枚放置在博物馆内成为了记录那段历史的展品。

对于弹道导弹来说它是一个载体,它的射程远近与威慑力成正比的,如果射程只有150公里它只能威慑周边、射程1000公里威慑区域、射程超过5000公里就是跨大洲的威慑水平、射程超过8000公里就是全球级别的威慑能力!

"伊斯坎德尔"导弹,虽然是射程在600公里以下的近程弹道导弹,但其性能先进,现有的防空系统非常难以拦截。

但是,射程5000公里以上的远程和洲际导弹技术门槛太高、资金投入过大,世界上仅个别国家能拥有,其它大部分都是射程在3000公里以下的中程弹道导弹,而这个射程已经能覆盖地区和跨大洲了,而且它的载荷量在750公斤以上,即便是没有核弹头只安装了普通的高爆弹头也是巨大的威慑力。

750公斤的弹头装药在500公斤黑索金高爆炸药,炸毁一座十多层的大楼很轻松!如果这时大楼内有几百人没有撤离,肯定就是巨大的伤亡、如果是使用"集束型"弹头,可释放出上百颗子弹药,杀伤覆盖面积会有3000~4000平米…这样强大的杀伤力谁不害怕?可比前几天哈马斯武装向以色列发射的"卡桑"火箭吓人!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由于社会进步程度和文明程度有很大差异,战乱频发确实不太平的,而且有些国家政治体制是不成熟的,如果拥有中程导弹就会对世界和平构成很大威胁,比如说:萨达姆政权,在"海湾战争"期间要是有了中程导弹肯定要使用的,虽然说他最后还是会被击败,但要将伊拉克军队赶出科威特就会难一些。

当年萨达姆没有核武器,不过化学武器是有的,如果是给导弹装上化学弹头其杀伤力会更大,这也是多国部队方面忌惮的,准备了很长时间…也正是有的国际地缘政治考虑和现实的军事威胁,世界上才禁止出口射程超过300公里的弹道导弹和其制造技术,当然某些国家在没有外援的情况,靠自力更生研制出中程导弹甚至是洲际导弹其他国家也无权干涉,问题是目前具备这个能力的国家少之又少,技术封锁可以让绝大多数国家不能发展这种武器。

华约集团解体之后,波兰军队消毁"飞毛腿B"弹道导弹。

总之,中程弹道导弹由于射程远、飞行速度快,到现在仍然是难以防御的武器,可以安装各种形式的弹头,具有强大的威慑力和破坏力,不让其全球扩散和不允许一些国家发展弹道导弹也是为世界和平负责。

由网友 威呐解析 提供的答案:

弹道导弹简单来说就是以抛物线弹道飞行方式实施打击的一类导弹武器,其实国际上并没有正式的公约或者规则限制其他国家发展弹道导弹,只要技术能力允许,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发展自己的弹道导弹。但是,弹道导弹的技术难度高、制造工艺复杂、飞行控制繁琐,也不是一般国家能够搞定的。
美国"和平卫士"洲际弹道导弹俄罗斯"伊斯坎德尔"近程战术弹道导弹,技术难度一点不比洲际弹道导弹小!

提到弹道导弹,大多数人第一印象就是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目前全球范围内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有9个,即联合国"五常"及印、巴、朝、以四国,除了以色列比较神秘以外(从未承认自己拥有核武器)其他8个国家均拥有弹道导弹技术,尤其以"五常"技术最为突出,所装备的洲际弹道导弹最大射程均在10000公里以上,基本上可以覆盖全球所有重要战略目标。全球核武数量及分布,拥核国家都拥有弹道导弹技术

弹道导弹最大的优势是拥有超高的末端打击速度,目前各军事大国装备的主力弹道导弹(包括洲际战略弹道导弹和中近程战术弹道导弹)的末端打击速度均在10马赫以上,部分洲际弹道导弹的核弹头再入大气层后的速度可以达到20马赫以上(约7千米/秒),也就是说射程10000公里的洲际弹道导弹整个飞行过程也就25-30分钟(考虑上升段的提速过程)。弹道导弹超高的打击速度,即便是对于目前军事科技最强的美国来说,也无法保证有效的拦截,因此,发展弹道导弹技术是世界各主要军事国家努力的方向。洲际战略弹道导弹分导式核弹头再入大气层后的壮观景象即使美国最先进的NMD导弹防御系统,也无法达到有效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的目的

冷战时期美、苏两国曾经签署过限制发展中程弹道导弹的"中导条约",但这个条约只对美、苏/俄两国有效,对其他国家没有任何限制作用。但是包括联合国"五常"在内的全球数十个国家签订了"核不扩散公约",这是一份具有国际约束力的通用公约,即便如此,没有签订该公约的印、巴两国分别于1998年进行了核试验并买入核武国家行列。美、苏领导人签署"中导条约"印度"烈火5"战略弹道导弹

即便是有国际公约限制的核武器,也无法从根本上限制其他无核国家对核武器技术的追求,何况目前还没有任何通用国际法规限制弹道导弹技术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弹道导弹只有装备了核弹头才会具有全球影响力,单一的去发展弹道导弹技术也不会对周边或者国际局势造成太大影响,这可能才是直到目前都没有相应的国际规则限制的原因吧。我国在战术弹道导弹方面独树一帜

欢迎关注"威呐解析",阅读更多原创军事内容。

由网友 雅阁居士闲逸雅居 提供的答案:

首先导弹的运载平台最运载火箭,而导头是可以运载常规的导头,也可运载核武器导头,所以是限制导弹的有效打击范围的距离,将导弹的有效打击范围限制了,很多国家就不能跨国打击其它的国家了,所以限制导弹的距离,其目的就是限制用导弹攻击其它的国家,就可避免战争的升级。

由网友 落下m 提供的答案:

弹道导弹确实不是核武器,但是它是核武器最重要的运载工具,因此任何一个打算研究核武器的国家,都一定会研究弹道导弹。

同时弹道导弹之所以被称之为战略武器,是因为它的射程远、飞行速度快,使得在战争中一旦发射,便很难反应和防御。同时弹道导弹可以搭载的武器也不仅仅是核武器,既可以搭载大装药量的常规武器,也可以搭载生化武器,是一款非常优秀先进的武器搭载平台,所以一般国家都不会被允许发展这种战略级武器。

当然了这并不是说弹道导弹就不允许被研究了,事实上世界上的大部分弹道导弹技术都是打着研究火箭卫星技术的幌子研发的。因为发射卫星和发射弹道导弹,从理论上基本一致。而在世界上比如朝鲜、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当初都是打着发射卫星的幌子研发出来的技术。

世界上真正不允许发展弹道导弹的国家,主要是指在签订了《中导条约》和《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的国家,而这些国家主要还是指美国和苏联。

《中导条约》和《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出现的背景是由于在冷战时期的美苏两国,由于出现了过度的军备竞赛,导致国家发展受到牵制,为解决不必要的过度的军备竞赛,所以制定了这个条约。

《中导条约》和《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制定的目的其实还是为美苏两国服务的,因为这两款条约的签订,极大的削弱了两国在世界上的核威慑的强度,为人类逐步退出核战争,奠定了先期条件,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是人类安全的绝大威胁。

有意思的是,虽然美苏两国在1972年签署了《反弹道导弹条约》,但是实际上美国并没有遵守这一款条约,他利用了条约上的漏洞,开始研发与弹道导弹技术相近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也就是人们俗称的TMD),比如萨德系统,就是"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这种系统危害巨大,因为它的出现实际上打破了核威慑中相互摧毁的局面,导致美国以外的国家装备的核武器失去应有的威慑作用,使美国在可能发生的核战争中处于绝对安全地位,这必然是的美国可以任性的拿着核威慑的大棒去伤害他国,而自己却不受到伤害,所以是一种反人类的研究。

由网友 黄亲囯旗 提供的答案:

。有两点:首先从核武器及相应大型载具的有关研发试验及装备,是以美苏为首的大国游戏。自不愿扩散它国,即使盟友也只纳入其"保护"范围。尤其严限敌对观点国家拥有。其次,弹道导弹是以火箭发動机联動的分近,中,远,洲际等多种功能的运输部,复杂昂贵,所载战斗部虽可大可小,但多是大杀伤力的弹头,甚至是核弹头。它也正是为核武所研发配备的,因此会被核大国忌惮而严加限制。

由网友 邵永灵 提供的答案:

对弹道导弹的限制有两种情况。第一,根据《导弹出口控制协议》,有弹道导弹的国家不允许出口射程超过300公里(弹头500公斤)的弹道导弹;第二,针对特定国家的规定,如不允许X国进行与弹道导弹有关的发射活动。

第一种情况实际上是等于说,如果你可以自主研发的话,那么发展弹道导弹没有任何问题。不允许出口,说白了就是要提高研发的门槛。那为什么可以出口300公里(500公斤)以下的弹道导弹呢?这主要是因为这个射程的弹道导弹只能用于战术目的而无法用于战略打击,尤其是不适合搭载核弹头。目前,世界上拥有中近程弹道导弹的国家、地区、非国家行为体很多,包括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叙利亚,沙特,台湾,胡赛武装等等。如果不与核弹头联系起来,说实话,拥有中近程弹道导弹的影响并不大,它充其量可以为弱者提供一个与强者抗衡的手段。显然,飞机,巡航导弹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和意义要远远超过弹道导弹。

第二种情况,看起来好像是对X国的歧视。其背后的动因是其核武计划。发展核武违背了核不扩散原则,违反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故遭到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禁止。核武需要投掷工具,对于X国这样的国家来说,最理想的投掷工具就是弹道导弹。所以,禁止X国发展核武,就必须得禁止其发展弹道导弹。弹道导弹与发射卫星的火箭是相通的,早期并不分家,比如我国的东风-3中程导弹就是长征1号运载火箭,就是把东方红1号卫星打上太空的那个。因此,联合国安理会的决议禁止的不是X国发展导弹,而是与弹道导弹相关的发射活动,这就将卫星发射也包括了进去。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4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