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欣欣然记录生活 提供的答案:
我也跟爱人无数次讨论过这个话题。尽管他们祖辈和父辈都提前多年把墓地买在了殷商皇陵,每逢清明节或者其他祭祀的日子都会去给先人扫墓。
但我觉得人死如灯灭,自己这辈子就生了一个女儿,活着时候尽量少给孩子增添麻烦,等百年以后就更不必为我买墓地了,一切从简,直接响应国家号召,火化后把骨灰撒入我老家林州市西南边的太行山涧中,这边环境优美,鸟语花香,也许还能当做肥料滋养一棵山上的松树呢!当然如果这样都嫌麻烦,也可以直接把我的骨灰盒子埋在我老家的西墙外的田地里更省事。何必在城里花大价钱去买一块巴掌大的墓碑地呢?
每逢说到此话题,老公就会哈哈大笑道:"你百年之后埋到哪里?不是你说了算,也不一定我说了算(因为老公觉得自己比我大好几岁,可能会先我离开),大概率会是咱们的闺女说了算。"
友友们,你们想过自己百年之后,想要葬在何处吗?
由网友 为改革开放鼓与呼 提供的答案:
俗话说,人死如灯灭,脱离肉体的灵魂是根本不存在的。二十年前,我就嘱咐子女,我死以后,绝不要墓地。试想,现在人的工作地点千变万化,天南海北,三代以后,谁还记得那墓里埋的是谁?对于咱们平民百姓来说,海葬,空葬都太奢侈,最好的办法是树葬,草坪葬。现在许多地方都在推广,简易可行,这就是我的最后归宿。1
由网友 无事翻书有空说话 提供的答案:
人生大事,无非生死。
你若出身农家寒门,落草坠于土坑草灰,村里接生太姥,迎接你来到世界,一把裁布剪刀,断开母子脐带。左手提起双脚,右手轻拍脊背,门内一阵啼哭,门外一声叹息。不见霞光万丈,没有霹雳闪电,只是又添了一个前世的讨债鬼,不知道如何才能养大他。
泥里来水里去如同小猫小狗,烟火尘土中你已长大成人。或许是一辈子在田里吃苦受累;或许是一个偶然跃出农门;或许默默无闻了却此生;或许一生中也曾经昙花一现。生命的历程多么短暂,一瞬间走向人生下半场。
有人生的平凡,死的荣光,那是儿女们在展现自己的成功;有的人活得光鲜,死得窝囊,那是后半生经历坎坷,失落失意陪他凄凉。嗨,莫高兴,莫悲伤,都是黄泉预约客,奈何桥上是故交,喝了孟婆迷魂汤,此生贫富都一样。
不要把尸体放的时间太长,腐败的气息谁都一样。开了死亡证明书赶快火化,丧葬费是你对儿女的最后贡献。其实这个世界上,有你不多没你不少。
不要选择风水宝地,幻想百代流芳。不要搞遗体告别仪式,不要大操大办大肆张扬。活得健康,死得迅速,就是对你的最高奖赏!
至于骨灰怎样处理,我曾留下遗嘱,把它撒入黄河,或为鱼食,或为殖土,或许有幸被裹挟着通江达海,我站在浪花上放声大笑!
由网友 平凡的小强 提供的答案:
上个月我回老家的时候,刚隔离结束到我哥家坐坐,毕竟好久不见了。不一会有人敲大门,我嫂子去打开大门一看原来是村里的张明强。我嫂子邀请他进屋说话时被他拒绝了。他张口就问我哥在不在,这时我哥走出去再问他有什么事并再次邀请他进屋谈,明强给我哥发了一支烟,顺便从随身带着的黑塑料袋里拿出一条烟和一块白布。一看到这我哥立马明白了肯定有人去世了,这是我们那里的规矩,谁家有老人去世需要人抬棺下葬帮忙时,都会托人送一条烟和一块白布。我哥便问谁去世了,什么时候出殡等等,明强一一做了回答便离开了。
我哥把白布塞大门旁的缝隙里后拿着烟进了屋子。我哥一进屋便说明强他叔去世了,要帮忙抬棺材。现在抬棺材简单,只要把抬到车架子了,上面扣上罩子推着走就行了,比咱爸那会靠肩膀省事多了。抬到坟地下葬和封土也全靠挖掘机,人就不用出什么力。
这时我问了一句他家坟在哪,我哥说不知道,但是活着营房前,死了营房后肯定是不会变的。部队的营房在我们村最北边,我们生活都在营房的前边,但是死了以后坟头都在营房的后面。几十年就没变过。
我嫂子说现在营房后面到处是坟头,死人和活人抢地,根本没法种地。很多在外谋生的人去世后也回埋老家了,美其名曰落叶归根,实际上是子女不想花高价钱买墓地。要知道村里地个坟头才一万多点。
人固有一死,这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逃脱。其实人死之后埋在哪这个问题我也想过。我个人感觉,火化后一把灰让它随风飘去远方、随水流向海里或在山上挖个坟倒进骨灰埋掉不留痕迹都行,真没必要和后代子孙抢有限的资源。你觉得呢?
由网友 王银令 提供的答案:
百年后你想埋在那里由不了你,只能是由后辈来决定。
人活一口气,有这口气你是活人,没这口气你就是个死人。如果你有遗嘱且儿女孝敬尊重你的遗嘱,那么百年后你想葬到那里都能了却遗愿。否则别痴心妄想。
不是冤家不聚头。我们村有个老夫人,丈夫死了多年,在世时四个眼角半个都不爱见,老夫人给儿女说百年后不准和他爸合葬,只能单独埋葬,可在
老夫人死了后,儿女们还是把老人合葬在一块。虽然说儿女孝顺,但世俗习惯不可违,难道说让老俩口死了也守空房吗?
眼不见心不烦,任凭老俩口在阴间闹的再凶,儿女在阳世看不见,反正是儿女们的心愿已了。
另一个是男人车祸早死,丢下两个儿子,女人又招亲养子一个男人,待把两个儿子都养大成家立业,男人在去年突感不适而身亡,男人在世时心愿是不求和相伴几十年的媳妇合葬,只求离女人埋葬的地方近一点,也好在阴间就近拜访。而俩个儿子都不接受继父与亲生父亲埋的近,偏偏把继父一个人孤单单的埋在远方,他妈的遗愿是想和继父合葬,俩个儿子齐心要把母亲和亲生父亲合葬,虽然养育之恩大于生,但是骨肉亲情是什么也代替不了的。
人吃土一辈,土吃人一口。千万别想那么多,人活在世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安幸福。死后方知万事休,也不要乞求什么风水宝地,只要不暴尸街头被狼吃狗扯,入土为安才是最大的遗愿。
由网友 无盐三味 提供的答案:
学生时期就学过一首诗,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之一》"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是写给守卫边关的英雄的诗,守卫边关的战士,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战事,刀枪无眼,弓箭无情,随时随地都有血洒疆场!
他们的葬身之地,就是战地的荒野,边疆的黄沙,也没有亲人的哭泣,没有亲人的悲伤!就由战友们草草埋葬!
作为我们普通人,又是在和平年代,除非意外,一般都是善终,丧事由后人办理,有特定的丧事流程,有祖坟可以建墓修坟。
当然也有不让土葬的,那就是火化后,埋在公墓,一人就占一个很小的碑,就是提供一个儿女们缅怀的场所!
至于我百年后,身归何处,这真不是自己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的,如果硬让我说,自己最想火化,然后撒入江河与日月同在,与山河共存!但那是伟人们的待遇!自己不可能!
那就树葬吧,火化后将骨灰施在一棵树下,我可以被树吸收,到达树顶,依然观看世人的为生活奔波劳碌!
不过,我不会给孩子们立遗嘱,那样会为难孩子们的,世俗不允许那样做,有了遗嘱,孩子们不照遗嘱做吧,心里会觉得违背父母遗愿,是不孝道的,照遗嘱做吧,在世人眼里是大逆不道的!
所以,一切随缘,顺其自然!大限来临时,脚一蹬眼一闭,看他埋到哪里!即就是荒山孤岭,我也会睡的安然自在!绝不化成孤魂野鬼,危害民生!
命归黄土情犹在,何处是香丘!
由网友 宋家二哥 提供的答案:
这个话题咋听起来很沉重,但确实也很现实,人终究要死的吗。关于"百年之后,你想埋在哪?"说句实话,有些问题还真的不是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过去,人死了,允许土葬,现在人死了,实行火葬。等到我百年之后,究竟实行什么样的安置方式,我就一概不得而知了。此时此刻,耳边想起了林黛玉葬花时的一首诗:"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到那个时候,女儿究竟要把我安在哪里?那就悉听尊便吧!
我们老两口今年都66岁啦,膝下就一个独生女儿,茶余饭后也聊到百年之后的事情,每当聊到这个话题,女儿都不耐烦地说:"好了,好了,你们是闲着没事,没话说了吧……"
我和老伴都是这么想的:等我们俩百年之后,一切从简,火化以后,就把我们的骨灰撒向大海。这样一来,一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二也不会占用土地。女儿如果有孝心呐,在每年的清明节到来时,就在我们俩的遗像前,摆放一束鲜花、几个贡果,祭奠一下就可以了,别无他求。
由网友 懂你98682 提供的答案:
谢邀请!
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百年之后,埋在哪里?
百年之后,很想回娘家,躺在母亲身边,好好守着母亲,爱个够。可惜,出嫁女,娘家回不去了。
百年之后,不想回婆家,不想活着时被人欺,死了做鬼还是被人欺。
婆家是个迁移户,非本乡本土人,住过农村的人都知道,农村重户头,讲姓氏,大户头,大姓氏的人,自然是称王称霸,不欺外来户欺负谁?
偏偏婆家迁移的湾子里是一个原始姓氏,王氏大家族的,没有杂姓,唯有几家迁移户是杂姓。
杂姓杂姓,乱叫乱答应。不是同门同族,可以不按人家的辈分来称呼人,按自己的年龄大小来称呼年长和平辈人,不苟外族辈分,不论外族辈分高低,叫的应即可。
偏偏婆婆卑微,几近于讨好式的来巴结本地人,按最小的辈分来称呼一湾子里的人,弄的我嫁过来,得称呼同辈人为奶奶辈,祖奶奶辈,我的个奶奶,叫的我都成了龟孙子了。
人最大的陋性,你越卑微,人家就越欺负你,你越讨好,人家越是看不起你。
原本我老家是有房子的,后来,被大姓氏的邻居算计,内奸勾结,叫来邪恶势力,强拆了我的房子,这事,一直是我心里的结,结己成仇。
思来想去,再花个大十几万,去重建老家的房子,就为了停尸几天,埋在他乡,实为不值。
不葬他乡,老家也回不去了。
夫家是大家族,祖辈曾任本县县令,于清朝动荡年代,辞官归隐山林,买田买地,自给自足,倒也是很富裕。后来,强盗入侵,洗劫一空,再后来,新中国解放后,兴修水利,祖屋祖坟都葬身水库。
老家祖坟淹了,再也回不去了。
即回不了娘家,又入不了夫家祖坟,更不想身葬他乡,那么,百年后,葬在哪里?
夫家祖奶奶仙逝后,回不了故乡,便随意葬在王姓人山地的山岗上,孤独的躺在那里,成了孤坟。
直到我家夫君第一个考取大学,王姓人便觉悟出是夫家祖坟冒了青烟,占据了阴地风水。于是乎,王氏家族,只要是死了人,便纷纷埋在祖奶奶的前后左右,将祖奶奶的坟团团围住,以至于婆婆死后,只能重选墓地。
我是不屑于死后安葬在他乡之地,跟婆婆挨在一起,受内外鬼夹攻。
那么,百年后,我葬在哪里?
公墓还是迁移户的老家墓地?
这个不好说,趁我还能当家做主,还是去买块墓地吧。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3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