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wemy快乐生活 提供的答案:
我觉得这些老人才是人间清醒,他们虽然不打听别人的工资,但只从生活中亲朋好友那里或者网络上就知道企业退休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差距大,只从退休前的工作和单位性质就知道个大概#
如果是企业退休的,他们知道退休金低,打听人家的还不是给自己填堵?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跟人比较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还不如埋头过自己的日子[微笑]
那些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也知道退休金高,有的怕说出来遭人忌妒,所以他们不打听,也许在偷着乐吧。[微笑]
当前,不同职业退休金差距确实大,应该引起决策者的重视,作为退休人来说,只怪自己选错了行业,进错了门。想想广大的农民朋友,他们哪有退休金,只有国家几百元的补助,他们的贡献小吗?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你们吃什么?以前他们也是交公粮交农业税的,有的条件差的地方,交了公粮还要再出去打工,挣钱交各种统筹税费。好在经济发展了,国家免除了农业税,最该诉苦的是他们,却很少有人跟他们比#
无力改变的,就先安于现状,我倒是很佩服那些不打听别人的退休金,只过自己日子的人,知足常乐,身体健康,就是幸福的。[微笑]
由网友 不老的酒 提供的答案:
退休金是每个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及经济来源,大家对退休金关怀有佳,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质量,每年国家都会按比例上涨养老金,按照物价上涨,在职人员工资增加,当地平均社会工资多少,来决定上调百分比例,
有很多企业退休人员,很少打听别人涨了多少钱,原因有几,一是自己太低,对比伤感情不平衡,只能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少得可怜,和别人相比,嫌太丢人,沒脸面,
还有些事业退休人员,知道他们比企业退休人拿的多一两倍,表面看起来不闻不问,实质暗地里早打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他每年都涨的比企业人员多,避过人偷的笑个不停,不是人能行,是事业单位性质好,
自己路走对了,门进好了,运气来了,单位的性质决定,并不等于你比别人本事大,铁绳粗,不等于狗厉害,常言道,侄子有钱不认叔,王八有钱出气粗,有钱退休人高高在上,说话傲漫,腰杆挺的值,
钱少的退休人,都有自知之明,说话声小,和蔼善良,无底气,正天为了钱东奔西忙,外出打短工,下苦力挣点碎钱,补帖家庭生活开友,必不可少,那有闲功工,打听上万元的退休人员
都是蓝天白云红太阳,生在一个天新中国,华夏儿女,遇砖厚,遇瓦薄,真不该,人和人能相提并论吗?有续言在图片下面,
真是气死人,人比人活不成,骡子比驴驮不成,苍天公道,给你个好身体,天天劳动锻炼,少生病,吃的香睡的着,心情舒畅,寿命延长,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说的对否,大伙评论探讨留言。
由网友 微风煦阳 提供的答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纵然是兄弟姐妹,他们工资多少,他们自己不说,我也从不会主动去问。
我之前是正式教师,后来因为家庭变故没有继续任教,去年我满五十周岁时也领上了社保退休工资。我当教师九年,后来因为没有工作便未交社保,四十几岁时才自己又续交几年,五十岁办理社保退休时共计交社保十八年八个月。第一个月领到1775元,第二个月起发现多了几十元,又过了几个月,涨到2115元,我觉得奇怪,特意去咨询了社保局,答复是我比其他人特殊,至于凭什么标准,怎样计算出来的,我没有细问。
我的三个姐姐都退休了,大姐二姐是从教师岗位退休的,三姐开始也当老师,后来由于和姐夫两地分居,工作调动不了,一气之下辞职去私企打了几年工,再后来姐夫单位照顾安排她又进了下属单位干到退休,但她不属于干部编制了。
我从来没有问过她们工资多少,倒是在家族群里她们自己会聊起,大姐好像是八千几,二姐多一些约有一万,三姐少一点也有六千多。
和她们比我少得可怜,但自己的日子自己过,钱多有钱多的安排,钱少有钱少的打算。
我们的妈妈一切生活开支姐弟们都安排得妥妥贴贴,他们知道我比较困难,总是不让我掏钱,但我觉得我应尽的责任我不会推卸,母亲几次住院,他们出钱,我便出力,去医院照顾母亲便成了我的"专利",要不然我心里不安。
至于别人,就算是关系比较亲近的人,我也绝不会去打听她们的工资,那是别人的私事,如果别人愿意讲,甚至炫耀,那我会恭维她:哦这么多钱,你真幸福!
由网友 宁宁0918 提供的答案:
有的人一辈子活的特别累,他们永远活在别人的评价体系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他们那里整个倒过来了。成天因物而喜,因己而悲!
老马就是这样的人,我认识三个老马,而这位60出头的退休大哥,是这"三匹马"里最瘦的一匹,我总叫他瘦马。
我也和瘦马说过话,因为我和他老婆关系不错。所以看到瘦马之后,总得说两句好听的吧!我这人爱说好听的话。我就认真的对他说:"你是实现了我梦想啊!"
瘦马问:"咋啦。"
我说:"你上的是同济呀,哎呀。我年轻那时候就想考同济,学古建。"
同济大学毕业的瘦马听了之后特别得意,他摇头晃脑的告诉了我,他考同济的过程。在他们那个省招生多么多么的少,名额多么的有限,而自己在一众考生中,多么的出类拔萃……越说越高兴!
唉!
就像是一位朋友曾经说过的那样。如果一个人到老了,还炫耀自己的大学,那就说明他这辈子除了考上个好大学之外,也没啥出息了,可怜老马估计就是这种情况。
大学毕业之后,老马来到了天津这个直辖市。据说当初他有机会留上海,不知怎么,琢磨了一下利弊,他做出了去天津的选择。
于是大错特错了!
后来他又有机会去另一家大型城建公司,要是去了就能当领导,可他又犹豫了,于是又错失了!
再后来,地产大潮开始了,有人下海挣了大钱,老马还是有点犹豫,舍不得体制,于是乎,又错过了一场行业里漫天撒钱的大富贵……
其实这都是体制内人的海市蜃楼,蜜汁幻觉。好多人在退休后蓦然回首,都觉得,自己只要是当初离开公职,纵身下海,那就等着发大财吧!就等着上富豪排名榜吧!
实际上哪有那么回事呀!
据我所知,当年,从我们那个国字头的大单位下海的人里,大概有2/3的人,根本没成功。到如今还懊恼自己没地方领高额退休费呢!
真正有大商人潜质的公职人员并不多。只不过是在那个光灿灿的高平台上,别人都朝你点头哈腰,大拍马屁。才把你捧成旷世奇才。
你真跳到海里,别说是龟丞相蛟将军,就是虾兵蟹族,也能把你打得鼻青脸肿,那海里可不是好混的。
老马呢?以他那套滔滔不绝的说词,以他那摇摇晃晃的几步走,我就能看出来,他不是一个能力强的人。咱不是看不起谁?可如果你要让我进行评估的话,我能看得出,谁下海能发财,谁下海会呛水。
原因很简单,老马不是那种很有能量的人。精明不是油嘴滑舌,商人的成功,更不能靠坑蒙拐骗。当然,如果你把卖鸡蛋卖水果缺斤短两的小贩,称为商人的话,那算我没说。
即便是在体制内的单位,混的好,靠的也不光是溜须拍马。当然,如果你的单位是包子铺,也算我没说。因为我不熟。
可在老马的意识里,这些非黑即白的荒谬残存思想,依然在作祟。他无法正视一件事儿,就是能力!
能力是什么呢?张仪苏秦能凭三寸之舌,纵横联络各个诸侯。白起孔明能够出场一亮相,就吓退千军万马,这就是能力。
有能力的人在各个行业里都能取得成功,无论是遇到什么困难。这一点,如果你能近距离观察他们的成功,就会信服。而如果你总是不理解别人的成功,而只是远远的遥望着,那就会产生"我也行"的错觉。
这就像是一般人看不起狮子。狮子一点都不可怕!它就是一个浑身臭味的毛家伙。而老虎也没啥,在动物园里,它们不都老老实实的吗?
野生的狮子老虎我也没见过,可我蒙古草原上见过不拴着的藏獒,大嘴一张,差点没给我吓死。
老马一辈子也闹不清这种事儿,他总是觉得别人的成功,对于自己来说就是错失良机,就是无限遗憾。就是该探囊取物的时候,没有伸手去探。就是在能下海经商的时候,没有往下一跳。
只要自己一伸手,千金富贵就抓住!只要自己纵身一跃,那"服不服"榜上的头三名,就都是他老马家的人了!
人要是一辈子都抱着这个念头,那好日子也不得好过。
老马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他总打听别人的收入如何?比他高的他生气,比他低的看不起!
"老赵挣多少钱,退休金多少,他什么待遇……"
有人告诉他,老赵退休金四千。他之所以现在吃香的,喝辣的,是因为他在外边还接活呢,对此,老马听了很愤恨!
见了老贺。他又打听。"老贺是什么级别?什么待遇?如今,退休金怎么样?"
老贺级别待遇都比他高。不过还好,正当老马非常愤怒的时候,老贺逝世了,这下好了。老马心满意足了!心平气和了!他溜溜哒哒的踱到老贺家,抬头一瞧,又来气了!老贺的花圈怎么那么多呀?而且看看挽联落款,级别还都不低。
还有老高。"老高这个家伙,看着不像是文化人模样,挺糙的。"老马看不起人家。
可后来一打听,人家是部队退下来的,哎呀妈呀,退休金真不少啊!"
"早知道我也……"老马又来了。
还有那个老孟,那个老孟看着病病歪歪的,听说她老早就病退了,一定挣得少。后来又细打听了一下,老孟在北京退的,是个大单位,地方差异在那摆着呢,退休金比天津的高一大块。
"她们家怎么还有一辆那么好的汽车呀?"老马打听着。
有人说那是老孟弟弟的车。老马听了之后摇摇头说:"那就是普通亲戚串串门而已,跟她有啥关系?"
又有人说,她弟弟老来串。老孟没儿子,弟弟老往她家跑。经常来看看她。
老马听了之后很不高兴,愤愤的来了一句:"那看来这老孟是不 指着退休金了!哼!"
……………………
于是,就这样,我们这个院的居民组成了一把尺子。
所有老马认识的人,都成了尺子上的刻度。一格一格的排列起来。老马觉得自己应该成为,最高的那个刻度数值。即便不是最高,那也得是偏高一点。
但是有的时候,他打听来,某人的刻度比他靠前,就立马很生气!有的时候他又打听来,哪个人的刻度,比他靠后。这还可以!
就这样,老马成天思思量量,杜杜衡衡,他就是在这种,比来比去的心态里,度过了大半生!
其实比来比去,也不能完全算坏事。
我弟弟原来在一个科研所工作,日子过得挺好。但是他觉得寡淡无味。这位留学回来的大博士,一到单位先打听,能不能给自己挂正处。
组织上说,应当是副处!这他不干了,副处是国产博士,我是留学回来的,应该是正处吧!正处副处这事儿,他找了小半年,终于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之后呢?他心满意足的,扭搭扭搭的,去跑到同学面前炫耀了。谁知有个师弟,还是他本科的师弟。请他到当时著名的京城某娱乐场所,啥啥人间转了一趟,听说一进门就开了一瓶XO压阵,还叫了两个夜店公主作陪呢!
红酒绿觥筹,我弟弟回家之后感慨道:"我把我的第一次留在了那里。"
别误会,不是他贞洁牌坊第一次倒了,是他的心里醋瓶子第一次倒了!他第一次,那样的羡慕别的同学。
"那家伙手面太大了,花一万块钱,就跟划一根火柴棍儿似的。哗啦一下,一阵小火苗,然后噗的一吹,就算了!
这就是商人呀!真叫挥金如土啊!于是弟弟第二天就跑到单位跟领导说:什么正处副处我都不要了。我要停薪留职!
说完话,他不顾众人的劝阻,转身一跃,扑通一下,跳入海里!
那年。他。年仅27岁!
当然,我要补充的是,他没被淹死。再呛了两口水之后,就在大海里一痛畅游上了。而且也不打算上来了!
呛水,差点要了他半条命。但是他也掌握了游泳技法,也掌握了和那些鱼虾贝藻,蛟龙王八的相处之道,还掌握了洋流与赤潮的规律,他在海里生活的如鱼得水了……
但问题是,想了咱就干!想要咱就挣!
27岁的年华,你可以做很多事儿。可以实现自己的很多梦想。
而作为老马,今年都67了,这些梦想实现的几率很小很小了。而且他也没有实现的计划,那您还老瞎琢磨,瞎对比什么劲儿呀!
那可不只是越想越憋屈!
看着比自己级别高的人,觉得那是小人得志。看着比自己挣得多的人,觉得那是穷人乍富。这个世界上的人都入不了他的眼,成天在背地里指天画地瞎抱怨。
对此他老婆非常烦闷。经常向我诉苦。说她老公是自找烦恼。就冲这心态,就不是长寿之人。
后来我对他老婆说:"那让你们家老马去和广大群众比一比,比比工人农民,比比公社社员,他不就平衡了吗?"
他老婆说:"我们家老马别的本事没有,自我感觉良好的本事强着呢,他总觉得自己和那些人就不是一路人,和他们说话都失身份。"
唉,可怜的老马!就像是一只走地鸡。
和猪牛羊在一块,觉得自己与他们没有共同语言,非我族类。
和老鹰大雁在一块儿,又觉得自己达不到人家的高度,命运不济。故尔天天烦恼,终日忧伤。
对此人,老赵的评价很中肯。
他说老马这人就是四个字:
活不明白!
由网友 好心情94199 提供的答案:
退休的老人,不打听别人退休金,过好自己的日子,这是一个睿智的老人。
其一,远离是非不自寻烦恼。人已经退休了,远离职场,安享晚年了。有的人喜欢打听别人的退休金,比自己低了,会沾沾自喜。如果比自己高了,就会心理不平衡,内心有落差,引起不开心。远离是非之地,不去招惹是非,按月领取养老金。
这是有例子可寻的。单位的一个老领导,今年九十多岁了,刚退休时,养老金比较低,比同职位的同龄人低了好多。他平时也不参加老朋友聚会,喜欢练书法,身体非常健康,现如今成了一个长寿老人。当年,如果他经常参加老友活动,比来必去的,生闲气也要气死啦!
其二,清心寡欲过好每一天。退休以后,不用工作就能领取养老金,多好的一件事情,开心还来不及,哪有时间去自寻烦恼呢!不攀比、不打听,清净过好每一天,有一个好身体,有一个好心态。不要嫌弃养老金比别人低,多活几年,一切都有了。
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我母亲的老同事,年轻时常和母亲比收入,好胜心很强,啥事都要比人高一头。还没有退休时,得了癌症,很快就去世了。母亲常惋惜地说,我比她多领了三十年工资,能多领多少钱啊!
其三,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活在人世间,不如意事常八九,有苦也有甜。学会吃苦,学会苦中作乐。特别是人已经退休了,守一份清净时光,有饭吃有衣穿,就是好日子。接受命运的安排。
由网友 聪明的豆浆Zz 提供的答案: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隐私,退休金也是隐私之一,不去打听,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也是对自己好。
但是有一些人,不懂得这个道理,专门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乐此不疲,真是没有办法。
有一次,遇到了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在一起说了一会话儿。同学就问我的退休工资,不好不答,只好说了。同学听了,感到他有些兴奋,说话更加卖力,并且安慰我一番。他还主动告诉我他的退休金多少。原来他的退休金比我多了一大截。
人就是这样,看别人比自己差高兴,比自己好就不舒服。
由网友 香港丽莎 提供的答案:
我是一位60后阿姨,来香港定居3年了,现在餐饮店工作月入过万,虽然香港人都没有退休金,但是咱们公司每个人的工资单都是保密的。
从小在农村长大.
我是60后,从小在北方一个偏僻的农村长大,父母亲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我们家共有3个姐妹2个弟弟,由于父亲有重男轻女思想,大姐与三妹均为文盲。
有人问我也是女孩子为什么父母亲让我读书呢?
这个问题我也悄悄问过我的父亲,答案是:我从小长得虎头虎脑特别可爱,很像男孩子的性格,父母亲就把我当男孩子来养。
不但让我读书,小时候每年春节期间父亲走亲戚都会带上我去,因为在年底下每到一家吃饭时都有满桌子的好菜,大姐与三妹也想去走亲戚,父亲就是不让她们去。
无论走到舅爷家、姨奶奶家、还是外婆与舅舅家都是我与父亲穿着新衣服出去拜年。后来家里又来了两个弟弟就轮不到我去了。
时间去穿梭,转眼我已经高中毕业,由于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只能辍学打工,不知不觉我已经过了18岁了,母亲想让你离开农村到城市生活。
于是,就托亲戚帮我在城市里找个对象,阿林当时是在本市一家服装公司做会计,他大我12岁,为人憨厚老实,由于他的长相不是我喜欢的类型就不同意这门亲事。
母亲就不管我的感觉一手包办我的婚姻,在俩人相互没有了解的情况下来个闪电式裸婚。
我什么东西都没要家里买,还是男方出钱买的一套嫁衣母亲给我穿上,就这样我含着眼泪就做了阿林的新娘。
婚后在服装厂做车位流水线,工友们暗自都在调侃: 阿林上辈子可能拯救了世界,才有幸娶到这位如花似玉的新娘。
由于两人性格不合,加上也没有感情基础,平时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总是争吵不休。
俩人的矛盾越积越多,心里我到了崩溃的边缘,总是一心想找机会离开身边这个没有任何感情可言的男人,那时候因为封建思想在作怪,离婚是一件非常丢人现眼的事情。
1992年随私有单位南下.
1992年8月份我们服装厂的老板王总与一个香港客户赖先生合资在深圳开办了一家服装分店。
大部分车位流水线工人都要去深圳工作,开始还有些同事担心出远门会有诸多不便,不敢报名前往广东深圳,我与他办理了离婚证后,第一个报名参加去深圳工作的。
我们同王总一起来到深圳沙头角,由于深圳的车间可以安排6个小组,我们本地的工人数量不够,王总就在当地发出招工信息。
那时候服装厂都要招女工,不要男工理由是女工比较好管理,我在深圳厂长安排我做小组里的质检员。
小组长与质检员属于管理人员,工资也是固定的底薪加提成,提成部分一般都是按照出产量的多少来计算的。
如果质量管理得比较好,车位里流水线很少浪费时间来返工的话,产量就上去了。
别人做质量管理都是等衣服做成品后拿到质检员手里再去检查,我就跟着小组长后面,他在前面开货我就在后面一道道工序在车位上检查。
这样做的后果是可以把问题尽早发现并且及时处理掉,所以我们小组里交出去后道的货很少有退回来返工的。
由于我与小组长配合默契,咱们的小组质量与产量更好,工资也拿得最高。
后来小组长家里有事离职回去了,厂长就让我来填补这个空缺位置,我刚做小组长有点紧张,每次教车位做事手都在颤抖。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慢慢就熟练了组长的职位。
南下打拼比较艰难.
由于我在深圳打工多年手里有些本钱就想到出去创业,开始我租了一套私人楼房在深圳买了10多台电车做小型服装加工厂。
那时候非常辛苦,为了省钱我一个人出去找订单、拿货、教车位、剪线头、交货全是我一个人。
有时候出去拿货为了省钱,在炎炎夏日顶着大太阳,手里提着好几袋裁片、线筒、附料等等,一步步往前挪到公交站台。
有时候司机看到拿的货比较多耽误时间,还不让我上车,有几次都是好心的乘客帮忙提货我才上去公交车。
自己做了一段时间发现出来房租、水电、工人工资以外,每个月还盈利不少,总之比打工挣得要多一些。
后来遇到我的一位老乡高生,以前我也做过他的单,有一次在聊天时他对我说:你的车位都是高手,不如搬到我的车间里,大家一起做单,这样你也不要到处跑着去找货源了。
我的车间很大有10个小组,后面还有许多空位置,你搬进来加多一个组在车间后面。
我退掉这边的厂房搬过去高生的车间一起加工订单,因为他的车间大工人多,相对接到了订单也比较大,工人做熟了一个工序,质量好出货又快。
结果可能是我的运气不太好,做了三个月高生的客户出了问题,说是走私面料被海关查封了。
我做了几个月了没拿到钱还倒贴工人许多工资,无奈之下只能选择停业,后来又在朋友的服装厂里管理板房。
来到香港工作还被人歧视.
我再次在朋友的服装公司管理板房时,由于公司做的都是外单,跟单员基本都是香港人,大家一起吃饭聊天就成为好朋友,她们得知我是一个人生活。
朋友就介绍我认识了一位香港人,他的心地善良,做人厚道还经常请我的同事们一起吃饭、一起去KTV唱歌。
就在2013年他帮我办理了一张八达通,并且带我来到香港沙田区办理了结婚手续,由于我是外省人经过6年的等待时间。
就在2019年6月份老公带我来到香港定居,我在香港办理好户口以后就去劳工处找工作。
由于我不会粤语只能选择做洗碗工,在洗碗工作期间还受到了拍档的歧视,她处处针对我、刁难我。
这一切我都能够忍耐,其实在我心里根本不与这种人计较,大家都是底层打工者,本来工作都累得全身疲惫不堪,哪里有时间去计较那么多无关紧要的小事情。
对我客气的同事我比她们更加客气,有时上班带些礼包与大家一起分享,你开心我也快乐。
对于个别没见识的的小人我也没必须与她理论,对于她的所作所为我当它是空气,是一阵风吹一闪而过。
香港没有退休金 但有强基金.
我们餐饮公司旗下有80多家分店,我在这家公司做了3年,就在今年经理说:帮我转为正式长工,并且调到另外一个分店做厨房工作。
我也没想到在香港打工,今年都57岁了还被单位返聘为长工,并且还涨了工资,每个季度都有奖金,强积金公司是按照工资的5%交付,这笔强基金到了65岁是可以全部取出当退休金使用。
公司每个月发工资单的时候都封闭单。工资单的折叠的方方正正是的,周围都用了双面胶粘起来,同事们相互之间都不知道人工工资的多与少。
由于我以前在其他分店是洗碗工,并且是拿时薪的,来到新的分店转为长工做厨房中菜师傅。
来到新的分店不久,也有香港同事问过我:你每个月多少钱的工资啊?我想让她心里舒服一些,就随意来一句: 比你的工资还要少,我都不想做了!
其实我也懂得为什么大家的工资单都是封闭得严严实实的,就是不让同事们知道每个人的待遇情况。
如果她知道我比她的多,她肯定有情绪,她心里会想: 你的工资待遇比我的多,那么工作你也要多做一些才公平。
那个工资少一些的人就会想:因为我的工资本来就比得少,所以我就不能多干活。
这样一来就乱套了,每个单位肯定有一些斤斤计较的人,就像我刚来的一家分店洗碗的时候,楼面有时比较空闲,没客人的时候阿美就站在那里闲着。
经理就安排她过来帮手洗碗,阿美马上就说:洗碗工的工资本来就多过我们,凭什么我要去帮手。
后来经理也不好再强求她过来帮忙了!
因为人性里的恶,往往让我们防不胜防,你以为的好心人,不一定"同情"你的遭遇。
反而会用虚情假意的口吻宽慰你一两句,增加你的认同感,进一步打开你的话匣子以外,不是会幸灾乐祸,就是会隔岸观火,更有甚者还会挑拨离间。
生活里,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本来看着不错的人,因为某件事情处理不当,让彼此间的内心有了隔阂,甚至还会找上门去跟别人算账,这样只会让自己成为别人的茶余饭后的谈资和笑料,没有任何意义。
白落梅说:"在这喧闹的凡尘,我们都需要有适合自己的地方,用来安放灵魂。也许是一座安静的宅院,也许是一本无字经书,也许是一条迷津小路。只要是自己心之所往,都是驿站,为了将来启程不再那么迷惘。"
在这喧闹的尘世间,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岁月之刀刻下的沧桑,那是时光之河搁浅的梦想。蓦然回首,早已物是人非事事休。
结语:
以前在私人公司是没有退休工资的,那时私人公司也没有缴纳缴纳社保,只有缴纳不低于十五年的,到了退休年龄,社保局会给你按月发放养老金。
不过没有退休金也没关系,我在香港只要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到了65岁以前没有退休的打算,香港人就是活到老做到老。
我发现在香港70多岁的老人多半都在工作,有汽车司机、有摆摊做小生意、有菜市场卖菜、也有清洁工等。主要是香港的老人越做越长寿,也许热爱劳动就是香港人长寿的秘诀。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29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