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中层,45岁,女,太累,想放弃实职,会后悔吗?_体制内不想当中层

由网友 请拒绝乱说乱动 提供的答案:

企业赚的多,但是要遭受经济周期的打击,好多非常NX的搞生意的人,在一段时期过得非常好,后来有好多生活水平开始变差,,但是事业单位(就是体制内的)相对比较稳定。我爸下海之后没赚到什么钱,但体验了别样的人生。我国管本位社会。

由网友 职言职觉 提供的答案:

现在中层不好干,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当中层。中层处于中间层次,既是"夹心饼干",又是"受气包",还是个"包工头",上有领导批评,下有下属抱怨,对上要担责任,对下要管好下属,特别是责任追究下沉、下属去边躺平的形势之下,单位中层干部的压力非常大,工作很难做。所以,很多人被提拔为中层后,反而过得不开心

说一个小事例。去年初,我们单位拟提拔一位38岁的二级主任科员当科长,该二级主任科员业务能力一流,文字功底比较扎实。分管人事的副局长找他谈话时,他委婉拒绝说,自己身体不是太好,经常要去医院做理疗;家里有2个小孩,大的上小学,小的上幼儿园,第3个小孩即将出生,父母和岳父母也在乡下,小孩没人照顾,没有太多的心思精力主管一个科室。我觉得这个二级主任科员不愿当科长的理由,就是"五个不值得":

第一:职务上长时间提拔不了,辛苦劳累不值得

体制内人员都知道,一个市局就2-4个副局长,机关大概有15个科长竞争,还有两办、组织部、宣传部、县区的人参与竞争,一般5年内只能晋升1个科长,这个概率是1/15=6.7%。事实上也是如此,几乎80%的市直科长晋升不了副处实职。也就是说,科长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一辈子,到头来还是大概率提拔不了,可能会在正科级职务上原地踏步10多20年。

第二:工资待遇提高不了多少,辛苦劳累不值得

①科长工资待遇每月打卡工资5400元,双边公积金为2100元,年终考核奖为21000元,算上所有项目,全年收入大概110800元。

②二级主任科员资待遇每月打卡工资5100元,全年收入大概106800元。

可以看出,科长全年工资待遇比二级主任科员只多出大概5000元,主要是科长年终奖系数为1.6,而二级主任科员为1.4。虽然工资待遇多一些,但是科长的付出比二级主任科员多很多。

第三:掌握权力资源比较少,辛苦劳累不值得

以前,市直科长手中或多或少有些资源权力,比如业务上的审批权、许可权,经费上的使用权、签字权、报销权,等等。现在,单位把中层科长的权利收紧了,不再拥有业务审批权、许可权,经费使用权、报销权。手中握有资源,自然可以笼络人心,下属也尊重你,朋友也高看你,这个不用展开讲,大家自然懂。手中没有权力,周围人员根本不会把你放在眼里,认为你就是个干活的,就是个包工头。因此,既辛苦劳累,又没有权力资源,这也是很多人不想当科长的主要原因。

第四:责任压力大很多,辛苦劳累不值得

一个二级主任科员,只要完成科长岗位工作和科长交代的任务即可,甚至工作出点差错也没关系,反正有科长把关检查。

而科长作为负责人,不仅要统筹谋划科室人员完成年度任务,也要亲自负责某些重大工作,自己手头上的工作不能出错,下属科员们的工作也要把好关。科室工作出了错,无论是科员的,还是科长自己的,责任追究的第一责任人肯定是科长。

第五:陪伴妻儿子女少,辛苦劳累不值得

二级主任科员只要工作完成,就可以准时下班回家陪伴妻儿子女、辅导小孩功课、跑步锻炼身体、接送小孩回家,平时还可以把富余时间用在个人副业上。

而科长,必须随时保持工作状态,随时接受局领导的工作安排。工作忙起来,可能不能准时回家吃饭,不能准时接送小孩,不能参加小孩家长会,不能辅导小孩功课情况。当科长时间长了,对妻子的陪伴是个亏欠,对小孩的教育也是个亏欠,可能人家小孩考上重点大学,而科长小孩只能考上三本学校。

至于题主,现在已经是中层了,年龄45岁,想放弃中层实职(以市直科长为例),我的建议是有三点:

①不要放弃,继续担任中层。题主已经45岁,说明已经当了好几年的科长了,处于提拔晋升的关键阶段。现在放弃转为普通工作人员,那就意味着之前的努力就打了水漂、付诸东流,如果有提拔的机会,单位领导不会再想到你了,不会把你列为提拔后备人选,因为不是中层科长。

②晋升四级调研员后,再放弃中层科长实职。目前很多市直单位,职级晋升都是实行量化打分排名,排名高的,首先晋升职级。比如:晋升四级调研员,每担任实职科长1月记0.5分,每担任一级主任科员1月记1分。可知,担任科长比不担任科长打分上多了50%,在个人打分排名上占有较大优势,几乎可以保送晋升四级调研员。如果不是科长,想要晋升四级调研员,难度比较大。因此,即使题主想要放弃科长实职,也要等到晋升四级调研员之后,否则以后想要晋升四级调研员,就没有什么优势了。

③进一步团结激励科室人员。个人能力是有限的。科室的工作,仅靠科长一人难以完成。科长要懂得团结同事,绝对不能以为自己是科长,搞"我说了算"、"必须听我的"、"必须照我的做",以行政手段来指挥同事工作。现在的下属,年轻一点的有个性、自尊心强、要求民主,不能过于严厉批评;年老一点的已经看清未来,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因此,作为科长,要懂得做思想工作,关心同事们的平时生活情况,竭尽所能帮助大家;遇到重大工作,要召集大家开会研究,广开言论,集体决策;还要适当活跃一下气氛,私人请科室同事们偶尔组织聚个餐吃个饭。

我当过市直科长6年多。当科长期间,工作上与大家共同商量,还利用私人关系帮助下属科员解决小孩上学问题,同事们有事请个假也是愉快批准,家在外市同事父母过来我也请他们吃饭,过年过节还会请同事们聚餐。几年下来,同事们都非常配合我,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几乎不用我操心,重大任务需要加班时大家都没有怨言。

由网友 南海老怪3 提供的答案:

我们单位是县市执法局,辖二十几个股室,十几个基层所。基层所所长都是副科职。

在外人眼里,我们局无限风光。春节前后,却出了大跌眼镜之事。有两个所长、七个股长相继向局党组提出口头辞职和书面辞呈,占中层负责人总数的25%。

辞职原因大致如下:一是政治上没前途。辞职人员中,年龄最小的43岁。因为实行大部制机构改革,我们单位由几个局整合组成,领导严重超职数。二是经济上没想头。工资奖金由财政统一审核,去年底沒有发奖金补助,今年起每月可能扣缴个人所得税。人平工资三四千元,很多职工靠工资养家。三是工作压力大。改革后,工作任务繁重。近两年,因为疫情原因,夜半加班、长年不休成常态,很多人疲于奔命。工作任务中,形式多。纪委动辄追责。中层负责人中,免职一人,行政警告三人,即将免职一人。四是人事复杂。我们单位整合了五六个部门的职责,在岗在编三百多号人。三年以来,很多人彼此从未碰面,个人需求各不相同。

据悉,其他大部制改革后的科局,大体情况和我们局差不多。

综上,提问者坚守岗位还是辞职,无所谓对错,主要看本人心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前,三思;选择了,就不后悔。

由网友 小声常谈憨丫 提供的答案:

好巧,我和你一模一样,体制内中层,45岁,女,很累很累。

不过我比你还多一点,我负债累累,所以,尽管又苦又累,我从不敢想放弃不放弃的问题。

我是一位九十年代初的中师毕业生,毕业后被分配到一个偏远乡镇小学当老师,后来带薪读了专科和本科,读完后换了一所高完中继续当老师,31岁的时候拼命考上了公务员。

作为没有"大树"可以依靠的一线工作人员,经过这么多年的努力,"混成了单位一普通的中层",背后的心酸无人知晓,实际上就是一个科室的负责人。

这个年龄了,实际上就是到了天花板。往上走已经没有任何可能了。

累是真的累。

首先是身体累。说实话,现在的体制内工作,以前人们印象中的那种"一杯茶一张报纸就过半天的生活",那是不存在的,现在每天都有开不完的会,写不完的材料,迎不完的检查……周末不加班就好比过年!

然后是心累。作为中层,相当于各个科室负责人,就是负责执行领导的决策,这其实是一个比较两边不讨好的角色。事情完成得好,要算成分管领导和科室同志们的功劳,事情完成得不好,那就是中层自己的责任了,不然今后谁来干活儿呢?

待遇是真不高。

我们这边实职与否,工资没有多大差别,像我,工龄27年,还拿着几千块钱的工资,而且中层和非中层待续几乎没有区别。

有些时候心里是真不平衡。

要是没有考试成为公务员,一直在以前高中当老师,走专业技术职称,现在怎么也评上副高级,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拿副高级(五六七)当中的五档工资,对应过来相当于正处了吧?可我,现在仍然是小小的科级,工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但是也真不敢放弃。

因为现在我负债累累,我还得努力奔跑,保住这份工作,让我有能力养大我的两个孩子,赡养我的父母,然后尽快还完债。

所以,我的建议就是,如果没有其他负担,可以放弃实职,享受生活。

由网友 庸人通透 提供的答案:

有啥好后悔的?坚定离开。一是因为女的,不要说我性别歧视,体制内如果你不是特别强势的性格,下属都是老油条或油盐不进的九零后零零后,你工作肯定累。二是收入没差多少,现在职级并行以后,领导和非领导在工资奖金上差别不大。三是这个年纪,应该为自己而活了,重新捡回年少时的梦,去见想见的人,做想做的事,去想去的地方吧!

由网友 微笑在人间 提供的答案:

我一位高中女同学在某厅业务处任处长,一级调研员。

她读书时就特别的认真,笔记工整得像印刷体,而且条理清晰,一目了然,是位妥妥的学霸。

读大学时,她同样学业优秀,综合素质也很强,毕业就进入了省厅,从一个小办事员做起,没有强大背景的她,完全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出色的业务能力,在40岁的时候做到了处长。

她思虑周全,做事严谨,对自己要求高,对下属要求也高,在她的手下混日子是不可能的。她经常是身先士卒,带着下属加班加点,把处室业务做得非常出色。大家都叫她"拼命三娘"。

她在工作中了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女儿高考的前夜,她还在单位加班到深夜,女儿独自到考场附近的宾馆住宿参加高考。不过,女儿继承她的学霸素质和习惯,顺利地考上了一所985学校。

岁月不饶人,任她是一个多么好强的人,到了45岁,她感觉自己的精力明显大不如前,以前通宵加班,第二天照样精神抖擞,现在超过12点睡觉,第二天就觉得精神恍惚。

同样的工作,以前游刃有余的她,现在感觉力不从心,从早忙到晚,觉得特别的累。而且身体开始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浑身上下感觉哪哪都不舒服。但因为工作忙也没有时间去医院调理,只有硬撑着。

家人心疼她,劝她不要再这么拼了,没有了身体健康,就什么都没有了。

多年工作锻炼出来的果断让她迅速做出决定,提出辞去处长实职,只做一级调研员。

辞去处长实职之后,她轻松了很多,到医院开了中药,对身体进行调理,同时,也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感觉身体好了,精神好了,人生大不同了。

我们问她是否后悔辞去了处长实职,她说不后悔,她后悔的是,当年没有好好陪伴女儿,错过了女儿的成长。

由网友 甜甜柠檬圈 提供的答案:

看到这个提问,我也来来谈谈我的看法。所谓的体制内人员,一般也就是泛指行政机关事业人员以及国企工作的人员,这一部分人在老百姓眼里就是工作稳定,福利待遇好,铁饭碗旱涝保收。

按你的年龄45岁,应该是当年的大中专生直接分配后过渡成公务员的。我不太了结你说的体制内中层,一般国企才有中层这种说法,我就把你定位为单位的副职吧。你说太累,想放弃实职,我觉得要看你在的是党群系列还是政府部门。现在的干部,确实是不好当,工作量大,除了本单位的主要工作,还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开展,已经不是过去的一杯茶几张报纸就混一天了,好多地方都是指纹打卡,工作作风还要随时接受纪委的监督以及时不时的明察暗访。

在单位上,你是班子成员,主要负责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同时协助主要领导开展好各项工作,和其他副职的关系应该都是暗流涌动。一般单位上的女副职,还要同时分管工青妇、老干部慰问、脱贫攻坚工作,工作肯定是繁杂的,也很辛苦。并且说白了,单位副职根本没有什么话语权,要搞好工作还是得要主要领导支持。我曾经见过副职连单位驾驶员都安排不动的情况。如果你在的是党群系列,你这个岁数正是年富力强,正好提拔,也许就可以出去其他部门担任一把手,就看你个人的想法;如果是在政府部门,那基本应该是没有提拔的希望了,但一般你放弃实职改非是可以享受更好一级待遇,即使不进一级,工资比现在也不会少多少,最多以后级别工资少了,但你以后就不在是安排别人工作的人,而是被别人安排,就看你能不能适应这种落差。

当然,改非后,你可以多出来好多时间,就不会那么伤精费神了,也可以更多时间照顾家庭。其实,现在好多一把手都提出要改非,因为现在当领导干部的风险和压力都在加大,因为制度的笼子已经扎牢,现在都是用制度管人。好多人改非后身体也变好了。凡事有利有弊,你自己斟酌,成年人都是落子无悔。不过现在都是提倡勇于担当,勇挑重担,不是因为身体或者是你犯错误,估计改不了,那就继续努力吧。我就这一点浅显的看法,希望大家勿喷。

由网友 蓝马俊亚 提供的答案:

中层最累也最难干,既有繁重的业务工作,不能出纰漏,尽量出成绩,又要处理复杂的对上对下对平级对内对外的关系,对人的精力体力,能力水平,情商智商都是挑战。应不应该放弃?我建议实事求是,一是与竞争者相比后面还有没有机会,值不值得更多付出?二是自己干的是否得心应手,如果确实才不配位或精力体力跟不上,很累很痛苦,没必要强留,自己不愉快甚至搞垮身体,对党的事业和自身家庭也没好处,不如果断放弃。三是不要过多考虑职务带来的灰色利益,油水多的地方也容易滑倒,清廉自守,平安是福,虚名更不用提了。

由网友 小李走职场 提供的答案:

说说我之前的单位,市局直属副处级事业单位,当时有两个中层女领导,两人年龄差不多47、48岁左右,都是副科职务,副高级职称,不过两人的结局确差距很大。

那是十几年前,我刚上班,我总体感觉就是单位工作量大,而且整体年龄偏大,有几年退休的老职工占比重到了三分之一,这就造成单位中层和年轻职工工作量、压力都很大,加班什么的成了长事。

下面说说两位女中层,两人都是部门负责人,当时两人想提拔为单位副职的可能性基本为零,一是单位领导年龄老化,上级不想再提拔年龄大的副职;二是两人都是在职学历,学历上没有任何优势;三是单位互相竞争的几个男中层领导年龄比他俩小、本事比俩们大、学历比她俩高;四是市局好多副科想下派我们单位干副职。

后来单位为了进一步干部年轻化,想让年龄大点同事在领导岗位退下来,给有优厚条件,兑现职称或者提一级工资。当时中层领导都不想退,一是舍不舍的实权,二是期待提拔,毕竟退下来就没提拔的机会了等等。领导感觉两位女领导在中层里没有优势,就去做两人工作,一个很快就做通,退了职务,聘任的副高级职称,另一个是怎么说也不舍的退,美名曰自己还能为单位贡献几年。

之前这位中层手底下人没什么意见,但一听说她死活不退领导职务,挡了年轻人提拔的路,心里都很气愤。还好这位女领导性格强势,压得手底下人死死的,科室人员都敢怒不敢言,但也经常会背后耍点小动作,平时工作积极性也不高。

后来我离开了这个单位,据同事说这位女领导离退休还有一两年的时候去找局领导,想退下来职务,希望局里能聘任她副高职称。但由于当时没有了政策,而且局里好几个副高等聘任等等原因没办成,只能以职务退休,最后时还被别人说当官没当够。

现在工作量越来越大,压力也越来越大,中层作为单位的中层,实际上有时候就是两头受气。所以说,如果感觉以后没有了提拔的机会,那还不如借坡下驴,放弃领导职务,如果能得到点实惠比如涨一级工资等等就更好了。这样名声上功成身退,主动让贤给年轻职工;利益上能多发点工资;身体上能休息休息,没有这么劳累。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2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