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枫火联句 提供的答案: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玄鸟》。这样来看,商朝似乎是个比较玄幻的朝代。
商朝的统治,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神权统治",是第一个,大概也是最后一个"神权制国家"。
商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商朝重巫官,在商王宫里有着极多的"神职人员",巫官的任务,就是充当领导者与天庭的联系人,揣摩神意,预测吉凶(商军每次出发征讨平叛都需要占卜)。
中国最早的文字记录——甲骨文,就是从巫官的占卜而来的。(称为"龟占",方法就是先在兽骨或龟甲上钻眼,再放入火里烧,根据裂纹的分布来解释神意,而这些解释都需要再刻在兽骨或龟甲之上,故称"甲骨文")
据易中天先生的说法:商朝是一个富有想象力、创造力、探索精神、开拓精神甚至叛逆精神的朝代。他们喜欢折腾,结果把自己弄得成个"四不像",像古埃及一样的神权政治、像印度一样的等级观念、像巴比伦一样的法律制度、像腓尼基一样的商品经济、像罗马一样的奴隶制度。
而且商朝虽然也讲"神",但不"敬天",他们对"天"的态度是仇恨的,在商朝贵族中甚至还流行着一种游戏:用皮口袋盛人血,高高挂起皮口袋后再一箭射穿,称之为"射天"。这大概也是《封神演义》中"敬天"的周朝,对抗"不敬天"的商朝的历史原型。
相比后世(包括周以后的朝代),商朝根本就是一个"离经叛道"的朝代:例如父母还在世就可以实行分家居住,甚至分家产;妇女地位很高,还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土地和财产;可随意改姓,以业为氏、以国为姓。
这完全就是破坏了一直到现代还是主流的"国"、"家"观念的中华传统。当然,先不管商朝是否真的"离经叛道",但它有某些地方确实也不值得我们学习:比如酗酒和奴隶。据考证,商朝的礼器多为酒器,尊、罍、卣、斝等都是酒器。
而祭祀时也是觥筹交错、大醉方休,比起现如今的祭祖仪式来看,少了庄严,多了不羁。再说奴隶,这在周朝其实也有,但商朝奴隶的下场可就悲惨多了。商朝实行"人殉"和"人牲","人殉"就是以活人殉葬,作为陪葬品,把人当成器物。"人牲"就是以活人献祭,把人当成动物。
这些"人"主要都是战败的俘虏或是奴隶,比如商朝多次进攻羌人、夷人,俘获了之后就拿来做"人殉"和"人牲",贵族也有,不过少,而且价格贵得多,一般人家也买不起。也就是商朝这样"不把人当人"的做法,才有了牧野之战中"前徒倒戈"的战局逆转。而周则反其道而行之,"以人为本",才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二。(周军出征到商纣王帝辛自焚,才不过三十天而已)
由网友 日日悦读 提供的答案:
商朝在历史文献中的记录比较少,相对来说,周代就很多了,根据社会发展规律,我们可以从周代倒推商代。从商朝和周朝的组织架构上来说,它们并不具备完整的统一性。
原因何在?针对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如下几个方面可供参考。
一、没有经历灭国战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上面这个记载,出自西周早期青铜器---西周利簋。这段话,描述了武王在甲子日伐纣的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双方在朝歌城外展开大战,最后纣王的奴隶兵倒戈,一同攻入城中,纣王一把火,把自己烧了。
有资料提到,面对武王来袭,纣王紧急征调了六十万奴隶应战。这里显然存在漏洞。当时朝歌人口能达到六十万?怕是十万的规模都没有,再者,征集这么多奴隶,如何掌控?
但是征集奴隶这个应该是真实的。纣王的正规军去了哪里呢?
一个合理的推测,应该是调遣军队时间来不及了。
这说明两个问题:
1、武王伐纣是一种偷袭行为
2、双方没有经过外围城池争夺战
既然是偷袭行为,这种军事行动,参与人数肯定不多,类似于现在的斩首行动。哪个朝代,一次战斗就灭国了?
春秋战国君王更迭,其中不少是被下面的权臣刺杀的,比如晋国的里克就曾经刺杀掉两任国君,但是他并没有自立为晋君。
如果商朝已经建立起完整的体制架构,在纣王死后,哪怕是立个傀儡,也应该选择纣王或者商朝王族的后代,武王断不可能自己取而代之。
这一切说明,商朝王族可能就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而已,有点类似于游牧民族的可汗制,所以站在这个角度上来说,就是能者居之,谁的拳头硬,谁就是老大。
二、没有足够的威权
《史记·伯夷列传》说:"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其实,以暴制暴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只是武王伐纣,在整个春秋战国都有。举例如下:
晋公子夷皋,当时赵盾根本不想立他,赵盾想立贤良的公子雍,但是架不住夷皋的母亲穆赢天天抱着孩子去他家哭,就把夷皋立为晋君,是为晋灵公。晋灵公长大后声色犬马,不务正业,在城中筑起一个桃花园,天天在此游乐,有时候还射击路过的城中百姓。
赵盾经常劝谏他好好工作,国家为重,这熊孩子不听,还派出刺客暗杀赵盾。赵穿看不下去,就把晋灵公给咔嚓了。
秦始皇仅仅在骊山修陵墓的的奴隶就达到了七十万之众,他活着的时候,也没人敢说个不字,刘邦、项羽之流也只是在他死后才掀起滔天巨浪。
单纯论"恶"的大小,晋灵公显然不能和秦始皇比,他却被干掉了,为何?没有威权!
如果说是一任君王没有威权也就罢了,代代都没有呢?看看春秋战国,有多少君王被以下犯上?自周夷王以下,周天子已经指使不动下面的诸侯了,我们熟知的烽火戏诸侯,只不过是周幽王和褒姒玩的角色扮演游戏而已,事实证明,到死都没人救他。三家分晋,周天子都没敢说句话,最终还封他们为诸侯!
三、令不出宫
秦始皇巡游天下,在秦皇岛签署一道政令,百越之地都要执行,无他,这块儿地方,他说了算。秦始皇能做到全国一盘棋,在这点上,周天子做不到,更遑论商代君王了。
不但如此,自己的财产都无法自保。
楚庄王讨伐陆浑,得胜而归,在周的边界洛水,楚庄王想炫耀一下自己的实力,就搞了一个军事演习,周王派王孙满去观看。
楚庄王就问,您王宫里那几个鼎,得多重啊?
王孙满说,很大很沉,造的时候也没称过。
楚庄王回应,吹牛不带打草稿的,你看我下面这些军士,把他们的钩子拿下来都够铸鼎的了。
王孙满说:
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周朝八百年,周天子说话管用的,也就是前面的两百年,自周夷王之后,天子式微,政令有效范围也就是宫中了。
打个比方,六七十年代,你用全国通用的粮票在任何一个地点都能兑换出粮食来,但如果你拿了北京的粮票去上海换,人家指定不收。
四、行为方式散乱
上面这个东西,叫商鞅方升,是商鞅变法时,在秦国推行的标准量器,商鞅统一的衡器,不仅仅是这个升,凡涉及到权、衡等计量器具,皆由官府制造、校验。
吕不韦,从东海之滨的齐国贩卖盐铁到西垂秦国,中途经历众多诸侯国,会遇到不下几十种不同规制的量器、货币。每一位商人,不仅要熟悉各国计量单位,更要知道其中的货币换算关系,稍不留神,这趟买卖就亏了。
货币、衡器等都不通用,这极大的限制了商品流通。一个的王朝,如果连铸币权都没有,这叫统一?
本质上,这种度量衡不统一的背后,是代表了各方利益的角逐,是中央与地方割裂的一个体现,这就印证了商周时代至少是二元制社会。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而秦始皇,打乱了这一切,回炉重造,所有地方的规制都是一样的,灭六国后,以诏书形式,将秦制推广到全国。
其实,不仅仅包括度量衡,更深层次的体现是全国律法的统一、生活方式的统一......等等,凡是涉及日常行为,均被他统一了,这才是实实在在的统一。
结束语
综上,秦始皇完全开辟了一个新时代,一个从思想到行为方式完全的统一,形成了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内生力的王朝,在人们的潜意识里种下了统一的理念,为历朝历代所尊崇,这些成就是商周两朝无法企及的,自然,商周两代也就存在着这种天然缺陷,其架构是不完整的。
由网友 柴墟子孙 提供的答案:
根据殷商考古发现商人使用币贝和船舶,其特点具有海洋文化特征,属于青铜城市文明分歧海洋文明。根据邵雍纪年商朝始于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前1122年,根据考古发现二里头是东亚最早的青铜城市文明,始于公元前1750年。史记记载,商人大规模迁移次数是前八后五,而前八属于中原之外。后五在中原地区能找到对应的区间青铜城市文明遗址。另外甲骨文造字的抽像性,书写方式,与克里特岛象形文字最接近,而印章文字造字抽象性不如上述两种文字。因此,综合判断商人来源于希腊克里特岛!
由网友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提供的答案: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也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文字记载的王朝。公元1899年10月的一天北京笼罩在八国联军即将进城的恐惧中。此刻城内国子监的最高长官王懿荣正全神贯注端详着一味名叫"龙骨"的中药材。也许王懿荣并不清楚他的发现将石破天惊,但他作为京城最权威的金石学家很清楚这些模糊的刻符对岌岌可危的中华文明意味着什么!
"为什么三千多年前的声声问卜会突然涌现于19世纪最后一个深秋?"在《问卜中华》中文化学者余秋雨这样感叹:"我想定是华夏先人强烈地感知到了他们的后代正面临着可能导致万劫不复的危难。他们甚至恼怒了,以致于掷出甲骨责斥后代:为何这么垂头丧气?至少也要问卜几次。最后探询一下吉凶!"如今考古学家已从安阳的小屯村发现了大量的甲骨文。这说明殷商时代文字已得到充分广泛的应用,而且发展得也已较为成熟。
所谓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一种早期文字。甲骨文是中国乃至整个东亚目前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甲骨文并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事实上中国的汉字经历过复杂漫长的演变历程,而汉字的结构在甲骨文中已基本形成。这意味着汉字在此之前实际上可能已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甲骨文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较为成熟的汉字形态。众所周知文字的出现是国际公认的文明标志之一。
既然商代的甲骨文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汉字形态,那么也就意味着中华文明在商代已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殷商王朝创造的汉字在文化和语言各异的人群中建立了一种新的联系。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使我们对商朝的了解更为详细可靠。那么殷墟和甲骨文究竟能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商朝呢?殷商作为九夷中的一支比较擅长航行和贸易。这与后世一些王朝重陆轻海、重农抑商的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如今可辨识的1000个甲骨文中与舟船相关的就有30多个。商朝人热衷于造舟造船:商王有自己专用的舟,商朝的大小贵族们也有不同的舟。商朝军队的兵种中除了车兵、步兵、骑兵之外还有舟兵。《诗经·商颂》记载着:"肇于彼四海,四海来假,来假祈祈"。这反映了从海上来商朝交往和朝拜的盛况。占卜是商王朝最核心的机密:通过垄断与祖先和上天沟通的权利商王将政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占卜使用的材料有来自黄土高原的牛骨,更多的是产自南方深海的龟甲。这是否暗示着在商王朝创立之初海洋的气息要远远大于内陆的特点呢?除此之外殷商给华夏大地带来的还有水稻种植、灌溉、漆器、竹器等以及长舟的制造技术。我们今天为什么把做生意的人称为"商人"呢?事实上"商人"一词最早以前指的就是商朝人——这是一个相当擅长贸易的民族。商朝实际上是一个有着典型的海洋商业文明特征的王朝。
商朝人的吃、穿、住、行、用等方方面面比起之前原始氏族时代以及夏朝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始人主要靠采摘野菜野果、狩猎野物充当食物。那时的人能采到什么果实、能打到什么猎物就吃什么。商朝人已学会驯养动植物:商朝人不仅会驯养马、牛、羊、猪、狗、鸡等家畜家禽,甚至还学会了驯养大象用于作战。同样商朝人也不再需要采集野菜野果了,因为他们已学会了如何种植粮食。
甲骨文中不乏禾、黍、麦、米、稷、糠等与农作物有关的字。这一切说明商朝已有了较为成熟的定居农业和畜牧业。商朝的粮食产量在满足饮食需求的基础上会出现了一部分剩余。一般认为夏朝就已发明了酿酒技术,可夏朝的粮食产量并不能满足大规模酿酒的需求。因此直到商朝才逐渐兴起了饮酒之风。《诗经》中曾这样写道:"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天不湎尔以酒,不义从式。既衍尔止。靡明靡晦。式号式呼。俾昼作夜"。
《先秦诗鉴赏辞典》把这首诗翻译成了白话打油诗:"文王开口叹声长,叹你殷商末代王!上天未让你酗酒。也未让你用匪帮。礼节举止全不顾,没日没夜灌黄汤。狂呼乱叫不像样,日夜颠倒政事荒"。有饭吃、有酒喝的商朝人在穿着上也变得越发讲究起来:原始人的蔽体之衣主要是树叶、兽皮之类的,后来逐渐学会将麻、葛加工成原始的布帛。相传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蚕桑丝织技术以后人们才算穿上了真正意义上的衣服。
可夏朝统治时期只有上层贵族才穿得起用蚕丝纺织的衣服,而普通人有很多还穿着用树叶、兽皮制作的原始服装。到了商朝用蚕丝纺织的衣服开始逐渐普及到千家万户。商朝人在吃饱穿暖以后对自己的居住环境也逐渐有了新的更高要求。原始人由于尚未掌握建筑房屋的技术,所以他们通常都是居住在山洞中的。夏朝王室曾建筑过一些城池,不过这只能满足王室贵族的居住需求。夏朝的普通百姓住在哪儿呢?他们主要住在黄河两岸的平原区。
当时天然的洞穴已不够住了,所以他们就挖山刨地制造洞穴,但在本质上他们其实还是住在洞穴里。商朝人吃得好了、穿得漂亮了,再让他们住洞穴里当然不舒服。商朝人开始发挥聪明才智向平地上要空间:他们用树木、茅草、石块等天然物资造起了房舍。这种用树木、茅草、石块垒砌的早期房屋在我们今天看来是简陋的,但这种房屋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人真正由穴居时代迈入了室居时代。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使商朝的城市规模变得越来越大:商朝早期的都城一直迁徙不定,直到第十九代君主盘庚才把都城固定在殷(今河南安阳)。据《诗经商颂》记载:"商邑翼翼,四方之极"。被洹水萦绕的殷墟王城逐渐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使殷商都城成为众城之首。当时的交通工具出现了尤为明显的改善:有"陆行乘马,水行乘舟,泥行乘橇"之说。
原始社会有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被后世考古学界称为"石器时代"。所谓石器时代是指人类以石器作为主要劳动工具的时代。石器时代又可以具体细分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人类主要使用的是天然石器,新石器时代人类主要使用的是人工打磨制造的石器,而两者之间的过渡时期则称为中石器时代。直到夏朝人们手中的主要劳动工具仍是石器,到了商朝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日益发达起来。
商代的中国已由石器时代过渡到较为成熟的青铜器时代。现藏于国家博物馆后母戊鼎是目前已知古代最重的青铜器(重达833公斤)。后母戊鼎以其复杂的技术、精美的纹饰、恢弘的气度成为了高度发达的商代青铜文化艺术最典型的代表。后母戊鼎是通过陶范铸造法一次浇铸而成的。铸造此鼎所需金属原材料据专家测算超过1000公斤,而且还需要多个工种的组织严密、分工协作。
商代的日历已有大小月之分,规定三百六十六天为一个周期,还用年终置闰来调整朔望月和回归年的长度。商代甲骨文中有多次日食、月食和新星的记录。数学方面商代甲骨文中有大至三万的数字,还出现了明确的十进制以及奇数、偶数和倍数的概念。商代出土的微凸面镜能在较小的镜面上照出整个人面。这证明光学知识在当时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商朝还出现了《汤刑》、《甘誓》、《盘庚》 、《伊训》等法典类文件。
商朝军队已拥有步兵、车兵、骑兵、象兵、舟兵等多个兵种。从甲骨文的记载推断当时军队的组织可能以100人为基层单位、以300人为中级单位。从考古发掘和甲骨文的记载可知商朝军队的武器主要有战车、弓、箭、戈、矛、刀、斧、钺、盾、头盔、甲胄.......这其中戈、矛、刀、斧、头盔等均用青铜铸造。河南安阳侯家庄1004号商王陵墓内有大量武器出土。这其中有70捆矛,而每捆都是10个。这说明商朝对武器的存放可能有一定的标准制度。
由网友 一丝不苟湖泊6G 提供的答案:
近些年的考古铁证已经证实,龙文化、玉文化、礼制文化、轩辕黄帝、女娲娘娘都是来自于东北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但因为红山人基因大都是N系,与现代大多数中国人的基因不符,所以一直有没有理顺的地方,而据史籍记载,夏、周都是黄帝部族后裔,现在复旦检测姬周皇族基因,发现也是N系,一切都融汇贯通了,姬周正是红山人西迁的后裔,同时匈奴部分贵族基因也是N系,证明了司马迁的"匈奴是夏之苗裔"也有一定道理,而现在通过23魔方广泛的基因检测,秦始皇家族基因大概率是基因OF—3323的蚩尤后代,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秦人先祖会义无反顾的与殷商结盟,共同对付夏、周,他们拥有共同的敌人,殷商皇族、孔子家族、司马懿家族基因都是C系南支,是来源于东北的另一支族群商,岳飞后裔、戚继光后裔基因检测也是C系南支,应该都是殷商后裔
由网友 枕流儿 提供的答案: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玄鸟》。这样来看,商朝似乎是个比较玄幻的朝代。
商朝的统治,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神权统治",是第一个,大概也是最后一个"神权制国家"。
商朝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
商朝重巫官,在商王宫里有着极多的"神职人员",巫官的任务,就是充当领导者与天庭的联系人,揣摩神意,预测吉凶(商军每次出发征讨平叛都需要占卜)。
中国最早的文字记录——甲骨文,就是从巫官的占卜而来的。(称为"龟占",方法就是先在兽骨或龟甲上钻眼,再放入火里烧,根据裂纹的分布来解释神意,而这些解释都需要再刻在兽骨或龟甲之上,故称"甲骨文")
据易中天先生的说法:商朝是一个富有想象力、创造力、探索精神、开拓精神甚至叛逆精神的朝代。他们喜欢折腾,结果把自己弄得成个"四不像",像古埃及一样的神权政治、像印度一样的等级观念、像巴比伦一样的法律制度、像腓尼基一样的商品经济、像罗马一样的奴隶制度。
而且商朝虽然也讲"神",但不"敬天",他们对"天"的态度是仇恨的,在商朝贵族中甚至还流行着一种游戏:用皮口袋盛人血,高高挂起皮口袋后再一箭射穿,称之为"射天"。这大概也是《封神演义》中"敬天"的周朝,对抗"不敬天"的商朝的历史原型。
相比后世(包括周以后的朝代),商朝根本就是一个"离经叛道"的朝代:例如父母还在世就可以实行分家居住,甚至分家产;妇女地位很高,还可以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土地和财产;可随意改姓,以业为氏、以国为姓。这完全就是破坏了一直到现代还是主流的"国"、"家"观念的中华传统。
当然,先不管商朝是否真的"离经叛道",但它有某些地方确实也不值得我们学习:比如酗酒和奴隶。
据考证,商朝的礼器多为酒器,尊、罍、卣、斝等都是酒器。而祭祀时也是觥筹交错、大醉方休,比起现如今的祭祖仪式来看,少了庄严,多了不羁。
再说奴隶,这在周朝其实也有,但商朝奴隶的下场可就悲惨多了。商朝实行"人殉"和"人牲","人殉"就是以活人殉葬,作为陪葬品,把人当成器物。"人牲"就是以活人献祭,把人当成动物。
这些"人"主要都是战败的俘虏或是奴隶,比如商朝多次进攻羌人、夷人,俘获了之后就拿来做"人殉"和"人牲",贵族也有,不过少,而且价格贵得多,一般人家也买不起。
也就是商朝这样"不把人当人"的做法,才有了牧野之战中"前徒倒戈"的战局逆转。而周则反其道而行之,"以人为本",才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二。(周军出征到商纣王帝辛自焚,才不过三十天而已)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由网友 鸿哥iouyh福小铺 提供的答案:
商朝应该是处于早期的部落联盟向王朝转型的朝代。
众所周知,轩辕黄帝正是打败或者是联合了华夏土地上的各部落,建立了华夏民族。
而之后的尧舜禹所谓的禅让,实则是黄帝所建的部落联盟之间的权力交替。
直至后来的家天下,也就是夏的大禹的家族破坏了这样的权力交替,将权力留在家族。
当然啦,根据我国关于夏的传说和夏之前的故事,完全可看出这样的权力架构并不是巩固成熟的统治模式,而是很明显的类似春秋时期的霸主形式。
商朝也承接了这种模式,比如商代最后一位帝王,依然在征讨不服于其统治的部落,但还是比之前有进步,因为商朝已经出现了分封取代部落统治模式。
也就是说商朝是一个致力于消除部落政治而力推分封制的朝代,却最后被所分封的诸侯国(部落)推翻。
由网友 提供的答案:
关于商朝,本人只谈一点与年代有关的话题吧。那就是,商之积年到底是多少?其实这个问题,古文献记载所存在的差异并非是错误的和不可调和的。换言之,很多不同记载的原因在于其不同的判定标准所致。
如:《鬻子》所载的商之积年576年之说。世人多以该书成书年代较晚为由认为是不可信的。对比,本人认为该观点是不可取的,亦是错误的。本人经过认真推算得出结论认为:
从汤灭夏后立国之年前1618年,至武庚被杀之年前1043年。恰好正是576年。
由网友 李和平868 提供的答案:
殷商就是一个部落联盟,周亦如此。但是,殷商时期一定是一个气候温暖湿润,物产丰富,人丁兴旺,交通便利,可以有很多富于产品进行交换的时代。中国古语里有"殷实"一词,商纣王甚至"肉林酒池",虽奢却也反映出其富足程度。中国"商业"应该起于殷啇时期,安阳小屯"殷墟"就发掘出很多贝壳,须知"贝"在殷商时期就是财富的象征,是一般等价物。所以说,殷商时期是中国较为富裕,生产力发达的一个黄金时期。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2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