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巴骠缛 提供的答案:
天宝楼当然算是老字号了,属于食品酱货类的老字号。天津是中国最早最大的工商业大都市,天津成为中国国际贸易通商外交大都市的时候,其它地区还处于农耕时代。天津清代开始的老字号已经达到相当的规模和数量,天津当年已有的老字号应该是全国最多的,而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很多字号都被国家指令性拨给了北京,像月盛斋等字号,这类老字号总号在天津,分店在北京,后来指令性的把北京也变成了总店。天津逐渐的被让渡该品牌给伟大首都。这类的情况在天津是很多的。北京自古是政治中心,通商贸易等职能包括国家经济管理机关都设在天津,古代的政治中心也是没有经济职能的,这是古代的中国价值观的体现,一个威严的中央政权所在地是不可能以做买卖来维持生计的。这个价值观有点像现今的欧美国家,例如如今的美国,其政治中心在国家中处在超然地位,不参与其它地区的经济竞争,而是处在全国的一个裁判者的地位。话再说回来"天宝楼"这个品牌没被抢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如果把"天宝楼"抢走的话,这个老字号得改名为"北宝楼"了,也不好听了。如今的"天宝楼"可谓种类齐全,应有尽有。但这个品牌没有出包装袋食品,无法销到各地去,这就是一个短板了,因为天津的"津味酱货"在全国还是很有知名度的,天津的酱货味道不是南方有甜口的感觉,而是以微咸口为主的风格,其口感非常香美。除此之外天津还有"迎宾"老火腿的品牌,其火腿肠,玫瑰肠等口味是很独特的。后来的"国顺"火腿味道也可以。天津的肉罐头品牌还是以"长城"牌午餐肉罐头为主,如今的长城牌肉罐头主要都是出口海外到世界各国的佳品,但本国人可以在京东,淘宝上买的到。另外像天津传统味道的"宾士佳","长宏金星"等肉罐头品牌的味道也是非常好的,同样可以在淘宝上买到。天宝楼这个老字号,最大的问题就是散装问题,只做及时性消耗品,没有形成一个生产包装链,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了,销售量还会增加数倍。当然了,这需要本地政府对本地老字号的扶持力度,天津关于吃的中华老字号和津门老字号在全国还是很多的,有名的也是很多的,像大名鼎鼎的狗不理,天津十八街,耳朵眼,祥德斋,桂顺斋,桂发祥,大桥道,宝林祥以及宫廷贡品小站稻,独流老醋,黄庄洼米等等也都是餐饮类的中华老字号和津门老字号。这些餐饮类的老字号和"天宝楼"一样都属于物美价廉,性价比高的商品,这些老字号是天津的名片,中国的名片,世界的窗口,这些天津的老字号也在不断的成长和进步……
由网友 信仰VLOG 提供的答案:
儿子想吃老火腿香肠,老婆想吃肉粉香肠 ,对于我这个家庭的出气筒来说,左右为难。突然,我计上心来。
天津人把所有的酱制品都叫酱货。天津人爱吃酱货,我家也不例外。我儿子爱吃的老火腿香肠指的是天津迎宾老火腿香肠,是由天津肉类联合加工厂生产的。该厂始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叫做天津市第二食品加工厂 ,简称二厂。
二厂以生产各种熟肉制品闻名。讲究现屠现宰配以古法酱制而成。制作过程极其讲究、卫生,让顾客吃着放心。品种有酱各种猪下水及各种香肠,其中尤以迎宾老火腿和玫瑰味火腿最被天津老少爷们儿们津津乐道。玫瑰火腿肠还曾远销海外。
我老婆爱吃的肉粉香肠是天宝楼独有的熟肉制品。天宝楼建立于上个世纪20年代 ,距今已100年有余,货真价实的百年老字号。
天宝楼牌匾上的这三个字,还是天津近代四大书法家华、孟、严、赵之首华世奎老先生所提。原来的牌匾在文革期间被毁,现在挂的牌匾是后人仿制的。
关于天宝楼牌匾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一天晚上,华世奎正在戏院听戏。腹中饥饿,就叫随从叫了天宝楼的食盒。天宝楼的掌柜就利用这梦寐以求的机会顺势向华老先生求字。
当时华老的字是一个字一百大洋,这在当时视为天价,求字的人仍是趋之若鹜、求之不得。肉香味儿美的酱肉吃得华老先生心花怒放,欣然提笔挥毫写下天宝楼这三个字,字体苍劲挺拔、凝重舒放。从此天宝楼三个字连同它的酱肉深入人心。
天宝楼的酱肉无论从原料选材,还是秘制过程都有其独到之处。以京式酱肉为例,须精选肥三瘦七的猪腿肉,不经过熏制,而用长年老汤煨、煮4个小时以上,致其色泽红润、红白相间、酱香醇厚、软烂入味。
除了酱肉,天宝楼还经营酱肘子、酱牛肉、特色粉肠、松仁小肚、酱豆腐干、素什锦等等品种,都被天津的吃货们追捧为下酒神器。
天宝楼酱货和二厂酱货从来都是天津人餐桌上的两个杠把子,谁才是天津酱货的舵把子一直争论至今。正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我儿子最爱吃二厂的老火腿,我老婆最爱吃天宝楼的肉粉肠。那我就都买上一些,两不得罪,大家说我这样做,行吗?
天宝楼的酱猪头肉是我的最爱。入口绵烂、肥而不腻,它有一种特殊的香气,口感十分丰富,不是简单地用咸、鲜能够表达清楚的。周末闲暇之余,切上一盘,再来一壶老酒,一口酒一口肉,身心放松下来,思绪也随着肉的浓浓香气慢慢地飘向远处。
二厂酱货走的是亲民路线,自创始以来一直被广大的底层人民群众所热爱;而天宝楼酱货走品牌路线,一直被达官显贵和吃货们所热捧。
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已不分什么上层、底层。不管是天宝楼还是二厂的酱货都已经被端上了老百姓的平常餐桌。
我坚信天宝楼也好、二厂也罢,他们都将会把中国饮食文化的传统传承下去,必将励精图治、继往开来!
由网友 二马181736135 提供的答案:
老不老,看天宝楼块匾就能知道,这三个字可是清末民初津门八大家之一的华世奎亲手提的,相传民国时华老常去天津的中国大戏院听戏,当时天宝楼是小本买卖,华世奎题匾一个字要一百袁大头(银元),他个卖酱货的哪里请得起,可做买卖的老板精明,天天留意着华老看戏的时间,准在他看戏看到最想吃的东西时,把酱好的东西切好包好准时送到,时间一长,像华世奎这种大人物为人处事何等明白,心里知晓小老板的用心,天津码头文化,办事得敞亮,吃人嘴短,免费赠送天宝楼三个大字。一时传为街面上的佳话。
不过现在天宝楼买卖做大了,都是集团化生产,肯定没有以前前店后厂现做现卖的好吃了。
由网友 长江39563631 提供的答案:
《美味熏酱肉,说说天宝楼》民国时天津老字号的实力,看一看牌匾是那个书家提的就知道,除了劝业场,中原公司等许多天津商号都是华士奎题的匾,华士奎还给正兴德茶庄题了匾,天津在民国有几十家商号是华士奎写的,还有他的弟子耿仲阳也写不少匾,还有弟子大直沽的董风桐写颜字也很捧棒,1970年前后他总到大直沽东下坡18号,我的书法老师褚守质(字实枕)家里去,有时要看住西屋我的师爷段宜民先生,(我家住北屋)段先生三十年代写过劝业场对面的《泰康商场》等,他1920年后在大直沽大学堂(后中街小学)教国文和书法,学生有宁书纶,褚守质,窦鸿昌,孙先生等人。当时褚先生正和吴玉如竞争写天津烈士纪念馆的大字和碑铭,记得我正在三十二中上初三,有一天下学回家褚先生说,天津革命委员会主任解学恭拍板,选了褚老师写碑,记得先生那天兴高彩烈,文革期间半个天津市都由褚先生写牌匾,由其是河东区,现在河西的光华评剧院,河东公园等都是先生写的,这都是说牌匾书法引起的题外话。
《天宝楼》也是高价请华士奎题的,可见当时天宝楼的知名度,一看天宝楼这块匾就能知道。传说华世奎吃酱肉写牌匾只是传说,百度上说华老三十年代去中国大戏院,天宝搂老板常给华老酱货,华老就给天宝楼写了匾,其实,1922年年天宝楼开业时,山东老板就请华老先生写了匾,中国大戏院是1936年才建好开业。
如今的"天宝楼"可谓种类繁多味道不错,分店也遍佈各区,成为驰名津沽的酱货店,辽宁路口上还有《申记稻香村》,大都是南味辣腸酱货,记得天宝楼旁好像还有一家老字号酱驴肉店,天宝楼酱货虽然家喻户晓,但这个品牌没有出包装袋食品,无法销到各地去,没法在全国打开知名度,"津味酱货"除了天宝楼,还有食品二厂的酱制品,在全国还是很有知名度的,天津的酱货不象南方有甜口酒香广式味道,而是以微咸口为主的风格,其口感非常香美。天宝楼选料,以京式酱肉为例,需精选猪前后腿肉,肥三瘦七,用多年的老汤煮制4个多钟头,肥瘦相间,香浓色好,嫩烂适口。而秋冬热卖的烤肉(老天津卫称之炉肉),那得用五花三层的好原料,腌制12个钟头后,以果木碳烤,至肉皮呈米粒大金黄色的小泡,才切片使用。要说风味,还要提酱杂样,寻味道,是吃一口变一个味儿。天宝楼以心、肝、肚、口条、等酱制品为主,还有火腿肠、腊肠、熏鸡蛋、烧鸡和味道可口的小酥鱼等,看图8按照一定比例切片搭配,放在白瓷碟里摆拼起来,在喝上二两,不论是咸中带甜,还是酒香浓郁,那是后味无穷。
在天津百姓心中除此以外,最平民化的还是天津食品二厂的《迎宾牌》看图2火腿腸,酱货系列,酱肘子、酱猪肉、粉肠、松仁小肚、腊肠、熏大肠、熏兔肉、熏鸽子、酱下水(心、肝、肚、口条)等,都是下酒的好菜。由其火腿肠,松仁小肚,玫瑰肠等口味是很独特的。记得1980年我结婚办酒席,酱货都是我的同事王凤祥,找二厂的酱货技师王叔叔买的,婚后我还到他家送了两盒点心,那时猪肉醬货要条,可是十分难买的。酱制品的消费史,就是了一部中国人民生活的变迁史,在天宝楼和食品二厂酱货中,都留下天津百姓何无尽的情思和回忆。后来的一些民办酱货厂也不错,如"国顺"火腿味道也可以。
天津的肉罐头品牌还是以"长城"牌午餐肉罐头为主,记得七八十代在厂里小卖部,常买这种香喷喷的罐头解馋,那时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能吃上罐头也是一种口福,不像现在鸡鸭鱼肉天天过年,再说现在吃天宝楼的肉类和其他美味佳肴,总觉大不如前,其实是我们的味蕾变的麻木了。88岁的父母在中山门住,那里有两家天宝楼,每回父亲都让我买天宝褛熏肉,因为痛风我只能吃老粉腸,怀念那个久久难忘门味道!总觉得天宝楼和迎宾牌的许多产品,应该像张家口的《柴沟堡熏肉》做仿腐小包装,这样在网上就能全民选购,老字号才能全国知名。
由网友 飞飞海心 提供的答案:
天津的"天宝楼"算是个老字号。原址在和平区辽宁路上,街对面是天祥商场。要说天宝楼的酱货味儿还可以,老天津卫的人算是认可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偶尔会去那买点酱货下酒,那时候的天宝楼有个明显的"老字号"特色,就是不论你买多少钱的酱货,售货员一准在包装上给你做"厚道"喽!具体操作是比照A4打印纸三倍大小的草纸上称称重的时候最少给你垫三张。那时候老百姓还不富裕,吃酱货也算小奢侈了,可人家天宝楼那时候就搞多种经营,兼做纸张生意。有一回我刚好在天宝楼排队买酱货,从店外怒气冲冲进来一位中年大哥,进得店来二话不说直接把一包厚厚的酱货投掷到了天宝楼售货的中年妇女的脸上,继而破口大骂无良奸商的缺德行径。那时候包装酱货用的草纸特别占份量俗称压秤。当时售货柜台里的几个人自知理亏连个屁都没放就把钱退给人家了。自打那次后我再没买过天宝楼的酱货。
由网友 小贰去旅行 提供的答案:
天津天宝楼的确是一家近百年的老店。天宝楼主要以京式酱肉为主,它的酱肉喷香扑鼻,可以说是天津人记忆中的味道。
推荐:天宝楼酱牛肉
整块牛腱子肉,肉质条理清晰,清香软烂,越嚼越香。
酱猪蹄
一个在八两左右,大小适中。肉质软糯,补充满满的胶原蛋白。
玫瑰肠
以猪后腿精肉为主料,剔除肥膘和筋腱,用玫瑰香酒进行熏烤浸煮,一点不腻。
秋冬烤肉
采用五花三层的上等原料,腌制12个钟头,以果木炭烤,至肉皮呈米粒大金黄色的小泡,切片食用。
熏大肠
以特制酱料熏制的大肠,肥而不腻,感觉不爱吃大肠的人都会忍不住尝试一下。
酱下水
心、肝、肚、口条按一定比例拌匀,天津人下酒好菜。
还有松仁小肚、腊肠、熏兔肉。熏鸽子、熏鸡蛋、烧鸡等都是店里一绝。
店铺:天宝楼(河北路店)
地址:河北路(滨江道口)
店铺:天宝楼(芥园西道店)
地址:芥园西道留园里9号楼底商铺
店铺:天宝楼(龙禧园店)
地址:海源南道龙禧园34号(乐乐鲜果水果店旁)
注意:很多人容易把天宾楼当作天宝楼,要注意区分哟~
由网友 老吴爱讲美食 提供的答案:
天宝楼这三个字是老字号,但原来做的东西没有了,天宝楼压拫就不卖肠子,现在以肠子为主,不是自己做的,酱牛肉卖45一斤,你说你敢吃吗?国顺的肠子占主要的,还曾买过鸭子,你说还是天宝楼吗,我知道的就黄了好多家了,不如买点二厂的或小摊的吧。
由网友 下雪吃火锅吧 提供的答案:
天宝楼确实是老字号,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天津人不会做买卖还是别的原因,现在整得跟狗不理包子一样让人失望。
说服务,我家附近开了3个天宝楼,两年内倒闭了两家,之前去这两家的时候卖货的大姐一脸苦闷,态度极其恶劣,要20块的头肉,这一刀下去30多,让她再切一下经常被怼,好像她是在施舍给你一样。另外一家可能是因为老板娘比较漂亮才能勉强维持下来。
说味道,天宝楼的酱货味道太一般了,猪肉肉咸的要命,酱牛肉太柴,火腿也不是它自己做的,都是统一配送,粉肠吃着还凑合。
说价格,天宝楼现在都是开在菜市场里,如果旁边另开一家卖熟食的,它的生意都会被挤兑的不要不要的,因为它贵啊。
都是做熟食的,你家贵,服务态度不好,味道还一般,对于普通百姓来讲谁还买?而且现在都是批量生产,远远达不到当年老字号的标准。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2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