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地震我们都知道,但1933年那场大地震你知道多少?_1933年川西大地震

由网友 晓儒 提供的答案:

1933年的那场大地震发生在中国四川省的汶川县,震级为8.2级。这场地震造成了超过10万人口死亡和数十万人受伤。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信息:

* 了解历史背景:了解1933年的大地震发生的原因、影响范围以及救援措施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当时的情景和人们所面临的困境。

* 学习防灾知识:通过学习防灾知识和技能,可以提高自己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应对能力。例如,学习如何制定应急预案、如何进行紧急疏散等。

1. 支持相关组织:如果您想为灾区做出贡献,可以考虑向相关的慈善机构或救援组织捐款或捐物。这些组织通常会使用捐款来提供食品、水、医疗设备和其他必需品给受灾者。

2. 关注最新消息:随时关注有关灾区的最新消息和进展情况,以便及时了解救援工作的进展和需要帮助的人们的需求。

总之,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了解历史事件并从中吸取教训,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为灾区提供支持和帮助。

由网友 智慧历史真相 提供的答案:

四川省阿坝州茂县的北部,苍翠的群山中镶嵌着几颗晶莹的珍珠,这就是叠溪海子群。它是1933年地震时,在岷江及其支流松坪沟上形成的7个堰塞湖,羌民称之为海子,长10余公里。海子的出水口,是个狭窄的石山嘴,激流奔涌,水花飞溅,犹如白练长悬,珍珠闪耀,云蒸霞蔚,十分绚丽。此地距成都300多公里,是一处远近闻名的风景名胜区。

然而,有谁知道,在清澈碧绿的湖水下面,竟是70多年前被地震埋没的川西北重镇——叠溪古城。

叠溪古城位于岷江上游河谷东岸,旧属茂县水沟子区管辖。古城筑于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年间(627年-649年),为驻兵重镇,比茂县城凤仪镇建得还早。城墙高1丈,绕城390余丈,东面临水,其余三面靠山,呈斜方形。城南有玉津楼、祈雨台。城北有玉垒古洞,洞上面的巨石上刻有"蚕陵重镇"4个长宽各1米的正楷大字。城西有瑞芝石。古城在后蜀孟昶广政十年(947年)为蚕陵县城,民国二年(1913)改为蚕陵乡。地震前,全城有300户人家,计1200余人,加上驻军一个连和商旅行人,大概有2000余人。

震前预兆

1933年8月地震前,松潘、茂县一带气候变化异常,连绵不断的暴风骤雨和大冰雹,导致山洪暴发,屡次出现地声。叠溪周围,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岩洞,著名者如较场坝附近的偷牛洞、祁珠寨后山岩洞,均深不可测,夜深人静时,能听到洞内潺潺的流水声。进入夏季,洞内的流水声愈来愈大,令人产生不祥之感。5月,松潘突降特大冰雹,鸡蛋大的冰雹将青色屋瓦打得粉碎,山洪冲毁良田庄稼不计其数。6月,叠溪城东门外凉水井一带发出如黄牛叫的地声,且每至下午次数明显增多,惊动全城,惶惶不安的县民络绎不绝地前往聆听。不久,凉水井突然干涸。邻近各县也出现了地声、地光和动物异常等现象。

恐怖时刻

历史将永远铭记这一恐怖的时刻,民国二十二年农历七月初五(1933年8月25日)下午3时50分,叠溪发生了7.5级、烈度10度的大地震。据四川省地震局编纂的《叠溪地震》资料记载:震中区为叠溪东北12公里的沙湾,波及范围北至陕西西安,东至万县(今重庆万州区),西抵马尔康,南达云南昭通。震中区内的沙湾、叠溪、较场坝、猴儿寨、龙池等地瞬间天昏地暗,山崩江断,群峰晃荡。叠溪古城刹那间被西北方向山崩塌下的岩石埋葬,2000余人连哼都没来得及哼一声就坠入了死亡的深渊。山坡和台地上的石砌房屋悉数倒塌,有的还随山体的滑落消失得无影无踪。

沙湾位于岷江东岸,地形平坦,是松(潘)茂(县)大道上的一个驿站,有80多户人家,居民大多经营茶馆、饭店和骡马脚店。地震那天,沙湾居民及商旅行客1000余人一起被埋葬于山石之下。

地震时,银瓶崖、大桥、叠溪三处崩塌滑落的山石将岷江堵塞,形成三大海子,使黑水河入岷江处的两河口以上岷江段断流,银瓶崖埝坝以上江水被迫回流,水位急剧上升,一两个小时后就淹没了沙湾和猴儿寨。两天后,江水回淹至上游的普安小镇;三四天后,江水倒注至泉水崖,淹没了观音庙,水位上升300余米。至此,高山峡谷中出现了一片平湖,湖水随群山回旋曲绕,逶迤达15公里,宽约2公里,当地人称为大海子。

这次大地震,导致山峰崩塌滑落,叠溪古城、沙湾、较场坝、猴儿寨、龙池及附近的21个羌寨全部被埋,另有13个羌寨石砌房屋悉数垮塌。总计死亡6865人,受伤1925人。

海崩惨剧

地震后第45天,即1933年10月9日晚7时,强烈的余震引发了松坪沟、白腊寨等7处海子溃决,加之岷江上游松潘地区阴雨连绵,江水暴涨,导致叠溪埝坝突然崩溃。积水倾湖奔涌而出,怒涛震天撼地,两岸陡峭崖壁随之垮塌,大桥埝至叠溪埝之间的河床瞬间被塌落之山石抬高约百米!决堤之水浪高十丈汹涌澎湃,长驱直下,声振天地,远至10里以外都可听到。

势不可挡的洪水,两个多小时就冲到了茂县县城凤仪镇,半夜涌至威州镇(今汶川县城)、绵虒镇,次日晨到达灌县(今都江堰市),水头仍有四五丈高。洪水挟带山石泥沙,沿江两岸的村寨、乡镇、桥梁、磨坊、城墙、街道、铺面,或被浊浪怒涛扫荡一空,或为山石泥沙掩埋,人畜逃避不及,死伤惨重。都江堰玉垒关下鱼嘴处洪水流量约为10200米/秒,渠首工程如百丈堤、金刚堤、飞沙堰全部被冲毁,江心仅留下安澜索桥的一个浆砌条石桥墩,邑人呼为"神仙墩"。狂泻而下的洪水还冲破离堆公园伏龙观后面围墙,将荷花池、茶园一扫而光。伏龙观门前的巨大铁牛,被冲到了千米之外的塔子坝,埋入泥土之中。塔子坝上万亩良田被淹,一千多间房屋被冲毁。

特大洪水退后,江边到处是人畜尸体,断柱残木,河滩乱石之上,遍布冲死的鱼鳖蛇蛙,其状惨不忍睹!灾后统计,仅茂县一县,死亡人数就达2500余人,加上汶川、灌县及郫县、温江、成都、新都、双流、崇庆、新津等地死亡人数,总共8000余人,损失巨大!

灾后余患

地震和洪水破坏了无数场镇和村寨,导致茂县6000灾民无家可归,饥寒交迫,孤儿寡妇和老弱病残更是挣扎在死亡线上。由于道路中断,商品脱销,造成物价飞涨。如草鞋原为1角一双,灾后涨至4角一双;大号纸烟原为每条2元,灾后涨至每条5元;清油原为1元3角一斤,灾后涨至3元一斤……岷江叠溪段以下的难民逃往茂县、汶川、灌县3县县城,叠溪以上的难民则逃往松潘县城。4县地方士绅火速组织临时救济会,向富商大贾、善人义士劝募破旧衣物、粮食银钱,以救济这些不幸的灾民。救济会将难民安置在城内公房和寺庙中暂时栖身,每人每天可凭证到施粥处领取仅能吊命的一瓜瓢稀饭。过了一段时期,连施粥处也维持不下去了。救济会又逼迫县政府开仓赈灾,领出少量青稞,磨成粉后发给难民充饥;协助青壮年难民四处寻找工作,自食其力,求得温饱,渡过难关。

由网友 小司马说 提供的答案:

1933年8月25日(民国二十二年七月初五)下午15时50分左右,一场惨烈大地震悄无声息的突降巴蜀大地,这就是20世纪著名的大地震之一——叠溪地震,又称茂县大地震。

据测算,这次大地震里氏7.5级,震中位于四川省茂县叠溪镇。这次地震有感范围北至陕西西安,东到重庆万州,南至云南昭通,西抵四川阿坝。

据记载,地震发生时,震中的较场坝、沙湾、龙池等村寨昏天黑地,飞沙走石,声震数里。

关于这次大地震造成的惨烈状况,在当时四川政府向南京国民政府所作的灾情报告中有一段描述:

茂县叠溪镇全部陷落,南北约三十余里,东西约五十里,松平沟群山倒塌,岷江上游河流阻塞,松茂大道已无通路……人民伤亡财产损失为数极巨,全屯均受波及,房屋墙垣道路桥梁破坏甚多,实空前未有之奇祸……。

通过这段文献记载不难看出此次强震之惨烈!

叠溪古镇位于岷江上游,茂县县城西北约60多千米处,自古以来就是川西连接青海、甘肃的一个交通要道。此次强震给叠溪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叠溪古城被夷为平地,城中所有建筑坍塌殆尽。事后统计,因地震直接造成6865人死亡,受伤1925人,房屋倒塌5108间,牲畜死亡8878头。

由于地震强度高,列度大,进而引发大规模地表变动,造成山体滑坡。大量下泻的岩石冲入附近的岷江中,致使岷江干流被拦腰截断。

除了岷江被截,强震还形成了数个大小不一的堰塞湖。由于河水流淌受阻,导致岷江河水倒灌,镇后的叠溪古城尽数被淹。而那些堰塞湖由于湖水不断上涨,终于在当年的10月9日发生溃决,这次溃决引发的大洪灾,又夺走了2000多人生命。

事实上,叠溪大地震同其他大地震一样,在地震发生前亦曾出现许多异样。诸如:鸡犬不宁、老鼠满街乱窜、乌鸦惨叫、不明来历的光,声音等。不仅如此,地震发生当年,该地气候同往年相比变化较大,极端天气增多,强降水、冰雹接踵而来。

地震发生后,由于当时国力贫弱,国民政府没有足够能力让灾民获得急时有效的救助,导致很多人侥幸躲过了大地震,却葬生在了震后的洪水、疫病、饥饿当中。

由网友 张生全精彩历史 提供的答案:

11年前的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惨烈的8级大地震,造成近7万人遇难,37万多人受伤,1万7千多人失踪的人间惨剧。

亲历过那场地震的人,面对灾难突然降临时的惶恐无助,绝望悲怆,至今仍刻骨铭心。在地动山摇,天昏地暗的那一刹那,仿佛末日来临,地陷房塌,滚石飞沙,山河变色,沧海桑田。成千上万温馨的家庭就此荡然无存,无数的亲人从此天人永隔。

(汶川地震现场)

其实,在四川历史上,还发生过了一次大地震,这就是86年前的叠溪大地震。那么,那场大地震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地处四川西北部的茂县叠溪镇,发生了一场7.5级的大地震。强烈的地震将大地撕裂,引发山崩地陷。千年古城叠溪,眨眼间消失殆尽。城中6000多军民几乎全部遇难,无一幸免。死里逃生者,不足20人。

叠溪城历史悠久,自古为羌人繁衍生息之地。据《茂州志》记载:"(叠溪)贞观时筑,明洪武十一年御使大夫于丁玉讨复故地,命指挥童胜复筑,高一丈、围三百九十丈,门四,成化间重修。"

这座始建于贞观年间的千年古城,历来为军事重镇和商贸集散地。

汉武帝刘彻在此设蚕陵县。唐代时,更名为翼针县。明太祖朱元璋在此驻军,设置叠溪千户所。后蜀年间,为蚕陵县城。清代时,为叠溪营。民国时期,改为蚕陵乡。

古城对面遗留有"擂鼓山"和"点将台",城外设有"校场坝",城北有"玉垒古洞",上书"蚕陵重镇"几个大字。

叠溪镇自古就是西出青海和甘肃的必经要道。这里常住着300多户人家,城内石板街道两旁,商铺林立。饭店布行、米铺药铺、当铺银号、茶坊酒肆一应俱全。来往商旅军民,摩肩接踵,络绎不绝,一派繁华。

(叠溪镇在地震沉陷中形成的海子)

有着如此厚重历史和美丽风景的古城,在大自然面前,却显得如此羸弱和不堪一击。

地震发生前,茂县一带出现很多预兆。气候变化无常,时而酷热难当,时而狂风暴雨,间或冰雹倾泻。叠溪城附近的岩洞中,经常听见如牛吼的地声,尤以下午为甚。居民们议论纷纷,并成群结队地前去聆听。城内清澈的水井,突然浑浊不堪,后来干脆干涸了。山上的野兽在大白天进入村庄,家畜狂躁不安。

地震发生的一刹那,人们听到从地底下传来怪响。从最初的细若游丝,到后来的声如滚雷,直至地动山摇,山崩地裂,飞沙走石,烟尘弥漫。整个叠溪古城,在数十秒钟之内,全部陷入地下数十丈,被周围的崩塌的大山掩埋覆盖。城内的数千居民,甚至还没来得及喊出"救命"之声,就已经被大地吞噬。

当时恰逢农历七月初五,村民们正在筹备10天后的城隍庙会。很多人聚在一起,忙着手中的活计。城隍庙里有一个村民正斜靠着墙休息。巨大的响声,一下惊醒了他。他突然发现,自己的面前出现了一条深不可测的裂缝。而他所在的庙宇,竟然有半边悬在了半空。等他慌忙逃出来时,城隍庙如断线的风筝,一头栽倒进了地缝中。

正在城里一所学校上学的学生,后来回忆,地震发生时,他快速地想从楼梯上跳下去。不想楼下的石板居然一下蹦起来,仿佛是在迎接他似的。

正在山上种地的百姓,被从河东岸山坡上直接抛到了河西岸。

地震导致的山体滑坡,堵塞了岷江河道,形成了10多个堰塞湖。其中有3个堰塞湖面积宽广,水量庞大,后来分别叫做大海子、小海子和叠溪堰。

地震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暴雨如注。这些堰塞湖的水位急剧上升,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之内,就淹没了沙湾和其中一个村寨。几天以后,湖水水位竟然达到了300米。整个峡谷形成了一个长达15公里,宽约2公里的巨大湖泊。

(地震后形成的海子)

10月9日,几处海子终于溃决,滚滚洪水裹挟着泥沙巨石、树木杂物倾泻而下,将所过之处夷为平地。民居、村寨、乡镇、桥梁、道路均被冲毁淹没。两个小时后,河水涌进了汶川和茂县县城。所幸居民提前有所防备,纷纷弃家出走,跑到地势较高的山上。但仍有住在低洼处的村民,不幸遇难。

洪水于第二天冲到了都江堰,流量仍然达到了1万多方每秒。

洪水消退后,到处都是人畜尸体,目及之处,残垣断壁,一片狼藉,甚为惨烈。据统计,死于此次堰塞湖决堤的百姓多达2500人。

灾后的茂县,物价飞涨,百姓无家可归,举家逃难。

地方政府和部分乡绅组建了救济会,向身处绝境的灾民伸出援手,给他们提供住所,发放食物。但这些救济无疑是杯水车薪,很多人又死于饥饿和灾后瘟疫流行。

如今,千年古城叠溪,静静地躺在清澈透明的海子里,在阳光充足之时,偶尔甚至还能看到湖底的残垣断壁,以及北面山腰上的"蚕陵重镇"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它似乎在向人们无声地述说着那段不容忘记的历史。

(参考资料:《叠溪大地震》)

由网友 震长 提供的答案:

1933年,四川茂县叠溪发生了7.5级地震,造成山体坍塌,岷江被拦腰斩断,地震致使叠溪及附近21个羌寨全部覆灭,伤亡近万人,这就是著名的叠溪大地震,旅游景点叠溪海子就是当年大地震形成的堰塞湖。

具体是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在茂县叠溪发生7.5级地震,叠溪城中心部分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内几乎笔直地陷落,呈单条阶梯状地震的下滑距离达数百米,叠溪城及附近21个羌寨也全部覆灭,震中四周山峰崩塌,堵塞了岷江,岷江被拦腰斩断后,流量为每秒上千立方米的岷江断流,截断了的江水立即倒流,扫荡田园农舍、牛马牲畜,并因此形成了十多个堰塞湖。

这次地震最主要的遗迹是长达10公里、一大一小两个前后相连的迷人湖泊,它的名字现在叫叠溪海子。叠溪海子平均深度82米,湖面面积350多万平方米,叠溪海子实际上就是岷江主流的一段,长达10多公里,是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海子由上下两处接连而成,形如肠状。海子周围青山环抱,湖岸翠草丛生,湖水碧波荡漾,景色优美迷人。

需要说明的是,民国时期的中国西部科学院地质科主任常隆庆先生等人对震灾及水灾进行了实地调查,他们走遍了极震区内各地,对地震及水灾情况作了详细的调查、了解,收集了很多宝贵的现场资料,拍摄了大量的地震现场照片。对震区的地质地理情况、地震情况、受灾情况、震前震时异常现象和损失统计及次生洪水灾害的调查和损失统计作了详细的调查,编绘了叠溪震后的地形图、地震烈度图,编写了《四川叠溪地震调查记》一书,这是中国人自己第一次对大地震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对地震灾情进行第一次全面的宏观烈度考察,这在中国地震史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由网友 史之策 提供的答案:

四川在印度洋与亚洲板块的冲撞区,其实离地震带并不远,也造成四川地区多灾多难。2008年的汶川地震,曾经给四川与全国人民带来痛苦。

Δ四川汶川地震

其实在1933年,四川还发生了一场7.5级的大地震。一座建造于唐朝,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镇,从此消失在世人眼中。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位于四川茂县叠溪古城发生了一场地震。当天中午时分,天气并没有明显异常。

而叠溪县的人民正在热火朝天的准备一场庙会,因为再过十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城隍庙会。在那一天,叠溪县的人民会向城隍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然而到了当天下午时分,城隍爷似乎给叠溪县人民开了玩笑。整个天空一片暗红,地面开始出现裂缝。紧接着是地动山摇,飞沙走石。

等到三个小时的几波强地震后,一切渐渐开始趋于平静。然而留下的是一片废墟,将近300户家庭被埋入地下。

之前祭祀的城隍庙也不知道埋到哪里,只有部分城隍老爷散落的石像,象征着这里曾经辉煌过。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地震研究中心,都收集到了这次震动信号。而这曾经辉煌一时的叠溪县,也被记入历史当中。当地震过后,紧接而至的是瓢泼大雨。

由于地震造成山石崩塌滑落,造成岷江主河道被堵塞。接着连天的大雨,又使水位陡然上升。很短的时间就先后淹没了沙弯、猴儿寨、泉水崖、观音庙等地。

而江水的回流,也在大山中形成了一片湖泊,大量的田地与湖泊从此被淹没。最后该场地震波及到20多个羌寨,将近7000人死亡。

Δ震后形成的海子

四川是多灾地区,但是这里的人民从来没有被打倒。一次次地震,一次次站起。希望科技越来越发达,尽可能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

今天是五一二纪念日,希望逝者安息。

由网友 浅析篮球 提供的答案:

我2002年骑游经过叠溪镇休息时,偶遇1933年7.5级大地震幸存者一王姓老者,听其讲述了当年山崩地裂古城被埋情景,太可怕,1972年发生过7.2级地震,当时在南坪感觉明显,2008年5月12日,汶川八级地震,离茂县很近,山被摇松了,一下雨,极易生成泥石流,危害极大。

茂县等岷江沿岸属高山峡谷区,又正处于两大板块结合部,印度板块仍在向东北方向飘移,挤压青藏板块。故龙门山,岷江中上游一帶地震频发,山体被震破碎松动,极易发生高位垮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災害。 地壳板块为何会飘移?主要是受上地幔软流层的对流运动所致。向上的对流运动区会撕裂地壳,向下的对流区域会使地壳受挤压甚至沉灭。故地球表面会有沧海桑田之变。人类演变才二百万年的短暂时间,虽看不到巨变,但火山,地震是有体验的了。 四川盆地属扬子板块,较为稳定。青藏高原中心区属高原地貌,相对高差小于东南边缘的高山峡谷区,发生上述次生災害相对较少。

有至亲的朋友在四川上学,所以我永远记得汶川地震,人心惶惶,朋友每天不敢睡觉,就怕地震啊。晚上被管理人员喊到操场睡觉,之后又有雅安地震,朋友在寝室又被震醒了,唉,真的好吓人。出来上班在家也经常有强烈的震撼,希望能少点自然灾害,希望科学技术能够再次进步发展,能够早早的预测到地震的到来,而不是在地震后才预测到!

重建家园,各方各面付出很大代价,建议那地方不宜修造房子,因为地壳变化地震引起灾难,地质山土震松的,经过年久暴雨大雨产生泥石流,后无穷,美好家园包括风景民众毁于一旦,痛苦的地震吏希这以后考虑。

由网友 走路说话 提供的答案:

去年8月下旬从成都去九寨沟、黄龙的路上,在途经茂县境内原叠溪城的位置看到了因那场大地震形成的一条长十来公里,宽一公里的堰塞湖,当地人称之为"叠溪海子",风光旖旎,不逊于九寨沟的风景非常秀美,这可能是大自然在那场灾难后(原来的叠溪城整体淹没在水深几十米的湖底)给后人的补偿吧。

资料记载:1933年8月25的15时50分在叠溪镇发生了震级7.5级的大地震,断流了岷江,而后无数次余震及次生灾害先后夺去了数千人的生命,原叠溪城据说只有一名放羊少年幸免遇难,其他人连同整个城廓垂直下沉数十米,被永久地淹没在堰塞湖底。

这次山体垮塌又使当地百多位父老乡亲蒙受灾难,令人心痛。祈盼生者平安、逝者安息,在政府的扶助下尽快重建家园。

由网友 电视剧里看历史 提供的答案:

诚邀,如题。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各大板块相互挤压的结果。由于地震威力巨大而且没有任何征兆,于是古人以为这是皇帝不正以至于上天发怒,所以古代对地震的记载还是很多的,汶川地震大家都熟悉,那么您知道1933年同样发生在中国西南地区的那场大地震吗?

1933年8月25日,四川茂汶县发生7.5级地震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四川茂汶县的叠溪古城,永远的从地球上消失。这次7.5的地震有感规模北至西安,东到万县,西抵阿坝,南达昭通。北京,南京地震台及世界绝大多数地震台———大阪、孟买、哥本哈根、汉堡、巴黎、突尼斯、悉尼、多伦多、渥太华、檀香山等地也都接收到了这可怕的地震波。据统计,震区大约有6800余人丧生,当然在那个人命不值钱的时代,这件事很快被国民党当局压了下来。

其实历史上四川的地震还是很多的。

从地理角度来说,四川处于亚欧板块地震带上,南亚次大陆板块与亚欧板块相互挤压搞得四川时不时就来点地震。据史料记载,四川震级在七级或超越七级以上的地震就有过10次以上,最早的记录是唐宪宗元和九年,发生在四川西昌一带,最晚的一次七级地震就是汶川了,不过四川人还是非常乐观的。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由网友 吉恩瀚棠 提供的答案:

1933年8月25日15时50分30秒,中国四川茂县叠溪镇(北纬32.0度,东经103.7度)发生震级为7.5级的大地震。此次地震,震中烈度10度,叠溪镇被摧毁,震源深度为6.1公里。城中心部分在剧震发生的几分钟内几乎笔直地隐落,呈单条阶梯状地震的下滑距离达500―600米。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2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