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中为了保命,为何很少人将尸体压在自己身上装死?

由网友 梁老师说事 提供的答案: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战场上装死?说句不好听的,那简直就是在找死。您也别瞅电视剧里头,这呀哪呀的,把尸体往身上放,脸上在涂抹点血液啥的,这就蒙混过关啦?

估计他们是没有听说过什么叫打扫战场?

咱别的不说,一场战斗下来之后,胜利的一方把对手赶走了,他可不会任由尸体和各种武器丢的满地都是。

所以就有了一个手续叫打扫战场,这种打扫不仅仅是收拾战场上的武器弹药,他们的另一项工作就是,翻找战友的尸体,把这些尸体集中到一块,要么拉到后方进行火化,要么就地火化。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找出一个爬地上装死以求躲避战争的家伙,您感觉他的下场是咋样的?

当然在收集战友遗体的时候,为了防止有些敌人通过装死对打扫战场的人员进行偷袭,往往看到敌人的尸体,都不会介意给他再补上一刺刀,如果子弹够多的话,照着要害部位来一枪,那绝对是一个手续,必须过的。

您别以为不会。

咱别的不说,当年二战的时候,美国人和日本人在太平洋上交过手。

美国人在打扫战场的时候,看到日本人的尸体,他也不管活不活,第一个动作就是在他们的身体上插上一刀。

这事,您要是翻阅资料的话,会经常看到的。这说明什么?说明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人老爱干这个,趁你不注意给你来个偷袭啥的,把美国人都整怕了。

所以在太平洋战场上,他也不管这些日本人是活的还是死的,捅上一下,求个保证。

咋说呢?在战场上,想要通过装死躲避战争,战后不论谁赢了,这个爬下装死的家伙,这都讨不得好的。

所以说战争期间,并肩作战相信自己的战友,这才是硬道理。

为了把事说清楚,举例是最好的证明。

例子:十八勇士夜袭水源城。这可是朝鲜战争中相当经典的战例。

说1951年一月二十五号,美国人又不消停了,集中了二十三万人马,要展开一项闪击作战的大规模进攻。

那么志愿军就有必要摸一下敌人的情况,所以当时就给第五十军一四九师四四五团下了个命令,去水原城抓个舌头回来瞅瞅,看看美国人想干什么?

这次抓舌头,团里派出了三营八连和师侦察连,以及团侦察排共二百人,由三营副营长戴汝吉带队。

那么这任务白天去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到了晚上部队就出发了。

到了水原城之后,按照部署,团侦察排在南门实施佯攻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八连是突击分队,从北门进去抓舌头,而师侦查连作为掩护部队,占领北门外的高地,掩护和接应八连。

八连是强行突破北门的,毕竟人家问咱口令,咱也不知道不是。

您都不知道,当时北门外还停着一辆坦克。

八连也不怕什么坦克,看到坦克打不就完事了?根据资料说明,有一个战士爬到了坦克上,要给里头塞手榴弹,把这辆坦克吓的猛的后退,把这位战士给甩下车跑了。

副营长戴汝吉也不客气,带着队就冲了进去,进去的这些战士,其实就是一个分队的人。

后续部队没有跟上来,为啥呢?因为北门这个缺口,被敌人的火力很快就给封锁了,进不来人。

当然了,抓舌头也用不着太多的人,所以当时戴汝吉继续推进,直到在一个十字路口看到一个大洋楼,外边不仅被铁丝网围了起来,还灯火通明,人还不是,尤其是搂外边停着的吉普车,足足七辆啊。

没跑这就是一个美国人的指挥部。

准备开打的时候,才发现没几个人,正琢磨人手不够的时候,从北门突入进来几个人,加到一块十八个人。

戴汝吉就打算用这十八个人,把敌人的指挥部给端了。

这一仗打的异常顺利,抓住一个美国宪兵。

那么在推进的过程中,有一个叫吴亮的战士,就看到地上爬着一个美国人,看着像是死了,但是根据经验判断不像,因为地上没有血。

所以吴亮也不害怕,直接就把这美国人给翻了过来,想仔细瞅瞅,万一过去了,这家伙突然站起来给个偷袭那就坏了。

结果也没有发现血,而这个家伙还那装死。

遇到这种情况,你抓他当俘虏,他绝对不会配合,还会继续装的,而且这次部队算是孤军深入,就十八个人,所以没有那么多时间跟着装死的美国人聊,当时吴亮也不客气一枪就打在这家伙的脑门上了,让他来个弄假成真。

那么十八勇士夜袭水原城,结果如何,只回来三分之二,全歼美军二十五师直属宪兵连一个排,击毙敌人六十多人,抓捕一名宪兵。

就这一战,硬生生的把美国人的计划推迟了一天。

所以说,在战场上,装死?这可不好躲避的,躲不了的。

当然有人说,这是特殊情况,也代表不了全部。

那就再说个事,说明一下,在战争中装死,他连挺到战争结束的机会都不会有。

咋回事呢?炮兵听说过吧,这些兵种那可是陆战之神,只要打仗就能看到他们的影子,军事术语中还有一个步炮协同不是?

炮兵轰完步兵冲,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第一波躺地上装死躲过了,第二波开始冲锋的时候,您感觉炮兵不会来一波炮击吗?就装死的这位,他能挺过冲锋之前的炮击吗?

那可是地毯式覆盖的炮击,没有防空洞躲着,在地面上光挨炮,就不说炮弹砸到身上的概率,也不说炮弹破开的碎片,都能成功躲的过去,就说炮弹的冲击波,这冲击波直接就能把躺在地上装死家伙的内脏给他震个细碎!

举个例子您就知道了,战场上还就是这种情况。

小编喜欢读二战资料,咱就举个抗日的事,您感觉一下。

大麦郊伏击战。

说1938年的春天,八路军一一五师六八五团一营二连,他们打完平型关战役之后,就到孝义这地进行整训。

整训期间,八路军就把二连给拉出去了,干啥呢?准备给日军来一个伏击战。

当时的情况是,日本人从太原出来了,进攻的速度太快了,已经跑到二连的前头去了。

这没得说,八路军就是打日本人的,为了打日本人练的就是一双铁脚板,一天没吃东西,就是临行前每人发了一小碗小米干饭,跑了十二座大山,一口气就追出去一百四十多里地。

当然这么赶路,也有掉队的,但在随后的一个小时之后,一个连队的人也就全齐了。

您都不知道,当时二连虽然是一一五师八路军的编制,但有一半人没有枪,但是手榴弹到是背了不少,每人有四颗。

伏击圈设置好了,这就等日本人过来了,派出的侦察兵回来,告诉战士们,他们堵的这一路来了一千多日本人,离他们伏击的大麦郊还有二十里地。

还有一个更好的消息,这日本人的一个先头部队出来了,一百来人,四五辆大车,大队人马在后边,所以这两波日本人隔开了二十里地。

这便宜可不错,不打他都对不起他们。

所以当这一百来号日本人进入到伏击圈,一通机枪步枪打过去,日本人就被干掉了一半。

大家伙也知道,八路军的子弹很金贵的,有枪的手头上能有五发子弹就算不错了。

所以第一波偷袭之后,跟着我们就要冲锋了,冲锋号一响,全员跳出战壕,就往山下冲,要和日本人拼刺刀。

当然了,咱也不能蛮干不是?所以等冲到离日本人尸体不远的地方,第一排的投弹手就先一步出手了,那手榴弹扔的漫天飞,跟下雨一样。

"咚咚!咚咚!"这通炸,直接就把二十多个藏在里头装死的日本人炸死了,当然也有没被炸死的,随后就有冲上来的,对着地上的日本人捅,大刀片子也好,梭镖也罢,可劲的捅就完事了。

结果这一仗下来,刺刀到是没有拼成。

小编看资料的时候,回忆这事的一名老兵,都有点吧嗒嘴,老兵感觉这一仗打的有点遗憾。

遗憾啥呢?遗憾他们没有和日本人拼上刺刀,一直听说日本人的刺刀厉害,老兵想要让日本人尝尝八路军的刺刀。

这是老兵所在二连的第二次战斗,第一次是平型关大捷。

战斗结束之后,二连的战士用最快的速度打扫战场,拉着战利品就走了,全连一百多号人,这一下子就都有枪了,而且还都是三八大盖,就一个字——美!

等到二连撤了十来分钟,日本人后边大部队的炮弹就先一步的过来了。

您看,当时八路军没有炮,冲锋过去,就先安排一顿手榴弹过去,把藏在里头的日本人先炸一波,炸过去之后,连拼刺刀都省了。

所以在战场上想要通过装死来躲避,很困难的,炮弹没打中,保不齐手榴弹就够喝一壶的了。

再有就是,在一般情况下,部队作战都会有指挥员拿着望远镜对战场进行观察,当然这种观察不是说观察那个装死啥的,而是观察战场上的变化,以及这次作战应对是否恰当,如若这次攻击不畅,下次应该做何调整?

如果无意间看到装死的,你说说,这结果不用问了吧?

当然了,不是说战场是上装死,就一定会死,这也得看运气,而这种运气往往不会给胆小鬼的。

说两个事您就明白了。

话说二战后期,德国人已经了有了溃败的迹象,美国人开始配合苏联人开辟第二战场,进行诺曼底登陆。

当时美军第八十二空降师,五零五团二营有一个叫约翰的人。

当时二营接到的任务是,夺下德国占领区腹地圣梅格里斯镇,他们这些人本来是打算在镇子外边着落,然后实施强攻的。

结果伞兵跳下之后,空中就来了一股子横风,把这些伞兵都吹到了镇子中央。

这一下子就成了活靶子了,很多伞兵还没落下就死在了德国人的枪弹之下。

而这个约翰好巧不巧的就落到了教堂上,被挂了起来,约翰到是很想把绳子给割开,但割的时候,刀子掉了,这下没辙了。

这还不算,德国人也发现了他这个目标,一通枪炮上去,把墙壁打了一堆窟窿眼之外,他的鞋底也遭殃了。

这幸运技能绝对是被点满了,一发子弹都没有打中身体,而约翰只能通过装死,来躲过这一劫,他把脑袋软软的搭在一边,随风飘荡起来。

德国人一瞅,他们也不想爬上去瞅,认为约翰死了。

他这就逃过一劫,后来这个约翰重新回到部队,在进攻德国人的一个村庄的时候,一下子就俘虏了三十多个德国人,还击毙了十一个。

所以这个约翰不是胆小躲避战争,而是没法子用的最后一招。

那么在《俄罗斯英雄1941—1945》这本书中,也介绍过一个装死的英雄。

她是一名女狙击手,叫柳德米拉.帕夫里琴科。她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就躲在了树杈上,结果被人家对过的狙击手发现了,直接送上两发子弹。

这么说您会感觉对面狙击手也太臭了,两发子弹没有打中她,其实不然,对面的狙击手已经狙杀了四百多名英法军人。

只能说这名德国狙击手的运气差点,当时苏联这名女狙击手,并没有因为没有被打中,就立马还击,而是选择了装死,让对手放松警惕。

然后抓住一个机会,给了德国狙击手一枪,狙杀了对手。

至于这名德国人的战绩,是苏联女狙击手事后从他身上的笔记本上找的答案。

而苏联女狙击手,在1943年的时候,同样狙杀了三百多个敌人,战绩也是不错的。

咋说呢?战场上通过装死而躲避子弹,有成功的吗?有,但概率很小,而且他的专利不会落到胆小鬼的头上。

在战场上相信自己的战友,跟着他们一块冲锋,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别因为装死,而害了战友,那么通过装死就算是活下来,一辈子都不会好过的。

您要知道,战场上的每一个位置都是专门人占的,一旦有人装死躺下,其他战友怎么办?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小编写的,您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由网友 无花观主 提供的答案:

这样装死只是在影视剧中出现,在实战中这样做纯属找死。以本人参加过的两山轮战为例,装死的人会遇到以下几种情况:

一,在战场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如果你放弃职责去装死,那么你的战友会因为失去你的掩护而丧生在敌人的枪下。这种情况你难辞其咎,甚至有可能挨黑枪。

二,装死躺在地上,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可能被重炮震死。

三,当你与敌人交战时,你的身后有许多指挥官在架着望远镜观战。你的所做所为会被轻易发现,等待你的只有军事法庭和执行战场纪律。当年许世友司令员颁布的战场"十杀令"中就有一项"畏敌不前者,杀!"。

四,如果敌方获胜,敌人会对我方牺牲者逐一补枪,你大概率难逃一死。如果你命大在敌人补枪前主动投降,那么更是天大的麻烦。在战争结束交换俘虏后,你会面临三个月的政审,你根本无法说清当时你是主动投敌或是被迫投降,等待你的结局可想而知。

想当年贫道临上战场时高声背诵许司令员的十杀令,只觉得后脊梁"嗖嗖"地冒凉气。这十杀令可不是吓唬小孩子的,是来真格的!

由网友 坦坦荡荡热情的橙子 提供的答案:

我是八十年代中期入伍的人,守卫了祖国的南疆,是经过生死考验。我说句心里话,战前动员进入战备状态时,心里是很受煎熬和思想是麻木的,老乡和战友默默相望,分别才相互说:如果你没有回来,你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保重!但是有一句是明白的,那就是:死在敌人的枪口和炮弹下叫为国牺牲,死在我们队伍的枪口叫枪毙逃兵!当枪炮声响起时看到自己的战友负伤倒下时,个个为战友报仇雪恨的会油燃而生,当杀红眼的时候不知道畏惧,只想与敌人拼命!战时生命金钱名誉是一文不值。能抽一支烟,能喝一口酒,就是最大的奢望,能叫相互叫一声战友:兄弟,你没事吧?就是最深的情意!穿上军装的人叫军人,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是军人的荣誉。为维护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召必回,回必战,死何足惜?这是我这个老兵永远的信念。

由网友 灯下萤火 提供的答案:

别被影视剧骗了,现实中在战场上装死,是十分愚蠢的行为。一位老兵曾告诉我,即便是战死,也别装死,否则下场会更惨。

只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才知道有多么的残酷。一场战争过后,往往伴随着无数人的死亡,尸横遍野。可能有人会想了,如果在战争中,将尸体压在身上,是不是就可以活命?

装死不仅是个技术活,而且也得看运气

首先装死的时候,不能被自己队伍中的督战队发现。部队都会有督战队,他们的职责就是对战场上退缩不前、不听指挥、逃跑以及装死的人,直接击毙,无需向上级汇报。

即使成功躲过督查队的眼睛,但活命的机会依然很小。古代的冷兵器作战,将军一声令下,千军万马发起冲锋。躺在地上装死,千军万马可不管地上有没有人,踩着"尸体"就向前冲了,装死的人会被活活踩死。

现代的枪械、大炮、坦克等热兵器作战,士兵伤亡更加惨烈。躺在地上一动不动装死,很容易被炮弹、流弹击中,或者坦克碾死。

就算战争过后,侥幸活了下来,接下来要面对的是胜利方的打扫战场。仗打完后,如果不是特别紧急情况,获胜方都会清点敌我伤亡情况,并打扫战场。

古代的打扫战场,士兵往往会为了获取军功,直接砍掉敌军尸体的脑袋……

现代的打扫战场,一般有两项任务,第一就是缴获敌军的枪械,有的甚至会扒掉敌军尸体上的衣服;

第二就是清点敌我双方的伤亡情况,同时挨个翻看尸体,看是否有活的。最后把战场上的尸体集中在一起,统一进行焚烧或者掩埋处理,防止瘟疫的发生。

装死被发现了,后果很严重

获胜方如果是己方,在古代可能直接被砍头了,在现代就会被送上军事法庭,家人也可能被连累,装死可能会被判死刑。

获胜方如果是敌方,活命的机会更渺小。在二战中,获胜方往往会直接对敌军尸体补上一刀或者开上一枪,为的就是防止有人装死。

举个真实的例子。

1944年6月,美日双方在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塞班岛上,进行了一场惨烈的战斗。日军面对美军的炮火轰炸,纷纷躲进防空地洞中,而美军只能挨个洞的清剿。

日军采取的策略就是装死。美军在清剿过程中,经常有躺在地上装死的日军,突然诈尸跳起,引爆手榴弹和美军同归于尽,美军伤亡惨重。从此美军就有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只要发现日军尸体,直接补一枪。

如果交战的是八路军,那么要恭喜装死的人。我军有优待俘虏的政策,不仅不会虐待你,而且还会给你吃的喝的,甚至还会给你一笔回家的路费,但是绝对不会收编。

战场上装死,是非常可耻的。交战双方对这种人,都是非常鄙视的,在战场上装死,活下去的概率微乎其微。不如拿起手中的武器和战友们一起奋力拼杀,也许还有生的可能。即使战死,那也是光荣而伟大的。

由网友 蓝风破晓 提供的答案:

一位有经验的老兵说:战场"主动装死"是大忌,傻瓜才会这么做!

为何这样说呢?

因为,无论被敌军发现,还是被自己人发现,都可能是悲惨的结果。

说句严重的话,畏战避战之下的装死和自杀的距离近如咫尺。

1、"主动装死"为何不可取?

任何军队,哪怕是我们听说的那些战五渣军队,都不会提倡士兵"装死"的。

如果一个军队允许士兵装死,仗就不用打了,这支军队也就没有任何存在的必要了。允许士兵装死,会让一个军队没有了"锐气",人人明哲保身,未战先怯,未战先败。

所以,军队都会有一些制度来约束战士们畏战避战,比如"鼓励勇敢冲锋的制度",比如"处理畏战士兵的制度",比如"处理逃兵的制度",比如"战后善后事宜的制度",还比如"成立督战队"等。像美国,还有允许投降的制度,如果子弹拼光了,或者是实力悬殊大的情况下,允许主动投降。

如果你是一个战场上的士兵,如果你要装死,那么得过了这么几道关,才能不死。

第一,过了督战人员这一关。

你在前面打仗,后面还有无数眼睛的,那些指挥员的望远镜像探照灯一样,会把你看得清清楚楚。如此情况下,你怎么装死?

如果你没有被领导的望远镜发现,那还得注意督战队人员,那些人就是看谁出工不出力,谁在装死,或者当逃兵,一旦发现,就可以直接枪毙。

旧社会的军阀有督战队,国军也有督战队,红军、八路军、解放军都没有专门的督战队。

忘了说了,班长、排长、连长等,都是一线的兼职督战人员,可以"便宜行事",处理畏战逃兵。

第二,得过了战时的炮火轰炸和践踏。

如果你是在古代战场装死,双方用冷兵器对战,那么各种人踏、马踏就不可避免。

热兵器时代,情况可能会好些,毕竟,玩的主要是枪炮。

但是,热兵器时代,装死的人会有这么两重战时的危险:

一是坦克装甲的碾压,这要压上了,只能到阎王爷那里哭诉了;二是被炮火轰炸,风险重重。本来是想装死,结果发现,最后还是被轰死,得不偿失。

第三,得过了战后的检查。

如果你装死成功,尸体压身,没有被督战队发现,也躲过了战时的轰炸和践踏。那么恭喜你,你暂时逃过一劫。

此时,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自己方获胜了。

获胜了就要打扫战场,看有没有活着的受伤队友,看有没有活着的敌人(需要补刀),看有没有武器等战利品。我军各个部队,在战争年代最喜欢快速打扫战场,因为缺武器啊!

如果是自己人发现了你这个装死的人,会怎么看待你?按照逃兵处理,过去的年代很有可能掉脑袋啊!现代战争,会受严重的处分,一辈子基本毁了。

二是,敌人获胜了。

敌人也是要打扫战场的,会拿着枪、刺刀杀死"装死"或者"未死"的对方军人。

这个真的难以躲过去。当然,如果对方上面有交待,装死的你可能成为俘虏。从生命的角度看,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解放战争时期的孟良崮战役中,74师的少将参谋长李运良,装死躲过一劫,后来成了解放军的俘虏。

第四,你得过了心理关。

伙伴们都欣赏勇者,你装死了,如果被发现,以后如何面对他们?你装死还被打死,你评不上烈士,家属没有抚恤金,家人该怎么过?

都是战场上丢的命,别人家的小伙活着是勇士,死了是烈士,就你的死,还让家人蒙羞,这心理关口怎么过?


这一关关的考验,会让军队里装死的人大比例减少,因为那是耻辱,那是把生命交给了别人,那和自杀的距离近如咫尺。

我发小的爷爷,就是一位老军人,还是连长,他说道:"战场上千万不要轻易装死,后患无穷!傻瓜才会那么做!越是怕死,你会越容易死....."

那么,是不是一定不能装死?

其实也不完全是,有几种情况,是可以装死的。

2、哪些情况下可以装死?

"不能装死"并不是完全绝对的,以下两种情况,可以装死。

一是,发生了特殊的情况。

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有些情况会完全超出自己的预料。

举个例子。

二战时期,有一位叫约翰斯蒂尔的英国伞兵,因为装死躲过了一劫,后来甚至成为了名人。

事情发生在1944年的6月5日,那是盟军诺曼底登陆的前一天晚上。

按照计划,有15000名伞兵要进入指定区域的。非常遗憾,当天风力作怪,将约翰斯蒂尔吹到了一座教堂边,并挂在了教堂屋顶。为了活命,约翰斯蒂尔拿出匕首准备割断跳伞绳,谁知道匕首给掉了下去。

此时,约翰看见德国人过来了,赶快低头装死。这画面很搞笑,一个伞兵挂到了屋顶,人已经死了。德国人一梭子子弹过去,打中了约翰的腿,约翰强忍疼痛继续装死。

这一波德国人走了。

在屋顶挂了三个小时后,另一波清理尸体的德国人,将约翰斯蒂尔送到了尸体处理的地方。趁着没人,约翰成功逃离。后来,约翰成了名人,事迹广为传颂。

如果一个战士,前面被炮火震晕,醒来时发现敌人就在不远处,需要装死吗?需要。这也是特殊情况之一。

大汉飞将军李广,也曾装死过,当时,李广先是装死,后是趁着匈奴不备,快速反击并逃离。

《典略》记载,三国时候的刘备,曾经因为装死,逃过一劫。

有些特殊的情况,只要装死不是畏战避战的主动选择,而是在艰难环境下被动做出的反应,这种是可以理解的。

二是,当事人受重伤了,"装死"不为过

如果一个人好好的,畏战避战,趴在地上装死,那真的是让人气愤加鄙视!

如果这个人受伤了呢?严重到无法行走,或者伤了腿,不能快速离开。如此情况,队友如果不能救走,那就可以装死。

这种情况战场上是存在的,行动不便之下先装死,如果能躲过轰炸,能躲过敌人大清扫,那就离活着的距离近了很多了。

所以,无论哪支军队,对于受了重伤的人装死,都是可以理解的,也绝不会当成逃兵去处理。

回到开头,为了保命,为何很少有人将敌人的尸体压在自己身上装死?因为那样和自杀差别不大,自己方可能会当成逃兵,敌人大清扫会要了小命,总之是将生命交给了别人。

但是,在重伤行动不便时,或在敌众我寡的"包围"等特殊情况下时,"装死"也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

由网友 七休先生 提供的答案:

战场上最大的愚蠢,就是装死!

据一个老兵回忆,在抗战初期,八路军115师在打了一场威扬天下的平型关大捷之后,紧接着,其下的685团又以极其简陋的装备打了一场胜仗——大麦郊伏击战。

在大麦郊伏击战中,就是有数十名日军士兵装死,最终摧枯拉朽地被打垮,一个都没活下来。

当时,115师685团1营二连在打完平型关战役之后,正在组织整训。然后就接到战斗命令,让全连集合出发,去伏击一路日军的先头部队,以打乱日军的作战计划。

这个任务最艰巨的地方在于,日军的进攻速度太快,先头部队已经跑到二连的前头去了。而八路军当时装备简陋,要想伏击这支日军,就必须徒步追上他,跑到他前方去打伏击。

并且,当时因为八路军缺少武器,二连全连就有一半的人没有枪,只是每个人都配备了至少四颗手榴弹。

其实,八路军这样艰苦的作战条件,在抗战中屡屡可见。但八路军这支队伍本来就是为打鬼子而生的,这些困难都不是事儿,且看咱是如何打赢战斗的。

接到战斗命令后,为了争取时间,二连连长迅速带队出发。

队伍一路上几乎没有休息,也没有吃饭,除了每人自带的一小碗小米干饭之外就再没吃任何东西,只顾埋头急行。

经过整整一天的急行军,翻过十二座大山,跑了一百三四十里地,终于跑到了日军前头,来到大麦郊这个地方,准备伏击日军。

根据侦查情况,这支日军先头部队有一个连的兵力,大约一百多个人,还有四五辆大车,拉着很多东西。

而比较棘手的一个情况是,日军大部队与先头部队之间离得很近。所以必须在四十分钟内干净利落地快速解决战斗,不然日军大部队上来就会把我军包了饺子。

如何打呢?连长做了一个战斗安排,把队伍分成三个小组,一组为四挺机关枪组成的机枪组,二组为手榴弹投弹组,三组为端枪冲锋拼刺刀组。

根据连长的安排,日军进入埋伏圈后,首先是用四挺机枪对其扫射,收割一波日军性命,打乱日军阵脚,然后投弹组拼命扔手榴弹,之后便是冲锋组持枪冲锋,上去与残敌拼刺刀。

不料,最后就是因为有大量日军装死,结果刺刀组都没和敌人拼成刺刀就打赢了战斗。

经过一夜的休整。第二天一早,日军开始动身,一共四路纵队,黄军装,大皮鞋,肩膀上扛着明晃晃的刺刀。一步一步地向我军埋伏圈走来。

此时,二连全连趴在地上鸦雀无声,眼睛都盯在敌人身上,只等连长命令,就要冲上去和敌人拼刺刀。

随着日军渐渐进入埋伏圈,连长一声"打"率先开出一枪,刹那间四挺机枪同时像刮风一样哗啦啦就响了起来,有枪的战士也打响了手中的步枪。

枪声一响,许多日军立马栽倒在地,没有死的也乱成一团,到处乱撞。

"投弹组上",随着连长一声令下,投弹组迅速上前将手榴弹雨点般扔向日军。

就短短几分钟时间,倒下的日军竟有一大半。随后,冲锋号响起,全连人向山洪爆发一样疯狂冲向日军。

投弹组因为冲在前面,所以边冲边向敌群投掷手榴弹。随着手榴弹飞向敌群,就看见有日军接二连三地从尸体堆下爬起来跑。

不过此时手榴弹已经落在了身边,这些日军刚一起身就被炸得尸骨无存。

原来,这是有几十个日军躺在尸体堆里装死,估计有的还想着等我军战士冲过来后,反打我军一个措手不及。

不想我军由于缺枪,许多战士就带的手榴弹多,所以一路用手榴弹开路。地毯式轰炸之下,所有装死的日军都再没机会站起来了。

就这样,我军就连和日军拼刺刀的机会都没有就打赢了这场战斗。后面老兵回忆起来,对于没能和日军拼刺刀还充满遗憾。

随后,我军开始迅速地打扫战场此时如果还有装死的日军,那结局可想而知。

十分钟不到,战场就清理完毕。转眼间,二连全连都背上了敌人的大盖枪、子弹袋,然后火速撤退而去。

所以,在激烈的战场上选择倒地装死来保命,一定是最愚不可及的行为,人家一个地毯式投弹轰炸,就会让你必死无疑。

除此外,还有以下几个原因,让士兵绝对不会选择在战场上装死。

装死,会被乱军踩死。

一个超市打折促销让顾客抢购,这都能造成一场踩踏事件,踩死踩伤多人;一个明星开场演唱会,都能因为粉丝疯狂而引起踩踏事件。

人多聚集的时候,踩踏是一件相当恐怖的事情。

而战场之上,千军万马在冲锋,如果选择躺下装成一具尸体,那一定会有成百上千的敌军或自己军队的人、战车从身上踩过,想想都觉得恐怖。

装死,会在战后打扫战场时被杀死。

一场战斗结束之后,胜利一方都会打扫战场。就是收拾战场上的弹药武器,或者收敛战友遗体之类的。

在打扫战场的时候,为了防止有人躺在地上装死,偷袭打扫战场的人,通常在看到敌军尸体时都会给他补上一刀,或者再补上一枪,这是标准流程。

曾经,日本人在太平洋战场上就把"装死"上升到了战术的高度,称作装死战术。

据《二战全景纪实》一书记载,中途岛战役之后,日本人发现自己完全不是美军对手,并且兵力也越来越捉襟见肘,于是便想到了这种战术。

那时候的日军,只要稍微与美军一接触,就立马倒地装死,然后等美军靠近时,再突然从地上跃起,用刺刀直刺美军要害。

据说,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牺牲的军衔最高的将军巴克纳,就是在去前线阵地视察的时候,一名装死的日军突然向他扔出两枚手榴弹,从而阵亡。

所以,在"尸体"身上吃了大亏的美军还专门成立了一支督战队,其主要职责就是在战斗中对着日军尸体扫射,以防日寇诈尸,在战斗后还要挨个给尸体补刀。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有人想倒地装死,那最后的结局一定是死得不能再死。

装死最可怕的结局,生不如死。

在战场上装死,就是当逃兵,甚至比逃兵更可耻。

如果最后是己方在战斗中战败,也难逃被敌方打扫战场时杀害的命运。

而如果己方在战斗中胜利了,在打扫战场发现了装死的你,那就非常尴尬了。

此时不但要上军事法庭,受到军纪的严厉处罚,多半还是被处以极刑,还会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全家人都抬不起头。

所以,与其去装死,还不如英勇战斗,说不定还能活下来。已经上了战场,拼死一搏还能成为战斗英雄,总好过因装死而窝囊的死。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才是军人的气节和铮铮傲骨。

由网友 红枫叶r6t0 提供的答案:

战争是残酷的,血腥味十足,在战场上装死,那只是小说和电影题材。真实的战场,都是生死较量,警惕性极高的,被炸晕死过去或狡性生存少之又少的。当然大战场这种可能高些,小战场就不一定了,因为战争,不是打完就结束了,最后是打扫战场,掩埋死去的尸体,所以装死来躲避战斗是行不通的。也是战斗中的军人的耻辱,很少出现的。何况还有另两种选择,战死沙场,或投降。

由网友 文杰爸爸洪军 提供的答案:

谁说没有,有许多打过仗的人为了表榜自己,说自己是再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其实有许多人打仗负了伤自己把死人拉过来盖自己身上,等敌人走后再出来,不要看电影或电视剧那人宁死不屈,其实都是假的,有几个不怕死?除非逼到绝路。

由网友 木苏君 提供的答案:

参加过自卫反击战的老人说:在战场上装死,不仅难以保命,还会让自己更危险,简直就是送死。当时我不信,去查阅军事资料,才明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战场上极为残酷,双方都不会讲情面,利用武器,给对手最大的打击。对于士兵来说,作战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比什么都重要。不了解战争的人,也许会有奇怪的想法,当陷入包围圈时被敌人攻击时,拉一具尸体压在身上,装死不就可以保命。

水门桥战役中,美军士兵在战场上装死,未能幸免于难

1950年12月,大部队南下,夺取水门桥以北的阵地,这个地方极其重要,只要占领了,就可以阻断美军逃跑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可以防止他们追过来反击。

部队已经打了7天7夜,付出很大的代价,美军也被打得没有脾气,准备撤退,就在这时,前方发来电报,大部队先撤离战场,就派一个团去攻击美军陆战1师。

由于补给困难,战士们吃不饱穿不暖,不论是军官还是战士,每人每天最多只有两个煮熟的土豆。但是弹药要充足,临走之前,下达死命令,弹药能带多少不带多少,要给敌人致命一击。

部队里的一位连长,大大小小都是官,腰里别着驳壳枪,还要拿10个弹匣和反坦克手雷,连走路都很困难。

这次的任务艰巨,要将美军的机场一锅端,断了他们在空中的威胁,来到目的地以后,大部分人马藏起来,只派了几名精锐士兵前去打探虚实。

几个人偷偷摸摸来到机场北侧,看到大部分美军已经睡觉,只有重要关口有人把守,这个时候正可以打个措手不及。

于是叫来一个连队,朝美军的营地狂扔手榴弹,整个机场火光四射,美军士兵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就陷入一片火海中,到处都是鬼哭狼嚎的声音。

美军反应过来后,开始组织反击,连队的士兵也不示弱,拿着冲锋枪与之对抗。由于美军用的M19重机枪火力太猛,不得不停止追击。

当时是9连与美军周旋,眼看情况不对,连长又发出命令,让8连去机场西南角支援,对美军形成夹击,争取攻破机场的关卡。

两个连队打配合战,美军根本顾不过来,很快落了下风,8连和9连的先头部队,来到机场外围,趁着美军自顾不暇时,用钳子剪开了铁丝网,偷偷溜进了营地。

美军住的房间内,一片狼藉,窗户的玻璃都被震碎,桌子和凳子都已散架,墙壁也被熏得发黑,地上横七竖八躺着美方士兵,一个都没有动弹,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在之前的几场战役中,与美军作战时,志愿军就吃过他们装死的亏。有的士兵躲在尸体里装死,趁其不备时,引爆手榴弹,造成了很大的伤亡。

于是战士们让翻译向营地喊话,里面的人,不管是死是活,都要用大火将这里烧了。如果还有活口,赶快跑出来,以免葬身火海。

这句话刚说出去,尸体堆里就有人动了一下,睁开眼睛就说话,也不知道说的什么,马上跑到营地的操场上。

不一会功夫,从房间里跑出来5名士兵,身边还带着枪械,原来他们是在装死,准备蒙混过关,伺机寻找机会报复。以防俘虏逃跑,战士们用绳子将他们绑住。

因为之前就吃过亏,看到他们不缴枪投降,反而装死准备反击,气不打一处来,战士拿起枪托,就朝俘虏的头上狠狠砸去,总算出了口气。

这些装死的士兵,最后也未能幸免于难,如果开始投降的话,也许会是另外一种结局。

在战场上装死,是很愚蠢的行为

发动一场战争,不是闹得好玩,少则几百人,多则上万人,步兵、坦克兵、空军、后勤人员都要到位,场面可以用千军万马来形容。

大家在生活中,听说过商场或演唱会发生踩踏的事,根本的原因就是人多。战场上的场面,就要比这些地方更加混乱,坦克在地面横冲直撞,空中还有战斗机,时不时丢一颗炮弹下来,就算自己装成尸体,可以蒙混过关,但是各种武器装备在战场上穿梭,能活命的机会又有多大呢。

40年代的辽沈战役,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虽然战斗的时间不是很长,持续了52天,但是耗费的财力和人力巨大,战斗打响前,解放军就集结了15个独立师、12个步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1个炮兵纵队、3个骑兵师等,总兵力54个师70万人。

几个人发生肉搏,拼的是力气和耐力,短时间内,很难造成较大的伤害。但是打仗就不同,各个兵种按部就班,各司其职,想要赢下战争,除了人数以外,武器也是关键的一个因素。

战场上的坦克,发射炮弹时,射程可以达到1000米以上,杀伤的直径范围可以达到30米,向敌方发射一颗炮弹,没有工事防御的前提下,就算跑动的士兵也难以逃跑。

趴在地上,等你发现坦克射击,爬起来逃跑根本就不够时间,最后只能成为炮灰。

坦克不会单兵作战,至少十几辆打配合,更何况战场上还有别的武器,这么多人和武器装备,集中在一起,没有哪个战场能容得下。

发动战争时,就算人从身上踏过,很快就会被压成肉饼,想躲在尸体里保命,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军队的纪律严明,对于装死的士兵,有很严厉的处罚

在战场上发起攻击时,讲究一定的策略,当官的会详细部署,哪个连队负责冲锋,哪个连队负责冲锋,只有协同配合,才能提高获胜的概率。

军人的天职,就是保家卫国,发动战争时冲锋陷阵,将生死置之度外,一个士兵在战场上装死,会被专业督战的人发现,这种行为比当逃兵更加耻辱。

士兵在战场上失去生命,至少可以算是烈士,家人也可以获得一定的补助,受到后代的敬仰,关系到整个家庭的名誉。

若是当逃兵,即使能活下来,也会被钉在耻辱柱上,遭受人们的唾弃,永远都抬不起头来。在战场上装死,还不如逃兵,就算能活下来,也没什么意义。

就拿长津湖战役来说,一个连队进入战区,受到寒流的影响,那里的气温骤降,野外都被大雪覆盖,战士们在高地严防死守,后勤补给不能及时到位,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

又饿又冷的情况下,战士们咬着牙,与敌人周旋。为了顾全大局,242团5连所有的战士埋伏在雪地里,以防美军突围。当时的温度达到了零下30度,战士们没吃没喝,一直坚守在阵地,等后方援兵赶到时,他们匍匐在雪地里,已经停止了呼吸。

志愿军战士不畏艰难险阻,不当逃兵,为了战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用这样的壮举,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乐章,后来这个连队,也被人们誉为"冰雕连"。

士兵在战场上装死,影响作战配合,这是战场上的大忌。发生战争,危险无处不在,每个人都想活命,若是为了保命,都去装死,还有谁能冲锋陷阵呢?

如果躺在尸体堆里,再往脸上涂抹一点鲜血,演技足够出色,可以骗过战友和督战的人,但是战场上的炮火和子弹密集,活命的机会也不大。

军队的纪律严明,一旦发现有士兵不战装死,就会做出严厉的处罚,轻则逐出部队除名,家人受连累,重则小命不保。

毕竟这是军人的职业操守,逃避战争,不利于军队管理,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

战争结束以后,还要打扫战场

一场战争,最少是几天时间,规模较大,几个月的时间都有,要到一动不动躺在尸体堆里,能够坚持到战争结束需要很大的耐力。

战场上的环境恶劣,不是炎热就是寒冷,又不能吃喝,若是坚持不住,可能下场比投降还残酷。

战火消停以后,胜利的那方不会马上撤退,而是要打扫战场,这可不是简单的清扫,需要查看现场伤亡情况,有用的枪械,也会当成战利品收缴,毕竟武器是一笔很大的开支。

打扫战场时,对方士兵的尸体,也会搬到一起集中处理,以免对环境造成影响。有人装死的话,就会被识破,这种行为让人反感,很有可能会被补刀,难逃一死。

在太平洋战争中,日军打不过的情况下,就躲在尸体里装死,等美军从那里经过,又在后面放黑枪,后来美军学聪明了,看到日军躺在地上,不管是死是活,都会用机枪扫射。

写在最后

战场上炮火连天,危险无处不在,就算躲在尸体堆里装死,也很难坚持到最后活下来。前有敌军,后有督军,情况复杂的情况下,还不如奋起反抗,就算打不过投降,存活的概率也要大一些。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1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