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有哪些疑点?_西游记的十大疑问

由网友 抖小音搞笑剪辑 提供的答案: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然而,就像其他文学作品一样,它也存在着一些疑点和问题。在本文中,我们将从逻辑和情节两个方面,详细探讨《西游记》中的疑点。

一、逻辑上的疑点

1. 猪八戒为何能够重生?

在《西游记》第三十回中,猪八戒因为打扰嫦娥

而被玉帝降罚为凡人。但是,在第六十一回中,他却因为向佛求救重生,并重新成为了唐僧的徒弟。这一情节似乎与前面的设定相矛盾,引发了人们的质疑。

解释:猪八戒能够重生,是因为他向佛求救并得到了慈悲的赦免。佛教中有"回头是岸"的概念,只要一个人真心悔改,佛祖就会给予他慈悲和宽恕。因此,猪八戒之所以能够重生,是因为他真心悔改,并得到了佛祖的慈悲。

2. 孙悟空的身世和能力为何如此神秘?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身世和能力一直被视为一个谜团。他自称是石猴转世,但具体来说却没有太多的信息。同时,他的能力也异常神秘,可以变化成各种形态,并拥有强大的法力和武功。

解释:孙悟空的身世和能力之所以神秘,是因为他是一个神话中的人物。在中国传统神话中,猴子被视为天地间的神明,拥有非常强大的法力和智慧。因此,孙悟空作为石猴的转世,自然也拥有着非凡的能力。而他的身世之所以神秘,可能是因为这是神话中的设定,不需要过多解释。

3. 为什么唐僧要带着猪八戒、沙和尚和孙悟空一起取经?

在《西游记》中,唐僧取经路上带着猪八戒、沙和尚和孙悟空一起前往西天取经,这个决定似乎有些奇怪。毕竟,猪八戒、沙和尚和孙悟空都是有过错的妖怪,为什么唐僧要带他们一起前往取经呢?

解释:唐僧之所以要带着猪八戒、沙和尚和孙悟空一起取经,是因为他相信他们可以改过自新,并帮助他完成西天取经的任务。唐僧是一个有慈悲心的人,他相信每个人都有悔改的机会,并希望能够帮助这些妖怪走上正道。同时,猪八戒、沙和尚和孙悟空也具备非常强大的能力,可以保护唐僧并协助他完成取经任务。

二、情节上的疑点

1. 猪八戒为何能够忍受被打?

在《西游记》中,猪八戒经常被唐僧和其他三位徒弟打骂,但他却能够忍受这种痛苦,并没有反抗或离开。这一情节似乎有些奇怪,引发了人们的疑问。

解释:猪八戒能够忍受被打,是因为他是一个有悔改心的人。在猪八戒被降为凡人之后,他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因此对唐僧和其他三位徒弟非常忠诚,并愿意接受他们的惩罚。同时,猪八戒也知道这些打骂是为了让他更好地悔过,回归正道。

2. 孙悟空为何要造反?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曾经造反,试图夺取玉帝的宝座。这一情节似乎与孙悟空一贯的英雄形象相矛盾,引发了人们的疑问。

解释:孙悟空之所以要造反,是因为他对天庭的不满和愤怒。在孙悟空被封印五百年之后,他深刻认识到了天庭的不公和不义,因此决定夺取玉帝的宝座,改变天庭的现状。虽然这种做法不符合传统的英雄形象,但却体现了孙悟空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

3. 唐僧为何不使用自己的法力?

在《西游记》中,唐僧作为法师,拥有非常强大的法力。但是,在很多情况下,他却没有使用自己的法力,而是依靠猪八戒、沙和尚和孙悟空来解决问题。这一情节似乎有些奇怪,引发了人们的疑问。

解释:唐僧之所以不使用自己的法力,是因为他相信通过艰苦的行走和遭遇,可以更好地修行和成长。唐僧是一个有慈悲心的人,他相信通过与妖怪的接触和交流,可以让他更好地理解人性和善恶之间的关系。同时,他也相信猪八戒、沙和尚和孙悟空的能力,并希望他们可以在取经路上互相帮助,共同完成任务。

总之,《西游记》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虽然存在一些疑点和问题,但这并不影响它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我们可以从逻辑和情节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些疑点,以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的内涵和意义。

由网友 我就是竹韵 提供的答案:

西游记中有不少悬案和疑点,确实令人费解。

七个蜘蛛精到底是不是七仙女?

七仙女在西游记中只露面了一次,就是那次蟠桃会,他们奉王母娘娘之命去蟠桃园采摘蟠桃,不想她们看到孙悟空太丑,一下子就被吓住了。

然后她们就泄露了蟠桃会受邀人员名单,孙悟空见里面没有自己,勃然大怒,之后制造了一系列惊天动地的大事,整个蟠桃会也被孙悟空彻底搅黄了。

依着天宫规矩森严的样子,她们事后肯定受到处罚了,但事后去了哪里书中没说。

但是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的路上,七个蜘蛛精应运而生,而且占据的就是七仙女以前经常洗澡的濯垢泉,而且是一日三洗。

从人数上看她们和七仙女正好对得上号,要知道一下子找到如此七个妙人可真不容易。

重要的是她们出现的时机太玄妙了,正好在唐僧西天取经之前出现,而且她们也想吃唐僧肉,这点和天庭下派的妖怪又极为的相似。

于是很多人都认为这七个蜘蛛精就是被惩罚的七仙女,她们是带着任务来下界的,就是为唐僧制造一个美人关。

但她们是蜘蛛精,个人总感觉和七仙女的庄严神圣的身份不匹配,最后又让孙悟空给打死了,特别让人惋惜。

所以一直想证明七仙女不是那七个蜘蛛精,但苦于始终没有有力的证据。

蝎子精那么厉害,为何最后没人来救她?

蝎子精精修多年,武艺高强,法力无边,特别是她的绝技倒马毒桩,天下无人可敌。加上她长的貌美如花,软玉温香,堪称西游世界中下界的女一号。

她应该有较硬的后台,否则如来也不会邀请她来听讲,并且把她的座位分到了最前排。连观音菩萨都承认,不敢和她近身搏斗。

如来随手推了她一把,她就用倒马毒桩扎了如来手指,疼痛难禁,如来即命令金刚拿她,自己却没有亲自出手,应该是对她的背景有所顾忌。

结果许多年过去了,她啥事没有,还是好好地呆在西梁女国附近的毒敌山琵琶洞。

唐僧走出女儿国后被她看上了,她捉回唐僧后百般诱惑,欲成夫妻好事,又多次打败孙悟空猪八戒,最后孙悟空找来昴日星官,金鸡一鸣,蝎子精闻声而死。

她死的很郁闷,也很蹊跷,按说如果没有强硬的后台,她不可能存活到今天,可是生死攸关之际却没有人来救她,难道是真的被抛弃了,这事儿有点扑朔迷离。

三个犀牛精冒充佛祖行骗千年,如来为什么不管?

三个犀牛精在天竺国的金平府,冒充如来佛祖,骗取民众的酥合香油吃,这事就在如来眼皮子底下,其罪相当于"辱君之罪",而且一骗就是千年,如来为什么不管,这点很可疑。

如果是没有强大的背景,他们手里的武器:一个会喷火,一个会放烟,一个能放冰,这三个都是神兵利器,又是怎么来的呢?

孙悟空打不过他们,只得去天庭求救。按照各扫门前雪的惯例,他们仨应该是天庭外派的,可是为什么最后关头玉帝派四木星君杀了他们?

西游世界的牛都很厉害,特处士吃了唐僧的随从,啥事没有;牛魔王大闹四方,最后才被如来收服;太上老君的牛下来作恶,最后是太上老君亲自收回。

唯独三个犀牛精被吃肉卸角,成为西游历史上唯一被处死的牛,结局十分凄惨。

他们到底是谁的卧底,主人为什么最后关头却不管他们了,这又是一桩历史的悬案。

《西游记》有哪些疑点?_西游记的十大疑问

由网友 TOBOL 提供的答案:

《西游记》是一本老少都喜欢看的神魔类小说。书中围绕着唐僧率领着三个徒弟西天寻取真经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香艳、有的惊心、有的玄幻、有的波折......读起来让人欲罢不能,手不释卷。

但是在这些精彩的背后,却包含着有许许多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这些秘密随着《西游记》在等待着细心的读者们发掘与探索。

一、孙悟空掌管蟠桃园重地。趁蟠桃熟的时候,隔几日便去偷吃蟠桃。首先玉帝明明知道泼猴性喜水果,为何还要孙悟空掌管蟠桃园。第二个疑问就是蟠桃园中并不仅仅孙猴一人,(锄树、运水、修桃、打扫)力士 、仙吏、土地......一帮人众,难道蟠桃成熟时,树上竟然没有熟桃都不吭声吗?不上报吗?以至于最后王母娘娘开蟠桃胜会时竟然无桃可用!不觉得奇怪吗?其中又隐藏着什么样的大秘密呢?

二、如来在收狮驼国大鹏鸟的时候,曾经自述说:孔雀曾将如来吸入肚中。如来本来想从他便门所出,怕污了金身。为何还能够容忍孙悟空在他掌中撒了泡猴尿?不怕污吗?那如来将手掌一扑,五指化做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将孙猴压住。如来这只手真的是化做了山吗?还是大义自断肢手了呢?能让佛祖花上这么大的代价压住猴子,其中究竟有没有秘密呢?

三、福陵山云栈洞中的卯二姐,究竟是人还是妖?为何偏偏将猪八戒招做了倒插门夫君。说她是人吧!为何要住洞中,说她是妖吧!为何不到一年,就死了。这个卯二姐和猪八戒的姻缘,究竟是偶遇还是有意为之呢?难道卯二姐心中也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吗?

四、有人说《西游记》借以神佛之事,暗讽人类恶习弊病。孙猴心性、八戒懒憨、沙僧少语、众妖心魔、神佛利益......那最终终成正果的孙猴、八戒、沙僧,他们的结局最后究竟是好是坏呢?会不会也是一个天大的秘密呢?


由网友 天宇的文史情怀 提供的答案:

西游记的疑点确实很多,我就说说我的看法。

首先说说唐僧师徒。众所周知,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都是犯了了错被天庭惩罚,可是孙悟空猪八戒杀和尚受到的惩罚确很不可思议,因为他们都保留了法力记忆和武器。这是不是很奇怪,即然受到惩罚下界为什么还要带着武器和法力,那天庭还罚他们有何意义?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被贬下凡是各有任务的,但是除了保护唐僧取经外,还有没有别的隐情?有关西游记的影视剧没拍出来。

其次是唐僧也很可疑,按原著说法唐僧是十世转世的好人,是如来佛祖的二徒弟,也就是说是得到高僧,可是唐僧在取经路上怎么看也不像得到高僧,真正的得道高僧应该是什么都讲缘法渡人,也就是不畏生死,可取经路上的唐僧却是经常哭哭啼啼胆小如鼠,遇到妖怪就吓得要死,这哪有得道高僧的样子啊。而且唐僧师徒取经从头到尾什么变化没有,孙悟空师兄弟三人在十几年的取经路上一句经文也没学会,孙悟空还是暴躁好斗喊打喊杀的,猪八戒还是贪吃好色,沙和尚也和刚进取经团队时一样,而唐僧呢都到了灵山脚下了连河都不敢过。

《西游记》其实水很深,就是现在我们在很多地方也理解不了,以至于现在很多人都说西游记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但是吴承恩为什么留下这么多伏笔破绽呢?这就要需要后世人慢慢理解了。

最后说可现在拍的西游记影视剧都拍的很肤浅。

由网友 古梁镛 提供的答案: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西游记》作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的文学性和艺术性非常高,如果单纯以神魔小说的视觉去阅读《西游记》,我们会发现在小说中,作者留下了很多谜题,比如题主提到的大闹天宫时玉帝为何那么怂?菩提祖师是佛是道?牛魔王孙悟空谁更厉害?

关于这三个问题的看法,小哥一一分析。

《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玉皇大帝的真实表现。

在众多版本的《西游记》题材影视中,86版央视《西游记》可谓是最受欢迎的一部,但是在央视86版《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玉皇大帝面对气势汹汹打至凌霄宝殿的孙悟空非常惊恐,居然躲到了桌子下面,因此很多很多观众认为玉皇大帝是法力低微的神仙,远远没有如来佛祖厉害,但是在原著中,作者有这样的描述吗?

很明显,在《西游记》原著中并没有玉皇大帝钻桌子躲避孙悟空这个情节,所以如果认为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玉皇大帝表现很懦弱的人,必然是没有看过《西游记》原著的人。

在《西游记》原著中,玉皇大帝是三界之主,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他一路抖擞威风,一直打到了通明殿,在通明殿外面遇到了王灵官,王灵官的武器是金鞭,孙悟空的武器是金箍棒,两个人你来我往战在一处,斗了个不分上下,随后雷部众神赶到,孙悟空败走。而通明殿非常大,里面的主神是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坐下有七十二路神将,王灵官只是其中之一。最为重要的是,偌大的通明殿后面才是凌霄宝殿,这个距离是非常远的,玉皇大帝在凌霄宝殿听到打斗声,随后传旨仙官去西天灵山,让如来佛祖前来降妖,而如来佛祖降服孙悟空,是奉旨前来。

所以说,玉皇大帝是名副其实的三界一把手,如来佛祖也要听命于玉皇大帝。

菩提祖师是佛是道?

菩提祖师到底是佛教人物还是道教人物呢?根据影视剧的描述,菩提祖师的道教人物,但是根据原著的描述,菩提祖师具有"大觉金仙""西方妙相""空寂灭""真如本性"等等,就可以看出来,菩提祖师属于佛教人物,但是菩提祖师讲法的时候,有具有"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的描述,可以看出来,菩提祖师精通释道儒三家,同时他"慢摇麈尾喷珠",给人的感觉就是道教高人。

但是根据《西游记》后面如来佛祖对西牛贺洲的评价来看,西牛贺洲是不存在道家高人的,因为如来佛祖说了,西牛贺洲虽无上真。同时菩提祖师的洞府名为"斜月七星洞,灵台方寸山",这里和西天灵山相对应,所以说菩提祖师就是如来佛祖。

因此,关于菩提祖师到底是佛是道这个问题,小哥认为菩提祖师是佛。

牛魔王和孙悟空谁厉害?

首先,孙悟空学艺归来后,遍游四海,遨游九州,结识了很多非常厉害的修真者,最后他和七位意气相投的大妖在花果山结拜为兄弟,牛魔王排第一,孙悟空排第六,要知道在修真者世界有一句话"道无先后,达者为师",也就是说,谁的道行深厚,谁就是老师,谁就是尊者,如果依次推断,很明显牛魔王的修为要高于孙悟空。

其次,在取经团队经过火焰山的时候,孙悟空遇到了曾经的大哥,两个人经过比斗,孙悟空不能击败牛魔王,牛魔王也不能击败孙悟空。之后孙悟空联手猪八戒,两人合斗牛魔王,也吗,没有拿下牛魔王。

再者,牛魔王曾经幻化成猪八戒的模样,孙悟空具有火眼金睛依然不能识别,如果是法力低微的妖怪,孙悟空马上就能识别,比如白骨精,可见牛魔王的法力修为略高于孙悟空。

《西游记》留给读者的未解之谜非常多,因为这部小说里面包含了朝廷法制、礼仪、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医学、养生、阴阳学等等,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对《西游记》文化进行孜孜不倦研究的原因。

谢谢大家。

由网友 混沌文化 提供的答案: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读了这本书,会发现里面有很多疑点。

孙悟空到底怕火吗?

唐僧师徒在取经之路上碰到了很多魑魅魍魉妖魔,大多是靠孙悟空降服的,但是也有孙悟空对付不了的妖怪,例如红孩儿。

别看红孩儿只是一个小娃娃,却能吐出三昧真火,烧得孙悟空满地打滚,最后请来观音菩萨用玉净瓶中的甘霖才将火浇灭。孙悟空过火焰山的时候,借来了假的芭蕉扇,结果火越扇越旺,烧了孙悟空两股猴毛,吓死猴儿了。

但是再看看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时候,被太上老君扔到八卦炉里炼仙丹,孙悟空被六丁神火烧了七七四十九天,可是丹没炼成,却炼成了火眼金睛,孙悟空出炉之时仿佛放出了一个妖魔,大显神威。

从这个地方看,孙悟空好像并不怕火。

作为取经的一份子,小白龙为什么要变成白马,而且存在感这么低?

大家一直说唐僧师徒四人,其实一共有五人,还有小白龙,但是只出场了三次,存在感极低。

小白龙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因犯错遭到了玉帝处罚,后来吃了唐僧的白马,受到了观音菩萨的点化,于是化作唐僧的坐骑白龙马。

小白龙变成马后,每天只是驮着唐僧和行李,和其他人完全没有交流,在面对妖怪时也只是展示了两次,一次是打黄袍怪,一次是去找万盛公主要国宝,在取经队伍中参与感极低。

白龙马将小白龙完全埋没了,唐僧完全可以再买一匹马,让小白龙多花点时间去对付妖怪。

镇元子为什么不能救活人参果树,而且还要和孙悟空结拜?

镇元子是《西游记》中最厉害的神仙之一,只拜天地,不拜三清,被称为"地仙之祖"。

孙悟空推倒人参果树后,连夜带着师父逃跑,可是镇元子立马追上来了,而且只用了一招就将唐僧师徒收到袖子里面,孙悟空毫无还手的余地。

镇元子如此厉害,但是却救不了一棵树,让人觉得十分蹊跷,让孙悟空去找救兵,并承诺如果救活了树就和孙悟空结拜成兄弟。

镇元子和三清是一个级别的大仙,而孙悟空只是一个石猴,论出身、地位、法术,孙悟空在镇元子的面前一点也不起眼,一个大人物和一个小喽啰结拜,实在让人捉摸不透。

太上老君对孙悟空的态度为什么发生了转变?

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太上老君不仅没有积极捉拿孙悟空,而且还出了一堆馊主意,先是用金刚镯打孙悟空的脑袋,而不是收孙悟空的兵器,后来又拿孙悟空炼丹,结果丹没炼成,却帮孙悟空练出了火眼金睛,还让他吃了几葫芦仙丹,太上老君可以说是神助攻,让孙悟空变得越来越强。

但是自从孙悟空开始了取经之路,太上老君对他的态度就发生了转变,让他吃了不少苦。

太上老君是个大发明家,芭蕉扇、金刚镯、紫金红葫芦、幌金绳、紫金铃这些法宝皆是出自他的手笔,孙悟空面对这些法宝时吃了不少亏。

太上老君的坐骑和两个童子下界为妖,肯定受到了他的指示,孙悟空面对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和青牛精时束手无策,一直斗了几十个回合,最后还被气哭了。

太上老君对孙悟空的态度变化得也太快了,难受是老人家闲着无聊,想耍猴找点事做?

由网友 六耳猕猴要上天 提供的答案:

悟空问答上所有有关西游记的问题多数都是对西游记的疑点。

最大的疑点 天庭的众仙实力忽高忽低

从西天取经路上,可以看出那些孙猴子打不过的妖怪和法宝都是各路神仙与菩萨的身边之物,可见孙悟空的实力在三界之中算不上主流,可为什么大闹天宫时,非要等到佛祖出手,才将期制服,按理说凭着这些人的法力和法宝,玉皇大帝想杀死孙悟空简直易如反掌,难道是因为他们的法力和宝贝都是孙悟空被压的那五百年里练出来的?

第二大疑点 白龙马是打酱油的

为何在西游记黄袍怪那集,唐僧被变老虎,白龙马可以现人形相救,佛宝被九头虫偷走,白龙马可以现人形去要,而以后的每一难,白龙马就像消失了一样,成了一匹真真正正的白马。每次唐僧师徒妖怪被捉,白龙马去了哪里,如果这匹马还是小白龙他为何不帮忙?并且每次被绑着的永远没有他。如果是将白龙马定位成了一匹普通的白马,那些妖怪为何不先吃了它,难道看不上眼?小白龙要不是因为嘴馋吃掉白马也不会被变成白龙马,人家龙宫太子都能看上眼,你们一些山妖野怪的竟然不眼馋?谁信啊!白龙马在西游记里彻底成了一个打酱油的了。

第三 火焰山磨磨唧唧

过火焰山时牛魔王铁扇公主都认为是孙悟空害死了红孩儿,不肯借出芭蕉扇,孙悟空一味的说着好话并告诉他们没有害死红孩儿,又是装牛魔王,又是进铁扇公主肚子的,最后还是请来了外援才制服牛魔王,太费劲太墨迹,你直接去找观音菩萨带着红孩儿来一趟不就完了。怎么的?每次与菩萨无关的事需要菩萨用法力的都能来,这次只需要菩萨带着红孩儿来一趟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能去请菩萨啦?

太多的疑点,说不完,你就在悟空问答里,找那些关于西游记的问题,十有八九都是对西游记得疑点

由网友 豪雨知时节352 提供的答案:

要说疑点,整部西游记可能是一场巨大的恶作剧。

唐僧在取经路上是非不分,见到妖怪变的假佛,假菩萨,照样下拜,说明他根本没能力分辨真假。

回到开始,当初菩萨变成个和尚指引唐僧走上了取经路, 关键是菩萨在空中现了真身,唬的君臣人等齐下拜。

问题是唐僧和那些君臣,之前都没见过神仙长什么样,怎么就认定眼前的菩萨就是真的?如是眼前的菩萨是哪个妖术高强的妖怪变的,存心忽悠唐僧白跑一趟,也不是不可能吧。若如此,那乐子可大了。

由网友 叙白不是书呆子 提供的答案:

《西游记》之所以能称为四大名著,就是因为其有着深邃的思考和设计巧妙的伏笔,很多地方虽然作者没有明确写实,但这恰好就是乐趣所在,给读者留下巨大的想象空间。

咱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菩提和如来是同一个人吗?

根据书中的几条线索,在我看来菩提和如来就是同一个人。你肯定会问,那菩提祖师是讲道学的,孙悟空学的是道家功夫,怎么可能是如来?

在看完《西游记》全书后,你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佛教每次搞事的时候,都是甩锅给道教,最明显的就是乌鸡国那章,文殊菩萨派下来的狮子精是变做道士的模样害死乌鸡国王。

而如来变成道家样子来教孙悟空,起到掩人耳目的效果,在逻辑上没有什么漏洞。至于道家知识,在车迟国那个章节,孙悟空见到三清人像是不认识的,你说他学的是哪门道?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关键证据:第一,就是"须菩提"和"如来"住在同一个地方,都是西牛贺州,在原文中孙悟空拜师学艺时,曾描述过灵山的景色,有猿、鹿、飞鸟、狮、象等多种动植物;而在金兜山那个章节,孙悟空第一次到佛祖那求救,看到这景色直接愣住了,吴承恩又描述了一次景象,猿、鹿等都有,恰好就少了狮子和象,哪去了?在狮驼岭当妖怪呢!

第二,在平顶山那个章节,孙悟空有一段内心的哭诉,注意,是内心哭诉,没有说出来的话,铁定是事实,孙悟空说自己只拜过三个人,分别是唐僧、观音、如来,这就奇怪了,孙悟空只见过如来一面,就被压在五行山,哪里拜过如来呢?孙悟空当年给菩提磕了十几年的头,为什么不提自己拜过菩提呢?

如来当时见到孙悟空,说"不要忘记了你本来面目!",所以只有一种解释行得通,菩提就是如来,孙悟空已经知道了,所以才说自己拜过如来。

2、菩提教会孙悟空后,为何要赶他走?还知道他一定是闯祸?

上面我们已经说了菩提就是如来,那这个问题就很简单了。咱们从结果来分析,孙悟空被赶走后直接的后果就是大闹天宫,那大闹天宫的受益者都是谁呢?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如来,在众神面前降服了孙悟空,自己参加了安天大会,吃上了蟠桃,坐稳了佛教领导人的位置。

也就是说孙悟空成了如来的垫脚石。那孙悟空为什么是一只猴子呢?因为只有猴子才会吃蟠桃,所以这大闹天宫玉帝也从中得到了好处,就是嫁祸孙悟空吃光蟠桃,自己趁机藏起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力。

而不论是大闹天宫还是之后的取经,这都是很早之前就谋划好的,当然也包括孙悟空的出生以及出生后的一切。所以菩提(如来)赶走孙悟空,就是让他去闯祸,还安排了通臂猿猴在花果山,孙悟空想知道什么就告诉他什么,确保他一定会闯祸。

3、沙僧为何打碎琉璃盏被贬?

在《西游记》中,所有的偶然其实都是谋划良久,金蝉子因为上课不听讲,直接被如来贬;猪八戒调戏嫦娥,也直接被贬;孙悟空无意间变了一棵树,被菩提赶出师门;沙僧不小心打破了琉璃盏,也被玉帝贬。

由此可见,沙僧打破琉璃盏这件事并不重要,而是找个借口来实行计划。那沙僧被贬后的结果如何呢?先是在流沙河吃 人度日,后来得观音点化,加入取经队伍。

而在流沙河的时候,沙僧听观音说要找取经人,就坦言说自己吃过很多,正好有9个骷髅沉不下去,而唐僧恰好就是十世转世,那是不是说明沙和尚的人物就是截住唐僧前几世的取经?之后再加入取经团队,一来起到监视的作用,二来顺便加入佛教给玉帝传信?

4、孙悟空为什么不除掉唐僧?仅仅是因为紧箍咒吗?真假美猴王那回明明有机会。

这个很好回到,首先孙悟空对唐僧的前世今生非常了解,在老鼠精那个章节,孙悟空明确说了唐僧是如来的弟子,而孙悟空也是如来的弟子,他就算恨唐僧他也不敢除掉。

为什么?因为保证唐僧西天取经是如来的任务啊,而孙悟空的目的是什么?是通过这一路上斩妖除魔来得到功绩,最后到如来那成佛,这就是孙悟空想要的。

所以猴子要是把唐僧打死,取经计划直接就失败,如来通过取经来实现的种种目的也化为泡影,如来直接就会干掉孙悟空。

于是孙悟空忍不了唐僧,在真假美猴王那个章节变成个分身,打他一下消消气,又跑到如来那求安慰,如来这才答应"安心保护他去,汝亦坐莲台!"

孙悟空是非常听话的,尤其是如来和观音,他可不会随便干扰老大的计划。

5、孙悟空的确水性不好,这一点并不算奇怪,只能说是他一个弱项。

6、黑熊精为什么干了坏事,观音还收他?

这个问题其实是你的一个思维误区,你凭什么认为"好坏"是观音收徒的标准?要论坏,大鹏鸟吃了一国的人,如来不是照样收?

当初如来给观音三个圈子,一个给了孙悟空,留在了取经团队。另外两个给了黑熊精和红孩儿,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这两个妖怪神通广大,这就是观音收徒的主要标准。

《西游记》是讽刺小说,这里面的如来、观音其实不是完全的好人,并且黑熊精干的事跟大鹏鸟比那简直是善良到天上去,就是偷了个袈裟玩玩,碰都没碰唐僧一下,还是自己的忠实粉丝,观音能不收?

7、罗刹女与太上老君的关系?红孩儿为何会三味真火?

铁扇公主和太上老君的关系一直是讨论不休的问题,咱们站在客观视角,太上老君落下火焰山,火焰山下还有太上老君贬下来的土地,而这火焰山恰好就有个铁扇仙在这里扇火吃供奉。

你说太上老君和铁扇公主没关系我是铁定不信。而"三昧真火"是道教的核心法术,铁扇公主和牛魔王都不会,由此可以断定,红孩儿的本事其实就是太上老君教的。

那牛魔王又是怎么回事呢?在后文中,我们知道牛魔王被佛教领走,说明牛魔王是背叛了佛教来投靠太上老君,而太上老君恰好就借机让他和铁扇仙管理火焰山,自己可以顺利脱身。

而在金兜山一战中,如来给了老君18座金山,可能其中包含的协议就是我派取经团队除掉牛魔王,你老君不能出手。

8、悟空闹地府,为何地藏王不出面?

这个简单,孙悟空就是老大如来派来闹事的,地藏王菩萨是如来手下,如来让他不要动手他敢动手吗?

9、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为何《西游记》多处表明这个规律有问题?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西游记》的时间问题我也研究了很久,比如孙悟空大闹天宫,偷了不少的美酒和吃的,带回花果山举办宴会。

奇怪的是先等玉帝得到消息,然后又找人商量对策,发兵捉拿孙悟空,等天兵天将到了花果山门口,孙悟空的宴会才开一半,这时间铁定是有漏洞。

但是经过仔细地推测和猜想,也的确没什么证据,所以我认为这的确是《西游记》的一个漏洞。

总结:

好了,这篇分享就到这里,希望我的回答能对你起到帮助。《西游记》是一本内涵无穷的小说,随着时代的进步,可能很多谜题都会被解开,产生新的观点,这就是四大名著的魅力之处。大家看完记得点个赞和关注!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1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