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明显喜欢活泼可爱的孩子,为什么大家又一致认为贾母最喜欢黛玉?

由网友 清茶一梦 提供的答案:

因为林黛玉就是活泼可爱的孩子啊。

她身体不好生病不能吃这个不能玩那个,但不耽误她是红楼除了凤姐外讲笑话最多的,还被宝钗赞过比起不识字的凤姐说的笑话更好玩,平时哭大多是对着宝玉或者是一个人想起身世难受,她面对姐妹们长辈们的时候可不是这个画风,甚至后期和宝玉交心后连对着宝玉都不敏感不发脾气了,她就是千伶百俐的女孩子啊~

《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馀音",原文如下:

忽见素云进来说:"我们奶奶请二位姑娘商议要紧的事呢。二姑娘、三姑娘、四姑娘、史姑娘、宝二爷,都等着呢。"宝钗说:"又是什么事?"黛玉道:"咱们到了那里就知道了。"说着,便和宝钗往稻香村来,果见众人都在那里。李纨见了他两个,笑道:"社还没起,就有脱滑儿的了,四丫头要告一年的假呢。"黛玉笑道:"都是老太太昨儿一句话,又叫他画什么园子图儿,惹的他乐得告假了。"探春笑道:"也别怪老太太,都是刘老老一句话。"黛玉忙笑接道:"可是呢,都是他一句话。他是那一门子的老老?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说着,大家都笑起来。宝钗笑道:"世上的话,到了二嫂子嘴里也就尽了,幸而二嫂子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儿。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把市俗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画出来了。亏他想的倒也快!"众人听了,都笑道:"你这一注解,也就不在他两个以下了。"

  李纨道:"我请你们大家商议,给他多少日子的假?我给了他一个月的假,他嫌少,你们怎么说?"黛玉道:"论理,一年也不多,这园子盖就盖了一年,如今要画,自然得二年的工夫呢:又要研墨,又要蘸笔,又要铺纸,又要着颜色,又要——"刚说到这里,黛玉也自己掌不住,笑道:"又要照着样儿慢慢的画,可不得二年的工夫?"众人听了,都拍手笑个不住。宝钗笑道:"有趣!最妙落后一句是‘慢慢的画"。他可不画去,怎么就有了呢?所以昨儿那些笑话儿虽然可笑,回想是没趣的。你们细想,颦儿这几句话,虽没什么,回想却有滋味。我倒笑的动不得了。"惜春道:"都是宝姐姐赞的他越发逞强,这会子又拿我取笑儿。"黛玉忙拉他笑道:"我且问你,还是单画这园子呢,还是连我们众人都画在上头呢?"惜春道:"原是只画这园子。昨儿老太太又说:‘单画园子,成了房样子了。"叫连人都画上,就像行乐图儿才好。我又不会这工细楼台,又不会画人物,又不好驳回,正为这个为难呢。"黛玉道:"人物还容易,你草虫儿上不能。"李纨道:"你又说不通的话了。这上头那里又用草虫儿呢?或者翎毛倒要点缀一两样。"黛玉笑道:"别的草虫儿罢了,昨儿的‘母蝗虫"不画上,岂不缺了典呢?"众人听了,都笑起来。黛玉一面笑的两只手捧着胸口,一面说道:"你快画罢,我连题跋都有了:起了名字,就叫做《携蝗大嚼图》。"众人听了,越发哄然大笑的前仰后合。只听咕咚一声响,不知什么倒了,急忙看时,原来是湘云伏在椅子背儿上,那椅子原不曾放稳,被他全身伏着背子大笑,他又不防,两下里错了笋,向东一歪,连人带椅子都歪倒了。幸有板壁挡住,不曾落地。众人一见,越发笑个不住。宝玉忙赶上去扶住了起来,方渐渐止了笑。

第二十回"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二人正说着,只见湘云走来,笑道:"爱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玩,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理儿。"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上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么爱三"了。"宝玉笑道:"你学惯了,明儿连你还咬起来呢。"湘云道:"他再不放人一点儿,专会挑人。就算你比世人好,也不犯见一个打趣一个。我指出个人来,你敢挑他,我就服你。"黛玉便问:"是谁?"湘云道:"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个好的。"黛玉听了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他。我可那里敢挑他呢?"宝玉不等说完,忙用话分开。湘云笑道:"这一辈子我自然比不上你。我只保佑着明儿得一个咬舌儿林姐夫,时时刻刻你可听‘爱"呀‘厄"的去!阿弥陀佛,那时才现在我眼里呢!"说的宝玉一笑,湘云忙回身跑了。

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黛玉听说,流泪叹道:"他偏在这里这样,分明是气我没娘的人,故意来形容我。"宝钗笑道:"妈妈,你瞧他这轻狂样儿,倒说我撒娇儿!"薛姨妈道:"也怨不得他伤心,可怜没父母,到底没个亲人。"又摩挲着黛玉,笑道:"好孩子,别哭。你见我疼你姐姐,你伤心,不知我心里更疼你呢。你姐姐虽没父亲,到底有我,有亲哥哥,这就比你强了。我常和你姐姐说,心里很疼你,只是外头不好带出来。他们这里人多嘴杂,说好话的人少,说歹话的人多:不说你无依靠,为人做人配人疼;只说我们看着老太太疼你,我们也‘上水"去了。"黛玉笑道:"姨妈既这么说,我明日就认姨妈做娘。姨妈若是弃嫌,就是假意疼我。"薛姨妈道:"你不厌我,就认了。"宝钗忙道:"认不得的。"黛玉道:"怎么认不得?"宝钗笑道:"我且问你:我哥哥还没定亲事,为什么反将邢妹妹先说给我兄弟了?是什么道理?"黛玉道:"他不在家,或是属相生日不对,所以先说与兄弟了。"宝钗笑道:"不是这样。我哥哥已经相准了,只等来家才放定,也不必提出人来。我说你认不得娘的,——细想去!"说着,便和他母亲挤眼儿发笑。黛玉听了,便一头伏在薛姨妈身上,说道:"姨妈不打他,我不依!"薛姨妈搂着他笑道:"你别信你姐姐的话,他是和你玩呢。"宝钗笑道:"真个妈妈明日和老太太求了,聘作媳妇,岂不比外头寻的好?"黛玉便拢上来要抓他,口内笑说:"你越发疯了!"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彼时黛玉自在床上歇午,丫鬟们皆出去自便,满屋内静悄悄的。宝玉揭起绣线软帘,进入里间,只见黛玉睡在那里,忙上来推他道:"好妹妹,才吃了饭,又睡觉!"将黛玉唤醒。黛玉见是宝玉,因说道:"你且出去逛逛,我前儿闹了一夜,今儿还没歇过来,浑身酸疼。"宝玉道:"酸疼事小,睡出来的病大,我替你解闷儿,混过困去就好了。"黛玉只合着眼,说道:"我不困,只略歇歇儿,你且别处去闹会子再来。"宝玉推他道:"我往那里去呢,见了别人就怪腻的。"黛玉听了,"嗤"的一笑道:"你既要在这里,那边去老老实实的坐着,咱们说话儿。"宝玉道:"我也歪着。"黛玉道:"你就歪着。"宝玉道:"没有枕头。咱们在一个枕头上罢。"黛玉道:"放屁!外头不是枕头?拿一个来枕着。"宝玉出至外间,看了一看,回来笑道:"那个我不要,也不知是那个腌老婆子的。"黛玉听了,睁开眼,起身笑道:"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魔星"。请枕这一个!"说着,将自己枕的推给宝玉,又起身将自己的再拿了一个来枕上,二人对着脸儿躺下。

  黛玉一回眼,看见宝玉左边腮上有钮扣大小的一块血迹,便欠身凑近前来,以手抚之细看道:"这又是谁的指甲划破了?"宝玉倒身,一面躲,一面笑道:"不是划的,只怕是才刚替他们淘澄胭脂膏子溅上了一点儿。"说着,便找绢子要擦。黛玉便用自己的绢子替他擦了,咂着嘴儿说道:"你又干这些事了。干也罢了,必定还要带出幌子来。就是舅舅看不见,别人看见了,又当作奇怪事新鲜话儿去学舌讨好儿,吹到舅舅耳朵里,大家又该不得心净了。"宝玉总没听见这些话,只闻见一股幽香,却是从黛玉袖中发出,闻之令人醉魂酥骨。宝玉一把便将黛玉的衣袖拉住,要瞧瞧笼着何物。黛玉笑道:"这时候谁带什么香呢?"宝玉笑道:"那么着,这香是那里来的?"黛玉道:"连我也不知道,想必是柜子里头的香气熏染的,也未可知。"宝玉摇头道:"未必。这香的气味奇怪,不是那些香饼子、香球子、香袋儿的香。"黛玉冷笑道:"难道我也有什么‘罗汉"‘真人"给我些奇香不成?就是得了奇香,也没有亲哥哥亲兄弟弄了花儿、朵儿、霜儿、雪儿替我炮制。我有的是那些俗香罢了!"宝玉笑道:"凡我说一句,你就拉上这些。不给你个利害也不知道,从今儿可不饶你了!"说着翻身起来,将两只手呵了两口,便伸向黛玉膈肢窝内两胁下乱挠。黛玉素性触痒不禁,见宝玉两手伸来乱挠,便笑的喘不过气来。口里说:"宝玉!你再闹,我就恼了!"

 宝玉方住了手,笑问道:"你还说这些不说了?"黛玉笑道:"再不敢了。"一面理鬓笑道:"我有奇香,你有‘暖香"没有?"宝玉见问,一时解不来,因问:"什么‘暖香"?"黛玉点头笑叹道:"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他?"(因为宝钗有冷香丸,所以黛玉才来冷香暖香一说,小姑娘又在吃醋呢)宝玉方听出来,因笑道:"方才告饶,如今更说狠了!"说着又要伸手。黛玉忙笑道:"好哥哥,我可不敢了。"宝玉笑道:"饶你不难,只把袖子我闻一闻。"说着便拉了袖子笼在面上,闻个不住。黛玉夺了手道:"这可该去了。"宝玉笑道:"要去不能。咱们斯斯文文的躺着说话儿。"说着复又躺下,黛玉也躺下,用绢子盖上脸。

除此之外,黛玉还是老祖宗正正宗宗的嫡亲外孙女儿啊,贾敏又是贾母最爱的女儿,照老太太的喜好,我觉得贾敏肯定是一个最最活泼可爱的女孩子,女儿死了,只留下这么一个弱女,贾母岂不疼爱?

而且这个外孙女又生的聪明伶俐,会顽笑,有情趣,大有贾敏的风范,未出阁的孙辈女孩子里面,对她的爱肯定是头一份儿的。

由网友 昆仑草 提供的答案:

熟悉红楼梦原著的人都知道,贾母为人随和,生性开朗乐观,特别喜欢活泼可爱的孩子,其中黛玉就是贾母最喜欢的晚辈之一,其中原因如下:

1、长辈对晚辈的疼爱。贾母有贾赦、贾政两个儿子和贾敏这个唯一的女儿,从红楼梦原著的相关描述中可以看出贾母对贾敏的宠爱几乎胜过两个儿子,宝贝女儿去世后,使贾母悲痛万分,于是便把对女儿的这份疼爱顺理成章地转移给了女儿的女儿林黛玉身上。贾母把黛玉当作心肝宝贝一样疼爱并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这些贾府中几乎所有的人都看在眼里,这也许是爱屋及鸟的原因吧。

2、黛玉为人真诚、善良,性格活泼开朗,爱说爱笑,其性格魅力让人难以抗拒。贾母本身就为人随和、性格开朗,特别喜欢并疼爱活泼可爱的晚辈。黛玉天生娇弱,有时候虽然有些多愁善感,这仅仅是她的一个方面,再说作为一个父母双亡而寄居在贾府的孤女遇到触景伤情的事情也属正常,但黛玉更多的时候是活泼好动、爱说爱笑,尤其是喜欢开些小玩笑,非常讨人喜欢。原著中第二十回,当史湘云叫宝玉"爱"(二)哥哥时,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上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么爱三"了。"……和史湘云你一言我一语的,直至一个在前面笑着跑,一个在后面笑着追。第三十一回端午节那天宝玉正跟晴雯、袭人闹别扭,黛玉正好进来发现袭人在流泪,便笑道:"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了,难道是为了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惹得宝玉和袭人都笑了起来,然后又拍着袭人的肩膀说:"好嫂子,你告诉我,必定你们两口子拌嘴了,告诉妹妹,替你们和息和息。"然后大家你一句我一句的,最后一场风波就这么轻易地消失得无影无踪。在第三十七回,大家在大观园起诗社时,李纨自称"稻香老农",当探春自称"蕉下客"时,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她来,炖了肉脯子来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庄子说蕉下覆鹿,她自称蕉下客,不就是一头鹿吗?"说得大家轰然大笑,气氛就这样被黛玉搞得非常活跃。原著第四十五回,当两个婆子冒雨给黛玉送燕窝时,黛玉深表感谢,并赏她们几百钱,以便买酒吃而避雨气。可见原著中的黛玉并不是某些影视作品中所说的或某些人想象中的那种尖酸刻薄、爱使小性子而又喜欢哭哭啼啼的小姑娘,大度、善良、知恩图报、爱说爱笑、天真活泼才是她的本性。这样的黛玉又怎么会不讨贾母喜欢呢?

3、黛玉才貌双全。贾母向来喜欢长相俊美、说话办事爽快麻利的孩子,比如晴雯、王熙凤等,晴雯本是身份低微的小丫头,正因为她长相标致、说话做事爽快而深得贾母喜欢,王夫人说她眉眼有点像黛玉,王熙凤曾说过:论长相贾府的丫头总共加起来都不及她。黛玉论容貌,根据原著中的描述,无疑是红楼梦所有女孩子中长相最美的一个,是当之无愧的位列金陵十二钗之冠,论才华也是最顶尖的,虽然相对于宝钗也许没有压倒性的优势,但绝不在宝钗之下。因此,贾母一直都是为有黛玉这样一个外孙女而感到骄傲。原著第四十回贾母带刘姥姥到黛玉的潇湘馆玩时,刘姥姥见窗下案上设着笔砚时说:"这必定是哪位公子哥儿的书房了?"贾母笑着指了指黛玉说:"这是我外孙女儿的屋子。"言语中充满自豪和喜欢。可见黛玉在贾母心目中占据着极高的地位。

总之,黛玉不仅是是贾母的亲外孙女,而且才貌双全极为优秀,性格活泼讨人喜欢,所以贾母对黛玉宠爱有加也实属正常。

注:图片来自网络。

由网友 言者青青 提供的答案:

贾母最喜欢自己外孙女黛玉是毋庸置疑的。无论是从黛玉与贾母的血缘关系,还是从黛玉的性格,贾母肯定是最喜欢黛玉的。黛玉活泼可爱,才华横溢,美若天仙,可以说,贾府再也找不出第二个黛玉似的优秀姑娘,唯一的不足就是体质弱,身体欠佳。

贾母

黛玉是贾母亲生女儿,掌上明珠贾敏的女儿。贾敏病故,贾母哀痛,她想自己的女儿,她把黛玉接到自己的身边,就是为了能够天天见到自己的外孙女,见到外孙女就像见到自己的女儿一样了,就凭这一点儿,贾母肯定最喜欢黛玉的。

也许有人会说,贾宝玉是贾母的亲孙子,她最喜欢的应该是她的孙子贾宝玉。错!这是两回事,两种感觉的亲。贾宝玉是男孩,是继承贾府家业接班人,贾母最喜欢贾宝玉继承家业,光宗耀祖,但这都是在月影里照着,还是个未知数。再说,贾宝玉是男孩,做事不稳,令大人生气,宝玉的父亲贾政之所以暴打他就是很好的例证。黛玉可不一样了,毕竟是女孩子,能给贾母带来美好的回忆和欢乐,再加上黛玉聪明伶俐,会说话处事,在众多姑娘中一枝独秀,贾母肯定是更加喜欢了。

俗话说,闺女是娘的贴心小棉袄,亲闺女这是当娘的共同特点。贾敏又是贾母唯一的亲生女儿,是贾母的心上肉。女儿不在了,贾母接黛玉到自己身边,这样天天看着自己的外孙女,感觉女儿就在身边,会亲上加亲。尤其是黛玉那一举一动,每时每刻显现着自己女儿贾敏的身影,贾母最喜欢黛玉也是必然的了。

也许有人说黛玉爱使小性子,脾气不好。其实,这是读者的误解。黛玉的确有爱使小性子、脾气不好的性情,但是,读者仔细看,就会发觉黛玉使小性子或脾气不好都是朝着两个人,一个是贾宝玉,一个是她的姥姥贾母。对这两人使小性子发个脾气,贾宝玉和贾母不会生气的,只会从内心里高兴。也许有人会说,她曾经对薛姨妈和薛宝钗使过小性子,发过脾气,这是指的薛姨妈认黛玉干女儿,薛宝钗与黛玉开玩笑时说的。其实,那是黛玉的娇气,并不是发脾气,使小性子,是在说明这三人的关系很铁,与黛玉使小性子、发脾气无关。

贾母最喜欢黛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黛玉喜欢上了贾母的孙子,两人相处得很好,这使贾母十分喜欢。

贾母和林黛玉

黛玉约6岁来到贾府贾母姥姥身边。贾母搂着黛玉一个劲地流泪,一个劲地亲,那情愫真是一言难尽了。贾母把黛玉安排得很好,住在自己身边,嘱咐自己的儿媳把房间收拾好,又把自己的孙子贾宝玉找来陪伴着黛玉吃住在一起。

黛玉和贾宝玉相处的很好。两人情投意合,虽然皮打皮闹,经常找贾母告状,但那种亲昵的感觉甜滋滋的,贾母总是面带笑容,劝说着两人好好玩耍。黛玉和宝玉两人很懂事,不辜负贾母的期望,两人共处的很融洽。

贾母在一旁看着两人逐渐长大。从两小无猜,到羞羞答答。黛玉与宝玉相爱的传闻早就传入到贾母耳中。贾母很兴奋,开始张罗"木石姻缘"。可以说,黛玉深爱着宝玉,这是贾母梦寐以求的,她从心里也想,也愿意她俩走在一起,组成一个新家,这样贾母就可以天天见到自己的外孙和孙子了,以了却自己的心愿了。

贾母最喜欢黛玉,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她本人的性情,很讨姥姥贾母喜欢。一是她懂事,6岁进贾府就知书达礼,疼自己姥姥,从来不在姥姥面前表现出失去母亲的哀痛,那么小就在心里默默地忍受,这是任何这么大的孩子难以做到的。这点贾母心里很清楚,贾母就说过黛玉从小懂事。二是她对任何人总是面带笑容,黛玉对贾府任何人都是以礼相待,与任何人见面都是面带微笑,从来那么严肃,那么不张狂,正因为这点儿,贾府上下都很喜爱她。三是在众姐妹面前总是那么幽默,逗得大家开心,哈哈大笑,例如小说《红楼梦》第四十二回,刘姥姥离开大观园之后,姐妹们在一起拿着刘姥姥开玩笑。探春提起给刘姥姥画画的事,她要请一年的假画大观园画,黛玉笑道:

"......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

顿时惹得姑娘们哄然大笑。宝钗笑着评价:"母蝗虫"这三字,把昨天那些形景地都画出来了,亏她想倒也快!

林黛玉

黛玉就是这样调节着姐妹们在一起时欢乐的气氛。还有一次,小说《红楼梦》第二十回,黛玉打趣史湘云咬字不清,"二"和"爱"吐字不清。类似于这样的情节,在小说《红楼梦》中还有很多。这些画面,我们可以看出,黛玉是多么的活泼有趣有才气了,根本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小性小脾气。使用小性小脾气黛玉要分场合和人的,不是随便使用的。

综合以上分析,贾母之所以最喜欢黛玉,除了血缘关系之外,就是黛玉的聪明才智,充满灵性,身上时刻散发着贾母女儿贾敏的影子,这些才是贾母最喜欢黛玉的根本原因。

由网友 南山橘暖读书时 提供的答案:

林黛玉就是贾母喜欢那种活泼可爱、灵巧伶俐的孩子,她和贾母、凤姐、宝玉本质上是一类人,也是人群中的"开心果"活跃气氛的高手。

林黛玉不仅有美丽的外表,还有高雅的品位和有趣的灵魂,更难得她真诚善良,体面大方,善解人意,虽然有点傲娇清高,也都是女孩子的小脾气。

就连她哭闹发脾气,也都是情有可原的,并不是无理的撒泼耍赖,而且就算她和宝玉闹别扭,意识到是自己错了,还能主动认错,仅这一点很多女孩子都做不到。

林黛玉因为体弱多病、父母双亡只能寄人篱下,她也的确是敏感多思的性格,但是她绝不是那种整天就知道哭哭啼啼,无理取闹的姑娘,否则不仅贾母不会喜欢她,连宝玉也难以爱她爱得刻骨铭心,凤姐更不可能和她整天说笑打趣。

《红楼梦》中林黛玉笑远比哭要多,而且诙谐幽默,反应机敏

宝玉曾当众对贾母说过:"若只有伶俐的可疼,那这里也只有林妹妹和凤姐姐可疼了。"可见黛玉平时在贾母面前表现出的活泼可爱、聪明伶俐跟凤辣子是有的一比的,要不然宝玉不可能这么说。

书中描写林黛玉在人前说话一般都是"黛玉笑道",全文检索,宝玉笑的次数是最多的,其次是贾母,黛玉在前八十回中比宝钗笑的都要多,比凤姐笑的也要多。

黛玉打趣史湘云咬舌子,就是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幺爱三四五了。"

黛玉夸宝玉写的字好,也是黛玉笑道:"个个都好。怎么写的这们好了?明儿也与我写一个匾。"

黛玉感谢凤姐给她茶叶,林黛玉笑道:"哦,可是倒忘了,多谢多谢。"

只要通读原著的读者自然知道,黛玉爱笑,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黛玉除了在人前说话就笑,她在贾母等众人面前也从来不会愁眉苦脸,而是积极的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带头说笑玩闹打趣,十分的诙谐幽默,比凤姐还会逗大家开心。

黛玉给宝玉屋里调解矛盾,笑着一句话就化解了宝玉要撵晴雯,袭人难堪的局面。

"晴雯在旁哭着,方欲说话,只见林黛玉进来,便出去了。林黛玉笑道:"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宝玉和袭人嗤的一笑。

黛玉打趣探春的笔名是"蕉下客,又解释了一遍,逗得大家都笑起来。

黛玉笑道:"你们快牵了他去,炖了脯子吃酒。"众人不解。黛玉笑道:"古人曾云`蕉叶覆鹿。他自称蕉下客,可不是一只鹿了?快做了鹿脯来。""众人听了都笑起来

刘姥姥而进荣国府,贾母两宴大观园之后,林黛玉和众姊妹在一起说笑,是活跃气氛的人群焦点人物:黛玉先是在姐妹们面前开刘姥姥的玩笑,说刘姥姥是母蝗虫,又打趣惜春要画"携蝗大嚼图",还打趣惜春"又要研墨,又要蘸笔,又要铺纸,又要着颜色,又要慢慢的画",逗得大家笑得东倒西歪。

然后黛玉还甩锅李纨,李纨笑着骂她"回回领着头闹,闹得众人笑了,又派我的不是"。"回回"二字,可见林黛玉平时就是众姊妹中负责活跃气氛的高手惯犯。

接着黛玉还打趣宝钗,把一向端庄稳重的宝钗都撑不住了,把黛玉按在炕上,便要拧他的脸。黛玉求饶也是非常有趣的,她拿之前宝钗劝她的事情来开解,说"好姐姐,饶了我罢!颦儿年纪小,只知说,不知道轻重,作姐姐的教导我。姐姐不饶我,还求谁去?"

不仅宝钗不好意思再为难她,众人也都笑着说:"说的好可怜见的,连我们也软了,饶了他罢。"

可见黛玉平时在众姊妹中是十分受欢迎的"小开心果",虽然她"喜散不喜聚",但是依然很积极的参与大家的聚会,并且非常活跃,自己生病了出不了门还经常盼着姐妹们能来陪她说说话。

所以,大家也经常一起来潇湘馆找她一起玩,就算她病了精神不济,礼数上照顾不周,大家也都愿意包容她。当她缺席聚会的时候,连迎春都能关注到她说:"林妹妹怎么不见?好个懒丫头!这会子还睡觉不成?"宝钗则会亲自去潇湘馆去找她,湘云后来和她成了知心姐妹,就连孤僻的妙玉也愿意和黛玉一起作诗,请她喝茶。

如果林黛玉真的整天就知道愁眉苦练,哭哭闹闹,言语刻薄,耍小性子,又清高孤傲瞧不起人,不爱跟大家交往,那姐妹们嫂子们都会对她敬而远之,根本不会这样笑着闹着相处融洽,对她这样关切和包容。

林黛玉通身的贵族气派,落落大方,在外人面前言行举止妥帖体面

黛玉出身勋贵的列侯世家,父亲是探花郎,老师是进士出身,她是真正的名门贵女,书香千金。

她五岁启蒙,见过大世面的老师贾雨村觉得她非同凡响,她六岁进贾府,王熙凤一见她就赞不绝口:"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王熙凤这话一点儿也不是吹牛,因为大家都是见过世面的人,如果林黛玉畏畏缩缩,愁眉苦脸,她这么尬吹,反而会让贾母难堪,旁边被捎带的三春也会不开心。

只有林黛玉真的是行动大方,体面气派,王熙凤这样夸她才能讨好奉承贾母,也捎带夸奖了贾府的三个小姑子。林黛玉言谈举止的妥帖体面在她初入贾府,应对邢夫人、王夫人、贾母、宝玉等人的时候已经展现的十分清楚。

在贾府多年林黛玉的体面气派从没有改变,而且随着年龄长大变得更加会接人待物。所以贾母在各种重大节庆宴会都把黛玉带在身边坐着,南安太妃召见,贾母也让黛玉出来拜见,就是为了给贾府充面子的。

贾母十分疼爱林黛玉,不仅因为她是女儿的遗孤,更是因为她在林黛玉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心爱的女儿贾敏的影子,连贾雨村都说"有其母必有其女",可见所言不虚。

贾敏是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贵族千金气派,是贾母最疼爱的小女儿,王夫人年过半百依然酸溜溜的羡慕:"你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象个千金小姐的体统。"

而林黛玉继承了贾敏的贵族气派,也继承了林如海身上的文人清雅气质,她作为林家唯一活下来的孩子,备受父母宠爱,自幼并没有严格的礼教约束,而是把她充作男儿教养,让她读书写字,请的开蒙家教都是进士出身,做过县令的贾雨村。

这样长大的林黛玉必然与一般的闺阁少女不同,她和贾母、贾宝玉、王熙凤有更多共同特点,都是爱说爱笑,爱玩会玩的人,而她的母亲贾敏自然也是这样的人。

林黛玉品位高雅又情趣,善解人意,真诚率真,是大家喜爱的"小开心果"

林黛玉自认为是寄人篱下,独处的时候经常会"无事闷坐,不是愁眉,便是长叹",迎风洒泪,对月伤怀。

但是,这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孤女来说,这才是人之常情,如果她背地里也没心没肺,连父母家乡也都忘了,岂不成了乐不思蜀的刘禅?不要拿史湘云来对比,史湘云又叔叔婶子照顾,史家依旧显赫兴盛,比林黛玉强千倍百倍。

尽管如此,孤苦又多病的林黛玉依然没有放弃对生活和生命的追求,她的生活过得十分精致有趣,生动又有诗意。

黛玉把房间收拾的十分整齐体面,又雅致又有书卷气。连刘姥姥都夸赞不已,以为是贵公子的书房,"竟比那上等的书房还好",让贾母在众人面前狠狠的出了一把风头,骄傲的说:"这是我这外孙女儿的屋子。"

贾政让她们姊妹给大观园里各处题咏,黛玉也积极参与。元春和贾政都赏识她的才华,凡事黛玉拟的"一字不改全用了",林黛玉对此也十分得意,还专门跟史湘云说起过,十分具有小女儿情态。

大观园里落红满地,林黛玉就去打扫落花,建立花冢埋葬,扫起来还不算完,还要收到绢袋里再埋起来,可以说是十分精致,十分干净了。

就算和宝玉生气,她也不忘记叮嘱紫鹃关照潇湘馆里落户的燕子一家:"把屋子收拾了,撂下一扇纱屉,看那大燕子回来,把帘子放下来,拿狮子倚住,烧了香就把炉罩上。"

莺儿折柳条编花篮,头一个想到的就是给林姑娘玩儿,黛玉见了果然十分喜欢,笑着夸赞莺儿:"怪道人赞你的手巧,这顽意儿却也别致。"收下就挂起来观赏了。

香菱虽然不经常进大观园,却也和黛玉关系很好,宝玉和黛玉共读西厢那回,香菱从黛玉背后拍她,两人手拉着手就一起去潇湘馆讨论刺绣,看书下棋,后来又真心诚意的教香菱学作诗。

黛玉平时还和凤姐交往亲厚,两人之间互相打趣玩笑一点儿也不想姑嫂,竟然如同妯娌一般自然,凤姐经常找黛玉帮忙处理杂务,写字算账,黛玉也是仅有的敢当众啐凤姐,骂她"贫嘴贱舌惹人嫌"凤姐还不生气的人,在抄捡大观园的时候,凤姐也专门安抚照顾黛玉,洗脱她的嫌疑。

如果林黛玉真的一直都是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样子,李纨和凤姐肯定都觉得她和妙玉一样讨厌,根本不可能和她这么亲密互动,随便开玩笑。

连蝎蝎螫螫的赵姨娘在去了探春那里之后,都愿意捎带来黛玉这里坐一坐,卖个人情问候她,可见黛玉平时是极平易近人的,否则赵姨娘才不会来爬高台盘找难堪呢!

综上所述,《红楼梦》原著中的林黛玉就是一个活泼可爱、聪明机敏,风趣幽默的小姑娘,她和贾母、凤姐、宝玉本质上是一样的人。他们真性情又感性,对喜欢的人掏心掏肺,不喜欢的就毒舌刻薄,他们爱玩也会玩,脾气性格都十真实鲜明。

这样的林黛玉,偏偏又是自己嫡亲的外孙女,还这等孤弱无依,叫贾母如何能不喜欢、不疼爱她呢?

南山橘暖/文

由网友 小扇笔记 提供的答案:

贾母最喜欢黛玉这是毋庸置疑的。

一 血缘关系

黛玉是贾母唯一女儿唯一的后代。女儿远嫁多年,又刚刚过世,留在世上唯一的女儿成为贾母对女儿唯一的牵挂。血脉是不可改变的,单这一份血缘关系,翻遍整个贾府也就只有宝玉可以与黛玉相提并论。黛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 性格关系

贾母喜欢活泼可爱的这个不假。比如晴雯、凤姐、宝琴、湘云,乃至贾母的丫头个个大部分是伶牙俐齿的。有人以为黛玉一直是个悲戚戚、尖酸刻薄的角色,这些都是误会。

只有遇上爱情问题,黛玉才会患得患失,她所有的小脾气也只针对宝玉一个人。她大部分时间就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姑娘。书中有许多林黛玉的小俏皮话,她经常和姐妹们打闹。如果性格不好,为什么凤姐不对自己的亲表妹好,反而亲近她这个没有丝毫血缘关系的林妹妹;如果性格不好,为什么迎春这样的一个木头一样的姑娘也会亲切地说她懒,要闹她起床。

书中写林黛玉笑的句子其实比哭的多,只是她的悲苦似乎被放大了,让人忽视了她活泼的一面。比如大家起诗社时,黛玉听到探春的名字是蕉下客,便笑着说,拉来炖脯子吃酒;比如宝钗正给惜春下画画的物料单子,黛玉来一句,再加把铲子炒颜料吃。她快人快语,经常逗得大家笑起来。

三 心系宝玉

黛玉是宝玉的心头好,贾母比谁都清楚。自从黛玉进府,其实黛玉便开始了与表兄宝玉青梅竹马的感情培养。这一切的大BOSS正是贾母。否则,在古代男女大防的年代,贾母让他们二人同吃同住。结果两人的感情发展一如贾母之料想,发展非常顺利,也赢得全府上下的期待。

所以为了宝玉的幸福,贾母自然更加疼爱黛玉。两玉是贾母心头最重要的两个人,如果不喜欢她不会在黛玉没进府时就布下这样的培养计划。

由网友 斜晖脉脉 提供的答案:

先从血缘关系来讲,林黛玉是贾母唯一的女儿贾敏早逝遗留下来的独苗。贾母孙子孙女一大群,但外孙辈中只有林黛玉一个,自然是外祖母的心肝宝贝,疼爱之情丝毫不亚于贾宝玉。

从书中我们知道,贾敏从小就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百般宠溺,受宠程度远远超过大观园中任何一位小姐,包括入前的元春。后来又嫁得好,嫁的是书香门第,夫婿是当朝科举探花林如海,这在当时是无比荣光的,比嫁给王公贵人都荣耀。就像今天女儿嫁给一位才华横溢、年青有为的科学院院士,比嫁给一位高官或大款好得多,娘家都感到蓬荜生辉。偏偏女儿女婿早逝,留下一位孤苦伶仃的外孙女,外祖母怎能不格外怜惜?

林黛玉虽然自幼体弱多病,但长得楚楚动人,有颦目西施的气质,又知书达礼,才情过人,说话虽有时尖刻,但不失天真活泼,这样的女孩谁人不爱,何况亲外祖母?

古代看重亲人加亲,贾母是"木石同盟"的支持者维护者,现在是宝贝外孙女,将来是宝贝孙媳妇。假如你是贾母,你会不最喜欢林黛玉?

由网友 狼烟一九三一 提供的答案:

贾母对应现实的是太庄太后,康熙的合身,贾宝玉是玉玺,指康熙将这块玉交给谁的问题!这块玉是给八面玲珑的胤祀呢?还是给冷面热心的胤禛呢?

最终显然是留给了胤禛。

如果这样分析的话,薛宝钗当影射胤祀一类的人。林黛玉当然指胤禛了。因为后者更执着,没有执着便没有担当。所以率真比园滑更重要,谁是储君问题答案便出了来!

回到本题!贾母是一个惜孤怜贫,大度宽容,拿的起放的下,既慈爱,又有当机立断的魄力。看的深,想的远,世上一个少有的睿智的老人!

贾母对宝钗的喜欢是老年人喜热闹,又有一定的虚荣心,宝钗正是抓住了要害,投贾母之好!但怎么说也是亲戚。

黛玉则不同,黛玉是她亲外孙女,是她女儿的孩子。何况自己的女儿已不在了人世。女儿女婚托孤给自己,白发人送黑发人,再加上一层黛玉是个孤女,更显的可怜,能保护黛玉的只有自己了,所以贾母疼黛玉是真庝,没有一点虚假!

由网友 一抒己见 提供的答案:

活泼可爱的孩子,别说贾母了,谁不喜欢?逢年过节,七大姑八大姨,各路亲朋好友齐欢聚,活泼可爱的孩子总是那么引人注意,惹人喜爱。贾母喜欢活泼可爱的孩子,贾母特喜欢林黛玉,这并不冲突。

首先,林黛玉是谁?她是贾母唯一宝贝女儿的唯一宝贝女儿。王夫人曾感慨,贾敏,林黛玉的母亲,贾家的千金,是何等的娇生惯养,何等的金尊玉贵,现在的贾家三春比起她们的这位姑母,那待遇简直是天壤之别。由此可知,贾敏未出阁时在贾家是极受宠爱,贾母对这个女儿是极其疼爱。况且,林黛玉初见贾母时,贾母也坦言,孩子中最喜爱贾敏这个女儿。如今,宝贝女儿撒手人寰,留下这幼女孤独无依,对于这宝贝女儿的唯一血脉,贾母当然喜欢了,是怜爱,也是喜爱,所以才会大老远地把她从姑苏接来抚养,放在身边好好爱护。

其次,贾母不仅喜欢活泼可爱的孩子,还喜欢模样俊俏、聪明伶俐的孩子。贾家的丫鬟千千万,几乎都是漂亮的小姐姐,贾母屋里的人更是乖巧可人,标致得很。要不然,她的鸳鸯怎么会被大老爷贾赦打起了主意的。而这三个特点,林黛玉都有。貌若天仙、冰雪聪明自不用说,她是大观园中公认的集美貌与才华集一身的女子。至于"活泼可爱",你发现了吗?

贾母喜欢活泼可爱的孩子,贾母特喜欢林黛玉,为什么有人会觉得矛盾?那是林黛玉的形象在人们的印象中固化了。一提起林黛玉,绝大多数人可能马上想到的词语诸如"体弱多病"、"多愁善感"、"尖酸刻薄"等,甚至对这种性格的她喜欢不起来。加上很多影视作品在塑造这个人物时,都着重表现这方面,从而让人们忽视了她的"活泼可爱"。可是,人是复杂的生物,本就是多面化的,面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表现也会不同。林黛玉的患得患失大多与贾宝玉有关,与大多恋爱中的女孩子别无二致。不可否认的是,她也有活泼可爱的一面。这个妹妹不仅会哭会愁,也会笑会闹,不仅自己笑,也让大家跟着笑,她的幽默风趣惹得大观园欢声笑语一片,她是大家的开心果,也是贾母的开心果。比如刘姥姥走后姐妹们谈论惜春作画的事,属她闹得最欢,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近年来,林黛玉得了一个新称呼"林怼怼",这是我们对她的爱称,她不再是语文课本上那个柔弱敏感的女孩子,重新认识后,你会被这个灵动可爱、俏皮有趣的妹子迷住的,自然也会晓得贾母为什么会喜欢她了。

贾母对刘姥姥说过,两个玉儿太可恶,这不是讨厌,而是赤裸裸的宠溺,对这两个孩子的喜爱溢于言表。贾母对林黛玉的喜爱不仅是血缘上的牵绊,还有林黛玉自身独特的魅力。既有与生俱来的关系,也有后天培养的气质,林黛玉就是大人们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就算是路人,也会不由自主地满心喜欢。她美丽聪慧,灵巧可爱,让人放心、赏心,贾母怎么可能不爱?

由网友 海阔天空诗酒花 提供的答案:

有矛盾吗?没有啊。贾母喜欢活泼可爱的孩子,黛玉就是活泼可爱的孩子,所以贾母特别喜欢黛玉,没问题。

1.黛玉本性就是活泼伶俐的小姑娘。

世人多对黛玉有误解,以为她多愁善感,一定是整天伤春悲秋,哭哭啼啼。其实不然,黛玉敏感是没错,但不代表她就那么脆弱爱哭。相反,多数时间里,林黛玉就是一个促狭的机灵鬼,活泼可爱。

这跟黛玉的年龄和际遇有关系。毕竟她进入贾府时只是一个几岁大的小孩子,之后在贾母的宠爱和宝玉的陪伴之下,锦衣玉食地长大,虽然敏感的天性能让她察觉到尊荣表象之下周遭人们的势利,察觉到"风刀霜剑"的环境特质,但至少表面上的的荣宠待遇她并不缺少,也是一个在优渥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凭什么不是活泼快乐而是悲悲戚戚的呢?

林黛玉的聪明活泼,尤其体现在她的伶牙利嘴之上。黛玉目下无尘,心直口快,眼光锐利,这些都造成了她很多时候"口无遮拦"的说话风格。而且由于黛玉学识过人,说穿了就是骂人也骂得有水平那种,所以很多人会觉得被她怼了却无言以对,自然对她没好感了。

黛玉如果不讨人喜,一张太厉害的嘴巴就是重要原因之一。

被黛玉抢白过的李嬷嬷就说过:"真真这林姐儿,说出一句话来,比刀子还尖。"宝钗也说过:"真真这个颦丫头的一张嘴,叫人恨又不是,喜欢又不是。"

但是对于了解黛玉的人、不会被黛玉的利嘴伤到的人,就不会因为她的这个特质而讨厌她。相反,会觉得会说话的黛玉很活泼可爱。

贾母对黛玉就是这样的观感。贾母年轻时也是个活泼伶俐的人,当然喜欢跟自己一样活泼类型的。她曾经多次当众表达过这种意思,对"木头人似的"的王夫人表示遗憾,对能说会道的凤姐表示喜欢,等等。

凤姐就是一个标杆,可以说明贾母多么喜欢反应快、会说话的人。而能够在这方面和凤姐并驾齐驱的,大概就只有黛玉了。

宝钗就总结过两个人的说话水平:

"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

宝玉也曾经直言不讳:

"若是单是会说话的可疼,这些姊妹里头也只是凤姐姐和林妹妹可疼了。"

所以,黛玉平时在贾母心中是个什么形象?绝不是整天哭丧着脸的木头人,而是牙尖嘴利的活泼小丫头,贾母怎么会不喜欢呢?

2.黛玉敏感小性的一面,只在宝玉面前展现。

诚然,黛玉也有常人所不及的敏锐善感的一面,经常迎风落泪对月伤怀也是真的。但她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一般都是感怀身世的时候、为将来担忧的时候,说具体一点就是为自己和宝玉的感情前途没有信心、患得患失的时候。

也正是因此,除了贴身的丫环紫鹃、雪雁之外,宝玉是最经常见到黛玉这一面的人。读者对黛玉有哭哭啼啼、动辄耍小性子发脾气的刻板印象,是因为书中有大量的篇幅描写宝黛二人相处的情形,而这种情形下,黛玉经常展露给宝玉看的就是这一面。

好在宝玉理解黛玉,总能消解她的担忧。到后来借着两方旧帕子以及一句"你放心"吐露心迹之后,黛玉确定了宝玉的感情,就很少再有这种"小性子"的表现了。

而这些情状,贾母自然是看不到的。虽然从清虚观回来宝玉黛玉两个人拌嘴并导致宝玉摔玉的事件惊动了贾母,老祖宗流泪说下"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话,后来因为紫鹃一句黛玉要回苏州老家的玩笑话让宝玉几近发疯,也等于昭告众人黛玉在他心中的位置了,贾母自然也心知肚明,但不管贾母怎么明白"两个玉儿"之间的感情,也不等于她知道黛玉在宝玉面前是怎样"尖酸刻薄"、动辄哭得梨花带雨的形象。

换句话说,贾母就算知道宝黛情深,也不影响她对黛玉是个活泼小姑娘的基本观感。可以说贾母基本上不可能有机会领教黛玉"小性刻薄"、爱哭鼻子的一面,当然也不会妨碍她始终喜欢黛玉了。

以上是Html369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Html369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由网友 乐言悦读 提供的答案:

林黛玉也活泼可爱啊!

1、宝玉和晴雯吵架,袭人劝架,结果三人混战起来。黛玉是怎么解围的呢?

林黛玉笑道:"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宝玉和袭人嗤的一笑。

根本不去问怎么吵架的,也不需要明辨是非。因为大家都是熟人。清官难断家务事。吵架的缘由也不是什么大事。

而且晴雯、袭人都是宝玉的心头肉——非关爱情的那种。又都是怡红院里要管事的大丫头。如果说谁对说谁不对,面子上都不好看。

林妹妹怎么化解的呢?说过节呢,你们怎么吵架了?是抢粽子吃闹的吗?

把一件争吵化成小孩儿的行为。引得宝玉、袭人都笑了。晴雯的危机也化解了。

2、刘姥姥是村妇,不懂得贾府贵族礼节。因此贾府里的人都觉得刘姥姥新奇、好玩。

只有林黛玉把贾家人的心思一言中的。那就是:虽然面上敬重,实际心里都觉得刘姥姥粗鲁。

当下刘姥姥听见这般音乐,且又有了酒,越发喜的手舞足蹈起来。宝玉因下席过来向黛玉笑道:"你瞧刘姥姥的样子。"黛玉笑道:"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

惜春画画趁机要请一年的假,惜春不入诗社,李纨一个月要少一两银子的私账,因此不肯答应。

黛玉怎么替惜春说话的呢?

李纨是她嫂子,不能说你太贪财,所以不给惜春请假。

惜春是她妹妹,所以不能说惜春你请的假太多。

黛玉并不帮哪边讲理。

而是把每个画画的步骤说出来,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然后才和李纨说。我们放她一年的假呗。很容易让李纨和惜春都接受了。

黛玉道:"论理一年也不多。这园子盖才盖了一年,如今要画自然得二年工夫呢。又要研墨,又要蘸笔,又要铺纸,又要着颜色,又要……"刚说到这里,众人知道他是取笑惜春,便都笑问说:"还要怎样?"黛玉也自己掌不住笑道:"又要照着这样儿慢慢的画,可不得二年的工夫!"

你说这样的黛玉可爱不可爱?能干不能干?

这样的黛玉,就算没有血缘关系的加成,也会是贾母喜欢的那种伶俐可爱女孩子啦!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1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