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小文观史 提供的答案:
苏妲己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她只是个普通女子,并没有影视剧中那么魔幻。
《封神演义》中的妲己被千年狐妖附身,祸乱殷商。商纣王受妲己蛊惑,极尽残暴之事,最终走向了覆亡的道路。
那么,历史上的妲己到底是什么样呢?
抛开影视剧中的妖魔滤镜,不妨来看看这位站在商纣王身边,将商朝推进历史深渊的女人。
根据《史记》的记载,妲己是苏氏部落的一个诸侯之女。这个苏氏部落,其实就是冀洲。
冀洲的区域面积很大,在《尚书.禹贡》中,天下被划分为九洲,冀州列为首位。地区包括今天的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山西、河南、辽宁的部分地区。
苏妲己出身诸侯贵族,她自小能歌善舞,长大后更是出落得亭亭玉立,美若天仙。因为疆界彼此相邻,苏妲己的美艳已经名声在外。
公元前1047年,,商纣王帝辛对苏氏部落发动进攻,有苏氏部落面临沦陷。
为求自保,有苏部落选择了卑躬屈膝地臣服于商纣王。
为了讨取商纣王的欢心,他们献出大量肥美的牛羊、强健的马匹,以及成群的美女。
在一众美女中,苏妲己脱颖而出。她被作为献品,送到了纣王的面前。
商纣王征伐苏国的时候,已经年逾花甲。面对着青春妙龄的苏妲己,商纣王心里产生了强烈的征服感和成就感。
美貌又聪明的苏妲己迅速虏获了纣王的心,她被纣王封为王妃,并获得了纣王的专宠。
纣王本就是个沉迷酒色之人,与妲己在一起后,二人更是天天泡在一起,饮酒作乐,废弛朝政。
《史记》中更是描绘了商纣王得妲己之后的表现:
"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冣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也就是说,与妲己在一起后,纣王好像受到了蛊惑。他对苏妲己言听计从。
为了哄美人高兴,纣王征重税兴建楼阁,创作淫荡的乐曲舞蹈,搜罗天下的奇珍异宝,创酒池肉林,只为与妲己共享奢靡之乐。
纣王的王后是姜氏,姜皇后是个贤明正直的女人,她经常劝谏商纣王保持君主正道,远离美色。
正因如此,姜皇后也就得罪了苏妲己。苏妲己设计陷害死了姜氏后,商纣王耳边清静了许多,整天与苏妲己在"鹿台"喝酒唱歌,完全控制了商纣王。
在妲己的魅惑谗言下,纣王还做出了很多昏庸且惨绝人寰的事情。
妲己因此生恨,她便倒打一耙,跑去纣王跟前哭诉,说伯邑考对她举止轻薄。
纣王听完妲己梨花带雨的哭诉,一气之下便杀了伯邑考。妲己依旧不解恨,还将伯邑考的尸体剁成肉末,做成包子给文王吃。
苏妲己为了取乐,还大开脑洞,发明了很多残酷的刑罚,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比如说,她将活人放在烧热的铁板上烙,看着他们撕心裂肺地哀嚎求饶。
她还将犯人扔在饥饿的蛇堆兽群当中,眼睁睁地看着他们被野兽撕裂。甚至和纣王猜测孕妇肚中婴孩的性别,为了求证真相,当场将不足月的孕妇剖腹来查看。
每一次看着别人痛苦,她就享受到了权力带给她的快乐。身为一国之母的王后,她不仅没有母仪天下,反而以折磨百姓来取悦自己。
直到后来,妲己又嫉害丞相比干,逼得各路诸侯造反。最后纣王失掉天下, 自焚于鹿台。
不难看出,史书中对于商纣王与妲己的记载有着浓厚的后世主观色彩。
一直到二十世纪初,考古学家在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挖掘出土许多殷商时期的遗物。通过其中的玉器,铜器,尤其是龟甲与兽骨上所刻的大量文字与"卜辞",后世人才对周代以前的历史状况有了一个真实的认知,也对妲己和纣王的真实面貌,有了接近事实的评估。
事实上,纣王是个优秀的帝王。"纣王"并不是他正式的帝号,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恶谥,意思是"残又损善"。
纣王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帝辛三十余岁登基。正值大好年华,性情刚烈、孔武有力、神勇冠绝,同时又能言善辩、才思敏捷、通晓音律,可谓是文武全才。
早期的纣王十分勤政,随着四处征伐,殷商国力强劲,威震四方。
而苏妲己的到来,令这位年过半百的皇帝开始放下征战扩张的野心,开始享受幸福的中老年时光。
随着殷商的覆灭,苏妲己成为了众矢之的,她被世人骂作红颜祸水,甚至还被妖魔化,成为了蛇蝎美女的代名词。
抛开后人的批判不谈,苏妲己只是在那个特定年代恰巧出现的一个女子而已,帝辛后期的残暴奢靡,殷商对百姓的鱼肉压榨,本就不应该全部归结到妲己的头上。
由网友 旅行中国 提供的答案:
有。
根据《史记》的记载,妲己是有苏氏诸侯之女,乃一个美若天仙、能歌善舞、国色天香的美人。
在商纣王徵伐苏部落时被好酒贪色的纣王掳入宫中,尊为贵妃,极尽荒淫之能事,酒池肉林等乃是纣王为博她欢颜而创,并为了讨好她发明炮烙之刑。后被周武王所杀。
妲己这个女人是随着《封神榜》的流传而为人所熟知的。《封神榜》上说她艳如桃李,妖媚动人,是千年狐狸精幻化成人,蛊惑纣王荒淫误国。周人灭商后,欲杀此妖姬,因被其美色所眩迷,举刀手软而不忍下手,最后在周武王的正气威迫下,终于现出原形,而被姜子牙擒住斩首了。
《封神榜》属于神话小说,还有许多稗官野史,传说妲己是一个蛇蝎美人,千古淫恶的罪魁祸首,具体的事实约有这么四条:
第一,纣王为了讨好妲己,派人搜集天下奇珍异宝,珍禽奇兽,放在鹿台和鹿苑之中,每每饮酒作乐,通宵达旦。
第二,严冬之际,妲己遥见有人赤脚走在冰上,认为其生理构造特殊,而将他双脚砍下,研究其不怕寒冻的原因。
第三,妲己目睹一孕妇大腹便便,为了好奇,不惜剖开孕妇肚皮。看看腹内究竟,枉送了母子二人的性命。
第四,妲已怂恿纣王杀死忠臣比干,剖腹挖心,以印证传说中的"圣人之心有七窍"说法,结果什么也没能看得出来。
此外根据正史的记载,是纣王征伐有苏部落(今海南温县),俘获到美艳的妲己为妾,纣王非常宠爱她,为她作酒池肉林,天天与她酣饮作乐,更设炮烙之刑,使人裸体相逐,妲己于是大乐。到武王代纣,斩妲己头,悬在小白旗上示众。
以上的种种记载及传说,久已家喻户晓,深植人心,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考古学家在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挖掘出土许多殷商时期的遗物,其中的玉器,铜器,尤其是龟甲与兽骨上所刻的大量文字与"卜辞",使得我们对周代以前历史状况的认识,远较孔子、司马迁当时所能接触的资料为多时,才对妲己和纣王的真实面貌,有了接近事实的评估。
首先,"纣王"并不是正式的帝号,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恶谥,意思是"残又损善"。再莫名其妙的人,也不会如此不堪地往自己的脸上抹灰吧!他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
其次,帝辛暮年热衷于声色之娱与酒食之乐是事实,虐杀比干也有确切的记载,然而砍掉赤脚在冰上行走的人的脚,以及剖开孕妇的肚皮就有些难以令人置信了,特别是"唯妇人之言是听"这一条罪状,根本不切实际,因为商人颇重迷信,任何重大举措,都要求神问卜来决定吉凶休咎,在出土的甲骨文中是有确切记载的,妲己能够影响的力量,实在微乎其微。
再说帝辛性情刚猛,好自用,不喜听人摆布,妲己只能算是他晚年生活的伴侣,谈不上言听计从,干涉到商朝的政治策略;倘若妲己在被帝辛宠幸的那些年月之中,具有政治权力,何以有苏氏的一族人,始终就没有能够得势呢?
妲己的恶名是周人宣传的结果。
由网友 国家人文历史 提供的答案:
历史上是有妲己这个人物的。
我们所熟知的妲己形象多半出自于神话传说,《封神演义》中的妲己是千年狐妖附身的美人,受女娲致命而祸乱殷商。商纣王受妲己蛊惑,极尽残暴之事,最终走向了覆亡的道路。
那么历史上的妲己到底是什么样呢?
妲己,是苏氏部落之女,世称"苏妲己"。根据《左传》中的记载,公元前1047年,商纣王征讨苏氏部落,苏氏部落无力抗拒便献出牛羊、珍宝和绝世美女妲己,以求自保。妲己于是乎来到了商纣王身边,《史记》中更是描绘了商纣王得妲己之后的表现:"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冣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可见商纣王对妲己十分宠溺,征重税兴建楼阁,创作淫荡的乐曲舞蹈,收罗天下的奇珍异宝,创酒池肉林,只为与妲己共享奢靡之乐。
史书中对商纣王与妲己的记载难免有浓厚的后世主观色彩,在二十世纪初出土的殷商文物中,似乎能够找到更多更加切合实际的资料。商纣王名为帝辛,纣王是后人给他的恶谥。帝辛三十余岁嗣位,正值大好年华,性情刚烈、孔武有力、神勇冠绝,同时又能言善辩、才思敏捷、通晓音律,可谓是文武全才。他四处征伐,殷商国力强劲,威震四方。妲己来到帝辛身边的时候,帝辛已年过半百,极尽征伐,也到了想要享福的年纪。妲己好歹是部族之女,娇生惯养且正值大好年华,一个想要,一个能给,两人一拍即合,做出许多荒唐之事。
作为红颜祸水的众矢之的,妲己总是被丑化甚至妖魔化。但是抛掉后人的评判不谈,妲己只是在那个特定年代恰巧出现的一个女子而已,帝辛后期的残暴奢靡,殷商对百姓的鱼肉压榨,本就不应该全部归结到妲己的头上。
由网友 蔡林228536002 提供的答案:
封神演义属于神话故事,只是个传说。
但在封神演义开头有交代:苏氏部落之女苏妲己,貌美如仙,国色天香,能歌善舞。史记中也有记载,历史上确有此人。然而,苏妲己在去朝歌的路上,被狐狸精上身,所变成的妲己,已经被神话,这个妲己历史上是不存在的。
由网友 辽北老代 提供的答案:
我们大多数人是通过《封神演义》这部电视剧了解纣王和妲己的。商纣王是商朝的末代帝王,商朝存在了五百多年,到了后期,由于纣王的昏淫无度,各路诸侯起兵造反,推倒了商朝,最后成立了周朝,有个武王伐纣。
《封神演义》是明代的一个神话小说,借助神仙的力量,来推倒一个王朝。他的起因是纣王带领文武百官在3月15日,去拜见祭奠女娲娘娘,在拜见女娲娘娘时,女娲娘娘现了原身, 纣王看见女娲娘娘以后,垂延三尺,长得太漂亮了。于是在墙上写了一首淫诗,引起女娲的不满,她要报复纣王,推倒他的江山,她在轩辕坟招来九尾狐狸精,在苏护的女妲己出嫁时,杀死妲己本人,借尸还魂,而达到来到朝廷的目的,让她搅乱朝纲,最终使商朝灭亡。
当时的商朝是分封制国家,有东西南北四大诸侯,每个诸侯还有200个小候,有800诸侯一说。
有西伯侯姬昌,东伯侯姜桓楚,北佰候崇侯虎,南伯候鄂崇禹。这四大诸侯,管理800小候。
在《封神演义》中说,妲己是冀州侯苏护的女儿,苏护不满纣王的昏淫无度,起兵造反,直逼朝歌,结果吃了败仗,儿子苏全忠被抓,苏护为了救儿心切,把女儿苏妲己许配了给了纣王。
苏妲己天姿美丽,深受纣王的喜欢,天天形影不离。妲己为了搅乱朝纲的目的,先是陷害姜皇后, 然后又杀死东伯侯姜桓楚,因为姜皇后是是东伯侯姜桓楚的女儿,又害时丞相比干,逼得各路诸侯造反。最后纣王失掉天下, 自焚于鹿台。
苏护是冀州侯,苏全忠,苏妲己是苏护的儿女,问有没有苏妲己这个人?实际上没有苏妲己这个人,也没有这苏护个人,是写小说虚构出来的人物,小说为了吸引人,允许是虚构。
大家想一想,即使有冀州侯苏护,他也没有能力造反,因为还有四大诸侯, 他也归是大诸候管理, 怎么有能力?怎么可能去造反?
因此说苏护也好,苏妲己也好,纯属是书中虚构出来的人物。
由网友 边城斥候 提供的答案:
妲己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为什么很多人对此有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呢?原因就是明朝人许仲琳的《封神演义》小说中,以神仙打仗的角度描写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真的应了那句:"真作假时假亦真"的套话。让我们以历史人物的角度来看苏妲己。
名门望族的千金小姐
看看她的履历一一
妲己,己姓,有苏氏,名妲,苏国人。生卒年月不详,籍贯:冀州(河南),婚姻状况:己婚,商纣王子辛王妃。
妲己,冀州侯苏护的女儿(许多书籍如此简介)。这里谈一下我对商时翼州这个地方的理解。
《尚书.禹贡》将天下今为九洲,冀州列为首位。地区包括今天的北京市、河北省、天津市、山西、河南、辽宁的部分地区。区域面积很大。
《封神演义》将冀洲侯苏护伪托是苏妲己的父亲,纯粹是为了烘托气氛,抬高身价,有利于故事情节的展开。
商纣王征伐苏国的时候,巳经年逾花甲,苏妲己作为战利品,进呈商纣王,一个强烈的视觉反差就是一句话:"人面桃花相映白",苍髯匹夫对于年轻貌美的妲己,当然是百依百顺。
苏国之花 艳如桃李 心如蛇蝎
商朝国都在朝歌(今天的河南淇县),苏妲己出身于苏国一个奴隶主贵族家庭,父亲名字不祥(《封神演义》中叫苏护),因为疆界彼此相邻,苏妲己的美艳已经名声在外。
当时的商朝,巳历第三十二位王,就是著名的末代纣王。他巳经执政了三十年,已经是皓首匹夫。
苘朝武丁有文字记载的嫔妃共六十位,但拥有王后称号的仅仅三人而已,妇好就是第一任王后。
以此比对商纣王,他的妻室绝不会少于六十个,他的王后是姜氏,这是一个正直的人,她经常劝诚商纣王应该具有良好的品德,远离美色,这才是君主的正道。
(商纣王)
苏妲己设计陷害死了姜氏后,商纣王耳边清静了许多,整天与苏妲己在"鹿台"喝酒唱歌,完全控制了商纣王。
她自创许多酷刑,草菅人命,残害忠良比干,滥用炮烙酷刑,让众多嫔妃裸戏于酒池肉林,或淹死于酒池,或投于虿(一种毒虫)盆中。
结束语
纣王无道,残害忠良,逼得武成王黄飞虎骑五色神牛反出朝歌。留下的大臣认为商朝的末日己到,干脆以难为烂,装疯卖傻,有的被逼夜上梁山,天下诸侯齐上阵,讨伐纣王,西岐的周武王带头在牧野之战中一举打败商王,纣王逃到鹿台,爬上摘星楼,坐在五色神玉上自焚而死。
苏妲己五花大绑,押到刑场斩首,尸体剝皮填入野草,与一支小白旗在空中飞一会儿!
由网友 青言论史 提供的答案:
谈到妲己,很多人印象中都是那个封神榜里面妖媚的妖后,还有王者荣耀里面喜欢用控陪你玩的小狐狸。那么,在正史记载里面,妲己的戏真的有这么多吗?
有关殷商时期的史料,目前最权威的也就只有《史记》了;而在《史记-殷本纪》里面,有关妲己的记载,也就下面这些:
好酒淫乐,嬖於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於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於鬼神。大勣乐戏於沙丘,以酒为池,县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这一段话的核心,就在"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这句话之中。因此,什么"作新淫声"之类的勾当,就都得算上妲己的一份了。
那么妲己的结局呢?也很简单:
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白旗。杀妲己。
一代祸国殃民的妖后妲己,在牧野之战结束、纣王自焚以后,也被周武王杀掉,去地下陪她的大王去也。
欢迎关注我的Html369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由网友 努力的凤人 提供的答案: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妲姬这个人物,很多人说有,都是从小说或电视剧中得来的。
妲姬苏护之女,美若天仙,独占史上十大美女之榜首,妖女中排列第二。为了突岀混君纣王沉浸于酒色之中,使其铁统江山衰败,就得塑造一些各种各样的人物,来说明灭亡的原因。
我想用一句谚语来回答,"真三国,假封神,西游记乱谈情"。既然封神是假的,那么也就没有妲姬这个人物。
由网友 老照片 提供的答案:
历史上确实是有苏妲己这个人物的。
我们所熟知的妲己是《封神榜》中那个红颜祸水、"狐狸精",会蛊惑人心的女子。传说真正的冀州侯苏护的女儿苏妲己天资聪颖、貌美如花,但在去朝歌的路上被一只千年狐狸精摄取了魂魄、占用了肉身,从此苏妲己不再是以前的苏妲己,而是被狐妖附身的苏妲己,所以后人都称苏妲己为"狐狸精"。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苏妲己这个人物也是真实存在的,她是苏式部落之女,己姓,字妲,冀州侯苏护的女儿,帝辛的妃子,人称"苏妲己"。公元前1047年,商纣王出兵攻打有苏部落,有苏部落兵败,向商纣王献上牛羊和美人妲己,从此商纣王与妲己两人开始了骄奢淫逸的宫中生活。商纣王为了讨好美人,花重金买了许多珍奇古玩布置宫廷,还扩建沙丘花园楼台,捕捉了大量的飞禽走兽,而修建用的钱全是从百姓身上压榨来的。
妲己心肠狠毒,有个癖好就是爱看"炮烙之刑",喜欢听犯人行走在烧红的炭火中发出的惨叫声,喜欢看犯人痛苦狰狞的表情。因此,为了博美人一笑,商纣王经常使用酷刑。妲己排挤纣王的子女,诬陷太子,残害大臣,把人命当儿戏,杀人的手段极其残忍。
商纣王和妲己的暴行终是引火烧身。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出兵讨伐商纣王,商朝被一举歼灭,商纣王在鹿台自焚而亡,妲己也被周军杀死。
由网友 南方鹏 提供的答案:
妲己在史书中是存在的,商纣王帝辛在六十岁时对有苏氏发动战争,有苏氏大败,献美女乞好,"有苏氏以妲己女焉",《封神演义》把她衍化为冀州苏护的女儿,还中途被九尾狐李代桃僵。小说对妲己本人算比较好,说妲己事实上已是九尾狐了,而史书则是把妲己本人盖棺定论,说纣王很多祸事都是她撺掇的"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
《国语》说妲己中妲是名,己是姓,却不姓苏。据说妲己有乌黑而长的秀发,杏脸桃腮,眉如春山浅淡,如此美人,老年帝辛至于被蛊惑亡国似乎事出有因,还记载妲己助推纣王发明了诸多酷刑,杀戮忠良,除了好事啥事都做。特别是许仲琳的封神演义之后,妲己的反面形象已是板上钉钉铁案难翻。(Html369南方鹏首发)
事实上对于纣王与妲己的暴虐形象,自古以来一直有人质疑,孔子认为"桀纣之恶不致如是",班彪的伯父班生也说,"安有据妇人而临朝"?细究起来,妲己应是因纣王而被污名化,亡国之君必须有灭亡的理由,除了说帝辛的不堪外,还应有外推动力,美女导致荒淫是极好理由,比如妹喜魅惑夏桀使夏王朝灭亡,后来的杨贵妃促成安史之乱,都是同一套路。
读史鉴今,修心明性,欢迎关注南方鹏共同探讨。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0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