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过海'说的是哪八仙?_八仙过海的八仙指的是谁

由网友 生产队长老杨 提供的答案:

问:"八仙过海″说的是哪八仙?

钟离点石把扇摇,

拐李先生得道高。

洞宾背剑清风客,

果老骑驴走赵桥。

釆和手执云阳板,

国舅瑶池品玉萧。

仙姑敬奉长生酒,

湘子花篮献蟠桃。

八仙就是汉钟离,铁拐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兰釆和,韩湘子,何仙姑八位神仙。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八仙去蓬莱过东海,遇上台风,八仙就各自抛出宝物过海,汉钟离的宝物是芭蕉扇,铁拐李的宝物是铁拐和葫芦,吕洞宾的宝物是青锋宝剑,张果老向宝物是倒骑毛驴,兰釆和的宝物是阴阳玉板,曹国舅的宝物是玉萧,何仙姑的宝物是莲花,韩湘子的宝物是花蓝。

八仙就是运用宝物,乘风破浪,渡过茫茫大海,到达蓬莱仙境。这就叫"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也叫"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由网友 老照片 提供的答案:

八仙是指中国传统民间神话故事中的八位道教神仙,在明代之前,八仙还不统一,有汉八仙,即淮南王《淮南子》中的八公;唐八仙,即指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所写的李白、贺知章等八位大文人;宋八仙,各不相同。到了明代,吴元泰在《东游记》里对八仙进行了统一,分别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

八仙虽起源于唐宋时期,文学作品中经常能见到关于八仙的描写,但成员时常变更。如《吕洞宾三醉岳阳楼》中就没有何仙姑,而出现了徐神翁,《吕洞宾度铁拐李岳》中也没有何仙姑,而是张四郎。

铁拐李:原是终南山的一名道士,在一次元神出窍时,被老虎吃了肉身,元神无处可归。忽见路边有一饿死的乞丐,于是投身到他的肉身上,谁知起身后发现这个肉身相貌丑陋,还有一腿是瘸的。

汉钟离:又称钟离权,是最早被记载在史料中而且确有其人的一位。据说他出生的时候,一个巨人走进他家,声称自己是上古黄神氏,此世寄托在此。随后就见一道灵光闪现,他出生时就如同一三岁婴儿大小,不哭不闹不吃饭,知直到第七天突然开口说话:"身游紫府,名书玉京。"家里人大惊,认为他是神仙转世,给予厚望。

张果老:史料上也确有记载张果此人,传闻他年龄数百岁,隐居深山,精通长生秘术。武则天曾派人召见他,他装死不去;唐玄宗也曾召见他,他装死气绝很久才醒过来,使者不敢再请他,唐玄宗后又派徐峤前去,张果这才进宫。张果自称是尧帝时期的人,于是唐玄宗让术士叶法善算算张果老的来历,叶法善却不敢说,说是一说即死。后来叶法善说出张果老早期是一只白蝙蝠精,说完果然倒地不起,唐玄宗求情张果才救了他。

吕洞宾:八仙中暑吕洞宾的传说流传最广,并与当时道教的内丹修炼法相辅相成,成为两宋时期传播甚广的"钟吕金丹道"。吕洞宾可以说是八仙中最富有人情味的一个,风趣幽默、风流潇洒,还时常为民除害,并且有点好酒色,关于他的传说多而杂。

何仙姑:八仙中唯一的女神仙。据说出生于武则天时期,出生时头顶有六道毫光,并且自幼聪明过人。十三岁时在山上遇见了仙人吕洞宾,吕洞宾赐了她一只仙桃,何仙姑吃后从此不觉得饥饿、口渴,身轻如燕,而且能预见祸福,村民们因此将其供奉为神明,后来在吕洞宾的帮助下成仙。

蓝采和:八仙中最玩世不恭的行乞神仙,平时就穿一身破旧的蓝衫,只穿一只鞋子,言行举止怪癖,夏天穿棉衣,冬天躺在雪地里都热得全身冒热气。喜欢喝酒、唱歌,使人感觉高深莫测。别人给他钱他也不要,大多送给穷人,居无定所,四海为家。

韩湘子:曾拜吕洞宾为师,学习道义,擅长吹洞箫,代表作有《天花引》。因为韩愈极力反对佛道,所以塑造出韩湘子指点度化韩愈,最终韩愈有所感悟,也修道成仙。

曹国舅:关于他的故事流传较少。据说他性情温和,不贪富贵权势,精通音律、写诗,着迷于修仙之道。他有一个弟弟娇纵跋扈,曹国舅十分厌恶这个弟弟,于是进山修炼,拜吕洞宾、汉钟离为师,修道成仙。

由网友 默默浅吻 提供的答案:

八仙过海是一种流传最广的汉族民间传说。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后来,人们把这个典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八仙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汉钟离,原复姓钟离,名权,字云房,后改名为觉,燕台人,字寂道,号和谷子,又号正阳子。相传诞生时,异光数丈,状若烈火。因受铁拐李的点化,上山学道。下山后飞剑斩虎、点金济众,最后与其兄简同日升天,度吕洞宾而去。有关其神仙传说,起于五代、北宋。《宣和书谱》卷十九:"神仙钟离先生名权,不知何时人。而间出接物,自谓生于汉。吕洞宾于先生执弟子礼。"后遂称"汉钟离"而不名。钟离权逭双髽髻以传道,手摇扇子,袒露大肚,一派散仙之风。

张果老,亦名张果。原为唐代道士,相传隐居于恒州条山,唐武则天时自称已数百岁。武后召之出山,他装死不赴。常倒骑白驴,这头毛驴每天能够行走几万公里,到达目的地后,他就把毛驴象纸一样折叠起来,存放在自己的行李中。又因为他经常手中拿着竹子做的一种说唱用具,所以后世人们就把他看作是"道情"(中国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的祖师。唐玄宗时,派使者请他入朝,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职衔,赐号通玄先生。

韩湘子,名湘,字清夫,传为韩愈之侄孙。相传韩湘自幼学道,追随吕纯阳,后登桃树堕死而尸解登仙。韩愈官拜刑部侍郎时,宾客盈门,朋僚宴贺。韩湘子劝韩愈弃官学道,韩愈则勉韩湘子弃道从学。韩湘子以径寸葫芦,酌酒遍饮宾客,数斗不竭。又以盆覆土,开花两朵,上有金字之联: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后来,韩愈以谏迎佛骨事,贬谪潮州,别家赴任,途经蓝关,值大雪,马惫于道。韩湘子冒雪而来。韩愈问其地,即蓝关,嗟叹韩湘子预言之灵验。后韩湘子护愈抵任,复随愈移袁州,最后度其叔韩愈入道。

铁拐李,亦称李铁拐。李铁拐,相传名叫李凝阳,或名洪水,小字拐儿,自号李孔目。曾遇太上老君得道。神游时因其肉身误为徒弟火化,游魂无所依归,乃附一饿死者的尸身而起。蓬守垢面,坦腹跛足,并用水喷倚身的竹杖,变成铁杖,故称"铁拐李"。

吕洞宾,即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相传吕洞宾进士落第后遇钟离权,钟离于炉上煮黄粱饭,授枕予洞宾睡,梦见自己中进士、当 官、升侍郎、成亲、为宰相、被诬害、获罪、家破人亡、穷困潦倒 倏忽醒来,黄粱犹未熟,方知贵不足喜,贱不足忧,人世间不过一场梦而已。遂弃家,拜钟离权为师,入终南山修道。传说他曾在江淮斩蛟、岳阳弄鹤、客店醉酒等。有关他的神话传说,大概最早起于北宋岳州一带。小说、戏曲中反映其故事很多。

何仙姑,名琼,永州零陵人。十三岁时,入山采茶,遇吕洞宾。后又梦见神人教饵云母粉,遂誓不嫁,往来山谷,轻身飞行。每日朝出,暮持山果归来服侍母亲。后尸解仙去,是世传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原型为一个容貌非凡的女性,经常手持荷花。

蓝采和,唐代的隐逸。所传故事最早见于南唐沈汾《续仙传》。常衣破蓝衫,一足靴,一足跣,夏则披絮,冬则卧雪,气出如蒸。蓝采和常行歌于城市乞讨,手持大拍板长三尺余,似醉非醉,踏歌云"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红颜一春树,流年一掷梭",均为神仙脱世之意。后得钟离权之度化,乘云而去。

曹国舅,姓曹,名景休,徐州人。宋仁宗曹皇后之弟,故称国舅。因其弟景植不法杀人而伏罪,曹景休耻见于人而隐居山岩,葛巾野服,矢志修真。经钟离权与吕洞宾之度化,曹国舅得还真秘旨而修道成真,并由钟离权和吕洞宾引入仙班。在八仙中,他的事迹最少,出处最晚。

八仙过海的故事:

相传,一次,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铁拐李提议乘兴到海上一游。汉钟离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向远处漂去。何仙姑将荷花往水中一抛,顿时红光万道,何仙姑伫立荷花之上,随波漂游。随后,吕洞宾、张果老、曹国舅、铁拐李、韩湘子、蓝采和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人水中,借助宝物大显神通,傲游东侮。

八仙的举动惊动了龙宫,东海龙王率虾兵蟹将出海观望,言语间与八仙发生冲突,引起争斗,东海龙王乘八仙不备,将蓝采和擒入龙宫。八仙大怒,各展神通,上前撕杀,腰斩两个龙子,虾兵蟹将抵挡不往,纷纷败下海去,隐伏水底。八仙则在海上往来叫战。东海龙王请来南海、北海、西海龙王,合力翻动五湖四海水,掀起狂涛巨浪,仙紧随在后,安然无恙。四海龙王见状,急忙调动四海兵将,准备决一死战,正在这时,恰好南海观音菩萨经过,喝住双方,并出面调停,直至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双方罢战。

八位仙人拜别观音菩萨,各持宝物,兴波逐浪遨游而去。 这就是「八仙过海」的故事。

由网友 可洛加冰 提供的答案:

"八仙"一般是指铁拐李、汉锺离、蓝采和、张果老、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曹国舅,这八位神仙人物。在传说中,八仙各有不同的法器,铁拐李有铁杖,汉锺离有鼓,张果老有纸叠驴,吕洞宾有长剑及箫管,何仙姑有竹罩、韩湘子有花篮、曹国舅有玉版,蓝采和有大拍板。他们随身所携带的法器各有妙用。

汉钟离扔了芭蕉扇,张国老放下坐骑"纸驴",其他神仙也各掷法器下水,横渡东海。由于八仙的举动惊动龙宫,东海龙王率领虾兵蟹将前往理论,不料发生冲突,蓝采和被带回龙宫(亦说法器被抢)。之后八仙大开杀戒,怒斩龙子,而东海龙王则与北海、南海及西海龙王合作,一时之间惊涛骇浪。此时曹国舅拿出玉板开路,将巨浪逼往两旁,顺利渡海。最后由南海观音菩萨(或说如来佛)出面调停,要求东海龙王释放蓝采和之后,双方才停战。

'八仙过海'说的是哪八仙?_八仙过海的八仙指的是谁

由网友 五点一线 提供的答案:

所谓"八仙"就是指在民间广为流传的道教的八位神仙。直到明代吴元泰著《八仙出处东游记》,才将八仙定为:铁拐李、汉钟离、张果老、蓝采和、何仙姑、吕洞宾、韩湘子和曹国舅。他们是阴阳五行中八卦的代表,也是芸芸众生身份和形象的代表,因各使用不同的法器乘风过海,而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说。

铁拐李(李玄):属兑金之象,是"贱"的代表。所持葫芦,"葫芦岂只存五福",可救济众生。

汉钟离(钟离权):属离火之象,是"贫"的代表。所持扇子,"轻摇小扇乐陶然",能起死回生。

张果老(张果):属震木之象,是"老"的代表。所持鱼鼓,"鱼鼓频敲有梵音",能占卜人生。

吕洞宾(吕岩):属乾金之象,是"男"的代表。所持宝剑,"剑现灵光魑魅惊",可镇邪驱魔。

何仙姑(何琼):属坤土之象,是"女"的代表。所持荷花,"手执荷花不染尘",能修身养性。

蓝采和(许坚):属巽木之象,是"幼"的代表。所持花篮,"花篮内蓄无凡品",能广通神明。

韩湘子:属坎水之象,是"富"的代表。所持笛子,"紫箫吹度千波静",使万物滋生。

曹国舅(曹景休):属艮土之象,是"贵"的代表。所持玉板,"玉板和声万籁清",可静化环境。

由网友 诗词轩 提供的答案:

八仙介绍

传说介绍

历史原型

起源之一

起源之二

后世影响

由网友 小主道后宫 提供的答案:

八仙过海是一种流传最广的汉族民间传说。八仙最脍炙人口的故事之一,最早见于杂剧《争玉板八仙过海》中。相传白云仙长有回于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后来,人们把这个典故用来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别能力而创造奇迹的事。八仙分别为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

传说介绍

这天,八仙兴高采烈地来到蓬莱阁上聚会饮酒。八仙每人准备一道菜,以当地的大虾、海参、扇贝、海蟹、红螺、真鲷等海珍品为主要原料,加工了8个拼盘、8个热菜和1个热汤。拼盘各自用自己的宝物拼成图案,造形生动别致,盘盘都有神话典故,不仅味道鲜美,还可观赏助兴;热菜烹饪更为精致,呈现蓬莱多处名胜景观,巧夺天工;热汤以八种海鲜加鸡汤制成,味道鲜美奇特。酒至酣时,铁拐李意犹未尽,对众仙说:"都说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景致秀丽,我等何不去游玩、观赏?"众仙激情四溢,齐声附和。吕洞宾说:"我等既为仙人,今番渡海不得乘舟,只凭个人道法,意下如何?"众仙听了,欣然赞同,一齐弃座动身而去。(另一说八仙赴王母娘娘蟠桃会归来。)八位仙人聚到海边,个个亮出了自己的法宝。逍遥闲散的汉钟离,把手中的芭蕉扇甩开扔到大海里,那扇子大如蒲席,他醉眼惺忪地跳到迎波踏浪的扇子上,悠哉游哉地向大海深处漂去。清婉动人的何仙姑步其后尘,将荷花往海里一放,顿时红光四射,花像磨盘,仙姑亭亭玉立于荷花中间,风姿迷人。众仙谁也不甘落后。吟诗行侠的吕洞宾、倒骑毛驴的张果老、隐迹修道的曹国舅、振靴踏歌的蓝采和、巧夺造化的韩湘子、借尸还魂的铁拐李纷纷将宝物扔入海中。瞬间,百舸争流,各显神通,逞雄镇海,悠然地遨游在万顷碧波之中。

八仙遨海,顿时海面如翻江倒海,滔天巨浪震动了东海龙王的宫殿。东海龙王急派虾兵蟹将出海查巡,方知是八仙各显其能,兴海所为。东海龙王恼羞成怒,率兵出来干涉。八仙据理力争,与之抗辩,东海龙王下令虾兵蟹将抢走蓝采和。蓝采和不甘示弱,与之争斗,终因寡不敌众,被抓住关进龙宫。众仙见状大怒,个个奋勇上前厮杀,在海里打起一场恶战。众仙连斩东海龙王两个龙子,吓得虾兵蟹将魂飞魄散,屁滚尿流,纷纷败下阵来。

东海龙王怒不可遏,急忙请来南海、北海、西海龙王,不制服众仙誓不罢休。于是四海龙王催动三江五湖四海之海水掀起惊天巨浪,杀气腾腾地直奔众仙而来。正在一触即发之际,忽见金光闪烁,浊浪中闪出一条路来,原来曹国舅白云板天生具有避水神力,他怀抱云板在前开路,众仙在后紧紧跟随,任凭巨浪排山倒海,却奈何不了他们。四海龙王见此情景,十分恼火,又调动了四海兵将准备再战。恰巧南海观音(一说如来佛)从此处经过(或说专门来调停),便喝住双方出面制止,东海龙王放出蓝采和。八仙拜别观音,各持宝物,乘风破浪、遨游而去。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30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