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肺多发小结节,建议定期复查是怎么回事?_双肺多发小结节影是怎么回事

由网友 医格(提问者) 提供的答案:

小于或等于8 mm 的肺结节称为小结节。

"小结节"只是对肺内病灶的描述,并不能说明它们的性质。通常所说的癌是恶性病变,判断"肺小结节"是否为恶性病变,也就是癌,还需要进一步检查。

统计学数据显示:很多肺部良性或恶性病变均可表现为"小结",如炎症、钙化、肺内淋巴结等,早期肺癌或转移性肺癌等恶性肿瘤只占一小部分。

关于肺结节的处理,2013年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推荐意见如下:

(1) 对于直径≤5 mm的纯磨玻璃肺结节,通常不需要随访。

(2) 对于直径5~10 mm的纯磨玻璃肺结节,每年复查1次CT,共3年。

(3) 对于直径>10 mm的纯磨玻璃肺结节,首次CT检查后3个月复查,若病灶持续存在,除非患者不能耐受手术,否则建议行非手术活检或外科手术治疗。

(4) 对于直径≤8 mm的部分实性肺结节,应于首次检查后3、12、24个月行CT扫描严格定期随访,此后3年每年复查1次CT。在随访过程中一旦发现实性部分增大,应立即行非手术活检或外科手术治疗。

(5) 对于直径>8 mm的部分实性肺结节,需在首次检查后3个月复查CT,若病灶持续存在则应行PET扫描、非手术活检、外科手术治疗等积极处理。

(6) 对于直径>15 mm的亚实性肺结节,无需复查CT,直接积极处理。

特定大小的肺结节,随访也就是复查是有必要的,应谨遵医嘱。

由网友 小影大夫 提供的答案:

肺结节有良性和恶性,做了CT发现双肺多发结节,在影像上没有办法定是良性还是恶性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定期复查。如果结节变大了,那么就要积极切除处理。如果结节稳定不变,还要坚持一段时间继续复查。如果结节变小,有可能是炎性结节。

双肺小结节,在1cm以下的都很难定是良性还是恶性的。≤3cm的病灶叫肺结节,>3cm的病灶叫肿块。结节和肿块就是大小不同而已,并没有性质上的差异,结节和肿块有良性和恶性的。不要误解为肿块就一定是恶性的。

对于一个病灶,要确定是什么东西,金标准是做病理检查,可以做穿刺活检,就是穿一针进去取点组织出来化验,看看是良性还是恶性的。一次穿刺活检是良性的,却不能说明这个病灶就一定是良性的,因为有可能这一针没有穿到癌细胞,所以严重怀疑肺癌的,有时候要多次穿刺活检。还有一种方式,就是直接切除病灶做病理活检,这个是最彻底也是最准确的。

对于双肺多发小结节,良性结节征象包括边缘光整、形态规则等,恶性的征象一般包括肺结节大小、形态不规则、边缘有毛刺分叶、不均匀强化等等。如果病灶长得像恶性的,那么影像科医生会直接考虑肺癌,或者建议穿刺活检。

比如这个肺癌,有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典型的肺癌征象。

如果没有办法定性的,双肺多发结节,结节小,如果做穿刺有可能穿不到真正的病灶,所以坚持复查是最有效的方式。不同大小,不同形态的结节,复查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一般是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两年的周期复查。如果复查结节增大了,那么就要积极处理。如果一直处理稳定或者缩小的状态,那么良性的可能性比较大。

我是小影大夫,想了解更多医学知识,请关注我。

由网友 深蓝医生 提供的答案:

肺部结节有可能是良性,也有可能是恶性,在结节较小难以确定性质的时候,一般医生就会建议定期复查,密切监测结节的变化。

我们都知道,明确肺部结节的性质,需要的是病理诊断,病理是最终诊断的金标准。

但在结节较小的时候,肺穿活检有时难以取到结节的组织,或者穿刺风险偏高;而无创检查PET-CT在结节较小的时候,敏感性也不强,换句话说,这种情况下的PET-CT准确率也并不高,加之PET-CT价格昂贵,所以医生一般也不会常规推荐查PET-CT。

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定期复查就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了。

因为恶性肿瘤会有一个缓慢增长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延长,瘤体会逐渐增大;而良性结节的增长就更加缓慢,甚至停滞或随时间的推移钙化或消失,常常几个月甚至几年都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具体复查方法,医生都会根据结节大小及影像特点,建议以1-3个月再次复查胸部CT对比,如果是恶性肿瘤,结节会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增大,而良性结节,基本上不会有变化,甚至是缩小。

这就是发现肺部小结节时,医生建议定期复查的基本原理。

目前规范的复查,一般参照NCCN指南2017最新版,根据结节大小及患肺癌的风险因素来决定,具体指导意见如下:

胸部 CT 检查若发现为实性结节 (依据患者发生肿瘤的风险程度进行分类)。

低风险 :

1、<4mm→无需做进一步检查;

2、4-≤6mm→12 月后再行胸部 CT→若结节大小稳定,无需进一步检查;

3、6-≤8mm→6-12 月后再行胸部 CT→若结节大小稳定→18-24 个月后再行胸部 CT检查;

4、≥8mm→方法 1:分别于第 3、9、24 月时行胸部 CT ;方法 2:考虑 PET/CT 或活检。

高风险

1、<4mm→12 月后再行胸部 CT→若结节大小稳定,无需进一步检查;

2、4-≤6mm→6-12 月后再行胸部 CT→若结节大小稳定→18-24 个月后再行胸部 CT;

3、6-≤8mm→3-6 月后再行胸部 CT→若结节大小稳定→9-12 个月、24 个月时再行胸部 CT检查;

4、≥8mm→方法 1:分别于第 3、9、24 月时行胸部 CT 方法 2:考虑 PET/CT 或活检。

注:

低风险:无吸烟史及其他肺癌易患因素;

高风险:有长期的吸烟史及直系亲属肺癌发病史等。

以上可以看出,定期复查是对肺部结节难以确定性质时的一种定期监测,目的就是根据结节的动态变化来最终确定结节性质。

由网友 肝胆外科崔医生 提供的答案:

人的身体不管哪里长了结节都会让人们很不舒服,尤其是联想到癌症,所以一旦检查发现有结节,那么赶紧就会去看医生。而肺结节是这其中的代表,因为肺结节这个病啊比较棘手,医生建议复查吧,病人自己有很担心,而要想手术时,又觉得没准是良性的,手术了会对身体产生较大的影响。而现在生活中,对于双肺的多发结节来说,一般都是采取定期复查的决策。

关于肺部结节定期复查我们该了解哪些事情

  • 首先说双肺部的结节,双肺的小结节很少是恶性的,大多是与工作环境等有关,比如说年轻时是长期从事矿石开采、石棉加工或者是环境污染较重等有关,此外一种例外就是双肺的转移性恶性肿瘤,也就是身体其他部位的癌症转移到双肺的情况。
  • 对于这种较小的结节,直径小于6-8毫米时,是可以进行定期复查的,除非是临床医师和影像科医师都非常认定结节是恶性的可能性大的时候,就该考虑是否应该进行早期的切除了,毕竟早期的手术效果肯定是比进展后要好,但是由于是双肺是小结节,手术基本上是不能完全切除的,除非是这些结节局限在一个肺叶内。
  • 但是小的肺结节大多数仍有还是建议进行定期复查,毕竟绝大多数的肺小结节都是良性的病变,即便是磨玻璃结节,很多时候也并不是恶性的,退一步说,即便发生的癌变,定期观察几个月基本上是不会出现肿瘤进展明显的情况,也是不影响进一步的治疗的。
  • 肺结节的复查来说,一般建议过3个月进行复查一次,但是呢,因人而异吧,有些人心里比较担心有时候过1-2个月就想复查一次,小崔医生在这里告诉大家:复查可以,但不要过于频繁, 毕竟肺CT检查也是有辐射伤害的啊,只是在第一年里建议密集的进行复查一段时间,等以后就可以拉长复查的时间了。
  • 最后,双肺的小结节,比单发的结节恶变机会还要低,所以说定期复查是一个比较合适的选择,但是如果医生考虑可能是其他部位的癌症转移过来的话,那么最好查一查其他部位的检查,比如说肝脏,乳腺或者是甲状腺等等,如果是转移的话,治疗效果基本也不会好到哪去。

由网友 张垒医生 提供的答案:

大家好,我是一名从业多年的内科医生。随着CT的普及,以前看似高大上的设备现在在基层的私立医院、大点的卫生院都已经普及,大大弥补了DR的局限性。那么肺部作为一个最常见的CT检查部位,相信很多人都做过,而且有的地方已经把肺部薄层CT纳入了基本的体检项目之中,就在拿检查报告单上有的人会写上"双肺多发结节,建议半年/一年/定期复查",这是怎么个意思呢?好端端的,也没有症状,怎么肺部就有结节呢?又该如何应对呢?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医疗事故警示

●为什么我对肺部结节印象很深刻,这与我曾经呆过的一个科室有关。这件事是发生在我的上级医师身上,至今我也是印象非常深刻。就是有个患者是因为其它疾病而住院治疗,医生常规给他开了肺部CT检查,检查出来也是提示有结节,但是还比较小,报告单上也是建议复查。所以第二天医师在查房的时候口头上跟患者说过了,但是在出院小结上只把这个检查结果写了进去,没有从文书上体现,告知其要多久多久复查。

●这个医生那时候还是住院医,加上平时工作比较忙,想着口头上也和患者交代过,所以也没太在意。岂知过了一年还是两年左右这个病人在别的医院检查出来考虑是肺癌,而且还做了手术。他就抓住出院小结上这点说没让他定期复查,导致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医生也没有和他交待过死咬不放,还要打官司,闹到卫生主管部门去。医院也是息事宁人,赔钱了事。细细想来临床工作真是如履薄冰,所以对于肺部结节我是印象非常之深刻,这个案例带来的警示也会伴随着我接下来的工作生涯。

肺部结节怎么来的?

对于肺部结节形成的原因,我们考虑还是多因素所致。比如慢性的炎症、肺结核、血管畸形、良性病变,几乎所有与肺部相关的疾病都可能导致肺部小结节的出现。此外,像长期吸烟、长时间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工作,在烹饪中产生的油烟(具体如醛、酮、醇、烃、脂肪酸等)长期吸入也会导致肺损伤,另外长期吸入粉尘导致尘肺、肺部炎症、肺部金属粉尘沉积症和肿瘤,他们大多在影像学上表现为肺结节。

肺结节到底有没有危害?

●我们大致可以将它划分为两种性质,即良性或者恶性。就有相关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约80%的良性结节为肺部感染所致,最为常见的就是真菌感染、结核分歧杆菌感染,细菌感染等。也有的是错构瘤、血管性病变等,这些良性病变我们大可放心,它往往几年后再复查还是那个样子,它也不会引起什么不适症状,所以良性那对我们是没什么危害的。但是恶性就不一样了,就像我开篇说到的那个案例一样,它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发展,如果你没有及时随访,恐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所以最为关键的还是你体检发现了肺结节,那么判断这个结节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才是关键。虽说临床上结节大部分都是良性的,但保险起见,还是不要冒那个风险。下面我就来和大家讲讲怎么鉴别。首先从外观来评估,结节大小随着其体积增大,其恶性概率也会随之增加。从结节形态评估,大多数恶性肺结节的形态为圆形或类圆形,与恶性实性结节相比,恶性亚实性结节出现不规则形态的比例较高。

●从结节边缘看,恶性肺结节多呈分叶状或有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常提示恶性可能;而良性肺结节多数无分叶,边缘可有尖角或纤维条索等,故而周围出现纤维条索、胸膜增厚等征象则常提示结节为良性;从结节-肺界面看,恶性肺结节边缘多清楚但不光整,结节-肺界面毛糙甚至有毛刺;炎性肺结节边缘多模糊,而良性非炎性肺结节边缘多清楚整齐甚至光整。尽管"分叶、毛刺、胸膜凹陷征"等是恶性病变的特点,但由于小结节中的早期肺癌很少见到这些特点,所以,同时需要内部特征协助鉴别诊断。

●在内部特征上,如果密度均匀,尤其是直径<5mm常提示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如果密度不均匀,实性成分超过50%常提示恶性可能性大;如果是持续存在的磨玻璃结节(GGN)大多数为恶性,或有向恶性发展倾向;像磨玻璃结节的平均CT值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密度高则恶性概率大,密度低则恶性概率低,当然了,这也需要结合结节大小及其形态变化综合判断。从结构来看,支气管被包埋且伴局部管壁增厚,或包埋的支气管管腔不规则,则恶性可能性大。

双肺多发小结节,建议定期复查!怎么办?

由于也未看到题主的肺部影像,也未看到报告单。从描述来看,既然影像诊断医生建议定期复查那说明就有复查的必要性。而且如果结节在1cm以下,是很难定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对此,我给出的建议是在胸外科随诊,三到六个月复查肺部CT,最好是在同一个医院复查,这样就可以把两次的肺部片子一起对比,看看结节有无增大,如果复查几次下来还是差不多,那就可以延长复查时间,如一年或者两年,即使是良性,但是咱心里要记得有这么一回事。

作者寄语:本回答不构成医学治疗建议,也不具备医疗指导意见,仅为健康科普所用。综合数小时时间总结而成,不加入专栏,无偿、免费的让大家阅读。愿对那些受到谣言误导、没有医学知识、健康保健观念群体有所帮助。Html369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如有不同观点可评论区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觉得学到了有帮助,不要吝啬,献个爱心,点个赞,转发一下帮助更多人,感谢支持。

由网友 惠大夫在江湖 提供的答案:

实际上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如果在做肺CT检查的时候,发现了肺内多发的小结节,需要警惕恶性结节的可能性。一般来讲,如果是恶性结节的话,增长速度可能较快,如果良性结节的话增长速度较慢,一般都需要在3~6个月复查。

由网友 健康科普鲁大夫 提供的答案:

双肺多发小结节这样的术语多是基于CT检查或者胸片检查发现的,这个检查延伸了我们的视觉,把脏器里的结构看的清楚了,当然CT比胸片看的更仔细,就是CT也因扫描厚度不同观察的清晰度不同。

肺分左肺和右肺,多发就是多个,不是单个的,三个及三个以上叫多发。肺结节呢,是肺这个器官里异于正常结构的病理结构,也就是不是正常的。所谓结节就像是绳子打个结或者竹子的节一样突出来的那个样子,往往表现在肺上就是圆形或者类圆形,它和肿块的区别在于大小不一样,小于3cm的叫结节,大于3cm的叫肿块。3mm以下的叫微小结节。

建议定期复查是为了更好的动态观察结节有没有变化,比如大小有没变化,外形有没有变化,结节内部密度有没有变化,多发的结节个数有没增多或者减少,通过这些动态变化来判断结节的性质。我们观察股票走势也是动态的,这个也是。

结节的变化就和人一样,小的时候不知道他的品行怎么样,只能通过在这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发现他有没有变化,比如个子长了没?体重增加了没?发育的怎么样?是不是正常?比如男孩长胡子了没?声音有没有变音?女孩的话第二性征是不是有所反应?

当然这些都是外在的,就像结节的外形一样;还有就是这孩子学习怎么样,品行怎么样?是好是坏?这些都通过平时的表现以及学习成绩来判断德智体美劳是不是全面发展?有没有违纪乱法,侵犯他人利益,这是内在的,就像结节的内在比如密度变化一样。数量的变化就像孩子不同时期交的朋友,是哪一类的。所以等结节的性质不好判断的时候,需要去做动态观察,也就是定期观察,和前一时期的片子比较来判断。就像孩子的学习情况怎么样,通过期中期末考试来判断孩子最近学业的变化是一个道理,是有进步?还是倒退?抑或是没明显变化。

所以复查的时候,影像学诊断结果:多会与前片对比,然后写出对比的结果,比如无明显变化,比如结节数量增多,比如结节变小,比如结节增大,比如结节数量减少。这样我们就明白病情的变化情况。

如果喜欢我的回答,可以关注,可以点赞,给我鼓励,如果觉得有用并想让周边的亲朋好友也受益,欢迎转发和分享。

由网友 于福田医生 提供的答案:

双肺多发小结节,需要定期复查。一般我们要关注多发结节中较大的,和有特殊征象的结节。如果各个结节都小于5mm,可以6—12个月CT复查,复查时要薄扫CT扫描,层距最好小于2mm那种。如果其中较大的结节大于6mm,要3—6个月CT复查。

对于有其他部位肿瘤性疾病的病人,更要提高警惕。肺部多发性转移瘤还是比较多见的,有经验的医生结合病史,应该能更早的确诊。

由于环境污染的存在,所以我们国家肺部多发结节的发生相对要多一些。

另外,很多肺部感染的病人也可以出现多发结节,但多合并有感染的伴发症状,对于这种病人要及时医疗干预,避免疾病加重。

由网友 黄志艳 提供的答案:

先说一个病例,曾经有一个61岁的患者,因胸闷、气短、咳嗽4 个月 , 发热 1 个月入院 。 患者 4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 胸闷、气短, 以夜间明显,伴轻咳和咯血。就这种情况,怎么判断是什么疾病呢?虽然最终查出了结节病,但楼主还是需要定期检查作防范。

因为有很多疾病可能,所以需要定期复查!

一、感染性疾病

老 年患者, 长期发热、盗汗, 眼底出现结节病灶, 影像学表现为双肺多发小结节影, 考虑粟粒型结核可能性大, 脾内多发结节也可能为结核病变;细菌感染,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血行感 染早期;病毒、真菌和寄生虫感染亦可引起肺部多发结节影, 但患者无基础疾病, 无引起免疫功能低下的因素存在, 临床表现也不支持。

二、肿瘤

肺部多发 结节影以转移癌多见, 此外细支气管肺泡癌、淋巴瘤也可有类似影像学表现, 肿瘤也可发生脾脏结节病变。

三、间质性肺病

结节病为原因不明的多系统肉芽肿性疾病,一般多为良性经过;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如肺、肝、 脾、全身淋巴结、皮肤及骨骼等,80%以上有胸部受累,20%的病例合并有皮肤和眼部病变,肺部改变明显。20-40岁人群多发,女性多于男性。

两侧肺门对称性淋巴结肿大是其典型表现。纵隔内淋巴结以中纵隔淋巴结肿大为主。当出现肺部征象时表现多样化,可出现两肺弥漫性网状结节影;少数为单纯粟粒状;晚期出现肺间质性纤维化;支气管血管束出现增粗、聚拢或变形。

四、脾结节

脾梗塞有其诱发因素及典型的临床表现, 可除外;脾肿瘤可为继发性, 即转移癌, 应该在身体其他部位发现原发病灶;原发性肿瘤以淋巴瘤多见。脾结核表现为多发低密度病灶, 有炎性浸润、干酪 坏死, 在病灶周围形成环行影 。

五、其他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多肌炎/皮肌炎和结节性多动脉炎等累及肺部, 可出现多发小结节影;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尘肺及其他职业性肺病、韦格内肉芽肿 、肺淀粉样 变及肺含特血黄素沉积症等, 都是有可能的。

我是心血管黄医生,致力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解释复杂难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您的点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结节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吧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9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