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怡然616 提供的答案:
就此问,也从本人了解的谈一谈,仅供参考
- 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公务员岗位,临近退休前两年去争取"实职领导职务"这可以说不可能,因为到了这年龄段即使任过一官半职也早已是"退居二线,转为非领导职"的人了,一一一当然,如有条件很有必要在事业职称或"公务员职级"上努力作些争取,因为临近退休占用单位的"岗位指标"时间不长,但对任何单位来说,也是对老同志关心、关照的真正体现,最为关键的是,这涉及到老同志退休时的退休金(养老金)的高低。
- 就我掌握了的情况看,在事业单位工作的老同志,只要领导关心,且在个人退休前这时段单位若有比个人现行职称高的"空岗职称",若本人基本晋升条件具备,一般都能晋升职称(如:初职晋中职、中职晋副高等),同时"评聘同行,这样也必然会在退休前增加工资;
- 若属公务员岗位,也同是一个道理,只要所在单位领导关心、重视,单位里也有比自己现行更高一级的"非领导职务"空岗,一般都能在退休前得到晋升,如:二级主任科员晋升一级主任科员、一级主任科员晋升四级调研员、四晋三、三晋二等等。
- 我一同学在公务员岗工作,原任"四级调研员"且履职已多年,去年9月退休,在退休前两个月争取晋升为"三级调研员",据她本人讲:退休前刚好单位有一同事退休后空出了一个"三级调研员岗",单位也即时安排了对她晋升三调的"推荐、考核、上报审批和公示"等工作,退休前工资增加了三百多元,办理退休手续后,退休金(养老金)也较之同工龄以"四调"退休的退休金约高出两百七十多元。
- 以上是个人就此问题所了解的一些基本情况,当然地区难免会存在些不尽一致,谨供参考!
由网友 职言职觉 提供的答案:
题主应该是体制内!还有不到两年时间退休,心中所思所想、所悟所盼,都是解脱的、淡然的、释怀的、超凡的!对于提拔晋升,应该是彻底看淡了、看清了、看透了、看明了,应该是宠辱不惊、去留无意,不再上窜下跳、不再削尖脑袋、不再四处打听、不再低三下四。我们要做的就是修身养性、放下一切,每天轻轻松松,按时上班按时下班,两耳不闻窗外事,顺顺利利等到退休。
当然,还有不到两年时间提拔晋升一级,既可以提升在职工资,也可以辐射增加退休待遇。比如从正科级实职提拔为副处级实职,每月工资可以增加800元左右,每年收入可以增加10000左右。在职工资增加了,还可以增加退休金。但是因为提拔副处级时间不是很长,个人以副处级缴纳的养老保险增加不是十分明显,所以退休金增加的幅度不是很大,大概只有不到500元。
在增加福利待遇的同时,同时也增加了责任和压力。提拔晋升了,当领导了,那就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不可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不可能只要权力不想承担责任,更不可能因为你在两年后要退休,就迁就你照顾你,让你呆在家里不上班。组织不会这么做,群众也不会答应。谁提拔,谁就担当更多的责任,谁就承担更多的压力,这是桓古不变的道理。
另外,还有两年时间退休,要去"争"个一官半职,这就避免不了与别人竞争,避免不了搞出矛盾,可能会让自己顺利退休节外生枝。只要涉及竞争,就可能有失败者。你失败了,既影响心情,又影响身体。别人失败了,认为你一个即将退休之人不应该与其竞争,难免对你有看法,甚至还会收集掌握对你不利的证据,向有关部门反应。即使最后证明你是清白的,但也会搞得身心疲惫、筋疲力尽。一个即将退休之人,为了一个职级职务,搞出那么多事,你认为值得吗?
综上,为了不给自己增加责任和压力,为了不额外增加同事之间的矛盾,为了能让自己有个好心情,为了能够开心顺利退休,强烈建议不要再去争一个一官半职了。
由网友 梁山寶樹堂xys 提供的答案:
还不到两年时间就退休了,有必要去争一官半职吗?看你这问题,应该是体制内的人。你都剩下一年多就退休了,依我看,副省部级就有机会,因为正省部级是65岁退休的;如果是地厅级以下,争一官半职估计是难了。体制内有一种不成文的规定,即七上八下。
我国有大约720万公务员,这其中的晋升难度有多大可想而知。能够一直往上走的,几乎都是青年才俊,不断超越同龄人,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年龄越大,晋升空间就越小,因为等你熟悉了工作,你已经退休了。领导都比你年轻,他绝不会去提抜一个老人。
职务上不可能,但是现在职级并行,职级晋升一级就有可能。比如说你是副处长或四级调研员,那么退休之前(任副处至少两年以上)可以争取到三级调研员。在公务员职级道路上兑现待遇,所以职级也被认为是待遇的等级。三级调研员是副处层级的最高职级,其待遇要高于副处级领导职务和四级调研员。公务员的工资构成包括:职务工资、级别工资、保留补贴、住房补贴、生活补贴、工作津贴、改革性补贴、车补、十三薪、绩效奖、文明奖等项目。副处(四调)升三调,每个月加起来可以增加约三百块左右(沿海地区高一些,内地可能二百多块)。水涨船高,到时候退休金多了,也就算完满了。
由网友 搬砖的教书匠JM 提供的答案:
我在退休前两年,就把所有工作交待的彻彻底底完完全全,然后就开始退休倒计时了。接任的部门经理也很照顾,毕竟都是几十年的老同事了,所以我就倚老卖老,用我学弟的一句话说就是开始"天天耍大牌"了,每天晚来早走,有事打个招呼,就算是请假了,可以一整天不用来上班,因为年龄大,资格老,所以没人去攀比计较。
实话实说,临近退休了,不管在什么单位,只要你不去找别人的事,别人大概率是不会来找你的事,只要你与世无争,人家巴不得你啥事别管。
当然了,如果你想不开,或者说退休前还有别的想法,那你就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了。不用说退休前两年,就是五年(55岁左右),你还想去挣个一官半职,或者说想更进一步,那最后的结果,只能是姥姥不亲舅舅不爱,处了一辈子的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最后极有可能弄得一地鸡毛,不可收拾。
船到码头车到站,每个人都有退休老去的一天。俗话说得好,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绝对不是随便说来听的,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识时务。能否成为俊杰,这就要看你个人的修行和造诣了。
由网友 闲云9507 提供的答案:
如果有机会,你当然要争一争。工作了一辈子,难得有了这次机会,不争一争是不是太对不起自己了。
从题意看出,你属于公务系统,自己仅是一个普通的公务员。虽然不到两年时间就退休了,但如果你在这两年内争到一官半职,那么你即使退休也是享受升官后的待遇。很显然,有一官半职的退休待遇比普通公务员待遇就好得太多了。还有一种可能,有了一官半职,延迟退休的机率很大。忙了一辈子,退休之前做个官,也是圆了你往日的梦想。你自然可以偷乐一段时间,乃至退休后也可以炫耀一下。因此,假如你有一线机会,你也应尽全力一去争一争,争到了,你的地位顿时提高,你的收入也将提高一大步。你不争,没有人在乎你,他们只会在暗中鄙夷你。争到了一官半职,在不长的时间里,你也有可能向众人展示一下你的才能,或许在你离开单位后,你就成了单位的保留话题,这对别人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促进。
在这种种利益和好处面前,为什么不争一争呢?可能,争到一官半职,是意料之外,争不到,是意料之中。但临退休之前,努力争取,无论如何,对你的退休生活将意义重大。争到了,你算离休,享受官员离休待遇;没争到,你安然退休,心中没有了遗憾,心情畅快,安心地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
由网友 姑苏芳草 提供的答案:
我认为,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体力精力都不如年青人了,再说还有不到两年的时间就要退休了,没有必要去争了。临近退休的人看谈一些吧,单位也不会再培养你了,甘拜下风吧,人应该有自知之名,懂得进退,才是明智的选择。
由网友 文以载道MZS 提供的答案:
题主提的这个问题好像有点哗众取宠的感觉,因为:
一,如果是公务员和事业参公单位系列,厅级以下还有不到两年退休,基本上都不会再任实职,怎么还会有个争一官半职的。
县级科级领导干部(乡长、局长级),基本上在55岁就让位退居二线了,担任非领导职务,最高是一级主任科员‘
县处级"领导干部(县长、地市级局长),基本上在57岁也就让位退居二线了,有少部分人可能任职到58岁,退居二线后,一般担任调研员级别的非领导职务,最高是一级调研员。
地厅级领导干部(市长、省级厅局长),基本上在58岁就让位退居二线了,担任巡视员级别的非领导职务,最高级别为一级巡视员。
二,如果是央企和国企单位,基本上也是参照公务员系列的领导任职管理规定,所以题主提出的58岁,还要去争个一官半职是基本上不可能的事。
三,如果在私有企业,倒是不受年龄的限制,如果你真的有本事,老板有看上你,或者你有企业不可或缺的因素,58岁是可以当个企业领导的,而且只要你愿意当,精力充沛,即便你退休了,企业还可以聘用你,给你个一官半职。
由网友 三珠树 提供的答案:
面临即将退休,大多数人会产生懈怠的心理,不会再去争名、争权、争利,可是人与人不同,也应宽容的看待那些"贼心不死"的人。
现实中,不管你是身处官场职场,还是给人打工或是个自由职业者,奋斗一生,得到别人的肯定是每个人内心的一种需求。
普通人,在官场中谋个一官半职,在职场中当个组长、经理都是一种肯定。就是打工者还想被人夸为师傅,自由职业者也想得个虚名什么的。
参加工作不久,一位前辈说,一个人在单位里干,必须干出点儿名堂,如果到了30岁还没当上一官半职的,说明你不行,所以心里必须想着这事儿,努力去争取。
一开始不以为然,真到了三四十岁才发现有些道理,那时同龄人都有了一定地位,不是当个一官半职,就是成了专业人士,如果你还是普通人一个,自己就会觉得低人一头。
到了即将退休时,多数没有当上一官半职的人也许会放弃,但是如果有了机会,可能会想着去争一争。
前些年单位出现了一个中层正职的空缺,偏巧没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偶然有个领导提到了一个50多岁的老同事。那个同事业务水平一般,工作态度倒是认真负责,就是不太善于处理与同领导、同事的关系,口碑不是很高。
他本人根本没想到会有这样的好事落到自己身上,本来不想干,有人劝他说:"这样的机会太难得了,要是别人早去争了。你看看比你晚来的人都当官了,你还是大头兵一个,说出去不好听啊。反正你就剩两年了,干就干呗!"
他听了心里燃起了热情,就四处找人托关系去谋取,果然被他争取到了。那两年他干得很辛苦,却成绩平平。后来他有些后悔,觉得虽然一时有些风光,却付出太多。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对待这种事还是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关键是不要后悔。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9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