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想问一下,为什么感觉大学老师讲课有些无聊?_大学老师为什么讲课那么次

由网友 老g3231676013 提供的答案:

我在大学求过学,也在大学任过教。学生普遍反映大学老师讲课如同嚼蜡,枯燥无味。其中,原因之一,在于,教师比较注重科研,论文,而轻视教学。每天上课之前,匆匆的扫描一下课本,就急匆匆的到课堂上,打开投影仪,照本宣科宣读起来。这样的课堂,既没有互动,又哪里会有生气勃勃的气氛呢?学生,或是看其他课本,或是看手机打游戏,打盹睡觉也不在少数。当然,和陈旧的教材,以及学生被迫学习那些不喜欢的课程,尤其对许多专业知识不喜欢等众多因素有关。

由网友 瑞瑞生活hopE 提供的答案:

动用语言和肢体语言来鼓励学生上课听讲的是小学老师,只有小学老师才会说:你真棒,好孩子,你真聪明,再说一遍,看谁听课最认真,奖励你一朵小红花。只有小学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才会去爱抚的抚摸你的头。小学的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大学老师也这样,你们永远长不大。

由网友 汉人秦语 提供的答案:

很有可能不是大学老师讲课无聊,而是你的学习心态出了问题。那么,即使给你换"院士老师"甚至是"诺奖博士"来上课,你仍然可能会觉得无聊,没有意思。

不妨先问问自己:你对获得新知、深度思考感兴趣吗?你愿意倾听多元观点不排斥异见吗?你能保持专注参与课堂对话讨论吗?

如果你上课时的状态就像和女(男)朋友吃饭时还在对面刷着手机一样地心不在焉,那么你大概率上是会觉得老师讲课无聊的。因为你根本就是置身事外、没有把情绪投入进去。又怎么能感觉有意思呢?这和"你对面的女(男)朋友觉得和你这个空心人谈恋爱很无聊"是一样的感受。世界上再有意思再有美感的事,都在建立在体验的前提下的,否则都会索然无味。

再者,知识本身多半是枯燥的,领悟知识、体会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才会有探索和顿悟的乐趣。所以说,越学进去了才越有可能感受到乐趣,越学不进去的人越觉得没有乐趣。

一些学渣在中学阶段就学不进去了,中断学业的根本原因,恰恰在于过早地接触了高刺激性的电子产品,还有不需要大脑思考就能直接获得快感的网络泛娱乐文化的淫浸。久而久之,当你的大脑已经习惯了高阈值的快乐刺激和"被动的快乐投喂",就很难再对"学习这种需要主动探索思考才能获得的快乐"产生热情了,同时你也对"低阈值的快乐刺激"基本免疫了。

专业知识的殿堂的确不同于娱乐节目,背后没有那么多用户心理大数据分析、AI算法优势和投其所好地精准投喂,来不得那么多噱头和爆梗,也没有"声音、图像和高科技手段下的画面优化",知识和真理就是那样一副惊为天人却又朴素本真的样子。就像是口味清淡、低脂低糖的健康饮食,在特定阶段的青年人群那里,永远也斗不过"口味劲爆、热量奇高、卫生堪忧的地摊辣条和垃圾食品"一样。

要想改变你颓废听课的状态,无他,唯有两招:一曰"果断戒除高强度快乐刺激的外源干扰",一曰"在目标驱动、任务驱动下主动投入性地学习"。

由网友 博学豆花Fr 提供的答案:

我现在大二,拿了奖学金,我不会说什么大道理,我只能跟你说,老师上课的方式自有老师的道理,老师怎么上课都有老师的道理,你只管好好听就是了,老师安排的作业你好好完成就好了,如果一直摸鱼,那大学可就很快过去了。

老师会说你这个专业以后干什么的,需要考什么证,你去考了就是了,老师不会害你的,你只需要按照老师的节奏走就好了,大学的课比高中算少了,作业也不多,你做好了你应该做的,剩下的时间你是去玩,还是学习,都没人管你,但是我要劝你一句,不要以为上了大学就轻松了!!为什么别人一毕业就有好的工作你有想过吗?难道真的是平白无故的???人家也是在大学别人玩的时候学习考证,了解这个专业以后的发展前景。

总的来说只有一句话,大学没人管你干什么,你不犯法就好了,但是你的未来到底怎么样,得看你自己现在是否肯努力!

由网友 文会教学 提供的答案:

大一新生感觉大学老师讲课有些无聊,这种感觉是很正常的,今年我就一新生的班主任,他们也普遍有这种感觉。

其实,大学老师的水平并不差,大一新生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关键就是大学与高中学习方式的不同所造成的。

大学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所以上课的方式也不会是像高中那样,大学老师很多知识点如果不重要,也就是一带而过,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自主学习,特别重要的内容,大学老师才会详细地讲解。

这种变化对于习惯了高中那样的上课的方式的学生来说确实很难适应,感觉大学老师讲课无聊也就很正常了。

那怎么改变这种状况呢?我认为大一新生首先要对大学生活有一个重新的认识,改变高中的学习习惯,重点培养自学能力,适应大学老师讲课的的节奏。

所以,我经常告诉我的学生,你大学三年一定要改变你高中的学习习惯,如果三年后你仍然像高中那样,那么这个大学真的就白上了。

这样说虽然有点绝对,但多少也还是有点道理的。

由网友 喜建国 提供的答案:

谢谢Html369创作平台诚邀。

作为一名大一的学生,感觉到大学老师讲课异常,又是一种"无聊"的体验,说明你已经有了角色换位的不一样体会,首先感谢你的发现,倍感你的进步很大。

一,大学老师的讲课不同于中小学老师的课堂模式。因为人生的转折点随着不会"千篇一律"的接受培养,老师的不同岗位职责也是因人而异的采取措施。特别是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当你踏入教室,看到异景,体验不同老师的授课方式,在新的环境下发现不了任何异常变化的时候,说明这个学生反映迟钝,"毛色未开";当一个学生发现了老师的异常"不同以往",老师的讲课简单略备,老师的课程安排无聊无趣味时,你就要及时联系老师,积极行动起来,起动自己的"智力测试",采取对应的措施,改变原来的听讲模式,适应现在的老师"课堂点睛"。

二,大学老师的"不近人情世故",是教育层次感觉上的老师行为习惯。大学生活非同一般的中小学同学,更不能用填鸭式,精讲多练式,老师逼迫式,重点内容划勾式,三番五次强调式去"靠实责任"。

大学生的不同以往最关键的是"适应角色",改变自己,改变学习方式,改变听课方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老师的提纲式授课与"点水式"话题,留下了更多更深、宽厚而不是再三再四的指点迷津。老师的"无聊讲课"要让自己的学生举一反三,课上课下"兴师动众"。

由网友 植物人史军 提供的答案:

1.没有足够的时间备课。

大学老师想要晋升职称,靠的仍然是论文,是科研项目,授课并不能解决职称的问题,哪怕课讲得再好,到头来还是拼论文。

特别是一些年轻老师,不光要做课题,还要承担大量教学任务,结果呢?自然是疲于奔命。咋会有足够的时间备课呢?

没有时间备课,咋能把课讲好呢?别说大学课程,就是小学课程不好好备课也听不成啊。

2.没有足够的动力备课。

课时费太低了,据我所知,很多老师的课时费大概只有50-100块钱,一周上20小时的课,一个月上80小时的课,到底也拿不到上万块钱。

说实话,谁愿意干呢。将心比心,如果说这条回答有上千收益,我铁定字斟句酌。如果只有几十块钱,那我也就只能抽点时间来努力了。

你说,要有师德啊,我想也只有师德来支撑了。再想想上面教学与科研的平衡点,如何选择,一目了然。

3.没有足够的激情讲课。

真的喜欢科研吗?真的喜欢讲课吗?在决定当大学老师之前一定要认真思考这俩问题。如果只是为了填饱肚子,为了赚钱,那真不建议选这个职业。多数教职都是清贫的,需要家庭甚至家族的支持。

而那些勉强支撑的老师,多半已经被生活压力和琐事儿磨平了棱角,没有激情,咋能讲好呢?

由网友 霞客刘姥姥 提供的答案:

中学老师讲课时,考虑到学生的注意力一般不超过15到20分钟,课堂结构是讲练结合,老师的讲解和学生讨论、课堂练习穿插进行,课堂容量相对较少。你会觉得,上课轻松有趣。

上大学后,你就是青年了了,你的注意力、学习的目标性更强了,老师讲课就是满堂灌,知识容量相当于中学要大的多。你在课堂上,除了要认真听讲,还要做好笔记,没有消化的,要利用大量的自习时间反刍、吸收。

如果你上了大学,还想像中学生那样,让课堂轻松有趣,不可能了。中学是求学,大学是做学问,层次不一样。再说,学习本就不是轻松的事儿、好玩的事,要自己适应变化,而不是守在原地,不肯长大。不能做妈宝男,也不能做师宝男。

老师也是一个有风险的职业,华中师范大学的戴建业教授讲课风趣,厦门大学的陈果老师讲课生动,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于丹讲课独到,最后都遭到网暴。所以,老师们宁可因循守旧,照本宣科,也不愿被误解、被诋毁。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9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