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原因导致高血压?如何预防高血压?_怎么会预防高血压

由网友 名松堂中医专家 提供的答案:

高血压的原因有多种,包括遗传因素、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常见的原因包括高盐饮食、肥胖、缺乏体力活动、饮酒过多、吸烟和长期压力。

预防高血压的方法包括:

1、饮食健康:减少食盐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和低脂乳制品的摄入。

2、控制体重:通过保持适当的体重,减少肥胖对血压的影响。

3、锻炼身体: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

4、限制饮酒和戒烟:过量饮酒和吸烟对血压有不良影响,应尽量限制或避免。

5、减少压力:通过有效的应对机制,如放松技巧、冥想和充足的休息,减少长期压力的影响。

6、定期检查:定期测量血压,并接受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请注意,如果您已经被诊断出高血压,应咨询医生以获取个性化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由网友 高血压管家 提供的答案: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有8个:

1、家族遗传

20%~30%的高血压发生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父母均有高血压的,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45%;父母仅一人有高血压的,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为28%;父母均无高血压的,子女高血压发生率仅为3%。同一家庭内多人发病的情况常见,这与一家人同样的饮食习惯和行为方式也有很大关系。

2、高钠、低钾膳食

过量摄入钠盐,必然会引起血压升高,钠盐摄入量与血压升高成正比,另外,还有高脂饮食,容易引发肥胖。

3、超重/肥胖

身体越胖,心输出量就越大,血压就随之越高,有研究表明:肥胖者患高血压的危险是正常体重者的3倍。

4、吸烟

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氧化应激、损害血管内膜,使血管收缩,长此以往,会导致血管壁增厚,动脉硬化,使血压升高。

5、过量饮酒

高血压患者中约5%~10%是由过量饮酒引起的,高血压的患病率随饮酒量增加而增加。虽然,少量饮酒后短时间内血压下降,但随后会升高。

6、体力活动不足

运动少,摄入的热量无法通过运动排出,必然影响体重,而且,适量运动可缓解交感神经紧张,增加扩血管物质,因此,体力活动不足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

7、精神长期过度紧张

人在紧张、愤怒、惊恐、压抑、焦虑、烦躁等状态下血压会升高,同时心血管病风险也相对增加。

8、年龄

男性≥55岁及更年期后的女性患高血压的概率更高。

综上,70%~80%的高血压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很多日常行为习惯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只有改正上面这些不良习惯,才能有效的预防和治疗高血压。

由网友 医DAO 提供的答案:

高血压患病率目前位列我国慢病之首,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位高血压患者。按病因分类,高血压主要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大约95%的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原发性高血压

这类高血压患者不能找到明确的病因。如果你的一级亲属中有人患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那么你患高血压的几率会明显升高。当然,更主要的决定因素还是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长期摄入高盐食物,钾盐摄入过低,进食大量高蛋白质食物,过多摄入富含胆固醇、饱和脂肪酸食物,吸烟、嗜酒,肥胖,长期熬夜的患者,很容易患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

此类高血压约占5%,但能找到血压升高的明确病因。主要的病因有肾脏类疾病,如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肾上腺类疾病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内分泌疾病如皮质醇增多症,主动脉缩窄等。其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疾病基本可以通过手术治愈。

如何预防?

针对继发性高血压,如果未发生实质脏器损害,多可治愈;若已发生实质脏器损害,如肾衰竭等,需要配合降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膳食结构预防高血压:(1)减少钠盐摄入,如腌制品,最好每日不超过6g;(2)增加钾盐摄入,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如红薯、香蕉等;(3)戒烟限酒;(4)少吃动物内脏、动物脂肪;(5)适当控制高蛋白食物的摄入;(6)适当运动,控制体重;(7)少熬夜,心态平和。

愿您远离高血压!

感谢阅读!

由网友 天地合气 提供的答案:

在中医的藏象理论中,在肝脏的生理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肝气升发,柔和,舒畅,既非抑郁,也不亢奋,以冲和条达为顺。肝是主脉的,脉主要指血管,血能在脉管中运行,必须依靠心的阳气推动,胃的元气灌注,肺气的布送和肝气的疏导。如果肝阳升发太过,就会肝气上逆,则血随气逆,导致血压升高,眩晕、肢麻等症状。因此,多按压肝经以及肝经上的穴位如太冲穴,还有脾经及其中的公孙(因为脾助肝气升清),可以激发脏腑的生理功能,以达到预防高血压的效果。

由网友 张浩医生 提供的答案:

感谢邀请。高血压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身体的动脉血阻力增大,需要更高的压力来送血到各个器官组织。

导致高血压的病因有很多,主要分先天和后天因素。先天就是遗传了,占的因素很小,主要还是后天,包括饮食和作息习惯,喜欢吃盐多,重口味,酗酒,抽烟等等,其中喜欢吃盐重口味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因素。

说到预防,就是主要针对以上各个因素就行。特别要注意不要过量使用盐,酗酒和吸烟尽量不要,平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要压力太大,适当锻炼,保持一个好身体。

由网友 惠大夫在江湖 提供的答案:

目前所称的高血压,一般指的是原发性高血压,也就是由一些不明原因导致的以血压升高为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有研究表明,有如下几大因素和高血压的发病率有着明显的关系。

1.遗传因素。高血压家族史是高血压发病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研究表明,父亲母亲都患有高血压,其子女患高血压的机会约50%。

2.饮食因素。摄入过多的食盐也会导致血压增高,所以目前将食盐的每日摄入量应控制在六克以内,而高血压患者应该控制在五克以内。和钠盐的作用相反,钾盐能够协助降低血压,这也是建议食用大量新鲜蔬菜和水果的原因,因为这两大类食品含有丰富的钾元素和膳食纤维。

3.精神压力。过度紧张的情绪和精神压力也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这也是城市脑力工作者高血压病增多的一个原因之一。

4.吸烟。吸烟也能导致血压升高,所以对任何一个高血压患者或者健康正常人都应该完全戒烟。

总而言之,高血压是一个多因素疾病。在预防高血压方面,应该从这些危险因素入手,控制那些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除遗传因素之外),最大可能的预防高血压的发生。

由网友 高山话健康 提供的答案:

谢邀!

高血压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慢性病。记得有个段子:有一天一位高血压患者去餐厅吃饭,有点头晕,突然想起来药还没吃,可是又没带。这时候朋友就给他说,没关系,你高喊一声,谁有药,肯定有人回应你!

段子归段子,但的确映射出高血压已经在我们人群中稀松平常,而且越来越年轻。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高血压是由于其他疾病引发的高血压担心的,病因明确,容易治疗。因此下面讨论的诱因和预防是针对原发性高血压,而且原发性高血压本身就占高血压人群的大多半,约95%。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原发性高血压呢?

家族遗传。有家族史的子女患高血压的危险是无家族史的2倍;有家族史患者较无家族史患者发病年龄偏低,血压水平较高。

个体属性。年龄,性别这些我们自出生就自带的属性也是高血压发生的影响因素。年龄越大,越容易得高血压。在女性更年期之前,男性要比女性容易得,但更年轻后,女性比男性更 容易得。

个人生活方式。作息紊乱,熬夜,吸烟喝酒,暴饮暴食,情绪不良等都是诱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而且相比于遗传,性别,年龄来说,影响更大!但也恰恰是这部分,我们能够选择接受或者不接受。

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了解自己的家族史,直系亲属如果患有高血压,那么一定要比其他人提高警惕,因为您本身就比其他人发病风险高。这一步,是要你有戒心。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戒烟戒酒,少吃高盐食物,规律作息,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等都是一种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说白了,这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和控制都离不开这些。

药物治疗。如果血压过高,一定要先用药物把血压控制下来,同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两者相辅相成,给予血压控制。

希望我以我打啊,可以帮助到您。

关注Html369号,获取更多健康知识!

由网友 辽沈名医 提供的答案:

你可能得了高血压,但你并不知道。我国是一个高血压大国,大约有2亿人患有高血压,但是其中很多人对高血压并不知晓,而一些人得了高血压却并不能及时治疗。

在我国,家庭环境下对高血压的自我健康管理是非常少的,远没有国外那么普及,这也是我国高血压高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健康教育的缺失。

高血压的诱发原因很多,主要来自于饮食习惯,高油高盐饮食是诱因。甚至有说法称因为爱吃咸菜,我国北方地区居民高血压的发病率要高于南方地区。南方人的饮食比较清淡,这在基础上是远离高血压的一个利好的因素。但南方人爱吃甜食,甜食又容易诱发肥胖,那就不好了。

因为高血压还和人体的体重状况有关,肥胖者易发高血压。精神情绪紧张,吸烟者也容易发生高血压,此外还有遗传因素在发挥作用。

既然知道高血压的发病原因,那么在预防下就要从这些方面入手。首先要调整饮食,控制体重,另外保持精神愉悦,如果发生了高血压,要科学规范的治疗,用长效降压药更好,具体情况请遵医嘱。

由网友 小刘surgeon 提供的答案:

首先,我们得了解高血压的定义: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我们常说的高血压,多指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发病率的90%。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目前我国将高血压定义为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诊室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十分明确,但与遗传环境、体重、药物等因素有关。在我国,高钠、低钾饮食,超重和肥胖,叶酸普遍缺乏都是大多数高血压病人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至于应该怎么预防或者说出现高血压应该怎么治疗,我想应该遵循一下原则:

1.生活方式干预 适用于所有高血压患者,或者预防高血压的生活方式:(1)减轻体重,将BMI控制在<24kg/m2;(2)减少钠盐摄入,每人每日食盐不超过6g为宜;(3)补充钾盐,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4)减少脂肪摄入;(5)戒烟限酒;(6)增加运动;(7)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态平衡;(8)必要时补充叶酸制剂。

2.一旦确诊高血压,也不要慌张畏惧,只要能将血压长期控制在目标值以内,也不会影响寿命。(关于更多高血压的更多知识,敬请关注"小刘surgeon")

由网友 PSM药盾公益 提供的答案: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仍呈逐年上升趋势。最新高血压流行病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9%,其中高钠低钾膳食、过度饮酒、精神紧张、超重和肥胖是患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而药物所致的血压升高却常常被忽视。

药物性高血压是指常规剂量的药物本身或该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发生相互作用而引起血压升高,当用药后血压>140/90 mmHg,排除其他致血压升高因素后,即考虑药物性高血压,那么又有哪些药物可能成为高血压帮凶呢?

01、激素

各种内源性激素类药物均能不同程度地影响机体血压水平。

02、中草药

甘草及甘草类保肝药如甘草酸二铵、异甘草酸镁,复方感冒药中的重要组成成分麻黄碱等可能导致药物性高血压。

03、非甾体抗炎药

吲哚美辛、布洛芬、保泰松、塞来昔布等有致血压升高可能,有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心力衰竭患者应谨慎选用。

04、免疫抑制剂

环孢素A、他克莫司。

05、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异烟肼、呋喃唑酮、酮康唑、利血平及三环类抗抑郁药等可增强血管收缩升高血压。

06、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通过收缩血管等方式诱发血压升高。

07、口服降糖药

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可引起钠水潴留导致血压升高,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不应选用。

08、其他

所有影响交感神经兴奋的药物如减肥药西布曲明、抗震颤麻痹类药物左旋多巴及茶碱类药物有可能导致药物性高血压。

针对药物性高血压,预防的重要性远大于治疗,当高血压患者使用以上药物时应密切关注血压波动,必要时调整降压药物治疗方案,确保血压平稳控制;

非高血压患者使用以上药物时,若用药过程中发现血压升高,一旦确诊血压升高与用药有关,应尽量停用可疑药物,换用其他药物,若通过评估患者获益/风险无法停用可疑药物,可考虑联合降压药物治疗。

当然,在合理使用药物的前提下,也不必"谈药血压升"。


感谢审稿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 李娟、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咸宁医院 杜光

以上由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药学部 魏安华 提供答案!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8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