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余生浪子等风归 提供的答案:
强迫症(OCD)患者通常会表现出下列特征:
1. 强迫思维:总是被某些想法、图像或冲动所占据,难以摆脱,这会引起焦虑不安。如害怕自己会伤害他人,害怕细菌感染等。
2. 强迫行为:为了减轻焦虑,会重复一定的行为,如反复清洁、检查等。如反复洗手、整理物品摆放位置等。
3. 执行仪式:要按特定顺序或方式做某件事情,否则会感到不舒服。如在出门前反复检查是否关灯、关门等。
4. 过度操心细节:会过分关注日常生活中的某些小细节,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处理这些事情。如整理书籍时过分关注书脊的对齐度等。
5. 困难做出决定:由于想到所有可能的选择方案和后果,难以下定决定,常感到迷茫焦虑。生活各个方面都会面临选择困难。
6. 需要事事尽善尽美:在工作和生活中追求高标准和完美,但常常得不到满足感,进行重复修改和检查。
7. 外表镇静内心焦虑:强迫症患者外表看起来正常,但内心常感到紧张、焦虑和不安,这些负面情绪会驱使其不断重复某些行为来寻求舒缓。
除此之外,强迫症患者还可能伴有对称性和计数补全等症状。这些行为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需要接受专业的认知行为治疗。家人也应给予患者谅解、支持与帮助。
所以,强迫症的主要表现是:强迫性思维、重复性行为、生活过度仪式化、决定困难、追求完美等,这些会导致患者长期处于焦虑和紧张状态。需要专业治疗和周围人的支持帮助。
由网友 大菲哥7 提供的答案:
以下是百度百科的描述: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患者虽体验到这些想法或冲动是来源于自身,极力抵抗,但始终无法控制,二者强烈的冲突使其感到巨大的焦虑和痛苦,影响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如上所言,强迫症属于一种精神类疾病,而不是一种习惯性行为。
什么"碎花不一样大,买买买""这里好乱,一定要整理整齐""……"往往此类行为容易被贴上"强迫症"的标签,身为强迫症十年病史的患者对此表示不屑置之。
小时候大约8 9岁的时候去一个哥哥家玩看到两本书,分别讲了动植物的未解之谜,这两本书简直心理阴影!印象最深的有这么几个:
1.有一种火鸟,经它站过的屋顶都会无一例外的燃烧起来
2.世界上有这一类人,他们的身体会在身边没有火源的情况下自行燃烧,目前找不到原因
3.某种食人花接触到就会把人吃掉~\(≧▽≦)/~
呃。。忽然发现能想起的就这三个了。看完这两本书后的一段时间我整日夜不能寐,心里被"我会不会也和他们一样,我的身体会自燃??我的家人呢?)的念头充斥着,当时正巧家里有人信基督,经常祈祷,久而久之这种担忧化为了"我一定不会发生自燃的,我的家人也不会,哈利路亚 (=_=。。好幼稚有木有。。)"的自我警告,之后延伸成会在嘴里说出来,一闲下来嘴里就会不停的念叨这一句,甚至在上课趁别人背课文的时候我会更大声的说出来,表情呆滞,同桌看我的眼神好像在看一个傻子= =
我不知道这属于哪种程度的强迫症,总之已经影响到生活了。
后来开始受"火鸟"的影响,每次离开一个地方时总会左右上下看上摸上几遍,确认平安无事才会离开。其实心里面也知道不会有什么事,都是自己想的,但当时就是被一种意念给控制住,认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这个地方就会着火。
再长大一些,心智开始慢慢成熟,知道之前自己担心的事情几乎0几率发生,但是强迫观念已经在脑海里扎根,已经不能是看开就能阻止的了。
1.离开一个地方不再担心着火,而是会发生不好的事情,所以依然还会摸上看上几遍
比如关门的时候会反复开门关门几遍并且摸一下墙壁,开灯关灯时会跟随强迫意念来决定要开关几次。
2.会做一些无意义的事情,不做心里会难受会莫名的担心,当做罪孽一样只有进行强迫行为才可消除这种焦虑感。
比如我走进房屋,忽然觉得这样走不对,应该再重新走一遍 会强迫自己把物体放在指定的地方
3.会偶尔冒出来一些想法逼迫自己去做很不合理的事情,比如去抓伤自己的胳膊,把完好的东西破坏掉,手要拉开抽屉碰一下再关回去直到强迫观念满意为止。
4. 看电视,字幕一定要平分成5份,如果不是5的倍数,那么就根据感觉把"看上去应该在一起的两个或几个字"放在一起
等等等等
现在的症状已经减轻了许多,偶尔还是会让自己感到很烦,脑海里有一个执念在控制自己做这做那,拒绝不能。。(打字打到这里看着这一行字很不舒服,一定要强行删掉重新打出来,而且必须是键盘上的左右键操作,不能使用鼠标!啊啊!)
另外还有一些患者会反复洗手,这种症状我没有,不过双手在不经意的擦过某些不干净的东西,尽管知道并没有碰上,但就是感觉沾染上了许多细菌,一定要洗掉才行,哪怕只是沾一沾水心理安慰一下。
这就是我所了解的强迫症的一些症状,你要问典型我会说没有,楼上那些不是病。
由网友 怀揣梦想的旧时光 提供的答案:
发现我也有点强迫症,很多次半夜醒来,我都在想,我的门锁了没有,总想去确认一下,每次在和家里人亲热的聊天的时候,我表面是热情的,心里有时候忍不住想骂他们,我觉得自己很不对,不应该有这样的想法,但就是管不住大脑要那样想,不知道老了会不会神经病!很多时候明明不想做的事情,心里总会有个声音和我对着干,可我找不到办法来解决!这也是强迫症吗
由网友 沪漂少女灵芝1 提供的答案:
强迫症是一种神经症,是一种心理障碍。想要了解强迫症患者有什么样的表现,就要知道强迫症患者的特点,强迫症的主要特点是:强迫与反强迫同时存在,并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痛苦和焦虑。
也就是说强迫症患者在对待一些事情上的时候,明知道这样做不好、不对、没有意义,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去一遍一遍的重复去这样做,如果克制自己不去做,就会感到很痛苦、焦虑不安。
提到强迫症,都会想到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强迫性思维)。强迫行为是指:个体在为减轻焦虑、痛苦而从事的某些行为。如:出门前反复检查门窗、每天反复洗手、每天反复洗澡、写字一定要横平竖直、走路只有直线等等。
强迫观念是一种思维内容障碍,指:某一种观念或者概念反复的出现在脑海中。而个体自己知道这种观念是没有必要的,也想极力摆脱,但是却摆脱不了。
如:反复思考一些毫无意义的问题(强迫性穷思竭虑),看到高楼层就数层数(强迫性计数),总是怀疑自己的做法正不正确(强迫性怀疑)等等。
除了强迫行为和强迫观念之外,还有几个主要类型,如:强迫表象、强迫恐惧、强迫意向等等。其中强迫意向患者在生活中的表现会有一定程度的危害性。
强迫意向:简单的说就是害怕控制不住自己,在一些场合的时候,个体会出现控制不住自己的冲动。如:站在井口往下看的时候,有一种想要跳下去的冲动;看到某些物品就想去破坏;走到河边就想跳进去等等。
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说,不同的强迫类型,生活中表现不同,即使同一类型下,每个人的表现形式也不同。但,无一例外的就是:个体知道这样做或者这样想,没有必要,但不做就会焦虑不安。
由网友 三甲医院网 提供的答案:
本文转载网络,不代表三甲医院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由网友 大叔陪你聊娱乐 提供的答案:
强迫症是属于焦虑症的一种,表现为对某件事的担心而反复确认的现象。强迫症已成为当代社会人的一种典型病症,那么,强迫症该怎么治疗呢?
不少都市白领都有强迫症,特别是管理阶层人士,做事力求完美,有时表现过度,会出现强迫行为。而且,强迫症状已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大多数人没有感觉到而已。
白领"强迫症"典型症状
1、无法控制自己,总爱熬夜
下班后本来挺累的,但回家后疲倦就变成了亢奋,开始上网、看小说、看电影、玩游戏,无法自拔,越夜越兴奋……其实,这正是很多白领患上"晚睡强迫症"的共同特点。工作和生活习惯所致、缓解压力、打发时间等,是他们给自己找的"晚睡晚起"的理由。
2、总是怀疑已经做了的事没有做
每次出门前都"一步三回头",总是怀疑做早餐后煤气没关、门没锁好,走到小区门口了又跑回去把所有的东西再逐个检查一遍。
3、多次重复无意义行为
手机24小时不离身,每隔几分钟就下意识地看一下手机,唯恐漏掉了短信、电话;早上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上网,几秒钟刷新一次网页,不放过任何一点更新;经常毫无原因地重复说几次同样的话;反复洗手,每次都要花好长时间……这些强迫行为已经在越来越多的人身上出现。
"强迫症"是怎样一种病?
强迫症(即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神经官能症,属于焦虑症的一种。患有此病的患者总是被一种强迫思维所困扰。患者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行为。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这样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却无法摆脱。
心理专家认为,随着社会压力增大,不少白领特别是管理层人士都患上了"强迫症",做事力求完美,有时甚至出现强迫行为。而且强迫症状已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大多数人没有感觉到而已。
强迫症怎么治疗
扩展阅读,增强自信
得了洁癖强迫症,跟缺乏自信心有一定的关系,在某些时刻接触到某些事物,使自己产生害怕的心理,也就通过产生强迫观念和行为的方式来缓解自己这种紧张害怕的心理,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对强迫症有益的文章和书籍,像《淡定是修炼出来的》、《当下的力量》等书,对强迫症的康复来说都是值得去看的。尤其当出现紧张、焦虑的时候,运用《淡定是修炼出来的》书中的"情绪平衡法",可以快速消除情绪,恢复平静。
完善心理模式
得了洁癖强迫症,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心理模式陷入了一种怪圈,过分爱干净,过分追求完美,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看法等等不健康的心理模式。通过"观息法"的练习就可以改变旧有不健康的心理模式,也就是通过观察呼吸的练习,完善心理模式,去除过分追求洁净的心理怪圈,回归内心平衡。这样洁癖强迫症的心理模式就会被改变,达到顺其自然,不纠缠的心。
保持平等心
得了洁癖强迫症,要想摆脱这种症状,就应该学会保持一种平等心,通过亦止法"亦是如此"的练习方法,对无论是看到、听到、想到、感觉到、闻到、尝到的,或是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所经验到的,也就是所有的心理活动,凡事引起你注意的,就对它进行描述,并且在后面加上"亦是如此",亦止法可以有效阻断强迫思维,进而做到顺其自然。
由网友 品家居 提供的答案:
我就是一个强迫症,说说生活中的一些显著表现:
1、出门的时候,必须检查门有没有锁好
2、每天回家必须扫地、铺床
3、睡觉之前,必须检查水龙头、和开关有没有关闭
4、每次回家手机必须充电、而且一定要充满
5、上下班打卡,必须打两次以上
6、下班关电脑,必须在检查一次,确定有没有关好
7、家里物品,必须摆放在固定位置
由网友 我说精神 提供的答案:
你好我是精神科医生,结合我的经验,我们来谈一谈强迫症。
首先,按照目前的国际诊断标准,强迫症属于焦虑谱系障碍,但据我了解,今年将要实施的ICD-11国际诊断标准将强迫症脱离焦虑谱系障碍单独列为一个章节,也说明了强迫症在现今医学上的科研和临床位置越来越重要。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是强迫症?
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强迫行为等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精神障碍。患者深知这些观念、行为不合理、不必要,但却无法控制或摆脱,因而感到焦虑和痛苦。
强迫症的病因有哪些?
强迫症的病因有很多因素组成,其中最大的两类就是"神经生物学因素"(包括遗传、 神经解剖与神经功能、神经生化与递质)和"社会心理因素"(包括儿童/发展因素、人格因素、认知行为理论、信息处理、文化因素)。
强迫症有哪些表现?
强迫症最主要的表现是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这两点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但可能还不太了解具体的内心,下面我就具体介绍一下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包括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怀疑、强迫联想、强迫性回忆
1.举例子讲,我们正常人都会思考问题,但根据情景的变化不可能时时刻刻只想同一个问题,但强迫性穷思竭虑就是这样一个不分时间、场合的只想一个问题,比如"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2.强迫怀疑就比较常见了,比如我们出门上班的时候经常会怀疑自己没有关好门,但正常人或者上楼看一眼就放心了,或者干脆可以控制自己的怀疑,而强迫怀疑的患者是反反复复去怀疑去确认一件事情。
3.强迫联想就是患者脑子里出现一个观念或看到一句话,便不由自主地联想起另一个观念或语句。还有一些人会出现强迫性对立思维,比如看到好人总会想到坏人,看到干净总会想到肮脏,看到长的总会想到短的。
4.强迫性回忆对过去的经历、往事等反复回忆,虽知毫无意义,但总是反复萦绕于脑中,无法摆脱。比如一个医生在进入手术室总会想到自己很久以前曾经做失败的一台手术。
再来说说强迫行为
强迫行为就是为阻止或降低焦虑和痛苦而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动作。往往是借此抵消强迫观念所激发的焦虑,但其缓解仅仅是暂时的。
强迫行为包括强迫洗涤、强迫整理、强迫检查、强迫计数、强迫询问、强迫性仪式行为。
前面的强迫行为相信大家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最后的强迫仪式行为是具备先后顺序和固定模式的强迫性行为组合。
其实强迫症还有很多表现方式,比如我们了解的洁癖就是强迫症一个特殊的表现形式。
强迫症的治疗需要抗强迫药物和心理治疗联合治疗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治疗效果,因为强迫症本身缓解的就很慢,常常慢性迁延难愈,但一定要坚持治疗,才可以根本改善强迫症状。
我就介绍到这里吧,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疑问可以私信联系我,谢谢!
由网友 了凡心疗愈 提供的答案:
强迫症的表现主要体现在强迫思维跟强迫行为
谢谢邀请!强迫症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内在的强迫思维跟外在的强迫行为!内在的强迫思维导致了外在的强迫行为从而体现出反复刻板的强迫行为,比如说反复关水龙头,反复检查门锁!这是大家所熟知的典型的强迫症的表现!
此外还有的人在路面上见到了水坑,非要趟过去,认为不趟过去就会给自己或者家人带来厄运,也是出于同样的动机,由此可见,这种反复的强迫行为其实有内在的运作机制,在意识疗法里面提到强迫症它终究是一种神经症,以前叫神经官能症,神经症的核心是惧怕,是不安全的思维模式,比如说焦虑症就是这种不安全思维模式的强化!强迫症是这种思维模式的泛化!
强迫症跟完美主义倾向的区别
经常有前来咨询的人说发现自己有完美主义倾向,而实际上在我看来那不是完美主义,而是强迫症的外在表现,因为他们内在的动机是不一样的,比如其中有俩人出门之前他一定要将皮鞋擦得干干净净,其中一个人的思维逻辑是如果穿不干净皮鞋出门就会带来厄运,而另外一个人行为动机是如果不擦好皮鞋就是对别人对自己的不尊重!那么虽然是同一种行为,前者可视为强迫症,后者可视为完美主义者倾向!
《汉书-霍光传》记载:汉朝的霍光他每次上朝出入大殿的时候,他的脚步都有固定的落脚地方,踩在那块地砖每次都分毫不差,这引起了值守人员的注意,有好事者仔细观察,果然如此,班固由此感慨说"其资性端正如此"。一直以来作为性格端正的典范,而实际上每次出入皇宫大内,该从哪里起步,每一步该迈多远,又将在哪里止步都要斤斤计较的霍光,从后来其废立皇帝把持朝政的举动看来,反应的是其内心强迫症的真实一面!
强迫症的两个方面的头脑思维动机
当人处在不安全的思维当中的时候,我们的大脑他就会不断的寻找一些对策,让自己感到安全,这就是强迫思维,强迫思维会导致强迫行为,《了凡心疗愈》意识疗法认为强迫思维包含两个方面相互冲突的思维,一个方面就是焦虑症的"不安全"的思维模式,就拿失眠来说,一个失眠患者他的头脑思维逻辑链条是:今天失眠—明天失眠—一直失眠—影响工作—身体垮掉—一连串灾难性事件!当越是相信这种思维逻辑链条,就越是不安,越是焦虑!
另外一个方面,为了消除这种不安全的思维于是在头脑里寻找对策寻求方法,比如强迫自己闭上眼睛,强迫自己数绵羊,来防御这种"万一"出现的灾难性后果,所以强迫症是一种万一的思维模式,强迫症不允许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发生,为了预防这种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他不断的去寻求方法,但实际上每次寻求的方法都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只会让之前的焦虑不安全的思维模式越来越强大,造成行为上的强迫!比如有人站在高楼上他就不由自主的想往下跳也是出于这种思维!
焦虑症除了泛化为强迫症还会导致疑病症
意识疗法认为强迫症患者的焦虑核心不再是对未来的不安或者恐惧,而是对万一不能排除这种不安恐惧的担忧,患者明知这种担忧持续存在毫无意义且不合理,却不能克制的反复出现,为了这个万一,所以强迫症患者会在脑海塑造强迫对立的思维:两种对立的概念反复在脑中相继出现,而感到苦恼和紧张,如想到"拥护",立即出现"反对";说到"好人"时即想到"坏蛋"想到"道德"立刻想到"不道德"等。
有人有过不洁的性接触,然后他就担心患上艾滋病,这是一种正常的思维,当他通过新闻通过网络不断的加强的这种头脑不安全的感觉的时候,它就会变得很恐慌,就会在头脑里面展开联想,当这种不安全的思维模式泛化的时候,他什么事都可以跟这种不安全的思维模式联系起来,比如说他外出如厕的时候担心被感染,他甚至经过垃圾堆的时候也担心被感染,形成强迫思维,同时为了缓解这种不安全的思维,为了防范这种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出现反复洗手刻板的行为,也就是我们常常提及的洁癖,而实际上这就是强迫症了!
当这种焦虑的不安全思维模式指向自己的身体的时候,会不断担心自己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通过反复的检查并没有发现实际性的问题,这就形成了躯体形式障碍或者叫疑病症了!
意识疗法的心理干预核心:为所当为顺其自然
无论是生态疗法还是意识疗法它应对强迫思维的核心都是:为所当为顺其自然,万一不能排除这种焦虑该怎么办?基于这个万一,强迫症患者把一些正常的思维当做不正常的东西而极力摆脱并产生强烈的痛苦的心理冲突。并进入恶性循环。 简单的说:强迫症=正常的思维+摆脱。 意识疗法强迫症的心理干预=放弃"摆脱"=接纳正常的思维=为所当为。
意识疗法同样从意识入手分为三个步骤来处理自己的强迫思维跟强迫行为:认知-接纳-合一,切断性=泛化的思维逻辑链,改变认知,当认知改变,你才能接纳自己,比如当你开始焦虑的时候,你就认为这个世界都是不安全的,而实际上当你客观的看待这个世界的时候,发现并没有那么不安全的东西,只不过是你头脑思维的强化!
当你改变你的认知方式的时候,你的思维模式也会慢慢的改变,以及连同那些连带而来的各种负向情绪,你就会变得接纳臣服,当你接纳的那一刹就意味着放弃摆脱,头脑中那个叛逆的小孩因为你的包容,也慢慢变得不那么对抗,这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很长的过程,这也是王阳明先生提倡"事上磨",针对强迫行为意识疗法提到"合一",当反复出现的刻板行为或仪式动作,是患者屈从于强迫思维。是为了驱赶那个叛逆的小孩,为求减轻内心焦虑。
出离头脑思维安在当下是对强迫症最终疗愈
意识疗法的合一就是将你的意识从强迫思维中拉出来的过程,将意识放在你的身上,不去选择相信你的思维,而是相信你身体的感觉,你会活在当下,活在一个全新的维度,你不会相信你泛化的思维,思维会被转变成意识,你也就不会塑造一个对立的思维,渐渐地,当你的关注点不再是你的思维不再是那个叛逆的小孩,时间够了,强迫就走了。
陈了凡: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了凡心疗愈》意识疗法创始人,自我心理疗愈发起人,意识疗法跟森田疗法认知疗法CBT一样是心理疗愈的体系,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唯一不同的是意识疗法它是自我心理疗愈的体系,旨在成为自己的心理疗愈师,处在各种心境障碍下的人们,肉体的痛苦可以通过生理治疗,而心理上的痛苦是持久的深远的,当每个人长大时都会注意到一件事就是,受苦似乎是身而为人的一种常态。通过意识疗法的践行让更多处在痛苦煎熬中的人们,获得内在活出自我的力量,不困于情不惑于心的力量,不恋过往不畏将来的力量,出离头脑活在当下的力量,成为自己的心理疗愈师!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8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