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傻吃闷睡871 提供的答案:
汉末动乱,民不聊生;董卓窃权,群雄兴兵。在讨伐董卓的各路英雄中,有曹操、袁绍、孙坚、刘备、袁术等人。董卓被杀后,便开始了群雄纷争。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消灭了袁绍,成了当时最强大的割据势力。但袁绍两个儿子却逃跑到乌桓,成了曹操的心腹大患。
建安12年(公元207),曹操东征乌桓,北方完全平定,凯旋后登上碣石山,写作《观沧海》,表达胜利后的壮志豪情。
建安13年(公元208),曹操率兵40万南征,荆州刘琮投降,兵力增至60万。于是信心满满,欲踏平江南,活捉孙权。然孙权全力抵抗,双方交战于濡须坞,曹军失利。当曹操看到孙权——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可以说,这两句慨叹,是曹操对孙权发自肺腑的高度赞扬。因为曹操与孙坚同龄,都出生于公元155年(属羊),可现在孙坚的二儿子——孙权,居然领兵跟他曹操对垒,况且孙权的布阵竟然那么出色,故而发自肺腑,竭诚称扬。并且连类而及,批评向他投降的刘琮(刘景升儿子)像猪狗一样(丢尽了祖宗的脸面)。
不再赘述,总之一句话——
"生子当如孙仲谋",是曹操对孙权发自肺腑的高度赞扬。
由网友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提供的答案:
三国三家政权中,曹操和刘备都属于开国之君,曹魏与蜀汉的基业那是曹操和刘备亲自打下来的,他俩都是创业一代,相对而言,孙权不是创业的一代人,而是继承了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的事业,怎么也算个官二代,既然是个官二代,靠继承起家,为何曹操会称赞孙权是"生子当如孙仲谋"?
曹操称赞孙权的这话出自《三国志 吴主传》裴松之注,并有具体的事迹,这是曹操与孙权在公元213年发生的濡须口之战,孙权在此战有非常英勇的表现,而且还是草船借箭的原型。
孙权
这个故事说的是孙权与曹操在濡须口交战期间,有一天孙权亲自乘大船来观察曹军,曹操下令用箭射孙权所乘的大船,箭射到孙权的船上时都在一边,导致一侧偏重,船有倾覆的危险,于是孙权命令将船调个头,曹军继续射箭,这样一来,孙权船两侧都插满了箭,于是船就平了,然后孙权就乘船回去了。
曹操知道这事后,就有感而发,说出那句名言:生子当如孙仲谋!
有人说曹操这话是贬低孙权的,说孙权是曹操儿子一类的人,孙权是一方之主,与曹操算是平起平坐的,曹操说生儿子要生孙权这样的,是有意贬低孙权的,实际上曹操并不是有意贬低孙权的,而是称赞孙权的话,至少孙权在濡须口之战的领导表现得可圈可点,让曹操无计可施,能让曹操佩服的,当然是称赞了。
曹操
孙权作为官二代,虽然继承的是孙坚与孙策未完的事业,但孙权仍然把江东的事业发扬光大了,从孙策留给他的江东一州六郡开始,孙权把一州六郡的地盘扩充到两州半共23个郡,将孙坚孙策留给他的事业扩充了近四倍,这就是孙权的能力。
孙权的特长在政治能力,这一点孙策没有看错,虽然孙权也屡次率军打仗,但是败多胜少,比如公元215年的合肥之战,孙权率领10万军队攻打张辽、乐进、李典驻守的仅七千人的合肥城,居然被打得大败,不仅大败,而且在战前,孙权的十万大军被张辽所率领的800勇士打得落花流水,孙权两员大将,数百士卒被杀,而且张辽还两进两出,所向无敌,身为主帅的孙权,也差一点被张辽所俘虏,这估计是敌军第一次冲到离孙权中军大帐如此近的地方。
曹操
同样是合肥之战,孙权打不下合肥城,所率领的10万大军依次撤退时,孙权还犯了一个严重错误,身为主帅的孙权居然亲自断后,被张辽率军一阵冲击,差一点被俘虏,幸亏张辽不认识孙权,也幸亏吕蒙、凌统等人拼死抵抗,才让孙权逃回一命,身为江东最高领导人,两次让自己身陷险境,孙权的军事能力确实不强。
但孙权有自己的长处,就是政治能力,这也当时孙策让位于他的原因所在,孙策看中了孙权的政治能力才让他接班的,果然孙权没有让孙策失望,凭借超强的政治能力,孙权安抚了江东士族,改进了孙策时代与江东本土士族紧张的关系,再凭借政治能力左右逢源,赤壁之战前后联合刘备,襄樊之战期间又在背后出卖蜀汉,并偷袭荆州,同时又向曹操称臣,孙权一面厚黑无敌,一面左右逢源,把东吴政权治理得蓬勃发展。
孙权
所以,孙权是有能力的,曹操夸奖孙权,其实并不是夸奖孙权的军事能力,也不是夸奖孙权的政治能力,而是夸奖孙权的综合能力,因为曹操夸奖孙权的话其实后面还有一句,后面这句话才是曹操夸奖的重点,也是曹操比较的重点。
曹操夸奖孙权的全话是:
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生个儿子就要生个孙权这样(有才能的人),刘表的两个儿子愚蠢得像猪和狗一样。
孙权与刘备
曹操说这话有两层意思:
1、孙权有能力。
2、拿孙权与刘表的儿子做了比较,才得出孙权有能力的结论。
换句话说,曹操是把孙权与刘表的儿子做出比较,才会认为孙权是个有能力的人,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孙权与刘表的两个儿子刘琦与刘琮相比,确实是个有才能的人,比刘琦和刘琮强过百倍,刘琮作为刘表的继承人,曹操一来,就把整个荆州投降了,手握重兵居然不敢抵抗,这也让曹操看不起,而刘琦作为刘表的长子,也是默默无闻的,无论是赤壁之战,还是夺取荆南四郡的战争都是刘备去打的, 而刘琦差不多就是刘备的一面旗帜,也相当于傀儡一样,所以曹操才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曹操
个人认为曹操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说:要不是孙权在赤壁之战所起的作用,曹操就能拿下荆州和江东统一整个中国了,曹操说这话是公元213年,5年前的赤壁之战,就是孙权为主力的孙刘联军在长江上击败了曹操,把曹操赶出荆州的南郡,才让曹操统一天下的梦想从此破裂。
同时,在公元213年的濡须口之战,曹操再次感叹,不仅仅是孙权阻挡了曹操统一天下的梦想,现在就连整个江东在孙权的治理下反而蓬勃发展,曹操一生征战,现在连个濡须口都拿不下,这一切都是因为孙权,所以曹操就发出了那句著名的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由网友 君山话史 提供的答案:
生子当如孙仲谋,是曹操对孙权的评价。这句话,并不是说孙权在曹操、刘备之上。这句话的实际含义,是说作为军阀二代,孙坚之子孙权比袁绍之子、刘表之子要厉害多了。既是表扬孙权,也是表扬孙氏的家风。
第一,"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的背景
在赤壁之战中,曹操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三分天下的格局初步形成。曹操不甘心失败,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他又一次大举南征孙权,兵抵濡须。
当时孙权在濡须口东岸,以长江为险,固守江东大营。与曹操相比,孙权只能算是晚辈后生。曹操一生破敌无数,无论是实力强大的袁绍还是勇冠天下的吕布,都是他手下败将,不料眼前这位后生居然让他束手无策。孙权的看家法宝便是强大的水师,游弋于江面,严阵以待。自赤壁之战后,曹操对水战着实缺少信心,不敢贸然发起进攻。孙权同样小心谨慎,只守不攻,双方就这样相持了一个月。
此时孙权已集结七万部队,战船星罗棋布,兵垒严整,无懈可击。曹操望着江东兵营,不禁慨叹一声:"生子当如孙仲谋,至于刘表的儿子,不过猪狗罢了。"孙坚与刘表都是东汉末期叱咤风云的枭雄,孙坚是龙生龙,虎生虎,儿子个个有出息,而刘表的儿子们则没有一个英雄人物。孙权继承父兄之事业,与曹操划江而治,实后生可畏,连见惯世面的曹操都不由得喝彩。
第二,曹操既是表扬孙权,也是表扬孙氏家风
我们结合曹操的话,可以判断"生子当如孙仲谋"有两层含义。
其一,曹操认为孙权是个对手。能不能说孙权高于曹操、刘备呢?我认为不行。因为在曹操看来,天下英雄,惟操与使君耳。天下英雄,就是曹操与刘备,如果再加上后起之秀孙权,也只能说孙权有匹敌曹、刘的能力,不能说孙权高于曹、刘二人。
其二,曹操在这里表达对孙氏家风的欣赏。权力可以继承,但能力是无法继承的。袁尚可以继承父亲袁绍的大权,刘琮可以继承父亲刘表的大权,但他们的能力与父辈相去甚远。可是孙氏家族,从孙坚到孙策再到孙权,个个都是英雄人物。这至少说明孙氏的家教是非常好的。这里曹操是有所感慨的,因为他的儿子,无论是曹丕还是曹植,都不具备自己的能力。所以他挺羡慕孙坚,生的儿子孙权这么棒,要是自己的儿子也这么棒多好。这是一种羡慕。
第三,孙权厉害在哪呢?
有人会说,孙权厉害个屁,打个合肥,被张辽杀得屁滚尿流呢。
确实,行军作战,不是孙权所长。孙权这个人,其实是很喜欢打仗的,他自己老上战场亲自指挥,但几乎每战必败。其实,孙策早就对孙权有比较准确的评价,他在临死前对弟弟说:"若论统率江东兵马,与敌人决战沙场,争雄天下,那么你不如我;若论举贤任能,让他们尽忠职守,保卫江东,则我不如你。"
孙策指出,行军打仗,孙权是不行的,这没办法,有些才能是天赋的,不是靠后天努力就可以做到。但是孙权的长处在哪呢?他能用人。在曹、刘、孙三人中,孙权打仗是最差的。但是若论麾下伟大将领,那么孙权是最多的。曹操固然有一大批名将,但这些名将没有一个是帅才,所以曹操很辛苦,大战小战都得自己上。刘备麾下有关羽、张飞这样的勇将,但是只是武功好罢了。真正统帅型人才,以东吴最多,孙权麾下周瑜、吕蒙、陆逊,都可以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这三人都是统帅型人才。正是孙权不会打仗,麾下将领才有更多的机会。所以,不要老纠缠孙权打合肥的笑话,曹操对他评价如此之高,不是没道理的。
由网友 文史学徒梦九霄 提供的答案:
生子当如孙仲谋不是因为孙权被张辽打了,而是因为曹操被孙权手下的甘宁打了,曹操和孙权在濡须口的会战时曹操对孙权的评价,当时曹操的评价是"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生儿子若豚犬耳"。后来辛弃疾又有词赞:"天下英雄,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至于孙权为何会有如此高的评价有如下分析:
一、弟从兄业镇江东
孙策去世的时候,很多人以为孙策的另一个兄弟孙翊会接替他的位置,因为孙翊和孙策的性格很像,但是孙策却选择了孙权,认为江东只有在孙权手里才能发扬光大。
举江东之众,决机淤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
就是说孙策结合自己和父亲孙坚的经验,认为争夺天下不是简简单单的打打杀杀,需要能文能武的人才协助,开疆扩土之外还要懂得守土,而这份重任在自己家族只有孙权可以做到。
二、赤壁之后再胜曹操
赤壁之战是孙刘联合大败曹操,但是主要功劳其实是孙权的,虽然刘备夺取了最大的胜利果实,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赤壁之战后孙权特意修建了濡须坞这个长江上的军事壁垒,自己也搬到了建业,没多久曹操就带了四十万军马跑到长江边上,和孙权对峙。
这是赤壁之后孙权和曹操最大的一场战役,结果孙权派了甘宁带了3000敢死队,突然发起袭击给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先发制人,搞的曹营一片狼藉。
孙权也因为此役盛赞甘宁,说曹操有张辽,我有甘兴霸,足以匹敌。然后孙权没事干还老去曹操那边看看敌情,挑衅下,曹军又不善水战,拿孙权也没脾气。
最后春水上涨,曹操也打不下去了,孙权也不想打了,就给曹操写信"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曹操看到信后说,孙权果然没有骗我,并给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生儿子若豚犬耳"的极高评价。
三、能屈能伸,审时度势
孙权这个人很对带队伍,善于用人,而且能够虚心接受臣下的建议,所以从周瑜,鲁肃到吕蒙,陆逊都对孙权忠心耿耿,武将上黄盖,韩当,蒋钦,周泰,朱然,太史慈,甘宁等人虽然不见得有曹魏和蜀汉的武将有名,但也都能独当一面。
曹丕称帝,自己还送上祝贺,意思是我就是你的小弟,你是大哥,我都听你的,可实际上咱们面子上过的去就行了,天下谁的不好说呀,曹丕让曹休去打孙权,直接就被给秒了回去。
自己重新占了荆州,杀了关羽,赶快嫁祸给曹操,曹操没有中计,孙权自己就和刘备打了一仗,赢了也没太过分,仔细分析形式,还是形成了孙刘联盟。
总结:生于乱世,不但要能开疆扩土,还要审时度势,作为领导者更要团结众人,这些孙权都做到了,将领们对他也是忠心耿耿,而他也在曹操,刘备都去世后感到了万分孤独,不是觉得自己有多优秀,而是感叹能和自己做对手的人都死了,自己寂寞呀,所以说孙权完全当得起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评价。
由网友 雾绕春秋 提供的答案: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句话是曹操与孙权对阵时曹操感慨说的。从辈分上论:曹刘都是与孙坚(孙权父亲)一起讨伐董卓的,按今天说法就是同僚,所以曹操以长辈的口气夸孙权。另外历朝历代对曹刘的评价普遍都比较高,他们俩都是自己开基创业的。对孙权的评价只能说是一般般,孙权不如曹刘的重要原因就因为他是官二代,虽然是很有本事的官二代,但他坐收的是父兄基业。至于说到打败仗,孙权合肥之战,曹操赤壁之战,刘备夷陵之战,没有最惨只有更惨,他们三个就大哥不要说二哥了!
由网友 误打误撞进入互联网 提供的答案:
建安十七年。一日,魏公曹操伏几而卧,忽闻潮声汹涌,如万马争奔之状。操急视之,见大江中推出一轮红日,光华射目。仰望天上,又有两轮太阳对照。忽见江心那轮红日,直飞起来,坠于前山中,其声如雷。猛然惊觉,原来做了一梦。
冬十月,曹操兴兵下江南。至濡须,先差曹洪领兵三万铁甲🐎军,哨至江边。回报云:遥望沿江一带,旗幡无数,不知兵聚何处。操放心不下,自领兵前进,就濡须口摆开军阵。操领百余人上⛰️坡。
遥见战船,各分五队,依次摆列。旗分五色,兵器鲜明。当中大船上青罗🌂下,坐着孙权。左右文武,侍立两边。操以鞭指曰: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儿子,豚犬耳!
曹操自思:孙权非等闲人物。红日之应,久后必为帝王。
畔边恼了刘皇叔。便令刘封出🐎。曹操骂曰:卖履小儿,常使假子拒敌!吾若唤黄须儿来,汝假子为肉泥矣!曹彰出🐎与封交战,只三合,封大败而回。操大笑。
曹彰字子文,少善骑射。膂力过人,能👋格猛兽。曹操尝戒之曰:汝不读书而好弓马,此匹夫之勇,何足贵乎?彰曰:大丈夫当学卫青、霍去病,立功沙漠,长驱数十万众,纵横天下。何能作博士耶?操尝问诸子之志。彰曰:好为将。操问:为将如何?彰曰:披坚执锐,临难不顾,身先士卒。赏必行,罚必信。
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桓反。曹操令曹彰引兵五万讨之。彰到代北,身先战阵,直杀至桑干,北方皆平。
时至南宋。一日,辛弃疾登临北固楼,遥望北方已是金人天下。见眼前风光无限,然而何处是神州?遂作词《南乡子》曰: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由网友 名人史学谈 提供的答案:
我来回答:
生子当如孙仲谋这话是曹操说的,主要是曹操听说孙坚得到了传国玉玺,和孙坚说这个传国玉玺未必是个好东西,也许会带来灾难,孙坚听后说此话和我小儿说过的话有些相似。那为什么这么讲呢?原因如下:
第一点:一个黄毛小孩能讲出如此有长远的见识的话,可见这个小孩子天赋异禀,放眼当时能想到这一层的人可能在曹操眼里也寥寥无几,而曹操这样一个乱世枭雄是希望将来能够成就霸业的,但是自己独有的想法竟然能被一个小孩子一语识破,不得不暗自佩服,而且将来也是一个潜在的大敌。
第二点:曹操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当时自己的孩子里还没有像孙权这么厉害的儿子,必然心生嫉妒,有一种老天不公平的感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呢?再有就是孙权从小聪明,而且还是江东未来的继承者,曹操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去说生子当如孙仲谋也是从侧面反应了将来东吴是一个比较有力的竞争对手,也是一种对自己的警示,告诫自己未来成就霸业路上,此子必然是一大患。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8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