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疼痛应该警惕是骨转移?_骨转移的疼痛症状与一般疼痛症状区别

由网友 骨科医生杨丰建 提供的答案:

从自我保健的角度来说,癌症骨转移造成的疼痛有以下几个特点

1,首先得是癌症病人。当然也有恶性程度比较高的病例出现发现原发病灶之前就有骨转移灶的情况,但是毕竟是极少数。多数病例是因为有原发肿瘤病史,比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等等。

2,引起脊柱四肢等骨骼痛的原因有几方面,通常来说筋膜炎,关节炎,骨质疏松症等都可能引起疼痛,但是这些问题引起的疼痛往往在卧床休息后,热敷后会出现明显缓解。如果是癌症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则不会随着休息而好转,所以往往在休息是还有明显疼痛,甚至是夜间疼痛更加明显的时候需要小心,拿不准的情况下需要去医院做检查。

3,看到有不少网友反问"查出来又怎么样呢?"查不出来和查出来治不好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从镇痛的角度说,查明原因以后,镇痛措施更有针对性,同时需要预防病理性骨折,病人的生活质量可能更好。另一方面来说,能查出来比查不出距离治好更近一些。能查出来的意思就是也可以排除可疑的情况,如果能给一个怀疑癌症骨转移的病人排除了他的疑虑,那么对他来说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由网友 影医C浩 提供的答案:

什么样的疼痛应该警惕是骨转移?骨转移是恶性肿瘤的晚期常见表现,指的是身体其它部位的原发肿瘤通过血液淋巴等途径转移到骨骼,形成骨转移瘤。骨转移代表正常的骨组织已经被肿瘤组织破坏并取代了。骨转移按病变特异可分为三种:溶骨型、成骨型跟混合型。骨转移的常见部位有中轴骨(脊柱骨盆)、肋骨跟下支骨干骺端,特别是中轴骨最好发,这与该部位血供特点有关。如下图圈圈,多发骨转移,脊柱看起来烂糟糟的。

骨转移会出现什么症状呢?首先出现的是疼痛。骨转移的部位由于骨质破坏会感到疼痛,刚开始可以没有明显症状或是间歇性疼痛,但由于肿瘤对正常骨骼的破坏是进行性的并且逐渐加重,所以转移部位的疼痛也是逐渐加剧的。临床上有时会遇到某个部位骨头痛来检查的,结果就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前段时间就遇到一例,四十来岁,肩膀痛,以为肩周炎,擦了几天药油没见好转,反而越来越痛,于是到医院检查,做了磁共振,肩胛骨已经被(肿瘤)吃掉一块,考虑骨转移,又做了胸部CT,右肺一个结节,再后来取活检做了病理,就是肺癌骨转移。资料如下图。

骨转移的部位,由于正常骨组织被肿瘤组织破坏并取代,而肿瘤细胞又是不断增殖的,所以很多骨转移的部位都可以见到软组织肿块影,如果肿块位于浅表位置还可以摸得到。另外,肿瘤组织对正常骨组织的侵蚀还会导致正常的骨结构破坏、变得薄弱,所以在正常的外力作用下就可以发生骨折,称为病理学骨折(下图)。骨转移除了疼痛、病理性骨折,脊柱的转移还可出现压迫脊髓神经根出现感觉障碍、肌力减弱等症状,部分还有高钙血症。

临床上比较容易发生骨转移的恶性肿瘤有乳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甲状腺癌跟肾癌,大概占据了骨转移瘤原发肿瘤的90%,所以如果是上述肿瘤,检查时一定要重点留意骨骼是否有异常。虽然发生骨转移属于肿瘤晚期,但有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还是挺好的,尤其是单纯骨转移的,通过综合治疗很多都可以获得比较长的生存期,甚至长期带瘤生存。

我是 ,可关注了解更多相关医学知识。

由网友 普外科李家大夫 提供的答案:

说起骨转移癌,让我想起了我还是住院医生时,发生在一位患者身上的事。这位患者是位巨块型肝癌患者,当时我和我的上级医生顺利完成了肝癌切除术,因为患者头上有个小肿瘤,并且术前我就和患者谈过话,做完肝脏的手术时,顺便帮助他切除头部的小肿瘤。所以,上级医生离开后,我就继续留下来帮助病人切除位于头部的小肿瘤,当我切头部小肿瘤时,发现肿瘤越切越深,直到看到白白的脑组织与周围虫蚀样破坏的颅骨时,一下子把我吓怕了,赶紧告诉上级医生后,马上颅脑外科专家来处理。这例患者的事情,让我第一次了解了癌症骨转移这种疾病。

骨转移,又叫转移性骨肿瘤。是指原发于骨外器官或组织的恶性肿瘤,经血行或淋巴转移至骨骼并继续生长,形成的骨转移癌。

癌症患者来说,出现骨转移癌还是有一定的规律:

  • 中老年癌症患者,容易发生骨转移癌,其中40-60岁的年龄段的病人最多见。
  • 发生骨转移的癌症多数是中晚期的癌症,癌症越是晚期,越容易发生骨转移癌。
  • 癌细胞分化越低,恶性程度越高的癌症,骨转移癌的风险就越高。
  • 不同的癌症,相对骨转移癌的风险高低也各不相同。骨转移癌风险中,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肺癌。
  • 癌症患者,有它相对好发的骨转移部位。其中脊柱>骨盆>下肢骨的长骨、肋骨>颅骨>上肢骨长骨。

掌握以上规律,就可以让我们早期检查发现骨转移癌的风险。并且,上述骨转移特点,一旦出现相应骨骼部位疼痛,也有助于我们发现骨转移癌风险了。

骨转移癌有它自身特有的临床表现,也有助于我们早期发现骨转移风险。

骨转移癌的主要症状是疼痛、肿胀、病理性骨折和脊髓压迫,以疼痛最常见。骨转移癌患者的疼痛,早期多呈间歇性发作的,也就是有时候疼,有时候不疼,随时间疼痛会越来越重,持续时间也会越来越持久。也有很多患者会表现为在夜间疼痛加重的特点。还有就是骨转移癌出现的疼痛,不会随着体位变化而明显减轻。另外,通常对普通骨关节疾病疼痛有效的理疗、针灸、中药外敷等治疗,在骨转移癌患者的疼痛治疗中,往往疗效不好,甚至有时吃止疼药也不能缓解。

如果患者抽血化验出现血钙异常升高、血清碱性磷酸酶异常升高、酸性磷酸酶异常升高情况,都要考虑骨转移癌风险。

X线检查发现溶骨性、成骨性和混合性骨质破坏,也要考虑骨转移癌可能。及时行骨扫描是检测转移性骨肿瘤敏感的方法。

发现骨转移癌后,针对性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极少数癌症患者,能够同时行原发癌与骨转移癌的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大多数骨转移癌患者的治疗,通常是采用姑息治疗,以延长患者生命、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为目的。治疗时需针对原发癌和转移癌进行治疗,采用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等。

由网友 泌尿外科的黄大夫 提供的答案:

因为我的执业范围是泌尿外科,所以工作中会接触到很多的前列腺癌,而晚期前列腺癌最先出现的就是骨转移,所以对于骨转移的症状还是有些熟悉的。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一类特殊的疾病:

(一)疼痛程度

日常生活中我们假如因外伤导致的骨质损伤,是会导致剧烈疼痛和局部软组织水肿的,外观和症状十分明显。肌肉拉伤引起的局部疼痛的话,呈酸痛感,经过适当休息会很快缓解。局部感染的话会表现出典型的红、肿、热、痛症状,触痛明显。

然而,骨转移引起的疼痛很特别,不是十分剧烈的疼痛,我们书上描述为"蚁噬样"疼痛,大白话就是像小虫子咬一样的痛,且呈现持续性的疼痛,无论采取何种体位,疼痛均不会缓解。这种疼痛很特别,与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数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二)疼痛部位

骨转移的发生部位通常和原发癌症病灶有关,一般来说距离肿瘤越近,转移概率越大。乳腺癌由于在胸前,最常见于胸骨和肋骨骨转移,然后是脊柱的胸椎和腰椎;肺癌骨转移,脊柱和四肢是高发的位置;肾癌和宫颈癌转移,腰椎和骨盆转移多见;前列腺癌转移,全脊柱和四肢都会存在。

由于脊柱的血运十分丰富,所以成为大多数癌症转移的首选,当出现背部或者其他部位出现持续的"蚁噬样"疼痛,而自己又有癌症病史或家族史,就要警惕了。

(三)如何诊断

如果没有癌症病史的患者,假如家庭经济较好的话,建议是可以通过进行PET-CT检查进行全身的癌症可疑病灶筛查的,能够充分判断是否存在肿瘤病灶、进展到何等程度、有哪些转移灶等信息。

如果有癌症病史,且当时判断恶性程度较高的话,是可以通过全身骨扫描进行判断是否存在骨转移的。同时,可以通过磁共振检查明确转移部位的骨质破坏程度。

(四)如何治疗

其实,几乎所有的癌症发展到晚期,基本都是可以通过血液传播形成骨转移的,因为骨髓腔的条件适合各种类型的细胞进行种植和生长,而身体其他部位是需要找到相似类型的组织面才能进行粘附生长的。

在骨髓腔内的癌症细胞也是和原发癌症病灶的细胞同源的,所以治疗的手段并不是针对骨转移,治疗针对的还是癌症原发病灶,可谓一损俱损。当肿瘤原发病灶的进展得到控制的话,骨转移也会得到控制。

当然,对于少数骨寡转移灶,还是可以通过局部放疗达到消除肿瘤的目的。

(五)骨转移有何并发症

骨转移会引起严重的骨质破坏,造成患者持续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后期需要长期的镇痛治疗。脊柱的肿瘤压迫,甚至会形成截瘫样的症状,表现为下肢瘫痪、无法排尿等等。

由于骨转移部位的骨头已经十分脆弱,极易出现各种程度的骨折,如脊柱的压缩性骨折、四肢及肋骨的骨折等等。有一次,骨科手术术中发现部分骨质脆如饼干,喊我们科会诊,最终就是诊断为前列腺癌伴骨转移。

当骨转移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还会表现为持续的不可逆转的恶性贫血,骨髓的造血功能逐渐丧失,患者逐渐只能依靠每月定期输血维持数月的生命。

结语

骨转移虽然本身并不致病,但是它带来的疾病折磨却是长期的。

骨转移也是癌症发展到晚期的标志,假如能控制住原发病灶的生长,那么就可以遏制住骨转移的发展,否则下一步就是出现恶性贫血了,生存期就不会太长了。

还是祝愿所有的癌症患者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进入到这个阶段,说实话病人痛苦,家人遭罪。

黄医生坚持用通俗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临床认识,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帮忙点个关注或点个赞吧,如果您或者是您的家人朋友,需要了解相关知识,请把这篇文章转发给需要的人吧,谢谢了!

由网友 小影大夫 提供的答案:

我是小影大夫。有癌症出现了骨转移已经是晚期,癌细胞通过血型转移,癌细胞定植在骨头中生长,从而引起溶骨性骨质破坏或者成骨性骨质密度增高。很多癌症朋友因为腰腿痛就诊从而发现了晚期肺癌,很可惜。

什么情况下要警惕癌症骨转移?

1.有癌症病史,出现骨持续性疼痛

如果已经知道有原发癌症的病史,出现了某一部位的骨头持续性疼痛,那么要警惕有出现骨头转移的可能。

比如有肺癌,近段时间出现了胸背部持续性疼痛,并且有加重的趋势,那么就要警惕有可能有骨转移。这时候需要做个CT看看是否骨头有问题。如果CT没有问题,也不能排除没有转移。因为骨转移早期CT看不见,做ECT或者PETCT能提前发现骨转移的病灶,比常规的要早2-3个月发现骨转移。

2.出现病理性骨折

骨转移破坏了骨头,所以很脆,很容易断。除了局部疼痛外,不小心一碰就会出现骨折,加剧疼痛。

3.局部软组织肿块

骨转移导致骨头被吃掉,癌细胞在局部生长起来,形成软组织肿块,又是一个癌巢。所以摸起来除了疼痛外,还有包块,这时候也要警惕骨转移。

没有癌症病史的,出现已上症状也有可能已经有骨转移。

曾经遇到一个病例,一位46岁男性,因为腰部持续性疼痛就诊。腰疼,都以为是椎间盘突出。拍了个X光片,未见异常。骨转移引起骨头轻微骨质破坏在X光上是看不见的,椎间盘突出拍X光也是看不见的。所以也没有特别去想到会有转移的可能。一周后,还是不见好转,来做了个CT,发现有个腰椎被吃掉了,看到这样的影像,影像科医生一定要想到转移的可能,并且建议患者做胸部CT检查,果然肺里有一个肿块,考虑肺癌骨转移,后来病理也证实是肺癌骨转移。

像这样以骨转移为首要症状就诊而发现自己是晚期癌症的病例,还有很多很多。容易出现骨转移的癌症有前列腺癌,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无论有无原发癌症的病史,有出现不适,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

我是小影大夫,想了解更多医学知识,请关注我。

由网友 小段说老年健康 提供的答案:

骨转移的发生或者说骨肿瘤的发生有的时候根本没有任何症状。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在某次拍片检查的过程中意外发现骨肿瘤的,甚至一部分人带着骨肿瘤直到老死也不会被发现。相反的也有人小小年纪就被骨肿瘤所折磨的,或者说因为其他部位的癌症转移导致的骨肿瘤,肺癌是最常见的导致骨转移的癌症之一。骨肿瘤主要有哪些?各自有什么特点?何种情况应该考虑有骨转移,今天我来跟您聊一聊骨肿瘤。

骨肿瘤

骨转移是指癌症的一种转移方式,骨肿瘤主要有原发和继发两大类。原发就是由骨组织及其附属组织本身所发生的肿瘤,继发就是题主所说的骨转移,是其他器官或组织发生的恶行肿瘤组织所发生的肿瘤通过血液循环、淋巴转移到骨组织及其附属组织所发生的肿瘤或直接浸润到骨组织所发生的肿瘤。

骨肿瘤可以按照细胞来源分为:

骨性、软骨性、纤维性、骨髓性、脉管性、神经性。

根据肿瘤组织形态、细胞的分化程度及细胞的类型分为:

良性、中间性和恶性三大类,恶性一骨肉瘤占首位,临床上有很多低分化瘤骨转移而长期带瘤生存的案例,骨转移的严重性具体还需要看肿瘤的性质。

介绍三种骨瘤方便您了解骨转移发生的症状

癌症最突出的疼痛就是疼痛。对于骨肿瘤来说,除了某次检查意外发现以外,就是因为某个部位的疼痛检查发现。关于骨肿瘤的发病很具有年龄特点,比如骨肉瘤多见于青少年,骨巨细胞瘤多见于青壮年,骨髓瘤多见于老年人。接下来我就从骨软骨瘤、骨巨细胞瘤、骨肉瘤三种不同类型的肿瘤来跟你说一说它们之间各自的特点。

骨软骨瘤

位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多数有家族遗传史,早期骨软骨瘤无症状,多见于生长活跃的干骺端、胫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当肿瘤生长到一定大时,可因压迫周围组织,如肌腱、神经、血管等出现疼痛,甚至会影响到功能活动。

骨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是起源于骨松质的溶性肿瘤,好发于年龄20~40岁,女性多于男性,主要好发于长形管状骨的骺端。主要的症状就是疼痛,随着肿瘤的生长而疼痛加重。多见于股骨下端或胫骨上端。如果累及关节软骨,将会对关节功能造成影响。

骨肉瘤

骨肉瘤是恶化程度很高的肿瘤,是原发性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肿瘤,常见于股骨下端、胫骨或腓骨上端、肱骨上端的干骺端。主要症状就是进行性加重的疼痛,开始的时候呈现间歇性发作的隐痛,逐渐转为持续性剧痛。病变局部肿胀,很快形成肿块,局部皮肤温增高,静脉怒张。

从以上的三种不同的肿瘤介绍中,恶化程度最高的骨肿瘤反而并不容易因为骨转移而导致。但其它组织导致骨转移说明可能已经是癌症的晚期。

总结

对于癌症的转移来说,根据转移器官的不同有不同的表现,发生骨转移则可能出现的就是疼痛、或者出现病理性骨折,以及上述所述的不同骨瘤以及其发生骨瘤位置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表现,包括因为骨瘤增大导致的一些压迫问题,或者因为骨瘤的生长靠近关节导致关节活动影响,还有因为发生在骨干位置从而出现明显的突起等等,当然对于癌症来说最为突出的症状应该就是疼痛了吧!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一些帮助。如果觉得还不错的话,请给我点个赞以表鼓励,要是还能给我个关注的话,我认为一定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

由网友 儿童骨科医生邱俏峰 提供的答案:

骨痛,如果发生过某种癌症,治疗或者没有治疗,后来出现骨痛,特别是固定部位的疼痛,无论白天黑夜,一般的止疼药效果不佳,特别是脊柱更加常见。

例如在晚期乳腺癌中,骨转移的发生率非常高,首先转移到骨骼的患者占27%~50%。椎体最常见,大约占一半。其次是肋骨、骨盆、颅骨、肱骨、股骨、胫腓骨和肩胛骨等。

疼痛是大多数骨转移瘤最早出现的症状,>80%,有的转移瘤很小就出现疼痛。乳腺癌如果出现骨疼痛、骨折、碱性磷酸酶升高、高钙血症等可疑骨转移的情况,可以做骨放射性核素扫描(ECT)。MRI、CT和X线检查是骨转移的影像学确诊检查方法。有研究显示,PET/CT具有与ECT相似的灵敏性,更高的特异度,可用于对乳腺癌骨转移治疗后病情的跟踪。如果难以诊断,必要时可以取出一点骨头进行病理检查。

  乳腺癌骨转移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骨相关事件(SREs),什么是骨相关事件呢?

就是骨痛比原来加重或者出现新的骨痛、病理性骨折、椎体压缩或变形、脊髓压迫、骨放疗后症状、高钙血症等。乳腺癌骨转移的特点在于"骨相关事件"往往严重影响患者的自主活动和生活质量,但骨转移本身一般不直接威胁患者生命,如果不发生内脏转移,生存期会相对较长。

由网友 抗癌小惠 提供的答案:

我这是一个骨转移患者 !我觉得是得过这些恶性肿瘤的病人 还是要预防骨转移的 !因为恶性肿瘤虽然表面上看是治疗好了 .

但是癌细胞还是比较狡猾的 .他会顺着血液躲起来 .找个地方 蓄势待发 !比如我吧!我治疗完。

有一段时间胸口特别疼 .而且固定在一个地方疼 .疼的人吃不好睡不好。特别的烦躁 .然后我就上医院去看了 .

医生说表面一切正常,不行你就做个ct吧 .然后我就做了一个ct,单子上面显示一切正常 !然后没办法 .就回家了,

结果他又不疼了 .又过了三个月 .因为我们这个癌症每一年都要有一个大复查 .医生让我做ct .我说我做过了 .

他说你做一个增强CT.结果这一做就查出问题来了 .为了确定是不是骨转移 .做了骨扫描和核磁共振 .确定是骨转移!所以大家固定在一个地方,疼痛超过半个月就要上医院去检查 !

由网友 张垒医生 提供的答案:

说起肿瘤的骨转移、脑转移,其实也非常的心酸。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看到那些晚期的肿瘤病人,挣扎的活着,其实非常的可怜。普通人可能接触的很少,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这类病人,这种晚期的肿瘤患者一般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恶病质",整个人瘦骨嶙峋的,癌痛让病人时不时的发出呻吟,彻夜难眠。那么对于肿瘤,什么样的疼痛应该警惕是骨转移呢?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看法。

肿瘤骨转移的简单介绍

●我们正常的骨代谢由破骨细胞溶骨,代之成骨细胞成骨,从而维持动态平衡。而恶性肿瘤可通过体液因子或破骨细胞激活因子,使破骨细胞活性增强,打破了骨吸收和骨形成的平衡,致使骨质溶解而引发骨痛。我们常说转移转移,骨转移其实就是嘴常见的。据统计,在死于恶性肿瘤病人的尸检中,发现骨转移者占到了30% 。大多数骨转移癌病人的主要症状是难以控制的进行性骨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而常规化疗、放疗作用有限,尤其是对多发性骨转移癌疗效差。

●在临床上,像乳腺癌、前列腺癌、甲状腺癌、肺癌、肾癌等恶性肿瘤都有概率发生骨转移。其中,乳腺癌的比例达到65%~75% ,前列腺癌为65%~90% ,肺癌为30%~40% ,肾癌为30% , 多发性骨髓瘤更是高达70%~95% 。骨转移的发展和预后不良,骨转移病变可以出现在脊椎椎体,导致椎体综合症。严重的脊椎骨破坏可以造成骨折,使椎体移位压迫脊髓,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当,病人可以在病变的平面以下出现截瘫。

●在部分或完全性截瘫的病人,大约超过1/4的患者主诉截瘫平面以下感到烧灼样痛、麻木样刺痛、刀绞样痛、及抽搐样疼痛。截瘫伴有疼痛的病人非常痛苦,往往疼痛的控制也较为困难。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子的局面呢?这是因为肿瘤在侵润和破坏骨结构时,在局部产生前列腺素。前列腺素具有使神经敏化的作用,表现为患者的痛阈降低,起到了"放大器"的作用,使轻微的痛刺激放大为剧烈疼痛。

●这时候止痛药物是怎么发挥它的功效的呢?以非甾体抗炎药物为例,它可以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降低了局部前列腺素水平,提高痛阈,从而达到镇痛目的。这也是患者感到阿片类药物联合非甾体抗炎药物可以提高止痛效果的道理。因此,在治疗骨转移疼痛时,推荐阿片类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物联合应用。另外, 肿瘤坏死因子(TNFa)作为一种化学递质,可以由不同类型的肿瘤分泌,可以引起异常性疼痛和异常烧灼感。生长因子、白介素1、缓激肽等因子也是加重骨转移疼痛的因素。所以,有效控制骨转移疼痛的方法应包括阻止骨破坏、降低神经敏感性和处理病理性骨折。

 

什么样的疼痛应该警惕是骨转移?

●我就拿现在发病率最高的"肺癌"比喻,有些常年、大量吸烟的患者年纪轻轻感觉身体棒棒的,即使吸烟了也一点没有影响到良好的身体素质,别人劝他戒烟他还巴拉巴拉说出一堆反驳的理由。我在肿瘤科轮转的时候碰到不少患者他骨转移了,但是却没有骨痛!大家不要觉得奇怪,这完全有可能。

骨转移在早期,具有隐匿性,患者很难察觉,很可能仅仅表现为轻微的疼痛或不适,注意,这里可以小小的细分一下。像现在的城市的上班族或者在稳定点单位上班的,很多都会进行健康体检,有点问题也很关注,及时往医院找医生看。我是农村出来的,我深有体会,因为像农村的干苦力的老百姓或者外出找副业、搞工地的,到了年纪,哪个身上没点不舒服的。但基本都忍着,也不舍得去医院看,所以就有的人等发现时却已经是晚期转移了。

●所以我在这提醒,即使同样是肺癌,症状也不是你想象中的千篇一律,而可能是千变万化的,所以每个人的情况都有可能不同,不要试图通过发现某些异常信号来猜测。现在经济生活条件改善了,医疗水平也进步了,更应该讲究"精准治疗"。所以定期体检或者及早就诊,才有可能在疾病早期及时发现。骨转移一般发生在骨骼中轴线的承压部位,比如胸骨、盆骨、脊柱。一般不会/较少发生在四肢部位。

●对于肿瘤的转移性骨痛,若疼痛或不适以夜间为主,或明显夜间比之白天疼痛加重,疼痛呈渐进性,为不可缓解的疼痛或者说痛的是同一个部位,越来越痛,且不会因为你按摩一下就不痛了,也不会活动一下换个姿势就不痛了。这种是最要关注的,值得警惕的,但我不建议等到这个时候再去看,因为说不定已经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了。

●那么对于骨转移的治疗,也不要太过悲观,积极治疗,骨转移≠晚期。其治疗上分为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局部治疗包括消融,放疗,以及骨的外科手术,全身治疗包括抗肿瘤治疗和骨调节药物,如双膦酸盐,地舒单抗等。此外,还应该调整生活方式,避免发生骨折,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与激素相关的肿瘤,如前列腺癌、乳腺癌,还要关注抗肿瘤治疗的副作用,内分泌治疗,去势治疗,会导致骨疏松,要关注骨密度是否下降,至少每年复查一次骨密度,对于骨转移高风险癌症患者,必要时需定期做骨扫描或PET-CT。

综合总结

●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对于肿瘤患者,医生在和病人或者病人家属谈话,家属常问到还能活多久之类的话,针对肿瘤的类型、预后情况、病人具体病情等医生基本有个初步的判断。那么这结论是怎么来的呢?医生当然不是瞎说的。我们会关注病人主要癌症指标是否不断提高,比如癌症指标CA199,CA125,CEA,PSA,CSS,AFP等(即肿瘤全套)。这些指标在不同癌症中不同,但是如果原来不高,突然增高很快,这代表癌症骨转移患者预后不好。这些指标往往表示癌症细胞在扩增。

●我们会关注患者肿瘤骨转移全身状态如何? 比如这个状态下的病人生活自理能力怎么样?是否可以出去活动,吃饭睡觉怎么样,是否免疫系统好。所以总体健康和患者感受非常重要,如果病人活动差、吃饭睡觉不好,往往提示可能预后比较差,反之则可能表示预后较好。我们会关注肿瘤骨转移是否存在骨质破坏?如果是成骨为主的癌症骨转移,则预后相对会好。如果破骨为主,则预后就会差。还有如骨转移病灶是否很多,如果很多往往预示着肿瘤负荷大,预后差。这个预后因素主要和肿瘤的总体积有关。

●我们会关注病人骨转移病灶是否出现体积很快的增大或疼痛越来越重?如果是,则预后可能不是最好,是否检查后出现新的病灶或原来病灶突然增大很快?出现新病灶这往往代表肿瘤正在失控的表现。其它方面,如癌症骨转移患者的肺部,肝脏,大脑是否也同时有转移或者新近的转移?如果没有则预后好,如果有这些重要脏器转移病灶,往往预示着可能预后不好。

●我们还会关注同样大小的癌症骨转移,前面是否已经用过几乎所有治疗手段?还是没有用过治疗手段?一般如果各种治疗手段都用过了,而且癌症还在发作增长,则提示预后较差。如果几乎没有用过治疗,则潜在的预后可能还是有希望的。我们还会关注癌症骨转移患者是否同时伴有其他慢性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肺气肿等,这些可能是预后不良的因素之一,这很重要,为什么一些基础疾病多的老年患者医生不太敢给他做手术,因为这些基础疾病就是潜在的风险。

●肿瘤人人都怕,但却有很多的肿瘤与不良的饮食、生活习惯等息息相关。像肺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女性的宫颈癌等发病率高的肿瘤往往都有"吸烟"这一高危因素,虽说不是百分比,但总没必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把?再比如口腔癌一样,嚼食槟榔就是最大的诱发因素,难道不嚼你身上就会掉快肉?当然不会,不论是戒烟戒槟榔都不会对你身体有任何负面影响,你戒不掉是因为你意志力不坚定,你控制不住自己,你不能战胜你自己。加油吧,让我们一起对肿瘤说"不"!

作者寄语:本回答不构成医学治疗建议,也不具备医疗指导意见,仅为健康科普所用。本文不加入专栏,无偿、免费的让大家阅读。愿对那些受到谣言误导、没有医学知识、健康保健观念群体有所帮助。Html369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互相学习,互相探讨,如有不同观点可评论区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觉得学到了有帮助,不要吝啬,献个爱心,点个赞,转发一下帮助更多人,感谢支持。

参考文献:

1.陈圣霖, 陈念平.Bmi-1基因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3, 27 (7) :626-629.

2.左衍海.恶性肿瘤转移机制研究新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8, 21 (3) :293-297.

3.李卫东, 花宝金.肿瘤微环境中的炎性机制与肿瘤转移[J].国际肿瘤学杂志, 2011, 38 (12) :911-913.

4.伊日贵,徐晓艳,李时荣.肿瘤侵袭转移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10):937-939.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8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