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本可以活着,为何选择自缢?_崇祯自缢是什么时候

由网友 K半夏 提供的答案:

这话从何说起,如果崇祯被俘,你觉得李自成或者多尔衮会留着这么一个危险人物在自己身边吗,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其他都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为了自己的权位,也一定要干掉崇祯,要不都打着他的旗号反对自己这怎么行,堂堂皇帝与其受辱而死,倒不如自缢而亡死的轰轰烈烈,丢了江山忘了国家也没脸活着了呀,

由网友 论史 提供的答案:

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崇祯在当时的情况下一定能活着,选择自缢完全是迫于无奈,处在一种想逃又没法逃,落在李自成手里能否活命尚未可知的窘境上,自我了断或许对崇祯来说真的是最好的选择。

‬从当时的情况下,逃跑已经是不可能

事实上在清廷和大顺的两面夹击下,明廷在北方的形势越来越险恶,崇祯在那时候就有从北京跑路迁都南京的想法,而且大概率没有任何人暗示,完全是崇祯皇帝自己的想法。那是在崇祯十六年周延儒督师之前,崇祯有鉴于内外交困,曾与当时身为内阁首辅的周延儒密议南迁,并叮嘱他不得向外泄露。所谓"上以边寇交炽,与周辅延儒议南迁,命无泄"。但是这件事不知为何传到了天启皇后张氏那里,张氏又向崇祯皇后周氏传达了自己的反对意见,周后又转达给崇祯,崇祯皇帝在愤怒之余只能取消了南迁的动议。

其后在崇祯十七年的正月,形势更加紧急,李明睿又建议南迁,与崇祯皇帝秘密探讨南迁的可能性,在谈话中崇祯表示这事自己早就想干了,只是没人和他配合,给他台阶下,才拖到现在,"此事我已久欲行,因无人赞襄,故迟至今",不久后,大臣李邦华也建议迁都,甚至已经秘密派人做南迁前的准备。但是均由于阻力太大,崇祯不得已恨恨作罢,当时崇祯恨不得把首先反对迁都光时亨的脑袋拧下来,"光时亨阻朕南行,本应处斩,姑饶这遭"

《绥寇纪略·补遗中》:先是上命科臣左懋第往南中,察沿江舟师士马之数。津抚冯元颺尝请以挽漕之三百艘待命于直沽口,得密旨允行。上意非不欲南,自惭播越,恐遗恨于万世,将俟举朝固请而后许。

至此,迁都南京的事再也没提过,崇祯才下定下定决心君王死社稷,"诸臣平日所言若何?今国家至此,无一忠臣义士为朝廷分忧,而谋乃若此!夫国君死社稷,乃古今之正。朕志已定,毋复多言"。下面无一人敢担待责任,崇祯做出这一决策,实有无可奈何的心理。

但是哪怕在北京内城被李自成攻破前,崇祯依然试图逃出北京。但是,此时此刻明朝大势已去,崇祯陷入了"有心逃跑,无人开门"的悲剧。不得已只能在万岁山上自缢。此事在《国榷》、《石匮书》、《甲申传信录》、《罪惟录》等史书中均有提及。

《国榷·卷一百》:召提督太监王承恩对饮,少顷,易靴出中南门,手持三眼枪,杂内竖数十人,皆骑而持斧,欲出东华门,内臣守城疑有内变,施矢石相向。时成国公朱纯臣守齐化门,因至其第,阍人辞焉,上太息而去。趋安定门,门坚不可启。天且曙,仍回南宫,登万岁山之寿皇亭自经。

所以,崇祯在最后时刻已经是逃不出去了,如果不想落到李自成手中只能自缢。

如果崇祯‬落在李自成手里,其善终的机会不能说没有,但是很小。

尽管李自成在大举东进攻破北京前给予了崇祯"君非甚暗"的评价,并许诺在崇祯投降后,给予其"如杞如宋"的待遇。但说实话,这种事情看看就好,不少亡国之君在死前都是一开始被后来者先优待的,在没有利用价值后被除掉。

从李自成进京后的做为上来看,至少崇祯落在他手里不会好过,这儿有两件事值得注意:

一、三月二十一日,在崇祯皇帝尸体被发现后,李自成仅仅命人用两扇门板将崇祯和王承恩的尸体放在东华门,花钱二十串买了口棺材将崇祯入殓,而崇祯尸体第二天还暴露在外,二十三日才改殡,崇祯皇帝居然整整被暴尸三天,这就意味着李自成集团在心底里对崇祯是很不尊重的。(当然,也可以理解,毕竟崇祯把李自成的祖坟都挖了,是个人都会不爽)

二、进京后,面对明朝宗室和皇亲国戚,大顺集团也没有手软,追赃助饷的时候甚至追到了天启皇后张氏的头上,这么有统战价值的对象,居然被折磨到连李自成的部下都看不下去,为了张氏的体面,只能让其自尽。"追懿安皇后金,亦加拷掠,李岩保护之,使自尽"

所以,如果崇祯落到李自成手里大概率日子不会好过,极有可能在配合李自成整一个禅让仪式后,或是剩余价值被榨干后,被李自成找个由头给弄死,对外发布什么"暴卒"而亡之类的说法。

所以,对于崇祯来说,既逃不出去,也不愿意被他心中的"流寇"捉住,只能选择自我了断。

引用文献:《甲申传信录》、《爝火录》、《明季北略》、《绥寇纪略》、《三垣笔记》、《国榷》

由网友 豫辉秀士 提供的答案:

首先,崇祯是否可以活着,尚不可下定论。从李自成义军进入北京城后的种种骄横作为来看,崇祯即使不自缢,性命也很难保全。

其次,倘若李自成不杀崇祯,加以优待礼遇,但以崇祯刚烈尊贵之心态焉能俯首温驯?毕竟与蜀汉刘禅性格情势不同啊。

最后,崇祯不是明君,也不是昏君,更谈不上庸君。个人还是有能力、有抱负、有信仰的,生死荣辱自有考量。靖康之耻历历在目,亡国之君求死无门。

死,每个人唯一共同的归途。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或忍辱偷生,或顶天立地浩然正气。或遗臭万年,或流芳百世。崇祯帝选择捍卫大明颜面,赢得后世唏嘘礼遇。

由网友 帝都一帅137O128 提供的答案:

其实大明王朝从建立那天起就埋下了灭亡的种子!😣这主要是创建者朱元璋违反人类文明及历史进步的脚步倒行逆施恢复了许多野蛮的行径,如人殉,皇子分封制,锦衣卫特务统治等等,仅就皇子分封各地这一项,就注定了王朝终有一天会被吃垮!这些皇子皇孙生前要建王府好吃好喝挥霍无度,死后又要建豪华陵墓地宫并将大量金银珠宝陪葬地下〈参阅梁庄王墓就知多少奇珍异宝大量财富被埋入了地下〉,几百年下来哪个王朝能供的起这百万皇子皇孙的挥霍?而以南方人文官集😪团把持的朝廷又极力维护士绅不纳税不服劳役的特权,国家的税赋只能拼命的去压榨本己穷困不堪的底层百姓去获取!按理说😣这个世受国恩享受特权的士绅阶层应忠于大明与大明患难与共吧,可偏偏这些怯于开疆拓土平日里只会党争窝里斗的南方士大夫们又自私利己,当明末内忧外患大厦将倾时,他们除了玩嘴却一毛不拔更不出一兵一卒北上勤王坐看崇祯帝以身殉社稷!以至崇祯帝临死前发出了朕非亡国之君,臣却是亡国之臣的感叹!时穷节乃见,崇祯帝临死前才看明白这个从宋朝科举制度完善后开始走上前台把持朝堂的南方士大夫文官集团,眼里只有南方家乡的利益,只知维护自己家族不纳税赋的特权,而没有家国一体的大局观和忠于国家的意识,只要能维护他们的特权保住南方老家,他们可以随时妥协投靠新朝!

恁心而论大明自迁都北上定鼎燕京后,北京城从未被满蒙铁骑攻破过,😏但却破于李自成的农民起义,也就是说被自己的人民推翻了!明末天灾人祸不断又时时被满清八旗侵袭,虽有袁崇焕卢向升孙传庭等一众干才的奋力支撑,但又被刚愎自用的崇祯帝一一断送,万箭穿心万念俱灰走投无路的崇祯帝只能用自缢以身殉社稷的惨烈方式来维护自己做为君王的最后尊严!

由网友 徐董你最棒 提供的答案:

有的人可以像狗一样活着,可大明皇帝朱由检,也许他不是一个好皇帝。但他的血还是高贵的,他留着的是正真的汉人的血,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的血,他那高贵的出身,高傲的骨气,使他不会受任何的侮辱。他可以去死,但也要自己选择去死,任何人都无法决定他怎么去死。历史上亡国的末代皇帝很多。但是在大一统王朝的末代皇帝中,我想不出除了崇祯皇帝以外的君王,能以身许国的。从这一点来讲,崇祯皇帝是个真正的男人,中国古代没有不亡的朝代,而崇祯皇帝永远不死。

由网友 漫思谈因 提供的答案:

旰食宵衣、勤勤恳恳,自以为天纵聪明,其实浑身洋溢着🐷家子孙阴冷歹毒、刻薄狂暴的恶毒基因。总以为治国理政都和反腐惩办魏忠贤一样旗开得胜,易如反掌,一味滥征滥杀滥捕。从袁崇焕、卢象升、陈新甲、洪承畴、孙传庭……一路下来,忠心耿耿、文武兼资的牛人,都被他坑死或逼走,难得有个杨嗣昌,也机关算尽、羞惭而死。剩余魏德藻、陈寅、光时亨等劣币,才不管他死活,混一天算一天。只能逼后杀妃砍女逐儿,超级家暴之后,自行了断。

明末虽然很烂,但是换个稍微正常的守成之主,采取剿议得当、稳扎稳打的战术,还是可以再维持数十年的。再不济,新南北朝、南宋金元对峙的局面,完全可以形成。但不幸的是,遇到朱由检这样一个勤奋而顽劣的主子,彻底把🐷崽天下、汉人的国家玩完了。

崇祯本可以活着,为何选择自缢?_崇祯自缢是什么时候

由网友 商海一舟3 提供的答案:

一个优秀的皇帝,应舍命沙厂,誓死保卫自己的锦绣家邦,保护好黎民百姓免遭涂炭。但一个皇帝如果做了亡国之君,阶下之囚,过生不如死的日子,即便"乐不思蜀","故国不堪回首",等皆是罔然,莫若以死告尉天下,以死告尉烈祖列宗。

由网友 小马哥Aa 提供的答案:

崇祯帝刚继位,接收的就是明帝国的一个烂摊子,内忧外患层出不穷,凭良心说崇祯帝并非昏君,也不是庸主,但距离雄才大略还差得远。他手底下没有力挽狂澜的股肱之臣,也没有全心全意忠君报国的能臣干吏,有的全是些自私迂腐的读书人。当时明帝国仅有的一线生机就是迁都南京,再图后事,但朝堂上的大臣为了自己的利益考虑,都不同意此种做法,导致连最后一线生机都失去了。崇祯帝选择自缢煤山,一方面觉得自己身为亡国之君,无颜面见天下人,另一方面何尝不是看透了世态炎凉,看不到希望了,只求解脱。他的死虽不如项羽的死那么轰轰烈烈,慷慨悲壮,但也值得后人歌颂,称赞。。。。。

由网友 醉美木渎 提供的答案:

这个题主真说错了,崇祯如果被俘,不管是大清还是李自成都不会给他活路。

崇祯不自杀留给他的也只有羞辱和死亡。

历史上,谋朝篡位者从未给过他的前任有过真正的怜悯和温存,毕竟权利是血腥的也是自私的,赵匡胤的"卧榻之侧岂能容他人酣睡"说尽了其中的道理。

武王伐纣,一说纣王自焚而死,一说被武王杀死,反正必须得死。汉高祖灭秦,暂时留下了子婴的小命,后来还是被项羽杀了。

在这一点上,魏晋做的属实不错,曹丕没杀汉献帝,司马炎没杀刘禅,也没杀逊位的魏帝。但是这是特殊条件下的特例,那汉献帝禅位之前已经做了几十年的帝国吉祥物,杀他确实没必要,司马家历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三代四位家主,早就将曹魏的江山变了颜色,也没必要大开杀戒了。

后来,隋文帝杨坚没有放过前朝宇文家,而且他杀死的北周皇帝还是自己的亲外孙。宋武帝也没放过东晋的皇族,就连明朝的朱棣也没放过自己的亲侄子朱允炆,你不会以为清朝或者李自成会放过崇祯皇帝吧。

李自成和多尔衮确实希望崇祯帝最好先活着,因为还有禅让的大戏需要他配合演出。

所以,以崇祯皇帝的个性,死亡才是他最好的选择。虽说好死不如赖活着,但是关键是崇祯在李自成和多尔衮手里绝对活不了。

那还不如早死早超生,难道有脸不要,非要要被人羞辱演完禅让的戏码,然后再被人一杯酒毒死,还是被人勒死,或者是冻饿而死。

所以,穷途末路,崇祯自杀是明智的。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7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