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草上飞180548227 提供的答案:
衡山分出衡东,当年是出于战备考虑,中苏关系紧张,国务院副总理陶铸准备把中南局机关迁往衡山,但县政府的机关也在衡山,为防止一锅端,在河东设立衡东县,原衡山的四大家机关全部搬到衡东县,衡山新组建四大家机关,所以现在的衡山县的很多资料都在衡东。至于南岳划出衡山。用农村的话叫扒灰,看中的旅游这个资源!
由网友 行者 提供的答案:
安徽有黄山,江西有庐山,而湖南最具代表的山,那就是衡山了。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内,而衡阳市有一个衡山县,很多人都会认为,衡山景区在衡山县。其实不然,衡山景区并未在衡山县,而是在南岳区。
(被衡山县"环抱"的南岳衡山)
名叫衡山县,而衡山景区却没在县内,这有点"名不副实"了,这是什么情况呢?这得从衡山县的历史说起。
(衡山县城卫星图)
衡山县历史悠久,在西晋置县,因当时境内的衡山而得名。经过一千多年,衡山县依旧叫这个名字。到了解放后,当时的衡山县比现在的版图要大很多,包括了今衡山县、衡东县、南岳区。
(衡山县城)
衡山景区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也让衡山县头上有了光环,跟着有了知名度。但也正是由于衡山景区太过突出,为了方便管理和开发景区,1951年,将景区腹心的衡山县南岳镇等十余个乡镇划出,设立了南岳特区。这个特区并没有持续太久,1952年南岳特区撤销并入了衡山县,虽然短暂,但也为了日后的区划调整奠定基础。
1960年,以衡山县南岳等公社设立南岳管理局。1963年,南岳管理局撤销,设立了南岳县。1966年,南岳县撤销并入衡山县。衡山县和南岳分分合合,在1984年,南岳区域再次划出,设立衡阳市南岳区,成为了衡阳市区的一块"飞地",而衡山景区也就不在衡山县内了。
除了"繁衍"出了南岳区,老衡山县还划出了衡东县(1966年设立),从最初的一个县,变成了如今三个区县,衡山县真是该地区的"母县"了。
环抱南岳(区)衡山的衡山县,地处交通要冲,紧靠长株潭城市群,是衡阳市的北大门。衡山县交通便利,有国道、潭衡西高速、南岳高速、武广高铁纵贯南北,设置有衡山西高铁站。
由网友 文体评论天地 提供的答案:
将原来的衡山县一分为三,形成了衡东、衡山、南岳三个县,主要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发展各自的经济和社会事务。这样做的好处包括:
1. 更加精细化的管理:将一个大县分成三个小县,可以更加精准地管理各自的区域,更好地解决当地的实际问题。
2. 优化资源配置:不同县区有不同的资源和经济特点,分开管理可以更好地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3. 加强地方特色发展:不同县区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分开管理可以更加注重地方特色的发展,推动当地的文化、旅游、环保等方面的建设。
由网友 里弄家 提供的答案:
大衡山的行政区划有点复杂。解放初一个衡山县,有个南岳管理局管山。后有设南岳县和衡山县。不久南岳县撤销。文革后期为了行政管理方便,以湘江为界,河东为衡东县,河西仍沿称衡山县。南岳管理局则一直存在至今,只是隶属关系发生了变化。一九八四年为了发展旅游,加大对南岳的保护力度,将南岳的主要山体及南岳镇从衡山县分析出来,成立了南岳区。随着大旅游时代的到来,以及交通的便利,建立(南岳、衡山、衡东)衡山市的呼声越来越高。期待这一天!
由网友 孔佬俩 提供的答案:
衡山、衡东和南岳原来都隶属于衡山县,后来分别于1951年、1956年和1958年分设为衡山市、衡东县和南岳区。分设为三个行政区划的原因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发展这些地区,因为这些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特点有所不同,单独设立行政区划可以更好地适应各自的需求和发展。此外,这也可以提高行政效率,更好地为当地居民提供服务和管理。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7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