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到底有没有背叛齐国?_孟尝君被害

由网友 wjdvb 提供的答案:

孟尝君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贵族和政治家。根据《史记》的记载,孟尝君在与秦孝公打交道时,曾暗中劝秦孝公与齐桓公合作,瓦解了齐国的力量,使秦国趁机得逞。但是,也有另外一种说法认为孟尝君是齐国间谍,他是在为齐国做事。具体来说,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在历史学界存在争议,因为当时的历史文献已经失传了,现代学者无法准确得出结论。

无论孟尝君是真的背叛了齐国,还是只是被人误解了,我们可以看到孟尝君在战国时期对于齐国政治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他出色的外交手段擅长平衡各方利益,是齐国重要政治家和改革者。

由网友 燕山永固 提供的答案:

孟尝君是战国四君子之首,以礼贤下士闻名天下,做齐国宰相多年。至于他到底背没背叛齐国,我们来看一看《孟尝君列传》里的记载。

孟尝君相齐,其舍人魏子为孟尝君收邑入,三反而不致一入。孟尝君问之,对曰:"有贤者,窃假与之,以故不致入。"孟尝君怒而退魏子。居数年,人或毁孟尝君于齐湣王曰:"孟尝君将为乱。"及田甲劫湣王,湣王意疑孟尝君,孟尝君乃奔。魏子所与粟贤者闻之,乃上书言孟尝君不作乱,请以身为盟,遂自刭宫门以明孟尝君。湣王乃惊,而踪迹验问,孟尝君果无反谋,乃复召孟尝君。孟尝君因谢病,归老于薛。湣王许之。

其后,秦亡将吕礼相齐,欲困苏代。代乃谓孟尝君曰:"周最于齐,至厚也,而齐逐之,而听亲弗相吕礼者,欲取秦也。齐、秦合,则亲弗与吕礼重矣。有用,齐、秦必轻君。君不如急北兵,趋赵以和秦、魏,收周最以厚行,且反齐王之信,又禁天下之变恪F胛耷兀则天下集齐,亲弗必走,则齐王孰与为其国也!"于是孟尝君从其计,而吕礼嫉害于孟尝君。

孟尝君惧,乃遗秦相穰侯魏冉书曰:"吾闻秦欲以吕礼收齐,齐,天下之强国也,子必轻矣。齐、秦相取以临三晋,吕礼必并相矣,是子通齐以重吕礼也。若齐免于天下之兵,其雠子必深矣。子不如劝秦王伐齐。齐破,吾请以所得封子。齐破,秦畏晋之强,秦必重子以取晋。晋国敝于齐而畏秦,晋必重子以取秦。是子破齐以为功,挟晋以为重;是子破齐定封,秦、晋交重子。若齐不破,吕礼复用,子必大穷。"于是穰侯言于秦昭王伐齐,而吕礼亡。

后齐王灭宋,益骄,欲去孟尝君。孟尝君恐,乃如魏。魏昭王以为相,西合于秦、赵,与燕共伐破齐。齐湣王亡在莒,遂死焉。齐襄王立,而孟尝君中立于诸侯,无所属。齐襄王新立,畏孟尝君,与连和,复亲薛公。文卒,谥为孟尝君。诸子争立,而齐、魏共灭薛。孟尝绝嗣无后也。

看一下译文咱们再总结,秦国的逃亡将领吕礼担任齐国宰相,他要陷苏代于困境。苏代就对孟尝君说:"周最对于齐王,是极为忠诚的,可是齐王把他驱逐了,而听信亲弗的意见让吕礼做宰相,其原因就是打算联合秦国。齐国、秦国联合,那么亲弗与吕礼就会受到重用了。他们受到重用,齐国、秦国必定轻视您。您不如急速向北进军,促使赵国与秦、魏讲和,招回周最来显示您的厚道,还可以挽回齐王的信用,又能防止因齐、楚联合将造成各国关系的变化。齐国不去依傍秦国,那么各诸侯都会靠拢齐国,亲弗势必出逃,这样一来,除了您之外,齐王还能跟谁一起治理他的国家呢?"于是孟尝君听从了苏代的计谋,因而吕礼嫉恨并要谋害孟尝君。孟尝君很害怕,就给秦国丞相穰侯魏冉写了一封信说:"我听说秦国打算让吕礼来联合齐国,齐国,是天下的强大国家,齐、秦联合成功吕礼将要得势,您必会被秦王轻视了。如果秦、齐相与结盟来对付韩、赵、魏三国,那么吕礼必将为秦、齐两国宰相了,这是您结交齐国反而使吕礼的地位显重啊。再说,即使齐国免于诸侯国攻击的兵祸,齐国还摇雳会深深地仇恨您。您不如劝说秦王攻打齐国。齐国被攻破,我会设法请求秦王把所得的齐国土地封给您。齐国被攻破,秦国会害怕魏国强大起来,秦王必定重用您去结交魏国。魏国败于齐国又害怕秦国,它摇雳推重您以便结交秦国。这样,您既能够凭攻破齐国建立自己的功劳,挟持魏国提高的地位;又可以攻破齐国得到封邑,使秦、魏两国同时敬重您。如果齐国不被攻破,吕礼再被任用,您摇雳陷于极端的困境中。"于是穰侯向秦昭王进言攻打齐国,吕礼便逃离了齐国。

后来,齐湣王灭掉了宋国,愈加骄傲起来,打算除掉孟尝君。孟尝君很恐惧,就到了魏国。魏昭王任用他做宰相,同西边的秦国、赵国联合,帮助燕国攻打并战败了齐国。齐湣王逃到莒,后来就死在那里。齐襄王即位,当时孟尝君在诸侯国之间持中立地位,不从属于哪个君王。齐襄王由于刚刚即位,畏惧孟尝君,便与孟尝君和好,与他亲近起来。田文去世,谥号称孟尝君。田文的几个儿子争着继承爵位,随即齐、魏两国联合共同灭掉了薛邑。孟尝君绝嗣没有后代。

通过看孟尝君列传,我们可以看到,齐湣王在小人的蛊惑下越来越不喜欢孟尝君,甚至要杀掉孟尝君,孟尝君在无奈之下只得跑到魏国,并被魏昭王任用为宰相,此时孟尝君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联合秦国、赵国、燕国一起打败了齐国,齐湣王也被迫逃亡到莒并死在那里。从这里可以看出,孟尝君还是一度背叛了齐国的,联合四国打败了齐国并致使齐湣王客死他乡。

孟尝君到底有没有背叛齐国?_孟尝君被害

由网友 创业小樱桃 提供的答案:

孟尝君是"战国四君子"之一,但是因为他的叛国,被人耻笑辱骂对国不忠。公孙戍夸他:诚说君之义,慕君之廉也。荀子却说他: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他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会引起大家的争议呢。

孟尝君还有一个名字叫田文,是战国时期齐国贵族。孟尝君他虽然是齐国人,但是他有雄心,想有一番天地作为,所以为了成就自己,他选择了放弃齐国。我认为,他已经叛国了。

其一,齐国战乱,齐国的人民都在战乱中逃跑,但是孟尝君却想的不是逃跑,而是选择一个能施展他才华的地方。所以,他投靠了秦国。这是舍大家保小家的心思。

其二,从他的身份上来说,他在齐国地位是很高的,孟尝君的父亲是齐国宰相靖郭君田婴,爷爷是齐威王。他非常受齐闵王的器重,他的政治能力和齐闵王是不相上下的,但是他却为了一己私利,大量敛财,对自己的家族不忠,对齐国不忠。

其三,战国时期,名门望族都喜欢养门客。那我们从孟尝君的门客来说。被人是养有学识有能力的,他却养了很多三教九流,都是逃亡的罪人,因为这些人能为他所用。这个说不上他叛国,但是从这件事情上看,大概也能看出,他为的从来不是自己的国家,只为的是他自己。

因为他的一生的所作所为,最终牵连自己的家族被灭门,悲哉悲哉。

由网友 历史百川 提供的答案:

战国末年,各自为战。即使是官居要位的朝中大臣,也可能第二天就成了他国的丞相。我认为从现在的眼光看战国末期能人志士在各国之间徘徊,并不是所谓的叛国,只是良禽择木而栖罢了。因为,七雄争霸虽然是国与国之间的战斗,但是,他们始终是在周王朝这个大环境下,他们只是情势所迫作出更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若是将周王室抛开,战国七雄各自为一体,自成国家的话。那么,孟尝君确实是背叛了齐国。

"食君俸禄,为君分忧。"这是古人为官讲究的原则。孟尝君出身齐国,为齐国皇家贵族,长大后继承父亲田婴的爵位,得薛地,被称为薛公,任秦齐国丞相,做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甚至齐王对孟尝君忌惮三分。

齐湣王二十五年,复卒使孟尝君入秦,昭王即以孟尝君为秦相。

人怕出名猪怕壮!孟尝君礼贤下士、广交门客、贤明远播。各国都想拉拢孟尝君,其中以秦国为最。秦昭襄王曾借孟尝君出使秦国的机会劝说孟尝君任秦国丞相, 孟尝君糊里糊涂答应了。后来,秦昭襄王出尔反尔,认为:"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後秦,秦其危矣。"又要处死孟尝君,孟尝君借助鸡鸣狗盗又逃回了齐国。虽然,孟尝君最终没有任秦国宰相,但是,其行为已经可以说背叛了齐国。

之后,孟尝君回到齐国后,又继续任齐国丞相。我只能说齐王真的是"胸襟开阔"。一个已经对本国不忠的人还继续任用,难道不是在国家放了一颗定时炸弹么?

於是穰侯言於秦昭王伐齐,而吕礼亡。

后来,这颗炸弹终于爆炸了。秦国将领吕礼逃到齐国拜见齐王,被齐王任为齐相。吕礼这个人十分仇恨苏代,想要迫害苏代,而苏代是孟尝君手下的门客,为了自保,苏代向孟尝君游说了一番,给孟尝君分析了吕礼能任齐相的原因是齐王想要亲近秦国,吕礼能从中搭线,孟尝君若是放任不管就会在齐国失去地位。孟尝君害怕了,就游说穰侯,希望穰侯劝谏秦王攻打齐国,从而赶走吕礼,而自己可以让齐国将战败的土地全部献给秦国。因为吕礼与秦国周显交好,若是秦、齐交好,他们二人的身份必定水涨船高,穰侯也不想看到秦国有人能压自己一头,就劝谏秦王攻打齐国,而秦王也同意了。

身为齐国人,孟尝君为了自保游说秦国攻打齐国,孟尝君有没有叛国,应该一目了然了吧?

您如果觉得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点赞、关注!您的支持是我不断输出的动力,谢谢!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7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