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82年的时候,有十几天消失了,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_公元1582年10月为什么少了10天

由网友 六毛娱乐秀 提供的答案:

在公元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下令改革公历制度,称为"格里高利历"。

这项改革涉及到阳历和月历之间的转换,并且挪动了公历10天的日期,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十天消失"。

这种改革是为了解决公历与农历之间的时间差异问题而制定的。在旧公历制度下,每年的天数比真实的天数少了约11分钟。

这在长时间的积累下造成了天与季节的不对应。在1582年的改革中,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推迟了春分日,将天文学上的春分日从3月11日改为了3月21日。

以便让公历与太阳历更为吻合。

这样,未来的春分日会在3月20日左右,而不会像先前一样在3月11日左右。

然而,这项改革只在罗马天主教国家的国家实行,其他国家则在不同的时间内采用这个新历法。英国直到1752年才实行这项改革。

在改革实行时,许多人感到很困惑,他们认为自己被盗了10天的时间,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历法上的标准化变化。

虽然这项改革在当时引起了一些争议,但它的实施最终证明了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今,格里高利历是全球使用的日历系统,为我们带来了方便和统一。

由网友 南山野人2 提供的答案:

历法是在历史长河中慢慢的纠正到现在这种才达到基本合理!

从盖天历,天圆地方到浑天历,混沌初开,至夏历,阴历,农历,阳历至今平阳历接近合理,但仍有偏差,月不均天,日不均时,年中只有二分两日基本一样,再科学也无法修正,皆因地球轨道和切割角度分距,一般情况历法不能再变!

由网友 优选趣视界 提供的答案:

在公元1582年,一段时间内被称为"十天不见"。这是因为在那一年,当时的教皇格雷戈里十三世颁布了一项新的历法改革,命名为"格雷戈里历",以解决世界日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项改革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行一个更准确的科学方法来修正公历中的错误。

历史上曾有一种叫做"尤利娅历"的日历系统,其制定于公元前45年罗马共和国的末期。该日历系统基于太阳赤道穿过春分点的时间,确定每一年的天数为365.25天。但是,这个时间长度比实际365.2422天的长度长了11分钟左右,这导致每年长了约6个小时。因此,在4年的时间里,就会多出一天。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额外的时间会累积起来,导致日历与季节不再同步。事实上,在16世纪的时候,已经有了10天的差距。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这意味着人们庆祝节日的时间不再正确,农民们收获的时间也是错误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皇格雷戈里十三世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负责研究这个问题,并提出一种新的日历系统。他们最终提出的方案是:在格雷戈里历中,每四年增加一个闰年,但在一个世纪内,只有那些对4取余的年份才是闰年。此外,将格林威治子午线设为标准时间的参照,每天分为24小时,并将一天的开始从半夜十二点改为凌晨零点。

然而,这项新的历法改革并不是那么容易被接受。一些人认为这是对传统的破坏,一些人则认为这是一个神权统治的手段,并对此进行了抗议。因此,一些国家并没有立刻采纳这项新的历法,而是在几十年后才开始实施。例如,英国直到1752年采用了格雷戈里历,而俄罗斯则直到1918年才采用这个日历系统。

因此,公元1582年的"十天不见"现象是由于教皇格雷戈里十三世颁布的这个新的历法改革所引起的。在这个历法改革中,将10天从十月份中删除,以修正当时存在的历法问题。尽管这引起了一些混乱和抗议,但最终,这个新的历法得到了广泛的接受,成为现代世界通用的日历系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网友 痴迷大嘴猴 提供的答案:

在公元1582年的历法改革中,有10天的时间被"消失"了,这是因为当时使用的儒略历已经与真实的天文现象发生了较大的偏差,从而导致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们对日期计算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而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 儒略历的准确性:儒略历是由古罗马时期的天文学家儒略·凯撒在公元前45年引入的,基于一年365.25天的天文周期。然而,实际上一年的长度为365.2425天,这就导致儒略历比实际时间长了很多。

2. 所有权的争夺:由于宗教和政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对于时间的管理存在着分歧和争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在1582年发起了历法改革,修改了儒略历,使得每百年中的三个非整百年份中,去掉一个闰日,即每四年一闰的情况下,对于所有一百年的整百年份,只闰置百年中能被400整除的年份,从而使历法更加准确。

因此,为了适应这个新的历法,当时的世界各国不得不在1582年10月4日之后,在10月15日才开始日历的计算。这就导致了10天的"消失"现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历法更加精确地与现实时空相匹配,引入了自西欧开始逐渐普及的新历法——格里高利历(Gregorian Calendar),现在广泛使用于世界各地。

由网友 有李就说 提供的答案:

这是因为在公元1582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颁布了一项名为格里高利历改革的法令,旨在解决日历和日期计算上的问题。

在格里高利历改革之前,使用的是儒略历,它以地球公转周期为基础,将一年分为365.25天。然而,由于地球公转周期并不是完全准确的365.25天,而是稍微短一些,因此儒略历与实际的太阳运动相差越来越多,导致日期的计算出现了偏差。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格里高利十三世下令对儒略历进行改革,将闰年规则做出了调整,并且删除了一些不必要的闰年。具体来说,从此以后,每四年一闰,但是在每个世纪(即以00结尾的年份)除以400可整除的年份才设置闰年。这样的话,平均每年的长度就近似于365.2425天,误差大大降低了。

然而,由于当时的天文学和计算机技术还不够发达,改革执行的不是很及时,加上一些国家不情愿采用新历法,导致公元1582年10月4日后面的10天被删除,以便将日历调整为与太阳的运动相符合。这样,10月4日之后的第一天就是10月15日。这被称为"儒略日历到格里高利日历的转变"。这一改革最初在天主教国家执行,但后来逐渐被其他国家所采用。

由于不同国家的采用时间不同,格里高利历改革在不同地区的实施时间也不同。例如,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波兰等天主教国家最早采用了格里高利历,而英国等其他国家则在较晚的时候才采用。

格里高利历改革的实施引起了一些争议和抵制。在一些国家,人们认为改革是天主教会的阴谋,而在其他国家,则有人担心改革会导致土地和税收等问题。因此,一些国家在采用新历法之前,对其进行了漫长的讨论和调查。

无论如何,格里高利历改革最终被广泛接受,并成为世界上大部分国家使用的日历。与儒略历相比,格里高利历更加准确,能更好地反映地球的公转和太阳的运动。尽管格里高利历改革的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困难和争议,但它为现代日历和时间计算奠定了基础,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7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