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万红群中一点绿 提供的答案:
洗过,没成功!!我家是农村的,记得是10年前后,那个时候通信什么的都还不是太方便,农村信息更是落伍。 当时方圆十几里都有人往云南贵州那边去。有的说是买什么机器,说是清理卫生的机器,买一个多少钱,返还多少钱,人过去之后就被洗脑了,接着骗亲戚朋友去买机器,成串的被骗。
我那会儿刚大学毕业,在学校的时候就听我妈妈我家老大哥去云南了,那边有个什么"先富带动后富工程"是国家办的,因为是先富带动后富,所以先挑选一部分人先参加这个运动,我哥就给我打电话让我去,给我讲我嫂子的姑父,去了三年了,回家都是开着车回去的,挣钱挣的多的很,我就稀里糊涂的去了。
到那之后,看到的环境跟我想象中差的太远了,住在城中村,白天不让出去。早起一群人开会。我就觉得不对劲,后来我就跟带头的人说,你们说是国家管理的,我去派出所问问看看你们合法不合法。
🤭当时跟着我的都是我哥的亲戚,他们已经完全被洗脑了,就是认为是国家的,合法的,也不怕我去派出所,跟着我就去了。
到了当地的派出所我说你们某某城中村里有人搞传销你们怎么不管?不过说真的,理想的派出所都是在电视剧里的,那个时候派出所基本没啥大的作用,特别是偏远地区。后来报警了也是不了了之了。
不过后来他们的头听说了我去派出所了,把我撵走了,当时我那帮亲戚说的话真难听,说啥不想挣钱也撤耽误他们挣钱,回家亲戚都没得做。我自己买票就走了。
几年过后,慢慢的就听说哪家的骗进去的多少。谁家的进的是哪种传销,再后来国家严厉打击传销。都回来了。
由网友 七仙女pz 提供的答案:
谢谢邀请🙏🙏
我是烟台人,在1996年6月第一次接触中国太平洋保险,是一个科室和我关系不错的师傅介绍的,她打电话,请我去听保险讲解,教育,医保,养老。。96年我和老公一个月工资才四五百元,最后我们给孩子买小福星1300多元,我和爱人买的是步步高和老来福1200多元,全家一年要交2500多元,是我们半年的工资。不久这个师傅离开保险公司,从此以后就没有任何太平洋保险电话和联系,只有每年六月份收到信息通知我们按时交保费。
我孩子八岁保险,十八岁上大学每年领一千,工作领四千,结婚给四千。虽然最后保险多给两千,可这十年多后给的钱也不值钱了!到今天二十多年我和爱人还在交钱,没有一分钱的收益。我要交到55周岁,才开始一年领一千多元,我爱人要交到六十岁,一年领一千多元(这些年通货膨胀钱已经不值钱了)。这么多年,我不愿意跟任何人说保险,也不愿意听别人说保险,特别特别排斥。这就是我一个投保太平洋保险人的心里话。
今年八月份保险公司打电话,要来家里走访,很担心软实力再来说好听的,让我买险种?虽然开门了,心里还是戒备森严。原来是公司成立了一个客户联系部门,新来的经理每家走访,倾听投保人的心声,我把这二十年心里的不舒服,对保险公司不作为,和她一一列举诉,这以后几个月,这个经理多次来家走访,送挂历,买水果,还有小礼物。无论保险公司怎么不好,但还是很感激这个敬业的经理,值得赞许!这个周三她邀请我参加她们公司的新年回馈会,有奖品赠送,还有格外奖励参加回馈会的新老客户险种。到现场公司把投保交钱基数算出,我只有二千分(心里想,交二十年的钱,怎么才二千分?)是所有人的最低基数。原来是今年你交多少钱,就算多少分。当年我们用半年工资买的保险,交二十年的保费钱,在奖励的时候都不做计算。。太平洋保险公司,你们真会计算,真佩服你们!你们对这些当年支持你们的老客户有仇呀?
保险本身是一个人文关怀的投资,是一个有爱的事业,但在和太平洋保险打交道的二十多年里,感受到的都是认钱不认人,交钱就行了!没有后期关怀,没有责任跟踪,更没有担当,这种漠视,失去的不光是信任你们的客户,也失去了口口相传的机会。。
太平洋保险是1996年4月开到烟台,我是7月2号投保,可以说是烟台保险公司最早的投保人。到今年中国太平洋保险已经26岁了,已经是世界500强的251位,能说公司的成长地基没有我们这些人的支持和理解吗?当年倾尽所有买的太平洋保险,没有换来您们关心、疼爱和理解,好心寒!如果您说:不要指望保险发财,没有理赔你应当高兴。保险就是拿大家的钱,帮小数的人做好事,解决困难。想想这些年,把这么多的投保人当冤大头,很多人买保险的钱,可都是生活费呀!您们何忍呀!
多亏心态好,没指望保险发财,所以保险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没有地位的,只有通知缴费的时候才会想到它。。
如果真要问保险好不好?买的值不值?我的感受是,不值!有上当受骗的感觉,早就后悔啦!
由网友 好学人在险途 提供的答案:
必然被洗过脑,
刚开始做保险,就是代理人,
公司名字就不提了。
公司的培训老师整天讲:我们公司规模大,世界500强,产品好,服务好。
[得意][得意][得意]
从不讲外面的公司怎么样,产品怎么样?
我们这群新人就真的以为公司最牛,
再把这种错误的观点传递给身边的人。
[大笑][大笑][大笑]
直到做了经纪人
了解了外面的保险公司和产品,
才发现自己错了,被培训老师忽悠了。
😅😅😅
后来想明白了,
保险公司的培训老师拿着公司发的工资,
肯定要说公司好,
这叫在其位谋其事。
由网友 冉升传媒 提供的答案:
讲讲我的经历吧
2006年大学毕业,去单位报道的日子还有段时间,于是就抱着试试看的心里去平安保险报了个名,想试试看看自己行不行,那时候跟现在不同,想做保险还是停严格的,我们一起报名的大概是60个人,笔试、面试(三层面试)也就是要经过四轮你才能成为一名平安的员工,有幸我进入到第四轮,60个人仅剩下了不到10个人,为什么被拿下呢?
15年过去了,我对问我的最后一个问题仍旧记忆深刻,也正是这最后一个问题,我被拿下了,最后一个问题是,当你60岁的时候你最需要什么?
报名的是平安保险,大家当然都知道正确答案,要安度晚年,有份保障,这时候就是发挥保险价值的时候了,可是我不是这么回答的,我的回答是,人到了60岁,已经没有了被社会利用的价值,就应该去死,我真是这么回答的,而且有理有据的讲了一大堆,直到被面试官叫停,我才停下来,并且被请了出去,就这样我的平安之路被断送了。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没有被洗脑成功的。
还有就是我的父亲买过一份保险,94年买的,年缴1800连续缴纳10年也就是一共缴纳18000元,得到什么呢,什么并都不保,以60岁为期限,60岁之前身故全额退保费并且一次性支付32000元,60岁以后身故,身故时受益人可以得到32000元。
你说这是狗屁保险啊,老爷子活到100岁也就是18000元存个60年也就14000元的利息,其他啥也没有。保险你的保障在哪里呢?
由网友 错过真就错过了 提供的答案:
首先感谢邀请,我认为:
洗脑是负面词汇,有些人认识、了解、需要保险并正确购买保险的,在合同对应情况下能够激活保险效用的,对他们而言不存在洗脑。而洗脑存在于对保险没有太多认识并在保险人员说动下购买保险却没用到,感觉事后被骗的。
我是被洗过脑,但没买保险,父母买了被骗过。
-
先说下我。我实习期间工作单位同事有兼职保险的,他有意无意的跟我说过一些保险的好处及挣钱,于是我便感兴趣问他,他则带领我去他所在的平安保险公司,找了相关人员登记后,之后一周下班就去那边培训,培训时一个大课堂,不光我自己,一教室人将近50多人,讲台上有讲师给讲课,每个人手中还发了一些相关资料。那时的我保险知识相对匮乏,认为他们说的什么基本都是有道理的,之后便跟同事一样做起保险兼职。也就做了两个月把,期间有过几次他们讲哪款保险非常好让我购买,我说没钱,他们说可以跟父母要啊,毕竟是对你们都好的事。我便给他们打电话,他们说已经买了类似保险,之后就不了了之了。兼职兼职没出单,慢慢就不做了,但懂得了基本的保险知识。
- 我父亲被骗过保。他朋友的媳妇是做保险这行的,她们有任务,于是就拉动她老公身边的朋友买保险(其中就包括我父亲)。我父亲朋友一跟他说这情况,并说保险这个对自身也有好处,他也没详细了解权当给朋友面子就买了。当初说一次性交款就够了,谁知道结果年年都得交一笔钱,而且这个保险能不能用上都不知道,问他什么保险,他具体也说不清只知道养老之类的,反正他自己就感觉被骗了。
由网友 用户2443697432887 提供的答案:
不管你买哪类保险,都是拿自己的钱给卖保险的人养老婆孩,每交一笔保险费,公司的业务员就有一定的回扣,卖出越多就挣的越多。你自己挣的钱不多,不舍得花一分,却去买了保险,当初是拿真金白银交的保费,现在到期取回的钱能当几个花,钱毛的不值钱了。你若没到期就退保你再看看能退回几个钱,那些钱哪去了,不都是公司的业务员和大小经理从底到上一趟线人员给分了吗?所以自己有能力就坚决不买保险。
由网友 文史大世界 提供的答案:
我身边有很多做保险的人。有的是朋友,有的是朋友介绍的。他们一旦知道你的电话之后,就会不断的给你打电话。或者是主动的去套近乎。这些人他会经常的关注你的朋友圈。看你的朋友圈有变化,或者心情不好,或者是身体不好的时候。他就会非常的关心你问候。这个时候他就会来找你,或者是探望你。然后就开始跟你讲保险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上保险。可以这么说,在保险公司工作的人员,口才说服能力都还是比较强的。
其实这么说吧。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保险的重要性。为什么有的人上了保险,有的人没有上保险呢。很简单的道理。经济条件决定的。如果说经济条件好的话,谁都愿意给自己买一份保障。而不用保险员在各种说服。有的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他并不懂。假装很懂的样子,说了一大堆和各种方案。真正明白这一行情的人,关键是服务要到位。还是要选择大品牌的保险公司比较好。
之前听一个朋友说要找工作。而且保险公司他们在招聘业务人员的时候,往往挂着头衔都比较好。说什么储备干部啊,或者事更高的职务。但其实就是从业务做起。所以说从招聘这块儿来说,一些保险公司他们在骗人。等到了岗之后其实并不是那样的。一些刚进入保险行业的人们。往往被他们培训的热火朝天。可是干不了多久,很多人都干不下去了。
由网友 恒信贵金属 提供的答案:
任何事物存在即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不建议以偏概全。买保险是个人选择,这件事本来就是量力而行,就像开信用卡一样的道理,有的险种还是可以买的,买个保障,买个安心,但建议还是要货比三家。
我一直认为,有能力的人和家庭可以为自己家人买份保险,没有能力的就不要掺这趟水了。现在我侄女姐姐都在做保险,她们成天在我们亲戚间做思想,买他们的保险,有人买了,也有人没买。我就是没买的那一个,倒不是出不了这笔费用,只是确实不想在熟人之间做这种事情。
还有要记住,保险这东西还看卖给你的那个人是不是真心地对你负责任。毕竟不是每个卖保险的都是瞎忽悠的,有真的为他人着想的,会根据自身情况、家庭情况做出合理的保险计划的。这也是常说的货比三家了。
由网友 灰色YJW 提供的答案:
谢邀!本人在某个保险公司上了一份保险,每年1.4万,总共需要上20年,是因为当时孩子出生一时就想着孩子脑子一热,再加上保险员一直追这个事,保险员是一个朋友,各种说好话,给孩子买东西,所以就想着上一个就上一个,保险员各种加东西,感觉保的东西全面,最后一算每年1.4万,上完之后,就没给孩子买过东西,也不来了!现在想想感觉上当了,但是给孩子上的,也没太在意!提醒别人上保险需要货比三家!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7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