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沙漠2g8x 提供的答案:
有些人说汉景帝刻薄寡恩,但是周亚夫的死必然事件,在那一时期不管是谁当皇帝,结果都一样,并不是主要因为周亚夫桀骜不驯,难以驯服。怕年轻的汉武帝难以驾驭,只是其中一个因素而已。
这应该是历史遗留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我们都知道汉高祖刘邦十二年的"白马之盟",其中有三方势力:刘邦代表的皇权、刘氏诸侯王势力、汉初功臣集团。三足鼎立,皇权有限,就像欧洲的君王。他们之间相互协同,相互监督,各自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像吕太后死后,外戚诸吕被杀,就是因为代表皇权势力的诸吕动了功臣集团的奶酪。
七国之乱后,刘氏诸侯王被重新洗牌,原来的诸侯王都换成了汉景帝至亲之人,暂时解除了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三足鼎立之势轰然坍塌,就剩周亚夫代表的功臣集团,经过刘邦、吕后、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央集权,终于迎来了曙光,只要在解决功臣集团,就能把所有的权力高度集中到皇帝手中,与千古一帝秦始皇比肩。
周亚夫作为功臣集团的扛把子,自然就成了皇帝通向至高权力的绊脚石。只有他死了,而且以这样的死亡方式,才能让功臣集团,以及所有人明白,所有的事情只有皇帝说了才算,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匍匐到皇帝的脚下。
由网友 史晓生 提供的答案:
筷子只是试探,汉景帝要的是周亚夫的态度,只可惜周亚夫给了最糟糕的答案。
说到周亚夫,人人都知道他是汉景帝时期的大功臣,凭借平定"七国之乱"的不世功勋,让他不仅被世人所称道,更为汉景帝所倚重。
按理说,这样的人才,理应该被汉景帝当做宝一样对待,但实际上,周亚夫却死得相当憋屈。
而他的死,说出来怕是没什么人相信,他只不过是因为吃肉要了双筷子,就让汉景帝对他起了杀心。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真的是因为一双不起眼的筷子吗?
当然不是,筷子只是诱因,汉景帝之所以动了杀心,是因为周亚夫的"不识时务"。
"筷子事件"发生在汉景帝晚年,当时的周亚夫已经担任丞相。
公元前143年,此时距离汉景帝去世还有两年,某天,汉景帝传诏,让丞相周亚夫进宫,与他共进晚餐。
皇帝赐宴,作为臣子自然没有拒绝的道理,只不过这次赐宴颇有些奇怪。
奇怪在哪里呢?桌子上有酒有肉,碗碟什么的也都有,但是少了一样关键的物品,那就是吃饭用的筷子。
摆在周亚夫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幅奇怪的场景,这没有筷子,还怎么吃肉?
而与此同时,坐在上位的汉景帝,似乎对周亚夫没有筷子视若无睹,并没有什么反应,更没有招呼侍从拿一双筷子给他。
这一幕,让周亚夫顿时有些生气,难道我堂堂丞相,不配使用筷子吗?真是岂有此理。
于是,周亚夫做出了一个动作,他向一旁的侍从打了个眼色,示意给自己拿一双筷子去,而这一切,被汉景帝全部看在眼里。
初一看,这好像不是什么大事啊,不就是一双筷子嘛,汉景帝也真是的,既然叫人家来吃饭,怎么不给人准备筷子呢?
表面上,这确实是一双筷子的小事,但实际上,这场赐宴从头至尾,都是汉景帝精心安排和设计的一场测试。
测试的对象,就是时任丞相的周亚夫。
那么说,汉景帝为何要测试周亚夫?他又是想测试什么呢?这还得从周亚夫的父亲,当年帮助汉文帝登基的周勃说起。
周勃是汉初的功臣,曾跟随汉高祖刘邦打天下,但在汉初精英人物辈出的时期,周勃排名并不是太靠前,真正让他声名显赫的,则是在刘邦去世时留下的一句遗言。
"勃厚重少文,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刘邦
之所以刘邦会认为周勃能"安刘氏天下",是因为自打周勃跟随以来,虽说他文化程度不高(之前是靠在丧事上奏乐为生),但难得可贵的是他性格耿直质朴,最重要的是,他对刘邦极其忠心。
正是这一点,让刘邦十分认可周勃,因此这才会在临终前视其能为刘家保驾护航。
而周勃也确实不负刘邦所托,在吕后掌权期间,周勃等人暗存实力,等到吕后一死,周勃迅速联合宗室进行了"诛吕行动",并且又将汉文帝刘恒扶持上位。
可以说,周勃相当圆满地完成了刘邦的托付,真正做到了刘邦口中那个"安刘氏天下者"。
只不过,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周勃的存在,却成了汉王朝以及汉文帝刘恒的一个巨大威胁,为此汉文帝是寝食难安。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和封建时代的统治秩序有很大关系。
封建时代的统治秩序,其本质上就是家天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就是这个意思,而皇帝就是最高的,也是唯一的统治者。
在这种情况下,古代的统治者是不允许有人分享他手中的权力的,所以历史上的权臣,普遍都不得善终。
但有一种情况却是个例外,那就是国家适逢灾难时。
这个灾难不是天灾,而是类似于吕后掌权这种,吕后的专权,对于刘氏来说就是一种灾难,因此,作为皇权拥有者的刘氏成员,自然就希望有人能帮助他们夺回权力。
这个时候,像周勃这样的人,就是国之栋梁,有匡扶之功。
但在灾难结束后,新任的皇帝需要强化皇权的时候,像周勃这种轻易就能废立皇帝的权臣,就成了一个巨大的威胁。
今天他能扶持我上位,说不定明天他就能扶持另一个人,这是汉文帝刘恒内心的真实想法。
因此,汉文帝在站稳脚跟后,就开始对周勃这位大功臣开刀,先后两次免去周勃的丞相职务,后来又将其关进监狱,在狱中,周勃受尽狱卒羞辱,让他着实体会了一把什么叫做人情冷暖。
最后,周勃还是靠着走薄太后(汉文帝生母)的路子,才总算是保住了性命,出狱后还被封为武侯,落了个善终的结局。
通过周勃的官场沉浮,我们不难看出,在古代衡量一个大臣会不会被皇帝重用,是要看这个大臣与皇帝的需求是否同步,同步了那就是重臣,不同步则是弃履。
说完周勃,再来说说他的儿子周亚夫,从本质上来讲,这对爷俩儿的人生经历如出一辙。
周亚夫是周勃的次子,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原本他是没有资格继承父亲的爵位,最初继承的,是他的哥哥周胜。
周胜不仅继承了父亲的爵位,还娶了汉文帝的女儿,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
可惜的是,后来周胜因为犯事,爵位被废黜,人也进了大牢,汉文帝念在周勃是功臣,就下令从周氏诸子中挑选一位最优秀的人继承爵位。
挑来挑去,这就挑中了周亚夫,由此,周亚夫子承父业,被封为条候。
如果仅仅是这样,还不至于让周亚夫扬名,在公元前158年发生了一件事,真正让周亚夫被汉文帝看重。
当时,匈奴大举进犯汉朝北部边境,时任河内太守的周亚夫被派往细柳驻边,除他之外,还有两路大军分别驻守在棘门和灞上。
而汉文帝这边,为了鼓舞士气,他亲自来到前线,准备前往三路大军的军营里分别进行慰问,前两路军营倒没什么,但到了周亚夫所在的细柳营,汉文帝却吃了个闭门羹。
史书上记载,当时细柳营的士兵,以"军中只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为理由,拒绝汉文帝一行人进入,最终还是周亚夫下令,汉文帝才得以进入军营。
这件事猛一看,似乎是周亚夫治军有方,就连汉文帝当时也对周亚夫大加赞赏,但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匈奴犯边。
正是因为匈奴犯边,汉文帝需要周亚夫打退匈奴,所以才会对周亚夫这种行为没有表示不满,反而是大加赞赏。
这就是前文所说的,大臣与皇帝的需求保持了同步。
但说到底,周亚夫所统帅的部队不姓周而是姓刘,他周亚夫只不过是一个臣子,凭什么敢说出"军中只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这样狂悖犯上的话?
所以说,周亚夫的这种行为,是典型的"玩火",幸好,汉文帝没跟他秋后算账。
同样,在汉文帝去世,汉景帝继位后,周亚夫再次因为时运,刚刚好与汉景帝的需求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公元前154年,"七国之乱"爆发,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由他领兵平叛。
整个平叛很成功,周亚夫利用各种谋略,历时三个月,最终击溃叛军,战后,周亚夫威名更盛,人们纷纷赞扬他的用兵之道。
不过,在这次平叛的过程中,周亚夫得罪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梁王刘武。
刘武是汉文帝的嫡次子,其封地在梁国,他是汉景帝一母同胞的亲兄弟,由于是窦太后的小儿子,因此深得窦太后宠爱。
周亚夫之所以会得罪他,是因为在七国之乱爆发时,周亚夫故意不救援被叛军猛攻的梁国。
当时,叛军第一个攻击对象的就是梁国,按常理说朝廷理应救援,但周亚夫却提出暂时放弃救援,让梁国吸引敌人火力,从而在背后击溃叛军。
这个提议,事后看来确实极为正确,周亚夫也确实是凭借该战略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但问题是,这个战略苦了梁王刘武,他在当时完全是充当肉盾的角色,被叛军打得几乎招架不住,梁国危在旦夕之际,他多次向周亚夫求援,但均遭到了拒绝。
后来,无奈的刘武只能写信给哥哥汉景帝,请他下诏安排周亚夫救援,但周亚夫在接到汉景帝的诏令后,依然不为所动。
正是因为见死不救,让刘武恨上了周亚夫,连带着疼爱刘武的窦太后,也对周亚夫很是不满。
当然,刘武和窦太后的怀恨在心,并不是汉景帝要杀周亚夫的根本原因,毕竟当时情况特殊,七国之乱才是当时急需要解决的大问题,为了平复叛乱,哪怕牺牲梁王,估计依汉景帝的秉性,他也不会心疼。
刘武和窦太后,只是在后来周亚夫又办了几件蠢事后,稍微的"推波助澜"了一下。
周亚夫办的这几件蠢事,每一件都将他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第一件,是关于汉景帝的大舅哥王信封候一事,当时窦太后有意封王信为候,汉景帝也有这个意思,但等到汉景帝找大臣商量此事的时候,却被周亚夫当场怼了回来。
周亚夫说,高祖刘邦曾留下祖训,"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能候",如果违反祖训的话,那么"天下共击之"。
这几句话,让汉景帝无话可说,毕竟他周亚夫说的确实句句在理,王信封侯一事也就此作罢。
但在理是一回事,汉景帝心里高不高兴则是另一回事,不管怎么说,周亚夫算是又被汉景帝记上了一笔。
第二件事,也是关于封侯一事,不过这次主角换成了匈奴人。
当时,有匈奴将军唯许卢带着几个心腹归顺汉朝,对此,汉景帝十分高兴,除了接纳之外,就有心想封这几个人为侯。
汉景帝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封这个几个归顺的匈奴人为侯的话,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匈奴人前来归顺,这样就可以从某种程度上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
结果,不出意外的,又被周亚夫拒绝了。
周亚夫的理由很简单,他提出如果封这些投降的人为侯,那么将来如何处罚那些不守节的大臣呢?
"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史记》
只不过,这一次汉景帝并没有听取周亚夫的意见,而是坚持将这几个匈奴人都封了侯,事后,周亚夫感到极为失落,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周亚夫向汉景帝提出了辞官的申请。
严格来讲,周亚夫的辞官行为,已经具有威胁的味道了,他自认为自己位高权重,汉景帝必然会给自己面子,收回封侯的诏命,更会挽留自己。
不曾想,汉景帝根本没做任何挽留,直接同意了周亚夫的辞官申请。
这下玩笑开大了,周亚夫自己也没想到,仅仅是因为给匈奴人封侯这件事,居然会让自己丢了官职。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汉景帝之所以这样做,除了周亚夫一而再再而三地违背他的意愿之外,更重要的是,周亚夫曾经踩到了不该踩的红线。
这件事还是周亚夫刚担任丞相时发生的,当时,由于周亚夫功勋颇大,在前任丞相陶青因病辞官后,周亚夫被汉景帝加封为丞相,并且,一度十分倚重周亚夫。
就这这种情况下,周亚夫干了一件极其愚蠢的事情。
据史料记载,汉景帝当时有意改立太子,想将原太子刘荣废掉,立刘彻(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为新太子。
但汉景帝的这个想法,却遭到了周亚夫的强烈反对,而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刘彻当上了太子,而周亚夫也因为这件事遭到了汉景帝的疏远。
为什么说周亚夫踩到了红线呢?众所周知,立储向来是封建王朝中极为敏感的事情,大臣们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引火上身。
而当时的情况是,汉景帝已经认定刘彻为新太子人选,但周亚夫依然还在执意反对。
这样的行为,已经不仅仅是唱反调了,说严重点,周亚夫这就是"权臣",已经是在挑战汉景帝的权威。
毕竟立储虽说是国事,但同样也是皇帝的家事,而干涉这种事,并试图阻扰皇帝本意的大臣,从来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所以,周亚夫被疏远也是必须的,与此同时,他曾经得罪过的梁王刘武和窦太后,有事没事就在汉景帝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连番煽风点火之下,周亚夫要能好才是怪事。
经过上述这么几件事情,汉景帝算是对周亚夫失望之极,但他还是想给周亚夫一次机会,看一看他究竟是不是真的"不识时务",所以,才有了文章开头那场赐宴。
而正如前文所说,周亚夫在这场赐宴上的表现,着实是糟糕至极。
汉景帝为周亚夫准备了一大块肉,却没有为他准备筷子,这就让周亚夫很生气,生气之余,他向身旁的侍从打了个眼色,意思就是给他拿双筷子好让他吃肉。
周亚夫没有意识到,他这种行为,已经让汉景帝开始不满。
没有筷子是谁安排的?是汉景帝,汉景帝是谁?是皇帝,皇帝要的是什么?是所有人都畏惧的权威性。
同理,汉景帝之所以这样刻意安排,就是为了测试周亚夫懂不懂得什么叫做对权威心存畏惧,更深层的意思,是看周亚夫敢不敢挑战权威?
结果呢,周亚夫把汉景帝当做了空气,自行招呼侍从给他拿筷子,这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
然而紧接着,周亚夫做出的第二个反应更加致命,当时汉景帝笑着对他说:"此非不足君所乎?",意思是眼前的这一切,难道你还不满足吗?
周亚夫是怎么做的,他十分不情愿的伏地谢罪,等到汉景帝刚说了一个"起"时,他快速起身,转身掉头走了。
你没有听错,周亚夫把汉景帝晾在身后,当场负气走掉了。
他这一走,目送他离开的汉景帝彻底对他失去了所有希望,长叹一声说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像周亚夫这种公然对皇帝表示不满的人,如何能辅佐将来的君主呢?
在汉景帝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其实已经宣布了周亚夫的死刑,只不过,汉景帝需要找一个借口和理由,让周亚夫不得不死。
这也是后来周亚夫因为儿子为他私买殉葬用的甲胄时,被冠以"谋反"之罪的根本原因,在周亚夫被抓紧进大牢后,他几度申辩自己没有谋反之心,但负责审讯他的官员一句话,让他彻底哑口无言。
"尉责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史记》
你(指周亚夫)即使没想过活着的时候在地上谋反,但肯定也想过,死后在地下谋反,总之,你就是要谋反。
这句话,让周亚夫顿觉羞辱至极,他开始以绝食表达自己的抗议,最终,在绝食五天后,吐血身亡。
一双小小的筷子,引发了一场血案,但筷子只是一个媒介,汉景帝之所以对周亚夫起了杀心,归根结底,还是周亚夫的糟糕表现,彻底断送了自己的所有退路。
由网友 学史知今 提供的答案:
这是历史上著名的"一双筷子引发的血案",当时,汉景帝正在宴请周亚夫,可让周亚夫奇怪的是,自己面前虽然摆放了各种美味佳肴,却唯独缺一双筷子。
筷子看起来最不起眼,但它却是人们吃饭时,最重要的辅助工具,因为如果直接用手抓,实在太不文雅了,何况作为丞相的周亚夫,在皇帝面前更不能失仪。
于是,耿直的周亚夫就朝身边的侍从要了一双筷子,可让周亚夫没想到的是,汉景帝看似云淡风轻,实则一直在暗中观察他的一举一动。
当周亚夫训斥侍从给他拿一双筷子后,汉景帝突然发难,冷笑一声质问周亚夫:"难道眼前的这一切还不能让你满足吗?"
周亚夫听后立即反应过来,汉景帝早已设好了圈套,就等着自己往里钻呢,尽管心中有万般不快,周亚夫只能跪地谢罪。
然而,在周亚夫的内心中,还有着自己的小傲娇,他认为自己没有错,只不过是汉景帝在戏耍他,因此周亚夫虽然跪了下去,但满脸的不快却表现得非常明显。
这一切自然被汉景帝看得清清楚楚,随后汉景帝淡淡地说了一个字:"起",周亚夫听后立即站了起来,随后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宴会现场。
望着周亚夫离去的背影,汉景帝无奈地叹了口气,终于下定决心除掉周亚夫,表面上看起来,这场宴会发生的事情,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虽然,周亚夫表现不佳,但也不至于招来杀身之祸,可实际上这场宴会却暗流汹涌,更是汉景帝给周亚夫出的终极考题,非常可惜的是,周亚夫给的答案太糟糕了。
那到底发生了什么,才让这对君臣打起了哑谜,甚至到了周亚夫不得不死的地步?接下来,我们就说一下,这双筷子背后的故事:
周亚夫是西汉名臣,为人勇武过人又颇具才华,汉文帝临死前曾给继任者汉景帝留下遗嘱,如遇紧急情况,可起用周亚夫稳定大局。
后来,周亚夫确实没让人失望,他曾在国家危难之时,助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创下不朽功绩,并很快被汉景帝任命为丞相,达到了位极人臣的高度。
然而,这样的人却有着一个致命的弱点,周亚夫为人太过耿直,不懂得圆滑处事,得罪了很多人,特别是他还先后得罪了当时汉朝最有权势的3个人:梁王刘武、窦太后和汉景帝。
梁王是汉景帝的亲弟弟,两人都是窦太后所生,而且梁王还是窦太后最喜欢的儿子,所以梁王的地位在当时无人能够撼动。
本来,梁王大多数时间都在自己的封地,周亚夫与梁王几乎产生不了什么交集,可当时间来到公元前154年时,刚刚继位3年的汉景帝,由于错听老师晁错的削藩建议,导致爆发了"七国之乱"。
刚开始,叛军势如破竹,着实把汉景帝给打蒙了,但汉景帝很快就下定决心武力平叛,起用了汉文帝生前推荐的周亚夫。
当时,叛军正好行至梁国边境,作为汉景帝的亲弟弟,梁王自然全力抵抗,可叛军的攻势实在太猛了,梁王连忙向汉景帝求助,希望周亚夫能火速前来支援。
听说梁王被困后,汉景帝非常着急,他连忙下令,周亚夫率军前去救梁王,可周亚夫却认为,正面决战风险太大,他建议让梁王再坚持一段时间,自己率军绕到叛军后方,伺机切断叛军补给,这样才能彻底消灭叛军。
汉景帝听后,觉得这个计策不错,虽然亲弟弟重要,但击败叛军更重要,于是汉景帝就同意了周亚夫的建议。
梁王这边听说了事情的原委后,恨得牙根直痒痒,但也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奋力坚守,可奈何各路叛军轮番攻打,梁王实在受不了了,就派人向周亚夫求助。
然而,周亚夫却认为,梁王可以再顶一段时间,并没有发兵救援,梁王见自己低声下气的求周亚夫也不好使,就又给汉景帝和窦太后写信说,自己实在顶不住了,赶快派人来增援吧。
梁王可是窦太后的心头肉,窦太后得知此事后,立即找到汉景帝,要求汉景帝即刻发兵驰援梁王,汉景帝也是二话没说,直接给周亚夫下诏,要求周亚夫改变计划,增援梁王。
可周亚夫却坚持不出兵,没有办法的梁王只能拼死抵抗,与叛军陷入到僵持之中,周亚夫利用这段时间,成功切断了叛军的粮草,最终平定"七国之乱"。
可以说,能够平定"七国之乱",最大的功臣就是梁王和周亚夫,没有梁王的拼死坚守,就没有充足的时间切断叛军补给,没有周亚夫的勇猛出击和绝佳计策,也不会让叛乱仅3个月就被平定。
周亚夫和梁王自然都受到了嘉奖,然而在梁王心中,却因周亚夫几次拒绝救援,对周亚夫充满了仇恨,此后梁王只要有机会就会到窦太后和汉景帝那里说周亚夫的坏话。
虽然,窦太后和汉景帝都是明事理的人,知道周亚夫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汉江山,但架不住梁王没事就吹风,慢慢地也就对周亚夫产生了不满。
不过,这种不满并没有太过影响,窦太后和汉景帝对周亚夫的信任,然而耿直的周亚夫,接下来的几个操作,却直接得罪了窦太后和汉景帝。
话说,汉景帝的第一任皇后薄氏被废后,王娡被立为第二任皇后,王娡就是后来的汉武帝的亲生母亲,不过当时的王娡并没有什么权力,毕竟还有窦太后在。
然而,当了皇后的王娡,就想给娘家人谋福利,她想让汉景帝给自己的哥哥王信封侯,不过王娡有自知之明,她知道自己人微言轻,说话不好使。
于是,王娡就跑到窦太后那里求助,希望窦太后能够出面,帮自己在汉景帝那里说好话,当时窦太后非常喜欢王娡,而且窦太后听了王娡的话后,瞬间想起了自己的哥哥。
原来,窦太后的哥哥,当年就没有被封侯,虽然哥哥死后,侄子被封侯了,可窦太后总觉得对不起自己死去的哥哥,现在王娡也遇到这种情况了,窦太后推己及人,决定帮王娡一把。
可当窦太后找到汉景帝时,汉景帝却非常不情愿,因为汉景帝担心外戚干政,不过汉景帝是个孝子,他没有直接驳了窦太后的面子,只是说事关重大,需要与群臣商量一下。
窦太后认为,群臣根本不可能反对,毕竟王信是当朝皇后王娡的哥哥,而且还有自己在背后撑腰,果然当汉景帝跟群臣商量这件事情时,大多数人都没有站出来触霉头。
可周亚夫听后,却直接表示,汉高祖刘邦曾留下"白马之盟"祖训:"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能侯,不如约,天下共诛之。"
周亚夫的话,直接断了王信封侯的愿望,也彻底得罪了窦太后和王皇后,特别是窦太后非常气愤,她觉得自己的权威遭到了挑衅,因此也就开始针对起周亚夫。
而汉景帝却比较高兴,因为他可以借此顺水推舟,既没有驳了母亲的面子,也实现了自己的目的,汉景帝认为,或许周亚夫看起来耿直,但实际上却真正能读懂他的心思。
不过,很快汉景帝就被打脸了,王信封侯事件没过多长时间,匈奴将军唯许卢等五人就归顺了汉朝,汉景帝非常高兴,他决定给这五个人封侯,以此吸引其他匈奴人归顺。
这时候周亚夫站了出来,又把刘邦当年的"白马之盟"搬了出来,这让汉景帝非常难堪,汉景帝也是直到此时才确定,上次王信封侯事件,周亚夫并不是站在他这边,一切都是巧合造成的错觉。
因此,汉景帝之前对周亚夫的那点好感也消失了,他非常不高兴地批评了周亚夫太过迂腐,不懂得变通,随后就强行给这五名匈奴人封侯了。
按理说,汉景帝是老大,既然老大已经做出了决定,又没损害你周亚夫的利益,你就别再阻拦了,可周亚夫偏不,见自己阻止不了汉景帝,就耍起了性子,竟然说自己病了,要辞去丞相职务。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周亚夫在表达自己的不满,汉景帝对此更生气了,他认为,死了张屠夫,难道就得吃带毛的猪肉了?于是,汉景帝就在盛怒之下,批准了周亚夫的辞职。
几年之后,汉景帝发觉自己的身体越来越不好,认为自己时日无多,汉景帝就开始安排起后事,这时候他又想到了周亚夫。
周亚夫行军打仗绝对没有问题,但周亚夫的性格太过耿直,脾气也非常臭,没少得罪人,还参与过谏废栗太子刘荣等事件,汉景帝担心如果起用周亚夫,年轻的刘彻压不住他。
汉景帝思来想去,就决定请周亚夫吃一顿饭,看看周亚夫这几年有没有什么变化,如果周亚夫变得谨小慎微了,或许可以把周亚夫留给刘彻使用。
于是,汉景帝就在宴请周亚夫之前,吩咐侍从不要给周亚夫放筷子,以此观看周亚夫的表现,结果周亚夫竟然怒气冲冲地朝侍从要筷子。
而且,当汉景帝讥讽周亚夫后,周亚夫竟然耍起了脾气,负气离开了,汉景帝无奈地说了一句:"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断定周亚夫不能好好辅佐刘彻。
可周亚夫这样有才能的人,如果不能为少主刘彻所用,万一被其他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很可能威胁到大汉江山的根本,于是深谙帝王心术的汉景帝,就下定决心要除掉周亚夫。
既然,汉景帝已经下定了决心,那剩下的就是找一个理由了,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很快汉景帝就找到了理由。
周亚夫私自找人购买了500个"甲盾",准备在自己死后用来陪葬,本来这不是什么大事,虽然朝廷明令禁止私自购买"甲盾",可周亚夫买的"甲盾"是用来陪葬的,质量不好,数量也有限。
当时,很多武将私下里都这么干,朝廷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根本不会深究,但汉景帝已经起了杀心,自然会上纲上线,于是,汉景帝就命人把周亚夫抓了起来。
周亚夫对此非常气愤,认为这是"欲加之罪",刚直的周亚夫为了表达自己的不满,竟然开始绝食抗议,这正中汉景帝下怀,5天之后周亚夫因绝食导致吐血身亡,一代名将就此陨落。
综上所述,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其实就是在试探周亚夫,很明显周亚夫没有通过汉景帝的考验,最终选择了绝食而死。
其实,周亚夫的死,就是因为他太过耿直,不懂得迂回变通,把梁王、窦太后、汉景帝等最有权势的人都得罪了个遍,而且当时的形势,是汉景帝即将去世,这也对周亚夫非常不利。
公元前141年,也就是周亚夫死的2年后,汉景帝病逝,时年48岁,可以说如果汉景帝能够多活几年的话,或许周亚夫也就不用死了。
总体来讲,周亚夫的死,既有他自身性格缺陷的问题,又有他时运不济赶上了少帝即将继位的当口,在多种原因的叠加下,导致了他的死亡。
这个故事也说明了情商的重要性,做人做事不要太过耿直,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在坚持原则的同时,也要学会变通,要分得清大小王,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
亲爱的朋友们,您对于周亚夫的性格缺陷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如果喜欢,别忘了点赞关注我,您的支持是我码字的最佳动力,谢谢大家!
文/学史知今
由网友 劉一千五 提供的答案:
周亚夫的死,碰上汉景帝就是必然的。
汉景帝刘启,在汉朝就是一个阴婺的皇帝。可以说从头到尾,他都是生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养成了阴暗了性格。所以处理起事情来,总是出人意料。
汉景帝的太子位的来历,本来就不正常。汉文帝的皇帝位,是几种势力较量中和后的结果。汉文帝当上皇帝,是刘邦直系亲儿子中三选一的结果。刘肥一代,刘长一代被汉朝大臣陈平周勃灌婴们抛弃了。所以本想找个傀儡玩玩,没有想到他们被傀儡玩了。于是陈平周勃先后被汉文帝累死了。
这样的皇帝,遗传到儿子们身上就必然有其基因了。
汉文帝做代王时有四个儿子,此时时局非常,他们都一个接一个地死了。窦漪房作为汉文帝喜欢的美人,她生了一个女儿和两个儿子。此外汉文帝还有其他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可是,汉文帝的其他两个儿子还是死了。留下的就是窦漪房的两个儿子刘启和刘武了。
刘启作为现存的年纪最长的儿子,辈立为太子。
太子刘启得意了几天,就耍脾气了,他与吴王刘濞的王太子在斗棋时纠纷了,然后一下子就把人家打死了,说明他下手狠。对此,汉文帝替儿子擦屁股。但是吴王就是不原谅。刘启自然受到汉文帝的严厉管教。所以说,这个人的脾气十分地阴婺。
汉文帝一死。他继位了,他要把天下的土地都抓在自己的手里,任用晁错削藩,上位三年不到,激化了中央与地方的尖锐矛盾,引发了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一大批将军走向前台。晁错,袁盎,窦婴,周亚夫,梁王刘武,韩安国等等,在这场战争中,对国家的统一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但是,平定七国之乱后。和平了,匈奴也暂时没有扰边。那么,汉景帝就着手解决内部问题了。
首先是皇太子的人选问题。
汉景帝越来越力不从心。加上他母亲一直希望汉景帝之后,让汉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继位。汉景帝自然不乐意。模棱两可地拖了一段时间。但是,不解决这个问题就睡不着觉。汉景帝就把儿子刘荣立为太子。梁王一看就失望了。他一怒之下就犯糊涂了。居然暗杀了朝廷大臣袁盎等二十余人。这样的大事,谁保护得了。后来梁王到底觉得躲不过,就甩锅给羊胜公孙诡。但是朝廷,汉景帝再不鸟梁王了。梁王就得病死了。
本来,汉景帝是不希望梁王死的,一来母亲窦太后爱梁王,二来梁王在平定七国之乱中有大功。更重要的是,梁王作为帝国内最强大的诸侯国,可以对朝廷的一些势力起分化作用。其目的就是对丞相周亚夫起制约作用。达到一种势力平衡。
现在梁王死了。周亚夫在朝廷的势力就一支独大。长久下去,谁控制得住?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梁王死了,周亚夫就活不长了。
既然如此,汉景帝这个脾气诡异的皇帝,他要整你,你就逃不出他的手心。
周亚夫除了脾气暴躁而且直来直去外,也没有什么大毛病。汉景帝就是看人家不顺眼。要挑刺。
不久,由于汉景帝喜欢有夫之妇,他的后宫出问题了。汉景帝有十三个儿子,这些儿子们的母亲,贤惠的就少。所以汉景帝就希望太子刘荣的母亲在他离开人世后,照顾一下这些孩子。但是刘荣的母亲断然拒绝。汉景帝恶心了。就找借口废了这对母子。周亚夫是太子刘荣的老师,又看太子没有犯错,所以见汉景帝一次,进言一次。汉景帝想呀,你对废太子这么关心,一定对新太子就不怀好意了。汉景帝除周亚夫的意思就更坚定了。
刘荣被废后,胶东王刘彻回京当上了太子。这个太子的舅舅王信,王信的妹妹王夫人是窦太后喜欢的乖媳妇。所以窦太后要封王夫人的哥哥为诸侯。汉景帝不置可否,不表态。周亚夫马上出来反对并把刘邦的"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的约定重复了一遍。让朝廷冷场。
周亚夫这明明就是在反对新太子刘彻的舅舅,其实就是刘彻继位路上的最大障碍。
到了这个骨节眼上,周亚夫想活下去,人家都不希望了。
所以,汉景帝知道自己来日无多,久准备了任莽汉周亚夫左右为难的宴席。皇帝有赐,必须吃;皇帝不置筷,又怎么吃?
周亚夫吃与不吃,感到非常为难。问了一声,立即就犯了错误。不吃而回家,对皇帝又不礼貌。
一开始,猜测刘启不招乃父和他母亲的喜欢,一是身体健康不好;二是犯了失手杀人的过错。前者我们在司马迁的行文中可以知道,后者他打死了吴王太子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如果是其他时候,早就废除了。没有废除的原因,就在于窦太后哭瞎了眼睛。汉文帝看在窦姬面上,恐怕才没有废掉刘启的太子位。因为当时汉文帝的少子梁怀王是汉文帝最喜欢的儿子 贾谊就是该生的老师。汉文帝应该是培养小儿子的。但是,后来汉文帝没有动刘启,让他继续做太子。
汉文帝临终前对刘启说,要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找周亚夫就解决了。
所以,七国之乱爆发,汉景帝就把平时不待见的表叔窦婴,细柳营的周亚夫找来,让他们去解决七国叛乱。
最后汉景帝的揣度周亚夫的目的达到了"此怏怏者,非少主之臣也"。
于是,在梁王刘武死后不久,周亚夫绝食而死。
这样一来,诸侯国中最强大的梁王死了;朝廷上最有威望的丞相周亚夫也死了。新太子刘彻的道路一马平川。
这些都安排好后,汉景帝刘启就安心地向乃祖宗们汇报工作去了。
由网友 蓝风破晓 提供的答案:
这就是一双筷子引发的血案!
但是,筷子只是导火索,导火索的背后,是周亚夫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而且不是一个人。
如果,周亚夫的人生可以重来,他一定会说:
给不给筷子无所谓,吃不吃饭也无所谓,关键是不要得罪不该得罪的那些大人物。
周亚夫到底得罪了谁?周亚夫是如何走向末路的?
让我们精神穿越到那个年代,揭开周亚夫的成名、死亡的秘密。
1、周亚夫的成名之路
(1)当侯爷
周亚夫,啥时候出生的?不知道,没有准确详细的资料,只有他老爹老娘清楚。
周亚夫的老爹来头就大了,那是开国功臣周勃。西汉建国之初,周勃被封"绛侯"。
这是纯纯的侯爷,绝不掺假。
那时候,侯爷是可以世袭的,但只有家里的老大才能享受这待遇。
所以,周勃在公元前169年死了以后,他的大儿子周胜之世袭了侯爷的爵位。
虽然,周亚夫的能力很出色,但只能自己在军中通过战功获得爵位。而且,如此获得侯爵之位非常艰难。
公元前163年的某一天,百无聊赖的周亚夫,邀请了西汉初期最牛的相面大师许负(大侠郭解的姥姥)到了府邸,目的很简单,就是请大师给自己相个面。
相完之后,许负说道:三年后你可以封侯,再过八年可以当丞相,当丞相九年后,你就会饿死!
周亚夫笑了,怎么可能?
自己父亲的侯爵之位,哥哥已经继承了。如果哥哥死了,爵位就到侄子头上了,轮也轮不到自己。
而自己作为功臣之后,吃穿是不愁的,加上有正当工作,怎么会饿死?
事情就这么巧,三年后(公元前160年),哥哥周胜之杀了人,如此就犯了大错,爵位被拿掉了。他的儿子也无法世袭了。
但是,汉文帝想,周勃是大功臣啊,不仅辅助了高祖刘邦,而且和陈平等人平了吕氏,又一起扶了自己上位,这功劳还不是一般的大。
于是乎,汉文帝让周家最好的儿子来继承侯爵之位,于是,大家都推荐了周亚夫。
如此,周亚夫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侯爵了。
(2)周亚夫被汉文帝欣赏
周亚夫起初被重视,还是在汉文帝的时候。
公元前158年,汉文帝到了周亚夫所在的细柳营,因为这是当时守卫长安的三支部队之一,他要一一视察。
前两个让汉文帝大师所望,没一点军队的样子。这样的军队如何能抵挡匈奴铁骑?
最后准备去细柳营,但是,汉文帝的先头人马到了细柳营后,竟然被值班人员拦住了,说啥都不让进,理由一个:军中只听将军之命,无法直接听从皇帝诏书。
啥意思?皇帝想进细柳营可以,但是,必须有将军同意才可以。就这么拽!
当汉文帝听说后,很好奇,这是个什么样的人,竟然不给自己的手下面子。
让汉文帝更惊奇的是,他进了细柳营后,周亚夫的人告诉他那一众随从:慢点走,马匹不能急速奔跑,不得大声喧哗。
而见到周亚夫后,人家一个"半鞠躬",拱拱手说道:陛下,甲胄在身,不方便行大礼!
好无礼!汉文帝旁边的人膀胱都快被气炸了。
可是,汉文帝却欣赏似地点了点头。
出了门,汉文帝说道:这才是将军啊!有自己的风格,而且严格管理士兵,这样的军队才有希望。
汉文帝真是个大肚量的皇帝,不仅不追究周亚夫的"不敬"之罪,而且在三个月后,将周亚夫调到了京城,负责京城的安全。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的寿命到了尽头,他给儿子交待到:关键时刻,周亚夫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将军,切记!切记!
汉文帝死后,汉景帝封周亚夫为"车骑将军"。看起来,汉景帝刘启还是听进去了父亲的话。
(3)周亚夫平"七国之乱"
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因为听信晁错的建议,有了削藩的计划。
此计划一出,马上引起一堆的反对声音。当然,反对的就是各个诸侯王。
其中,反对最猛的就是吴王和楚王。
吴王刘濞早就有谋反之心,这"削藩策"一出台,马上联系了七个诸侯国就势造反,并打出了"清君侧、诛晁错"的口号。这就是著名的"七国之乱"。
叛军一路平推,所向披靡,朝廷的军队干不过。
这下汉景帝急了,在大臣们的建议下,汉景帝将老师晁错进行了腰斩。
本以为斩了晁错,吴王们会退兵。根本不是如此,吴王看中的是他汉景帝的皇位,而不是晁错的脑袋。
汉景帝终于想起了父亲的话:关键时刻要用周亚夫。
周亚夫被紧急启用,升为太尉,领兵平叛。
此时,叛军正在猛攻梁王的地盘。
按理来说,应该立刻马上去救梁王。可是,周亚夫建议道:吴楚联军很彪悍,正面干,我怕干不过。我想派人绕道去断敌人的粮道,然后再攻击他的部队。
汉景帝也没什么招 ,就答应了周亚夫。
这一头,周亚夫在按照计划行动,那一头,梁王受不了了,八百里加急传书:母亲,哥哥,我们撑不住了,赶快派兵救人!
这梁王可是窦太后的心头肉,是汉景帝一母同胞的亲弟弟。
在窦太后的催促下,汉景帝赶快通知周亚夫:人命关天,赶快救人!
周亚夫 没理这茬,继续按照计划,断叛军粮道,然后等待机会。
当"叛军因为粮草断绝,人心开始乱"的时候,主动进攻了周亚夫的军队。
结果,周亚夫早有准备,一举击溃来攻的叛军,接着,趁着胜利的势头,开始对叛军进行大范围的攻击和追杀。
叛军本来就心理没底,因为这是造反,再加上肚里没食,周亚夫的汉军又如此彪悍,于是乎,就此大败。
敌人败了,吴王被杀。其他诸侯王要么自杀,要么被拘捕。如此,七国之乱就此平息。
周亚夫胜利了,朝廷的困境就此解决了。汉景帝很高兴。
两年之后的公元前152年,周亚夫成了丞相,一时之间,风头无两。
在那两年,周亚夫除了收获封赏、升职外,还收获了满满的梁王的仇恨,因为,梁王认为周亚夫的不及时解救,差点让他走了黄泉。
2、周亚夫得罪的三个人
(1)梁王
这是周亚夫得罪的第一个人,上文已经说了,没有及时给梁王解围,人家怀恨在心。
得罪了一个诸侯王,而且是皇太后最疼爱的诸侯王,周亚夫的好日子是会被影响的。
每一次梁王回来,就在窦太后面前说周亚夫的不好。说的多了,窦太后对周亚夫也没好感了。
(2)窦太后
窦太后对周亚夫还是有些矛盾的,毕竟周亚夫挽救了大汉,解决了危机。
但是,一个老太太,经常被儿子灌输"周亚夫不行,周亚夫不好"这样的言论,能对周亚夫有好印象吗?
但,让老太太不爽的,是另一件事情。
王皇后有个哥哥叫王信,为了让哥哥享受荣华富贵,王皇后求情老太太,给王信封个侯。
这事,汉景帝其实也不是很情愿,毕竟,外戚官封大了,会有潜在风险的,"诸吕之乱"不是明摆着吗?但为了给老太太面子,就说和大臣们商量商量。
汉景帝征求丞相周亚夫等人的意见,周亚夫说:高祖杀白马订立盟约,非刘姓不能为王,没有功劳不能封侯。否则,天下可以一起攻击。
这祖宗的制度一拿出来,汉景帝啥也不说了。
而窦太后对周亚夫也就彻彻底底失望了,记恨上了。
(3)汉景帝
对于汉景帝而言,周亚夫是个功臣。但是,同时,周亚夫是个直性子人,说话容易伤人。
一般的直言直语也就罢了,对汉景帝的一些政策,周亚夫也常常大肆反对,这让汉景帝不爽。
但是,最不爽的是这么一件事。
匈奴将军唯许卢等五人投降了,汉景帝很高兴,为了吸引更多的匈奴将军前来投降,汉景帝准备对唯许卢等人封个"侯爵"。
对于这事,周亚夫严重不同意,大多数汉军将军拼搏多年都混不上个侯爵,而匈奴将军一来就给封侯,这会严重打击本国将军的积极性。
看起来,两人都有道理,但是,我们从"上帝视角"看过去,周亚夫是对的。
但是,汉景帝自认为自己的计划非常完美,于是强行封了五人爵位。
于是乎,老周不干了,辞职了!汉景帝也顺势批了。
到此,周亚夫已经得罪了那个时代最有权势的三个人了,皇帝、皇太后、皇弟梁王。不,还得罪了王皇后。
如此,周亚夫的日子怎么会好过呢?
3、一双筷子,逼周亚夫走上了绝路
周亚夫辞职了一段时间,汉景帝仍然抱有希望,看周亚夫转变了没有。
因此,在公元前143年的某日,汉景帝邀请周亚夫来赴宴。当时参加宴会的人不少,可周亚夫面前竟然没有放筷子。
周亚夫火了:"管事,给我一双筷子!"
谁都知道,不给筷子是汉景帝的主意,谁还敢违逆皇帝旨意呢?
筷子没上来,汉景帝说道:"没有筷子这事,让你很不高兴吗?"刹那间,周亚夫明白了,是皇帝故意没给他上筷子,于是,不情愿地跪下谢罪。
但在大庭广众之下,为了一双筷子跪下的那一刻,周亚夫感觉委屈极了!当汉景帝说了声"起"之后,周亚夫起来迈开大步走了,给汉景帝和大家留下了那个坚毅的背影。
那一刻,周亚夫有一番蔑视皇权的意思,大丈夫死则死亦,受辱的事情再不想经历。
看着周亚夫远去的背影,汉景帝感叹道:如此之人,怎么敢让其辅佐少主?
此时,汉景帝杀心动了。
回到家,周亚夫的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
看老爷子的身体不行了,周亚夫的儿子订了500个"甲盾",以备周亚夫丧事时用。虽然,这玩意不是所谓的真的盔甲,但官家也是不允许买卖的。
周亚夫的儿子有些鲁莽,不理这茬事。不过,因为给制作甲盾的费用不高,催的又急,于是,制作甲盾的人把周家告了。
这一告,汉景帝就有了理由,交给廷尉专门审理"此案"。
廷尉问道:为何造反啊?
周亚夫说:那是丧葬品,和造反有毛的关系?
廷尉说道:啊!你在地上造反不了,准备到地下造反吗?
话已至此,周亚夫都块被气晕过去了,这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从那一刻开始,周亚夫不堪屈辱,开始绝食抗议。
绝食五天后,周亚夫吐血而亡。
史记记载道:许负相之,曰:「君后三岁而侯。侯八岁为将相,持国秉,贵重矣,於人臣无两。其后九岁而君饿死。」
许负相面说,周亚夫三年后封侯,再过八年当丞相,又过九年会饿死。
果然,周亚夫的死,和许大师说的很像,简直是一模一样。
司马迁可能是在周亚夫死后,根据传说,编制了一个"许负相面"的故事,否则,怎会如此精准呢?
但是,我们应该看见的是,周亚夫因为性格过于直爽,得罪了三巨头,最后在一双筷子的导火索下,走向了人生的末路。
看来,武将大多政商低,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啊!
由网友 勿以善小而不为144 提供的答案:
历史上总是夸大了文景之治,汉文帝确实非常好,而汉景帝的品行就差了!为了下棋,用棋盘击杀吴王太子,为后來的七国之乱留下伏笔,第二,文帝有一宠臣邓通,对邓通非常好,而邓通对文帝更是尽心尽力,曾经为文帝吸痈,而太子并沒有做到为父皇进孝,亲口为父皇吸痈,应該感到羞愧才是,反而对邓通有了恨意,觉得邓通离间了父子之情!文帝在时,有相士为邓通算命,相士推算邓通会饿死街头!文帝根本不相信,以为我让谁富貴还不是轻而易舉的事!于是赐邓通铜山,允许其铸造钱币,而邓通当然是富甲天下了!而文帝死后,邓通也就完蛋了!立即被剥夺财产,铜山也为汉景帝收回!皇帝和邓通作对,既然无人敢相救,邓通真的饿死街头!这说明景帝小心眼,为了报复邓通,更是非常不孝!第三,刘邦在时,分封了刘姓王,而刘姓王势力逐漸扩大,对中央政府形成尾大不掉之势,而晁错看到了危险,决意为景帝出谋劃策,决定消藩,而晁错看到了国家的危险,却没有看到自己的危险,而晁錯父亲知道消藩是一个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一旦有了闪实,必然有杀身之禍!劝說晁錯小心才是,而晁錯以为刘启可以相信,愿意为刘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到这个时候,吴王首先发难,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联合七个刘姓王造反,而刘启犹豫了,感到了害怕,听从了袁盎杀晁错退兵之计,腰斩晁错!这说明刘启是一个没有担当的人,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出卖其它人!第四,见刘启杀了晁错,吴王并没有退兵,反而是更加疯狂进攻,景帝无奈,不得不以周亚夫,窦婴领兵退敌,而吴王攻击粱王刘武,刘武险相环生,求救周亚夫,而周亚夫只是要求粱王顶住,并没有出兵相助,而是利用梁王吸引吴王主力,自己去断吴王的粮道和后路,周亚夫一下子得罪了粱王和窦太后两个狠角色,后来有事无人相救了!平七国之乱,周亚夫,窦婴,刘武功劳最大!拽照道理,刘启对周亚夫和窦婴都应该很好了!可是这两个人下场都不好!两个反对刘启换掉并无过错的太子刘荣,受到了刘启的猜忌,害怕汉武帝无法控制周亚夫,生前故意以没有筷子吃肉试探,而周亚夫是一个爽快人,并没有弯弯绕,直言没有筷子,考试没有过关,得罪了汉景帝,景帝就以死后造反的名义逼死周亚夫!对于窦婴,由于有窦太后在,不放便采取行动,故意为窦婴留了一份没有宫廷挡案的诏书,允许窦婴相机行事,窦婴如果老老实实做人,那可以平安无事,若是拿诏书见汉武帝,那就以窦婴虚假诏书而杀之,而窦婴讲哥们义气,为了救得罪国舅的灌夫,窦婴拿诏书求见汉武帝,而宫廷并没有留档,窦婴涉嫌假诏,汉武帝是聪明人,当然知道窦婴不可能做假,更知道父皇的意思,就借口杀人了!可以想象,刘启死后还为大功臣留下一道摧命符,心理何等的毒辣!五,对于太子刘荣,刘启并不念父子亲情,而是痛下杀手,故意用酷吏逼死刘荣,显示刘启冷血旡情!
由网友 Mer86 提供的答案:
汉初,皇权不强。尤其是汉惠帝刘盈,性格还比较懦弱,先天威望不足。故而,刘邦在生前便构建了一套钳形制衡体系。
这套体系的制衡思路很简单:
吸取秦朝二世而亡的教训,先将汉朝分为中央帝国与地方封国。
地方靠封国制衡,也就是让刘姓诸侯王镇抚关东六国旧势力,保证地方不叛乱。不重蹈秦始皇死,地方揭竿而起的一幕。
中央靠派系制衡,也就是让功臣集团与外戚势力相互制约,保证皇权不被架空。不重蹈秦始皇死,赵高架空皇帝的一幕。
然后,再让刘姓诸侯王与在中央的功臣和外戚形成内外制衡。
功团和外戚的利益由于也在中央,与皇帝是一致的。因此当诸侯王威胁皇帝时,功臣和外戚会联手辅佐皇帝,压制诸侯王。
同时,由于诸侯王们都有权有钱,有自己的武装力量。并且他们也都姓刘。一旦当功臣和外戚联手架空皇帝时。诸侯王们也能起到最后一把锁的效果,保证刘氏的江山不旁落。
就这样,一套外戚、功臣、宗亲的三方相互钳制,内外制衡体系便形成了。
那么,这套体系的效果如何呢?
实事求是说,确实还是可以的。
虽说刘邦死后,吕后架空皇权,导致外戚势力一度踩在了皇帝、功臣集团和刘姓诸侯王的头上,打破了政治平衡。
但随着吕后病死,功臣和诸侯王的联手,吕氏外戚迅速被铲灭,新上台的汉文帝,又恢复了皇帝该有的政治地位。
虽说汉文帝上台前后,功臣和诸侯王们对文帝的权力也多有侵蚀。
比如据《史记·外戚世家》记载。
代王独幸窦姬,生女嫖,後生两男。而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汉文帝上台前,曾以弄死自己的四个孩子的方式向功臣和诸侯王们纳投名状,换取他们对自己的拥护。(一般猜测是文帝还在代国做藩王时,与吕氏某女生的四个孩子。文帝为了顺利登基,便亲手残杀。或是默认功臣集团残杀)
但文帝不是惠帝,无论是能力还是性格,他都比惠帝强出几个段位。
随着皇帝权力的恢复,汉文帝其后的二十多年里,对功臣和诸侯王形成压制之势。奠定了汉朝形成中央集权局面的基础。
诸如功臣集团的代表周勃告老还乡,诸侯王中实力最强的齐国被瓦解。
都是汉文帝在位时,为推行中央集权,所做的工作。
汉文帝死后,景帝站在文帝基础上,对功臣集团和诸侯王进行进一步打压。
其中的著名事件就是七国之乱和丞相周亚夫的冤死。
七国之乱,按道理讲,它本来不该发生。
或者说,不该在汉景帝刚继位时就发生。
如果当时的皇帝不是汉景帝这种急性子。
当时的汉朝皇帝不采纳晁错的削藩建议。
七国之乱,肯定至少要推迟二十年发生。
但没想到,汉景帝无心插柳柳成荫,命中有此运,靠着文帝打下的基础,靠着功臣集团的帮忙,硬是提前二十年便粉碎了藩国对中央的威胁,提前实现了汉朝在政、财、军等方面的中央大集权局面。
而当诸侯王这个巨大威胁被干掉后,功臣集团在景帝心里,自然就没了地位。自然要也要被踢开了。
现在很多人骂汉景帝薄情寡义。
这点我也是举双手双脚赞同的。
当年周勃因拥立之功,自视甚高,被文帝以谋反罪名抓捕,丢下下狱。文帝的母亲薄太后就怒骂过文帝没有良心。
最后是文帝要脸,再加上周勃又找了公主儿媳妇帮忙说好话,周勃才得以善终。
如果七国之乱前后,皇帝还是文帝,周亚夫肯定不会死。文帝肯定会给他一个善终。
然而,善终归善终,周亚夫虽可能不至死。
但是他,以及他背后的功臣集团,被皇帝踢出权力核心,也是大势所趋。
早在商鞅变法时,中国的历史趋势就是从分封转为统一。
秦朝统一六国,后二世而亡,以致刘邦要构建三股势力制衡的体系,这不过是大一统进程的一段插曲罢了。
中国的历史大势,终究还是中央集权。
现如今,外戚塌了,沦为皇帝的马仔。诸侯王也塌了,一群老虎沦为小猫咪。
这时候,皇帝还留着功臣集团干什么呢?
留着他们继续把持相权,与自己抬杠吗?
所以,诸如景帝要废掉太子刘荣,周亚夫坚决反对,导致景帝疏远他的记载。
景帝要封匈奴降将为侯,周亚夫反对,导致景帝怒而准许其辞官回乡的记载。
景帝在宫中设宴,招待周亚夫,故意不黑他筷子,气的周亚夫直接走人,导致景帝气的要杀他的记载。
实际上,都只是汉景帝与周亚夫关系交恶的表面现象。
归根到底来说,景帝杀周亚夫,只是他见周亚夫不顺眼,是见功臣集团不顺眼罢了。
只要功臣集团一天不倒,景帝的心里就一天不踏实。
他心里不踏实,所以他就要变着法,故意找周亚夫的茬,把周亚夫和功臣集团搞倒。
周亚夫其实很委屈。他就算什么都不做,景帝也要搞他。
如果他能屈能伸,或许还不至于惨死。但如果能屈能伸,那他就不是当年那个敢把文帝拦在军营外的周亚夫了。
公元前143年,汉景帝再次找茬,派人把周亚夫丢下大狱。
这一次,周亚夫心如死灰。知道自己要么选择死,要么选择完全丢弃尊严。
他在狱中想了五天,认为尊严还是要比生命更重要。于是,他便绝食而死。
他死前,汉朝的丞相一直由功臣集团的代表担任。如萧何、曹参、陈平、周勃。
他死后,非功臣派出身的卫绾出任丞相。
此后,再没有功臣集团出任丞相的情况。
随着非功臣派出身的人把持丞相,标志着曾经的刘姓掌皇权,功臣派掌相权的时代。在这一刻,彻底被终结了。
标志着汉朝在建国六十年后,终于完成了权力过渡期,正式进入中央集权时代。
甚至于,还可以这么说——当年秦始皇只是形式上统一了六国。他征服了六国地盘,但并没征服六国人心;既征服了地盘,又征服了人心,真正把天下捏合在一起的人,是汉景帝,以及后来的汉武帝。
对于中国历史来说,这是一个值得被记住的时刻。
但对于周亚夫来说,他很不幸,沦为历史进程的牺牲品。
由网友 古今论事 提供的答案:
让汉景帝对周亚夫起杀心的,并非筷子,而是李广。
倒不是周亚夫犯了什么大错,而是因为他把所有不能得罪的人,全都得罪了一遍。
周亚夫乃汉朝开国功臣,周勃之子,且继承了周勃的爵位。
周亚夫善于治军,且懂得领兵打仗,是汉文帝、汉景帝时期少有的军事人才。
他因为"细柳阅兵",而得到汉文帝的重用。
到了汉景帝时期,周亚夫更是凭借着平息吴楚七国之乱的功绩,接替陶青当上了汉朝的丞相。
一时间汉景帝对他恩宠有加,无人可比。
可以说这世上他不能得罪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
周亚夫却把这仅有的几个人全都得罪了一遍,也算是够厉害的。
周亚夫第一个招惹的是梁王刘武。
梁王刘武是汉景帝的弟弟,窦太后的小儿子。
自古以来,小儿子都比较受宠。
这点即使放在皇帝家也一样。
由于有窦太后撑腰,使得刘武在汉景帝一朝,地位很特别,即使是汉景帝都避免与其发生正面冲突。
就是这么一个人,周亚无却把他给得罪了,而且得罪得非常狠。
一切要从周亚夫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说起。
当时,汉朝内部存在着大量诸侯国,这些诸侯国已经威胁到了大汉朝廷的统治。
为此,汉景帝采取晁错的建议,进行削藩,结果遭到这些诸侯王的集体抵制。
最终,由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牵头,七个诸侯国打着"诛鼌错,清君侧"的旗号,起兵反叛。
当时的汉朝,名将凋零,朝廷竟无人可用,唯一拿得出手的只有周亚夫了。于是汉景帝任命他为太尉,率领朝廷大军平叛。
此时,叛军正被阻挡在梁国,也就是梁王刘武的封国。
作为汉景帝的弟弟,一旦汉景帝倒台,刘武也一样玩玩,因此他十分拼命,为了给朝廷争取集结大军的时间,刘武也是豁出去了。
当周亚夫率军出击的时候,梁国军队已经损失惨重,急需增援。
然而周亚夫根本不管梁王刘武的死活,他率领大军绕后,出现在了叛军的后方。
其间,刘武不断派使者请求周亚夫出兵增援,然而周亚夫不为所动,他在等待合适的时机。
万般无奈之下,刘武只得向汉景帝求救,汉景帝下令让周亚夫前去增援刘武,结果周亚夫依然我行我素,抗旨不遵。
不过好歹皇帝下旨了,周亚夫总要做点什么意思意思,于是他派人断了叛军的粮道。
叛军一看,反正梁国已经被打残了,于是掉转头来攻打周亚夫。
结果周亚夫每次都能料敌于先,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叛军由于缺少粮草,有久攻不下周亚夫的营地,最终只得撤退。
此时,周亚夫点起大军,乘胜追击,大败叛军,得胜回朝。
至此,吴楚七国之乱终于平息了,而周亚夫和梁王刘武的梁子也结下了。
因此,梁王刘武只要有机会,就会在汉武帝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
不过,汉景帝早已看出梁王刘武仗着窦太后的宠信,窥视皇位,因此对他一直提防,他说的话自然没什么分量了。
但是,同样的话,刘武也和窦太后说了,这效果就不一样了。
总之,这梁王刘武与周亚夫的结局脱不开关系。
周亚夫第二个招惹的是馆陶公主和王皇后。
这馆陶公主是汉景帝的姐姐,他不仅和汉景帝关系很好,还深受窦太后的宠爱,她可以说是汉景帝一朝最有影响力的人,就连梁王刘武都不敢招惹她。
然而,周亚夫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馆陶公主狠狠地得罪了。
馆陶公主工于心计,她一直致力于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太子,以便以后当上皇后。
汉景帝原本立栗姬的儿子刘荣为太子,于是馆陶公主向栗姬提议两家联姻。
然而栗姬可没馆陶公主那么多心思,由于馆陶公主经常给汉景帝的后宫送美女,占有欲极强的栗姬很厌恶馆陶公主,于是拒绝了她的提议。
无奈之下,馆陶公主只得在其他皇子中物色联姻的人选。
最终,她看中了胶东王刘彻,刘彻不仅一表人才、天资聪慧,更重要的是,刘彻对于馆陶公主的女儿陈阿娇也是一见钟情,成语"金屋藏娇"就是说的刘彻和陈阿娇的事情。
馆陶公主向刘彻的母亲王夫人提起联姻之事,王夫人一口答应了。
这婚事是定下来了,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刘彻不是太子。
于是馆陶公主和王夫人开始想方设法扳倒刘荣,让刘彻当上太子。
在他们施展了各种手段,加上栗姬自己也很配合的作死之后,汉景帝终于动了废立太子的心思。
汉景帝私下向周亚夫提出此事,希望得到他的支持。
然而周亚夫却说,太子刘荣没有大过,不能随意废立太子。
这就太没有眼力劲了,无论刘荣还是刘彻,都是汉景帝的儿子,说白了,这是汉景帝的家事,做臣子的不便多言。
最终,汉景帝还是废掉刘荣,立刘彻为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
而周亚夫通过此事,不仅惹得汉景帝不开心,更是得罪了馆陶公主和王皇后(在刘彻被立为太子后,王夫人也被立为皇后)。
毕竟他是丞相,他的意见很多时候可以左右朝堂,刘彻差点因为他当不上太子,他们之间即使说有深仇大恨也不为过。
因此这二位可没少在汉武帝身边说周亚夫的坏话。
不仅如此,馆陶公主深得窦太后宠信,必然没少在窦太后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
可以说,得罪了馆陶公主和王皇后,周亚夫已经离死不远了。
周亚夫第三个招惹的是窦太后。
原本,有梁王刘武和馆陶公主不断说周亚夫的坏话,窦太后对他的印象已经很差了。
结果周亚夫又做出一件事情,彻底得罪了窦太后。
一次,窦太后找到汉景帝,希望他能封王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
对此,汉景帝是一百个不愿意的。
他对于外戚一向反感,毕竟窦太后就把他家不少亲戚都塞到朝廷里当官,尤其是窦婴,其地位不亚于周亚夫。
此时封王信为侯,开了先河,后面那些王氏外戚涌入朝堂,对太子不利。
因此汉景帝拒绝了窦太后的想法。
然而窦太后不依不饶,就是要让王信当侯。无奈之下,汉景帝只得推说和大臣商量下。
他找来周亚夫,询问他的看法。
周亚夫表示,汉高祖刘邦留下祖训,非刘氏不能封王,无大功不得封侯。王信未立寸功,不应封侯。
汉景帝非常高兴,便将此事转告了窦太后。汉景帝是高兴了,窦太后那边可就气炸了。
老太太可不是个讲道理的人,她做事纯平感情,因此将周亚夫给嫉恨上了。
至此,周亚夫可谓把不能得罪的人全都得罪了一遍,他还能在朝堂立足,纯属奇迹。
而这奇迹之所以会发生,是因为汉景帝有意庇护他,替他抗下了这些压力。
汉景帝这么做,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留着周亚夫有用。
前面说了,此时的汉朝,名将凋零,缺乏能领兵打仗的将帅之才。
虽说诸侯王被打趴下了,不在能威胁到朝廷,但是外面还有匈奴虎视眈眈。这天下还未太平,需要像周亚夫这样的人才。
就像当初汉文帝将周亚夫留给汉景帝,汉景帝才能度过吴楚七国之乱的危机。
汉景帝自然也想留一员虎将给自己的儿子,保一朝太平。
可惜,周亚夫对此一点数都没有,竟然顶撞汉景帝,惹他不高兴。
当时,匈奴有五位将军归顺汉朝。
但是匈奴时常犯边劫掠,汉景帝一直为此事困扰。
此时有匈奴将军投奔,对汉景帝来说是一份大功绩,可以在史书里大书特书,是一件特长面子的事情。
因此汉景帝想破格封这五人为侯。
结果汉景帝刚提出此事,周亚夫就第一个反对。
周亚夫认为这些人明明是匈奴人,却归附汉朝,是不忠。给这些人封侯,无异于鼓励那些不忠之人。
这说法有待商榷。匈奴人之所以时常劫掠汉朝,就是因为缺少物资。
此五人归附汉朝,如果汉朝大加封赏,必然会有更多的匈奴人归附。
匈奴人如果都做了汉朝的子民,不仅汉朝少了一个威胁,匈奴人的生活也能好起来。这其实是双赢的结果,这些人算不上不忠。
汉景帝认为周亚夫的言论过于迂腐,对其训斥了一番。
周亚夫因此就和汉景帝赌气,称病请求回家养老。
一般来说,丞相这种高官请辞,皇帝应该挽留一番,然而汉景帝直接批准了,其释放的信号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现在看来,此时汉景帝已经对周亚夫动了杀心,他不愿再庇护周亚夫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汉景帝发现了另一员猛将,周亚夫不再是汉景帝唯一的选择了。
此人便是飞将军李广。
这李广和周亚夫算是同时代的人。不过他可没有周亚夫那么好的出身,他是靠自己的本事慢慢爬上来的。
李广第一次为时人所知,是在吴楚七国之乱中,当时他在周亚夫手下担任将领。
此战中,李广因为夺取了叛军大旗,使得叛军丧失斗志,加速了平叛的速度。
此后,他担任上谷、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地太守,这些地方都是匈奴劫掠的重点地区。
李广勇猛无人可挡,尤其擅长打防守战,使得匈奴总是无功而返,占不到一点便宜。
到了后来,匈奴大军一听说守城的是李广,直接掉头就跑,因为他们知道这次又占不到便宜了。
这也就是李广调任各地的原因了。
因为李广的出现,周亚夫就显得不再奇货可居。不想替他扛着压力的汉景帝,自然懂了杀心。
不过汉景帝还是有些惜才的,因此迟迟没有动手。
此时,他让然对周亚夫抱有一丝幻想,希望他通过此事,耿直的毛病能改改。
因此,过了一段时间后,汉景帝决定试探下周亚夫,而那双号称让汉景帝动了杀心的筷子,也就此登场。
但是,汉景帝在宫中设宴,款待闲赋在家的周亚夫。
周亚夫自然高兴,皇帝设宴,就请他一个人,八成是要让他官复原职了。
然而,周亚夫没有想到,这是汉景帝设的一个局。
宴席开始,周亚夫就发现一个问题,他的桌子上没放筷子。
汉朝乃礼仪之邦,吃东西不能用手抓,必须用筷子,否则可以算对皇帝大不敬。
这一点周亚夫倒是想到了,他没用手抓,而是大声呼喊,让宫中下人给他拿双筷子。
汉景帝问周亚夫,这样还不能让他高兴?
周亚夫这才意识到失态,赶紧向汉景帝谢罪。
汉景帝让他起身,于是周亚夫起身便离开了皇宫。
汉景帝由此看出,周亚夫不仅脾气依然暴躁,而且还是那么不懂事。
这里是皇宫,能对下人下令的只有皇帝,周亚夫想要筷子,应该请示汉景帝。
如今他大声嚷嚷,直接找下人要筷子,完全无视了汉景帝这个皇帝。
而他起身后,就自顾自的离开,也是目无皇帝的表现。
这种人,如何托付重任?
至此,汉景帝彻底放弃了周亚夫,决定用他的死来平息窦太后、馆陶公主和王皇后的不满。
当然,周亚夫也算是功臣集团的代表,汉景帝也不能将其随便拿捏,否则得罪了功臣集团,汉景帝的皇位可就坐不稳了。
好在,以周亚夫的性格,犯错是迟早的。
公元前143年,周亚夫的儿子周阳看他年事已高,于是定做了500面盾牌,准备在周亚夫去世后,为他发丧用。
甲胄、盾牌在当时是禁止世人随意持有的,一旦发现,视为谋反。
结果,周阳太抠门,既想压低价格,还希望工人加快进度。
工人对此很不满,于是就向官府告发此事。
周亚夫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官差带走了。
但是审问周亚夫的廷尉,问周亚夫为何要谋反,周亚夫表示这些都是发丧用的,不算谋反。
廷尉恍然大悟,称周亚夫要去下面谋汉高祖刘邦的反。
周亚夫性情刚烈,受不了污蔑,于是绝食以铭心志,五天后吐血而亡。一代名将,就这么死了。
周亚夫严于治军,擅长带兵打仗,是汉景帝时期少有的将帅之才,然而他的性格过于刚烈、耿直,这是他最大的硬伤。
他到死都不明白,自己为何或落得如此下场。
他不知道自己得罪了梁王刘武、馆陶公主、王皇后、窦太后。不知道李广的崛起使汉景帝对自己动了杀心。更不知道他因为要筷子,失去了最后的机会。
他只是一名标准的武将,也许他就不该当什么丞相,如果他像李广一样专心治军、作战,不参合朝堂上的是是非非,必然得以善终。
由网友 夏目历史君 提供的答案:
用现代话来说,刘启这个董事长,对周亚夫这个执行经理早就看不顺眼。于是周亚夫第二天进公司的时候,便因左脚先踏入大门而被开除。
换言之,刘启早就想让周亚夫死,这与他吃肉要不要筷子没有太大关系。那么,刘启为何要这么对待一个大功臣呢?
一、双方矛盾的积累
根据《史记》的记载,周亚夫与刘启代表的中央王权,曾经发生过四次摩擦。第一次便是在七国之乱期间。
吴王等人起兵后,率军猛攻梁国。周亚夫见状,对汉景帝刘启上书道:"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
其用意不言而喻:把梁国当成弃子,让它吸引主要火力,从而为他率军去截断七国联军的粮道争取到足够时间。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一想到对自己有利,刘启毫不犹豫地便答应了。
后来,七国联军攻势太猛,梁国危在旦夕。为此,梁王多次上书景帝,要求周亚夫派兵支援,刘启为了照顾宗室,便只好令周亚夫出兵。
但不管怎么下诏,周亚夫始终坚守壁野,不为所动。虽说仅过了三个月,浩大的七国联军便被平定,但刘启与梁王都对周亚夫生出了怨怼之心。
不过,碍于周亚夫的威势与功劳,汉景帝又不得不升他做了丞相。这个位子,在西汉建立以后,便属于功勋贵族集团。
周亚夫之父周勃,位列功臣第四,又曾拥立汉文帝有功,是当时硕果仅存的几位元勋。因此,周氏父子在文、景二朝已隐隐成为功勋贵族集团的代表人物。
周亚夫年纪轻轻,便当了丞相,未免有些骄傲。他少年平凡,上面还有个哥哥当继承人,故而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会继承父亲的爵位。
直到兄长杀人被贬,周亚夫这才被动成为了功勋贵族集团的话事人。
彼时,生性耿直的他,进入官场并没有多久,所以在很多时候,他的一些劝谏之举,都被刻薄的景帝刘启,看作了是对自己君权的挑衅。除了"以梁困吴"的策略外,周亚夫还在后面几次得罪刘启,但可悲的是,他自己却并未察觉到。
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五岁,(周勃)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不得。景帝由此疏之。"
刘启欲废掉栗姬所生的太子刘荣,结果周勃当面便发作,以"国本不可动摇"为由,让刘启的打算落空。自此以后,刘启便逐渐疏远了周勃。
对于皇帝的微妙态度,周勃或许是没有察觉,或许是察觉到了,也没有把它放在心上,毕竟自己背后还有功勋贵族集团支持。
于是,当刘启打算给皇帝的兄长封侯时,周勃再次表示反对:"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
一次简单的封侯事件,其实是刘启与功勋贵族之间的博弈。
皇后的族人是外戚,刘启自七国之乱前,便在逐渐加强中央集权。面对功勋贵族集团的庞大势力,他想要扶植外戚集团壮大,用以制衡。
可是,功勋贵族们也不会坐视外戚成长起来与自己争权;再加上吕后之乱给他们带来的阴影,他们自然要一口咬死这件事。
这一次试探,终究是以刘启的"默然而止"而告终。虽说功勋贵族集团在明面上赢得了胜利,但实际上,这让努力加强中央集权的刘启,对他们更加疏远、忌惮乃至痛恨。
二、吃饭成了导火索
无计可施的汉景帝刘启,便开始"耍赖皮"了。
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顷之,景帝居禁中,召条侯,赐食。独置大胾,无切肉,又不置櫡。条侯心不平,顾谓尚席取櫡。"
刘启设宴招待周勃,却不给筷子。周亚夫生性耿直,没有想到这么多弯弯绕绕,便直接开口讨要筷子。此举立即引起了刘启的猜忌。
过往的种种,浮现在他眼前。但这个帝王,并没有当场发作,反而视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待周勃吃完饭出去后,景帝刘启望着他的背影,又阴恻恻说道:"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周亚夫这种人,不适合辅佐少主啊!这句话就比较诛心了,作为功勋贵族集团的话事人,想让周勃"非少主臣",那只有一个办法:送他归西。
于是没过多久,周家便大难临头了。这事非常蹊跷,话说周亚夫的儿子周阳偷偷买了五百甲盾,打算给周亚夫去世后发丧用的。但问题就出在这里,工人们因为嫌弃周阳拖欠工资,便把这件事给捅出去了。
在当时,甲盾是禁止买卖的,私藏甲盾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景帝刘启似乎是早有准备一样,在这件事被曝出后的第一时间,便把周亚夫交给了廷尉处理。
结果这廷尉一见到周亚夫,便阴阳怪气地问道:"君侯欲反邪?"这时候,周亚夫才反应过来,回复道:"臣所买器,乃葬器也,何谓反邪?"
这件事,摆明了便是诬陷。以正常人的脑子想一下:五百甲盾,就算全部派发下去,还不够周亚夫的家丁用的,更别说举兵谋反了。
结果这个廷尉在受到景帝刘启的暗示后,故意刺激周亚夫说道:"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您就算活着的时候不谋反,恐怕也要到地下去谋反吧?
这种低级的询问方式,显然脱离了一个廷尉应有的专业素养。毫无疑问,景帝刘启必然是幕后指使者。其手段虽然下作,却非常有效,周亚夫遭受如此大辱,最终绝食而死。
周亚夫的去世,象征着横行西汉初年百余年的功勋武将集团,最终走向了没落。景帝刘启虽被后人批为"刻薄寡恩",却也实实在在加强了中央集权,而且他还成功废掉了旧太子,改立刘彻为储君,后者即为大名鼎鼎的汉武帝。
这么看来,虽然刘启的吃相难看了些,但他挑人的眼光,还是相当不错的。
参考资料:《史记》
由网友 围炉煮酒话春秋 提供的答案:
周亚夫还在做河内郡守的时候,曾请大名鼎鼎的相面师许负到府中做客,许负给他仔细看相之后说,你三年内必定能封侯,再过八年你就可以担任丞相,但又过九年你就会饿死。
周亚夫听完,不怎么相信,便对许负说,我上面还有个哥哥,他已经继承了父亲绛侯的爵位,即使他过世了,他的儿子也会继承爵位,轮不到我。
许负说,我只是根据你的面相得出的结论,我要着重提醒你的是,你的嘴边缘有条竖直的纹到了嘴角,这是饿死的面相,你要注意啊!
周亚夫听完惊讶不已,但当时他并不知该怎么办才好,而让他感到诧异的是,许负的第一个预言很快就实现了,而其他几个预言也分别在十一年后和二十年后一一实现。
01,许负的第一个预言:周亚夫封侯。
周亚夫出身显赫,他的父亲是西汉开国功臣周勃。
刘邦被封为汉王的时候,周勃被刘邦封为威武侯,吕后去世之后,他因为与陈平一起发起诛吕行动,并拥立代王刘恒为帝(汉文帝),因此被汉文帝封为绛侯,并担任丞相之职。
周勃有三个儿子,本别是大儿子周胜之,二儿子周亚夫和三儿子周坚,汉文帝十一年周勃去世之后,大儿子周胜之继承了绛侯爵位,其他两个儿子则没有爵位,只是在朝廷担任了官职。
正如周亚夫所言,他哥哥已经继承爵位了,就没他什么事了,怎么可能封侯呢?
但奇迹却发生了,就在许负给周亚夫相面之后三年,周胜之因为杀人而被剥夺爵位,汉文帝念及周勃的功劳,不愿意看到周家就此没落,便下令周家推举一个合适的人选继承爵位,周家人一直推荐最出色的周亚夫,汉文帝便封他为条侯。
居三岁,其兄绛侯胜之有罪,孝文帝择绛侯子贤者,皆推亚夫,乃封亚夫为条侯,续绛侯后。
02,许负的第二个预言:周亚夫担任丞相。
周亚夫被封为条侯之后,在河内郡守任上干了很长时间,一直到汉文帝二十二年,由于匈奴进攻汉朝,汉文帝为了保护长安安全,调了三路大军到长安周边布放,其中宗正卿刘礼驻守在灞上,祝兹侯徐厉驻守在棘门,河内太守周亚夫则守卫细柳。
周亚夫来到细柳,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因为他在细柳练兵,建立了细柳营,并创建了一套严格的治军系统,保卫了长安的安全,受到了汉文帝的飞速提拔。
关于周亚夫在细柳的故事,最著名的莫过于细柳阅兵了。
三路大军驻防长安周边之后,为了鼓舞士气,汉文帝曾亲自到各军视察,他先是去了灞上和棘门,那里的守军看见是皇帝的车架,都没有阻拦,而是一路绿灯放行。
但当汉文帝来到细柳之时,情况却大不相同,他竟然被拦在了大营之外,他身边的太监告知守卫是皇帝来视察,但守卫却说,将军有令,军中只听将军的将令,不听皇帝的诏令!
如果是一般人,估计要马上杀了这名守卫,但汉文帝自然不是一般人,他对守卫严守军纪表示赞赏,于是派人持符节进去通报,周亚夫这才下令放行。
汉文帝进入军营后,有人严肃地告诉他,军营之中不许车马急驰,汉文帝便下令车马缓缓而行。
等汉文帝来到了中军大帐,他发现周亚夫等人已经在大帐外等候,但他们一身戎装,而且手持兵器,只是向他行拱手礼,并没有行跪拜礼。
汉文帝的手下问周亚夫为何不跪拜,他对汉文帝说,我甲胄在身,不便行跪拜礼,所以以军礼拜见,望陛下见谅!
汉文帝听了周亚夫的话,不但不生气,反而感动得不得了,临走的时候还对手下说,周亚夫才是真正的将军啊,霸上和棘门的军队一点也不专业,简直是儿戏一般,如果敌人来偷袭,恐怕他们的将军就要当俘虏了!而周亚夫的军队警惕性非常高,敌人就是偷袭也不会成功。
一个月之后,匈奴人退兵了,汉文帝下令三路大军退兵,但他不舍得周亚夫走,于是任命他为中尉,掌管京城的兵权,负责保卫京城的安全。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於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月馀,三军皆罢。乃拜亚夫为中尉。
汉文帝后元七年,汉文帝病重,将不久于人世,他把儿子刘启找来,对他说,周亚夫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将军,关键时候你可以用他。
汉文帝去世后,刘启继位为帝,是为汉景帝,他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任命周亚夫为车骑将军(战车部队的统帅),位列大将军和骠骑将军之下,是军中高级将领。
汉景帝继位最初几年,实施了一系列削藩措施,结果引发了七王之乱,把他吓得不轻,他便杀掉主张削藩的大臣晁错以示好七王,但七王并未撤军。
值此危急时刻,汉景帝想起了父亲汉文帝的临终遗言,于是任命周亚夫为太尉(全国最高军事长官),让他领兵平叛。
七王之乱平定的过程我这里不多说,但有一点要说的是,当时朝廷只有十万兵,而七王则拥兵五十万,周亚夫没有正面硬刚,而是采取了声东击西的策略,派人截断了叛军的粮道,尽夺其粮草,七王不战自乱,周亚夫趁机发起进攻,最终只花了三个月时间就平定了叛乱。
七王之乱的平定,是周亚夫军事生涯的代表作之一,也奠定了他在汉景帝时期军事第一人的地位,但美中不足的是,由于他没有救援梁王刘武(这是战略性选择,并非周亚夫刻意为之),致使两人结仇,也为他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七王之乱平定后一年,丞相陶青因病退休,汉景帝器重周亚夫,便任命他为丞相。
其实,当时有人反对周亚夫担任丞相,因为他性格耿直,不知变通,当个带兵打仗的将军没有问题,当丞相就所用非才了,但汉景帝没有听从。
不管怎么说,周亚夫就这样成为了丞相,时间距离他封侯刚好八年,许负的预言再次应验了。
03,许负的第二个预言:周亚夫饿死,一双筷子引发的血案。
丞相作为仅次于天子的人物,管理着天下大大小小的事情,不仅对综合才能和个人品德的要求很高,对情商的要求也很高,不然一不小心就会身败名裂。
周亚夫,一名优秀的将军,这自不必说了,但他也有致命缺点,除了前面说的性格耿直和不知变通之外,他最大的缺点是情商低、政治嗅觉不灵敏。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举几个例子,第一个跟汉景帝的太子刘荣有关。
在很早的时候,汉景帝栗姬所生的儿子刘荣就被封为皇太子,后来汉景帝的亲姐姐馆陶公主刘嫖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跟栗姬说想要把女儿陈阿娇嫁给刘荣,但遭到拒绝,刘嫖因此怀恨在心。
后来,汉武帝刘彻的母亲王美人得知了这件事,她知道刘嫖政治能量巨大,可以左右汉景帝的思想,于是主动提出要儿子刘彻与陈阿娇定娃娃亲,得到了刘嫖的积极回应。
刘嫖与王美人结成政治联盟之后,为了让刘彻取代刘荣为太子,她时常在汉景帝面前讲栗姬得坏话,再加上栗姬后来也做了一些错事,汉景帝便有了改立刘彻为太子的想法。
当时汉景帝已经拿定主意了,为了对丞相周亚夫表示尊重,于是找他商议,他竟然表示反对,这让汉景帝对他十分不满,并开始逐渐冷落他。
周亚夫之所以反对,是因为他觉得改换太子不是好事,这个想法本没错,但他错就错在他政治嗅觉太差,没有意识到更换太子之事是必然的,没有人可以阻止,谁反对就该谁倒霉。
第二个例子就跟梁王刘武有关了。
当初,梁王刘武死守在第一线,吸引了叛军的绝大多数主力,损失极为惨重,他曾多次派人向周亚夫求援,但周亚夫出于战略考虑,并没有救援他,他因此怨恨周亚夫,每次入京都要向亲哥哥汉景帝和母亲窦太后说周亚夫的坏话。
汉景帝知道内情,自然是不会治罪于周亚夫的,但窦太后最爱小儿子刘武,所以对周亚夫那是意见相当大,只不过苦于没有机会赵周亚夫麻烦而已。
刘彻被立为太子之后,他的母亲王美人也被封为皇后,窦太后便对汉景帝说,应该封皇后的哥哥王信为侯,但汉景帝认为父亲汉文帝在世时,窦太后的兄弟就没有封侯,如果现在封王信为侯,大臣们肯定会非议,他便对窦太后说,先跟丞相周亚夫商议一下,只有他也同意,这件事才好办,窦太后表示赞同。
没过多久,汉景帝就将周亚夫找来,暗示他同意封王信为侯,但周亚夫太耿直了,竟然对汉景帝说,高祖时曾与功臣斩白马为盟,非刘姓不得为王,没有功劳不得封侯,不然天下共诛之!王信虽然是皇后的兄弟,但他没有功劳,因此不能封侯。
丞相议之,亚夫曰:高皇帝约,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今信虽皇后兄,无功,侯之,非约也。」景帝默然而止。
汉景帝本以为周亚夫会同意封王信为侯,他竟然搬出汉高祖的白马之盟,一下子将他的口给堵住了,他也只好作罢,但心里灭了一肚子气无处发泄。
第三个例子,是封匈奴降将为侯之事。
西汉初期,匈奴十分强大,汉朝处于下风,出现了不少汉人叛逃匈奴的事件,比如说汉高祖刘邦的好兄弟燕王卢绾就曾投奔匈奴,而叛逃汉朝的匈奴人却极少。
后来,匈奴将领唯许卢带着四个人投奔汉景帝,汉景帝非常高兴,认为这是汉朝逐渐强大的标志,为了鼓励更多匈奴人投奔汉朝,他便准备封唯许卢等五人为侯。
当时在讨论这件事的时候,许多大臣认为特事特办,不必拘泥于白马之盟,但周亚夫却一根筋地对汉景帝说,如果把背叛自己国家的人封为侯爵,那以后我们如果处理那些不守节的大臣呢?
周亚夫的言外之意就是不同意封匈奴人为侯,汉景帝听完之后大怒着说,丞相实在是太迂腐了,你的话不可听!说完便下令封那五个匈奴人为侯。
周亚夫也是个暴脾气,他觉得汉景帝说这话是在嫌弃他,便当即提出辞职,里有是他生病了,汉景帝听完更加生气,便同意了他的请求。
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乃悉封唯许卢等为列侯。亚夫因谢病。景帝中三年,以病免相。
就这样,周亚夫丢了官职,回到家中养老。
过了很长时间,汉景帝觉得当时是在气头上罢免了周亚夫的,似乎冲动了点,便派人请周亚夫入宫参加宴会,看看他在经历了罢相之事之后,脾气是不是改了,如果改了,还是可以委以重任的。
周亚夫入宫之后,汉景帝命人故意不在他的餐桌前摆上筷子,周亚夫想吃肉,却找不到筷子,竟然当着汉景帝的面,十分生气地向管事之人索要筷子。
汉景帝见状,有点不高兴,认为周亚夫态度不好,正所谓打狗也得看主人嘛,但他并没有立即发作,而是笑着对周亚夫说,我请你入宫参加宴会,给了你很大的面子,你是不是有什么不满?
周亚夫这才发现是汉景帝故意不给他筷子,就感到非常生气,但他毕竟是臣子,便主动离开座位,跪在地上给汉景帝谢罪。
周亚夫在地上跪了好一会儿,汉景帝才让他起身,但他刚听到汉景帝说"起",他便立马站了起来,然后没等汉景帝再说话,就直接离开了皇宫,这让汉景帝十分尴尬。
这让汉景帝一场暴怒,认为周亚夫太不给自己面子了,过了一会儿他叹息道,周亚夫这样的人,怎么能辅佐少主呢?
上起,条侯因趋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汉景帝本打算将周亚夫留给儿子刘彻的,但周亚夫那天的表现实在太差,所以他觉得周亚夫不可用。
也正是从那时候开始,汉景帝对周亚夫动了杀心,道理其实很简单,周亚夫是带兵打仗的大将军,如果不能为己所用,那么就应该除掉他,不然将来必定是祸患。
过了很长时间,周亚夫开始生病,他的儿子周阳是个孝子,便购买了五百副甲盾,准备在父亲去世之后,当做丧葬品烧给父亲用。
按照汉朝法律,甲盾是禁止私人买卖的,但那时候达官显贵、尤其是将军,购买甲盾当做丧葬品的人还是有的,所以这是也不是特别大的一件事。
但问题就出在周阳身上,他没有告知父亲就购买甲盾,而且他很小气,竟然没有按足额货款付钱,结果被商家告到了官府。
汉景帝很快就得知了这件事,他决定大做文章,彻底将周亚夫扳倒。
很快,官府便传唤周亚夫上公堂询问,周亚夫不知道儿子究竟干了什么事,所以没有回答任何问题,负责询问的人认为他是在赌气,就向汉景帝报告,汉景帝很生气,下令廷尉府亲自过问。
后来,周亚夫知道了儿子购买甲盾之事,因此廷尉在问他为何要造反的时候,他便如实回答。
如果搁在别的官员身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机会很大,但廷尉显然是接受了汉景帝的授意,便对周亚夫说,你就是不在地上谋反,也要去地下谋反吧!
周亚夫一听这话,知道汉景帝要置他于死地,他不肯背造反的骂名,便不再回答任何问题,并且为了表示抗议,他还开始绝食。
汉景帝知道这件事后,也不加以干涉,五天之后,周亚夫就活活饿死了。
巧合的是,周亚夫死时距离他成为丞相刚好九年,而且他的死因也确实是饿死,许负的预言再次应验。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69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