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吴玉宁好 提供的答案:
这个问题很简单,也是需要说明一下的问题,所谓前殖民国家跑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认为的国家,不是世界上公认的概念,如同帝国主义国家一样,只是列宁主义理论认为世界上存在帝国主义国家,可是实际上没有一个国家承认自己是帝国主义国家,多数国家认为自己的资本主义民主国家。
为什么欧美国家没有把殖民地地区,他们成为海外管辖地区直接变成自己的国土呢?只有一个原因就是:欧美国家愿意把这些地方改为自己的国土,可是这些土地上还有大量文盲懒惰第技能的原居民,这些居民无法驱赶出境只能留在原地,如果把这些地方直接变成自己国家领土,需要大量钱财养活这些地方直接原来居民,这是本国人民反对的,也是政治经济代价太大的!所以无法改变位自己国土,只能让这些地方独立称缩小国家。
但是有的地方居民文化文明程度高,就可以直接改为自己国土,比如福克兰群岛居民素质好,英国直接改为自己国土。
由网友 懒喵安闲 提供的答案:
统治是需要成本的。
拿英属印度来说,印度独立的时候,英国从印度接回了十万公务员,甚至比当时英国本土的公务员都多。这些都是纯正的英国人,在英国出生、在英国受教育,只不过被派驻到海外领地而已。
都是"太君",所以不能像对待二鬼子伪军一样随意抛弃。为了给这些人找位置,二战后英国不得不大搞国营企业,尽力创造岗位把这些人塞进去……
要统治,就少不了"吃皇粮的"。十万公务员还仅仅是印度殖民地而已,如果要将殖民地本土化,需要的公务员起码暴增几倍,甚至更多都有可能。
英国本土总共才多少人口?
退一步说,即使本土能提供这么多公务员,并且都很有责任心能把殖民地当本土来治理。
殖民地土著有没有政治权利(选举权、被选举权、成为公务员的权利)?白人和土著的混血有没有政治权利?在殖民地出生又在殖民地受教育的二代白人怎么算?
不给土著受教育的机会,不把土著当人,土著没有希望,一有外国势力挑拨就很容易起义试图推翻殖民者的统治——这方面可以看看当年英国和德国在非洲的斗法。
而给土著权利,就要面临土著在接受现代教育后民族觉醒的问题。土著或者他们不知道多少代人的后代,迟早会想起他们才是这片土地自古以来的主人,会要求外来者滚出去。
比如南非……
有没有曼德拉,最后的结果都是注定的。无非是流血或者不流血而已。
那么再退一步,像美国一样,把土著杀个干干净净,一张白纸好作画,是不是就没问题了,可以当成本土统治了呢?
可惜依然不行。
人一多,形形色色,山头也就出现了。这是避免不了的。
而殖民地最容易出现的一个山头就叫"本地派"。
山高皇帝远,关起门来做大王……野心家总是会冒出来的。
你仔细看看当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为什么是"倾"茶而不是"抢"茶呢?
因为干这事儿的是一帮走私贩。为了让殖民地人民继续吃他们的高价茶,才要把茶叶销毁以维持高价。
美国的独立战争,实际上是北美殖民地人民被一小撮走私犯和野心家裹挟着,勾结法国对抗英国本土的叛乱。
————总的来看————
将殖民地转化为本土几乎没有成功的案例。民族问题、空间隔阂、都会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在足够长的时间之后将其从本土分离出去。
日不落帝国的余晖,还有一些"英联邦"国家,和不属于"联合王国"但承认女王统治的"皇室自治领",但显而易见,这些也就是嘴上喊喊女王万岁,借一点香火情,抱团取暖捞好处。真叫他们为本土做出无偿牺牲,是不可能的。
由网友 淘汰矿棉板 提供的答案:
主要是主子国不想要殖民地的垃圾人,只要殖民地的资源。
不恰当的比喻是,就像劳务派遣,要榨取价值,但不想你进入带有福利的体制。
二等公民的地位都不能给殖民地,所以也不能把它当国土。另外,当国土的话,国家成本也增加了,例如国防。
由网友 世纪刀 提供的答案:
简单来说,就是搞不定,除非像英国人美国人那样毫无人性地大屠杀原住民。美国最后也是丧尽天良放毒,用天花病毒对印第安人实施了大屠杀。他们只能应用政治手段哄骗与武力威胁进行殖民掠夺。我怀疑现在的新冠病毒也是别有居心的美国人实施的带着灭绝人类意图的对其它国家的进攻,这就是所谓的化学武器。
由网友 达摩说 提供的答案:
你以为列强傻吗,其实主要原因就是成本太高。
列强占领殖民地的目的是要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说白了就是想要殖民地的资源和人力,又不想承担殖民地的管理和麻烦。
这种情况下,一般都是宗主国向殖民地派驻一个负责人,比如总督之类,然后具体的事情还是由殖民地自己的中上层人士去做。宗主国只需要保证开动机器,将商品和资本输出到殖民地,将资源和人力拉回本国,从而获得利益的最大化。
当然,必要的时候宗主国也需要付出一些统治成本,比如将宗主国的物质、制度和精神文明移植到殖民地;或是着力培养一批殖民地中上层人士以维系其统治;再或者就是驻扎军队以便随时维持秩序,弹压叛乱等等。他们这么做,说到底也是为了能够更好、更持久地榨取殖民地的利益。
除此之外,还有一类半殖民地,列强在半殖民地拥有特权,但不具备完整的主权,也不派驻一把手官员或象征性官员,而是扶植代理人去进行统治。
换句话说,半殖民地仍是独立的主权国家。这类国家一般都是因为太不好控制,所以只能作为半殖民地进行管制,比如中国。
由网友 陶短房 提供的答案:
并非所有殖民国家的殖民模式都是一模一样的。
最早开展殖民的葡萄牙和西班牙都是天主教国家,他们展开殖民的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财富掠夺,二是传教,三是酬庸,所以最初由他们开辟的殖民地要么被直接封给功臣作领地(如哥伦布家族就曾获封西印度群岛,而且还世袭了一代),要么就地建立教区或独立性较强的总督区,直到19世纪初葡萄牙本土全部沦陷,才想到把巴西直接"领土化",让葡萄牙国王直接在巴西坐殿,但葡萄牙人毕竟不适应完全陌生的"国土",等到本土光复,就出现大多数王室成员迫不及待回本土,而王太子却在巴西搞起了独立的怪事,更有趣的是王太子做了巴西皇帝后又被推翻,居然还能回到葡萄牙养尊处优,他的女儿更是非富即贵。但二战后葡萄牙军政府也曾试图把非洲殖民地本土化,在安哥拉独立运动时期,葡萄牙殖民者就在屠杀后树立过一个大木牌,写着"这里就是葡萄牙",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样的野蛮措施当然挡不住历史洪流。
荷兰和英国采取的是"间接治理"模式,即在原本有较成熟治理模式的殖民地扶植亲殖民者的上层,自己只管理这些上层,这样只需要很小投入就能控制很大的殖民地,代价就是没办法将这样的殖民地本土化、领土化;在没有较成熟治理模式的殖民地建立带有商业治理模式的"公司",如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哈德逊湾公司,荷兰的西印度公司、东印度公司等。"公司"有别于殖民地,殖民者享有更多管辖权,但也有别于领土,"公司"领地居民不享有公民权和许多权利,不妨说,"公司"是另一个极端,即在殖民地让殖民者拥有和领土一样的管辖权,却无需付出让当地居民成为本国人的代价。
而法国自拿破仑时代就推行"小法兰西"模式,即在殖民地照搬法国的一整套体系、教育、福利,目的就是把殖民地领土化,把当地居民法国人化。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便殖民地独立,法国影响仍然无所不在,坏处是一旦殖民过程中出了问题,黑锅只能法国人自己背着。法属殖民地在殖民时代就有一些完全按照本土模式去治理,如阿尔及利亚,在殖民时代其实从来不被称作"殖民地"而是"法国领土",因此戴高乐允许阿尔及利亚独立并从那里撤军才会引发如此轩然大波。今天法国的"海外大区"和"海外省",至少从法理上也是试图将之领土化的,和本土的区别更多是欧盟层面,如法属圭亚那的居民能享受法国公民待遇,但不会被承认是欧盟公民。
最特殊的是比利时,他们在比属刚果和卢旺达实行的是最野蛮的殖民模式,即"只要地不要人",把很多地方直接开辟为"国王私人领地"为所欲为,并且在自己国内宣扬那些地方就是比利时人的土地,比利时漫画《丁丁历险记》初版时就有丁丁在比属刚果讲地理课,指着比属刚果地图教黑人学生说"这是比利时,这是比利时",二战后作者埃尔热反省,让丁丁改教数学课了。
由网友 帆FAN 提供的答案:
在回答这个问前,先举例子:秦始皇时代,派遣赵佗率50万大军征伐岭南百越地区,后来岭南地区就成了自古至今中国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有代表性的英国,强大到占领了广大印度地区,发现占领了就大陆,最终都没有成为其国土的一部分。
只有比较,才能看出差别,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是西方民族没有大一统思想。
中国古代农耕民族自部落制度开始就有共天下的概念,精英人物为集体,凭集体力量征服困难的概念非常明确。后羿射日为天下众生,大禹治水为黎民百姓。到夏商周时,大一统国家概念更加明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天之下莫非王臣",是讲王化的,只要纳入版图之中,空间上就视为一个天下,一个国家,人与人关系上,都是天子治下的百姓,都是平等子民。西方人由游牧民族发展而来的,征服一地不是为了形成更大的集体,而是为了占有、掠夺、奴役,宣扬本民族优越性。大日耳曼人优越,盎格鲁人优越,优越民族就可任意处置奴役"劣等"民族。
二是西方民族缺乏文化融合性。
中国自古至今,有着强大文化底蕴,吸收同化其他族群文化,最终又形成更大的群体,中华民族不是纯血统形成的,而是文化融合发展而来的集体。在古代的中国是没有族群概念的,只有文化概念,只有文化先进落后之分,入中华者为华,入夷狄者为夷,文化落后的民族都愿意接受中原先进文化,有着文化上的吸引力,自然而然融合发展成更大民族,发展成更大国家。西方民族,语音多样,信仰多样,文化冲突强烈,在中国根本就不存在的信仰宗教冲突,在西方就能引起强烈冲突。西方人占领一地,在文化上不是求同存异融合发展,而是要以一种文明去消灭另一种文明。文化上的不融合,就难以形成一个稳固的国家,在文化上不融合的殖民地是不会与宗主国融合发展成一个国家的。
三是由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的。
西方国家真正强大起来由由工业革命进入资本主义开始的。资本的攫取利益性主导着国家属性。西方国家在资本的驱使下,广开疆土,掠夺原材料,倾销工业品,为了获取更多利润。殖民地的存在为资本谋利而服务的,不是为了解放落后民族而来的,宗主国与殖民地在根本利益上是冲突的,所以是很难结合成一个国家的。
由网友 青云笑谈客 提供的答案:
传统的开疆拓土策略,是既享受其利益,又承担其责任。打到哪里就要建设到哪里,管理到哪里,需要付出巨大成本,有些地区甚至成本远高于收益。
而西方殖民和现代美国经济殖民方式,是把利益带走,烂摊子留给你自己。只剥削,不建设,更符合资产阶级利益。
由网友 吃货羊二哥 提供的答案:
经济方面,政治方面 都不合适
先说经济方面,你要明白了他们为什么要那块地,西方列强去传播爱和正义?
图样图森破,列强去殖民地就是为了搞钱,多搞钱,搞更多钱
像你说的发现一块新大陆了然后上面人没能力抵抗,他宣布那是自己国土有什么经济作用?没有任何意义的,跟人家做生意才是列强们想要的
当然,不是像现代社会这样文明的谈判,握手,然后生意达成。
列强们的做法是武力抢占土地,拉黑奴去种地,没办法种地的就放牧,比如澳大利亚。等农牧业收获以后再以极低的价格收购运回国内卖给他们的贵族和老百姓们享用。
以前的加勒比海地区的气候很好,欧洲种不了的甘蔗,烟叶在热带地区种就很合适,你想想古巴的雪茄为什么那么出名?
类似的这种情况还有斯里兰卡的红茶,印尼种植咖啡,非洲和美洲的棉花等等,都是列强去武力占用人家土地,再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种植自己需要的作物,当地没人的贩卖黑奴过去种,像印度似的人口多气候又好,直接被称为英国女王皇冠上的明珠。印度一个地方贡献的经济价值比其他国家十几个地方殖民地加一块儿还要多
其他国家也很快的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调整策略"抢钱"为跨国贸易,用贸易战剥削殖民地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动,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殖民地带回来的原材料生产出来的工业制成品欧洲人少根本吃穿不完,于是选择把生产出来的东西再运回去卖给殖民地的人,这样又能赚取一波利润
这时候人口多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人越多能买他产品的潜在客户也就越多,但是人多了怎么管理是个大问题
接着聊聊政治方面
假如说给他们加入自己的国籍,殖民地那么多人,要不要给他们选举权?
很明显是不能这样操作的,到时候他们选举出来的领袖是非洲裔或者其他地方的人怎么办?欧洲人少公平选举显然是不占优势滴
于是从当地土著中选择一个或者多个亲西方列强势力的代理人就成了比较普遍的做法。
列强势力管理代理人,代理人管理殖民地的劳动者,成为一种比较稳定的政治生态
这样操作既不会影响列强掠夺殖民地的资源。也有利于倾销工业制成品,而且管理成本低,扶持傀儡政权当地人比较容易接受统治,比他们直接建立自己的政权难度低,管理效果更好。
说完权利再说福利待遇,你接纳殖民地的人们成为自己国家人,要不要给点福利,医疗教育,公共卫生。交通运输,水利电力。。。。。需要花钱建设的地方太多太多了,殖民者是来抢钱的啊,不是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怎么会舍得掏钱搞这些方面?
人民要福利,只能找傀儡政权伸手,闹罢工就镇压。压不住了殖民者才会出手干预,最后可能也就是沙几个办事不利的地方官平息一下民意。换个新的代理人继续做傀儡压榨农户
总之,殖民者要的只是他们的钱和资源,开始是直接抢夺,后来是通过贸易的方式剥削,没必要将对方领土变成自己国土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6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