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竹子有梦 提供的答案:
鬼子兵假扮八路军,经常被识破,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在山西,有一队鬼子假扮八路军混进了根据地,像真八路军那样帮助老百姓扫院子、挑水、劈柴、推磨、宣传抗日。然后,在闲谈时打听八路军机关驻地。
一位老乡进了厕所,那里蹲着个八路军,那八路军看到老乡,就唱起了抗战歌曲。
老乡心里纳闷,拉便便往下憋气,唱歌会泄气的。回头告诉了村长。
村长就去招呼那队八路军,看到他们的枪支青一色的日本枪,咱八路军哪有这么好的装备?就给八路军送信。一个连的八路军迅速出击,消灭了这股敌人。
在山东有一队鬼子更可笑,穿着老百姓的服装走出城来,刚走出二十里,就中了八路军的埋伏,机枪手榴弹一顿招呼,一会儿的功夫全军覆没。
怎么露馅的?他们没有把日本帽子换下来!
有句话叫"军民一家人",还是句话叫"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真是不假。
当老乡们看到一些八路军叼日本烟、用日本火柴、吃鸡蛋不吃窝头、穿胶底布鞋(真八路军穿的是老百姓纳的千层底布鞋)的,这都是破绽,肯定是假八路无疑了,马上报告了八路军!
由网友 长剑兵 提供的答案:
有一个前提,抗战时期,八路军新四军大多数的士兵都是本地人,特别是老百姓比较经常接触到的武工队,县大队这样的地方武装。队伍里会不会有上海人广东人,当然会有,但一定是极个别的。
中国很大,很复杂,会别说日本人假扮中国人,就是陕西关中人假扮山西人都做不到。第一,各地有各地的方言。一张嘴就知道你是不是外地的。第二,风俗习惯。这个比方言还复杂。往往可以从走路,蹲的姿势,拿筷子端碗的架势来判断是不是本乡本土的。第三,人际关系。你是哪个村的?村东头张老汉家的闺女嫁给谁了?三言两语不露马脚才怪。
由网友 依依是贝贝 提供的答案:
徳军假扮英军,除了外表接近,英语说的好之外,他们基本都是职业军人,除了打仗,没有其它方便需要模仿的。
日军假扮八路军就有难度了,第一,八路军是人民的军队,拿起枪就是军人,放下枪就是老百姓,鱼水一家亲,八路军对待老百姓那是从心里就跟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这是伪装不出来的。第二,日本鬼子走路的姿势也不一样,细心的人还是一眼能看出来的。第三,日本鬼子尽管外表跟中国人区别不大,但是,那种时候,八路军普遍后勤保障跟不上,营养不良,八路军战士都非常瘦弱,而日本鬼子好吃好喝,个个肥头大耳。等等原因叠加在一起,日本鬼子很难模仿八路军。
由网友 取暖基本靠抖 提供的答案:
日军假扮八路军易被识破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日军和八路军的语言相差太大。日军可以说出标语的中国话,但却不可能说标准的中国山西河北方言来。而八路军来自各地农村,根本没有统一的交流语言都是使用各地的方言,所以日本人也不可能学全中国的方言。
二是日军和八路军的生活水平相差太大。日军的生活条件比八路军强太多了,虽然穿上了破衣服,但是那皮肤和身体状态都不可能体现八路军战士身上的沧桑和风霜。电影《地道战》中有个细节,日本人演的八路军看见乡亲们端上的窝头都难以下咽只吃煮鸡蛋,一下子就露出了破绽来了。
三是日本人扮演八路军的目的性非常明确所以他们的眼神都非常犀利,一直在搜寻对他们有价值的东西,而真正的八路军目光是坚定而温暖的,不象他们那样眼神飘忽不定贼眉鼠眼的。
由网友 自由看人间百态 提供的答案:
前者和后者最明显的区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是真正的人民军队,八路军和老百姓亲如一家,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八路军的作风老百姓了如指掌,那可不是外国军队随随便便就能装出来的。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里,即便你是训练有素,骨子里的东西终究是练不出来的,自己的子弟兵啥样,人民的眼睛是雪亮雪亮的,一个眼神或者一个微不足道的动作,就能被群众识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比拟,任凭你伪装得有多像,最终还是逃脱不了失败的下场。
由网友 张杰112 提供的答案:
如果你看过过去日本人拍的电影,你就会发现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差别,很明显的,我看过好几部日本人拍的抗战片,是特别老的黑白片那种,什么日军对中国老百姓多好多好之类的混蛋场面。仔细看日本人,第一个子很矮,第二脑袋很大,第三身子很长,第四是矮壮那种,怎么看怎么别扭,两条小短腿加上大长身子,顶着一个比例不协调的大脑袋。真的不是我在瞎说,你们可以翻一下,看看是否还能看到这样的老电影,然后就知道为啥怎么冒充都不像了。
由网友 石海钓沉 提供的答案:
主要原因是,德国与英国立国时间太短了,英国王室甚至一战前还有着浓重的德国文化血脉基因,而两国国民从根上算,都是当年罗马帝国时期北方蛮族日耳曼人的后裔,英国是凯尔特~罗马~日耳曼的盎格鲁、撒克逊~北欧~法兰克诺曼人的超级混血,德国则是日耳曼~斯拉夫~北欧~法兰克的混血。英国民族形成大概是明中叶,而德国民族概念的形成则是十九世纪大清后半场的事,在此之前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英国君主有的居然德语比英语还流利,这种情况下,确实分的不会太开。
而中日之间的差距显然就明显多了,从徐福算起,几乎两千年前就分了家,中间几次交流,也大多限于政府高层或个别商人、僧侣间,规模最大的一次融合,当算当年元朝两次入侵日本失败部分汉人士兵被俘后融入了日本,但充其量也不过万人的规模而已,显然也起不到决定性作用。
而英国日本两国虽然都是欧亚大陆两端的岛国,民族性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但地缘上看还是有较大区别的。首先就是距离大陆的远近不同,英国本土距离大陆最近的也不过三十公里,而日本则是三百公里,考虑到岛屿与大陆间更为凶险的海况,在风帆时代或桨帆时代,日本去往大陆确实是更为艰难的旅途。
其次,相对于英国边境离岸但政治金融贸易须臾不曾离岸的情况 ,更为封闭狭小的环境 造就了日本人偏安一隅自给自足却更为狂暴残忍的性格和狭隘性,映射到历史上,英国的历史发展与欧洲大陆密切相关,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也是一样,而日本由于故步自封 则完全演绎出了和大陆历史完全满拧的一种制度 我们视为乱世的短暂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三国时代,被日本演绎成了几届幕府上千年里挟天子以令诸侯却令不动的封建乱世 且乐此不疲,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历史进程,投射到待人接物上,几乎分分钟就可让日本人与中国人区分开来。
由网友 银匠无为云水禅心 提供的答案: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既有包容又有自身独有的文化特性,融入中国文化非一朝一夕之功。日本虽为黄种人,仅仅形似,稍一接触即漏马脚。所以容易被识破。
而德国人和英国人缺少自身独有的文化底蕴,共性偏多,所以容易成功。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6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