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五号医生吴昊 提供的答案:
先说结论:肠镜要根据之前检查的情况和病史及家族遗传史去决定检查的频率,一般的推荐检查或复查频率在半年至10年之间不等,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最近看到了很多关于肠镜检查的问题,因为肠镜检查现在已经算是一些人心中的常规体检项目了,其重要性也被大家所熟悉和了解,那么今天就着这个问题讲肠镜检查的时机和复查的间隔系统地跟大家讲解一下。
为何说肠镜检查是结直肠疾病检查的首选方式
要说肠镜检查的时机和时间间隔前,我们先要明确为什么肠镜检查是大肠检查的首选方式。
由于我们的大肠长度约为1.5m,近乎于一个成年人身高的大肠都堆在了我们的腹部中,蜿蜒屈曲。由此一来大肠与小肠就几乎把下腹部给占满了,肠腔之间几乎没有空间,因此传统的CT或X线都不能很好的进行显影。一直以来医学界都没有一种特别理想的检查方式来探究肠道中的疾病,而肠镜的发明彻底解决了这个难题。
肠镜通过深入肠道内部,并能通过注气使肠腔充盈,让医生能够在直视下就观察到肠管内部情况,从而发现异常。文献提到肠镜检查能够发现大多数的肠道病变,其对于肠道疾病或病变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都名列前茅。与此同时,肠镜还可以在镜下进行大部分表浅病变的切除和活检病理,几乎可以满足医生关于患者病情检查的所有要求。
所以无论在诊断还是治疗上,肠镜自被发明起,就跃居肠道疾病检查手段的首把交椅。如果说怀疑肠道存在异常,那么只要条件允许,肠镜检查应该是必不可少的一项。
普通人首次肠镜检查要考虑时机选择
说完了肠镜检查的意义和重要性,我们再来看看首次检查肠镜的时机是什么时候。
因为肠镜对于普通人来说还是会产生一些不舒服的感觉,而且这种侵入性检查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对于肠镜检查来说只要保持一个安全、合理的检查频率就能够满足大多数人对于肠道健康的追求。
除了下腹部不适或排便习惯异常等有明确的肠道症状的患者以外,普通人做体检性的肠镜检查的时机应从35~40周岁开始。因为肠道产生腺瘤性息肉等癌前病变并发育进展成恶性肿瘤的年限大约为5~15年,并且恶变的几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增高,因此凡是没有做过肠镜检查的人,都建议第一次肠镜检查在35~40岁之间即可。
而如果这期间有肠道的不适,遵医嘱进行检查也是很有必要的。
三个风险分组给患者提供复查建议
那么如果按照医生建议或者自行体检进行肠镜检查,一般只会有两个结果:一种是没有发现任何疾病,身体健康;而另一种则是发现了肠道的异常,可能有息肉的存在,也可能是是炎症性肠病,甚至可能存在着癌前病变或恶性肿瘤。而根据这些结果的不同,我们对于肠镜复查的建议也不同。
肠镜的复查对于有肠道疾病的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大多数的肠道息肉有着可观的复发几率,尤其是具备一定风险的腺瘤性息肉。因此术后的复查是保证息肉完整切除,且无复发的重要保障。
《结肠镜检査和息肉切除术后随访策略进展》一文根据肠镜检查的结果将患者分成了无风险、低风险和高风险三组,而肠镜复查的策略也根据分组的不同有所差异。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给出了哪些建议:
由网友 暖胃大叔田艳涛主任 提供的答案:
肠镜是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的有效方法,高危人群定期肠镜检查是预防结直肠癌的有效手段。
一般人群,50岁开始每10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若发现直径大于1cm的腺瘤样息肉,摘除后3年肠镜复查。复查未发现新的息肉,则5年检查一次肠镜。
高危人群,如有结直肠癌家族史、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炎性肠病患者等,应提前检查。有家族史者,应该40岁开始,或者亲属患病年龄减10年开始检查肠镜。遗传性非息肉性结肠癌家族成员25岁开始肠镜检查,并每年检查大便潜血试验,无异常每3年复查一次。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病程第7-8年开始每1-2年进行肠镜检查。
预防方法:1.增加膳食中新鲜蔬菜水果比重,多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有研究显示钙的摄入量增加有助于预防结直肠癌,可能是钙离子与胆酸结合形成的不溶性复合物能保护肠黏膜。 2.积极治疗一些可能癌变的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息肉、腺瘤等。多数的结直肠癌是由腺瘤样息肉发展而来。溃疡性结肠炎癌变可能性约为3%-5%,克罗恩病可以使结直肠癌发生率比普通人增加4-20倍。 3.进行人群普查和高危人群定期体检 4.良好的生活方式,控制体重。
原发病灶的完全切除与有效的周围淋巴结清扫是治疗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方法。具体术式与肿瘤位置有关。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主要针对分期在I期以上或者具有高危因素者,能够降低复发率、创造手术机会。
由网友 中山六院练磊主任医师 提供的答案:
据统计数据表明,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的医学专家统计,每17-25个婴儿出生,日后将有1人患大肠癌,我国部分地区的数字也表明,每50名婴儿,日后将死于大肠癌。大肠癌已成为危害人类的恶魔,其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第三位。而且大肠癌的早期症状很容易被忽略,如便秘、便血、腹泻等,很容易被误诊为其他小疾病而耽误病情。
加之肠镜是诊查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最有效方法,所以一般建议人们在50岁时最好做一次结肠镜检查,如无异常,以后可每隔3-5年检查一次;如发现有息肉,可在内镜下摘除并在摘除术后一年内再次复查结肠镜;如果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也可查个大便潜血,发现问题时再行结肠镜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但如符合以下高危因素一点的患者,应尽早安排结肠镜的检查:
1、有痔疮和长期便秘的人群;
2、直系亲属患有大肠癌的人群;
3、持续腹泻超过3个月的人群;
4、经常发生便秘、黑血便和黏液便的人群;
5、慢性阑尾炎、胆囊炎或已切除阑尾和胆囊者;
6、长期精神抑郁、近三个月体重明显下降的人群;
7、肥胖者患大肠癌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
另外绝大部分的大肠癌患者复发转移发生在术后5年内,尤其术后2年内是高发期,大大影响了治疗的效果及患者的生存率,因此建议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结肠镜等。一般术后1年内行结肠镜检查(推荐3-6个月一次);如无异常,1年内再复查;如未见息肉,3年内再复查;然后5年内,随诊检查出现的大肠腺瘤均推荐切除。
由网友 朱萧俊说健康 提供的答案: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所谓的肠镜检查,就是借助于安装在肠镜前端的电子摄像探头,将镜下图像显示在监视器屏幕上,便于操作人员能够观察到肠道黏膜的病变情况。
实际上,肠镜检查的功能有2个,一个是诊断功能;另一个是治疗功能。其中肠镜的诊断功能,主要是指可以发现B超、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无法发现的肠道问题,如肠道溃疡、糜烂、炎症、占位等,最终的目的是协助诊断肠炎、下消化道出血、肠炎、肠息肉、肠癌等。
而肠镜的治疗功能,主要是指在肠镜检查下进行治疗行为,如肠镜下止血、肠息肉切除等。
那么,肠镜多长时间做一次好?不能一概而论,需要针对受检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分为2大类情况,一个是需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的情况;另一个是需要进行定期检查的情况。
下面我就从这2大方面,和大家伙儿一起,来聊一聊这个问题,仅供参考。
需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的情况
临床上,需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的情况很多,总结归纳起来,至少有以下这些。
1.如果你近期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大便习惯改变和/或出现了腹部肿块,便血,腹痛,消瘦,贫血等症状,可能需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
2.如果你做了钡餐检查,显示肠道存在狭窄、溃疡等病变,可能需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协助疾病诊断。
3.如果你出现了下消化道出血,经药物治疗无效或者效果不好,可能需要进行肠镜下止血。
4.如果你的肿瘤标志物检查出现异常,并伴有腹痛不适,可能需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协助疾病诊断。
5.如果你在准备肠癌手术前,还需要做术前的一些诊断,可能需要进行肠镜检查。
以上仅仅是临床需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的情况举例,情形很多,具体请遵医嘱。
需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的情况
需要定期进行肠镜检查的情况也很多,总结归纳起来,至少有以下这些。
1.如果你既无肠道症状,也无肠道疾病,仅仅作为常规肠道筛查,那么,建议40岁以上,3-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50岁以上,2-3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2.如果你患有溃疡性结肠炎,并且起病已经有8-10年,那么,建议及时要做一次肠镜检查,并根据确诊的临床分型,按照以下方案进行定期检查。
(1)如果你属于广泛结肠型,需要隔年进行结肠镜复查;起病20年后,需要每年行结肠镜复查。
(2)如果你属于左半结肠型,从起病15年开始,需要隔年进行结肠镜复查。
(3)如果你属于直肠型,那么,无需进行结肠镜复查。
3.如果你刚刚进行了结肠癌手术,那么,建议术后1年内,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如果你在结肠癌手术之前,肿瘤发生了梗阻,当时无法做全结肠镜检查,那么,建议术后3-6个月,做一次肠镜检查。
如果在肠癌术后的肠镜复查中,又发现了进展期腺瘤,那么,建议在1年内,做一次复查;相反,如果未发现进展期腺瘤,那么,建议3年内,做一次复查,然后每5年再做一次复查。
总结:肠镜多长时间做一次好?不能一概而论,需要针对受检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从大的方面来说,主要分为2大类情况,一个是需要及时进行肠镜检查的情况;另一个是需要进行定期检查的情况。
无论属于何种情形,建议把肠镜多长时间做一次好的决定,交给医生来决定,即遵医嘱决定多长时间做一次肠镜。
您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和看法!
每天更新健康热点,医疗痛点;如果我说的,正是您所想的,那么,请点赞、转发、关注朱萧俊说健康!
由网友 小克大夫 提供的答案:
肠镜是诊断结肠,直肠疾病最为重要的一种检查手段,肠镜对于结肠癌,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结直肠癌可以发生在各个的年龄阶段,但是大多数的肠癌发生的时间是在45岁以上,所以对于45岁以上的健康人群,一定要做好定期的肠镜检查,时间应该在每5年-10年一次为宜。
但是除了正常的人群需要进行肠镜的检查之外,一些人群也存在着一些特殊的情况,如一些本身就具有肠道疾病,像,结肠息肉,直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肉芽肿型结肠炎;或者是一些存在有肠癌家族史的人群,这些人群的肠镜检查要比普通人的肠镜检查更为频繁。
一般建议对于存在有结肠直肠疾病的人群,应该每3到5年进行一次肠镜的检查,而对于存在有肠道息肉的患者,尤其是像腺瘤性息肉的人群,应该每1-3年进行一次肠镜的检查,如果是家族中存在有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病史的人群,应该每1-3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如果是其他的一些恶性肿瘤的发病史,也应该每3-5年进行一次检查。
很多人对于肠镜和胃镜都是心存恐惧的,尤其是一些老年人群对于胃肠镜的恐惧更是如此,因为老年人常觉得这是一种侵袭性的检查,肠镜进入到肠道后就会造成肠粘膜的损伤和破坏,其实肠镜的检查对于人体是不存在损害的,因为肠镜检查是在直观的影像之下进行的,所以对于有肠镜检查指征的人群,记得定期的进行肠镜的检查。
以上就是小克的观点,欢迎各位提问和补充,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由网友 普外科李家大夫 提供的答案:
肠镜多久做一次好,就让很多医生与病人为之纠结的问题。
目前大约70%的结直肠癌是腺瘤样息肉演变而来,耗时10-15年。而中国人结直肠癌的高发年龄为41-65岁,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肠癌发病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结合这些大肠癌发病特点,加上肠镜检查是多数基层医院普及的检查项目,费用也是群众能够承受的检查。因此,针对不同人群,采取不一样的肠镜检查建议,具体如下:
不同人群的第一次肠镜检查时间:
1、对以下肠癌的高危人群,建议35岁左右即行第一次肠镜筛查。
比中国人肠癌高发年龄提早5年检查,从大肠癌的演变过程来说,病人病变大概率处于腺瘤样息肉阶段,属癌前疾病,及时切除治疗,则可避免肠癌发生。而不是等到有了肠癌才来做筛查,因为肠癌治疗远远复杂过肠息肉治疗,疗效也千差万别。
- 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的患者。
- 家族史中有40岁左右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病史者。
- 有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或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的家族史患者。
2、如果是正常人群,建议45岁要做第一次肠镜筛查。
因为50岁是正常人各种癌症的高发年龄。45岁做人生第一次肠镜体检,对自己的肠道健康有个充分了解,也是对自己健康负责。
不同人群,第一次结肠镜检查后的肠镜复查时间:
1、多发息肉或巨大息肉病史的人群。
- 发现有1~2个<10 mm的腺瘤的患者应在5年内接受结肠镜监测。
- 发现有3~10个<10 mm的腺瘤的患者应在3年内接受结肠镜监测。
- 发现有10个以上腺瘤的患者应在1年内接受结肠镜监测,并进行粪便基因检测。
- 发现对≥20 mm的腺瘤进行了分块切除,应在6个月内接受结肠镜监测,并在1年后和3年后再次接受检查。
2、结肠癌或结肠息肉切除术后患者
发现有结肠息肉并治疗后,半年要复查,并在1 年后、3 年后、5 年后再次复查。
3、第一次肠镜检查提示正常的一般人群
5 年后再次行肠镜检查。
综上所述,结合肠癌的发病情况,做好肠镜筛查与复查,对预防肠癌发病与提高肠癌治疗效果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如果不能忍受肠镜检查辛苦的人群,也可以按照第一次肠镜筛查时行粪便DNA检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由网友 汪医生小课堂 提供的答案:
国内权威机构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对健康人群中结直肠癌筛查有以下建议:
①.对50-74岁无论男女,使用免疫法查大便潜血。大便潜血阳性者建议查结直肠镜。对于大便潜血阴性的,建议每隔1年查大便潜血,出现阳性时查结直肠镜。对50-74岁无论男女也可直接查结直肠镜,如果未发现异常可以每隔5年左右复查结直肠镜。
②.如果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或者症状可疑结直肠癌时建议每年参加肠癌筛查,必要时定期复查结直肠镜。如果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其五年生存率能达到70%。但具体需要隔多长时间查肠镜,其实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建议咨询三甲医院的消化科或者肛肠外科医师。
哪些人是患肠癌的高危人群?
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直肠癌的发病率高于结肠癌。目前结直肠癌有年轻化的趋势。下列人群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①.过多的摄入动物脂肪和肉类,同时较少摄入新鲜蔬菜、水果或者是低纤维饮食习惯的人群;②.有遗传性息肉病变的人群;③.有消化道肿瘤家族史的人群;④.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腺瘤、血吸虫病变的人群;⑤.有大便习惯改变者,如粘液血便、慢性腹泻、便秘等。
结直肠癌如何治疗?
对于早期结直肠癌(一般是按照局部浸润深度、有无局部淋巴结、有无远处转移分期进行评定)可行手术治疗,一般就是结肠癌根治术(就是把有病变的肠子切除),部分患者也可以做新辅助化疗、放疗(为了提高手术切除率)。如果发现属于晚期则进行化疗(一般是以氟尿嘧啶药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放疗、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贝伐珠单抗、瑞戈非尼等)治疗等。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由网友 家有好医赵博士 提供的答案:
肠镜一般是指结肠镜,在结直肠癌的筛查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结直肠癌是一种随年龄增大,发病率显著增加的疾病,因此,结肠镜并非是所有年龄阶段的人群都需要进行的检查!在我国,目前是将结直肠癌筛查的目标年龄阶段设定在50~75岁的中老年人群。
是不是所有的50~75岁年龄阶段的中老年人都需要做结肠镜筛查结直肠癌呢?也并不完全是这样,一般来说,那些结直肠癌风险评估提示高危或粪便隐血试验结果呈阳性的人群是非常需要做结肠镜检查的;但不符合这两项条件的人群则并不推荐必须要做结肠镜来筛查结直肠癌。当然,在经济条件和医疗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50~75岁年龄阶段的人群还是建议定期做结肠镜筛查结肠癌的。因为,结肠镜筛查被确认可以显著地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结肠镜筛查的时间间隔如何安排?
-
如果从50岁开始,就进行了结直肠镜筛查,并且结果显示无明显异常,则之后每5年再做一次结肠镜即可;
-
如果初次结肠镜筛查有发现直肠或乙状结肠直径小于1cm的增生性小息肉,在内镜下处理了息肉以后,应该在2~3年内再次做结肠镜;
-
如果初次结肠镜筛查有发现2个或2个以上的直径小于1cm的腺瘤或或任意数量的直径超过1cm的腺瘤,在内镜下处理腺瘤以后,应该在1~2年左右的时间再次复查结肠镜;
-
如果初次结肠镜筛查发现存在腺瘤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或锯齿状病变,则应该在1年左右的时间内再次复查结肠镜。
由网友 胃肠医生廖晓彪 提供的答案:
我是一名长期从事胃肠工作的医生,大家如果对我的医学科普感兴趣,请点击右上角关注,谢谢!
1、肠镜的检查并没有具体的明确时间规定,它主要是根据患者自身疾病的发展状况而定的。
2、如果是身体不舒服,建议立即做一次肠镜,如果没有发现(大便出血、便秘、腹泻、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里急后重、、腹痛)等异常情况的话,就不必太担心。
3、一 般情况下我们建议没有做过肠镜的朋友,到了四十岁以后做一次肠镜的检查,因为40岁之后是肠道病的高发期。
4、如果在肠镜下发现有息肉,同时摘除息肉之后,建议第二年进行复查,如果第二年复查没有发现息肉,下一次肠镜应该在三年之后。
5、肠镜检查毕竟是一种有创检查,医生在患者开肠镜的时候都是有一个指标的,如果本身并没有什么不舒服,没有必要经常性频繁性的进行肠镜检查。
纯手打,实属不易,若觉得写得还可以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谢谢大家支持!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6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