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小金工 提供的答案:
双向可控硅(TRIAC)是一种常用的电子元件,可以实现电源的正向和反向控制。在控制电源正反向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电源波形的特性进行控制,以实现精确的调光和控制效果。因此,TRIAC需要过零检测,才能更好地控制它的导通。
零电流点是交流电电压波形的特殊时间点,这个点的电压值为零,它标志着电压方向的反转,也是导通和截止的分界。在实际控制中,要达到精确控制的效果,必须在零电流点进行控制,只有在零点之前或之后触发,TRIAC才会预期的导通或截止,控制电源实现稳定的功率输出和控制。
如果直接给TRIAC一个固定的、不依赖于波形的导通电压,会导致导通时间和控制误差不确定。这样,就无法实现精确、稳定的控制,会对电器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不利影响。
TRIAC需要实现精确的控制,就必须检测电源波形的零点,实现在零点导通或截止。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精确、稳定的控制效果。
由网友 玩转嵌入式 提供的答案:
可控硅是交流电路中常用的一种功率元器件,可以用作可控整流、无触点开关或者是调压等功能。在交流电路中应用广泛。用于交流控制回路的固态继电器SSR的无触点开关基本都是用可控硅来实现的。在使用可控硅当作无触点开关时,经常需要做过零检测功能,尤其是在大功率负载电路中。但可控硅电路做过零检测不是必须的。
什么是过零检测功能
所谓过零检测就是指在交流回路中,当波形由正半周向负半周转换或者由负半周向正半周转换时,经过零位,系统要检测到这个零位。可控硅过零检测是指,系统检测到零位时,要让可控硅在零位或者零位附近时触点导通或者断开。可以设计过零检测电路来实现功能,也可以使用带有过零检测功能的光耦来实现。
可控硅做过零检测的意义
前文说过,可控硅的过零检测就是让可控硅在零位附近导通或者关断,即在零位附近的时候要让用户负载快速接入回路或者从回路中断开。我们知道,在电流很大的时候,导通回路或者切断回路会对负载和电源造成很大的冲击,电流越大冲击越大,会给电网带来很多谐波干扰。如果在电流为零的时候把负载接入或者断开,就能把冲击降到最小,从而避免了因负载频繁开断而带来影响。
以上就是这个问题的回答,感谢留言、评论、转发。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本Html369号:玩转嵌入式。感谢大家。
由网友 梦景仙 提供的答案:
这问的是玩Html369百天来见过最有深度的问题了,我上了二十年课才搞明白。不敢包治百病,电机上我略微知道一点点的一点点。
所谓过零,一定存在正反转控制,以及存在起动时的要求。
我接触的是起重设备,逻辑无环流正反转。
作用有两个
1、先停机后反转,先放电后送电,降低电网冲击与防止绝缘击穿(环流放电时间,反馈制动)。
2、电机起动电压不是线性的,一个电机满转1000转/分钟,需要10v给定电压,每伏100转,但电机上实际电压并不是22v,可能100v,也可能93v,转速是通过电流转速双闭环来实现反馈调整。
过零主要作用是降低冲击与放电。
理论上是可以把转速调节到每分钟一转,但实际不可能也不需要,这是电机的选型问题,一般会通过齿轮箱变速箱实现,如同汽油机的怠速。电动机启动时需要超调量,也有最低起动转速要求,一般四段,高中中低,还可以再细分一次,控制2的高中中低。老式方式通过电阻分压用手柄给定,给个1.5v就是150转,用二极管箝位,就是70转以下做零区。过零后大于70转再反转,±70转做保护区。用通迅协议就是Move10Hz过去是200转,禁止5Hz以下启动等等(看电机类型)。
家用吸尘器,风扇调速里有个篮色绿色的可控硅二极管,一般在30v-70v间,就是说电压必须大于这个值,才能给出输出。这里提一下,调速是先快后慢,调光是先暗后亮。灯用到调速会发现灯还没熄灭就突然黑掉了,先快后慢就是等风扇转起来后再调慢,就是先给个超调量后再稳速。
没有正反转要求的与有要求的实际是一个意思,就是给个最小输出电压。家用小功率的要求低,道理一样。有过零的多数是用在感性负载的,或者有最低输出电压的,比如调节范围70-220v电路中。
没有过零一直送电会爬电,即电机会一抖一抖,电灯一闪一闪。
由网友 膳食纤维减脂 提供的答案:
双向可控硅为什么一定要过零检测?有何科学依据?
交流固态继电器SSR就是以双向可控硅来作为开关器件,用于来控制交流负载的通断。
上述的是交流固态继电器,而交流型固态继电器又分过零触发型和非过零触发型。而题目说的,可能是交流固态继电器中的过零触发型固态继电器。
过零触发型固态继电器内部有过零检测电路,当施加输入信号vin时,只有当交流电源电压达到过零区,SSR才导通,但有可能造成电源的半个周期最大延时。当撤掉输入信号vin时,SSR要等交流电的正半周期和负半周期的交界点即零电位时才断开。因此,这种过零触发型固态继电器,只有交流电源电压过零点(Ut=0)时,负载电源才能接通。如果是非过零触发型固态继电器,只要施加输入信号vin,无论交流负载电源电压处于何状态,都立马接通负载电源。
但过零触发型固态继电器的好处,一是防止高次谐波干扰,二是防止对电网的污染。下图分别是直流固态继电器、过零触发型固态继电器、非过零触发型固态继电器的工作波形图。
固态继电器是无触点开关器件,具有驱动功率小、噪声低、可靠性好、抗干扰性能好等优点,又因为其耐腐蚀及耐潮湿,所以它能适应于环境恶劣和易燃易爆场合的应用。可是并非要用过零触发型固态继电器,非过零触发型固态继电器也可以应用的,如何用得根据实际具体要求而定夺。
由网友 黄工讲小微水泵 提供的答案:
双向可控硅不一定非要过零点触发导通,非过零点触发也能工作。
1、首先了解一下可控硅工作原理,当可控硅的T1T2两极有交流电压时,在可控硅的G施加一定电压,可控硅就会导通。
2、由于交流电压是正负交变的,有最大负电压到最大正电压,其中正负变化时,会有零电压存在。正负最大电压时电流也最大,如果在电压最大时触发可控硅工作,其电流也最大。任何元件突然之间大电流工作都会对元件有伤害。
3、所以大电流的一般推荐过零点触发,小电流的就随意出发导通。
由网友 捡球高手 提供的答案:
一直给一个导通电压的时候,可控硅就一直处于导通状态,不能控制输出功率的大小。但是在很多场合,我们还需要控制输出功率,比如控制马达转速、控制加热功率大小,此时就需要控制可控硅导通角。导通角即是在特定的时间点给可控硅触发信号,要计算导通角,需要一个参考基准时间点,过零检测就是一种获取基准时间点的方式。
由网友 活着就是折腾cc 提供的答案:
双向可控硅---是一种电子器件,由于其在两个方向上都可以控制电流流动,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在交流电路中,双向可控硅需要通过过零检测电路来进行触发控制,这是因为其工作原理导致必须在交流电流下的零点才能实现触发。
具体来说,双向可控硅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门极电压来使其在两个方向上都可以导通电流。而在交流电路中,电流经常会出现正、负半周期的情况,如果在任意一个周期内随意地触发双向可控硅,很可能会导致电流反向,引起电路故障。因此,需要通过过零检测电路来确定电流正半周期或负半周期的开始,并在电流零点处通过触发信号控制双向可控硅导通,从而保证电流方向正确,避免电路故障
这种做法有科学依据,因为电流和电压是正比的,在电流为零时,电压也必然为零。因此,在交流电路中,只有在电流为零的时候才能够确保双向可控硅的导通不会引起电流方向反转。这就是为什么需要过零检测的原因,它能够提供准确的信号来控制双向可控硅的导通时间,在电流正半周期或负半周期的开始处准确地触发,避免了可能引起电路故障的随意触发
由网友 用户名可名 提供的答案:
双向可控硅(Bidirectional Thyristor,简称BCT)是一种电子元器件,可以实现双向控制电流的功能。在使用BCT进行交流电控制时,需要进行过零检测,以确保控制信号在电压过零点时才能触发BCT,避免因控制信号与电压不同步而导致的损坏或不稳定的情况。这是因为BCT是一种单向导通的器件,只有在正向或反向电压作用下才能导通。如果在电压不为零时触发BCT,会导致电流突然增大,可能会损坏BCT或其他电子元器件。而过零检测可以确保控制信号在电压过零点时才触发BCT,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此外,过零检测还可以提高交流电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因为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都是周期性变化的,如果控制信号与电压不同步,可能会导致控制效果不稳定或不准确。而过零检测可以确保控制信号在电压过零点时触发BCT,使得控制信号与电压同步,提高了控制的精度和稳定性。因此,过零检测是使用BCT进行交流电控制时必要的步骤,可以保证控制的安全性、精度和稳定性。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5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