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没有老伴怎么过?_老了没有老伴怎么过生日

由网友 陌蘩 提供的答案:

老了,没有老伴一定会感到特别孤独。

我记得爸爸曾经对妈妈说过一句话,说如果我走到你前面,那我真是享了天大的福气了。因为爸爸比妈妈大七岁,他一直这么认为。可是去年,妈妈突发疾病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撒手人寰。爸爸一夜之间头发花白,人也老了许多,每次我站在门口,看到爸爸一个人去遛弯的身影,就忍不住想哭……

我是不反对老了之后如果丧偶再找一个老伴的。如果老人没有再走一步的想法,那么儿女就要多加陪伴。像关心自己孩子一样关心自己的父母。我母亲去世之后,我和爱人,还有妹妹一家,还有小叔一家都在爸爸那里住了很久,陪伴他,怕他孤独,难过。后来我有工作就先上班了,我妹妹就带着孩子留了下来一直照顾爸爸。而我和爱人一个星期也至少回去两三次,和爸爸吃饭,说话,陪着他。虽然儿女的陪伴和关心无法取代老伴的份量,但是事情发生了,我们没有能力挽回。可是我们却可以尽最大能力让留下的那个人过得尽量好。

还有一些人老伴没了,儿女也不在身边。我能想象的出他们每日里形单影只的样子,只是想想都觉得心酸。如果可以,心里也能够接受的情况下,不如再找一个老伴,如果不能接受,那只有用别的事情填补自己的孤独。可以试着上个老年大学,尝试着去做一些业余爱好,例如桌球,毛笔字,乒乓球,跳舞,唱歌等等。如果还是觉得孤独,不妨去养老院养老,在我们中国,很多老人和子女都非常排斥养老院的形式。其实在国外养老院是很普及的,当然人家的设施比我们要好很多。在日本的养老院里有单独的住房可以选择,一室一厅,或者两室一厅,单身,或者夫妻二人居住都可以。而且里面配有KTV,台球室,图书馆,音乐室,等等,还配有专业的医生,自然这样的条件收费也相对高一些。我们中国的社会福利状况还无法达到,但是里面有很多的同龄人啊,可以派遣一下老人一个人的孤独也是好的。

其实,真的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但是人必须向前看,生活中很多老年夫妻一方走了,另一方不久也离世了,其实大多是精神承受不了。所以,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最主要的还是需要自身的调节。

最后 希望所有的有情人都能白头到老,相伴一生。

由网友 勇往直前的小鱼kL 提供的答案:

我今年52了71年的,从33岁离婚到现在还是单身一个人,生活自由自在挺好的,就是到晚上感觉孤独,这些年一直在打工挣钱,自己存点钱养老,一切随缘吧,过一天是一天的,要是哪个女人看上我了我不会让她受委屈的,会好好的待她,前面的路谁也看不透,还是努力赚钱吧……

老了没有老伴怎么过?_老了没有老伴怎么过生日

由网友 早八路上的残疾打工人 提供的答案:

我是名残疾女性,今年44岁了,至今未婚未育,做着一份临时工的工作,每个月靠着一千多块钱的收入勉强维生。

有人问:你长得也不难看,又不是找不到男人,为什么一直不结婚?原因有很多种,首先是因为我的原生家庭不幸福,从小在父母的争吵声中长大的,后来父母终于离婚了,我从小耳闻目濡感受到不幸的婚姻带给女性和孩子的痛苦,所以对婚姻有种恐惧心理。这世界上好男人确实是有的,但是我觉得我不一定能遇得到。

再加上我的身体残疾,在找对象方面就面临着我喜欢的可能人家看不上我,看得上我的人可能我又不喜欢。如果找个残疾人呢,彼此都是残疾人互相都不嫌弃,倒也可能会长久。但是生活上可能会有诸多不便,因为身体都有缺陷,一个人都挺难了,再多加一个人也是难。"贫贱夫妻百事哀",一个人的苦难是苦难,两个人的苦难那就是"苦难加倍"。

但如果找个正常人呢,一开始可能还好,久而久之怕人家嫌弃我的身体,我本身是很好强的一个人,我余生要是生活在另一半的嫌弃中,这比杀了我都痛苦。

综上所述,残疾人要婚恋,要面临的困难和顾虑很多很多,我的终身大事也就这么一点点的拖到现在。一晃半辈子都过去了,到我这个年纪反而不急了,余生好好爱自己,好好生活照顾好自己,未来如果能遇到命中注定那个人,就一起生活相扶到老,如果遇不到也没办法,老了就去养老院吧,反正怎么活都是一辈子。亲爱的朋友们,对于老了没有老伴,你们怎么看?

由网友 四月妈妈的余生 提供的答案:

我今年44岁,大家都说还年轻,离老还远着呢。

不怕大家笑话,大概因为单身吧,亦不想给孩子添麻烦,从35岁开始,一直都有在筹划什么时候退休,一个人的老年生活,也要过得有尊严。

第一,住房有一套九十多平的电梯房,小三房两厅一厨一卫,大小俩阳台,之前跟女儿两个人住着刚刚好。还给女儿买了一个48平的公寓,做了阁楼,楼上楼下两个床,万一来个客人也能住。学校医院就在对面,非常方便。本来是给女儿陪嫁的,现在也用不上了,目前出租着。打算以后把那套大的出租,一个人住着空荡荡的难受,以后年龄大点,价格好的话就把它卖了,价格不好就继续出租。一个人搬到公寓房去住,楼下卖什么的都有,电影院也有,医院也有,就在马路对面,非常的方便。

第二,社保医保一直有妹妹在帮我交着。现在的生活需求非常非常的低,除了房贷,每个月花不了几百块钱,不完全是因为要节省,而是真的欲望低了,没什么特别想吃的,也没什么特别想穿的,连曾经最喜欢的黄金镯子都无所谓了,女儿没了,没有了压力,也失去了动力。

第三,还是要存点钱,以备不时之需。因为女儿身体的缘故,如今四十四岁的高龄还在一线奔波着,现在的计划就是争取五十岁之前退休。

第四,正在学习下棋。以后还可以学习茶艺、插画,其实还蛮有兴趣学画画的,老了也得有点兴趣爱好,不至于太无所事事,容易老年痴呆。

第五,有仨俩好友,不论男女,有共同兴趣爱好,性格合得来,以后可以一起到处旅居生活。每个城市小镇走走,遇上可心的地方就待上仨俩月,多久都由自己的心,再也没有需要担心的人。

第六,假如此生还能遇上自己的缘分,可觅一安静美丽的地方,过清静的田园生活。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不知不觉间,竟拥有了世上最珍贵的东西!

由网友 虹静的静生活 提供的答案:

老了,没有老伴,如果年纪还轻,在城里基本上会再找一个伴。因为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老来伴,老来伴,希望老了能有一个互相陪伴。在生活上,在情感上,能够相互依赖,相互照顾。如果年纪太大,身体情况又不好,基本上就是自己生活了,这个就要看每个老年人的思想和文化程度,有的老人选择去养老院,有的老人选择和儿女在一起生活。

第一种情况,我想绝大多数的老人选择自己生活。

因为自己生活自由自在,不会产生和任何人的矛盾。中国人在家庭里面普遍存在的就是老人和儿女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代沟问题,传统思想和现代思想之间的碰撞。婆媳关系,即使是女儿,也会存在矛盾,我们可以在网上看一看,妈妈和女儿女婿之间也发生了很多矛盾问题,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关起门来过日子,每家每户都有各自的问题,所以老人养老的问题就是存在于老人的思想和儿女的思想之间代沟太大,老人不想融入儿女的生活中,儿女也无法接纳老人的生活状态。所以大多数的老人选择自己生活,这是一种养老的状态,老伴没了,以后选择自己一个人生活,因为考虑的问题很多,这个是最能够被所有人能接受的。

第二种情况,老人选择去养老院和老人们在一起集体生活。

我觉得这种养老方式是与时俱进的,同时也是非常接地气的。我国现在处于一个老龄化的社会,老年人越来越多,如何养老一直是所有的专家和普通老百姓们在讨论的一个话题。居家养老有他很多的弊端,老人身体情况越来越不好,儿女工作越来越忙,还有自己的子女需要照顾。太多的工作和情感,以及其他方面的困惑,在照管老人的问题上也是很多的麻烦和桎梏。老人如果心甘情愿选择去养老院,完全可以给老人选择一家条件很好的养老院。都是老人们,完全可以在一起交流生活,还有共同话题,这也是一种非常时尚的养老方式,未来的我们大部分人都得进入养老院。因为孩子的工作,情感,育儿等方面的压力太大,让孩子一个人来管好多个老人,这样也不现实。

第三种情况就是跟着儿女在一起生活。

因为我们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国家,我养你小,你养我老,这是天经地义的,这是我们中国长期以来的孝道一种体现。然而,这种养老方式在中国大多数家庭中是存在着弊端的,也是所有矛盾的导火索。老人和儿女之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作息时间,饮食习惯处理问题的方法等等,还有关于育儿的问题,老人溺爱孩子,儿女们在育儿问题上比较讲究科学的育儿方式,所以和老人的育儿方式发生着冲突,这也是引起矛盾的问题之一。如果跟着女儿在一起生活,或许矛盾可能小一些,但是还有女婿,隔层肚皮隔层山,毕竟不是自己的儿子。矛盾依然会出现。婆媳关系,这是传统以来一直存在于中国社会的一个传统矛盾问题,千百年来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清官也难断家务事,所以想要让婆婆和儿媳和谐共处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儿。除非婆婆和儿媳各退一步,井水不犯河水,相敬如宾,这样就是最好了。然而人心叵测,在处理实际问题的时候,难免会发生问题,矛盾。家庭养老也是存在着弊端。

最好的方式就是老人丧偶,以后再找一个老伴。

当然了,前面我也提到如果年纪还算小,五六十岁大概能够选择再往前走一步,如果是七八十岁,基本上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里,都会选择自己一个人过下去。一是觉得自己的身体问题不好,或者是年纪已大了,再找一个老伴儿,怕丢人,怕让人讲究。第二个问题后走到一起的老伴,互相存心想去伺候人家,不想被人家指指点点等等吧。在中国这种传统的社会中,基本上就是这几种现象。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既然选择了婚姻,走进婚姻里,就不可能是同年同月同日死,总会有一个先走的,有一个后走的,这种情况必须要保持好心态。否则家无宁日,你自己过不好,你也会让儿女过不好。我们家里就是这种情况,我公公没了以后,我婆婆就不好好生活,总是闹事情,所以我们家现在三个孩子,两个孩子离婚了,剩下我们也是每天总是吵吵闹闹,婆婆每天总是闹事情,说话弯弯绕绕。今天说想去养老院,明天就说自己生活,后天就要请保姆,大后天就要三家轮养,这就是老人的思想问题导致的,你到底心里怎么样的?你喜欢谁你完全可以跟着谁,你手里的钱房子可以都给他她,我宁愿一分也不要也可以。

我母亲也是这种情况,父亲去世以后,母亲一个人生活,我母亲说,我身体情况允许,我会自己一个人生活,一个人生活自由自在,我有退休金,我能照顾好自己。你们不让我操心就行了,我也不想再去找老伴,现在生活的非常充实,每天打打麻将,浏览浏览网页,看看文章,和自己的朋友同学在网上交流一下,吃完晚饭就和自己的邻居同事出去溜达。母亲把生活照顾的很好,我母亲的思想和我婆婆不同。

老人如果影响到儿女的生活了,就是老人做的不对,老人思想有问题。人生在世,老伴去世后,也是一个坎,所以必须好好想,照顾好自己吧,无论哪种方式,都要跟得上节奏。🤗🤗🤗调整心态重要!多说了几句,哪句话说得不和你意,也请多担待,我是表达自己的看法。愿我们多交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家长里短我们来聊聊,我是虹静的静生活,欢迎互动。

由网友 花雨微风 提供的答案:

题主问:老了没有老伴怎么过?

记得有位作家说过,"没有爱的人,身边纵然是热闹蜂拥,终是寂寞不去;有爱的人,浪迹天涯,穿风踏雪,却从不孤独。"当你老了,最可怕其实不是病痛的折磨,而是精神层面的孤寂。当你看着身边熟悉的人一个个相继离去,那种孤独和绝望绝对是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当你老了,子女不在身边,如果没有老伴的陪伴,这份凄苦是难以言表的,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房间里总是空空如也。当你老了,你与老伴每一次的深情的相望都可能是此生的一次诀别。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陪你一路走下去的人只能是你的老伴,很多人年轻的不明白这个道理,做了很多错事以至于婚姻无法善终。一份长久、平淡的陪伴才是最真挚的爱,婚姻和家庭的本质就在于有人愿意与你相互扶持、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喜乐、忧伤,让你的内心不孤寂、无助。

如题主所述,如果没有老伴了该怎么办?如果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题主还是应该努力寻找一个志同道合、情投意合之人共度余生。虽然很难,毕竟这么大的岁数寻找一个合适的人不容易,要面对来自子女和各方面的压力,但是再难也值得你去尝试,因为这关系到你下半生的幸福。我认识的一位阿姨,已经五十大几的年龄了。她的老伴可不简单,名下有多加企业,身价不菲。按说,他们的生活应该是很安逸、无忧的。但是,最近传出来消息:他们两口子离婚了!离婚的原因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这位阿姨离婚后分得了N套住房及部分现金,总计折合人民币在一千万元以上。但是,我们看得出这位阿姨也没有那么的开心。因为她知道,再多的钱可能也买不到一个可以真心陪她共度余生的贴心老伴。

由网友 治平36 提供的答案:

老了没有老伴怎么过?
大家都知道:人是独来独往(孤独),赤条条,一个人来到人世间,逝去时,也是一个人孤单的离去,有谁能邀个伴一起生,一起死去。这里说人的自然生死状态。
再来说说——活着的时候。谁都想自已的人生能完善美满,人生能有个伴,共同走过风雨,也能一起沐浴灿烂阳光,幸福地感受春天的鲜花和阳光,也能共同享受到秋日的丰硕成果的喜悦。
年轻时梦想出双入对,甜如蜜糖的美好爱情,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命运之神作弄着人们,婚姻好像不欢而散的宴席,空留下人生的遗憾。原因有许多,总之不尽人意,到头来,不是劳燕分飞,就是只有半截子,不是阴阳相隔,就是仿若路人,好点的是"贴错的门神"——成了吵吵闹闹的维持会。最好的(有钱,有福气的)是跌跌撞撞一路相伴走过来。老了有多少相依相伴的?当然社会上也有许多相爱到老的夫妻,但好这样的夫妻确实少见(与前句矛盾,请谅)。
我见过社会上大多数老人,多半都是孤独中度过晚年,虽然他们也有老伴,有子有女,但让人看不出来,究竟有多少夫妻不离不弃相伴到老的例子。
谁都希望自已的婚姻年轻是恩爱,老了能不离不弃,相依相伴,可现实确实不大好恭维。我见过许多农村已逝去的老人,大多数是有老伴的,他们随着岁月度过了青年和老年,夫妻虽然同处在一家子生活,但实际上是各过各日子一般,问候关心甚少,仿若路人。想一想,还不是没有老伴一样吗?
人们的日子是随着时光流逝,渐渐的老去,大家还不是一样孤独中死去(见过许多逝去的老人),要怎么过日子呢?
俗话说得好,船到桥头自然直,自已老了,没有老伴(有老伴的)也一样日求三餐,夜求一宿。生老病死,顺其自然(农村里不是有好些"五保户"他们都能一样愉快的生活下去,何况没有老伴还有有儿女哪)。

由网友 兰雪2021 提供的答案:

我是70后,这几年突然感觉就力不从心了,老真的是一瞬间的感觉,我这人特别怕孤独,不喜欢一个人,如果家里没人就剩我一个,我连觉都不敢睡,会整夜开着灯到天亮,白天太困了才能睡会,不知道那年养成这样的习惯,直到现在也无法克服。

我不敢想象老了以后就剩自己时是什么样子,但我绝对不会一个人在家,估计会去女儿家和她们一起住吧,即使她们嫌弃我,我也不敢自己住,要不就是把自己多余的房间便宜租给租户,这样也可以有个伴,当然租户不会是年轻人,现在胡想的,真到那时估计还得自己适应吧。

父亲2018年突然去世,留下母亲一人时,我就能体会到剩下的这个最可怜,每次让母亲过来和我一起生活,她不来说还是在自己家里自由舒服,朋友都在这里,我去你那里太孤独,以前父亲在的时候母亲都会按时做饭,剩母亲一人时一天就做一顿饭,每次多做点,饿了就热下继续吃,白天去打牌,晚上在家看电视,每天一样的生活。直到去年母亲突然摔倒后脑出血,出院后就成了老年痴呆,没有一点记忆,刚吃过饭都记不住吃的什么,也不清楚春夏秋冬,穿衣服外套穿里面,内衣穿外面,会说的话也就那几句了,人不知道下一秒会变成什么样,母亲年轻时特别要强能干,老了变成这样了,现在的母亲智力估计就一两岁吧。

人老了身边有伴是最幸福的,一起慢慢变老。被剩下的那个,要更坚强,到走不动时,只有去养老院了。

由网友 吴小枝594 提供的答案:

老了没有老伴,这是每对夫妻,必须都要面对的问题。因每对夫妻,不可能老了,都在同一天离开人世,总是有一个先后的。先走的是不舍,后走的是孤独。见多了,就无所谓。舍得舍不得,都必须接受这个现实。

因这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人人都要坦然面对。人老了,老伴走了,余生总要过。我认为,如果年龄不大,自己又怕面对孤独,那就去再找一个老伴。余生好互相依赖,互相照顾。主要是在生活中,还有个人陪着,可说说话,自己也就不显得那么孤单。

如果自己年龄在六七十岁之间,也不想找个老伴找麻烦。只想自己清闲自在的度过余生。那就找点个人爱好的事情去做,如男人可去钓鱼,下棋,打太极,条件允许,出去旅旅游。找到了事做,一天天日子就很好过,也还可不麻烦子女。

如果是女人,那就更好安排,有孙子帮忙带下孙子,做做家务事,晚上出去跳下广场舞。没孙子带的,就收拾一下家,看看电视,玩玩手机,出去打下麻将,锻炼一下身体。日子天天安排满满的,也就不会想老伴了。过长了,就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

如果老人到七老八十岁,甚至更大的年龄,老伴走了。那就什么心思也别想,能跟儿女生活的,就跟儿女在一起生活。但要做到少参与儿女们的家事,只管自己怎样健康饮食,多加强锻炼。活着争取健康的活,尽量不给儿女增加负担。这样你好,孩子们也好。

如果孩子们不在一起,或其它原因,不能与儿女一起生活的。那如果你有自理能力就一人独自生活。没自理能力,但有经济能力,你就可请保姆照顾。或找个喜欢的养老院,去安享晚年。这样,儿女可安心工作,自己晚年生活也有保障。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5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