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坚强欣语 提供的答案:
靶向药治疗癌症,有用或没有用都不是绝对的。
我在卵巢癌的治疗过程中,先后服用过两种靶向药。对这个问题,我的体会是:同一种癌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效果;不同的治疗方法有不同的效果;不同的用药时间有不同的效果。
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效果,是由靶向药的作用原理来决定的。即靶向药只有在找到致癌驱动基因后"定点攻击",才能发挥作用。如果癌症患者的肿瘤细胞没有可用的靶点,再好的靶向药也无济于事。
我在服用靶向药奥拉帕利前,按照要求做了BRCA1和BRCA2的基因检测,结果是BRCA1基因突变,符合奥拉帕利的作用靶点,才服用了这个药,并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二、不同的治疗方法有不同的治疗效果。是首次治疗即手术、化疗后用靶向药,还是病情复发后再用靶向药,其疗效截然不同。
我有一个病友,她是在首次治疗全部结束后服用了靶向药,现在已经六年多,病情非常稳定。我则是在病情复发,多次化疗后用的靶向药,只维持了11个月的时间。
针对这个问题,我的主治医生说明其中原因,即首次治疗结束后服用靶向药,可以进一步巩固疗效,以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而病情复发后再用,病情相对复杂不能再进行手术,其疗效会打折扣。
三、不同的靶向药用药时间,存在不同的治疗效果。服用靶向药有严格的要求,其中要求必须定时服用,时间要精确到小时。不按时服用会使药物浓度偏低或偏高而影响疗效。
我们癌症患者能用还是不能用靶向药,不要自作主张,要认真听取医生的建议,按照要求去服用,以确保我们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由网友 小荷医典健康问答 提供的答案:
靶向药治疗癌症有效吗
靶向药治疗癌症时都有效,要看患者疾病肿瘤类型、分期、突变基因等综合判断。靶向药,也叫靶向制剂,是指借助载体、配体或抗体将药物通过局部给药、胃肠道或血液循环而选择性地浓集定位于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或细胞内结构的给药系统。靶向制剂的机制是利用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之间分子细胞生物学上的差异,采用封闭受体、抑制血管生成、阻断信号传导通路等方法作用于肿瘤细胞特定的靶点,特异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促使肿瘤细胞凋亡。靶向治疗疗效受恶性肿瘤类型、肿瘤分期、突变基因、对靶向药物的敏感性、患者体质等多因素影响。如恶性肿瘤恶性程度低、肿瘤分期较早、合适靶向治疗的基因突变、对靶向治疗敏感、患者体质能耐受治疗的情况下,靶向治疗疗效较好,少数患者甚至可以达到治愈的情况。当然,每一名患者都是特殊的个体,病情不同,自身生理病理状况又千差万别。某种靶向药物是否会针对某一患者有效,还得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和实际临床应用结果来分析。
本内容由中日友好医院 药剂科 副主任药师 张镭审核
由网友 翠羽黄衫 提供的答案:
有效是肯定的,没有效果也通过不了临床试验,应用于临床。
靶向药物,就是针对某个基因突变的药物。在使用之前需要做基因检测确认肿瘤的驱动突变,从而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进行治疗。靶向药价格一般较贵,但是和化疗药相比特异性强,副作用小,服用后一般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具体因人而异,可能几个月可能三五年。
不过靶向药物也会存在耐药问题,并且肿瘤突变的速度总是大于靶向药更新的速度。当没有靶向药可用的时候,还是不得不面对终极问题。
卵巢癌患者携带brca基因突变或者存在hrd缺陷,使用parp抑制剂这种靶向药物预后较好。并且10%-20%的卵巢癌具有遗传性,即卵巢癌患者生殖系基因组中有携带致病基因,可能传递给子女。
所以nccn指南建议卵巢癌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临床上也经常有卵巢癌患者的子女或亲戚来找我进行遗传咨询,但是了解了基因检测费用后,都放弃了。
还是多赚钱吧,有钱了就算没用也可以死马当活马医,对吧。
由网友 韩秀轮 提供的答案:
很有用!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因为我的治疗方法就是免疫加靶向药治疗!我当时查出来是肝癌晚期中的晚期。我省最好的医院放弃任何的治疗方法直接让回家。我去的北京治疗。2021正月查出来到现在的治疗结果是,治疗到第八次的时候医生说我和正常人一样了。全程十三次。病理全死,手术之后现在只吃槐耳粿粒。
由网友 人生再度启航 提供的答案:
因人而异吧,但是也并不是有些专家吹嘘的灵丹妙药。可是副作用却是让人痛不欲生。但是除了吃靶向药,我们还有什么办法吗?说说我吃靶向药的经历和感受吧。
我是肝癌患者,属于中晚期,已经失去了手术切除的机会,我总共做了四次介入,从去年12月份开始吃靶向药,到今年十月,在这十个月的时间内,我吃过两种靶向药,但是效果都是不令人满意。
去年12月,在大夫的建议下,我开始吃靶向药,据大夫说是治疗肝癌的最新药物,我开始对靶向药是比较排斥的,因为我在网上也了解了它让人闻风丧胆的副作用。但是经过大夫那声情并茂、婆口苦心地劝说,我感觉到了这就是神丹妙药,于是我开始服用靶向药—仑伐替尼,这个药我们必须在院外药店购买,我是每天一粒,一个月一盒,一月花费三千二百多。当我吃了三个月再次复查时,肝癌竟然进展了,主治大夫竟说我已经没有介入机会了,让我打靶向针,而且在院外打,于是不得不换院做了介入手术。
今年五月份我换院进行了介入手术,手术结束后,大夫建议我服用靶向药阿帕替尼并联合卡瑞利珠免疫,又称双艾治疗,在网上双艾治疗肝癌好评满满,我从五月份开始服用,但是八月份复查,又出现了缓慢进展,治疗效果并不是多么明显。但是这个双艾的副作用真是大,嗓子疼、腹泻、腹胀、手脚疼的不能走路等等,折磨的我痛不欲生,给我日常生活带来了太大不便,以前我虽然是个肝癌患者,但是没有任何身体不适,表面看和正常人一样,但是服用双艾后,我却彻彻底底的变成了一个病人。打算十月份住院再次做介入手术,我听听大夫的意见准备换药。
我是不幸的,服用两种靶向药都没有对我的肿瘤带来有效的作用,通过服用两次靶向药,总结出一点个人经验。
1、靶向药不是万能药,治疗肿瘤也是有几率的,虽然网上或者有些人吹嘘得很好,但是也因人而异。
2、靶向药价格高昂,虽然部分已经纳入医保,有的降价幅度也非常大,但是对于大部分病人来说,依然难以承受。
3、副作用大,虽然比化疗副作用小,但是对人的日常生活起居带来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一定要做好应对准备。
这是我服用靶向药的一个经历和感受,很多网友也会说,可以做基因检测,但是对于我们肝癌患者来说,基因检测还没有必要。我认为仑伐替尼对我无效主要是因为我吃的量不足,我体重140斤,按正常至少得吃两粒,但是大夫却让我吃一粒,用量明显不够,导致肿瘤出现进展;服用双艾效果不是一点没用,而是效果不明显,毕竟这是治疗肝癌的二线药物。我吃的这两种靶向药都是国产的,听病友说进口的效果好,可是由于囊中羞涩,我一直都没机会服用。有人说你可以服用中药,效果好副作用小,我在中药上浪费的钱更多,在这里我不做讨论,有良方的可以在评论区打上地址或者私信发给我,我不胜感激[祈祷]。
总之来说,靶向药的作用也是因人而异,虽然药效对每个人并不是百分之百,但是我们癌症病人也没有更好的选择,为了活下去,我们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由网友 百战不屈 提供的答案:
治疗癌症靶向药真的有用。我是2020年的6月份发现的肝癌,巨大肿瘤,动手术的时候肝包膜破裂。
手术后没过多久就有肺转移,骨转移,医生的判定生命只有3到6个月。后来就用了靶向加免疫。
吃了靶向药半年以后,指标恢复正常,到现在已经2年多了,从外表看不出来是个病人。
要打破旧观念,相信现代医学,生命很可贵,一定要珍惜,不要轻易放弃。
由网友 老卡仨猫咪 提供的答案:
首先,肯定有用。
但是,用处有多大完全因人而异,而且运气成分非常大,即便是基因检测有靶点,按照目录内药物服用,作用效果也是千差万别,而且耐药性周期也都不一样。
我自己亲身经历,两次基因检测(一次穿刺活检标本一次血液检测)均无可对应的靶点药物,目录内给出几种药全部是耐药。
然后就盲吃一款靶向药,前四个月效果还行,控制癌细胞并且有缩小,然后换另一款药后效果一般。
因为胸水增加住院十天,然后开始服用三线用药,没有接受化疗加免疫,目前已服用13个疗程,情况稳定,生活正常。
总之,得了癌症,心态要好,生老病死谁也躲不过,在没有转移变化病情加重之前,还是要追求生活品质,开心过好每一天,也不需要过度治疗(纯属个人看法)。
由网友 渡己自渡 提供的答案:
我是乳腺癌her2患者,现在正在治疗中,对于说靶向药是否有用,这个我还不太清楚,但是医生既然建议用靶向药,那肯定是有一点的道理,药物的上市肯定是试用过临床有效果才能上市,况且治疗乳腺癌的赫赛汀和帕捷特已经上市了很多年,以前没有进医保,特别贵,导致很多人用不起靶向药,现在靶向药进了医保,给我们患者节省了很大的开支,真的很感谢国家的政策,如果靶向药没进医保,我现在也用不起,所以为什么不用呢?
由网友 血液科葛林阜医生 提供的答案: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如果在通过了靶向药基因检测后,使用了靶向药物,确实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副作用远远少于化疗】,但靶向药并非神药:
- 靶向药并不适合所有病程阶段的病人,靶向药物一般是癌症的最后一道防线;
- 靶向药的使用会逐渐产生耐药性(这也是第1点的原因,如果在患病初期就使用靶向药物进行治疗,那后期患者病情一旦复发,往往落入无药可用的境地);
- 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通过靶向药基因检测(找不到靶点);
- 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承担高昂的药物费用;
- 靶向药并不一定都能够买到。
我是葛林阜,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5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