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网友 红狗 提供的答案:
唐玄奘(602年-664年),又名陈玄奘,是唐代著名的佛教学者、译经家和旅行家。他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市,曾经在长安大学学习,并成为一位出色的修行者。在他25岁左右时,他开始翻译佛经,他带领了一个团队前往印度寻找更多的佛经,历时近20年,行程万里,经历了许多艰苦困难,最终带回了大量珍贵的佛经。
唐玄奘是一位具有强烈信仰和敬业精神的人。他虽然是一位和尚,但并不只关注佛教,而是对佛教、儒教和道教都有深入的研究。他的作品《大唐西域记》对中印文化交流的研究做出了很好的贡献,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旅行家之一。他的一生致力于促进佛教和文化的传播,成为了中国和印度文化交流的使者。
唐玄奘在西方的旅行期间,不仅翻译了许多佛经,还广泛交流了印度和中华文化。他在印度结交了许多著名学者,例如那烂陀和阿底峡等人,并与他们探讨佛教经典和印度文化。在回到中国后,他将这些文化知识传播给了更多的人。
此外,唐玄奘还推广了佛教思想和实践,他通过开办寺庙、建筑佛像、组建僧团等方式来弘扬佛教。他也积极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对国家和人民做出了贡献。
唐玄奘的贡献被后人称为"玄奘之功"。他的旅行和翻译工作为促进中印文化交流和佛教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影响深远。他也是历史上一个具有崇高精神追求和信仰之人的典范,被后人称为"南北圣僧之祖,历史文化之友"。
由网友 煮酒君 提供的答案:
受吴承恩《西游记》及以《西游记》为题材的影视作品的影响,唐玄奘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就算放到世界范围内,唐僧的故事也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因受艺术作品的局限影响,大多数人所知的仅为神话故事中的玄奘。历史上真实的玄奘与神话还是有着很大的分别。现在,就让我们通过史料记载,对比《西游记》原著小说,对这位旷古绝今的高僧生平进行浅显的了解。
《西游记》讲述唐初玄奘前往印度取经的故事,与史实与着本质的区别。区别首先体现在玄奘的出身上。历史上的玄奘,俗家名陈袆,祖籍陈留(今属河南开封一带)。陈袆高祖陈湛,官至北魏清河太守;曾祖陈钦,曾任北魏上党太守、征东将军,爵位南阳郡开国公;祖父陈康,最风光时任北齐礼部侍郎;父陈慧,做过陈留、江陵县令——祖上门楣可谓风光至极。玄奘幼年失去双亲,随其二哥到洛阳净土寺出家,十三岁时得到大理寺卿郑善果的器重,被破格录用。小说中的玄奘出身由来,相信大家在荧幕之上已经"复习"过很多次,此处不再赘述。
区别之二,在于取经的目的。
《西游记》描绘的西天取经,一则是如来传经,二则是破灭唐帝心魔,可说唐僧前往西天,一来是为帝王分忧,二来谋求己身"修成正果",所扮演的角色,实在是一个传经、取经的"使者僧"。妖怪食唐僧肉而长生不老则更像是一个逆向的夺宝冒险故事,齐天大圣等强力打手的加盟,则更丰厚了小说的故事性、趣味性——其实已经完全背离了历史的路子。历史上,玄奘之行,到印度取经,是周游天下,遍寻名僧以求师,是玄奘在大量研究佛学经典上的求索之路,"遗教东流,六百馀祀,……大乘不二之宗,析为南北两道。纷纭争论,凡数百年。率土怀疑,莫有匠决。"他所以西行,求的是佛理,求的是本性,是为了解决中土佛教存疑、争议而行进。小说中唐僧西行,实是诸方推动的结果,有观音点化,佛祖鼓励,有皇帝需求,而历史上玄奘西行,则完全是个人自觉的行为,两相对比,小说中唐僧虽是善行代表,却不及玄奘普渡、求索的志向。
从返程来看,小说中的唐僧已经走上人生巅峰,肉身成佛,回归东土轻而易举,回国之际甚至有皇帝前来迎接,而玄奘的返程,却要比西行还要困难了许多,至少他带回来的经书,不是没有重量的。
自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八月始往西行,至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起返程,再到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前后共达十九年。奔波劳碌,已经使得玄奘在身体素质上大为下降。
公元664年,玄奘仅因摔了一跤,虽是极轻微的擦伤,却仅六日便与世长辞,与小说实是完全相反的结局。
玄奘在回归长安后至其辞世前夕,前后长达十九年都投身于佛经的翻译。
由网友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提供的答案:
说起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得道高僧恐怕非玄奘法师莫属,然而遗憾的是绝大多数人是通过《西游记》了解他的。尽管《西游记》是我国伟大的古典文学作品,但毕竟不是历史作品,很多人记住了《西游记》里光怪陆离的情节,却忘了玄奘法师还有一部《大唐西域记》。可能很多人印象中的唐三藏就是《西游记》里那个虔诚善良,但却过于迂腐,若无几位徒弟相助根本寸步难行的形象,甚至有人的印象中可能还是《大话西游》中那个话唠形象,那么真实的玄奘法师又是什么样呢?
玄奘俗姓陈,本名祎,生于河南洛阳一个官僚读书世家。陈祎的幼年生活是比较坎坷的:由于父母早亡,陈祎10岁时就跟随二哥到洛阳净土寺学习佛经。然而此时的他还不算是真正的和尚——当时很多人为逃避国家赋税而剃度出家,然而出家后却不遵守佛家戒律,肆意胡作非为。朝廷为整治这种乱象实行度牒制度——只有获得朝廷度牒的才是真正的出家人,否则就是招摇撞骗的假和尚。此时年纪尚幼的陈祎并未获得朝廷度牒,因此只能算是在寺庙修行佛法,但还不是真正的出家人。公元612年朝廷派以居官简约、莅政严明而著称的大理寺卿郑善果在洛阳剃度14名僧人。这年年仅13岁的陈祎不要说入围这14人之内,甚至连参试的资格都没有。也许是因为对这次考试极为向往,于是陈祎一直在考场外徘徊。主持完考试的郑善果一出考场就见到在外徘徊的陈祎,于是问他是否想要出家为僧。陈祎回答:"我学佛的时间尚短,功力也浅,所以没资格参考"。郑善果又问他为什么要剃度出家,陈祎回答:"远则继承如来遗志,近则弘扬广大佛法。"郑善果当即对同僚说:"背诵佛经的功力不过是寻常功夫,然而风骨气度却是极其难得。如果我们剃度了这孩子,将来必会成为佛门中一代伟人"。
就这样陈祎成为了法号玄奘的一名僧侣。年纪轻轻的他很快就在洛阳佛教界里声名鹊起,后来他又到过长安和四川。21岁时玄奘受具足戒,由此取得了传经授徒、独立开学的资格。在接下来的五年时光里他"走遍燕赵,历访周秦"并在26岁时再次来到长安与众高僧共同切磋佛学。因其学业出众而获得"佛门千里驹"的称号。当时以为印度高僧正在长安讲经,好学的玄奘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于是主动上门求教。此时玄奘正在研究刚传入中国的瑜伽之学,但苦于缺乏原始的梵文经本,印度高僧告诉他:瑜伽之学最好的经本是印度那烂陀寺戒贤法师所著的《瑜伽师地论》,可惜我没带来。高僧的这番指点使玄奘萌生了一个念头——前往西方天竺求取真经。他很快开始为西行做准备:一方面加紧学习梵语,一方面申请办理"过所"(护照)。然而办理"过所"的结果却是"有诏不许"。当时唐朝江山尚未安定,一律禁止国民出境。没有护照而出境就是偷渡,原本准备与玄奘同行的其他僧人都退缩了,只有他一人始终不改初衷。公元627年8月长安一带突遇严重的霜灾,朝廷无力赈灾,只得下旨让百姓外出觅食。玄奘就夹在逃难者中间混出了长安城西门,踏上了西行求法之路。事实上玄奘压根就不像《西游记》里写的那样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御弟,是奉旨取经,其实他是偷渡出境。一路上最大的困难也不是什么妖魔鬼怪,而是偷渡的风险和沿途恶劣的环境。
玄奘刚到凉州,都督李大亮就派人劝他东归长安并在自己的辖区发布"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阵候捉"的通缉令。一代高僧就这么成了通缉犯,不得已之下玄奘只能昼伏夜行来到今天的甘肃瓜州。当地州吏李昌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充分理解并由衷敬佩玄奘西行求法的志向,于是放了玄奘一马,但还是催促玄奘尽快离开,以免遭到官吏的追捕。瓜州前方就是湍急的葫芦河(今疏勒河),然后是玉门关和五烽。玄奘在离开瓜州之前来到一所寺庙礼佛,在此遇到同样前来礼佛的胡人石磐陀。二人交流后石磐陀表示愿尽力帮助玄奘西行取经。到了晚上石磐陀又带来一名同行的老胡人和一匹瘦马。然而老人却劝玄奘打消西行的念头并告诉他:前面过了河就是玉门关,守官盘查很严。玉门关西北方向有五座烽火台,均有将士日夜值守,随时捉拿偷渡出关者,甚至直接将人乱箭射死。各烽火台之间相隔百里,其间尽是沙漠荒丘,水源只存在于五个烽台的警戒点内,要想取水而不暴露难于登天。过了烽火台就是方圆八百里的莫贺延碛,这里又称流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即使结伴而行也常迷路而葬身沙海,独自一人通过几无可能。玄奘则告诉他:我为求法不畏艰辛,不达目的誓不东归。得知西行艰辛的石磐陀也打消了继续西行的念头,他甚至一度打算捉拿玄奘送官。然而玄奘始终不为所动,当他行至五烽一带时被哨兵抓住带去见了校尉王祥。王祥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但他想送玄奘去自己的老家敦煌长住讲经。一心西行求法的玄奘自然不会接受这样的安排,王祥见拗不过他,就送给他干粮和淡水并告诉他如何绕过五烽的道路。玄奘因此得以顺利通过五烽,此时的玄奘已走出了当时大唐的辖区,偷渡的危险不复存在,接下来他要面对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了。
偷渡成功后摆在玄奘面前的是八百余里的莫贺延碛。莫贺延碛位于罗布泊和玉门关之间,古称沙河,这并不是一条由水而是由大量的流沙构成的"河流"。那里死寂一片,"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小说《西游记》里收沙僧的流沙河——"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应是据此想象生发而出。玄奘一人和他的那匹瘦老赤马孤苦伶仃地行走在大漠之中,在走了一百多里以后,困顿疲惫的玄奘在从马背上取下皮囊准备饮水时,不料竟失手打翻了皮囊,水很快就被沙漠吸干了。懊悔的玄奘想回去取水,当他勒转马头准备返回时想起自己曾经发过的"终不东移一步,以负先心"的誓言,于是下定决心:宁可就西而死,岂能东归而生。他调转马头,继续坚定地向西走去。一望无际的大漠,四顾茫然,孤身行走的玄奘眼前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幻觉,他看见无数妖魔鬼怪袭来,一会儿又见一支军队,还有随风飘扬的旌旗。今天我们知道这就是海市蜃楼。 白天沙漠中的热风,裹挟着黄沙,闷热难耐;黑夜中的莫贺延碛只有死人的白骨闪烁着磷光。作为一名虔诚的僧人,玄奘能做的就是不停地念诵《心经》和观世音菩萨来支撑自己不断往前走。走了5天之后滴水未沾的玄奘已达到他生命的极限,口干舌燥、呼吸困难,眼睛也睁不开了,最后人和马都昏昏沉沉地卧倒在沙石上。僵卧到半夜,忽被一阵清风吹醒,顿时浑身倍感清爽,那匹识途老马也站了起来,驮着玄奘前行。两天后他走出莫贺延碛,到达了伊吾。
初到伊吾的玄奘还没来得及休整就被高昌王麴文泰的使者请到了高昌。国王安排玄奘住进高昌国王城最豪华的房间里。玄奘坐在宝帐中,接受国王和文武百官的顶礼。随后所有的妃嫔家眷也都一一过来顶礼。高昌王的盛情让玄奘非常感动。第二天一大早玄奘还没起床,高昌王就率领王妃过来请安。他请玄奘到道场与僧众交流,并恳请玄奘留下来,不要西行了。玄奘西去的决心已下,婉言谢绝了高昌王和僧众的请求。高昌王含泪告诉玄奘,他希望自己能供养玄奘终生,并且让全国人全部皈依玄奘,并希望他能在这里讲授佛法。经过无数次思想工作,玄奘还是坚持西行。高昌王软硬兼施,玄奘部不为所动。玄奘告诉他:如强留,那也只能留下自己的尸骨,留不下自己的心,从此开始绝食。高昌王亲自捧盘子殷勤请玄奘就餐,玄奘就是不吃。几天后眼看玄奘马上就要饿死了,高昌王终于屈服了,有条件地同意他西行——这个条件就是玄奘取经归来务必再取道高昌。玄奘答应了这个条件,麴文泰随即与之结为兄弟并给玄奘西行路上的二十四个国家的国王写信请求关照。
在麴文泰的帮助下玄奘顺利抵达了印度,然而就在他准备渡过恒河前往心中的圣地那烂陀寺时又遇上了劫难:他被一伙强盗绑架了。按说玄奘是个苦行僧,身上并无多余的财物,如何会引来强盗的觊觎呢?原来这伙强盗并非为了劫财,当然也不是为了劫色,他们是打算拿玄奘祭祀他们信奉的突伽女神。玄奘见自己在劫难逃,于是对强盗们说道:"愿赐少时,莫相逼迫,使我从容安心就死。"说完就闭上双眼念起经来。说来也怪——就在这时平地里刮起了一阵没来由的风,吹折了树,吹飞了沙,吹涌起了浪,甚至那停在岸边的船都要颠覆!暴徒们的法事自然做不成,玄奘不慌,他们倒自己慌了,这就急急忙忙问旁人:"这个和尚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法号叫什么?"这时与玄奘同船的一位老者高呼:"报应啊,取经的和尚杀不得啊!"强盗们见状再不敢为难玄奘,就这样玄奘又躲过一劫。然而取经路上的考验并未就此结束:此时在玄奘通往那烂陀寺的道路上还横亘着海拔七千多米的凌山。凌山是葱岭北麓的一座终年积雪的冰山,山势险峻陡峭,攀爬起来异常艰难,若遇雪崩巨大的冰层会断裂脱落滚下山来,以致于吞没人畜。好在这时玄奘身边已有高昌国王鞠文泰安排的随行人员护送,多少算是有了些照应。最终他们用七天七夜翻越了凌山,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凌山没一块干燥之地,所以他们只能席冰而寝,由于气压过低,所以饭菜根本煮不熟。当他们一行人翻越凌山后冻饿而死者已十有三四。
西行求法虽殊为不易,但玄奘沿途还是依例巡礼拜佛、探访高僧、弘扬佛法,与此同时他也将沿途的所见所闻记载下来成为了日后的《大唐西域记》。虽然这部作品直到贞观二十年(646 年)才正式集结成书,但其素材草稿却是在玄奘西行路上完成的。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包括如今我国新疆地区在内以及中亚、南亚当时一百多个城邦、地区和国家的地理、气候、物产、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风俗、宗教等各种情况,成为如今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地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在《大唐西域记》中玄奘第一次提出可以开辟一条穿越青藏高原进入印度的通道以取代传统的经西域进入印度的丝绸之路,此事连同后来的文成公主入藏、王玄策出征中天竺等事件共同推动了从长安经拉萨延伸至印度境内的道路网的形成,无形中为我国西藏地区的开发建设及沟通我国与南亚国家的交往联系做出了贡献。当然这一切是当时的玄奘法师所无法预料的,他仍坚定不移沿着此前历代西行求法高僧走过的路线向着心中的圣地——那烂陀寺前进,直到贞观五年(公元631年)玄奘终于抵达佛教圣地那烂陀寺。玄奘在这里一共待了五年时间,在这期间他被选为通晓三藏的十德之一。前后听戒贤讲《瑜伽师地论》、《顺正理论》及《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以及因明、声明等学,同时又学婆罗门教经典、各类梵书。贞观十年(公元637年)玄奘离开那烂陀寺,先后到伊烂钵伐多国(今印度北部蒙吉尔)、萨罗国、安达罗国、驮那羯碟迦国(今印度东海岸克里希纳河口处)、达罗毗荼国(今印度马德拉斯市以南地区)、狼揭罗国(今印度河西莫克兰东部一带)、钵伐多国(约今克什米尔的查谟),访师参学。他在钵伐多国停留两年,悉心研习《正量部根本阿毗达磨论》及《摄正法论》、《成实论》等,然后重返那烂陀寺。不久又到低罗择迦寺向般若跋陀罗探讨说一切有疗三藏及因明、声明等学,又到杖林山访胜军研习唯识抉择、意义理、成无畏、无住涅槃、十二因缘、庄严经等论,切磋质疑,两年后仍返回那烂陀寺。此时,戒贤嘱玄奘为那烂陀寺僧众开讲摄论、唯识抉择论。适逢中观清辨(婆毗呔伽)一系大师师子光也在那里讲《中论》、《百论》,反对法相唯识之说。于是玄奘著《会宗论》三千颂,以调和大乘中观、瑜伽两派的学说。同时参与了与正量部学者般若多的辩论,又著《制恶见论》一千六百颂。还应东印迦摩缕波国(今印度阿萨姆地区)国王鸠摩罗的邀请讲经说法,并著《三身论》。贞观十五年(641年)42岁的玄奘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渥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戒日王特意邀请了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这次大会。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坚请玄奘参加5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
这场盛会之后玄奘携带取得的经书和一些印度奇花异果的种子踏上归国之路,因为是随印度戒日王派出的出使大唐的使团同行,来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强盗劫匪都不用再担心了。不过《西游记》中九九八十一难最后一难——渡河失经却是实有其事:玄奘在渡过印度河时遭遇风浪,五十夹经本及花木种子失落河里。此后的旅途中玄奘没再遭遇什么险阻,644年他抵达于阗(今新疆和田),此时高昌王麴文泰已死,高昌国也已不复存在。玄奘无缘兑现当初的承诺,于是转而向大唐朝廷上书禀报自己求法归来的消息。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到达长安。这是唐太宗李世民为应对辽东战役已驻跸洛阳。得知玄奘归国的李世民立即诏令在洛阳接见他。玄奘奉诏于当月二十二日启程,二月初一在洛阳宫仪鸾殿受到李世民的接见。玄奘表示希望前往嵩山少林寺译经,未获李世民允许,最终李世民安排玄奘到长安的弘福寺译经。贞观十九年(645年)在李世民的支持下玄奘在长安设立译经院(国立翻译院),参与译经的优秀学员来自全国以及东亚诸国。他于长安弘福寺组织译场,开始译经,其后在大慈恩寺,北阙弘法院、玉华宫等处举行。译经讲法之余玄奘将自己游学异国的所见所闻口授于弟子辩机,由后者执笔完成了《大唐西域记》一书。公元648年夏玄奘将译好的《瑜伽师地论》呈给李世民并请其作序。李世民花一个多月时间通览这部长达百卷的佛教经典后,亲自撰写了700多字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盛赞"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据统计:玄奘及其弟子从公元645年5月到663年10月的18年6个月的时间里一共翻译佛经1335卷,平均每年翻译超过72卷,每月6卷多,每5天翻译完一卷。玄奘对每天的翻译任务都制订了详细的计划,如果当天的任务未能完成,那么晚上就需要补足。公元664年正月初三在翻译完《大般若经》后玄奘法师感觉自己体力不支,于是停笔对弟子说道:"自量气力不复办此,死期已至,势非赊远"。此后他绝笔不再翻译,而是专心悟道拜佛。正月初八这天一名弟子告诉玄奘法师:自己梦见一尊庄严高大佛塔轰然倒塌,不知此梦是何征兆。玄奘法师告诉这名弟子:"非汝身事,此是吾灭谢之征"。一天后这位曾用自己的双脚远行十万八千里的得道高僧在玉华寺跨越屋后的水渠时不慎跌倒。这次跌倒仅就伤势而言并不严重,不过此时年事已高的玄奘法师就此卧床不起,静养数日未见任何起色。二月初四玄奘法师整天不停念经,到了这天夜间他右手支撑起头部,左手伸在左腿上,舒足重累右胁而卧。到了初五夜半时分众弟子围坐在玄奘法师身边,一名弟子问道:"和上决定得生弥勒内众不(您是不是已决定托生到弥勒佛净土呢)?"这时玄奘法师用最后的力气回答道:"得生。"留下这两个字后六十五岁的玄奘法师就在玉华寺内圆寂,弟子们将其灵骨葬于长安附近之白鹿原。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玄奘灵骨被寺僧移至终南山;到了宋代金陵高僧来终南山朝拜,发现玄奘法师顶骨,遂迎至金陵天禧寺供奉。
由网友 三少yun 提供的答案:
《西游记》里的唐僧,眉清目秀,遇见妖怪有时是非不分。
历史上真实的唐僧,是什么样子呢?
我是三少,为你答疑解惑。
少年的玄奘是佛学天才
玄奘,原名陈祎,法名"玄奘",后世人们尊称他为"三藏法师",俗称"唐僧"。 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唐僧是东汉名臣的后裔,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朝廷为官。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官二代"。
父亲陈惠,早年曾任湖北江陵的县官。因为为人为官品行端正,深受百姓的喜欢。隋朝灭亡后,喜欢做学问的陈惠,干脆以有病为由,隐居在乡间,潜心修学,博览经书。
公元602年,唐僧出生。
唐僧是陈惠的第四个儿子,受父亲的影响 ,他和二哥陈素都热爱佛学。
8岁的时候,唐僧和哥哥一起听父亲讲《孝经·曾子避席》。当父亲讲到,曾子起身毕恭毕敬回答孔子提问时,唐僧马上从椅子上站起来,整理好衣襟,站到边上听。
父亲大为不解,吃惊地问:"为什么这样?"
唐僧说:"曾子听老师讲课都要整襟而起,我咋能不起来呢?"
父亲激动说:"孺子可教也!"
就这样,在父亲的影响下,唐僧和他的哥哥对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两年后,父亲去世。唐僧到洛阳去找二哥,继续学习佛法。这时候的陈素已经在洛阳净土寺出家多年,法号"长捷法师"。
有一年,隋朝王室要在洛阳剃度27名僧人。玄奘因为年龄小没有通过,他就在度僧活动的现场耍赖不走,被考官郑善果发现。
郑问他要干什么,唐僧说:"想出家!"
郑善果惊奇地,说:"你一个小孩子家,为什么要出家?"
唐僧回答:"继承如来的事业,光大佛教理论!"
郑善果很感动!他说:"此子若得度,必能弘扬佛门的教化,成为伟大的人物。"
唐僧继承父亲的传统,潜心学习,又有佛学的天份。在他出家的第一年,唐僧就表现出了非同寻常的优秀,所有的经文教义,听过一遍,稍加整理,他就能将师父所讲内容发挥解析出来!
从此,13岁的唐僧开始慢慢地名气远扬。
玄奘为什么要去西天取经?
唐僧去取经的西天,就是今天的印度,当时叫天竺。取经的终点站,是天竺国国王舍城外的那烂陀寺。
13岁的那年,唐僧正式在洛阳净土寺出家,法名玄奘。出家后的唐僧,开始在寺院中学习。六年过后,对佛学痴迷的唐僧,再也不满足于在这个寺庙里学习了,他开始到各处游历。
在这些不断的学习过程中,他发现对同一经典佛学的诠释,整个佛教界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也许不同阶层,不同地位,不同时期,都会有很大的歧义。
唐僧明白:这种现象非常不利于佛教的发展!
公元626年,唐僧在长安遇到波罗颇密多罗。这是一位来至印度的僧人,是印度纳兰陀寺权威佛学家戒贤的弟子,能记诵大小乘经典十万颂。当时,大唐的所有僧人修行的都是"小乘佛法",对"大乘佛法"无人问津。
唐僧当即登门向这位印度高僧请教,听波罗颇密多罗说,他的老师戒贤深谙百家佛学,并且正在纳兰陀寺讲学。于是,唐僧就决定西行,直探佛学原典,重新翻译,以求统一中国佛学思想。
其实,在这之前,东晋名僧法显于公元399年,经西域至天竺,游历30余国。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历时14年,留下的杰作《佛国记》。
法显的事迹,让唐僧本来早就心生向往。这次遇到印度高僧,更激起了他的决心。
唐僧出发的时候,是贞观元年(公元627年),那时候唐朝还没有解决西域的问题。所以, 唐僧在向唐太宗说明自己要去西天取经时,唐太宗李世民并没有准许。
无奈,他只有偷偷地出去。
玄奘西天取经的意义
公元627年,即贞观元年。27岁的唐僧"冒越宪章,私往天竺"。
他最开始是混杂在一群流民中,前往心中的圣地。但是,大都数时间,都是孤身一人!
西行之路,也绝不是《西游记》里天天碰不完的艳遇,而是异常艰苦和凶险。大漠、戈壁,甚至毒蛇,猛兽,还有随时降临的危险,都让漫漫长路有说不出的艰难。
"誓愿不求得大法,誓不东归一步!"孤身一人的唐僧,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天竺。
天竺的那烂陀寺,是印度的佛教中心。唐僧拜于戒贤法师,跟他学习佛法。
戒贤法师学问高深,深受众人推崇,是寺里的大长老。在学习期间,他们对这个不远万里来印度学习的大唐高僧十分尊崇,因此,唐僧在这里受到了极高的待遇。
西行5万里,历时17年,唐僧到印度取到真经。他学遍了当时的大小乘各种学说,共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论657部。后来并l长期从事翻译佛经的工作,一生译经1335卷。
他踏遍印度各地,他的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相,不畏生死的思想与精神,已是中国、亚洲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他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使者!
玄奘取经回来之后
公元645年,即贞观十九年,唐僧取经归来。
本来,唐僧是在唐太宗没有准许的情况下是偷偷出去的,回来后却受到了唐太宗的热烈欢迎,并且受到了重用。
因为唐僧带回了一本书《大唐西域记》,这本书共十二卷。记载了他亲身经历的110个国家,和传闻的28个国家的山川、地邑、物产、习俗等等。
这本书以及唐僧西行的经历,对于正在开发西域的唐太宗,有非常好的帮助和作用。
不过,唐僧翻译了数千卷的佛经,后世几乎无人问津。他辛辛苦苦创立的法相宗,也并没有如他所愿,成为佛教之首。其原因主要是:这些经学文字晦涩难懂,或者也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有很大的关系。
在唐朝前期,佛学是贵族或读书人的信仰。北宋末,读书人开始较少关注佛教,佛教由贵族的宗教变成了草根的宗教。草根,恐怕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那么多精力真正关心这写难懂的经学呢。
结束语:
关于唐僧的故事,远远不止这些
因为
唐僧,是中华历史的一个永不退色的传奇
由网友 文藻巧翁 提供的答案:
唐僧取经的故事在中国民间几乎是家喻户晓。故事虽然并非全是真事,但唐朝确实有个叫玄奘的和尚,佛号三藏法师,俗称唐僧,曾不远万里到佛国印度去取经。
玄奘原名陈祎,公元602年出生今河南郾师县。由于家中贫穷,13岁便出家当了和尚,开始钻研佛经。他非常好学,经常到各地向高僧求教。公元623年,他来到长安拜师,听说古印度(天竺)的那烂陀寺有位成贤法师,精通各派佛学学说,于是决心到佛教发源地——印度去学习、取经。
公元627年,玄奘不顾洪荒出玉门关西进,抱着"求学"的心愿,横穿400公里大沙漠。途中,他失手洒掉了最后一皮囊水,但仍然继续西进,走了五天四夜,滴水沒进。他一路上历尽千辛万苦,冒着生命危险,走了2万多公里,经过中亚和阿富汗、巴基斯坦,用了4年多时间终于到达了古印度摩揭陀国的那烂陀寺。玄奘在那里向成贤法师等人学习佛学理论。两年后,他又到各地去游历,先后到达100多个国家,参加过很多佛学辩论会,沒有人能驳倒他,因而名震印度。戒日王在曲女城开18天大会,玄奘的两部佛学著作被奉为"大乘天"和"解脱天",沒有一个人提出质问。
玄奘在印度游学17年,于公元645年回到长安,带回梵文经657部,受到唐太宗李世民赞赏和推崇。玄奘在长安慈恩寺专心译经,费时19年,译出75部,计1335卷。这些佛经的原本在印度已经失传,玄奘的译本就城研究古代印度文化的重要史料。他还把老子的《道德经》译成梵文,介绍给古印度。玄奘所写的《大唐西域记》一书,记载了他西行取经的见闻,介绍了沿途各国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地理山川、物产生活等情况。这部书近百年来被译为多国文字,很受研究者的青睐。
公元664年,玄奘因积劳成疾,不幸病逝。他对促进中国同印度半岛各国的文化交流,对世界文化的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亦称《西域行传》、《玄奘行传》、《玄奘别传》等。由唐玄奘口述,弟子辩机编,凡十二卷。该书记述了唐玄奘求经印度过程中,历经一百一十国和传闻得知的二十八个城邦、地区和国家的情况,对各国位置、佛教古迹、历史传闻、人物传记、佛教情况,从及山川地形、风土习俗、物产气候等情况均有详细的描述。是研究古代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及中亚史地的重要文献。十九世纪译成法、英文体,二十世纪又有英文重译本问世。日本人作过注释。清代丁谦著有《大唐西域记考证》。
由网友 国家人文历史 提供的答案:
历史上的玄奘与《西游记》中的唐僧其实差别还是很大的,为人是否啰嗦不得而知,但是从一路西行到印度求真经这份勇气和胆识就可得知他不是一个婆婆妈妈优柔寡断的人。相反,即使是放到现代社会也是一个果敢的勇士。此外据传他也是个早慧儿童且学霸型人物,以下就列举一些事例来看看。
在净土寺剃度出家的陈袆法名玄奘,虽然年纪小(13岁左右剃度,且唐朝的僧人考试难度高,他的年龄也不符,算是破格录取),但却表现出惊人的天赋,很快在洛阳的佛学圈里声名鹊起。此后他又因战乱到过长安和四川,并在21岁时受"具足戒",即完全具备僧人的资格和条件,由此也取得了传经授徒、独立开学的资格。除了天赋外,玄奘还充分体现出好学的精神,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佛典,四川的著名高僧道基法师曾评价他说"未见少年神悟若斯人"。
玄奘既不是《西游记》里描写的"奉旨取经",也不是唐太宗的御弟。一路上最大的困难是偷渡的风险和恶劣的自然环境。比如偷渡,玄奘刚到凉州,其出国求法的消息就传到都督李大亮那里,李立即派人找来玄奘,要求他打消西去的念头,强令其东还长安。其后怕他继续西行,还发出"有僧字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候捉"的通缉令。而唐朝的法律非常严厉,偷渡国境是死罪,而协助偷渡者也将一并处死。没有"护照"的玄奘只能绕过玉门关,唯一的选择就是穿越边关五烽。这期间,先要经过八十余里的沙漠,他孤身一人循着白骨和马粪前行,经过艰苦的跋涉,终于到达五烽中的第一烽——白墩子。因担心被官兵发现,他白天藏身在沙沟里,到晚上才爬出,悄悄来到水源旁取水。之后差点被射杀,但是他求真经的虔诚与意志感动了边检,最后放行。
此外,关于他西行的故事还有很多,无一不体现出他的勇敢以及意志坚定等等过人品质。
由网友 周周说古今 提供的答案:
玄奘的伟大之处很多,其中对佛经翻译的突出贡献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伟大的佛经翻译家和学者玄奘, 也就是我国家喻户晓的《西游记》中的唐僧。 他十三岁时在洛阳出家,唐太宗贞观三年(629)二十七岁时出玉门关, 历经千辛万苦前往印度, 在那烂陀寺从戒贤法师学经。 他在印度留学十七年, 遍游五印度, 在各地的辩论会上以精通佛学闻名。 返国时他带回梵文佛经六百五十七部, 唐太宗在宫中建立弘福寺, 请他从事翻译佛经。 后来他又在大慈恩寺、 玉华宫等地建立译场从事译经, 经常"三更暂眠, 五更复起", 孜孜不倦前后达十九年之久,译成的佛经有《大般若经》、 《大毗婆沙》, 《瑜伽师地论》等经书七十五部,共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并将印度马鸣所作的《大乘起信论》,从汉文重译为梵文, 传入印度。
他还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 记述西域和印度的历史与文化等。 他当时提出了新的译经标准,即"既须求真,又须喻俗",也就是说要儆到译文忠于原文, 而又通俗易懂。 他采取了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译法, 译笔严谨, 远超过前人的译经。
我国从苻秦时代和隋代起即建有翻译佛经的译场, 到了唐代玄奘译经时有所改进, 宋初则更为完备。 当时参加翻译佛经的人细分为十一种职司,即译主、 证义,证文, 度语,笔受, 缀文、 参译,刊定、润文, 梵呗、 监阅等。 玄奘主持译场时,还培养了不少翻译人才,制定了翻译的原则和理论,对我国的翻译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瞿秋白曾给予了佛经翻译以很高的评价:"佛经的翻译的确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相当的功劳。 第一,佛经的翻译是中国第一次用自己的‘最简单的言语‘去翻译印度日耳曼语族之中最复杂的一种言语一一梵文。第二, 佛经的翻译事实上开始了白话的运用一一宋儒以来的语录其实是模仿佛经而来的。 敦煌石室的唐, 五代俗文学,实在是最早的说书(讲经)的记录"。 佛经的翻译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学的发展,如在敦煌千佛洞发现的目莲救母变文等文学作品, 即由佛经故事演变而成。 至于佛经中的不少用语, 如音译的"涅槃","南无","般若","舍利"; 意译的"众生","圆寂","因缘","果报"等,还一直沿用至今。
由网友 历史春秋网 提供的答案:
《西游记》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小说,因为这部小说唐玄奘变得十分有名,在鲁迅先生的《中国失掉自信力吗》中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这里所说的舍身求法的人就有唐朝著名僧人玄奘法师,他也就是西游记唐僧的原型。
玄奘(公元602—664)河南偃师人,法相宗的开山鼻祖,著名的翻译家。唐贞观元年西行五万里,与印度那烂陀寺取经,留学印度十七年,学遍大小乘各种学说。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带回佛舍利150粒,佛像7尊,经纶657部,翻译佛典75部,1335卷。
《西游记》和央视版的《西游记》里我的唐僧大大可谓风光无限,他和唐太宗拜了把子,人称"御弟哥哥"有女儿国的国王要嫁给他,看到没有秒秒都是人生高峰。还要妖怪要嫁给他。经过的国家都还有国家首脑亲自接见,还得给他的护照亲自盖章。简直是太牛叉了。心情不爽了就虐待孙悟空玩会。
但是真实的历史却没有这样风光的,别说和唐太宗拜把子,连面也见不着。因为遇到隋末天下大乱,官宦之家的玄奘没了父母,童年就进了佛门。不管我们的"御弟哥哥"还是挺好学的。学着学着就产生了很多"为什么",忽然有一天遇到了个西域僧人,告诉他说佛教的发源地好些有答案。这样就萌发去西去取经的念头。可是当他要出国的时候,他的护照没有被批下来,怎么办?志向不改,不让我去,偷渡。
偷渡的时候还差点让人给逮着,遇到沙漠去取水还差点被射死。遇到山贼这个小心脏啊,哪还有是女儿国国王啊。千辛万苦到了梦寐的那烂陀。留学十七年。游走了几年的回国之路。实际上玄奘的取经之路艰辛困苦。
由网友 鹏驰五金TNU2 提供的答案:
生平事迹
玄奘本姓陈,名祎、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13岁出家,21岁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学习《涅槃经》《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俱舍论》等经论。因为感到各师所说不一,各种经典也不尽相同,于是决定西行求法,以解迷惑。曾陈表朝廷奏请去西方求法,未被允准。贞观三年(629)朝廷因饥荒允许百姓自行求生,他即从长安出发,经姑臧出敦煌,经今新疆及中亚等地,辗转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进入当时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师从戒贤学习《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俱舍论》《大毗婆沙论》《顺正理论》《因明论》《声明论》等论典,着重钻研《瑜伽师地论》,兼学梵书《声明记论》。不久,声名大起。五年后,游历印度东部、南部、西部、北部数十国。回到那烂陀寺后,戒贤让他主讲《摄大乘论》《唯识决择论》。著《会宗论》三千颂,融会了空有二宗,批驳了师子光反对《瑜伽师地论》的观点,因而受到戒贤的赞赏。曾和"顺世论"者辩论获胜;还奉戒贤之命独自同小乘论师辩论并获胜。戒日王在曲女城为玄奘设无遮大会,玄奘宣讲大乘教义,获得更大声誉。于贞观十九年返回长安。史书记载,玄奘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旅程五万里,所历"百有三十八国",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归国后受唐太宗召见,住长安弘福寺,后又住大慈恩寺。
译经事业
从贞观十九年开始,约二十年间,主要从事译经事业,先后译出大小乘经论共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中主要有《大般若经》《解深密经》《大菩萨藏经》《瑜伽师地论》《大毗婆沙论》《成唯识论》《俱舍论》等。他还曾把《老子》和《大乘起信论》译为梵文,传入印度;将入印路途见闻撰写《大唐西域记》十二卷。
弟子
玄奘弟子有几千人,著名的有窥基、圆测、普光、法宝、神泰、靖迈、慧立、玄悰、神昉等。
由网友 青年史学家 提供的答案:
玄奘在历史上是真有其人,但是与吴承恩《西游记》里面的唐僧形象差别还是很大的,不过,如果没有《西游记》里面唐僧形象的成功塑造,玄奘这个历史原型估计也就没有那么高的知名度了。历史上真实的玄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玄奘生于公元602年,玄奘是他的法号,在出家前他的名字叫陈祎,实际上玄奘的家境还是不错的,他后来出家并不是因为家庭贫寒而出的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有学问的人,母亲也是名门之后。后来由于父母双亡,玄奘幼年也经历了一段苦日子。玄奘的二哥在玄奘之前已经出家,所以玄奘经常跟随二哥 学习佛教经典,接着他也跟着出了家。
唐朝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玄奘在长安遇到了来自印度的僧人波罗颇密多罗,上门请教后,玄奘更加佩服这位印度僧人的学识,因而下定决心西行印度取经。但是他多次向官府申请,都未获批准。
一直到公元627年,唐朝都城所在的关中地区发生灾荒,朝廷被迫允许民众自谋出路,玄奘于是利用这样一个机会乘机西行。他经过敦煌,过了玉门关,经现在的新疆、吉尔吉斯斯坦到达阿富汗北部,再经过巴基斯坦北部到达了尼泊尔南部,也就是当年佛陀的诞生地,最终于631年历时四年到达中印度。到达印度后,玄奘随即进入印度佛教最高学府那兰陀寺进行学习,前后一共学习了5年,在印度学习期间,他先后撰写了《会宗论》、《制恶见论》等著作,并因积极参加论辩活动而出名。
公元645年,玄奘回到长安,受到了当时宰相房玄龄和长安民众的热烈欢迎,他从印度还带回了600多部经卷,同时还带回了大量的佛像和舍利。玄奘回国后受到了唐太宗和唐高宗的礼遇,并在朝廷的支持下积极开展译经活动。玄奘还把自己西行的经历写成了一部《大唐西域记》。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