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里面周卫国用手枪改冲锋枪是真的存在的吗?现实中可以改吗?

由网友 开朗大方寒梅傲雪1968 提供的答案:

当然是存在的了。因为德国的盒子炮(驳壳枪)是当时中国配备最多的快慢机手枪了。

而盒子炮也叫驳壳枪。手枪和手枪盒子,本就是 可以组装成冲锋枪的。

当时的德国制造成功驳壳枪,‘在德国甚至是整个西方,他们对德国制造成功驳壳枪并不感兴趣。也只有中国人对德国的驳壳枪情有独钟。并且还将驳壳枪玩出了新花样。

其实,在设计之初,驳壳枪就是一把可以自由组合的点射和连射武器。驳壳枪的木盒子底部有凸出。驳壳枪的把手后面则是一道凹槽。把木盒子底部的凸出部位插入手枪把手后面的凹槽。就形成了突击步枪的枪托。再加上二十发的弹夹,这不就是一把突击步枪了吗?

虽然这些是电视剧里的情节。可现实中的驳壳枪能组装成突击步枪,并不是电视剧里的情节。而是在现实中的确可以进行改变的枪支。

另外,除了驳壳枪可以组装成突击步枪,我们国家的手枪也有可以组成冲锋枪的型号。

由网友 战甲装研菌 提供的答案:

当然可以这么改啊,而且这么改是有原型的。

毛瑟C96手枪是德国毛瑟公司在19世纪末研发出来的一款手枪。和某些连维基都不看的所谓"创作者"所描述的不同的是,毛瑟C96系列手枪在欧洲曾经也有过大量装备,只不过当时的摄像技术不够发达,加上手枪主要作为二线部队的装备,所以说很少被报道出来。

发射9mm手枪弹的毛瑟手枪

在一战时期,德国陆军曾一次性订购了整整十五万支毛瑟C96,其中超过90%都在战争结束之前被交付给军队。这批手枪在德国陆军内又被编号为"Red 9",发射的是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而并非常见的7.63mm毛瑟手枪弹。在二战时期,德国空军也采购过近万支毛瑟M30(C96的一个衍生型号)手枪。

被德军采购的"Red 9"毛瑟手枪,发射的是9mm手枪弹

除开德国之外,奥匈帝国也曾经购买过五万支标准型号的毛瑟C96手枪。在一战时期,当时欧洲各国军队的交战方式主要是堑壕战,特别缺乏单兵自动武器。而毛瑟C96系列手枪的出现,完全可以弥补这一点。

值得注意的是,绝大部分毛瑟手枪采用的是固定弹仓供弹,而不是像M712一样,采用的是可拆卸弹匣供弹

在处决沙俄最后一个皇帝——罗曼诺夫家族时,处刑者也使用的是毛瑟手枪。由此看来,毛瑟手枪在欧洲应用的极广才是,绝对不是像某些"XX领域创作者"那些说的,在欧洲一点儿都不被看好。

"战术化"之后的毛瑟手枪

而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和我军的装备和战法都基本处于一战时期的水平,所以说毛瑟C96系列手枪在我军中特别流行。把木制枪盒装在手枪握把上当做卡宾枪或者冲锋枪用,这点是毛瑟公司出厂就这么设定的,所以也算不上我们独特的创造。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巴西还把一些毛瑟手枪改造为了PASAM冲锋枪,在枪管不变的情况下加装了一个木制握把。由此可见,把手枪改成冲锋枪是完全可行的。

巴西的PASAM冲锋枪

我是战甲装研菌,喜欢我的回答请关注!

由网友 战壕 提供的答案:

其实该剧中的是毛瑟M712冲锋手枪,本身就是具备自动发射能力的,并不存在在毛瑟手枪基础上进行自行改动的行为。

德国毛瑟手枪推出之后,在欧洲受到冷遇,没有受到多大的重视,但是后来出口到中国后,受到了很大的欢迎,主要就是因为该枪的火力强大,而且造型威猛,一亮出来就很有震慑力,一度成为了很多军阀的最爱,中国国内也有大量的仿制型号。

而德国原厂也没有放弃对该枪的改进,该枪本身是可以加装枪套作为枪托当做卡宾枪使用的,所以具有很不错的改进潜力。此后,在先前的毛瑟手枪基础上,增加了快慢机,并且增大了弹匣容量,这就是能够自动射击的毛瑟M712冲锋手枪,再加上枪托之后确实是可以作为冲锋枪使用的。

在片中,周卫国及其属下很多时候使用毛瑟手枪时,都是加上枪托作为卡宾枪使用的,有时也以自动模式作为冲锋枪使用。普通的毛瑟手枪也是可以进行改装的,主要就是将内部的枪机等结构进行更换,就可以作为冲锋枪使用了。

由网友 兵说 提供的答案:

分享专业知识,奉献原创精品,我是兵说,欢迎关注!

首先要纠正一个错误,周卫国并没有把手枪改为冲锋枪使用,而是将驳壳枪换了的弹容量大的弹夹,加了个枪托而已。换句话来说,驳壳枪本来就具有连发射击的能力,是一把典型的冲锋手枪,冲锋手枪和冲锋枪本质上是不同的,题主可能将其混为一谈了。

驳壳枪是中国人心中引以为豪的手枪,其实驳壳枪只是它的小名,它的大名叫做毛瑟C96手枪,是1895年德国毛瑟兵工厂的费德勒三兄弟利用工作空闲时间设计出的,驳壳枪不仅能够实现自动装填和待击,还可以连发,它有150米的射程和每分钟40到120发的战斗射速,弹容量十发。所以此枪在战场上优势很大,可以说毛瑟C96手枪在当时算是手枪中的佼佼者了。但是它在欧洲并没有成为制式武器,因为它太鸡肋了,当做手枪用外形和重量又偏大,和步枪相比威力又太小,当时德国军队本来想用毛瑟C96的,但在与卢格P08手枪竞争中败下阵来。自此,驳壳枪在欧洲人的眼里成了窝囊废武器。

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西方列强对中国实行了十年的武器禁运,从步枪子弹到大炮都在禁运之列。但是当时中国军阀混战,各路军阀为了搞到武器,也是下了血本,而中国的战争对近战的火力需求很大,但是中国薄弱的军工生产能力又无法为部队提供大量的冲锋枪及弹药。毛瑟C96手枪恰好可以弥补中国军队火力不足,又不在禁运之内,所以成了各路军阀的首选武器。而毛瑟兵工厂对驳壳枪进行了改良,如毛瑟M1916式9毫米驳壳枪、毛瑟M1932式7.63毫米冲锋手枪(712式)等,这些驳壳枪基本上在中国兵工厂得到复制。

在《雪豹》中,周卫国用的就是712式,使用的20发大容量可拆式弹夹,后面还可以加上一个固定枪托,作为卡宾枪来用,可以提高精准度,但是硬是要拿它当冲锋枪用,是不行的,因为在全自动模式下是很难控制射击的。

由网友 铁杆军迷 提供的答案:

《雪豹》是海内外知名度仅次于《亮剑》的抗战剧,也算得上是一部比较优秀的抗日剧了,许多卫视每年都在非黄金时间播放,照样有大批的人追剧,可见这两部连续剧在国内观众心目中有较高的地位。

在剧中周卫国使用过一种毛瑟手枪,也称为驳壳枪,是一种有10发子弹的手枪。改装成20发子弹的叫做盒子炮。这两种手枪,收拾木制枪托,所以又有人叫做木托枪,木质枪托能够和手枪握柄连在一起,战斗时抵肩射击,不但可以提高射击精度,还能射的更远,在150米内造成杀伤,实际上就是一种冲锋手枪。

周卫国是将毛瑟C-96军用手枪把木制枪盒装在手枪握把上当做卡宾枪或者冲锋枪用,这只是连接枪托,看成冲锋手枪应用而已。这点其实是毛瑟公司出厂就这么设定的,所以也算不上我们独特的创造。

 毛瑟C96手枪是德国毛瑟公司在19世纪末研发出来的一款手枪。和某些连维基都不看的所谓"创作者"所描述的不同的是,毛瑟C96系列手枪在欧洲曾经也有过大量装备,只不过当时的摄像技术不够发达,加上手枪主要作为二线部队的装备,所以说很少被报道出来。

冲锋手枪,理论上即是自入手枪的另一种称谓,有了国度的戎行称其为突击手枪,开始已经喻为机关手枪,就是可全踊跃射击的手枪,这种手枪设施种类即便在环球凡是触目皆是的,一般手枪但凡单发射击的。

此类枪械枪管都比冲锋枪短,重量也比冲锋枪轻,但却要比通常的手枪重,常常配有附加肩托,用来抵肩射击,尽管不是冲锋枪,但却具备了冲锋枪的基赋从命。

冲锋手枪和冲锋枪不是一回事,射击有本质的不同。

冲锋手枪和冲锋枪,是两种不同的枪械,一定要分清楚,冲锋枪的火力完全超越冲锋手枪太多了。

其实,冲锋手枪可以成为自动手枪,有些国家也称为突击手枪,最开始的时候还叫做机关手枪,就是能够自动连发的手枪,这种枪械在全球的种类很少,通常手枪都是单发的。

冲锋手枪仍然以单发射击为主,只是具有全自动扫射的功能,目的是用于近距离的短促火力压制。因为手枪的枪管短,没有枪托,装弹少,根本没有办法和冲锋枪相比。因为冲锋枪较重,有枪托,所有有经验的冲锋枪射手还是没问题的。

这种冲锋手枪枪管都很短,也比冲锋枪轻了很多,但是比普通的手枪要重一些,通常有一个加长的枪托,已经拥有了一些冲锋枪的特点。

以上是铁杆军迷观点,欢迎关注铁杆军迷,欢迎深入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本人将删除。

由网友 体坛最新论点 提供的答案:

《雪豹》里面周卫国用手枪改冲锋枪,不好意思我没看过这电视剧,不过在二战时期我国战场上最常见的手枪——盒子炮本身就是冲锋枪,那些撸子们(以勃朗宁为代表的的)当然不是冲锋枪了。自动手枪本身就是微型冲锋枪。

德国产的毛瑟c96手枪是一款西方不亮东方亮的的产品,在欧洲战场上这款手枪受到了冷落,在中国战场上则是成了抢手货,因为当时中国相对落后,士兵的步枪威力都不大,而毛瑟c96则是威力不小,射程远,射速快,一下子就被中国战场认可了,就爱这火力。在中国几乎是从土匪到游击队到正规部队,都对毛瑟手枪喜爱有加,看看给他起的中国名子你们就知道了:驳壳枪、盒子炮、二十响、大肚盒子、自来得、镜面匣子等等等。

该枪的枪套就是枪托,安装上之后那就是一把妥妥的冲锋枪了,普通的冲锋枪是30颗子弹的弹匣,而盒子炮的弹匣可以装20发,差距并不大。而且也能够实现自动射击,不用扣一下扳机发射一颗子弹。

其实现在很多国家还是有装备冲锋手枪的,这些自动手枪也被称为冲锋手枪,比如俄罗斯的布衣野小子就是装有20发子弹的冲锋手枪,2018年2月3日年被击落的苏25攻击机的飞行员就用布衣野小子与前来的敌人进行了激烈交火,这款枪一下子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由网友 东北人老杨 提供的答案:

毛瑟枪,德国造简称盒子炮,能单发能连发,在我小的时候见过有人演示,记得看电影里小勤务兵一般都背两只盒子炮,很少见人用过吧,我见过就是盒子炮哪个枪套,也就是原装的木盒子, 他就能当简易后枪托,小时候见过有人这么演示的,但是电影上没见过,只见过李向阳双枪盒子炮。

其实哪个枪据说本来就能作为突击用,就是雪豹给他的用法说了一遍,记得小时候一个老兵闲聊时,据说哪个枪为什么都爱用,因为他能点射,连发都行,便于携带,而且弹匣装弹多。在近距离作战时可以对对方形成一定的威胁,好像这枪能连射但是连射太快,据说一弹辖子弹瞬间就能打没有了,所以也是他的缺点,他的优点就是子弹多,但是这个人体格也得好啊!你看电影李向阳那个体格哪像现在的小鲜肉这么英俊,拿过那个枪的人尤其是双枪据说现实中没有几个,太重了拿不动,就是拿得动瞄准也费事,别说打人了。

小时候的事记不太多,就是这些吧,不了解枪,没有当过兵,但是在军人堆里长大的我是一个特例。

由网友 游戏人超超 提供的答案:

当然可以这么改啊,而且这么改是有原型的。

毛瑟C96手枪是德国毛瑟公司在19世纪末研发出来的一款手枪。和某些连维基都不看的所谓"创作者"所描述的不同的是,毛瑟C96系列手枪在欧洲曾经也有过大量装备,只不过当时的摄像技术不够发达,加上手枪主要作为二线部队的装备,所以说很少被报道出来。

发射9mm手枪弹的毛瑟手枪

在一战时期,德国陆军曾一次性订购了整整十五万支毛瑟C96,其中超过90%都在战争结束之前被交付给军队。这批手枪在德国陆军内又被编号为"Red 9",发射的是9mm巴拉贝鲁姆手枪弹而并非常见的7.63mm毛瑟手枪弹。在二战时期,德国空军也采购过近万支毛瑟M30(C96的一个衍生型号)手枪。

被德军采购的"Red 9"毛瑟手枪,发射的是9mm手枪弹

除开德国之外,奥匈帝国也曾经购买过五万支标准型号的毛瑟C96手枪。在一战时期,当时欧洲各国军队的交战方式主要是堑壕战,特别缺乏单兵自动武器。而毛瑟C96系列手枪的出现,完全可以弥补这一点。

值得注意的是,绝大部分毛瑟手枪采用的是固定弹仓供弹,而不是像M712一样,采用的是可拆卸弹匣供弹

在处决沙俄最后一个皇帝——罗曼诺夫家族时,处刑者也使用的是毛瑟手枪。由此看来,毛瑟手枪在欧洲应用的极广才是,绝对不是像某些"XX领域创作者"那些说的,在欧洲一点儿都不被看好。

"战术化"之后的毛瑟手枪

而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和我军的装备和战法都基本处于一战时期的水平,所以说毛瑟C96系列手枪在我军中特别流行。把木制枪盒装在手枪握把上当做卡宾枪或者冲锋枪用,这点是毛瑟公司出厂就这么设定的,所以也算不上我们独特的创造。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时候,巴西还把一些毛瑟手枪改造为了PASAM冲锋枪,在枪管不变的情况下加装了一个木制握把。由此可见,把手枪改成冲锋枪是完全可行的。

巴西的PASAM冲锋枪

由网友 wolf126491545 提供的答案:

连发手枪也被称为冲锋手枪,和冲锋枪的差别是体积更小,射击散布更大,而现在冲锋枪也做的有很小的,比如以色列的乌兹冲锋枪,实际上比一些体积大的手枪还小一些,所以理论上好像不好完全把冲锋手枪和冲锋枪彻底分离开。

雪豹里的改造实际上和民国时期把半自动驳壳枪改为全自动一样,挺好实现的。如果是把冲锋手枪也算为冲锋枪,那么就是合理的。

由网友 有影无瘾 提供的答案:

不知道是不是说驳壳枪?二战经典冲锋手枪只有毛瑟盒子炮,为了很好解决后座力,毛瑟公司在盒子炮后握把设计成加装一个枪托可变形成冲锋手枪。但在中国战场没人这么用,中国人都是横着打枪,很好的解决盒子炮枪口上跳的问题,根本不需要另外带枪托那个多余的东西。电视剧里出现的冲动锋手枪其实只是编剧表现手法。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4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