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军队有二十级爵位那么每一级爵位都有什么待遇呢?_秦始皇官位等级排列

由网友 旅途览景 提供的答案:

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建立了完整的中央集权制度,其中军队也实行了二十级爵位制度,称为"功爵制度",每一级爵位都有相应的待遇和士兵需要完成的任务。

以下是大致的二十级爵位及其待遇:

1. 良田侯:拥有1万石土地、1000户的庄田、1千个士兵。

2. 乡侯:拥有5000石土地、500户的庄田。

3. 亭侯:拥有2000石土地、200户的庄田、播下5千石的粮食作物。

4. 属侯:拥有1000石土地、100户的庄田。

5. 列侯:拥有500石土地、50户的庄田。

6. 军侯:拥有300石土地、30户的庄田、领导300士兵。

7. 骑侯:拥有200石土地、20户的庄田、领导200骑兵士兵。

8. 单于侯:拥有100石土地、领导100士兵、管理外族地区。

9. 城旦侯:拥有100石土地、领导100士兵、管理区域疆界、边境守卫。

10. 见侯:领导100士兵、对敌情和消息进行侦查。

11. 关内侯、关外侯:领导100士兵、守卫关隘或参与外交和军事活动。

12. 中尉:领导85士兵。

13. 下尉:领导70士兵。

14. 末尉、尉、上尉、仆射、大夫:分别领导60、50、40、30、20士兵,承担仪仗、维护秩序、检察、人事、军令等任务。

15. 巡弋校尉:领导15个分队,巡逻水域,保护水道交通并防止海盗。

16. 绥边校尉:领导15个边境哨所,对外族进行边境防卫和守护。

17. 长史:担任指挥官的副手,执行指挥官下达的任务。

18. 司马:负责部队的行军和安营扎寨等事务管理。

19. 军市:负责管理军队的补给和供应。

20. 政士:负责为将领提供建议和政策建议,协助指挥官管理军队。

除了不同的军额、兵种、官职和待遇之外,每个爵位所承担的任务也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目标是建立并确保秦国强大的军事制度和中央集权政治的稳定性。

由网友 谈秦说汉 提供的答案:

谈秦说汉(378)

商鞅变法之后,将春秋时期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改为二十级爵位,规定所有人不论出身,只要在战场上达到斩首数量,就可以按军功换取爵位,称之为二十级军功爵位制。爵位除了有大量的封赏外,还可以用来替自己或家人赎罪。

《汉书·百官公卿表》:"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皆秦制,以赏功劳。彻侯金印紫绶,避武帝讳,曰通侯,或曰列侯,改所食国令长名相,又有家丞、门大夫,庶子。"

  • 二十级军功爵位制的晋级标准

秦法规定五人为一伍、设一个屯长。如果在战时有一个人逃跑,则同伍的其他四个人都要处罚,如果此伍能得到一个敌人的首级,则可免除责罚。二十屯为一个作战的单位,设置一个将领。屯长、百将要是在作战中得不到敌人的首级要杀头的。

士兵在单兵作战时,能够斩获敌人甲士首级一颗就赐给爵位一级,第一级爵位者斩首1人升为第二级爵位,以此类推,一直到第五级。第一级爵位是岁俸50石,赏给田地一顷,宅地九亩,还一律赐庶子(奴隶)一名,本人可以担任军队或行政部门的官员。

但以百人为单位作战时,若杀敌33人以上者,就达到了晋爵标准,则人均晋爵一级。每500人作战单位设一个主将,主将拥有警卫50人,统率1000人的主将有警卫100人。若主将战死,卫兵要受刑罚,但卫兵得到敌人一颗首级则可抵罪。

拥有爵位者就可享有岁俸、宅地、良田,并逐级增加;第五级爵位以上者,增加享有食邑税收;军功第十五级以上者,又增加享有封地,还可以养门客,并获得"君"号。所以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对人的刺激性是挺高的,这也是秦军彪悍的原因。

而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封赏确实很重,按现在的话说,第一级爵位的起步就是年薪6000斤粮食(秦时一石120斤),30步见方宅地1处、良田约1亩、仆人1个,每晋爵一级,在这基础上再增加封赏,的确有诱惑力

  • 第一级:公士

平民、奴隶、校徒、操士,均为无爵之人,需定期服兵役、劳役。这些人通过军功晋级之后,奴隶可以改为平民身份,还可晋级为公士。公士是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最低的一级,拥有此爵之军民,身份高于无爵之人,仍需服役,是职业军人了。

第一级公士爵位可享受岁俸50石,良田1顷,宅地1处,仆人1个。

  • 第二级:上造

第二级上造的爵位比第一级公士的爵位更高级一些,也仍须服役,基本上都是有战场经验的老兵了。可以看出,军功爵位制的第一级与第二级赏赐更厚重,也最实际。因此,军功爵位制对最底层人的吸引力更大。

第二级上造爵位可享受岁俸100石,良田2顷,宅地2处,仆人2个,还有三头牛。

  • 第三级:簪袅

拥有第三级簪袅爵位者,可以用丝带装饰车马。按秦法规定的第三级爵位者,没有乘战车打仗的福利。因此,获得簪袅爵位者,应该是在非战时可以在私家马车上装饰丝带,以示与普通贵族马车的区分。仍需服役,属于秦军中的高级披甲士兵。

此爵者在行军打仗时,每天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干草半石的特殊福利。普通士兵行军打仗还得自备干粮,这就是区别。

第三级簪袅爵位可享受岁俸150石,良田3顷,宅地3处。

  • 第四级:不更

爵位为第四级不更,即可免除轮流服兵役,但其他之役,仍须照服。这个规定看似不太合理,军功是为了奖励士兵上前线作战,反而到了第四级可以免除服兵役。其实这就是商鞅的狡诈之处,因为民爵到了第四级的,再升一级就是官爵了。

平民通过战功晋爵一级,那是用命九死一生换过来的,晋升到第二级上造已经是十分的不容易,晋升到第三级簪袅是难上加难,晋升到第四级不更理论上可以光荣退役了,但再晋一级就脱颖而出为"大夫",上升为百将(百夫长)之列了,诱惑太高。

第四级不更爵位可享受岁俸200石,良田4顷,宅地4处。

  • 第五级:大夫

爵位为第五级大夫以上者,既是爵位也是官职,也就是身份已经转变了,虽然是最低级的官员。但是大夫可以乘战车出战,车后最少有随从36人,正常编制100人。

第五级大夫爵位可享受250石岁俸,5处宅地,良田5顷,还有300户食邑的税收。

  • 第六级:官大夫

爵位为第六级官大夫的,一般都在战车部队,按现在的话说就是装甲部队,机动性快,也没那么累,安全系数相对稍高一些。

第六级官大夫爵位可享受300石岁俸,7处宅地,良田7顷,还有300户以上食邑的税收。

  • 第七级:公大夫

爵位为第七级公大夫的,见县令、丞揖而不拜。也就是说公大夫的级别跟县令级别差不多,基本上是领兵之将领了。

第七级公大夫爵位可享受350石岁俸,9处宅地,良田9顷,还有300户以上食邑的税收。

  • 第八级:公乘

爵位为第八级公乘的,基本上享受公车接送的待遇了。古代不同级别坐车是有规定的,低级官员、平民只能坐牛车,但公乘级别是马车。因此,有平民晋级为公乘之后,其后代以爵位为氏,称公乘氏。也说明平民以战功晋级到第八级的,已经是凤毛麟角的了。

第八级公乘爵位可享受400石岁俸,20处宅地,良田20顷,还有300户食邑以上的税收。

  • 第九级:五大夫

爵位为第九级五大夫的,已经做到了"大夫之尊",不仅享受封地食邑,而且全家免除服役。但历史上真正由平民晋升为五大夫者,却寥寥无几。秦昭襄王时期,身为五大夫的王陵,都是领大军围攻邯郸的将军了。

第十级五大夫爵位可享受450石岁俸,25处宅地,良田25顷,还有300户以上的食邑税收。

  • 第十级:左庶长

爵位为第十级左庶长的,基本是高级官员了。在商鞅变法之前,左庶长是平民可以晋升到的最高职务,是君王之下最有实权的岗位,商鞅曾担任此职。商鞅变法制定了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之后,左庶长的权力被削弱,变成了一个象征爵位的虚职。

第十级左庶长一般担任军中的左偏裨将军,其爵位可享受500石岁俸,74处宅地,良田74顷,还有300户以上的食邑税收。

  • 第十一级:右庶长

爵位为第十一级右庶长的,也是官爵位于一体,秦时右比左尊。右庶长一般担任军中的右偏裨将军.

第十一级右庶长爵位可享受550石岁俸,76处宅地,良田76顷,还有300户以上的食邑税收。

  • 第十二级:左更

爵位为第十二级左更的,主要是统帅职业军队第一级爵位的"更卒"。担任主将一类的职务,白起就曾经干了左更的职务。

第十二级左更爵位可享受600石岁俸,78处宅地,良田78顷,还有300户以上的食邑税收

  • 第十三级:中更

爵位为第十三级中更的,也是统帅职业军队第一级爵位的"更卒",职务比左更高。

第十四级中更爵位可享受650石岁俸,80处宅地,良田80顷,还有300户以上的食邑税收。

  • 第十四级:右更

爵位为第十四级右更的,也是统帅职业军队第一级爵位的"更卒",职务比中更高。

第十四级右更爵位可享受700石岁俸,82处宅地,良田82顷,还有300户以上的食邑税收。

  • 第十五级:少上造

爵位为第十五级少上造,秦时称少良造。主要是统帅职业军队第二级爵位的"精锐",协助大上造工作,基本上少上造以上就获得封地了,可称"君"了。按《礼仪》规定,凡有封地者均可称君。

第十五级少上爵位可享受750石岁俸,84处宅地,良田84顷,有300户的食邑税收,还有300户的封地。

  • 第十六级:大上造

爵位为第十六级大上造,秦时称大良造。也是统帅职业军队第二级爵位的"精锐"。秦孝公时期,因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刚刚设定,还没有以军功突破第十六级的人。因此,实际上大良造是掌握秦国军政大权的最高官爵了。

第十六级大上造爵位可享受800石岁俸,86处宅地,良田86顷,有300户以上的食邑税收,还有300户以上的封地。

  • 第十七级:驷车庶长

爵位为第十七级驷车庶长,意思是军队乘四匹马的指挥官。秦时君王六驾,也就是六匹马的马车,次之为四驾。因此,设置驷车庶长之职,基本上是领兵作战的最高领导了。

第十七级驷车庶长爵位可享受850石岁俸,88处宅地,良田88顷,有300户以上的食邑税收,还有300户以上的封地。

  • 第十八级:大庶长

爵位为第十八级大庶长的,也是官职与爵位一体的,早期的权力相当于丞相之职。

第十八级大庶长爵位可享受900石岁俸,90处宅地,良田90顷,有300户以上的食邑税收,还有300户以上的封地。

  • 第十九级:关内侯

爵位为第十九级关内侯,地位仅次于列侯。有其号而无封国,一般是为功勋卓著者设立的虚职,虽然没什么实权,但福利待遇特别高,退休老干部者居多。

第十九级关内侯爵位可享受950石岁俸,95处宅地,良田95顷,有300户以上的食邑税收,还有300户以上的封地。

  • 第二十级:彻侯

爵位为第二十级彻侯,汉时为避刘彻之名讳改称列侯,也叫通侯,有封号。是秦时国君以下最高的爵位,只有对国家有特别贡献者才可能获此殊荣。但一直到秦朝灭亡,被封为彻侯的人极少,武将当中也就王翦、王贲父子两获封,可见真正以战功晋爵封侯有多难。

第二十级彻侯爵位可享受1000石岁俸,105处宅地,基本上封地与食邑税收是领导看着给了。但事实上被封侯者,封地与食邑都超过了标准。吕不韦被封为文信侯,食邑十万户,嫪毐被封为长信侯,河西的大原郡成了他的封国。

  • 写在最后

按二十级军功爵位制的规定,军队攻打敌国的城邑时,斩首八千颗以上的,或者在野战中斩首二千颗以上的,就达到了军功规定的杀敌数量而论功行赏,各级将吏都可得到奖励而升爵一级。但前提是双方兵力相当,己方超过敌军兵力或损失惨重的则另算的。

按百人单位斩首33颗以上,也就是斩杀率是已方兵力的三分之一,从一级到五级还好办,每人杀敌1人可升一级。可到爵位到了第五级以后,基本上是带兵打仗的人,级别越高,指挥的辅助部队越多,分摊下来的斩杀率就更低,如果吃了败仗或者犯了事,还得降爵。

所以虽然军功爵位制对渴望改变命运的基层人来讲,确实有很大的诱惑力,每晋爵一级的赏赐都十分厚重,让秦军的战斗力大大地加强。但真正靠军功晋升到顶级则很难,武安君一生杀敌破百万,却到死也只是个大良造的爵位就可以说明问题。

2021/1/16

我是秦砖汉瓦里的拾荒人,感谢阅读,人走留香,点个赞呗,不胜感谢

由网友 香茗史馆 提供的答案:

秦孝公五年(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开始推行变法,这次变法使得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深彻变革,不仅国力大增,且军队战斗力开始飞速提升。而秦军之所以战斗力如此强大,主要便是源于秦国独具特色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

秦国的二十等爵位制,其实可以看作是对周朝阶层的进一步细化,在二十等爵位中,一到四级相当于士,五至九级相当于大夫,十至十八级相当于卿,十九、二十级则相当于诸侯。与周朝不同的是,秦国爵位的晋升,完全以军功来衡量。

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共分二十级,分别为: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少良造),十六大上造(大良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秦国规定,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一名,便可以升迁一级爵位。当然,"甲士"并非普通的士兵,而是指披甲士,一般是军中的精锐前锋。而且,必须在将敌人杀死之后,将其人头砍下来带回军营, 以此作为军功的证据。

与此同时,商鞅规定,凡行伍中人,不论出身门第,一律按照其所立军功的大小接受赏赐。即便是曾经高高在上的秦国宗室,也必须遵循这一标准,宗室之人未立军功者便不得列入宗族的簿籍,不得拥有爵位。而如果父亲战死疆场,那么他的功劳还可以记在儿子头上,一人获得军功,全家都可以受益。

在秦国,只要晋升一级爵位,那么福利待遇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按照汉代《田律》和《户律》的记载,只要晋升一级爵位,那么便可以增加每年五十石的俸禄,同时可以增加田地(以顷为单位),宅地(以30步见方的土地为标准),以及蓄养仆人(奴隶)的数量。

例如只要达到公士这个最低的爵位,便可以每年可领取俸禄五十石,同时享有田1.5顷(150亩)、宅1.5处、仆人一个。而晋升到下一级"上造",便可以每年领取俸禄一百石,同时享有两宅地、蓄隶两人。簪袅、不更、大夫等爵位如上图所示。

此外,除了物质上的享受和地位的提升之外,爵位还会带来一些其他福利,例如比较低级的公士、上造、簪袅三种,虽然同样是爵位,但获封者仍然要服役。而到了不更、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这几等爵位,便可以免除"更卒"之役,即不再需要轮流服兵役,不过其他劳役仍然要服。而一旦达到五大夫(第九等)以上的高级爵位,便可以免除劳役。此外,从第七级公大夫以上的爵位,都拥有食邑。到了关内侯、彻侯(后因避讳汉武帝,改名通侯,又称列侯)这个级别,除了食邑之外,有时还会获得封地,而且有机会世袭。

与此同时,秦国军队的地位待遇也因爵位不同而有一定差异,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士兵的饭菜,爵位高低不同,平时吃的饭菜也就不同,例如三级爵(簪袅)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而两级爵位的"上造"就只能吃粗米,至于没有爵位的普通士兵,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而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斩获两个敌人"甲士"首级,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释放,而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隶,也可以解除奴隶身份,转为平民。可以说,在秦国凡是你能够想到的福利,都可以通过立战功来得到。

如上所述,在变法之后的秦国,只要士兵作战勇猛,那么都有机会成为人上人。而也正是由于这种完全凭借战功晋升的方式,使得秦国士兵在作战时往往悍不畏死,令六国闻风丧胆。

由网友 终白了少年头 提供的答案:

《汉书·百官公卿表序》对秦王朝及西汉前期实行的赐爵制度的二十等爵的爵名与顺序有明确记载:

:"爵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褭,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皆秦制,以赏功劳。"

下面我们来说一说有爵位者各自的特权,待遇。

一。爵位越高,获得的田地与宅地的数量就越多。受田(分田地)、立户(宅基地大小) 一顷为三百亩。三十步见方土地面积为一宅。

彻侯受田、宅各一百零五,关内侯各九十五,大庶长各九十,驷车庶长各八十八,大上造各八十六,少上造各八十四,右更各八十二,中更各八十,左更各七十八,右庶长各七十六,左庶长各七十四,五大夫各二十五,公乘各二十,公大夫各九,官大夫各七,大夫各五,不更各四,簪褭各三,上造各二,公士各一。

且五大夫以上爵不用纳税、缴田租。

第二,在政治特权方面,待遇也不一样。

1、"公士"以上者有罪时就可以享有一定的减免刑罚的特权,爵级越高减免刑罚的度可以更高。

2、有爵者根据爵位不同有不同老免年龄标准,(小编理解就是退休年龄)可以享有缩短役期的特权。

3、"有爵者可根据爵位高低而在不同年龄获得官府授杖的特权。(小编理解就是老年证,有了以后获得尊敬,或者一些特权)每高一级爵均提早一年。

4、有爵者其嫡子可以根据爵位高低继承其爵位或授予低于封爵的爵位。彻侯有以嫡子、孺子为彻侯继承人的特权;关内侯具有以嫡子为关内侯的特权;卿侯的后子只能为公乘,比其赐爵要低二级;五大夫之后子为五大夫;自公乘起其后子均较赐爵二级,除上造、公士之爵位不能由其后子继承外,其余均可以由其嫡子继承。

5、爵位高者赏赐重,爵位低者赏赐轻,对士兵的奖赏低于军官。军队在攻城围邑时如能斩杀敌人八千以上,野战时如能斩杀敌人二千以上,就是全功。凡立全功的部队,就对全军进行赏赐,而赏格依五大夫(九级)为分界,划分为两类,对五大夫以上的高爵赏赐重,在正常的官爵升迁之外还有"赐邑"、"赐税"、"税邑"等。而对五大夫以下的低爵,则只赏赐官爵一级,或者最多加赐几千钱、几个奴隶而已,没有"赐税"、"赐邑"、"税邑"等重赏

6、有爵者根据爵位高低享有免除徭役的特权。五大夫以下不更以上的即可免充更卒(轮流服役的兵卒)只买车牛贡献就行,五大夫以上高爵之不服徭役。

7、平时吃饭。菜肴、服务人数根据爵位高低也不相同。还有家里仆人也不同。(小编理解就是接待标准,住房标准一类的)爵位越高,菜肴多且好,服务人数多,家里可用仆人也多。

据有秦国特色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其在鼓励秦军士气、提高军队战斗力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其成为战国中后期中华大地上实力最强的国家。强大的军事实力,让秦国在统一战争中横扫六合。

由网友 阳高快乐 提供的答案:

秦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是在商鞅变法中由商鞅设立,目的在于提高秦军的战斗力。为奖励军功,商鞅规定,凡行伍中人,不论出身门第,一律按照其所立军功的大小接受赏赐。即便是秦国的宗室也是这样。宗室未立军功者不得列入宗族的簿籍,不得拥有爵位。

禁止私斗。商鞅认为,在战场上士兵 为国家而战奋勇杀敌,是应当的;乡里打斗,为私而斗于国无力。禁止私斗,违反规定者将受到十分严厉的处罚。秦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作用在于使秦军的作战能力大为提高,建立了一支所向无敌、横行天下的虎狼之师。作为荣誉,军功爵位基本具备现代军衔的特点。今天和小编一起看看秦国二十级军功爵位吧!

秦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从低到高":1 公士2 上造3 簪袅4 不更5 大夫6 官大夫7 公大夫8 公乘9 五大夫10 左庶长11 右庶长12 左更13中更14 右更15 少上造(一称少良造)16 大上造(一称大良造)17 驷车庶长18 大庶长19 关内侯20 彻侯(通侯)

1、公士

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制的第一级。商鞅变法规定: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披甲勇士,一般为军中精锐前锋)一个首级,就可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证据是敌人的人头(首级),也就是说在战后把敌人的人头砍下来带回军营,作为证据。

2、上造

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制的第二级,高于公士。《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造,成也,言有成命于上也。此爵仍须服役。

3、簪袅

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制的第三级,高于上造,仍须服役。公元前186年汉代的《田律》和《户律》规定受田数额为3顷(300亩),受宅数额为3宅(宅地的标准是以30步见方的土地为一"宅")。出土秦代竹简表明:在军中,每顿吃的饭菜因爵位不同而不同。簪袅可以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干草半石。

4、不更

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制的第四级。不更者,即可免充更卒(轮流服役的兵卒)之意,但其他之役仍须照服。

5、大夫

大(da)夫:古代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因此为一般官员的通称。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者有谏议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之官,至明清废。又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之称号。清朝高级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则称将军。宋徽宗政和年间重订官阶时,在医官中别置"大夫"以下官阶,故今仍沿称医生为大夫。

6、官大夫

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制第六级。《汉书·百官公卿表》颜师古注:加官、公者(接第七级为公大夫),示稍尊也。汉时,第八级公乘以下仍须服役。汉代《田律》和《户律》规定官大夫受田数额为7顷(700亩),宅地的标准是7宅(30步见方的土地为一"宅")。

6、公大夫

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制第七级,又名七大夫,高于大夫、官大夫。秦时,民爵公大夫以上者,见县令、丞揖而不拜。汉高祖令七大夫以上均有食邑,文帝后,第九级五大夫始为高爵,仅得免役,公大夫仍须服役。

7、公乘

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制第八级,以得乘公家之车,故称公乘。秦与汉初,从第七级的公大夫(七大夫)起,即为高爵,汉高祖规定:七大夫以上均有食邑,文帝后第九级五大夫以上始为高爵,五大夫的侍遇不过免役,公乘以下仍须服役,东汉明帝规定:赐民爵不得超过公乘。

8、五大夫

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制第九等。汉初以第七级公大夫以上为高爵,都有食邑。汉文帝以后,改五大夫以上为高爵,仅得免役。

9、左庶长

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制第十级。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有四种长:大庶长、右庶长、左庶长、驷车庶长。四种庶长都是职爵一体,既是爵位又是官职。大庶长赞襄国君,大体相当于早期丞相;右庶长为王族大臣领政,左庶长为非王族大臣领政,驷车庶长则是专门执掌王族事务;四种庶长之中,除了左庶长可由非王族大臣担任,其余全部是王族专职。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官制仿效中原变革,行开府丞相总摄政务,各庶长便虚化为军功爵位,不再有实职权力。

10、大庶长

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制第十八级,仅次于列侯、关内侯。据《史记·秦本纪》,宁公(前716-704年在位)时已有此官。商鞅变法之前是职爵一体,既是爵位又是官职。大庶长赞襄国君,大体相当于早期丞相。

11、关内侯

关内侯,爵位名。秦汉时置,为二十等级之第十九级,位于彻(列)侯之次。有其号,无国邑。一般系对立有军功之将的奖励,封有食邑多少户,有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之权,可世袭。南北朝时沿用,仅成为爵位的一种品级。

12、彻侯

爵位名。秦汉二十等爵制最高级。汉武帝时因避帝名讳(汉武帝名彻),改名通侯,亦称列侯。汉初列侯封邑,大者万户,小者五六百户。封邑一般为县,东汉初有封四县者,小者为乡或亭。汉初户口稀少,历年既久,人口增加,萧何、曹参、周勃、灌婴等的封地,户数最多者达四万户。列侯得征收封地租税,地方行政由中央政府所派官吏治理,列侯不得预闻。后又有仅赐名号不给封邑者,加霍去病封冠军侯,另行指定地方为封邑。列侯多居京师,与所封之地关系淡薄,奉命"就国"(回到封邑居住)者,反似贬逐。

13、列侯

爵位名,秦汉以二十等爵制赏

功者,其最高级叫彻侯。后因避汉武帝讳,改为通侯,后又改列侯。金印紫绶,有封邑,得食租税。魏初如汉制,咸熙元年改行五等爵制。

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敌军的军官)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斩杀的首级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 证据是敌人的人头(首级)。就是说在战后把敌人的人头砍下来带回军营,作为证据。

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斩获两个敌人"甲士"首级,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释放。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杀敌人五个"甲士"可拥有五户人的仆人。打一次胜仗,小官升一级,大官升三级。在军中,爵位高低不同,每顿吃的饭菜甚至都不一样。三级爵(簪袅)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两级爵位"上造"的只能吃粗米,没有爵位的普通士兵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军功爵是可以传子的。如果父亲战死疆场,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一人获得军功,全家都可以受益。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在这样的军工体制下平民有了盼头,秦国能不拼命吗!20只是一个虚数大,但照片会永远流传,不周的请大家多多包涵。

由网友 苹说 提供的答案:

二十级军功爵位制是奖励军功、鼓励杀敌求胜的军功爵禄制度。

分别是:

由网友 牛回回 提供的答案:

商鞅规定只要斩获敌人"甲士"一个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

公士:秦二十等爵位制度最低一级。有此爵之民,仍须服役,身份仅略优于无爵之人。享有岁俸约五十石,可得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

上造:秦二十等爵的第二级,此爵仅高于公士,仍须服役。上造享有岁俸约一百石,可得两处宅地,配三头牛,蓄养奴隶两人。

簪袅:秦二十等爵的第三级,高于上造,仍须服役。簪袅享有岁俸约一百五十石,可得三处宅地,三顷田地。在军中簪袅每顿饭菜可以有精米一斗,酱半升,菜羹一盘,干草半石。

不更:秦二十等爵的第四级。不更即可免充更卒(轮流服役的兵卒),其他役,依旧要服。不更享有岁俸约两百石。

大夫:秦二十等爵的第五级。迈入此级便是大夫阶级。大夫享有岁俸约两百五十石。

官大夫:秦二十等爵的第六级。官大夫享有岁俸约三百石,可得七处宅地,七顷田地。

公大夫:秦二十等爵的第七级。公大夫以上者,见县令、丞揖而不拜。公大夫享有岁俸约三百五十石。

公乘:秦二十等爵的第八级。公乘可以乘坐公家之车,享有岁俸约四百石。

五大夫:秦二十等爵的第九级。五大夫可以拥有赐邑三百家,可以养士,享有岁俸约四百五十石。

左庶长:秦二十等爵的第十级。左庶长享有岁俸约五百石。

右庶长:秦二十等爵的第十一级。右庶长享有岁俸约五百五十石。

左更:秦二十等爵的第十二级。左更享有岁俸约六百石。

中更:秦二十等爵的第十三级。中更享有岁俸约六百五十石。

右更:秦二十等爵的第十四级。右更享有岁俸约七百石。

少良造:秦二十等爵的第十五级。少良造享有岁俸约七百五十石。

大良造:秦二十等爵的第十六级。大良造享有岁俸约八百石。

驷车庶长:秦二十等爵的第十七级。驷车庶长享有岁俸约八百五十石。

大庶长:秦二十等爵的第十八级。大庶长享有岁俸约九百石。

关内侯:秦二十等爵的第十九级。关内侯有其号,但无封国,享有岁俸约九百五十石。

彻侯(通侯):秦二十等爵的最高级。彻侯得征收封地租税,地方行政由中央政府所派官吏治理,列侯不得预闻。彻侯享有岁俸约一千石。正是这套相对平等的制度使秦始皇一扫六合,统一天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网答案,网图)

由网友 青阳太史令 提供的答案:

军功爵制,是"商鞅变法"最核心的举措,意即"以军功来授予爵位"的制度,共有二十级,立功越多越大,则爵位越高、待遇地位也越高,堪称中国最早的"军衔制"。

各级名称及待遇如下表:

秦之所以由弱变强,最终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军功爵制功不可没,它具有以下特点:

  • 1.门槛低。战国前期,早有以军功论赏的制度,但是士兵的军功是记在贵族头上的,普通士兵无论功劳有多大,都不会获得封赏,秦的军功爵制打破了这个"不平等条约",普通士兵只要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就能获得相应的爵位,改变自己的命运,这就极大地激发了普通士兵的战争热情,不但不厌畏战,反而人人都怕没有仗打。
  • 2.可量化。衡量军功的唯一标准就是敌人的"人头"的数量。《商君书》中规定:"能得甲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意思是说,士兵如果杀死敌方的"甲士"一名,就可以赏给爵一级、田一顷、宅九处。杀敌越多,爵位越高,赏赐越厚。这种衡量标准,简单易行,又紧紧抓住了战争的核心和关键,使得秦军完全成为一部可怕的战争机器。
  • 3.可升级。军功爵制从公士到彻侯共有二十级,随着战功越来越高,士兵可逐级提升爵位等级。怎么样,有没有种现代游戏中打怪升级的感觉。
  • 4.可转化。爵位不仅仅能带来地位和待遇的上升,还具有像现代企业的VIP客户一样的功能,拥有9大会员特权:获得田宅;可以免除徭役;拥有食邑;用军功爵位来抵罪;可以赎回奴隶;犯罪后可以给予一定的优待;能驱使无军功和爵位的人;有做官的资格;有非常高的伙食优待。
  • 5.可继承。军功爵可以传给子嗣。万一士兵不幸战死,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这就免除了战士的后顾之忧。

军功爵的推行,破除了陈腐的"世卿世禄制",激发了秦军士兵的作战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战斗力。在这种制度下,催生了一大批名将,如白起、王龅、王翦、王贲等,都是通过累积军功而成为秦军的支柱性力量。

由网友 望月dai晓 提供的答案:

  秦始皇的二十级爵位是秦孝公时商鞅变法设立的,分别是:

一: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

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

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

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

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良造

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

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例如秦国的士兵只要斩获一个敌兵的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公士) 、田一顷、宅一处和一个仆人。也就是说杀的敌兵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如果斩杀两个敌兵,他做犯罪的父母就能得到释放。如果他的妻子是奴隶,就能成为平民。杀五个敌兵,可获得五个仆人,也就是军功越大,所拥有的享受的权利越大,社会等级越高,这就大大提高了秦人的积极性,好战的品性进一步体现了出来!

而且根据爵位高低不同,他们的食物都有严格的区分,甚至爵位还可以世袭,当时的俸禄是以粟米为主要形式发放的,偶尔也会发一些钱币,黄金什么的,但数量很少!

秦国以年为单位发放俸禄,记量单位是"石"。秦1石=30.75公斤,下面附上各个爵位所享有的俸禄明细:

一:公士50石,二:上造100石

三:簪袅150石,四:不更200石

五:大夫250石,六:官大夫300石

七:公大夫350石,八:公乘400石

九:五大夫450石,十:左庶长500石

十一:右庶长550石,十二:左更600石

十三:中更650石,十四:右更700石

十五:少上造750石,十六:大良造800石

十七:驷车庶长850石,十八:大庶长900石

十九:关内侯950石,二十:彻侯1000石。

所以说在军队立功的,按功劳大小受封爵禄,努力从事农业生产的在耕田织布中获得的多的,可以免除本人的徭役哥赋税,军功越多,日子也越好过,社会等级越高,何乐而不为呢?王族宗亲没有军功的不能列入贵族等级,明确尊卑。爵位,食禄等级,有军功的很是显赫荣耀,没有军功的尽管富有,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这也为以后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一统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网友 史无止境 提供的答案:

商君的军功爵制度,是与时俱进的,是不断细化的。一开始没有规定那么细,大伙儿都是摸着人头算爵位。数着数着,发现了很多问题。之后,才逐渐完备。

对寻常小兵来说,一首一级,很简单。

但如果你业务精熟,又足够好运,积功升到一定职位之后,爵位的衡量标准就变了。

不再以你自己砍头的数量计算,而是按照你麾下的全部小兵砍头的总数计算。

百人将,斩首三十三颗才能论功。一军之将,野战斩首两千以上、攻城斩首八千以上才能论功。并且要扣除己方的伤亡(盈论)。

只有你所在部队的砍头数量达标,你才可能被授爵。也就是说,部门绩效与个人绩效是挂钩的。这就避免了士兵为了争抢人头不服从大局。

并且战场之上,生死无常。哪有一直砍人不被砍的小兵,又哪有常胜不败的将军?六国军队又不是猪。话说回来,就算是六万头猪,砍急了也能屠死几个屠夫。

所以从统计学上看,砍头数量必然服从正态分布,0-1颗是绝大多数,越往上越少。大多数小兵倒在了上朝的路上,至死也不过是个公士。

所以白起受戮,秦人冤之。一方面确实是白起为秦国立下不世之功。另一方面,战胜才能得胜,秦国的士兵都想跟着白起这样的将领。

对一个国家来说,不过几亩地而已,土地到处都是,最值钱的是人口。几亩地换一个敌国士兵,国家稳赚不赔。

你要是天赋异禀,败帝王,斗苍天,杀光六国已成仙,那就给你个大良造、关内侯,又有何不可?越往上,升级更难,惩罚更大。

除了军功本身外,秦法罪名极多,大声喧哗 不讲卫生 随地大小便等等等等,总有一款适合你,都会被惩罚,罚款、挨打、之后还要倒扣军功,还要亲戚邻居连坐,一个不注意 稀里哗啦又给你扣成负数了。

小兵想升级到将军?你得全场自己不能死、同伴不能死、手下不能死、全家邻居亲戚都不能有任何违法,同时还得十年如一日的狂打胜仗 每战都成千上万地斩获敌人的人头……尼玛真当我是战神下凡啊?

一套组合拳下来,爵位不太可能泛滥,人人倒欠国家一屁股人头债 倒是有可能……反正要搞死也不过是一句话的事情。

终秦之世,虽然军功爵制大体上是按规定执行的,但早已不是商君之法了。昭襄王时代,无寸功而封侯的不知凡几,有些还是楚国籍。你拿商君之法约束宣太后?商君的法,我太后就不能修改吗?

对中下层官兵而言,军功爵位确实是晋升的唯一途径。对高级军官而言,光搞业务已经收效甚微了。对白起这种已经接近决策层的人物而言,讲政治才是第一位的。

守着商君之法,商君之法还重农抑商呢,吕不韦以商人封君,又有谁敢说三道四。

听秦王的话,这才是商君思想活的灵魂。

部分文章源于互联网收集,不代表默子网络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ml369.cn/24501.html